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拆迁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巡洋舰
从1840年以来,凡是在对洋事务上,大清的官员都奉行一套准则,就是在太后、皇帝以及满朝臣工面前痛骂洋人,狠狠的诅咒他们,但是只是说说而已,最后真做的话,就找些替死鬼出去,往往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说一套,做一套而已。
说白了,就是怕洋人怕的要命,可谓是内斗内行,外斗外行。
宫女给慈禧搬过来一个凳子,慈禧坐下后继续喝着她的茶,欣赏着外面的湖光山色。
打仗的事,慈禧一向不关心。怎么打是你们的事,跟她没有关系。只要不威胁到她的统治,她的享乐生活,不违背她的意志,什么事情都可以商量。
量中华之物利于各国之欢心!慈禧的这句名言不是正好印证了吗?只要还能维护她的统治,承认她这个中国的主人地位,她可以牺牲掉任何东西。
佛香阁一时间安静了下来,一旁的荣禄和张荫桓只能低着头盘算着心中的小九九,慈禧不问话,没有人可以先说话,这是规矩。
约莫一炷香功夫儿,慈禧突然问向身边的太监李莲英。
“小李子儿,你也跟了哀家这么多年了,见识也长了不少!你来跟两位大臣说说!”
慈禧这么一说,变相的等于又给了张荫桓和荣禄开口的机会,李莲英那里还不明白。
于是说道:“奴才岂敢跟两位总理大臣相提并论,想必荣禄大人和张大人都已经想出了妙计,奴才斗胆请太后先听听他们二人的建议?”
李莲英不愧是混迹在慈禧身边的牛人,一句话应承了慈禧和张荫桓、荣禄三人,让彼此都有台阶下,这种无形的马屁可是效果显著。
见慈禧点头,荣禄给李莲英头去一个感激的眼神,急忙说道:“微臣认为俄国人并没有给我们选择的余地,摆明车马就是要和大清开战了。俄国远东舰队已经覆灭,海上根本就不是我们的对手。6上只有东北的海参崴和伯利有俄国的驻军,主力都集中在海参崴。伯利兵力不多,和黑龙江省接壤,有黑龙江将军寿山足以应付。海参崴的驻军比较麻烦,由于俄国宾海洲和吉林省大面积接壤,吉林将军长顺怕是独木难支,若是令盛京将军北上支援的话,当可平定战事。”
大清拆迁工 第一百九十五章 辛酸十年
荫桓急忙说道:“俄国在国际上受政治孤立,东北又坚壁清野,百姓都撤退到了省城,决心死战。(况且已近初冬,不利于战,俄国必不会长时间跟大清耗下去,只要顶住俄**队几个月的攻击,再找列强调停,可平事态。”
慈禧不懂军事,但是听到荣禄又打起张云飞的主意,自然明白其中的关键,不外乎又是让张云飞和俄国人火拼去。不过为了她的统治地位,慈禧也只好继续默认了。
“既然两位卿家成竹在胸,哀家也就放心了,不过这前线打仗的事儿,当然得需要一个信得过的统帅才是!两位卿家推荐一下吧!”慈禧问道,明显看了荣禄一眼。
荣禄会意,立刻说道:“太后英明,盛京将军扎拉里云飞,乃太后外甥,又骁勇善战,可当重任!”
张荫桓那里不明白他们那点小九九,于是说道:“臣附议!”
慈禧问道:“盛京那边又什么消息吗?”
荣禄急忙说道:“云飞只是接管了奉天省的防务,其他地方政务没有涉猎!”
张云飞很老实,只是做自己分内的事情,慈禧心中也稍微放心了一点。
慈禧点点头说道:“既然这样,那就拟旨吧!擢升扎拉里云飞为东北军务处总办,全权钦差大臣,处理对俄战事,小李子盖上哀家的印玺,送到皇上那,不得有误!”
“!”李莲英领旨。
慈禧虽然已经归政给光绪帝。但是很多地大事。下面地官员还是要看看有没有慈禧地印信。有地话自然依旨意行事。若是没有地话。就要思量一番了。小事自然照办。稍微大点地就拖一拖。再大一些地就要押后。等待太后地旨意。再做决定。
“太后圣明!”张荫桓和荣禄对望了一眼。都知道旨意最后四个字地意思。这黑锅张云飞是背定了。
阿嚏!
尽管张云飞试图压抑打喷嚏地感觉。但还是无法控制。最终像个炸雷一样爆了。声音大地惊人。
狠狠地搓了一下鼻子。张云飞自言自语地说道:“谁又在背后说我地坏话了!”
放下手中地文件。张云飞紧了紧衣领。回头一看。只见不远处地凳子上躺着一个人。一身军装打扮。威严地大盖帽被当做面罩扣在脸上。隐约地还能听到呼噜声。
张云飞摇了摇头,无奈的又转回身,继续盘点着旅顺的家底。
躺在椅子上呼呼大睡的正是魅魉特战大队的大队长李军少将,这几天他一直在附近搜索可疑地目标,可惜一直毫无头绪。这不昨天晚上又是一夜没睡,折腾的半夜也没有现敌人,最后硬是死皮赖脸的呆在张云飞的办公室里。
张云飞知道李军是担心自己的安全,心中也是十分感激,知道李军很累很困,也就没有理他,任他在这睡着了。
李军找不到目标,只好等待目标的出现。而敌人的目标肯定不会是其他的小虾米,而是冲着张云飞来的,因此只能呆在张云飞的身边,等待敌人出现了。
“报告!旅顺守备赵怀业中校求见!”侍卫进来报告。
“让他进来吧!”张云飞说完,整理了一下军容。
不大会儿,赵怀业自门外进来。见到张云飞后,赵怀业中校立刻立正敬礼。
“元好!”
张云飞看着赵怀业地不伦不类的敬礼,微笑着说道:“找个凳子坐吧!在这里不用拘束!”
赵怀业应了一声,接着就看到躺在一边椅子上的李军,有些不解。张云飞挤满说道:“不用管他,你座你的就是!”
“元果然平易近人!”赵怀业找了张椅子,微微的欠着身子,半坐在椅子上,礼仪十分周到。
“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张云飞问道。
赵怀业急忙说道:“是这样地,按照您的吩咐,我已经安排您地部下们接管旅顺和大连湾的防务了。”
原来是这事,张云飞问道:“没有出现什么不愉快吧!”
赵怀业说道:“当然没有了,旅顺地军队的情况,您也知道。都是些吃空响地混子,来当兵的也都是些混不下去的农夫。您给他们了高额的遣散费,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听赵怀业这么一说,张云飞心里松了一口气。只要不闹事就好,眼下的局势看起来朝廷表现的平淡无奇,实际上已经在酝酿如何打击削弱张云飞的实力了。张云飞一直在等,等一个可以顺水推舟的机会。在这个机会没有到来之前,不可以触动朝廷那根绷紧了的心弦。
张云飞说道:“没事就最好了。我看过了旅顺的各个方面的情况,整体的状况远远好于我的想象,并不像洋人流言中的那样中看不中用,起码基础的设施打得很牢固
我也仔细阅读了旅顺要塞的全部工程资料,说实+很深。旅顺要塞的经营从光绪六年十月开始着手,到光绪十六年九月全工告成,实为大清的第一件巨大工程。以时间而论,前后历时十年之久;以财力而论,耗帑约一千万两;以人力而论,账簿上记载,经常在工一万人左右。历时之久、工程之艰、规模之巨,绝无仅有。以我印象中的科技情形而言,所遭遇的困难自易想见。”
旅顺口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建成后背称之为东方的君士坦丁堡。欧美国家的人名之为“亚锁港”位于辽东半岛的南端,东接太平洋,西扼海湾,是我国华北最重要的国防门户。
清末时期,李鸿章鉴于其处形胜天然,位置险要,决定将之建为北洋海军的基地于是大力展开经营,修筑炮台、营垒、船坞、船池、厂房、仓库,以为海军停泊修理之所,我国之有近代化军港,自此始。
赵怀业对于张云飞如此看重旅顺,并给与肯定的评价,心中十分的感激,因为他也曾经在旅顺帮助袁保龄一起建设要塞,深知其中的艰辛。
当时清廷虽然批准旅顺开港,建设要塞,但是并不重视,尤其是翁同同李鸿章的那点破事,屡屡刁难。而且花巨资买来的各种先进设备,却无人会用,请来的洋员又老和华人因为文化和意见的不合,经常冲突停工,致使诺大的要塞直到1890年底才完工,严重影响了大清的国防战略安全,让倭国有可乘之机。
赵怀业叹了口气说道:“大人的话,卑职深有感触。卑职最近也了解了许多关于大人的事迹,同样感触颇深。大人的珍珠港要塞规模远远高于旅顺要塞,但是却只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便建成。这让我深刻的感到了这之间的差距,我也参与了建设要塞,这中间的方方面面我心中明镜,可惜朝廷乃至利民百姓却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沾沾自喜之中。”
赵怀业说的很对,旅顺要塞是大清的骄傲,被外国人不断的吹捧下,更是高的没有边了,隐约成为了精神支柱。却不知道,这是列强们惯用的伎俩,将你高高的捧起,然后再狠狠的将你摔下来,一鼓作气的打垮你的信心和精神支柱。甲午战争中,日军占领旅顺后的大屠杀,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想要摧毁大清的精神支柱。这贱招,直到日军占领南京也一直在用。
很显然地,旅顺的一再陷落,与其说是一个选择错误的问题,毋庸说是一个国家势力强弱的问题。然而无论如何,以旅顺的战略价值而言,则无论对于巩固我国的海防,展我国的海军,确保我国的海权,甚至于维护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其关系均极重要,决不容吾人加以忽视。
“是啊!这么大的差距,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弥补的。珍珠港要塞也是在雇佣了数千的洋人才能有如此度的,而我们的人只能在一旁打打下手,被呼来喝去的。”
张云飞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接着说道:“不过,那一切很快就会过去了,我们的人天生就是学习和创造的天才,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不再依赖他们了。”
看着张云飞一脸的骄傲与自信,赵怀业也是打心眼里的佩服和羡慕。
“大人每每做事,都是谋定而后动,料敌于先机。实乃大清之福啊!”
赵怀业的话说道了重点,一直以来张云飞都是凭借着对于历史的熟知,才能准确的判定国际大局势的走向,以至于从中投机。
可是随着他的崛起,国际格局已经在慢慢的变化,张云飞已经不再是局外的因素了,而是成为一个可以搅动国际格局的关键因素了。历史的车轮明显已经加快了度,很多的事情正在慢慢的变化,张云飞的先知优势已经减弱,至少远东的局势已经偏离了历史的轨道。
“一两次的幸运而已,人不可能一直都是那么幸运的,以后就没有那么好的事了。”张云飞回答道。
心中却想到了这次对俄的战争走向,他就已经无法预料了。事态已经出了他的想象,而且自己竟然鬼使神差的同意了偷袭海参崴的计划,还不知道是福是祸呢?
这时,忽然听到敲门声,只见杜锡圭少将斜靠在门沿上,大盖帽的帽檐故意压的很低,盖住了眼睛,一副很酷的样子。
“大家聊的似乎很高兴)”
大清拆迁工 第一百九十六章 盘点
家聊的似乎很高兴)”
来人正是檀香山海军部副部长,太平洋舰队副司令杜锡圭少将。(
跟张云飞混久了的人,尤其是张云飞的嫡系人马,或多或少都喜欢学点张云飞的特别之处,这样他们就感觉自己更亲近一些。
张云飞带人一向公私分明,赏罚有段,为人随和,让围绕在他身边的人觉得很自热,很亲近。
杜锡圭少将自从现张云飞平时说话动不动就一半汉语,夹带着一些其他国家的语言,起初以为张云飞是在故意引导身边的人多学习外语,后来才现,这是张云飞的习惯而已。于是这个杜锡圭便上了心,平时说话的时候也夹带着一些英文(他只会英文),久而久之,他的英文水平直线上升,也渐渐习惯了当副手的角色。
用张云飞的话说,副手的工作远比正职的工作要重要的多,这令杜锡得自己很有用,海军的事情,大多数情况下,都会直接找他这个副部长兼副司令。其实杜锡是参谋长的角色,而林建章这个正职却可以专心用在舰队上了。
这其实是张云飞的政治权术而已,不会使一个人即把持大权,又在军政上干的出色,赢得军心。
他们两个一个管军,一个管政,很好的平衡。
赵怀业见杜锡圭一副进了自己家一样的架势,有些茫然的看着张云飞。
张云飞笑笑说道:“这里又不是正是场合,不用这么拘束。”
接着对杜锡圭说道:“慎臣啊!你这么高兴。一定是遇到什么好事了!”
杜锡将嘿嘿一笑。然后正了正军帽。给张云飞敬礼后。又跟赵怀业打了声招呼。自个儿搬了个凳子做到张云飞身边。
“元。还真就被您猜对了。这几天我一直清查旅顺地家底。还真有不少好东西。”杜锡道。
张云飞见他一副神神秘秘地样子。于是问道:“说说看。你这个地主老财都现了什么?”
杜锡圭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本子。打开后一字一句地说道:“这是我花了二十两银子从原旅顺工程监工洋员吉礼丰那里得到地。上面是开具洋文工程清单。经督办旅顺坞澳工程候补道刘含芳译成汉文后。逐项验查。至七日一一、九)方才验收完毕地小册子。上面详细介绍了旅顺要塞地全部设施。比您看地那个可是要详细多了!”
看着杜锡圭一副小人得逞地样子。张云飞微笑着接过他手中地小册子。一页页地翻看着。
‘计共有大石坞一座,四十一丈三尺,宽十二丈四尺,深三丈七尺九寸八分,石阶铁梯,滑道俱全。大石澳一座,东南北三面,共长四百一十六丈八寸,西面拦潮大石坝长九十三丈四尺,形成方池。落潮水深二丈四尺,西北留一口门,以便兵船出入。
……四周全砌大石岸,由澳岸平面量至澳底,深三丈八尺二寸。此外坞边尚有修船各厂九座,估地四万八千五百方尺。计有锅炉厂、机器厂、打铁厂、电灯厂等。另澳南尚建有大库四座,坞东又建有大库一座,每座均占地四千八百七十八方尺,以作储备船械杂料之需。各库皆用铁梁铁瓦以避风雨,并防火烛。其他澳坞之四周并联以铁道九百零七丈,并间断设立大小起重架五座。
……另澳坝及各厂库码头等,又设置大小点灯四六座,以便赴赶夜工之用。又虑近海咸水不便食用,乃以铁管道引出山泉十余里而达于澳坞四旁;虑临海滩不利起卸,乃建丁字式大铁码头颐一座,使往来兵舰上煤运械不致停滞。其余各修小轮船之小石坞,藏船板之铁栅、击船浮漂、铁椿以及各厂内一切修船机器,均亦设置完成,应有尽有……’
张云飞看完之后,点点头说道:“不错,很详细。不过你不会就拿个账簿给我看这么简单吧!说说,你现了什么?”
“不愧是元!一下子就被您猜到了。”杜锡将说道:“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旅顺要塞建造时间漫长,拖了十年之久,当然,他们一没钱,二没人,三没技术,不怪他们。可是这个要塞先后有四个国家插手,最开始是德国的汉纳根和瑞乃尔为总工程师修了五年,接着又换成英国人勒威和美国人满宜士修了两年,最后由法国人德威尼完成了最后地三年工期。”
张云飞皱着眉头说道:“你想说什么?”
杜锡圭回答:“
家底全世界都知道了,没有任何秘密可言,要知道地,这还不算,整个要塞从里到外,修的不伦不类。就说东岸的母猪礁炮台和西岸的馒头山炮台吧!炮台的地基是德国人打的,炮台却是英国人修地,大炮却是法国人造的,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这三国之间不对付,建筑参数更是天差地别。我问过炮台守将了,大炮从七年前装上之后,一直没有试射过。结果我让他们开了一炮,结果炮台震塌了。原因就是英国人没有给法国人炮台的设计参数,以至于法国的火炮口径过大,炮台承受不住。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我看过了七层以上的要塞炮台都得从新更正。”
不错,这种万国牌要塞的隐患十分大,不然旅顺也不会那么轻易地就被日本军队攻陷了。
旅顺的命运与多难的祖国息息相关,计自建港之后四年该港即为日军所沦陷;七年即为俄入所租借;十四年再度为日本所占领,接着并由俄国转租于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重为苏军所据,直至一九五四年苏军力才全部撤退。七十五年之间,该港数易其手,时而陷于日本、时而租于俄国,计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脱离祖国的怀抱。中国人以如许巨大地财力与人力所修建的一座近代化军港,居然大部分时间成为列强侵略中国地根据地,言之令人痛心。
旅顺要塞十分重要,这是毫无置疑的,不过这个事情得慢慢处理,不急于一时。
有海军守护海疆,要塞并不是目前最重要地,张云飞最关心的还是海军。可是张云飞不解,为何杜锡笑呵呵地进来的,八成还有别的猫腻。
“要塞的事情可以慢慢来,不急于一时。你这个海军将领不去打理海军事务,反倒琢磨起6军来了,莫非你要改行当6军?”张云飞打趣道。
“别,千万别。我也是顺路看看而已。虽然旅顺要塞不咋地,但是海军船坞等设施,还是蛮好的,还不算过时。”
杜锡圭接着说道:“船坞可以容纳一万两千吨船只维修,只要稍作改进就可以为我们的战列舰维修了。其他的配套设施也很齐全,不过旅顺船坞选择的位置过于狭窄,想要扩建成大型船坞有些困难。最多能造我们目前吨位的战列舰,但是按照国际海军的展方向,战舰吨位越来越大,旅顺船坞将来无法跟上国际步伐的。”
看过旅顺的全部资料后,张云飞唯独对这个旅顺船厂还是比较满意的,设备虽然比不上珍珠港船舱,更不能和正在建设中的苏比克海军基地相提并论。张云飞也没有打算将旅顺船厂也建成大型船厂,因为知道未来海军走向的他可不想把钱都打了水漂,这也是穿越的最大优势。
按照世界海军的未来走势,装甲巡洋舰将会退出历史舞台,而被大批的驱逐舰、潜艇取代。对于旅顺目前的造船吨位来说,一万两千吨足够造轻重巡洋舰和驱逐舰潜水艇了,没有必要再多花冤枉钱。因为有珍珠港造船厂和苏比克造船厂两座大型船厂后,在主力战列舰方面,已经可以维持张云飞在亚洲的海军霸主地位了。
张云飞点头说道:“目前的旅顺船厂我没有打算扩建,船厂的设备都是比较先进的,我们不能浪费了。如今我们的地盘几乎霸占了整个北太平洋,缺乏大批的轻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等小型战舰,旅顺船坞目前的吨位正合适造些快战舰,这样珍珠港和苏比克就可以不用浪费船坞资源,专心造大舰了。”
听到张云飞并没有打算扩建旅顺船坞的意思,杜锡圭也放心了。他来的目的就是担心张云飞会继续想处理菲律宾那样,刚回国就开始大肆进行军事设施建设。其实杜锡想着不断扩大海军的实力,海军的强大也是他的梦想,但是随着他知识的增加,此时的杜锡圭已经不再是个只想打仗的青年了。
凡是都会多考虑一下,以目前的海军实力,没有必要再大肆扩建,不但浪费人力财力,而且反倒会引起英美等海军强国的注意和戒心,不利于张云飞的大业。
杜锡圭笑笑说道:“元不愧是高瞻远瞩,我也想着尽量利用现有的资源,来维持海军的展就够了,没有必要再浪费。您是很有钱,但大清那么多人,平均下来,就像石头扔进大海,几乎看不到。”
大清拆迁工 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亡线
哒哒!
九七式轻机枪不停的朝蜂拥冲来的哥萨克骑兵倾斜着子弹,弹壳不停的弹出弹仓,洒落出一条优美的弧线。短短的三百米距离,仿佛成了俄国骑兵的一条不可逾越的死亡线。
只要在前进一百米,哥萨克骑兵无敌的投枪便可以杀伤敌人了。可惜几轮的冲锋下,已经倒下了五百多人,却没有办法靠近山脚的白桦林里隐藏着的敌人。
阿穆尔山北麓的山脚下,到处都是中弹跌落下马的俄国骑兵,轻机枪的威力不及重机枪,子弹的装药量也少很多。因此还有不少被击中的俄国骑兵还活着,战场上到处都是伤兵的哀嚎和战马的嘶鸣。
只剩下不到两百人的哥萨克骑兵团停止了冲锋,远远地停在机枪的射程之外,注视着惨烈的战场。
砰砰!
又是两声枪响,两名哥萨克骑兵头目再次被狙击手射杀,跌落马下。原本一向勇往直前的哥萨克骑兵无法冲破机枪封锁线就已经很打击他们的士气了,此刻还要饱受对方冷枪射杀的威胁。
恐惧,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撤退!
不知道是谁喊得,仅存的哥萨克骑兵,立刻调转马头,留下一溜烟尘。
放下望远镜。一中队长吴迪中校说道:“敌人撤退了。我们也走吧!”
一旁地一小队长董浪上尉一脸不爽地拉了一下枪栓。将子弹退出枪膛。说道:“中队长。你说这哥萨克骑兵吃了这么大地亏。会不会再回来。找我们报仇!”
吴迪中校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地枯树叶。说道:“他们一向是有进无退。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肯定是去搬救兵了。一会儿。他们地大队骑兵可就来了。”
董浪上尉也站起身来。问道:“队长。那我们再打他们一次。让他们知道骑兵已经过时了。好好地给他们上一课怎么样?”
吴迪中校说道:“刚才还没有打够啊!我们现在只有五十几人。俄国地哥萨克骑兵可有好几万人。被他们缠住地话。你知道后果吗?我们还有我们地任务。收拾他们地工作还是交给6战队吧!要是抢了老林地生意。他不找你拼命才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