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清拆迁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巡洋舰
“这好办,大人只要一纸调令,命令广州船政的学生们毕业后全部都到广东水师服役即可!张云飞不是想征用他们吗?我们来个先下手为强!”于式枚说道。
罗丰禄望向李鸿章,见李鸿章点头,于是微笑着转身离开,只留下书房内地李鸿章和于式枚面面相觑。
“当真是后生可畏!”许久,于式枚也学着李鸿章的语气叹息道
~~~~~~~~~~~
话说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李鸿章地一纸签押命令下达到广州船政后,顿时就是一阵的鸡飞狗跳。
自从大清国对外开放了多处通商口岸之后,广东的外貌地位是每况愈下。传统的通商口岸广州日渐凋零,原本极盛一时的广东水师的主力舰船也被征调入南洋水师,仅剩下几艘老旧破船在两广沿海晃悠着,充充门面。
随着外貌的转移,对外经济中心也由广州转移至上海,海商们也纷纷挪窝换地方到上海做生意。倒是苦了广州船政的一干官员们,以前的肥水衙门如今冷冷清清的,到成了清水衙门了。这船政的官员们,每天不是留鸟,就是斗鸡,若是船政有了个啥子的订单?那简直比过年都乐和。
听说张云飞受了海务大臣,要重建大清水师之后,广州船政的官员们顿时又来电了。这张云飞的特使帮办杜锡圭可是已经到了两江和福建,转个弯就要到广东了,据说两江和福建的船政都被整合了,改了个名叫大清帝国皇家兵工厂。
广州船政的官员们别的本事没有,谁有钱可是清楚的很。既然张云飞出钱给皇家办事,甭管他是为了啥?有张云飞出钱的事情,那这可是肥差啊!听说这个杜锡圭不但要设备,还要船政的学生和技师!广州船政没有什么值钱的机器设备,即使被收了也不心疼!倒是有不少的技师工人在家务渔,把他们主动交给杜锡圭的话,说不定还能捞一笔好处呢?
这些官员们正等着杜锡圭这个送财子驾临广州呢!哪成想先等来的却是两广总督李鸿章的签押命令!生财的路被李鸿章一把掐死了,这些官员们那叫一个气啊!可是胳膊拗不过大腿,官大一级压死人啊!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两江和福建的同僚们财了!
看着广东传来的情报,杜锡圭莞尔一笑,心想:这李鸿章倒是狡猾的很,一下子就看出了张云飞的目的。不过貌似广州船政在杜锡圭的眼里并不咋滴!如今李鸿章既然当成宝贝似的藏了起来,杜锡圭自然就没有必要再去广州了。
好在杜锡已经额完成了‘c’计划的任务,福建船政的学生和工人技师足够支撑苏比克海军基地的运作了。而上海的皇家兵工厂和造船厂整合之后,短时间内已经足以支撑国内的海军工业生产了。作为过渡时期的海军工业,等到吕宋马尼拉工业基地和奉天省的两大工业基地完成的时候,上海这个工业基地的使命便完成了,到时候张云飞想如何处理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原本张云飞和杜锡圭制定的‘c’计划便是按照先简单后困难的方针,先拿下最容易的福建船政和马尾船厂,然后再打两江总督刘坤一的江南制造局的主意,最后才放到两广总督李鸿章的广州船政和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眼皮子底下的北洋机械局和大沽船坞。
还真就被他们猜中了,荣禄这丫的当真很难对付!而老北洋的一干官员们如意料中一样,对张云飞的特使杜锡圭采用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任你东南西北风可劲儿吹可劲儿地刮,他们就是一句话:待上报直隶总督荣禄大人研究之后再说。
面对这些个老北洋官吏们,别说杜锡圭这个南洋出身的官儿,就是张云飞来了,也照样不买帐。
不过,张云飞毕竟有着皇命在身,圣旨在手,如今正值皇帝维新改革之时,也不能摆明车马跟张云飞对着干不是?毕竟再嫉妒敌视张云飞,也不能挑这个时候?于是便把原来的北洋水师基地威海卫给了张云飞,作为新建水师的基地。这原本就是属于张云飞的地盘,只不过张云飞的海军大臣只是个空头衔,真正有海军实权的却是总理衙门,因此直到现在,这个威海卫海军基地才算真正的物归原主。
不过张云飞也没有打算碰北洋的一亩三分地儿,那里太敏感了,不但是清政府的心头肉,更是直隶京畿的心脏。物极必反,但凡做事见好就收,这是张云飞一直奉行的座右铭。
荣禄愿意给什么,张云飞就要什么,本着来不拒的原则,张云飞没能挖到北洋机械局和大姑船坞,但是平白得了个威海卫海军基地也是好的。起码,以后太平洋舰队在附近巡逻,也不用担心旅顺那点儿地方不够用了。
~~~~~~~~~
大更12000字完结,爱卿们还是乖乖滴把票票和打赏交出来吧!o((_o(





大清拆迁工 第260章 北洋新军
隶保定城内,车水马龙的裕华路,鳞次栉比的阁楼座古色古香、威严凝重的宏大建筑群,这就是大清的第一衙署——直隶总督署。
直隶,因其直接隶属京师而得名。清初所设置的直隶省,至光绪年间,其辖区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和山东、山西、河南、辽宁、内蒙古的一部分。
直隶省总督权重位显,集军事、行政、盐业、河道及北洋大臣于一身,其权力已大大过直隶省范围。因直隶地处京畿,拱卫京师,稍有动乱,便会危及朝廷,其总督一职非重臣莫属,所以直隶总督署也就成为清代省府第一衙了。清代驻这里的总督共75人,99任,其中有家喻户晓的刘墉、琦善、曾国藩、李鸿章。也有人们熟悉的李卫、李、孙嘉,还有虽不为人们熟悉但为官清廉政绩显著的唐执玉、方观承等等。
如今的直隶总督府已经从新修葺一新,入住的正是当朝太后最得意的死党,新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
总督府思补堂隔壁的签押房内,荣禄正翘着二郎腿,一边抽着烟袋,一边跟几个军官打扮的人商谈着,当中有宋庆、董福祥、聂士成,以及一身新式军服的袁世凯也侧身其中。
几人纷纷为荣禄恭贺道:“恭喜大人再度荣升,授军机大臣,管理兵部并节制北洋各军!”
在光绪帝步步紧逼的状况下,荣禄再度被慈禧授练兵钦差大臣,并指明节制宋庆、董福祥、聂士成、袁世凯所部及北洋各军。目的就是完全掌控京畿周围的军队,防止光绪帝铤而走险,不得不说,慈禧在政治方面地触觉比任何人都敏锐,也正是由于她的先下手为强,使得光绪帝下决心动政变夺权的时候,临时抱佛脚已经来不及了。
荣禄双手拱手朝北遥指,说道:“全赖皇上隆恩,太后眷顾,本官才得以执掌京畿重担,日后还要几位将军多多配合才是!”
一阵寒暄过后,荣禄见几个将军中,只有最年轻地袁世凯对荣禄的话频频点头,阿谀奉承之意不言语表。再看其他几个老将军,宋庆眼皮抹搭着,闭目养神。聂士成和董福祥则虽然也迎合着荣禄的话,但是不善言语地他们很快便闭口不言了。
“慰亭啊!如今你可是为朝廷所倚重,在天津练新军,不知进展如何了?”荣禄问道。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派长芦盐运使胡橘芬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聘德国人为教官。有步队3000人、炮队1人、马队人、工程队人。但是自组建以来。训练一直跟不上。长芦盐运使胡橘芬根本不通新军事务。致使新军完全走着绿营兵地老路。1897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为应对德国入侵胶澳地区。日后可能要用到新军。于是决定改派袁世凯到小站督练新建6军。袁世凯接任后。将“定武军”进行扩编。加募步队人、马队人。凑足700c人。并6续加聘德国译员至1人。在袁世凯地督办下。新军才有些起色。
袁世凯拱手回答道:“回大人。卑职受命以来。不敢怠慢。恐负圣望。目前定武军共有步队50、马队c0人。炮队1c00人。工程队人。共计7000人。并聘德国教官13人。这支新军完全按照德国营制、操典进行训练。用新式武器装备。拥有步、骑、炮、工程辎重等兵种。各级军官大多由武备学堂毕业生充任。对新兵地招募。按照西方国家地入伍要求。有年龄、体格及识字程度等规定。在大人地英明领导下。如今士气正旺。可随时上阵杀敌。”
一边地宋庆、聂士成和董福祥听到袁世凯如此直白地拍荣禄马屁。顿时对袁世凯这个人更加反感。原本这几个北洋老将都是跟李鸿章混地。可是甲午一战。李鸿章一败涂地。在朝廷失势后。其他人都对李鸿章惋惜。希望李鸿章能东山再起。唯独这个袁世凯为了巴结军机大臣翁同。不仅劝告李鸿章远离朝廷中央。还劝告李鸿章将北洋一系人马归还朝廷。可谓落井下石之角色。因此。在北洋老人当中。都对袁世凯没有好感。而且厌恶万分。
荣禄见袁世凯这么直白地将北洋新军地功劳说成自己地英明领导。饶是脸皮比钢铁还厚地他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心想:着袁世凯也忒直接了点吧!有这么拍怕马屁地吗?
再看宋庆等人也是一脸地鄙
禄笑笑说道:“慰亭过奖了!本官何德何能。这新军是慰亭地功劳啊!”
“当然是大人地功劳了!”不过袁世凯似乎并没有在意几人的异样眼光,而是依然坚持说道:“大人难道忘记了去年您疏请朝廷设立武备特科,于各省设立武备学堂之事?”
清末时期地武备学堂其实就是6军学校。光绪十一年(1885)李鸿章奏设天津武备学堂,为中国6军学校之始。学堂仿照外国6军学校办法,挑选北洋各营中精健、聪颖、略通文义的“~目”1c0~人来堂学习。由湖北简用道杨宗总理学堂事宜教师聘用德官教授天文地舆、格致、测绘、算化及西洋行军新法等课,并督率学生赴营演试枪炮阵式、建造台垒、操习马队、步队、炮队及行军、布阵、分合、攻守诸式。由中国教习教授经史,进行忠义教育“以端其本”。一年毕业,回各营任用,学习优等,留堂作帮教习,或回营作教师,转相传授,使北洋各营“全晓西洋近日行军制胜之方”。
1896年,荣禄疏请朝廷设立武备特科,于各省设立武备学堂,清政府于是令各省添设武备学堂,各省均仿照天津武备学堂办法设立学堂如江南6师学堂、浙江武备学堂、山西武备学堂,以及随后建立的保定东关大学堂(即北洋军官学校,或保定军官学校)等。招生范围,除收营内武外有的学校还扩大招收20岁左右身体健壮、文理通顺的官员子弟和士绅子弟,前为正课生,后为附课生。修业年限,有一年的成科和三年的正科。
正科课程增设外文(德、英)、历史(中外战争交涉史、古代英雄事迹等)、地理及兵法研究等此外一些学堂还规定三年学成后,择优出国,分赴各国肄业。
这些事情,荣禄当然知道,这也是他引以为自豪的功绩。于是点头说道:“不错,本官确实上奏过,全赖皇上和太后英明,才得以推广。”
袁世凯微微一笑,道:“这就对了吗?卑职训练的新军中所有的军官都是从各地武备学堂毕业的,实乃新军的顶梁柱,这都要归功于大人您的英明才有此功劳啊!卑职实不敢居功!”
好一个袁慰亭!着马屁拍的有板有眼,滴水不漏!
荣禄点点头,十分赞赏袁世凯的聪明,明知道是十足的马屁,但是依然十分受用,高兴的说道:“慰亭过奖了!”
一旁的宋庆等人则由刚才的鄙视变成此刻的佩服,不得不说,袁世凯当真是一个既懂军务,又通政事的人才!
“不知道袁大人训练的新军比起奉天张大人的华夏军又如何呢?”聂士成问道。
袁世凯急忙说道:“聂军门,卑职虽然没有见过张大人的部队,但是张大人财大气粗,他的军队装备更是世界一流的事,咱也晓得!若抡起装备先进与否,咱自问一百个也顶不上张大人一个!”
聂士成冷笑道:“这么说,袁大人所训练的新军虽然装备不及人家华夏军,但是其他方面就更胜一筹了?”
袁世凯笑笑说道:“更胜一筹倒是谈不上,袁某年轻时失意科场,22岁弃文从军,投奔嗣父的至交、淮军将领吴长庆吴大人。随吴大人多年,不敢学吴大人之全部,倒也有其三分本事。从镇压朝鲜“午兵变”,到统领庆军击退日军多次进攻,再到总督朝鲜兵事。袁某自认为在军事技能方面不必张大人差!”
袁世凯说的很谦虚,在座的人都是知兵之人,那里会不清楚袁世凯的身世?话说这个袁世凯倒也是个人才,虽然屡次科举不中,倒也在兵事方面有所见长。
其成名就是在朝鲜,光绪八年(1882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动甲申政变,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举,袁世凯任驻汉城清军“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从那以后,袁世凯水涨船高,在淮军中崭露头角,正值淮军低迷散乱之际,在天津小站练兵,这样便给了袁世凯崛起的机会。
宋庆眼皮一抬,眼中精芒一闪而逝,说道:“老夫倒是有幸见过张大人的军队!”




大清拆迁工 第261章 北洋新军(二)
庆眼皮一抬,眼中精芒一闪而逝,说道:“老夫倒是大人的军队!”
荣禄急忙问道:“宋老将军不妨说说!也好让我们大家伙长长见识!”
“是呀!快点儿说说!”
一旁的聂士成和董福祥也急忙催促,提起军事上的事情,这两个人顿时就来了精神。
宋庆于是说道:“老夫有幸在旅顺得到过张大人部队的帮忙,得以捡回一条老命。话说这张大人的部队的确和我们的军队不同,当然老夫也见过不少洋人国家的军队,和他们也不同!”
“怎么个不同法?”董福祥急切的问道。
“先说说张大人的普通6军!”宋庆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普通6军目前在奉天的就是第二师,装备我就不说了,袁大人的新建6军根本就没法和人家比!”
宋庆说着特意的撇了一眼袁世凯,但见袁世凯眼角微微**了一下后,微笑着继续说道:“第二师总计一万四千人,装备的是最先进的九五型弹夹式步枪,每三十人中,装备一挺马克沁水冷轮式重机枪,平均每两百人中,配备一门八零克虏伯行营炮。军队划分更是细致,有师团直属的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通信营、教导营、直属医院,这些老夫可是大开眼界了!”
袁世凯问道:“宋老将军,这前几个袁某倒是知道,可是这后面的什么通信营、教导营是什么来头?还望宋老将军不另赐教!”
宋庆点点头,暗道:这袁世凯当真很通军务,问题都问道了点子上了。于是笑笑说道:“指教谈不上,老夫就给你说说吧!他们的辎重营可不是我们的马车队!而是一个个地会嗡嗡叫的铁家伙,叫做卡车,那装的比几辆马车都多,跑得跟火车似的。通信营更是奢侈,我想袁大人的新军中还没有无线电报吧!”
袁世凯尴尬地说道:“那电报机袁某也听闻过。比咱直隶总督府地电报房地要先进多了。不用电线。袁某听说那东西贵地很。而且洋人技术垄断。一般不对外销售。咱地新军中可是配备不起。别说无线电报了。就是电话都没有!”
宋庆继续说道:“张大人地部队里。师团之间用地是无线电报机联络。而从团级开始到最前线地战斗排。用地都是电话直接联络。指挥系统之完善。老夫叹为观止!”
荣禄点头说道:“如此便捷地指挥。命令从上级到前线单兵。传达转瞬既至。此乃真正地兵贵神啊!”
荣禄地话。让袁世凯等人一阵地点头羡慕。
宋庆接着说道:“所谓教导营。跟我们地随军钦差差不多。不过人家地可不是仅仅监督那么简单!教导营地军官们都是部队地教官。平时训练部队。教授士兵战斗技能和战斗知识。打仗时便成为维护士兵军法、军纪地督战队。必要时。他们是要身先士卒地。而所谓地医院。平时地时候就跟城里地药铺一样。治病抓药。战斗地时候。他们便随军前进。称之为野战医院。
医疗效果不错。老夫在旅顺负伤地时候。仅在那里呆了几天就康复出院了。若是我们地大夫地话。没有一个月。怕是好不了!”
荣禄看向一旁的袁世凯,问道:“慰亭,以为其战力如何?”
袁世凯有些羡慕地说道:“看来其战力不俗,非同一般。不愧是连德国教官都称赞的军队!”
“哦!”荣禄眼睛一亮,问道:“可出此言?”
袁世凯有些尴尬地说道:“大人,实不相瞒,在卑职刚接手新军的时候,就听新军中地一些德国教官谈起过张大人的6军,战力很强,而且说得很玄乎。当时属下有些不服,立志定要练出一支强军出来,让德国人闭嘴。不过现在听宋老将军也这么说,袁某方知自己乃是井底之蛙!”
荣禄说道:“慰亭不必妄自菲薄!不过德国一向严谨稳重,他们这么说,一定不是捕风捉影!”
聂士成突然问道:“宋将军,你刚才说的只是张大人的普通6军,似乎还有下文吧!”
袁世凯等人已经被震惊的不得了了,此时又听见聂士成有此一问,立刻又转向宋庆,热切的等待着宋庆的下文。
宋庆点点头,叹息的说道:“没错,张大人的普通6军都让我们吃惊不小了,但是他还有一支规模很小的精锐6军。这支6军称之为特种作战部队,士兵各个都是顶尖的高手,而且军衔最低的都是少尉军官,老夫称呼他们为军官团。旅顺黄金山一战,老夫就是被他们所救,也许你们想不到,在那种绝境下,老夫自认为无路可退,但是他们却从背后的悬崖徒手攀岩上来。各个枪法准的不得了,
弹无虚,枪枪爆头。这些军官使用的武器没有一前见过的!枪上带望远,鸡蛋大小的东西,扔出去爆炸威力不下于炮弹。他们的战法也跟普通军队不同,不合敌人恋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且他们让老夫见识到了他们称之为海6联合作战的新战法,用无线电报直接呼叫海军舰炮支援,而且他们的海军舰炮更是准确的将炮弹砸到俄队的头上,到现在,老夫都没有弄明白,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宋庆说完,两眼迷离的望向窗外,似乎再回忆着那天的惊心动魄的场面。
嘶!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签押房内一时间静悄悄的,几乎可以听到几人的怦怦心跳之声。
聂士成、董福祥两人虽然没有见过张云飞的部队,也没有见到过小站的新军,因此仅仅是羡慕而已,并没有多少担忧。
而荣禄和袁世凯就同了,他们可是知道小站新军比起满清的绿营兵和淮军要强得多!如今听宋庆这么一说,心里原来的那点儿自豪感被冲的一干二净,随之而来的是对张云飞的更加忌惮。
还好,张云飞的6军不是很多,到目前为止回国的只有万把人!荣禄久经军旅对张云飞的少量的特种部队倒是很忌惮,但是很快便现他们的弱点,人少,不可能跟大兵团展开对决,只能是在局部小规模战斗中占优势而已。
话说,荣禄心中核算了一下,张云飞的一个师的开销可是顶的上五万新军,而绿营兵那就用说了,没有可比性。这种装备,在全世界来看,也是一流的,不过到底战力如何?是否名副其实呢?做为经武多年的荣禄知道,那是如同炼钢一样,需要不断的淬火锻造的!
“诸位也不必大惊小怪,以老夫来看,张云飞虽然拥兵自重,但是他的根基在海外,值此国难当头之际,他能以一己之力,独自撑起大清海防,同洋人对抗,保我大清海疆。从他的行为来看,到也算是爱国忠臣!”宋庆捋着胡须说道。
没错,张云飞回国之后,确实给大清争光了不少,迫使德国掏钱租借胶澳,击退俄国强占旅顺之兵,要回被法国扣押的南洋水师等等,无不是令国民振奋之大事。当然,目前来看,张云飞确实是如同回家的乖宝宝一样,老实的呆着。可是满朝文武大臣哪个不明白?他早晚会跟朝廷分庭抗礼的,朝廷刚摆平了一个李鸿章,结果又来了个比李鸿章更强大的张云飞。朝廷还能镇住这个既有私人地盘,又有强大军队,还有汉人无法比拟的身份,更有世界头号列强支持的级军阀吗?
即使张云飞的部下不鼓动张云飞称王称帝,英国人会老实的呆着吗?英国人绝对会强力扶植张云飞一统中国的,因为只有那样,英国在华的利益才能最大化!
这些事情又岂是宋庆、聂士成、董福祥之流能体会得到的?荣禄拿眼瞄了一圈后,在袁世凯身上多停留了一秒钟,想到:或许袁世凯也能有所察觉吧!
“宋老将军说的对,张大人当然是忠君爱国了,当今太后老佛爷是看着他长大的,待他深厚,如同己出。张大人乃是忠孝之人,断不会造太后的反的!如今皇上布上谕,加快新军建设,而且今年是三年一次的会操演习之年,皇上和太后估计要出席会操,袁大人可要做好准备哦!”荣禄笑呵呵的说道。
断不会造太后的反?荣禄这话说的几人心中都是一紧,没有想到荣禄果然跟传说中的一样,彻彻底底的太后死党。在袁世凯看来,他是知道张云飞的底细的,这张云飞当然不会造太后的反了,不过要看这大清的天下是谁的?若是太后的,张云飞造反有顾忌,不过若是皇上的,那就当另当别论了!
袁世凯心中不断思考着荣禄的话中之意,但是脸上却堆着笑容,拱手回答道:“请大人放心,新军已成,秋操之时定当给太后和皇上一个惊喜!还望大人在太后和皇上面前多多美言几句,卑职不胜感激!”
“好!本官就是喜欢跟爽快的人打交道!你且练好新军,倒时太后必然会有所赏赐!”荣禄直言不讳的说道。
话已经点到,袁世凯那里还不明白荣禄的意思!想到如今的京师暗涌浮动,太后又派荣禄把持直隶京畿军政大权,稍微有点儿火苗,便是一场惊天动地!
1...124125126127128...3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