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剩下就没有遗漏的了,甚至连不知道几个世纪之前的强国瑞典,都没有被落下。
还有一些事情,艾伦威尔逊是要提醒加兰德的,必须掌控媒体,这样才容易把自己的声音放大,在这个新的时代,网络正在发展的当下,加兰德最好是注意这方面的信息,加兰德沉吟一下道,“像是那样么?”
是美国的新锐媒体,和传统的三大媒体相比,的历史不算长,不过到现在也在新闻领域有十年的历史了。成立之初,有线电视新闻网正式开始二十四小时连续播放实况新闻。
并在美国和世界各地的主要城市都建立了新闻办事处。播放直接的和未经编辑的新闻,打破了地域界限,让一切同步发生。这是一种全新的、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电视新闻!
在创建不到一年之际,创始人就明确提出:进入白宫记者团。当然三大电视网和白宫都不把放在眼里,拒绝接纳。
但开始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正如他第一次用法律赢得了自己的卫星发送权那样,他起诉白宫设立记者团违反了《公平贸易法》,对象还包括了当时的总统里根、贝克和国务卿黑格。
八个月以后,法律给予了特纳和他的再次前进的机会,在白宫记者团中获得一个高级记者的席位,勇气与冒险使还要与三大巨头一较高低。
“可以在网络上制作一个门户网站。”艾伦威尔逊回答道,“现在一点不算早,应该投入进去建立自己的传媒圈子。”
某大国做门户网站最为风光的时候,是新浪、养猪场,企鹅和搜狐,当然很快门户网站在某大国就崩塌了,有微博的新浪和有通讯软件的企鹅没事,搜狐则彻底掉队了,但是现在这个时间,门户网站显然有很长时间的好日子。
“我回去会注意这方面。”加兰德郑重地做出承诺,自己的父亲虽然喜欢微操,但是不可否认,眼光确实准,要是不做公务员做一个商人也挺好。
但一想到英国的首富蒙巴顿女士,加兰德又释然了,没什么区别。
当前,苏联那边传来最为爆炸性的消息,就是契丹人宣布退出苏共,正式和地图头走向了决裂,这代表着契丹人以公开的方式和地图头分庭抗礼了,显然这个举动,对撒切尔夫人死死抓住冷战不让结束的愿望,不是一个有利的消息。
作为苏联境内最大的行政主体,俄罗斯的领导人都不是苏共的成员了,撒切尔夫人还鼓吹苏联威胁论显然就不符合事宜了。
就连美国的媒体也在转向,从里根时代的亲密盟友,特殊关系代言人,富有魅力的女政治家,变成了现在的麻烦制造者,战争狂人,美国不安分的盟友甚至可疑,巨大的政治野心等等。
以英国的舆论战能力,正常情况是影响不到英国本土的,不过这一次英国舆论大跌眼镜,面对这种攻击毫无反抗能力,美国怎么嘲讽内涵撒切尔夫人,英国舆论就怎么一键转发,让撒切尔夫人听得清清楚楚。
面对首相的大发雷霆,艾伦威尔逊沉默不语,表示这都是美国的错,毕竟英美特殊关系不就是你推进的么,被美国的舆论渗透进来在正常不过了。
“这还成了我的错了?”撒切尔夫人被美国搞了这么一下相当愤怒,怒气冲冲的反问,“我不是为了维护英国的地位。”
“依靠美国维护不就是这个结果?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做美国的朋友则是致命的,首相回避了危险,然后把命交给美国人,就应该有这个认识,这一天迟早会到来。”无上权威满口谎言,英国的舆论战斗力不行,主要是他没加钱。
现在艾伦威尔逊可以断定,因为契丹人和地图头的矛盾白热化,可以确定,美国宣扬的冷战结束会更加被广泛认可,至于撒切尔夫人的反对,只不过是多一个场合被骂罢了。
“这不正是你希望看到的么?”撒切尔夫人相信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喋喋不休道,“你本质上是一个欧洲派,现在特殊关系瓦解了,英国就只有欧洲一个选择。”
“其实从来就只有一个选择,我都不知道大西洋派存在的基础是什么,难道是为了有一天移民到美国?”艾伦威尔逊澹漠的笑道,“从对欧洲和对美国的贸易额对比就能看出来怎么选,不知道现在首相觉得,英国应该站在什么位置上呢?”
选择欧洲,对撒切尔夫人长期的人设有点打脸,可现在也没有什么办法了,美国这一次把铁娘子骂的体无完肤,这么公开的咒骂和指责,已经足够让撒切尔夫人下不来台了,“我会和密特朗谈,怎么领导欧洲。”
“是,首相。”艾伦威尔逊模彷着经典咏流传的口吻,马上拿起来电话打给外交部,在种种打击下,英国要转向了。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冷战结束
历史出现了一点微小的变化,艾伦威尔逊在当中起到了一点微不足道的作用,这个作用主要体现在几年来无时不刻的打压铁娘子的积极性,不过他不认为这是错误的,隔着一个大西洋玩英美特殊关系,他确实是不能理解。
希望撒切尔夫人和密特朗的沟通,能够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艾伦威尔逊认为应该没问题,不同于英国有拎不清的势力,法国大多数人还是很明白美国不可信,如果有民意的话,法国的民意肯定比英国高很多。
艾伦威尔逊愿意继续在背后坚定的支持首相,所以他就不用跟着去巴黎了,毕竟年龄在这摆着,又不像撒切尔夫人这样把政治看的这么重要,完全可以趁着这个时间,到处散散心。
费雯丽想要去一趟美国,艾伦威尔逊不明所以,等到对方解释才知道,要去主持芭比娃娃的周年庆,现在,芭比娃娃面世很久了,但她依然年轻,她比曾经风行一时的椰菜娃娃、泰迪熊都要活得长。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费雯丽也不知道。
艾伦威尔逊当然更不知道,实在不行他把原创者找出来问问,但想一想还是算了,不管原创者是谁,都适合活在影子里。
芭比已经远远超越了玩具的定义,成为一个不朽的文化符号。芭比几乎天天生活在美国人的收音机中;她是二十世纪生活的代表,是美国女性的一个象征,是现代的蒙娜丽莎,就连以严肃自居的学院,也不得不屈尊研究“芭比现象”。
学生们在社会学课堂上要完成这样的作业:针对芭比成为一种榜样都有过怎样的批评?你认为制造商是否应考虑这些批评?虽然这些问题可能永远没有“正确的”答桉。
无论引起了怎样的讨论和赞扬,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芭比是玩偶设计业诞生的第一个活生生的女人,而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小孩子。
芭比的成人化设计打开了小女孩们的视野,她们可以通过“芭比”感知到幼儿园以外的世界,与芭比一起体验成人生活的各个层面。
从海滩女郎到政治家,芭比变化万千的形象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她们希望自己在长大后也能像芭比一样。
到了现在,芭比已经统治了竞争激烈的玩具世界,它控制了美国二十亿美元玩具市场五分之一份额,大英国宝创业经历,也成为了一些女性津津乐道的话题。在旁边捉刀的无上权威,认为这个成绩和自己没有关系。
最终费雯丽还是启程出发,艾伦威尔逊则原地感叹,“这一生光为别人发光发热了,我简直比太阳都要伟大。”
不过对于世界的另外一部分人,他肯定在角色上就没有这么正面,在日本经济膨胀的时期,把东南亚地区也作为重点攻略对象。
当地的原材料早在二战时期,就被日本人所惦记,这一点艾伦威尔逊很清楚,之前他把马来亚的锡矿打包卖给了日本企业。
现在日本房市和股市都已经崩盘,整个国家已经打断腿,现在就不用客气了,并不需要用原来出售价格的几分之一收回来。
殖民政府做事有殖民政府的风范,考虑当前经济形势出现下滑态势,不管是用什么价格收回都是亏的,有更好的办法。
鉴于锡矿的开采污染环境,殖民政府出于爱护臣民的考虑,决定关闭马来亚境内的锡矿开采,为当地留下一个青山绿水,不是有句话说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都是为了长远发展考虑。
听着日本企业要威胁起诉的转达,艾伦威尔逊面无表情的对米德尔顿道,“我们做事就是这样,不服把联合舰队开过来啊。这都是在当地臣民的抗议下,不得已做出的决定,应该让日本人问一问,当地人为什么反感日本。”
原因当然是马来亚当地华人是主要族群,而且这个殖民地的华人是最反感日本的,没有之一。
当初要出售锡矿的时候,民意就不重要,现在要关闭锡矿了,民意又变得很重要了,归根究底大英帝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尤其不用对日本解释什么。
现在从账面上日本还有一段时间能够撑起来自己的盘子,这是因为日元还在不断的升值,艾伦威尔逊记的最高会升到和美元八十比一。等到这个汇率到了顶点之后,就又要开始跌跌不休了。
在他忙碌无关紧要事情的时候,撒切尔夫人已经开始了对法国的访问,重提对重大事务上,尤其是之前对德国统一的看法所凝结的友谊。
撒切尔夫人不愧是一名实用主义者和功利主义者。当然,这里所说的“实用”和“功利”,并毫无通常的贬义在内,而只是表明“铁娘子”善于以卓越的战略眼光把握机会,蓄势待发,将斑斓的事业从一个高峰推向另一个高峰。
不过从前,撒切尔夫人的功利主义在艾伦威尔逊看来,没有用到正地方,完全符合路线不同,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概括。
现在才算是在布什几次三番的敲打之下,把自己的才能用在应该用的地方了,既然定位为世界大国,就别想鼻屎大的国家一样一边倒,传出去不让人笑话么?
躺在女首富腿上休息的内阁秘书长,对首相的出访表达着感同身受的心,要不是年龄大了,自己也一定为国奔波。
“你这个为国奔波,还要挑国家么?”帕梅拉蒙巴顿帮着自己的丈夫掏耳朵,忍不住调侃道,“你不是一直都很重视法国么。”
“分什么方面。二战的法国要是没有戴高乐,还真是没发现有什么作用,戴高乐拯救了法国。”
艾伦威尔逊撇嘴道,“我不是说法国的军人不勇敢,但要分什么方面,正面战场上还可以,其他的么?”
法国在二战中的拉胯程度,并不是正面战场不敢拼命,这绝对是一种误解,法国在和德国交手的短短三十多天当中,并不落下风。交换比是很接近的,至于另外一个方面就一点都没误解了,法国战败之后,是真的没怎么反抗过。
就拿他的家乡东北来说,从九一八开始到二战结束,日军损失十七万,这个数字并不包括伪军,这个数字零头的零头法国都没有达到。
由此可见,法国是不存在什么敌后战场的,全靠戴高乐跑到非洲动员黑叔叔和和平教徒为法国博取一线生机。
自由法国最艰难的时期,黑人面孔占据了法国军事力量的三分之二,这也难怪战后美国都瞧不起法国人,连一直抵抗的戴高乐都没少被冷遇了。
战后的法国还是值得尊重的,艾伦威尔逊还是希望撒切尔夫人能够达到目的,现在的环境和从前不同,里根时期,撒切尔夫人刷存在感的国家是苏联、美国,现在布什领导下美国不配合英国了,撒切尔夫人就只能找法国人做外交工作。
想想地图头刚上台的时候,撒切尔首相以其精明和胆识拓宽了英国的活动空间,尤其是以其直来直去、不屈不挠的外交风格,在欧、美、苏三方关系中扮演了一名独特的、不可取代的沟通与协调角色,发挥了新时代中不同凡响的影响。
一旦布什不把英国当回事,撒切尔夫人就失去了这样的舞台,不过只要能够让首相破灭对英美特殊关系的不切实际,这还是很值得的。
很快撒切尔夫人就返回伦敦,带来了沟通良好的消息,密特朗也表示,英法两国是欧洲和平稳定的基础,显然这个反馈是正面的。
“尊敬的首相,绕来绕去,英国竟然还是要和法国这个爱恨交织的国家站在一起。”
艾伦威尔逊知道撒切尔夫人心里肯定不这么想,因为这表明英美特殊关系,在战后最为亲美的首相这里已经破产了,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难道英国自己和美国对抗?
自己转向的滋味不好受,撒切尔夫人的脸色不好看,但也没有反驳的意思,她虽然心里不愿意,可这确实也是唯一的办法。
巴黎的首脑会议,美国总统老布什再次出现,这一次老布什并没有像是在伦敦一样藏着掖着,在强调了新时代的北约走向问题之后,重提冷战已经结束的看法,法国不是北约的成员,之前在伦敦宣布的话,法国总统并没有出席北约首脑峰会,而这一次在巴黎就不同了。
欧安会各成员国首脑汇集巴黎缔结了“新欧洲巴黎宪章”,冷战正式宣告结束。它强调“欧洲对抗和分裂的时代已经结束”,各国今后的关系将建立在彼此合作和尊重的基础上。撒切尔夫人和法国总统密特朗眼神交汇,也随着欧洲首脑一起,把掌声送给美国总统布什。
“冷战结束是好事,你看看我们的首相,就好像有联邦德国顶在前面,英国就安全了一样。”
艾伦威尔逊对着电视中的撒切尔夫人调侃道,“美国又何尝不是把英国推到顶住苏联的一线,现在问题都解决了。”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回归正轨
“我们的首相似乎并不开心。”连帕梅拉蒙巴顿都看出来了,撒切尔夫人的表情就算不是恋恋不舍,其实也差不多。
“那是因为大西洋派,对和美国不站在同一个战线心有畏惧。”
艾伦威尔逊回答道,“这就要提冷战的几个好处之一了,因为苏联的存在。很多一直被重拳出击的国家,少见的在这个世界上有了一点价值。从现在开始,这个价值没了,不会再有人在意他们的看法,往后你一年到头也看不到他们的新闻,大西洋派虽然嘴上捍卫英国的世界大国地位,但实际上心里把英国当成是小国,其实就算是对苏联,也是嘴上强硬。”
美苏冷战给世界上的小国和弱国得到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西方列强团结一致携手侵略的时候,在工业国纵横全球的时候,亚非拉人民过得水深火热。
但是二战之后,美国和苏联两大阵营对抗,神仙打架,美苏双方各扶植自己的盟国,让发展中国家取得难得的发展机遇,许多小国选择美国,就意味着美元的援助,选择苏联,就意味着技术援助。
从现在开始,不会再有这种事情发生了,未来哪怕苏联能够继续存在,也会和帝国主义列强团结一致,对全世界展开封锁。
“要是这么说,我也想到了不少好处。”帕梅拉蒙巴顿直接追问自己的丈夫,“能不能在你退休之前,把富人的税率降下来,这在我的朋友们看来是头等大事,最好是一天都不耽误,现在的税还是太高了。”
“这倒是一个问题,冷战既然结束了,也应该回归正轨了。”艾伦威尔逊一拍大腿,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要说娶一个好妻子是多么重要,这个时间就体现了女首富的重要作用。
既然冷战结束,现在英国受人尊敬的实业家们,再也不用假惺惺的让利,为了避免吊路灯承受着离谱的遗产税。也是时候拨乱反正了。
大环境有改善,这也算是巨大的好处,所以必须要撒切尔夫人来稳固自己的支持率。
既然已经胜利了,胜利者自然要有收获才行,不然没胜利没好处,胜利了还没好处,那不是白胜利了?
显然现在就是要撒切尔夫人把胜利果实马上兑现的时候,反人类的高税率,那是一天都不能继续下去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首先这需要财政部拿出来一个,令人信服的减税不会影响经济的报告,同时得到财政大臣的首肯,不管艾伦威尔逊还是帕梅拉蒙巴顿,两人都认为这是不成问题的,财政大臣毕竟是自己人,这件事完全可以谈。
任何政府的核心职责之一正是采取一切必要手段保持经济稳定,显然本届政府也应该这么做,财政大臣表示认同,不过毕竟牵扯很大,保守党内部是肯定要讨论的,再者工党会不会抓住机会?
“尊敬的大臣,冷战已经胜利了。比起安全问题上的缓解,经济才是第一位的。”艾伦威尔逊为财政大臣描绘了一个宏伟蓝图,小政府不也一直是保守党所追求的么?难道小政府只是特定的地方?
经过劝说,两人都同意,等到撒切尔夫人从巴黎回来,就把这件事提交给内阁进行讨论,冷战结束对英国的经济应该是一个利好。
“财政大臣的意思确实有利于我们。”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艾伦威尔逊就迫不及待的往家打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女首富,以及女首富背后的老米字旗,“其实我们的首相也考虑一下政治遗产问题了,我还有一个想法要和她谈谈。”
等到撒切尔夫人风尘仆仆的回来,艾伦威尔逊就拿出来的两条准备的条款,一条是减税法桉,另外一个则是增加王室开支的补助。
这两条都很重要,他都想要撒切尔夫人答应,这么多年以来他给了首相在背后坚定的支持,总该有些回报的。
“也许对一部分人来说,冷战结束真的是一件好事。”撒切尔夫人听完之后不由得嘲讽道,“现在都已经开始向好怎么分割利益了。”
“首相,话不能这么说,希望减税的实业家,本身也是保守党的重要支持者,不是么?而且王室对大英帝国的稳定是重要的,人家认得是女王,而不是你这个首相是谁。”艾伦威尔逊满脸都是诚恳的道,;“不然你和澳大利亚总理谈谈,看看人家认你还是认女王?”
“您现在的优势是,是冷战胜利的在任首相,有一个胜利者的光环,可以以此光环避免工党的反对。我想这件事对你来说并不难。”
艾伦威尔逊也开始开价了,当然不能让首相白做事,他建议女王要给这位功勋卓着的女首相一个世袭的爵位,要知道从二战之后就已经不给世袭贵族的爵位了,给的都是终身贵族。
凭借这一点,撒切尔夫人就可以超过六十年代之后的历任首相,可以和在世界大战时期就已经有功绩的丘吉尔、艾德礼和艾登相提并论。
“我必须征求其他大臣的看法。”撒切尔夫人知道保守党的支持者来源是谁,所以并没有拒绝。
“当然,我相信好消息马上就来了。”艾伦威尔逊做出一个加油的手势,便表示会等着好消息传来。
就算是撒切尔夫人没有被说动,他也有办法最终让首相答应下来,毕竟他还有一个一直当做亲儿子一样看待的忘年交马克,是撒切尔夫人唯一的儿子。
虽然撒切尔夫人激烈的反对终结冷战,不过政客的变色龙属性还是难不倒她的,就好像之前反对的人不是她,开始在一些场合以冷战胜利居功至伟的角色自居,同时还谈及了胜利之后,英国的一些经济发展的看法。
之后的内阁会议上,撒切尔夫人倾听了大臣们的意见,才知道内阁大臣们已经对减税法桉有了共识,几乎全部同意应该给英国严苛的税收政策松松绑了,这个时候撒切尔夫人才发现,在减税法桉上,竟然已经这么大势所趋了。
随后在下议院,撒切尔夫人抑扬顿挫的发表了胜利者一般的讲话,在牢牢把胜利者的帽子带上之后,宣布了两件已经箭在弦上的事情,第一件事是增加王室开支的拨款,另外一件事就是推动减税法桉,改变紧绷的英国社会,就要从减税法桉开始。
工党虽然有异议,但是现在冷战胜利者帽子在头上的撒切尔夫人,轻易的就化解了这种异议,减税法桉得以通过。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回归正轨了。”艾伦威尔逊看着电视当中的转播,和下议院的保守党议员一样,对电视画面上的撒切尔夫人鼓掌。
此时此刻,表达着兴奋之情的又何止只有他这个内阁秘书长,英国各地有着无数的企业家,贵族都在听着首相为减税法桉的讲话如痴如醉。
冷战的胜利大家都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减税法桉的出现,才让这些老米字旗认识到,冷战的胜利确实是天大的好事,困扰了大家几十年的遗产税,富人税,终于纵向的历史的终结。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末代港督
减税法桉将会是冷战结束之后,对英国某一部分人的最大胜利,这部分当然包括帕梅拉蒙巴顿和她的朋友们。
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艾伦威尔逊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说对海外政策的调整。
在麦理浩之后,原则上港督将会由外交官担任,不过撒切尔夫人破坏了许多规则,艾伦威尔逊记得最后一个港督就是政客。
由此可见内阁的吃相实在是难看,趁着当前还能够发挥影响力,必须把事情定下来,这样才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
现任港督卫奕信,目前已经接到了伦敦白厅这个光荣集体的召唤,让其在包括但不限于,苏格兰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太平洋基金会总监、英国文化理事会的成员、伦敦大学亚非拉研究会委员、不丹研究会主席、苏格兰皇家地理学会理事长等等的邀请,英国和澳大利亚经济学会会长,南太平洋文化推广大使等职务,就不一一列举了。
卫奕信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提前因病离任,并且做好推举下一任港督的工作,比如说推选大卫·哈特利这个候选人接替自己的职位。
冷战胜利这么重大的事情,万里之外的港督当然也应该回到伦敦一趟,对大英帝国对东方的利益,和内阁秘书长交换一下意见,顺便确定一个如果港督的人选,内阁有别的想法,如何统一战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