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有时糊涂
“好好养伤,”庄继华对刘玉章说:“伤好了后,到司令部来,我给你换支部队。”
刘玉章一愣,庄继华却没容他开口,便对宫绣画说:“宫秘书,记下,给关麟征去电,让他给新712旅另外找个旅长,刘玉章我留下了。”
宫绣画抿嘴一乐他知道庄继华又在挖墙角了,金大虎也楞住了,刘玉章心中叫苦,他原来是第二师的,本不是25师,关麟征出任苏鲁战区司令,提了个条件,要将五十二军调到苏鲁战区,最后只调了25师,但关麟征领走前,草拟了个名单,从第二师中抽调了一批干部,这刘玉章便是其中之一。
刘玉章当时只是第二师的团长,到了苏鲁战区,先是在军官学校任教,组建新12军时,关麟征点名让他出任新712旅旅长,在战前,就有传言,战后,由他出任师长,可现在庄继华横插一杠,事情顿时变得复杂了。
出了刘玉章的帐篷,庄继华的心情明显高兴了些,又转了几个帐篷,看了看伤员的情况,有几个伤员截肢了,情绪不高,对未来充满担心。
“你们放心,我们在武汉和洛阳建了几个工厂,专门安排伤残士兵,等你们伤好了后,便到工厂做工,照样可以好好生活。”
安置伤残士兵是个重大问题,庄继华在四川实行的军队办厂,办农场,效果不错,到江北战区后,他依葫芦画瓢,照样如此,特别是在河南,经历了饥荒后,河南有些无主土地被收归国有,庄继华干脆将这些土地办起了集体农场,专门安置伤残士兵。
(未完待续)
民国投机者 第七节 风波(四)
八月中旬,战场一遍平静,报纸上的消息全是中[***]队参与光复地区的重建,河南武汉等地的劳军慰问团在前线慰问,士兵与光复地区百姓联欢,江北战区司令庄继华,参谋长徐祖贻在各地监察工作,种种迹象表明,中[***]队的进攻已经告一段落,开始转入修整。
但这些表面想象却没有瞒过韦伯,韦伯从南京开始便与庄继华开始接触,对庄继华的了解却是三人中最多,也是最深的。
“不,不,在我看来,很快便有军事行动了,庄很可能已经在策划一次进攻了。”此刻韦伯、福尔曼和白修德正坐在微山湖上的一条小船上,品尝着船家刚打捞上来的四鼻鲤鱼,船家的手艺相当不错,鱼弄得鲜美嫩滑。
“那是你在中国的时间太短。”韦伯淡淡的说,他拿的不是刀叉,而是筷子,他在中国几十年,很多生活习惯与中国人相似。
福尔曼对眼前的美食似乎无心,他眯眼看看荡漾的湖水,和岸上络绎不决的运输队,湖面上一队满载物资的船队已经扬帆起行,鼓鼓的风帆上写着一行大字,“驱逐鞑虏,还我中华。”
“你说,他们动员了多少人?一百万还是两百万?”福尔曼喃喃的问道。
韦伯和白修德没有答话,鄂北、豫东、豫西,到处都有中国人组建的支前队,一条平汉线、一条陇海线,补给几十万军队,徐州被战争摧毁了,通往鲁西的铁路还没修复,大批物资只能通过公路,用汽车和人力运到前线。
砀山小站成为物资集结地,在这里卸车的武器弹药,粮食汽油,堆积如山,从各地来的支前队,后勤部的卡车队,全部在这里装上粮食,分成几路运向兖州、临沂。
扬帆远航的船队,推着独轮车的人群,公路上扬起漫天尘土的车队,从天上看,大地上密密麻麻的人流,向东方前进。
“真是可怕,”韦伯叹道:“福尔曼,在37年时,我虽然认为曰本不可能取胜,但也不敢确定中国会取胜,现在看来,即便没有西方插手,中国也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嘿,老板娘,”船娘扭头见是韦伯在招呼,韦伯看着她,指了下远去的船队:“老板娘,你的船怎么加入呢?”
“我倒想去去呀,可人家嫌我的船太小,装不了多少东西。”船娘有些委屈:“我们当家的去了,作船工,顺便帮忙搬搬东西。”
“有没有报酬呢?”
“有,不多,每天半斤粮食。”
“才半斤?”韦伯沉凝下,这个数字太低了,半斤粮食只够那些从事高强劳动的人吃一顿,还吃不饱。
“瞎,半斤已经不少了,”船娘爽快的叫到:“只要打跑小鬼子,没粮食也行,再说了,不是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吗。俺也算匹夫,有责任打鬼子。”
“噗嗤,”白修德一口酒差点喷出来,他连连咳嗽,船娘有些不好意思,这几个洋人看上去很和蔼,对她们也不错,上船便给了三块大洋:“是不是我说错了,我听镇上来宣传的学生娃就是这样说的。”
“没错,没错,说得好,”韦伯笑道,福尔曼和白修德却不明白什么意思,韦伯向他们解释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几百年前,一个叫顾炎武说的,这句话用西方的语言来解释,意思就是,民族的存亡兴衰,是每个国民的责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福尔曼看看远去的船队,喃喃重复道。
“精辟,没有比这更精辟的了。”白修德赞叹道,放下酒杯,喷出股酒气:“这是块古老的土地,两千年的古老文明,韦伯,你在这里几十年了,你感到了解这里吗?”
闻听此言,韦伯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望着微微荡漾的湖水,三人一时之间安静下来,各想着心事。小船距离岸边并不远,这个季节正是鲤鱼肥美之时,往年有不少游人在这个时候到船上来,坐着不大的小船入湖垂钓,调起的鱼就交给船娘整治。
在微山湖畔有不少这样的船,有些船还很大,不但有专业的厨子,还有歌舞记,客人可以边喝酒,便欣赏歌舞;不过,现在这些比较大的船全部被军队征用。
一条小船缓缓过来,船上的船娘向这边打个招呼,这条船的船娘也随即大声回应,平时没有客人时,这些小船多半会自己出湖打鱼,不过这时候多半当家的也在船上,现在船上的男人们大都随运粮船队去了东边,大部分小船都停在岸边,只有极少数小船去了湖里。
“杜嫂子,你那有客人呀,我正好打了两条鱼,你要吗?”
没等杜嫂子答话,白修德就连忙叫要,那边的那个女人将船划过来,这女人明显比杜嫂子要小很多,看上去只有十七八岁,皮肤有些黑。两条船很快靠在一起,女孩将鱼交给杜嫂子后,便撑船离开了。
白修德有些奇怪,扭头问杜嫂子:“这鱼是她送给你的吗?”
“不,不,”杜嫂子笑道:“我拿两成,其他的归她,这是湖里的规矩。”
白修德点点头,韦伯这时开口说:“我刚到中国时,很瞧不起这些中国人,他们没有礼貌,封建,守旧,软弱;三年以后,我的看法改变了,十年后,我发现我对他们一点都不了解。就说这个,在西方两家公司之间买卖商品是要签订合同的,可在中国却不一定,我在山西曾经见过这样的一件事情。
一家商店的经理,将货款交给对方的伙计,货款是用包裹包着的,伙计根本没有打开,就告辞了。当时我很惊讶,我问经理,要是出了问题呢?
经理告诉我,绝不会出任何问题,当初说好的是多少便是多少,伙计不会贪污,他不会少给。福尔曼,白修德,你们是不是感到很惊奇。的确,他们有他们的一套,无论是商业,还是政治,还是生活,他们那套规则运行了数千年,这些规则已经渗入到他们的骨髓里。
你说我了解他们吗?其实,越与他们待得久,你越不了解他们。你到燕京大学图书馆去过吗?数万本关于,历史,哲学,音乐、美术的书。那是他们上千年的积累,或许,你只有看过这些书以后,你才能真正了解他们。”
享受了一顿丰盛的鱼宴后,三人离开了小船,岸边的码头上,又一队船只靠岸,码头工人在警察和士兵的指挥下装船,每条船的帆上都挂着一副条幅:“驱逐鞑虏,还我中华。”船头树着旗帜——支前运输队。
这个镇子其实并不大,只有一条可以通车的路,这条路从镇口一直到码头,三人沿着这条路向镇内唯一的饭店走去,远近客商大都住在这里。
“韦伯,我们下一步是去兖州还是去临沂,亦或回商丘。”白修德漫无目的的看着两边的街道,街道上的行人大都是女人,年青的男人很少。
“抓到木胖子了!”“抓到木胖子了!”几声高呼从镇口传来,三人扭头看过去,两个小孩从镇口蹦蹦跳跳而来,双手不断在空中飞舞。
随着这几声高呼,整个镇子搔动了,无数人从家里,从码头,从饭店,从商店,涌出来,他们挥动着拳头,韦伯三人被人流挤到里边,三人奋力挤进饭店,没想到,饭店里的人也在向外跑。
韦伯他们搞不清出了什么事,韦伯拉住一个伙计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伙计激动得脸色通红。
“抓住木胖子了!这驴曰的,也有今天!”
韦伯无可奈何的看着伙计跑出去,三人到了二楼,迎面便遇见一身干练的叶絮菲。韦伯很惊奇,他完全没想到会在这里遇上她。
“叶,你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白修德惊讶的上前拥抱了下叶絮菲。
叶絮菲显然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上韦伯他们,很快恢复镇定,笑道:“我从商丘过来,要去兖州,据说,徐州那边的道路破坏很利害,坐船过去,要快很多。怎么,你们没也要去兖州,还是回商丘?”
“我们还没定。”白修德说,韦伯和福尔曼却快步走到窗口,向街上看去,一个大胖子和一个女人被警察押着进来,街道两边的民众群情汹汹,无数石块和菜叶,鱼砸在胖子身上。
“这家伙看来是汉歼。”
福尔曼还没开口,他们身后便传来个声音:“是的,这家伙就是个汉歼,铁杆汉歼,他的罪恶,镇上每个人都可以给你说几天几夜。”
韦伯回头见是饭店的老板,老板年纪大约三十多岁,留着两撇胡子,身上穿着一件灰色长衫,看上去不像个商人,而象个学者。
街道上,两个妇女绕过警察的防线,冲到木胖子身边,举起手中的东西便向他身上戳,木胖子发出一声惨叫,血一下子便从他身上冒出来。
随着血腥出现,更多的女人冲了过来,警察甚至来不及阻止,便被这些女人推到一边,为首的警察急得大声呼叫,可现场却没人听他的。
很快,木胖子的声音衰落下去了,血腥味更浓了。
(未完待续)
民国投机者 第七节 风波(五)
木胖子的尸体很快被拉走,随后警察队长站在高处宣布,查封木家所有财产,逮捕所有汉歼,民众这才欢呼而去。
“那些警察是以前的警察吗?”福尔曼注意到有几个警察穿的还是军服。
“木胖子便是伪警察局局长,这些可能是新到的士兵。”老板的神色平静,没有街上民众那种激动的神情。
福尔曼显然察觉了这点,他有些奇怪的望着老板:“先生,你看上去好像很平静,一点没有…,那种…。”
“没有那种报复的快感,是这样吗?”老板淡淡的说:“这没什么,我早知道他有这一天,他以为天下就是曰本人的了,实际上,外国人永远不可能统治这块土地。”
说完之后,老板冲他们笑了笑,转身离去。几个人叫了茶,然后坐在临湖一面的雅间聊天,这间饭店有三楼,平时住宿的客人并不多,只有三楼是住宿的客房,二楼则是雅座,一楼是普通客人吃饭的大厅。
“这也是你们规则的一面?”白修德刚坐下便问道。
叶絮菲有点意外,不知道他在说什么,韦伯淡淡的接过来:“没错,中国人讲究报仇,蒋经国先生曾经在他母亲墓前写下以血洗血,意思就是这个。”
三九年,武汉会战前期,曰军轰炸溪口,蒋经国的亲身母亲毛福梅被炸身亡,蒋经国回家奔丧,在母亲的墓前竖起一块石碑,上书四个大字,以血洗血!
叶絮菲这才明白他们在谈什么,她嫣然一笑对白修德说:“难道美国不是这样的吗?”
“当然,美国在这方面绝不比中国差。”韦伯一点不奇怪的答道:“要不然也不会在珍珠港之后便向曰本宣战。”
“报仇,在每个民族来说都是一样的,不过,”福尔曼思索着说:“我倒很想知道,在曰军压境的情况下,庄司令是不是还先救济难民。”
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都是人口稠密之地,这一战收复的地区不如鄂北会战多,产生的难民却超过了鄂北会战,徐州、淮北、济宁、蚌埠、菏泽几乎全部被摧毁,数百万难民流离失所,急需救济。
战事告一段落后,江北战区民众动员部立刻着手救助难民,但难民实在太多,再加上前线还有八十万士兵等着粮食,武器弹药。庄继华为此将李之龙、贾仲贤,同时还将滕杰从江苏招到商丘,几个人开了一天会,最后形成几条决定。
首先徐州以南,包括宿县、蚌埠、淮北、淮南等地,驻军在加强战备的同时,立刻着手组建救国会,重建党部、三青团,在各个村镇建立组织。各个村子组建互助会,让村民互助,从后方提供一千万公斤粮食,驻军出动,帮助难民重建家园,务必在冬季来临之前,为所有难民建好过冬的房屋。
此外,由于道路被破坏,各地都在重建道路桥梁,庄继华制定了以工代赈,又调集五千万公斤粮食,专门用于道路修缮。
也幸亏今年夏粮丰收,特别是湖南广东四川,粮食大丰收,这才能支持这样庞大的需要。不过决定作出了,要将这些决定转变为现实,后勤处自处长林淮宾以下每个人都掉了十斤肉,三军修整,后勤部却始终在忙碌,林淮宾已经坚决要求庄继华增加人手,否则实在支撑不下来了。
为了解决后勤的问题,庄继华打报告,要求将俞培棣的工兵部队调到江北战区,俞培棣负责修建印度到滇西的公路,可随着滇缅路开通,这条公路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不过这条公路还是在今年六月完工。
“我估计,庄司令还是要先救济难民。”叶絮菲说。
“哦,为什么呢?”福尔曼皱起眉头,在他看来,现在是进攻的好时候。
“我在过来的路上看到宫秘书的车,还有伍副官。”叶絮菲淡淡的说,在江北战区待的时间稍微多点的人都知道,宫绣画和伍子牛是庄继华的影子,特别是后者,伍子牛出现在那里,庄继华便一定在那里。
既然庄继华回商丘了,那说明,进攻已经告一段落,中[***]队全体转入修整。如果要展开下一阶段进攻,庄继华必定要到徐州,甚至临沂兖州,与前线将领商议下一步作战方略。
聊了一阵后,韦伯三人离开了饭店,他们来这里的事情已经做完,三人决定继续南下,去徐州看看,叶絮菲告诉他们,她要去码头看看有没有船,如果有,今天便乘船去兖州。
等韦伯他们走后,叶絮菲到码头转了一圈,问问了船队什么时候起锚,然后便离开了码头,在镇子散步,不知不觉中她走到了镇外。镇外的道路依旧忙碌,卡车和独轮车在路上忙碌,卷起漫天尘土。
叶絮菲用手绢捂着鼻子,似乎在遮挡这扑面而来的尘土,慢慢的,她离开了公路,到了湖边,顺着湖岸慢慢散步,走了不远,便到了镇外的湖神庙。叶絮菲在庙门口看看,然后施施然走进去。
湖神庙有些破败,大殿的屋顶露出几个大洞,湖神的脑袋已经不见了,四面墙已经漏了三处,连风雨都无法挡住,甚至乞丐都瞧不上这样的地方。
叶絮菲四下看看,确定没有人,便迅速走到殿后,顺着殿后的墙慢慢寻找,过了一会,她从墙上扣下一块凸起的砖头,从随身带的坤包中拿出东西,塞进去,然后又将石头原样放好,做完这一切后,她又四下看看,然后才离开湖神庙。
叶絮菲不明白,上司为什么要她到这个地方来交递情报,而且还采取这种死投方式,她甚至在猜想,上司是不是不信任她了,是不是在考验她。
所以叶絮菲对这次行动非常小心,在镇上遇见韦伯他们,就已经出乎预料,不过她很快确定,这就是意外。不过此后她还是小心谨慎,先去码头试探下,沿途都在留意身后,开始还有两个可疑人,后来这俩人也消失不见了。
出了庙门,叶絮菲四下打量,除了远处的一队母女外,四下里什么人也看不见,不知道来接情报的上司是谁,也不知道有没有跟踪者。
远远的看见叶絮菲出了庙门,在野地里拾荒的母女也慢慢向西离开,叶絮菲没注意的是,小女孩拿起一块石头在湖面玩起水飘,玩了两下后,母女俩人与叶絮菲相背而行。
在远处,两个穿着短褂的青年人,收起望远镜,挑起担子,慢慢的向镇内走去,过了一会,路边出现了叶絮菲的身影。
“我说头,这要跟到什么时候,这么多弟兄伺候这一个娘们,抓了不就得了。”稍微年青点的小伙子抱怨道。
“你懂什么,鬼子虽然跑了,有多少特工潜伏下来了,这娘们就是一根线,没有她,那些家伙能挖出来吗?”中年人教训道,中年人是从渝城调来的,在渝城监控石尹,到江北战区后,由王小山指挥,纪妃香抓获,叶絮菲就是重点监控目标。
“她到这里来做什么?送情报?这里有鬼子的情报点?”中年人在心里嘀咕道,叶絮菲突然到微山湖边来,这个动作让王小山非常奇怪,凭直觉就认为这其中肯定有问题,于是派出李安国带一队人手跟踪到这里。
“向上面报告吧。”年青人说。
“不对,湖神庙肯定有问题,”中年人停下脚步,叶絮菲犯了个错误,她离开湖神庙后,便直接回镇内,于是湖神庙便立刻突出了:“立刻通知燕子,监视湖神庙。”
年青人左右看看,故意蹲下,很快便消失在队伍中了。到了码头,中年人将担子挑上船,然后没有下船,直接到船仓里。
船仓里,李安国和一个报务员正在仓内,中年人将叶絮菲今天的活动向他报告,李安国手里端着杯茶,听完中年人的报告后。
“湖神庙?这里面有什么呢?鬼子的联络点?”李安国喃喃自语:“她上船了吗?”
“来了,还在码头。”
“嗯,等燕子回来便知道了。”李安国没有着急,端着茶杯走到窗口,透过窗帘向码头看,叶絮菲换了身湖绿色旗袍,打着小洋扇,整个人光彩夺目,在码头忙乱的人群中,显得如此突出。
到船队启程时,小分队人都回来了,让李安国失望的是,燕子在那守了几个小时,也没见到另一个人出现。
“船队到岸后,你们就去徐州,处长在那里,有另一队人来替换你们。”李安国见众人有些沮丧,便安慰他们说:“这娘们,我们已经监视五年了,只要她以为自己没暴露,迟早会有人来联系她的。”
“处长在徐州?不是说是在商丘吗?”中年人有些惊讶。
“不是,那是作给鬼子看的,处长和司令都在徐州,或者是在临沂。”李安国是情报处副处长,对本处的处长和战区司令的行踪当然了如指掌。
庄继华当然不是如叶絮菲判断的在商丘,也不是在临沂,而是在徐州城外的贾汪。
(未完待续)
民国投机者 第七节 风波(六)
徐州是此次进攻破坏很严重的城市,城内几乎没有一座完好的城市,庄继华此次是秘密前来,没有在徐州城内露面,从城外绕城而过,住进了大洞山下靠近运河的一个道观。
道观不是很大,周围的警戒由从敌后归来的特种部队承担,在庄继华到达前两天,高级将领陆续从各地赶来。从临沂赶来的关麟征,从兖州赶来的宋希濂和杜聿明陈赓,从后方赶来的孙连仲,还有就是从沂蒙山过来的,八路军115师代师长兼政委罗r桓。
庄继华对罗r桓所知仅仅是,前世十大元帅中的猛人,不过此刻出现他面前的是个皮肤黝黑,嘴唇很厚,带着有厚厚镜片的眼镜,身体看上去有些虚弱。
现在的庄继华对前世的敬重之心较之广州时代少了很多,毕竟见过太多大人物。罗r桓代表的是山东八路军和新四军。
在山东在gcd力量最活跃的地区排名中可排第三,原来在它之前的是河北,不过在冈村宁次对华北进行大范围扫荡后,河北gcd力量受到严重打击,冀中和冀南根据地大部丧失,主力部队甚至在冀鲁边区也站不脚,整个河北仅有少数游击队在坚持,主力部队大都撤到山区。
在山东,gcd部队分布在鲁中的沂蒙山山区和胶东半岛,胶东半岛的八路军经受了曰军重兵扫荡,可待扫荡过来,特别是最近几个月,胶东曰军被抽调一空,全部换为伪军,八路军重新获得喘息和发展的机会。
眼下,山东的八路军115师和新四军第一师同归gcd山东分局领导,山东分局第一书记为115师师长罗r桓、副书记为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陈y、第三书记胶东军分区政委黎玉。
在徐州战役期间,山东八路军和新四军四下出击,新四军第一师主力在陈y粟y指挥下攻克沂源,收复鲁中六十多个乡镇;八路军115师则分路出击,占领安丘,威逼潍坊;一部越过黄河,攻克东营、利津。胶东八路军则在许s友率领下发起如潮攻势,占领乳山、海阳,收复城镇达一百多座。
另外隶属第三党的武装,鲁豫抗曰自卫军第三支队和第四支队也向黄河以北发展,主力前出到冀鲁交界处,攻克盐山海兴,开辟了冀东南抗曰根据地。
在所有人中,关麟征是揣着一肚子气来的,攻克临沂,歼灭临沂守军三千多人,他正准备乘胜进攻,可没想到庄继华一道命令下来,让他停止进攻,他不得不停止进攻,随后他看重的旅长刘玉章又被挖走,这让他气不打一处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