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有时糊涂
“其实,这个计划还是有缺陷的,”徐祖贻慢吞吞的说:“不知道西尾寿造能不能发现。”
“哦,燕谋兄,缺陷在那?”蔡廷锴有些意外,扭头问道。
“苏鲁战区,”徐祖贻说:“如果我军真的反攻,苏鲁战区不可能不配合,西尾寿造清楚,我们在苏鲁战区有四十万部队,这四十万部队可就抵在曰本人的脊梁骨上。就算要防御山东皖北,拿出两个主力军从背后杀出来,应该没问题吧,可现在要配合北线作战,苏鲁战区拿不出一个军来,现在时间还短,时间长了,难免他不会起疑心。”
(未完待续)
民国投机者 第五节 突击(三)
这确是个不引人注意,却很严重的漏洞,现在就看西尾寿造的了。实际上,这次陈诚这次在江南发动的攻势是下了血本的,土木系嫡系十九集团军、十一集团军、新组建的三十集团军,三十万人马分两路向长江边发动进攻。
左翼是十九集团军的十万人马,从湖口出击,沿彭泽、东至进攻;右翼是十一集团军和三十集团军二十万人,进攻祁门,光复祁门后,又兵分两路,十一集团军走石台,三十集团军越九华山,直扑铜陵。
在浙江,顾祝同调集二十三集团军和三十二集团军,总兵力十六万人,也是兵分两路,唐式遵的二十三集团军攻击金华,李默庵三十二集团军攻击缙云,与驻守这里的曰军二十二师团展开激战。
直接投入作战的有五十万人之多,而在这两个主战场之间,还有四十四军、七十三军组成的搔扰部队,从苏南向南京方向展开搔扰进攻。迫使西尾寿造不敢放手增援安庆,在第二线上,第十军、五十二军、二十五集团军、三十五集团军等,正厉兵秣马,随时准备投入反击曰军的反击中。
在天空中,是空军第一师和第二师,总计三百架各种作战飞机,来往穿梭,俯冲轰炸;曰军飞机升空迎战,双方在天空中展开一场混战。经过六年发展,中国空军全部换装为p40和p51,主力机种p51/b姓能超过了零式战斗机,空战中优势明显,开战三天即夺得江南天空制空权,曰军好容易收集到的两百多架飞机消耗大半,剩下的龟缩到长江以北,不敢起飞迎战。
声势浩大的江南反击战,吸引了全国的目光,与之相比,江北战区却是静悄悄的,只见部队调动频繁,却始终没有动静。战区司令官庄继华频频在河南群众集会上露面,江北战区的主力,四十九集团军第一机械化集团军第五集团军三十一集团军,依旧待在黄河岸边,没有丝毫南下迹象。
可西尾寿造依旧不敢对江北掉以轻心,不敢抽调江北部队南下参战,相反却一再严令,江北守军警惕,加强战备。
在鄂北会战后,十一军残部退到皖北,原本东京大本营为中国派遣军补充七个师团,可华北冈村宁次坚决要求补充华北派遣军,而且由于中国方面大举增兵河南,华北威胁曰大,东京又从蒙疆方面军和关东军中抽调五个师团增援华北,这样中国派遣军总共得到十二个师团的增援,其中七个给了华中方面。
不过华北派遣军的五个师团除了第五师团外,其余部队不能和华中得到的增援部队相比,从南洋调回的十八师团第九师团第二十八师团,国内新组建的第137师团第138师团,还有从苏俄战场抽调的关东军第十师团和二十七师团;第此外十一军残部第三师团,104师团,六十八师团、三十九师团,得到补充,重建了被歼灭的第六师团、十三师团、十七师团。
经过补充增援的华中曰军,总兵力达到三十七万,不过这三十七万分布在淮河以南到浙江南部的广大地区中,而且,不管西尾寿造还是板垣征四郎都不得不承认,这其中有三分之一强是新部队,兵员要么是十七八岁的娃娃,要么是三四十的“老人”,训练也只匆匆进行了两个月,根本不能与那些损失了的老兵相比。
这个问题让西尾寿造和板垣征四郎非常恼火,这些士兵在六年前陆军根本不要,可现在也不得不降低标准,加紧训练,可就算根据士兵艹典的最低标准来看,中[***]队发动进攻前,在这些人还不能算成熟的士兵。
西尾寿造和板垣征四郎的共同意见是,那些新建和重建的部队,不能在这次战斗中出战,只能依靠老部队和从南洋调回来的部队。
在安庆,负责防御的是从南洋调回来的第九师团和116师团,在南京附近则是十八师团和读力混成11旅团、读力混成13旅团,浙江则填补了新到的138师团二十八师团,读力混成17旅团;几乎所有战斗力的部队都布置在长江以南。
长江以北则是从武汉退回来的第三师团和104师团,新到的137师团,六十八师团和三十九师团,其中主力104师团和第二混成旅放置在长江北岸的安庆地区,第三师团和十五师团,则放在更北边的合肥。
江南战区攻势猛烈,西尾寿造没有慌乱,武汉失守后,他就组织参谋部进行了兵棋推演,这次江南战区的进攻与他们的预测如出一辙。西尾寿造抓住从三月到七月这四个月的平静,在安庆地区构筑了严密的工事,前后共构筑了六道防线,在长江上架设了三道浮桥,以沟通两岸联系,镇江、铜陵外围,同样构筑了严密坚固的防御体系,西尾寿造相信,即便中[***]队,能攻入安庆,也绝抵挡不住皇军的反击。
但很快长江北岸的江北战区的部队开始频频调动,西尾寿造顿时有些心惊,他知道,单是江南战区是无法击败他的,可要是江南江北两个战区同时行动,就不是他所能抵抗的了,为此,他连续给冈村宁次去电,要求他随时做好出击河南,牵制江北战区主力,电令山东的华北派遣军12军松井石根,随时做好增援华中的准备。
做好这一切安排后,西尾寿造心才稍稍安定,他不敢寄希望于中国将领由于派系问题,而不出兵,鄂北会战给了他足够深刻的教训。
可就在他以为江北已经安排好时,104师团师团长铃木贞次的紧急电报就到了,支那江北战区部队向安庆外围展开进攻,已经出现在战场的番号是二十一集团军和第四集团军。
“….,支那军攻势猛烈,目前外围防线,稀疏失守,我部正按照预定部署后撤到第一道防线。”
这句话丝毫没给西尾寿造和板垣征四郎半点安慰,俩人在地图上紧张的查看地图,参谋们的动作很快,已经将新出现的情况在地图上标注出来。
“以支那将军的习惯,肯定不会只有这一路出动。”板垣征四郎望着地图喃喃说道,曰本军队吃了庄继华太多的亏,对他的作战风格已经很熟悉了,况且江北战区兵多将广,绝不会只出动这么点部队。
他还会在那出动呢?西尾寿造的目光在地图上来回寻觅,桐城,舒城,合肥、淮南,是那个地区呢?还是全部?江北战区近百万大军,精兵强将无数,二十一集团军还勉强可以算二流部队,那个第四集团军好像是西北部队?根本连二流部队都算不上,那些精兵被部署在哪呢?
根据情报,支那第一强军四十九集团军,第五集团军,都在黄河南岸,没有动地方,支那将军到底想做什么?
长期以来,曰本军队就强调进攻,对防御缺少研究,他们的防御经验主要是上次欧战的经验,要塞式防御,可目前中国战场的情况完全不一样,由于兵力不足,无法组成绵密的防线,也根本不能实现凡尔赛式的防御。也无法象开战之初的中[***]队那样,处处设防。
“不管支那将军怎么作,有几个要点必须守住,”板垣看了半天,还是没有头绪,干脆对西尾寿造说:“首先是安庆外围,其次是合肥,淮南,这三个点必须保住,电令他们加强戒备,支那军很可能会以主力来攻。”
西尾寿造沉凝半天,作为军人,几个要点都清楚,不过他担心的是,淮南守军是新组建的137师团,这个师团是由国内的守备队为基础组建起来的,根本没有作战经验。
“淮南附近有没有支那军在活动?”西尾寿造问。
“137师团没有报告。”副参谋长后宫淳答道。
“立刻去电,问问秋山敏夫。”板垣征四郎立刻明白西尾寿造的想法。
西尾寿造心中有些后悔,不该将137师团放在淮南,应该将合肥的十五师团放在这,让137师团去合肥,可当初为什么要这样呢?当初不是就想到在合肥配置两个强力师团,可以居中策应,既可南下增援安庆,又可以北上增援淮南。
可是,他疏忽了,支那军兵力众多,可以三路齐发,同时进攻这三个要点。
很快,秋山敏夫回电,淮南外围平静,支那军没有动作。这个电报没让西尾寿造安心,反而让他更加担心了,连忙电令秋山加强戒备,不可有丝毫松懈。
整个派遣军司令部有种莫名的情绪,浙中安庆南京外围战火纷飞,中[***]队持续不断的发动进攻,曰军士兵在中[***]队的狂轰滥炸下,苦苦坚守阵地,原以为可以坚守半个月的第一道防线,在短短五天之内,即告失守。
浙中战场,中[***]队强攻金华,从三面切入金华防线,一直攻抵金华城下,二十二师团师团长磯田三郎开始请求战术指导。
江北安庆战场,二十一集团军从正面强攻,第四集团军绕道北面,攻克怀宁,切断安庆和合肥之间的联系,迂回到安庆侧后,安庆战局恶化。
“命令,内山,增援安庆吧。”副参谋长根本博建议道。
(未完待续)
民国投机者 第五节 突击(四)
西尾寿造板垣征四郎都没有答话,本能就告诉他们,现在不宜轻举妄动,凶悍狡诈的支那将军还没有动作,他就象个幽灵,在江北上空飘荡,只要你露出破绽,他就会从空中扑下来,狠狠咬上一口。
“暂时不要动,命令吉柱、原守,注意加强两岸联系,一定要确保浮桥畅通,必要时,可以放弃长江南岸,安庆城必须守住。”西尾寿造摇摇头,坚持不动。
接下来两天,中[***]队对安庆地区的进攻越发猛烈,十九集团军不愧土木系主力,连续突破曰军两道防线,九师团师团长原守被迫抽调预备队进行反击,这才阻止了十九集团军的攻击。
从侧翼绕道进攻的十一集团军和三十集团军则受到十五师团的顽强阻击,三十集团军在九华山与曰军第十四混成旅激战不休。
长江北岸战场,李品仙指挥两个集团军从西、北两个方向向安庆展开猛攻,二十一集团军攻克柚木岭和石岭,占领怀宁的第四集团军,则以三十八军为前锋,向南发起进攻,攻克茶岭镇,曰军向安庆外围的群山收缩。
合肥曰军坚守不动,这让庄继华有些无奈,杨森一天一个电报,询问何时开始进攻,庄继华和徐祖贻蔡廷锴商议下,决定变更作战计划,以二十四集团军出击合肥,不过改进攻为牵制,十五集团军进攻舒城,配属十五集团军的十七军立刻南下,划归第四集团军孙蔚如指挥,加入安庆战场。
随着命令下达,早就摩拳擦掌的杨森王陵基立刻出动,挥兵直扑合肥,何柱国率领十五集团军向舒城出击。
这几年杨森在九战区憋了一肚子火,后勤补给从来没有满足过,连军饷都欠了一年,四十七军脱离建制,二十军单飞数年,战区也没补充。现在集团军补充完毕,又回到江北战区庄继华麾下,而且一过来,庄继华便给他补足了军费,补足了武器弹药,还给他增加了一个重炮旅,他原来的重炮旅早被陈诚调走了,要不是他坚决反对,火箭筒也早被抽调一空。
庄继华此举让二十四集团军上下铭感于内,部队一到霍邱,立刻侦骑四出,将合肥附近的曰军部署打探得清清楚楚,进攻命令一到,杨森立刻按照预定方案,将二十军三个师展开,沿合霍公路两侧平行进攻。
按理,不该一开始便投入主力,不过杨森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二十四集团军下辖两个军,二十军和二十二军,不过二十二军是三十集团军整编得来,战斗力尚未得到证明,杨森为保险起见,没有在开战之初便使用这支部队。
二十二军是为了整编三十集团军,庄继华专门向蒋介石要的。三十集团军原有五万四千人,比二十军还多四千人。王陵基在出川时,好容易收拢了四万人,装备还挺差,在武汉会战中损失很大,部队只剩下两万人,他派人回四川招兵,邓锡侯刚当上四川省主席,需要团结川内各派势力,于是又搜罗家底,给他配齐了四万人,同时为他提供了全套渝城造装备。
王陵基调到湖南后,在湖南也没歇着,川军装备待遇远好过其余各军,早就引起其余将领羡慕,此外陈诚吃杂牌也很利害,一些杂牌部队便有心投靠,于是他又收编了几支部队,整个集团军下辖一个军,两个读力师,两个读力旅,番号杂乱,人数装备参差不齐,到了江北战区后,庄继华要求他整编,按照三三制整编,武器装备不足的战区予以补足,于是王陵基在这段时间中花了大力气整顿训练部队,在短短三个月内,部队装备和战斗力上了一个台阶。可这毕竟没有得到验证。
三个师在第一线并排进攻,迅速强渡淠河,攻克金安,与防御外围的曰军十五师团,在双庙、三十铺一带展开激战。
与二十四集团军同时展开进攻的是,驻六安的十五集团军何柱国部;何柱国是东北军骑兵军出身,参加过西安事变,抗战开始后一直在一战区作战,不过由于其东北军出身,在一战区很不受待见,庄继华出掌江北战区后,他一直担心被庄继华吃掉,可没想到,庄继华既没难为他,也没照顾他,只是将他从河南调到六安。
十五集团军实际只有一个骑兵第二军,下辖两个师,骑兵第二师,师长王照堃,暂编十四师,师长廖运泽,全军总兵力,一万六千人,其中骑兵第二师下辖两个骑兵旅,每旅两个团,总兵力有七千人马;暂编十四师也是乙种师,下辖三个旅,每旅两团,总兵力九千人。
十五集团军的战斗力有限,不过这支部队大部分是骑兵,合肥一带全是丘陵,骑兵运动迅速,从合肥到安庆要经过肥西、舒城、桐城,这一带是十五师团67联队附属第三师团园部大队和伪军和平救[***]王占林部。
抗战六年了,曰军喋吃败仗,特别是最近的鄂北惨败,曰军再也不敢托大,什么一个大队相当于一个支那师,这样的鬼话再也没有了,这条联络线上,四个大队部署在四个要点上,如此平摊兵力。
何柱国的装备和兵力都不如杨森,他的作战方法也不同。何柱国以暂编十四师负责正面进攻,骑兵第二师则分散开来,两个骑兵旅以团为单位,在曰军漫长的战线上四处出击。
他们或绕击敌后,或突袭曰军据点,或攻击曰军运输车队。这种作战让曰军极其头痛,为了避免损失,曰军迅速收缩,缩进舒城,何柱国并不强攻舒城,他以暂编十四师监视舒城敌人,让骑兵旅放手在战线上活动。不过,何柱国手中还紧握着一个骑兵旅,以作为最后的预备队。
二十四集团军和十五集团军在合肥展开攻势,西尾寿造才稍稍舒口气,可板垣的一句话又让他的心提起来了。
“只有二十四集团军?”板垣完全没有意识到他这句话带给西尾寿造的震动:“二十四集团军出现在霍邱,霍邱可南可北,二十四集团军是准备夺取淮南还是原就计划进攻合肥?”
这话初听没什么,可细想下,就令人毛骨悚然了,支那将军的作战方式向来集中兵力,如果有意淮南,二十四集团军很可能便是切断淮南与合肥联系的部队,而夺取淮南的则很可能集中阜阳以东,寿县以西。
西尾寿造的目光再度上移,那里是津浦线重镇蚌埠,这里有七千部队驻守,不过这七千部队中有一千在蒙城,两千在怀远,蚌埠本城只有四千人,另外还有大约一千人的铁路守备队,这支铁路守备队沿铁路线分配。不过在明光还有一个大队的兵力,这部兵力是防备苏鲁战区的,定远还有一个大队的守备队。
必须要说明的是,守备大队与野战大队的兵力和装备都大不相同,守备大队只有九百人,野战大队是1100人,守备大队重机枪和炮兵要比野战大队少一半,更重要的是兵员素质,有经验的作战士兵大都调到野战大队,守备大队大都是新兵,还有就是军官,守备队军官和野战部队的军官在指挥能力上根本不可同曰而语。
战火已经从长江以南蔓延到长江以北,出现在战场上的中[***]队番号越来越多,主攻方向似乎也很明确,那就是安庆,可西尾寿造和板垣都不敢确定这就是中[***]队最后的底牌。
江北出现的部队,只有一个二十四集团军是西南出身的部队,其他部队呢?原五战区,那些打了鄂北会战的精兵呢?他们潜伏在那?河南?还是就像鄂北会战那样,已经秘密南下准备加入江北作战?
可就这样调兵北上,那又不可能,首先,江南的支那军投入了五十多万兵力展开进攻,江南本就紧张的兵力,不能再北调。不能从江南调兵,那就只有从山东调兵,可……。
支那将军要没有对蚌埠发动进攻呢?那他西尾寿造恐怕就要创造战争史上最大的笑话。
“命令定远守备队,立刻将定远防务交给当地和平救[***],皇军立刻到蚌埠集结。”犹豫良久后,西尾寿造下达一道命令:“电告蚌埠石村旅团长,密切注意蒙城和五河方向敌情变化,如果支那军来攻,蒙城守军可以收缩回怀远,万不得已时,可以全军收缩到蚌埠。”
西尾寿造的命令很快得到执行,可是蒙城部队已经收不回来了,因为二十二集团军已经开始行动。
合肥曰军没有南下增援安庆,这让庄继华有些郁闷,蔡廷锴和徐祖贻同时建议,对立刻发动对淮南和蚌埠的进攻,即便对这两点发动进攻,我军的主要攻击方向,徐州,也没有暴露。而且由于对这两地的进攻,西尾寿造很可能会调徐州守军南下增援,如此反倒掩护了我军主攻方向。
庄继华接纳了俩人的建议,下令二十二集团军和阜阳集团军(临时编制,下辖青三军青四军,新三十师,五十师,总兵力十万人,总指挥青三军军长李文田)立刻出击。
但实际上,孙震的二十二集团军在他下达命令前两天便开始出动,所以命令一下,立刻发起突袭,出敌不意攻克双涧集,切断了蒙城曰军的退路。
(未完待续)
民国投机者 第五节 突击(五)
庄继华的命令一下,早就磨刀霍霍的中[***]队立刻出动,二十万大军如出笼猛虎,直扑蒙城淮南。
李文田是西北军老将,张自忠的副军长,他以新到的新三十师和五十师打头阵,青三军和青四军跟进,沿颖河以北,淝河以南的通道向淮南,向凤台,寿县进攻。
而孙震则完全不同,鄂北会战后,二十二集团军上下信心高涨,此次接受攻击蚌埠的任务后,士气更加旺盛,部队中的老兵还记得,五年以前,第一次津浦路作战中,他们就是从蚌埠一路后撤,现在他们可以亲手收复蚌埠了。
连战连胜,让二十二集团军的将领对曰军产生一些轻蔑,孙震没有坐等庄继华的命令,从接受命令那天起,他便采取主动行动,就将四十一军的122师和123师秘密穿插到蒙城侧后,122师在隐蔽在涡河以北,123师隐蔽在涡河以南,随时准备出击。
曰军兵力空虚,根本无法形成一条绵密的防线,在蒙城四周更是如此,蒙城有曰军两千人,这还是因为蒙城是前线,兵力是其他守备队的一倍;说兵力不少,可比起蒙城四周广阔的地区来说,这点兵力犹如一点水掉进涡河,于是便只好借助伪军,鄂北会战后,派遣军司令部紧急通报,和平救[***]在面对支那正规军时,非常不可靠,于是驻蒙城曰军司令金井便干脆把大部分伪军赶出城内,让他们在各个村镇防御。
鄂北会战和河南光复后,安徽伪军大为惊慌,驻蒙城的伪军是兴亚军第二师,虽然番号不小,兵力却只有两千人,师长郑术良被军统秘密策反。122师和132师便在伪军协助下,秘密迂回到蒙城侧后,隐蔽在涡河两岸。
当命令一下,123师迅速攻克仅有百余名曰军的双涧镇,掐断了蒙城守军向蚌埠撤退的道路,河北的122师则兵不血刃占领王集,而后123师逆流而上,从河北猛扑蒙城。
122和123师在敌后开始行动时,负责正面进攻的124师,只用了一天时间便将曰军在城外的据点全部拔掉,直叩城下。
孙震根本没将蒙城的两千曰军放在眼中,让四十一军军长副军长曾甦元负责指挥蒙城进攻,自己轻率四十五军和122师绕过蒙城直扑怀远。
122师在涡河以北,所向披靡,几乎同样兵不血刃占领,占领双桥,鲍集,绕过四方湖,傍晚前攻抵怀远城外北,隔涡河雄视怀远。
四十五军则以摧枯拉朽之势,粉碎沿途抵抗的曰军,攻克河溜镇,而后分兵两路,125师顺涡河南岸而下,直叩怀远城下。126和127师则在军长陈鼎勋率领,渡过茨河,在黄瞳窑强渡淮河,出奇不意攻克马城,沿淮河东岸而上,在第二天黎民占领禹王宫,切断了怀远和蚌埠的联系。
盛夏,骄阳似火,淮河两岸,炮声轰鸣,微风吹拂下,军旗猎猎,大军纵横驰骋。天空中,战机呼啸,炸弹应声而落。
战争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过了六年,六年以前,曰本狼奔豕突,中[***]队步步后退,天空中,翅膀上涂着红色斑点的曰机,狂轰滥炸,中[***]队只能以顽强的意志承受着曰军一轮又一轮的轰炸,攻击。
六年过去了,现在的情况完全调了个,天空中,中国战机翱翔,一次又一次的俯冲轰炸;地面上,万炮齐鸣,中[***]队意气风发,驱逐倭寇,还我河山。曰军士兵则默默的躲在战壕内,城墙上,承受着中[***]队一轮又一轮的进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