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富贵荣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府天
这一声问得异常焦急。此时此刻,又听得外头稍远的地方厮杀声阵阵,可院子里似乎再无动静,章晗连忙出声说道:“母后无恙!”
“奴婢一身血腥,不敢面见慈驾,便在外护持,定不会让奸徒越雷池一步!还请皇后娘娘和太子妃殿下放心,内官监阎立和御用监陈海已经率人于宫外剿灭奸徒,必然很快就会有好消息传来!”
外头那个女子犹如神兵天降,又听到阎立和陈海这两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名字,刚刚眼见自己人迟迟不至而心神慌乱的陈善恩顿时更加惶惑了起来。看见章晗长长舒了一口气,旋即便对傅氏轻声解说着什么,他哪里还不明白章晗竟又是提早布下了这些先手,一时间不禁又气又急。可此时他手上的棋子都已经用得差不多了,不得不咬牙切齿静观其变。
而傅氏从章晗口中听说这外头前来援救的人,就是当初赵王府中和秋韵一道以身作饵,引开了不少敌兵的两个侍女之一,不禁赞赏地挑了挑眉,旋即又看了一眼秋韵。想起二人功高,虽是赏赐了不少金银玉帛,秋韵家人已经都不在了,却只图赦免昔日旧主六安侯夫人吕氏,飞huā的家人据说不过是生活优渥,但毕竟和那些有功男人们可以封官不同,她不禁在心中思量起了如何建言皇帝,真正意义地封赏这些有功的女子。一时间,哪怕外头喊杀阵阵,宁静的夜色早已被糟蹋得不成样子,她却自始至终没有再去留意。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被之前那一下顶得发髻散乱的张姑姑发现动静渐渐轻了,她便随手把散落的头发挽了个纂儿,然后悄悄出了门去。看到外头明间里倒伏了一具尸体,还有一个浑身浴血左手持刀的年轻女郎,她连忙冲其微微一点头就快步往外走,待出了正殿到了外头院子里,见横七竖八倒着四五具尸体,四周围好些内侍正在彼此帮忙包裹伤口,还有些人则是仰头拼命盯着墙角,仿佛生怕什么时候再跳一个人下来,她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终于,有一个年长的内侍瞧见了她,慌忙迎了上前。
“张姑姑。”
“外头怎样了?”
“回禀张姑姑,外头是内官监右少监阎立,御用监左少监陈海。他们传话进来说,奸徒大多都拿下了,但是生擒活捉的固然不少,但大多数都服了毒,一时间也没工夫去救他们。他们说,如今夜已深,不敢惊扰皇后娘娘,会在坤宁宫宫墙外护持着,请皇后娘娘安歇,等天明之后再面见娘娘禀报事由。”
当傅氏从张姑姑口中听到这番话的时候,她便笑了起来:“他们倒是谨慎,大约生怕我以为他们是借机诈门。让他们夤夜赶到坤宁宫,又殊死拼杀了一场,倘若我还不敢见,岂不是让这些拼死一战的勇士们寒了心?传令下去,开坤宁门!”
一听这话,陈善恩一愣之下,连忙开口说道:“母后,外头情势尚不明朗,母后千金之躯,万一有人趁机为乱……”
他这话还没说完,就只见傅氏那锐利的目光扫视了过来,下半截话顿时给憋在了喉咙口。而傅氏在看了他片刻之后,这才淡淡地说道:“他们忠心为主,固然是应该的,而我身为六宫之主,自然更有一见那些忠臣义士的胆量。来人,去把阎立和陈海召进来,还有门外那位飞huā姑娘,让我好好看看我们大齐朝的巾帼英豪!”
随着张姑姑出了门去,第一个进来的自然是飞huā。只见她身上到处血迹斑斑,脸上还沾染着血污,看上去说不出是狼狈还是狰狞。看见她手中还拿着刀,陈善恩原想呵斥,但想起刚刚傅氏那意味深长的话,他最终还是索性闭嘴不言。果然,傅氏见她跪下要磕头,便笑着说道:“别跪了,今**是大功臣。来,上前让我瞧瞧。想当初还是我让人挑了你们两个去京城保护太子妃和燕王妃,没想到你和逐月救过她们俩一次,又救了我一次。”
“皇后娘娘过奖了,奴婢只是稍尽心力。”
飞huā偷偷瞥了一眼章晗,虽想放下刀上前,但仿佛又有些顾虑。等到听见身后传来了有人进来的声音,她也顾不得刚刚皇后傅氏的召唤,一个闪身就站在了床榻一侧,专心致志警戒了起来。即便进来的阎立和陈海都是自己从东宫出来之际见过的人,但她仍不敢有任何放松。而皇后傅氏打起精神随口问了阎立和陈海几句,却不时侧头去看这个左手提刀而立,右手半截袖子却空空荡荡的年轻女郎,一时更坚定了要封赏她的心。
至于陈善恩,听着阎立和陈海你一言我一语,解说外头那些人是当初章晗和王凌为了从南京到北京这数千里路途而专门训练出来的,足足有两百余人,俱是善用棍棒的好手,刚刚留了人护持东宫,分了人去清宁宫和东西六宫把守门户,剩下的人就都到了坤宁宫,外头被拿下的人中,甚至有自己预备的那些等着这边厢大乱,然后前来救皇后傅氏的人,他不禁更是恨得牙痒痒的。
他算来算去,只觉得如今宫闱正乱,傅氏病倒,章晗侍疾,再加上外头消息不妙方有可趁之机,却没有想到章晗竟是做好了如此充足的预备!所幸他这一次亦是不曾贪大,只是建言废黜陈善睿的燕王爵位,否则现在他只怕就要大难临头了!
这宫中的乱象终于疏解,傅氏长舒了一口气的同时,却冷不丁问道:“太子如今可好?”
陈海和阎立对视一眼,陈海便小心翼翼地说道:“回禀皇后娘娘,奴婢没见着太子殿下,东宫是长宁郡主居中调度。长宁郡主让人全都集中在后院丽正殿,却是在前院春和殿召见了我等,分派了任务之后,只在东宫留了二十个人。”
听到这话,傅氏顿时愣住了。尽管陈皎这个孙女一直冰雪聪明,但她却没想到这种时候竟然是小小年纪的陈皎担此重任。而她心头欣慰的同时,一旁的陈善恩却冷不丁出言问道:“那大哥人在何处?”
此话一出,不但陈海阎立说不出一个所以然,就连飞huā也在傅氏征询的目光下摇了摇头。而章晗见傅氏看向了此前打包票的自己,虽然她直觉地认为陈善昭必然安然无恙,但此刻断然不能随口说话。就在她思忖的当口,陈善恩冷不丁又开了。。
“大嫂刚刚说东宫管事牌子路宽早早坦言了养子受奸人所惑,还说正在查证此事。现如今虽是奸徒伏诛的伏诛,被擒的被擒,但大哥却还没下落,大嫂却怎么说?”
章晗正要回答,突然只听得外头传来了陈善昭爽朗的笑声:“原来二弟这么关切我,倒是让你担心了!”
随着这声音,一身便袍的陈善昭闲庭信步似的进了屋子,先是向傅氏长揖之后,方才开口说道:“好教母后得知,四弟让王府仪卫司仪卫正夏勇把金吾左卫指挥使杜中打昏后捆绑了送进宫来,说是杜中挑唆他犯上作乱,而且在京城挑唆了不少将领兴兵作乱,他如今已经亲自领着亲兵去弹压了。这事儿实在有几分稀罕,我这个东宫太子不得不亲自去瞧瞧!”





富贵荣华 第三百八十四章 报捷迎驾留燕王
一夜街头驰马不断,喊杀不断,也不知道有多少百姓从睡梦中惊醒,悄悄开门探看动静。而各处文武百官之家,都有五城兵马司的人前去客客气气地照会,道是金吾左卫指挥使杜中大逆不道,伙同一小撮军将犯上作乱,燕王殿下奉皇后懿旨皇太子令旨讨逆平乱云云。
因五城兵马司的人拿着陈善昭那字迹端秀挺拔的手诏,文官们即便狐疑,也不得不接受了这个解释,一时紧守自家门户。至于武官们,听说是陈善睿受重任弹压京城上下,自然也尽皆无话。反倒是诸王和勋臣贵戚这些有封爵的不免问了个仔细。然而,如淄王府、安国公府、威宁侯府、睢阳侯府这样和东宫关系匪浅的,早两日便得了些消息,这一夜都是只留心门户不提。
待到大清早,放下门板做生意的小贩,出城办货的商人,还有路上行走赶着上工的百姓,不少人都发现大街上还留着昨夜厮杀痕迹,那一滩滩来不及收拾的血迹看着让人触目惊心。相形之下,那一队队全副武装在街头巡行的卫士,看着反而还让人稍稍心定一些。至于带着一众亲卫,身披黑底红里大氅,看上去一如从前的燕王陈善睿,在众人心中更是如同定海神针一般。
至于一大早赶往宫中左角门上朝的文武官员们,则是在看到陈善昭平安出来的那一瞬间出了一口大气,至于多少人庆幸多少人沮丧,那就不得而知了。当陈善昭轻描淡写地把燕王陈善睿令人绑了杜中送进宫,随即连夜亲自率亲兵弹压城中六处作乱之地,斩杀叛逆逾七十余人,投降的不计其数时,一时下头竟是鸦雀无声。而他说到宫中亦有人冲击坤宁宫清宁宫和东宫,连东西六宫也都不同程度受到惊扰,如今各处剿灭擒获的人也有七八十的时候,刚刚还勉强能够肃静的官员们终于不禁为之哗然。
这其中,右佥都御史萧至诚第一个忍不住了:“太子殿下,宫里宫外这么大的变故,杜中虽此前深受皇上信赖,然手中兵权有限,且宫外作乱尚力有未逮,缘何能惊扰宫中?”
“宫中暴*的都是秦藩代藩余孽,此前南京宫城中的老弱内侍都留在了那儿,这北京宫城中进了不少新人,甄选不利,各自领职司的人都有应有之罪。但穷究下去人心惶惶,所以暂且不论。”陈善昭不悦地看了一眼萧至诚,见其终于偃旗息鼓退了回去,他方才一字一句地说道,“至于杜中,此人居心叵测离间天家骨肉,并诈以燕王的名义挑唆各方军将从他谋逆,却不料欲图挑唆胁迫燕王的时候被识破了绑缚送宫中,如此等罪大恶极的鼠辈,自当等父皇回来之后明正典刑!所以,今日孤在此谨诫诸位,燕王深明大义,连夜弹压各处,方才有这一夜之后的太平。若有私底下进言燕王是非者,与杜中同罪!”
“臣等谨遵太子殿下之命!”
这一夜,身在清宁宫的王凌亦是有无穷无尽的担心。尽管章晗在坤宁宫中平静下来之后,就打发了秋韵前去对她解说了事情原委,而后陈皎也亲自来探视过她这个四婶,可一直到朝会都结束了,午后时分陈善睿亲临清宁宫来见她的时候,她那悬了几昼夜的心方才完全放下。十几年夫妻,她是最了解陈善睿的人,知道他从不甘到失衡到自暴自弃再到重新振作,这些年走过来经历了多少长进了多少。正因为如此,她生怕陈善睿再次卷了进去。此时此刻,她看着面前左下颌多了一道刀痕的丈夫,忍不住伸出手来在那儿来回摩挲了两下。
“怎么这么不小心?”
陈善睿专注地看着妻子尚未显怀的小腹,听到王凌这难得的娇嗔,他方才抬起头,旋即便嘿然笑道:“没事,黑夜之中刀枪无眼,这点小伤不算什么。再说了,多这么一道刀疤,也不会再有人说我文秀了。”
“算了吧,你这文秀也就能糊弄一下平常人,经史倒背如流,也改不了你那爱打打杀杀的习惯!”王凌笑着挑了挑眉,随即便认认真真地说道,“不过,我就喜欢你那拿着兵器时专心致志的样子,不管你杀过多少人!”
想当初婚事定下自己造访定远侯府,和王凌熟络之后,她也如此爽朗地表达过对自己这个未婚夫的满意,如今再次听到这样的表白,陈善睿不禁喜出望外,一把抓住她的柔荑,待要说两句掏心窝的话,却不妨妻子直截了当地伸手勾住了自的脖子。下一刻,他就听到她吐气如兰地在自己耳边说了一句话:“善睿,我觉得咱们的这个孩子会是女儿。到时候,咱们把一身的武艺都教给她,日后若是有没用的男人看上她,她尽可把他们打得满地乱爬!”
这个比方打得……陈善睿暗自苦笑。然而,想着刚刚进了清宁宫时,听引路的魏成说,清宁宫的太妃们都很喜欢陈昂,可小家伙从前在自己面前总是一脸冷冷的样子不太爱理人,偏偏面对一群太祖母辈的太妃倒是能够嘴甜面热心软,简直是气死人了。如此看来,若王凌再给他生个女儿,兴许能让自己多点乐趣。于是,他最终笑着点头道:“那就都听你的。日后若是嫁不出去,咱们养她一辈子就是!”
“天底下的男人又不是都死绝了!”王凌没好气地冷哼了一声,脱口而出道,“再说我不是也找到了你?”
后头的这一句话让陈善睿心头滚烫。记起自己这些年也不知道让王凌吃过多少苦头受过多少委屈,他忍不住把她紧紧拥在了怀里,许久才轻声说道:“凌儿,我心里已经有了些打算。等父皇和三哥晨旭他们平安回来,我们就离开北京吧。你听我说……”
当王凌听明白陈善睿的打算时,一时双目绽放异彩。然而,还不等她开口,外间魏成突然不管不顾地闯了进来,甚至连行礼都忘了就嚷嚷道:“燕王殿下,燕王妃,好消息!皇上北征大捷,皇太孙安然无恙,报捷的信使已经到京城了,请太子殿下和燕王前往开平迎驾!”
一夜弹压兵变彻夜未眠,此刻再乍然听到这样的好消息,陈善睿顿时大为欣喜,倏然站起身时却忍不住一阵晕眩。索性王凌见状不对,慌忙搀扶了他一把,随即又让魏成把话说明白一些。然而,魏成也不过是听到东宫打发传消息的内侍说了一两句,再多的就都说不出来了。到最后,夫妻二只人只得紧赶着去辞了诸位太妃,坐肩舆匆匆赶到了东宫春和殿。才一进去,王凌就看到陈善昭伸手指向了陈善睿。
“快,把人给我架过来,扒了他的衣裳!”
王凌被这突如其来的话语给说懵了,等几个内侍依言快步上来,她眼见得陈善睿只是象征性地挣扎了两下就松了手。正要质问的时候,她却只见陈善睿被扒下来了那外衫之后,身上尽是白色棉布包裹着,那大块大块的殷红血迹让人看着触目惊心。脑袋一片空白的她眼见得人扶着陈善睿进了东暖阁,几个御医模样的人提着药箱跟了进去,只觉得整个喉头都被堵住了。
“四弟妹,父皇旨意的事情想必你也知道了。”陈善昭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长话短说道,“四弟昨晚以寡胜多,浑身上下受创多出,偏生在我面前还一个字不说,要不是我叫来人问,就给他糊弄过去了。从京城到隰宁驿四百余里,到开平将近千里,就算驰驿日行三百里,也要三天,四弟这创口若崩裂不得了。此事我做主了,留他在京城,我去开平迎驾即可!”
见一旁的章晗冲着自己微微点头,显见是这夫妻俩商议过的,想到刚刚陈善睿那伤情,王凌思来想去,最终轻轻点了点头。然而,下一刻,她就只见陈善昭看着章晗说道:“我此行文武官员会挑上几个,留守京城的人应该是足够了。但若有紧赶着要处置的急务,你和母后斟酌一下,让他们照章办理就是。事急从权,不必拘泥太多。另外……”
陈善昭又对王凌拱了拱手道:“四弟妹劳烦多看着些四弟,这次不防其他,你得防着他不顾伤势。”
王凌立时毫不犹豫地应道:“大哥放心,我省得了!”
当把御医们重新包裹过一遍伤口的陈善睿洗刷干净,和王凌陈昂母子俩一块送回了燕王府,陈善昭方才招来了夏守义和萧至诚,言及同往开平迎驾之事,又令其将捷报传遍全城,紧跟着方才召见了留守官员。等到交代完这一切,他和章晗又少不得同去坤宁宫,想将这个好消息报知傅氏。然而,从傍晚等到次日清晨,他索性歇在了坤宁宫,却始终没等到傅氏醒来,一时无法,他只能把这儿托付给了章晗,随即先行启程。
直到陈善昭启程之后半日,傅氏方才悠悠醒了过来。当听到章晗传达的这个好消息,傅氏瞳孔猛然一缩,随后方才轻轻笑了起来:“我就知道,晨旭福大命大,不会有事的。”
艰难地吐出这么一句话后,她的眼睛盯着那水墨绫帐子上头的几笔荷花,随即轻声说道:“只希望皇上也和晨旭一样安然无恙。”
被傅氏如此一说,章晗顿时心头咯噔一下。前次亲征皇帝亦是大胜而归,却只传了陈曦从北京出发前往会合,之后就去宁夏过了年,连范王陈善恩都没让前去迎驾。这一次突然如此大张旗鼓地让陈善昭和陈善睿兄弟一块前往开平,难道真的是皇帝有什么不测?




富贵荣华 第三百八十五章 男儿当死边野,马革裹尸还葬
傅氏和章晗都能隐隐察觉的事情,陈善昭这个当儿子的即便少小离家,自然不会察觉不到。因而,说是日行三百里驰驿,但他头一天带着随行文武和护卫清晨上路,一路疾驰到了隰宁驿方才停下换马,稍事歇息之后,次日天不亮便立时又上路,只huā了两日便赶到了开平。
倘若说之前只是预感,那么当看到开平内外一片肃杀的样子,丝毫不像是凯旋之师捷报频传的态势,陈善昭心里的不安顿时更深了。等到了总兵府门前,一层层通报进去,最后辽王陈善嘉亲自出来相迎,身上甚至还穿着染了斑驳血迹的甲胄,他不禁挑了挑眉。兄弟厮见之后,陈善嘉甚至低头不敢去看陈善昭,只是轻声说道:“大哥,父皇正在里头等你。”
一路进去,就只见戒备越来越森严,到最里头一进院子的时候,连跟着陈善昭同来的夏守义和萧至诚也都被留在了外头,如安国公世子这等勋臣武将就更不用说了。觉察到苗头不对的他们都没有抗争,眼睁睁看着陈善昭和陈善嘉兄弟二人进了那正房。这一刻,资历毕竟还浅些的萧至诚使劲吞了一口唾沫,甚为不安地对一旁的夏守义说道:“夏公,看这样子,难道真有变故?”
夏守义冷冷看了萧至诚一眼,这才沉声说道:“储君已立,太孙尚安,纵有变故,天下也不会不安!”
陈善昭一踏进正房明间,就闻到了一股浓重的药味。此时此刻,他狠狠瞪了陈善嘉一眼,见这位三弟头也不敢抬地指了指西屋,他立时三步并两步地冲了进去。打起门帘的他看到床沿边上坐着长子陈曦靠着床架那熟悉的背影,立时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让步子轻一些。即便如此,陈曦仍是刹那间惊醒了过来,一回头看到是陈善昭,他慌忙起身,可几昼夜没睡好觉的他昏昏沉沉一头撞在了床架子上,一时发出了砰地一声。
这毫无征兆的一下与其说撞疼了脑袋,不如说让陈曦的心悬了起来。脸上涨得通红的他担心地看了一眼,发现床榻上的祖父并没有被自己这一下给惊醒了,这才蹑手蹑脚退开两步,随即在父亲面前双膝跪了下来。想到就是因为自己不能约束部下,否则也不至于祖父孤军深入大战连场,更不至于后来骤然发病,他轻轻咬着嘴唇,脑袋垂得低低的。良久,他感到一只手轻轻在自己的头顶摩挲了两下,一抬头就看见了陈善昭那又是欣慰又是惘然的面孔。
“这儿有我,你到外头歇上片刻吧。”见陈曦张口似乎要反对,陈善昭便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不论如何,你此前遇险,必定是你皇祖父百般设法才把你平安救出,你要孝顺,也得先周顾了你自己的身体,熬坏了难道对得起你皇祖父的一片苦心慈心?出去,这儿有我!”
面对父亲少有的威严,陈曦最终只得低头领命。而眼看着他退出去,陈善昭方才缓步来到了床边。尽管皇帝陈栐出征至今不过一个多月,但此次经历了那许多变故,再次见着,坐在床边的他方才仿佛第一次发现,陈栐鬓边发间的银丝原来已经这么多了。那张年轻时的雄伟英武,曾被誉为诸王之中最具男子气概的脸,如今也早已满是风霜。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斑斑点点的年老痕迹,还有那昏睡时依旧紧蹙的眉头,全都在陈述着一个事实。
当年他曾经亲眼见证了祖父太祖皇帝的老去故世,现如今,他那仿佛永不会倦永不会老的父亲,竟也在经历这一幕!兴许不久的将来,同样的境遇也会落在他的身上!
“父皇……”
陈善昭喃喃自语了一句,心里仿佛憋着万千的话,但当此一刻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他不是圣人,十二岁进京,在无数人虎视眈眈的环境中熬了过来,最终父皇登上大宝,却在立储的时候犹豫不决,他自然也暗自怨过父亲的偏心。可是,后来想想,父亲同样是青年出镇,屡次出征应战,即便战功赫赫,祖父太祖皇帝在立储之际依旧将其摒除在外,何尝也不是经历过那样的处境?不论怎么说,父亲还是册立了自己为东宫,继而又不遗余力地扶持长孙陈曦,这一次甚至亦是为了陈曦而深入敌阵,他那些小小的情绪,还有什么值得拿出来说道的?
在床头坐了许久,他方才悄然站起。待到西次间门口时,打起帘子的他看见陈曦不在,而陈善嘉在那儿来来回回踱着步子,一旁坐着的人赫然是定国公王诚,他不禁眼神一凝。下一刻,两人就都瞧见了他,连忙都上了前来。可是,陈善嘉还没开口说话,他就不容置疑地吩咐道:“善嘉你什么都不用说,晨旭我打发了他去歇一会儿,你去里头守着父皇。若是醒了立时报我,定国公,和我到外头说话!”
见长兄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陈善嘉一时无法,只得垂头答应,从陈善昭身侧进了西屋。这时候,陈善昭方才示意定国公王诚跟着自己到了外头院子里。打手势吩咐一众护卫暂且避开,他就看着王诚说道:“定国公,此前战事究竟怎么一回事,还请你对我解说一二。”
王诚早就料到陈善昭要问这个,因而当即一五一十地说道:“皇上亲征之后,原本一路所向披靡进展顺利,但后来瓦剌三王子率军突袭,那一场仗打得突然,但因为永清侯早有准备,将计就计反而掩杀了上去。皇太孙是因为麾下有两员将领冲得太靠前,不由自主便一路追击,到最后竟是和大队军马失了联络,又遇到了敌军增援,正巧我率军从宁夏出发,到得及时。而皇上心忧太孙安危,派出探马四处搜寻之外,又亲率大军接应,一日一夜后终于赶上,又和瓦剌援军激战连场。只因为加上此前数战,皇上不眠不休三昼夜,一时就在军中病倒了。随行御医虽暂作处置,但皇上坚持要继续,甚至说男儿当死边野,马革裹尸还葬,所以……”
父亲是什么脾气,陈善昭这个当儿子的当然清楚。苦笑一声后,他就问道:“如此说来,后来父皇竟是带病继续上阵?”
“是,之后两日那一战,瓦剌卫拉特部的大军被击溃,瓦剌太师仓皇西逃,身边只剩下了数百亲兵,亲自上阵的皇上斩杀了虏将三人,可清点收获和伤亡的时候,皇上便支撑不住了。御医连番施为却束手无策,最后辽王和皇太孙商量过后,秘而不宣,只以回师为由,先把皇上送回了开平。本待立时回京,不想皇上病情加重,只得急召太子殿下和燕王殿下前来开平迎驾。”说到这里,定国公顿了一顿,随即诚恳地开口说道“还请太子殿下不要怪罪皇太孙和辽王殿下,皇太孙一直陪侍皇上身边,平日里还要没人似的应付下头军将。而辽王殿下又要提防人给京城送信,也不知道huā了多少工夫方才瞒下消息。”
1...165166167168169...1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