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艾伦威尔逊还是不愿意让撒切尔夫人这么直白的威胁,首相也不能什么话都说,这些话他说出来更加合适。
而德国那边的官员,听到了这些话紧皱眉头,其实就从刚刚艾伦威尔逊拿出来的清单,他们就知道,眼前的英国内阁秘书长,曾经在战后参与过英占区的管理,说不定手中真的握有很多原罪。
当然是有的,很多被关押的人,还是艾伦威尔逊在北约成立之前亲自活动放出来的,这些人包括了很多现在德国声名卓着的企业家,以及一部分官员和军方的顾问,他当初虽然放出来了这些人,但刻意留下了这些人并没有得到清算尾巴做证据。
科尔脸色难看的反问,“威尔逊爵士,我可以理解这是对德国的威胁么?”
“总理先生肯定是理解错了,苏联威胁过民主德国么,在我的角度上是从来没有的。”
艾伦威尔逊笑眯眯的回答道,“一般情况下自由世界不像是苏联做事这么糙,但事情无绝对,有些事情上苏联经验不是不值得学习。”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压制德国人
“看起来像是英国不太服从美国在北约的领导权。”科尔听到艾伦威尔逊这么说,话锋一转扯到了北约的领导权问题上。
“谢谢总理的提醒,我差点就忘记了这个话题,关于北约成立的概念问题。”
艾伦威尔逊非常认可的顺着科尔的话继续道,“抵抗苏联人,请来美国人,压制德国人,总理你看,英国不是一直都在维护北约的存在么?不然当初英国为什么要联合法国,请求美国人常驻欧洲?只要美军不从欧撤离,这个基本逻辑就一直在运行。”
北约的领导国家虽然不是英国,但这是英国建立北约的初衷,建立者当然也想要当领导者,但英国从实力地位出发,没法在骑在美国头上,就出现了美国做一把手,英国做二把手的北约。
北约成立就是打着压制德国人的主意,甚至可以说这是北约的核心理念之一,就算是现在的北约秘书长在波恩,也不能说艾伦威尔逊所说的错的。
但是这个答桉,可能对德国不太友好,毕竟这个概念是把德国认为是和苏联同等地位的国家。
“欧洲国家都普遍接受这个概念,所以这一次挪威才二话不说的配合英国,切断了北海输气管道。”艾伦威尔逊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撇过头,科尔怎么说也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话说的太明白就没意思了。
德国就是一个战败国,这不会因为苏联对民主德国开始放手就有所改变,记忆中的历史,撒切尔夫人时代的英国,虽然口口声声要从实力地位出发,但其实她任内的英国没多少实力地位,可这个世界不管是英国还是法国,都更加有实力。
就算是美国反对,英法两国合在一起压制一个德国还是不成问题的,更何况美国也没反对,只是让英国不要把事情扩大化。
事情不扩大化,也就是现在的烈度是被允许的,那么美国既然允许,波恩政府还有什么可期待的?似乎是为科尔想到了依仗,艾伦威尔逊有补充了一句,“民主德国有苏联驻军,别指望那个地图头,彼得三世的行为是不会被原谅的。他敢撤离德国,苏联军队就会政变。我上一次去莫斯科,看到的是退伍的军人无所事事,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艾伦威尔逊不否认,自己被驱逐出境绝对不是地图头小题大做,处在地图头的角度上,他当时的行为和对苏联武装力量喊话怂恿推翻地图头的统治没有区别,被驱逐出境显然是地图头把他的话听进去了,不然不回应就行了。
“看来我们没什么可谈的了。”科尔展现着自己的强硬,“我相信德国人不会因为一些能源,就放弃心中的理想。”
“别闹了,议会制国家的民意就是短视,更别提还有驻德英军存在。”艾伦威尔逊哈哈大笑,“为什么不能承认,德国的民意不重要呢?现在的政权都是三国占领军转交给你们的,我们也可以不转交。反正苏联现在几乎是构不成威胁,那德国还有什么用?”
撒切尔夫人带着满脸的俺也一样表情,凝视着科尔,“内阁秘书长的话可能不太委婉,但是科尔总理,我们还是希望德国珍惜在自由世界的处境。”
这两个狗男女,科尔真想说当初法国人也阻止过德国统一,但一想到法国人在这件事上和英国人穿一条裤子,话到嘴边怎么也说不出口。
“德国企业会用脚投票的,能源危机持续,德国企业自然会把自己的产业放在成本没这么高的地方。”撒切尔夫人活学活用,把从艾伦威尔逊那来的的理论,转达给科尔,“现在德国企业不就在抱怨么?真的坚持下去,两个德国平起平坐就指日可待了。”
科尔目光不善的看着撒切尔夫人,不得不说他刚刚甚至已经做好了邀请撒切尔夫人做敞篷车的准备,同时不能放过那个首相姘头。
但凡是可以这么做,科尔都不会这么想,正是因为做不到,所以他才敢在心里面狠狠地想,把这对狗男女诅咒一百次一千次。
“今天的对话非常坦诚,既然英国朋友已经告知了英国的态度,稍后我们也会告知德国的态度。”科尔最终还是没有选择翻脸,德国国内特殊的环境,还是不能让科尔快意恩仇。
撒切尔夫人刚想要说什么,艾伦威尔逊已经抢先站起来回答道,“最好是坦诚地回答,我这么说绝对不是最后通牒的意思。只是首相还有柏林的访问,民主德国已经在德国真正的首都柏林,准备好了和英国发展更加深层次的友谊。”
“啊,对。”撒切尔夫人心说自己什么时候说过要访问民主德国,但还是承认了确有此事,“英国乐于和东欧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事实上这是英国外交工作当前最大的目的。我们都知道,世界已经和原来不一样了。”
离开总理府之后,撒切尔夫人直接掐了男人一下,喋喋不休的滴咕,“你至少也应该和我商量一下,不然让我非常困惑。”
铁娘子还想要说,丈夫虽然理解她,不相信一些政治谣言,但她也要做到防微杜渐,保护撒切尔先生的观感。
“临时想到的,当时没有多想,现在也来得及。”艾伦威尔逊小声道歉,“相信昂纳克先生会安排好的,按照我的想法,最好让西柏林驻军出现在柏林市区,这样可以用更大的实际行动对科尔进行施压。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理论上是可以的,任何不可能的事情,放在地图头的任内,其实都可以试试,稍后,撒切尔夫人接受了德国媒体的访问,回答了若干尖锐的问题,在能源问题上,撒切尔夫人直言不讳,断定德国的能源危机短期之内解决不了。
“英国这种行为,伤害了德国人的感情。”德国记者发出了自认为非常尖锐的问题。
“并不是,更宏观的层面上,这是在保护欧洲。”撒切尔夫人也没有弄虚作假的习惯,“这是世界大战的结果,德国人,不管是那一部分的德国人都应该接受这个现实,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方面,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愿。”
艾伦威尔逊正拿着大哥大,让好大儿和民主德国取得联络,把这一次临时性访问操办起来,撒切尔夫人到达柏林,会为民主德国背书,说不定还会起到一个很好的效果,那就是带领不愿意德国统一国家的领导人,接二连三的对民主德国进行访问。
“知道了,父亲,昂纳克绝对乐于见到这种场面的出现。”阿诺德痛快的回答道,“不过西柏林驻军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边境检查站让一批官兵过来,这样可以不惊动任何人。”
阿诺德已经在民主德国很长时间了,至少柏林市区,是没有苏军存在的,苏军在不远处的波兹坦,过来个几百英军官兵意思一下还是可以的,反正不过是做做样子,为首相的安全考虑。
“只要把事情办成,过程当然是不重要。”艾伦威尔逊对阿诺德道,“你如果需要什么帮助,现在就和我说。”
“这样。”阿诺德的声音忽然变得有些怪异,小声的询问,“父亲,你和首相的关系是不是真的,传得现在民主德国都知道了。”
“你父亲怎么会是这种人,你不知道这是丑闻么?”艾伦威尔逊在儿子面前断然否认,表示绝无此事,人家首相夫妇恩爱着呢。
挂了电话,艾伦威尔逊怒斥着假新闻的不专业,开始为民主德国的访问做准备,既然可以访问联邦德国当然也可以访问民主德国,这有什么?
科尔不敢开口在德国统一的问题上退让,可现在德国的能源问题已经浮现,他都想是不是引咎辞职就可以把这个问题躲过去。
联邦德国总理已经想到了以退为进,这个选举制国家只要引咎辞职,就没人可以清算我的终极手段之时,撒切尔夫人已经出现在了柏林。
民主德国的首都,阿诺德还真的买通了边境检查站,让一个营的西柏林英军出现在了柏林墙东边。
讲台已经搭好,撒切尔夫人是几十年来第一个在柏林墙外边进行演讲的西方领导人,铁娘子盛赞这一套边防卫体系的有效性,称赞柏林墙的存在,就是推翻了过去几十年自由世界对柏林墙的叙述,但是只要能够阻止德国统一,她现在做什么都行,别说是称赞柏林墙,让她称赞苏联驻军都没问题。
撒切尔夫人突然出现在柏林,英国驻军突袭民主德国的消息,立刻被送到了克林姆林宫,被英国忽然来了这么一下,地图头而已十分错愕,但得知了撒切尔夫人的演讲内容,地图头考虑良久,还是表示不予回应,把这个舞台让给撒切尔夫人。
“这是英国传统的离岸平衡。”地图头聪明的智商又占领高地了,至少在这一刻确实是这样,“平衡两个德国的关系,我们不应该进行回应。”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欧洲集体意志
而柏林这边,艾伦威尔逊则躲在一边,密切注意莫斯科方面的消息,而等到撒切尔夫人演讲完毕,盛赞柏林墙的有效和必要性之后,也没有发现任何的风吹草动,他就知道这一次冒险成功了。
现在都已经一九九零年,算起来地图头已经已经上台五年了,而且不出意外的是,苏联迎来了五年的连续负增长。
地图头最有权威的头衔,也从第一书记变成了最高苏维埃主席,整个东欧目前还只剩下三个国家保留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从保加利亚宣布改革之后,这三个国家分别是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
而且这三个国家是不同的,因为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近乎已经被英国和法国分区承包,这两个国家当然是例外的,对华盛顿的解释是,这两国肯定在必要的时候,自然而然的转变体制,而不是突然转向。
其原因还是处于遏制联邦德国向东欧扩张势力范围,华盛顿其实对此心知肚明,撒切尔夫人都快进行环德外交一年了,谁还看出来英国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而且在华盛顿内部,也讨论了英法两国,是不是眼看苏联不行了?有了抢夺势力范围的意思。
确实有这个想法,哪怕英国这边在高唱英美特殊关系,却总是把盖上的棺材板顶开,这总是不令山巅之城放心。虽然已经有了是不是教育一下英法的讨论,但苏联还在,美国现在还不能这么做。
艾伦威尔逊一直认为美国那边都是聪明人,所以心里清楚,英国抢夺利益的举动骗不过美国,所以阻止德国统一这件事不但要用全力推进,而且要大张旗鼓的高调办理,这样才能让抢夺利益变得顺理成章。
连轴转的撒切尔夫人毕竟也是六十五岁的老人,哪怕就是在表现的精神百倍,连续访问两个德国也需要休息休息。
此时阿诺德则找上门,和自己的内阁秘书长父亲到处走走,介绍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剥离了盈利企业之后,下一阶段才是私有化的难啃骨头,他还有很多不太清楚的地方希望父亲解惑。
“民主德国成立的时候两千一百万人,现在还不到两千万。这个规模的人口其实并不需要什么小而全的产业布局。全国都可以集中在汽车和半导体产业上,都不用发展的太夸张,奥迪集团整个出来的三个汽车品牌,全球销量到达两百万左右,就足以让民主德国过上不太差的生活。而且民主德国如果政治体制不改变的话,还有廉价的苏联能源做补充。”
艾伦威尔逊想了一下道,“而半导体产业可以吸收东欧包括苏联的全部电子人才,市场也可以通过东欧内部来解决。把这两个产业抓住,我想想不会比联邦德国的水平差多少的。”
他觉得怎么也差不多能和二十一世纪的诈骗岛差不多吧,曾经诈骗岛的面板行业,也就是屏幕也强势过一段时间,占据全球的百分之四十,但大概在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后,就被韩国打垮了,面板产业不行了之后,诈骗岛能称上首屈一指的就只剩下台积电。
“告诉德国人,集中全国力量放在汽车和半导体上,以奥迪集团和德累斯顿微电子中心为核心进行发展,其他产业除了确实是有优势,不然全不放弃,而在政府层面,掐住水和电保证政府财源。”
艾伦威尔逊说到这,“涨价困难是吧?你母亲在东半球就运营着水电公司,只要她注资一部分,民主德国政府就有涨价的借口了,早晚你就会发现,水和电这才是庞大现金流的来源。”
归根究底,两千万的民主德国还是好弄,抓住两个强势产业,就不会过得太差,像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就没这么幸运了。
比如说有声有色的大国,在同样人口规模的某大国存在这个前提下,就算是某大国从此原地踏步,有声有色的大国发展到一万人均,只有把除了某大国以外,欧美剩下的所有产业都打垮才行。
其实换句话说,如果科技在不进步,没有新产业出现,某大国就算把全世界的工业全部废掉,就剩下自己一个工业国,才勉强能够挤进发达国家的门槛当中,某大国的发展注定是艰难的,不过有声有色的大国更难。
阿诺德如小鸡啄米般点头,“确实如此,人口少也并非是劣势,人口少问题就少。”
“民主德国的民意怎么样,尤其是看待德国统一的问题上。”艾伦威尔逊主动询问这个问题,经济上的问题虽然难搞但不是最困难的,必须要知道现在民主德国对德国统一的看法。
“这个问题啊,刚开始确实是很热情的,尤其是十条纲领提出之后。”阿诺德忍不住笑出来,“不过自从首相开启了环德外交,在欧洲广泛的建立阻止德国统一的阵营之后,局势就稳定了许多,联邦德国遇到能源危机开始,民主德国公民似乎有梦想破灭的感觉。”
阿诺德也不否认,作为信息的搬运工,他在这一次舆论塑造中也有一定意义上的作用,毕竟他也是英国人,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准绳。
“我们对联邦德国采取敌意,确实是给民主德国公民看的。民主德国对自由世界还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英国不介意一个一个的戳破,全用在他们在西边的兄弟身上。”艾伦威尔逊笑眯眯的道,“这都是为了欧洲和平。”
艾伦威尔逊心里很清楚,其实两个德国的交流很密切,不同于三八线的朝鲜和韩国,军事分界线泾渭分明管控的严密。两个德国之间的流通要频繁的多,而且是双向流通,不止有民主德国的公民逃到联邦德国生活,反过来也有。
如果只是一星半点自然不值得注意,但这个规模非常大,这么多说吧,几十年来有近两百万人从民主德国跑到西边生活,可还有这个数字的三分之一的人数,是从西边往东跑的,六七十万人也不少了。
德国的人员流动远远超过朝鲜半岛,艾伦威尔逊断定,波恩和柏林之间其实对对方的信息都很清楚,不像是韩国人说朝鲜,基本上是在造谣。
“科尔这次没给我们承诺,他以为我们就没办法了,也许我们应该重新考虑一下民主德国的定位了。”艾伦威尔逊对着儿子低语,这一次撒切尔夫人突然出现在民主德国,马上就会有效彷者。
阿诺德皱眉想了一下,用笃定的口吻道,“我想,下一个访问柏林的应该是葡萄牙,对不对?”
艾伦威尔逊满意的点头,女首富和葡萄牙人建立的友好关系也几十年了,这没有因为萨拉查体制的终结而结束,恰恰相反,葡萄牙之所以在丢失殖民地之后,还能够没有受到反噬,是有英国的功劳在里面。
现在葡萄牙总统安东尼奥·拉马尔霍·埃亚内斯是军人出身,事实上萨拉查体制终结后到目前为止,葡萄牙总统都是军人出身。
休息了一天,恢复精力的撒切尔夫人,在英国经济顾问的陪同下,参观了英式私有化的成果,重组的民主德国汽车产业招牌,正在和联邦德国打官司的奥迪集团、还有德累斯顿微电子集团。
在视察英国和德国友谊象征的两个集团之后,撒切尔夫人表示对民主德国未来的看好,英国愿意和联合国正式成员国民主德国发展关系。
撒切尔夫人两天接连为昂纳克政府背书,同时也是为英式私有化背书,因为这也算她的功绩,很快通过柏林的国营电视台,走进了民主德国公民的千家万户。
当然新闻的重点,主要放在撒切尔夫人站在柏林墙下,称赞柏林墙是任何国家都必要的边境管理体系,建立是可以理解的。
很正常嘛,当初是民主德国抵抗更强的联邦德国不断吸血,现在是英国阻止民主德国被联邦德国一口吞了,立场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就不一样了。
撒切尔夫人的背书为环德外交的开拓和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英国首相都不介意首先做一个恶人了?那其他国家跟随一下,科尔有什么理由反对?
就在撒切尔夫人宣布结束了两个德国的访问之后,葡萄牙总统埃亚内斯当即宣布,要对民主德国展开友好访问,这个英国历时七百年的盟友,在接收到了伦敦的信号之后,第一个跳出来帮帮厂子,宣布要访问柏林。
民主德国领导人昂纳克立刻表示欢迎,“民主德国的发展需要全体欧洲国家的支持,在新时代屹立在世界前沿,要有广泛的朋友。”
作为德国的亲密盟友,意大利总理朱利奥·安德烈奥蒂绝对不能缺席,紧接着在葡萄牙之后宣布了,要对民主德国进行访问,法国总统密特朗的反应不算快,但是马上就知道英国人打着什么主意,不得不承认英国的外交手段确实够用,迅速加入了欧洲的整体意志当中。
科尔要两个德国统一的想法,起到了一拳没打开,引得百拳来的效果,整个联邦德国都陷入了欧洲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当中。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科尔辞职
“看来我这一次的访问,真的是很有成绩。”刚走出伦敦国际机场,撒切尔夫人就听说了各国份分表态,要去柏林打卡签到的消息,这完全可以说是她本人对欧洲的领导力在起作用。
“只能说我们把筹码放在民主德国是对的,以地图头的无能,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苏联身上。科尔要是知难而退的话,这样对大家都好。”艾伦威尔逊并不是在自我表功眼光准,而是感怀欧洲国家的集体意志。
阻止德国统一就是欧洲的集体意志,主力队员就是英法意,还有东欧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前者是不希望德国有规模优势,一旦统一就有八千万的人口,加上明面上总是和德国吵架,暗中一直和德国打配合的奥地利,这多出来的人口对其他国家来说,会有很大的优势。
至于东欧的两个小伙伴,那纯粹是战后东欧驱逐日耳曼人,这两个国家怕德国统一之后报复这两个国家。
虽然艾伦威尔逊知道历史上并没有发生,但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人并不知道未来怎么样。
长期以来联邦德国仗着经济优势,在和民主德国对抗当中占据上风是常态,但是现在不同了,谁让科尔过早的暴露了德国统一的野心。
这么想其实完全冤枉了科尔,是英国人一直在警惕德国统一,提早发出了警报,这是记忆中的历史也是当前的现实,艾伦威尔逊又把这个时间提前了一年,让撒切夫夫人有足够的时间发挥出,英国还对德国足够用的国力优势。
艾伦威尔逊跟着首相去了一趟欧洲,回到白厅就表示要休息休息,女首富也刚刚回到伦敦,带来了澳大利亚那边的好消息。
“印尼的存在还是有好处的。”艾伦威尔逊满是感恩的开口道,印尼作为苏联阵营的一员,起到了比原本历史上重要无数倍的作用。没有这个红色印尼,澳大利亚不会这么好说话。
“不如说是马来亚的重要性。”帕梅拉蒙巴顿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问题,如果马来亚早已经独立,不在英国的手中,对印尼的南北夹击态势就被打破了,澳大利亚可能还是会选择美国做自己的靠山,但马来亚既然还存在,澳大利亚必须帮助英国维持住对印尼的夹击态势。
“两个原因都有吧。不管怎么说,这一代的战斗机依靠英国投入已经极为吃力了。”
艾伦威尔逊实话实说道,“真需要一个财力足够的国家,来帮助英国维持住当前的科研水平,不然别说原地踏步,大踏步倒退也不是不可能。”
“一个国家还能活倒退。”帕梅拉蒙巴顿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随后点头道,“你说的是哪个国家?”
“阿根廷。”艾伦威尔逊不咸不澹的回答,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谁说人类总是向前发展的,难道向前发展符合客观规律?
别说小幅度的倒退,文明都可以大幅度的倒退,就比如澳大利亚,这个女首富心中的灵魂期许之地,要是在农业时代,澳大利亚是一个比北美都要差的文明黑洞。
北美的问题不过是北冰洋冷空气无预警南下,收割当地的农业,但北美的印第安人还是可以游牧的,北美那帮和匈奴具有同等环境的印第安人,人口上不去被吊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