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民国投机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有时糊涂
蒙巴顿的神情尴尬,蒋介石却大有深意的说:“”
宋美龄在旁边充当蒋介石的翻译,将蒋介石的话翻译成蒙巴顿和尼赫鲁都懂的英语。
“我本人和我国政斧一直关注甘地先生和贵国国大党追求印度读力的努力。我相信丘吉尔先生和英国政斧同样在关注,我也相信你们双方一定能找到符合你们要求的共同点。”
经过宋美龄这样润色后,蒋介石的话变得更加委婉,蒙巴顿和尼赫鲁都能接受。
在机场短暂交流后,中国代表团住进了新德里皇家大酒店,傍晚,蒙巴顿在总督府举办宴会,招待中国代表团,这次宴会便没有了国大党成员,全是英国人,会场上出现的印度人只有端着盘子的招待。
总督府完全按照欧式风格建筑,大理石地面光洁耀眼,苍穹式的屋顶,点缀着数百盏灯光,将整个房间衬托得富丽堂皇。
参加宴会的人不多,长条形桌子将五十多人全部容纳,蒋介石和蒙巴顿坐在首位,宋美龄则坐在蒋介石旁边。在蒙巴顿致辞之后,蒋介石站起来致答辞:
“感谢蒙巴顿总督的盛情接待,从1937年到现在,中国人民已经奋战了六年,在这六年时间里,我们得到了自由世界的支持,我,代表中国政斧和中国人民表示感谢。
中国人民一向爱好和平,爱好自由,我们充分理解那些正在争取民族读力的国家和民族,中国人民支持这些民族,支持他们为争取读力自由进行的斗争,…….
这场战争,让中英两国走到一起,我们两国之间有分歧,有争论,但在对付我们共同的敌人时,我们能抛开一切分歧,一切争论……”
蒋介石的答辞很简单,却宣明阐明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观点,也没有回避,中英两国的矛盾,同时也暗示,缅甸问题可以通过谈判解决。想到这里,他不由看看,正在饭桌后面的那两个缅甸人,那是缅甸政斧派出的代表,他们也要参加首脑会议。
第二天,蒋介石的答辞在印度报纸上全文刊载,国大党深受鼓舞,尼赫鲁和国大党伊斯兰领袖真纳在第二天联袂来拜会蒋介石。
双方坐下后,蒋介石首先开口:“尼赫鲁先生,我一直关注贵党进行的不合作运动,也非常理解你们追求民族读力的强烈愿望,我们支持你们,这种支持是无条件无代价的。”
尼赫鲁闻言非常高兴也非常感动,他端坐身姿郑重的看着蒋介石和宋美龄:“我们非常感谢您和贵国人民的支持,印度人民希望得到读力,但英国政斧却傲慢的拒绝了我们的请求,我们没有其他办法。”
蒋介石沉凝下,明白他的意思,尼赫鲁看来已经猜到他的目的,他思索下才说:“我注意到了,我想说,甘地先生选择不合作运动,目的就是通过和平方式,尽量少流血,我希望你们能坚持。”
“用和平方式追求读力是我们国大党的既定方针,”尼赫鲁立刻接过他的话:“我们希望能立刻得到读力,我们反对曰本帝国主义,如果战争进入印度,我们一定能承担起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但我们认为,这次战争是印度人民的机会,获得读力的机会,所以我们要求英国应该立刻给予我们读力。”
宋美龄很理解尼赫鲁,不过她却有些奇怪,中国人要求获得读力自由,选择了武装反抗,印度人却是在乞求对方给予读力,这大概就是中印两国不同的文化吧。今天宋美龄对蒋介石很满意,蒋介石表现出了一个大国领袖的风范,而不是简单的军人。
“尼赫鲁先生,我不认为什么事情不能协商,目前反对法西斯的战争正在进行,这场战争结束之前,中美英三国要携起手来,印度是东南亚战场的大后方,在全盘战略中非常重要,所以印度不能乱,要保持印度的稳定,需要英国政斧和贵党的共同努力。”蒋介石的语气非常慎重,与英国完全决裂,在目前这个情况下,是绝不可能的,但他也不能就给尼赫鲁泼冷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观点是支持殖民地民族争取读力。
“对这一点,我党非常同意,”尼赫鲁心说,要不是看到这点,国大党也不会提出迅速读力的要求,不过随着盟军收复缅甸,印度的重要姓在迅速下降,这让尼赫鲁和他的同志们有种紧迫感,所以他们采取了比较强烈的方式,尼赫鲁沉默下才接着说:“委员长,您是卓越的军事领袖,现在的局势对盟国非常有利,我们的时间不多,我们不想放过这个机会。”
蒋介石微微摇头,显然他不赞成尼赫鲁的意见:“尼赫鲁先生,我长期从事军事活动,不过我不认为你们的机会在消失,相反,如果和平到来,你们的机会会更大。”
尼赫鲁有些惊讶,他与真纳交换个眼色,真纳疑惑的问:“委员长先生,我不太明白。”
“从世界大势来看,民族读力是世界潮流,不可阻挡,”蒋介石严肃的说:“现在是战争时期,我们和英国要面对曰本德国的威胁,战争结束后,我想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都可以给贵党提供更多的支持。”
尼赫鲁轻轻松口气,他听懂了蒋介石没有明说的意思,现在是战争时期,中国和美国除了在道义上支持印度外,不会提供更多的支持,但战争结束后,共同的敌人消失了,那时情况便不一样了,中美可以给英国施加更大压力。
“读力运动是阶段姓的,我们在追求民族读力和自由的道路上也曾遭受无数挫折,我们的经验是坚持,不放弃,一步一步的来,最终我们一定会实现我们的目标。”
尼赫鲁和真纳同时点点头,蒋介石这又是暗示他们,不要急于一下就得到读力,可以和英国谈判,给出读力时间表,那么就算取得阶段姓胜利。
双方的谈话始终非常融洽,蒋介石说服了尼赫鲁和真纳,暂时不要与英国对抗,双方谈判,以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尼赫鲁接受了蒋介石的建议,但交给蒋介石一份文件,希望蒋介石能在三国首脑会议上宣读。
这个要求让蒋介石有些为难,因为三国首脑会议是规定了议题的,这个会必须获得成功,如果丘吉尔坚持反对,那么很可能会影响会议结果。
“好,我接受。”蒋介石思前想后决定还是接受,缅甸代表要跟随中国政斧代表团去开罗,如此拿出一天时间来讨论殖民地民族的诉求,也没有什么。
蒋介石接受之后,尼赫鲁和真纳的神情更加轻松,尼赫鲁说:“委员长阁下,我们希望,三国首脑会议,能发表一个关于殖民地民族读力的宣言。”
这个问题是在不好保证,蒋介石神情凝重,宋美龄这时插话:“尼赫鲁先生,我们可以设法在首脑会议上宣读这个声明,但我们不能保证首脑会议能发表这样个声明,毕竟丘吉尔也会参加会议。”
“我们能理解,”真纳点头答道:“我们只是希望阁下能尽力促成这事,对此我们会终生铭记委员长和中国人民的友谊。”
宋美龄还想说什么,可蒋介石却挥手打断她,断然说道:“好,我收下,我一定尽全力促成。”
尼赫鲁和真纳大喜,来之前,他们对这个要求最没把握,可没想到事情居然如此顺利,蒋介石几乎接受了他们的全部请求。
西南开发顺利推进,中国对外界的依赖远不如前世那样强,随着贵州开发成功,四川云南深入进行,国内工业能力进一步提高,已经能满足全部军队60%的要求。直接反应在战场上,就是两次缅北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鄂北会战的连续胜利,国内光复武汉、郑州,东南亚光复仰光,重新打通滇缅线。
这一系列胜利,让蒋介石的信心空前强大,他不再对美国或英国完全唯唯诺诺,有意识的开始按照中国利益来引导国际事务。
也正是这种信心,他今天接下了尼赫鲁的要求,要在三国首脑会议上,为印度说话,为殖民地民族说话,要促成首脑会议通过一个关于殖民地民族读力的声明。
(未完待续)





民国投机者 第四节 九天之上(八)
接下来的两天,蒋介石夫妇在国大党领袖的陪同下游览了新德里周边的名胜古迹,印度同样是文明古国,周边名胜古迹无数,这些名胜古迹主要是宗教,蒋介石夫妇这才发现,印度宗教之多,简直数不胜数,不过大致分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耆那教,锡克教;这些教派下面还有分支,这些分支多如牛毛,供奉的神也多如牛毛,连尼赫鲁都搞不清。
可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张道藩居然对这些却非常清楚,如数家珍,在尼赫鲁等人面前大大露了把脸,也让蒋介石宋美龄惊讶万分。
蒙巴顿在总督府宴会之后,就没再露面,缅甸的事已经不是他所能管的了,这已经提交到开罗首脑会议,由双方政治领袖来决定。
在这些游览中,蒋介石进一步说服了尼赫鲁等国大党领袖,同意在战争期间支持盟国反法西斯战争,不与英国政斧作对,不过他们也要求尽快释放甘地,这点上蒋介石也同意了。
在印度盘桓五天后,蒋介石乘上去巴格达的飞机,然后转到开罗。当飞机在开罗上空盘旋时,蒋介石饶有兴趣的打量下面的城市,黄蒙蒙的漫天黄沙,看不清下面的景象。
开罗,中东最著名的城市,有记载的历史超过了世界任何一座城市。沙漠就在离城几十公路的地区,尼罗河穿城而过,沿河两岸的清真寺和天主教堂,每到晚霞降落,便传来清扬的钟声和祈祷。
一座座金字塔沉默的矗立在漫天黄沙中,狂风刮过,黄沙漫天飞舞,露出下面青色的岩石。金字塔庄严而沉默的守护着这遍土地。
从远处开来一队轿车,车头飘着各色旗帜,轿车在金字塔下停下,侍从立刻散开,悄没声的在周围布置一道警戒线。蒋介石宋美龄从车内下来,抬头看看巍峨的金字塔,心中震慑不已,感慨片刻,蒋介石首先回过神来,扭头看看另一辆轿车。
那辆车的车门已经关上了,从一辆轮椅在众人簇拥下正向这边走来。蒋介石轻轻碰了下还在震惊中宋美龄,然后率先走向轮椅。
“总统先生。”
罗斯福抬头看看蒋介石,露出笑容:“委员长先生,每次看到这古老的金字塔,我心中都充满感慨,埃及的那些杰出的长老们,就住在这里面,看世事沧桑,人间痛苦。我们人类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多少灾难。”
这时从后面的车上也下来一队人,中心的是个叼着雪茄的大胖子,周围是群穿着英[***]装的军人。
“总统先生深有天主的悲天悯人之心。”宋美龄微微一笑,略有些讨好的说道。
“历史总是历史,”罗斯福的神情有些懒散,靠在轮椅上,眯着眼睛仰头看着阳光下的塔尖:“我们在这金字塔下,召开一个这样的会议,这古老的金字塔将成为我们衷诚合作的见证。”
到开罗两天了,从会议一开始中英两国便陷入激烈的争执中。缅甸问题,殖民地民族读力问题,下一步进攻方向问题,殖民地民族读力问题;蒋介石和丘吉尔各持己见,寸步不让,罗斯福居中调节,可这次蒋介石表现得极其强硬,坚持认为,战后应该给予所有殖民地民族以读力;在缅甸问题上,他则认为英军战斗力低下,将缅甸交给英军是对整个战局的不负责任,现阶段应该由中[***]队暂时驻守缅甸,将来则应该交给缅甸读力政斧。
丘吉尔对蒋介石赤裸裸干预英帝国极其殖民地事务感到极其恼火和耻辱,极不客气的告诉蒋介石,缅甸是英国殖民地,中国应该将包括仰光在内的缅甸领土交给英方;此外,英国在全球的殖民地是英帝国自己的事务,用不着外人来说三道四。在下一步进攻方向上,盟国应该继续向印度支那半岛进攻,中[***]队可以分兵两路,一路越过中越边境向越南老挝进攻;另一路则从缅甸东进,同时还武断的决定应该由英国将领韦维尔担任总司令。
眼见双方争执激烈,罗斯福心中无奈,建议暂时休会,大家来看看埃及著名的金字塔。罗斯福已经预想到开罗会议会很激烈,可没想到,居然如此激烈。
在筹备开罗会议时,原计划是中美英苏四国首脑会议,但斯大林感到德军夏季进攻已经展开,库尔斯克地区战斗激烈,他无法参加这个会议,但又不愿意派莫洛托夫代替他出席,建议将会议延后,到43年底或44年初,在德黑兰或莫斯科召开,原因是他不能离开国内的时间太长。
这个时间被中国战场的进展打乱,中[***]队一次次胜利,中英在缅甸的冲突,让罗斯福迫切认为,应该尽快召开一次这样的会议,既然斯大林暂时没有时间,那么中美英三国首脑先开,把会议结果通报斯大林,反正对曰作战现阶段指望不上苏俄。
罗斯福把这个决定通报了斯大林,希望得到他的谅解,斯大林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我同意,”丘吉尔圆乎乎的脸上,一双小眼睛滴溜溜直转,两腮上的肥肉一抖抖的,活像冰淇淋上快要融化的奶酪:“总统先生,委员长先生,我们在这里商议的结果,将影响世界一百年。”
罗斯福目光一闪,嘴角挂出个笑意:“是这样吗?我希望如此。你看那金字塔,它在那已经两千年了,两千年里,这里来过很多征服者,希腊人,罗马人,迦太基人,法国人,可最后留下的只有这座金字塔。”
丘吉尔心中咯噔一下,罗斯福没有提现在这片土地的主人——英国人,希腊人走了,罗马人走了,迦太基人走了,法国人、拿破仑走了,英国人呢?能长久占领这块土地吗?
在这个会议上,不,不仅仅是这个会议,丘吉尔深知,经过这场大战之后,世界将彻底改变,要想保住大英帝国在未来世界的地位,他就必须死死拉住美国,不仅在这场战争中,而且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都必须与美国站在一起。
他用眼角瞟了眼旁边的蒋介石和宋美龄,俩人都带着笑意。看着他们的笑意,丘吉尔心中有些恼怒,可他偏偏无法发作出来,刚才罗斯福的话实际已经传递了个消息,他实际支持殖民地民族的读力运动,至少是同情。
一群人慢慢在金字塔下散步,在金字塔的对面是斯芬克斯巨大呆板的头像,几个人都没有进入金字塔的想法,在金字塔下面有几个工地,现在这些工地却毫无人迹,只有负责安全的士兵。
“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以及我们中国文明,何在一起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这四大文明古国是我们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可惜的是,现在只有我们中国还有读力,其他的都沦为殖民地,可正如总统先生说的,无论是希腊人还是罗马人,最终都是这片土地的过客,最终这片土地还是会回到他的真正主人,埃及人,手中。”宋美龄语气柔和,仿佛在感慨历史。
“可惜的是,历史不能重复,夫人,”丘吉尔冷冷的说:“历史发展证明,西方国家才是领先世界的,近百年来,大英帝国为了帮助世界进步,不惜余力,正是由于大英帝国的努力,世界才有今天的自由文明。”
“夫人,先生们,”罗斯福见两国又要争执起来,便立刻打断他们:“我想,我们还是先讨论对曰作战,战争应该怎样进行呢?委员长先生,我和丘吉尔先生认为,轴心国必须无条件投降,您是否赞成这个意见?”
“当然,我非常赞成这个意见,他们必须无条件投降。”蒋介石的态度非常坚决。
罗斯福满意的点点头,在北非战役结束后,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卡萨布兰卡会面,随后发表声明,宣布轴心国必须无条件投降,苏俄和中国随即发表声明,支持这个提议,今天蒋介石再次亲口证实。
罗斯福脸上带着微笑,有意无意的看了丘吉尔一眼,然后才开口:“通往东京的路很多,归纳起来有三条,一条是太平洋,另一条是中国,丘吉尔先生提出,从东南亚出发,不过首相先生,我认为这条路是舍近求远,守住缅甸后,滇缅公路重新开通,我们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剩下的我看来,还是通过中国大陆好。”
丘吉尔心中一紧,知道自己输掉了第一盘,但他还是不甘心,力图挽回:“总统阁下,委员长阁下,曰本要进行战争,东南亚的煤矿,铁矿,石油,橡胶是必不可少的资源,我们测算过,曰本要没有了这些物资,战争能力将下降70%。”
罗斯福和蒋介石心知肚明,丘吉尔坚持在东南亚发动进攻的目的还是想用武力收复东南亚,重新确立英国在东南亚的统治地位,可是他忘记了,英军在东南亚兵力不足,他必须依靠中[***]队,可中国人凭什么去为英国的利益流血?
中[***]队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让罗斯福对中国大陆路线充满信心,至今为止,对曰本陆军最漂亮的胜利全是中[***]队取得的。鄂北战役,两次缅北战役,让史迪威的抱怨让白宫工作人员反对他充满怀疑,因为他抱怨的对象,先后消灭了几十万曰军,收复了大遍中国领土,完全不像他描述的那样,甚至最相信他的马歇尔都表示怀疑。
“首相先生,”察觉罗斯福支持中国大陆路线,蒋介石心中很是兴奋,不过表情却很平静:“就算攻占东南亚,曰本人依旧可以从东印度群岛,菲律宾获得石油橡胶,从中国的东北获得煤炭和铁矿;相反,我军北进,占领山东后,盟国飞机就可以直飞东京上空,对曰本本土进行轰炸,如果光复东北,我们可以每天去冬天丢炸弹。”
“首相,”罗斯福决定表明他的态度,同时希望丘吉尔让步:“我认为委员长阁下的顾虑是有道理的,我的空军将领告诉我,只要占领山东,曰本全境就在我们的控制范围之内,委员长阁下,你们距离山东还有多远?”
“已经在山东边境了,江北战区司令官庄继华将军已经提交山东作战计划,为此我同意从远征军中抽调了三个军,到七月底,对山东的攻击兵力将达到五十万人。”蒋介石想都没想说出来了,实际上,庄继华提供的计划是徐州作战,围歼徐州附近的五万多曰军,然后看有没有机会继续进攻,光复整个山东。
罗斯福双手一摊,对丘吉尔说:“首相先生,我们的目的是制止并惩罚曰本侵略者,中国大陆应该是我们最短路径。”
罗斯福的话算是为两天来中英两国争论的一个问题画上了句号,丘吉尔有些郁闷,不过这个问题并不是要点,殖民地问题、缅甸问题、美援物资才是最要紧的。其实,罗斯福对此心知肚明,争夺进攻路线的目的实际是争夺美援物资,从中国大陆进攻,这不需要英[***]队,缅甸将转入防御状态,就没必要占用那么多物资,可以这样说,从现在开始,输往亚洲战场的物资,九成会运进中国。
丘吉尔没有当场提出美援物资问题,在全球战场中,德国才是重点,英美早就明确了,德国第一,他相信罗斯福不会削减欧洲战场的物资配额。
“斯芬克斯,在埃及的神话传说中是仁慈和高贵的象征。”罗斯福望着巨大的狮身人面像,被严重风化的雕塑,雕像的鼻子和胡须已经无影无踪。
丘吉尔却又感到不妙,他立刻补充说:“可是在希腊神话中,却是恐惧和诱惑。”
“恐惧怕是没有,诱惑倒是很强,”罗斯福笑道:“开罗是个迷人的城市,不单单有金字塔,还有尼罗河,埃屈尔?波洛先生曾在这条河上侦破了一桩离奇的谋杀案。”
“哈哈哈。”丘吉尔和宋美龄几乎同时笑起来,蒋介石却只是礼貌的笑了笑,他根本没听懂,这个什么埃屈尔?波洛是谁?他从没听说过。
(未完待续)




民国投机者 第四节 九天之上(九)
好在蒋介石的表情一向比较呆板,罗斯福和丘吉尔都没在意,不过这次休息调整只解决了一个问题,还只是一个小问题,这让罗斯福有些失望,不过回到城内的美国领事馆后,没有多久,便接到蒋介石前来拜访的通报。
罗斯福将蒋介石请到小客厅,领事馆的小客厅不大,装潢也很普通,罗斯福注意到,随同蒋介石夫妇一块来的还有个带眼镜文质彬彬的中年人,宋美龄介绍是蒋介石的秘书白斯同。
“总统先生,滇缅公路已经重新开通,”蒋介石开门见山就直奔主题:“目前美援物资每月只有三万吨,我们希望两个月后能达到十万吨,以满足中国战场的需要。”
罗斯福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默的思索着,实际上,蒋介石在开罗提出的观点,在威尔基访华时便有所表露,罗斯福理解蒋介石的苦心,中国战场需要大量物资,每月十万吨物资并不算多。
但美国也有考虑,美国物资现在支撑着中国、英国、苏俄,每年上千万吨物资送到苏俄,上千万吨物资送到英国,此外还有太平洋战场的美军,在欧洲的美军,都需要物资。另外,罗斯福认为,如果就这样答应蒋介石,英国方面有什么反应呢?他不能不考虑。
“委员长先生,”罗斯福示意,侍者刚端来的茶:“难得,在开罗也能喝道来自贵国的红茶,看来战争并没有中断贸易。”
蒋介石一愣,不明白罗斯福这是什么意思。宋美龄眼珠转了转,含笑开口道:“商品是不可能被战争消灭的,贸易无处不在。”
罗斯福在心中微微摇头,宋美龄没有听懂他的话,不过他也没点明,依旧保持微笑:“夫人说得好,对曰本的战争已经快两年了,胜利的曙光已经在地平线上冒出;委员长先生,您对战后的有什么要求?”
蒋介石精神一振,立刻开口道:“对中国来说,抗战是从1931年的九一八开始的,到现在已经十一年了,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在战后,我们要求收回东北,台湾,澎湖列岛,”说到这里他停顿下又补充了句:“还有琉球群岛。”
罗斯福沉默了会点点头:“对此我没有意见,美利坚合众国一直没有承认什么满洲国,我们认为满洲一直是中国的领土。我认为,曰本必须受到惩罚,必须剥夺他自明治维新以来,通过历次战争,用非法手段掠夺的领土。我赞成将台湾、澎湖、琉球交还给中国。”
1...535536537538539...7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