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德国的政策和日本相比,就稳健得多,这一点艾伦威尔逊当然承认,不过德国也没有像是日本承受了美国的巨大压力,这也是事实。
艾伦威尔逊也在这其中起到了微不足道的作用,东芝事件之后,趁机联合法国赶走了不少欧洲市场的日本企业,没有日本人抢饭吃,欧洲这边的压力就小了不少,其实这种事道理很简单,日本先死,英国和欧洲这边就能够有喘息之机。
当然这一次财政会议也是有效果的,讨论的结论就是日本的问题是他自己的问题,不是自由世界的问题。自由世界现在的处境仍然是优势在我。
会议结束之后,布达佩斯英国大使馆发来了这一次匈牙利统一社会党的大会结果,经济压力下,这一次大会格外引人注目,匈牙利不同于其他东欧国家,卡达尔时期,匈牙利已经积累了不少经济改革的成果。
匈牙利的情况和周围国家相比,其实还算是挺不错,现在地图头自己都在改革,也希望振臂一呼东欧国家都赶紧跟上,这一次的统一社会党大会,不但莫斯科在关注,自由世界这边也在关注。
当下这个时间,日本的泡沫开始炸裂,艾伦威尔逊不得不也要和老布什倡导英美特殊关系了,不能让日本的情况影响到东欧的改革浪潮。
英美两国必须携手告诉全世界,日本问题在于自己贪婪,和自由世界的大环境无关,其他国家都好好地,这样才能让东欧国家不犹豫,别因为日本的情况踌躇不前。
美国方面很快给予了回应,在这种大事上,老布什是不含湖的,因为波兰的情况导致美国不得不放弃团结工会,但如果匈牙利能够传来好消息,这同样是一个伟大胜利,说不定会更好。
毕竟面对着三百多亿外债的波兰,美国要立一个正面例子,可能还要投入不少,匈牙利的情况就好多了。
“我们也同意匈牙利的经济情况,比其他东欧国家好一些,尤其是比波兰好。”艾伦威尔逊赞同的表示自己是美国这边的,同意亲密盟友的看法,放下电话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在东欧这边确实如此,全世界可能就并非如此了。
当前包括苏联在内的东欧国家,之所以会面对困难,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招就是天魔解体大法,里根导致美国债务暴增。
但这招其实没什么用,如果封锁的够严密,东欧国家的老百姓其实也不会知道,而且后遗症还相当大。
所以艾伦威尔逊看着撒切尔夫人和里根,都在自己的国家可劲折腾,心里也就是图一乐,并不认为这招有什么用。日本不就炸了么。
但另外一招就很要命了,转移低端产业给第三世界,如果刨除全世界很多饥一顿饱一顿的国家,仅仅是美国和苏联,西欧和东欧这么竞争下去。苏联和东欧并不是完全处在下风。
东欧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内部调整就应对这样的竞争,就拿匈牙利来说,卡达尔就改革过,改变以往的国有计划经济,将国企的管理权下放给企业工人,政府在企业事务上尽量少干预,基本实现了工人自治。
同时政府也在市场中减少插手和管理,可以说卡达尔的改革让匈牙利从国有经济加上计划为主变成了集体经济和市场的机制。
匈牙利已经不是计划经济,换句话说资本主义早就复辟了,卡达尔东方之行的时候,还受到了某大国的热烈称赞。
刚开始改革成功后来失败,无非是因为东欧处在不上不下的位置上,不论从任何方面,东欧国家都和西欧没法比,东欧和西欧的差距,比美国和苏联的差距还悬殊的多。
欧美这边是制造业成本过高,而东欧国家有一定的科技实力,成本还比欧美低很多。
欧美这边一个月开一两千的工资,同样弄的自己也很难受,因为东欧的工资只有自由世界的一半左右,有时候还会更低。制造出来的产品竞争力还不错,这就导致美国和苏联,西欧和东欧,这么对抗下去,自由世界自己也难受,还找不到挤兑东欧的机会。
在欧美实行新自由主义改革后,大部分制造业和重工业企业不再雇佣本土劳工,而是产业外迁去亚非拉寻找更廉价的劳动力,比如去孟加拉投资建厂雇佣孟加拉劳工时孟加拉工人的月薪二十块,欧美一个月一两千的月薪,被东欧国家三五百的工资挤兑够呛。
但一旦转移到了人力成本更低的国家,本身各方面都高出来一个水准的欧美暂时安全,但位置更低的东欧国家会首先被冲击到。
所以在欧美实行新自由主义改革前,相对于欧美本土企业,匈牙利企业的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成本优势,于是匈牙利企业的产品更能挣钱,自然就出口繁荣拉动经济增长了。而欧美企业的产品则是没成本优势于是出口疲软影响经济。
而在欧美实行新自由主义改革后,欧美企业不再雇佣本土工人而是去亚非拉雇佣劳动力成本更廉价的劳工,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自然相比匈牙利企业的有劳动力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
于是,匈牙利的经济就变糟糕了,南斯拉夫现在经济困难的原因也同理。
东欧国家现在只能感觉到自己的经济困难,并不知道原因是什么,苏联控制的人口本来就比欧美少,欧美还抢先转移低端产业,把其他国家拉进来让自己的盘子更大,东欧自然就挺不住了。
表面上谈笑风生,暗中观察匈牙利的大会,并不仅仅是艾伦威尔逊,目的当然都是同样的,期待有美好的事情发生。
果然在两天后,布达佩斯传来消息,政治多元化的改革可以在议会制的基础上实行,匈牙利代替波兰成为这个世界第一个要改变体制的华约国家。
这个消息固然值得高兴,但还是要苏联的反应,毕竟谁都知道东欧国家的真正主人是谁,随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地图头表示这是一次胜利的大会,苏联祝贺匈牙利踏出关键的一步,不干涉。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特殊关系的终结
不干涉,这个态度就是自由世界想要的,这是几十年来自由世界的梦想,这一回终于是在地图头的任内实现了。
美国国防部部长切尼正在伦敦访问,为马上召开的首脑峰会和英国进行沟通,此时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得手舞足蹈,“他可真是一个伟大的人。”
“我看,可以和瑞典方面说一下,把诺贝尔和平奖给他。”艾伦威尔逊笑眯眯的建议道,“他的功绩完全可以和萨哈罗夫,索尔仁尼琴相提并论,甚至超出,这也是他赢得的奖励,不是么?”
索尔仁尼琴是一九七零年诺贝尔文学家的得主,萨哈罗夫则是一九七五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两人得奖的原因当然是他们都是反苏人士。
艾伦威尔逊用这两个人和地图头相比,当然是已经为地图头的举动盖章了。
“尊敬的爵士,再好不过的想法。”切尼拍着手掌,这位堪称是战争贩子,然后家族势力被懂王连根拔起的现任国防部长,此时满脸的认可,“也许我们能够亲眼看到,长久以来的敌人认输的一刻。”
如果说从前,美国对地图头的种种政策还有所怀疑,这一次苏联的表态,至少可以把这种怀疑打消大半,匈牙利的议会制的意义重大到了,几乎无法形容的地步,为了国家体制,苏联曾经亲手在波兰进行过军事行动,现在终于松口了。
这才是让切尼感觉到胜利在望的一刻,“不知道未来的人会怎么看,苏联这几十年来和我们的对抗。”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艾伦威尔逊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桉,不过让他来说的,那就是耗费巨大时间和精力的武装力量没起到作用,是一个引以为戒的事情,后来者吸取的教训是,千万不要惧怕和美军面对面的打一仗。
美国作为现任霸主,手中有无数可以用来牺牲的所谓盟友,完全可以牺牲他们为美国自己争取时间,如果挑战者建立的军事力量是以击败美国为目标,最好是真正的在战场上用过一次,不然建设这种军事力量有什么用呢?
切尼没多想还在继续道,“关于欧洲安全问题,美国还是一直尊重英国的看法,当然了,同样也尊重其他盟友。”
“和美国的关系是英国外交政策核心。”艾伦威尔逊带着坚定不移的口吻,其实心中不以为然,甚至还在盘算,当前冷战胜利在望,英国和法国两个国家,都不存在美国驻军,实力也仍然不可小视,能够抢夺多少利益。
不得不说,艾伦威尔逊总是想当然的认为,法国的利益和英国是一致的,生活本就艰难,还不能想一些美好的事情么?他前世也是一个屌丝,有这个心理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和切尼对话完了,艾伦威尔逊就去唐宁街十号安慰撒切尔夫人去了,大英帝国的现任首相其实对切尼的来访是很重视的。
不过显然切尼并没有在英美特殊关系上,给铁娘子想要的答桉,事已至此,撒切尔夫人也应该知道,在里根时期偶然非常热乎的英美特殊关系,事实上已经结束了。
哪怕是里根为之站台的老布什,对这个前任倡导的特殊关系也不热乎,看着撒切尔夫人不甘的表情,艾伦威尔逊就知道,切尼的表态还是没有让铁娘子死心,马上要举行的北约首脑峰会上,估计撒切尔夫人还会争取争取。
对这种不甘,艾伦威尔逊故作不知,也没有提及,转达了北约首脑峰会的重要性,还主动提及道,“玛格丽特,我到时候和你一起去。”
此时的无上权威,话语是轻柔的,目光是深情款款的,似乎在铁娘子心情不佳的现在,并不准备再给一棒子。
对于撒切尔夫人的争取,艾伦威尔逊心中门清,无非是想要借着布鲁塞尔的首脑峰会上,和老布什进行最后的争取。
布鲁塞尔,艾伦威尔逊也去过很多次了,再去一次陪着撒切尔夫人参加首脑峰会完全没有问题,这个态度让撒切尔夫人极为惊奇,“我还以为你是过来嘲笑我的。”
“我们之间的问题只是看待国家利益的角度不同。”艾伦威尔逊走到撒切尔夫人背后,直接把铁娘子抱住了继续道,“现在这个时候,我怎么还能够和你吵呢,国际局势需要英国上下团结一心。”
撒切尔夫人一个蜷缩,结婚后没有被其他人触碰过的地方被一只手掌覆盖过了,受惊的铁娘子直接蜷缩起来,“够了,不要太过分。”
“抱歉。”艾伦威尔逊一副一时冲动的懊悔模样,这当然只不过是演一演,有多少诚意就看他本人的演技了,“不管怎么说,我也希望我是判断错误,不然的话,可能英国将要为美国的外交政策调整付出巨大的代价。”
艾伦威尔逊心中绝对不希望是自己判断错误,德国统一对美国并不是大问题,但对英国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在阻止德国统一这件事上,英国理所应当的竭尽全力,这是毫无疑问的。
几天后,艾伦威尔逊已经陪着撒切尔夫人到达了布鲁塞尔,这一次的北约首脑峰会,撒切尔夫人可谓是做足了功课,希望能够和老布什建立起来不次于和里根的私交,以此来稳固英美特殊关系。
但是出席的美国总统布什,给了撒切尔夫人一个明确的回应,不仅改变了以前同英国在短导问题上的相同立场,对联邦德国作出了让步,而且提出了一个全面、大幅度地削减欧洲常规军备的方案;放弃不与苏联谈判削减短导的立场;甚至不再坚持立即作出短导现代化的决定,他同意德国总理科尔的建议,将短导现代化推迟以后再议,等等。
撒切尔夫人大感意外,开始有了一种被出卖了的感觉,这几乎是推翻了撒切尔夫人和里根原来的一切坚持,新总统毫无疑问的告诉了撒切尔夫人,这一轮的英美特殊关系,已经结束了,本届政府认为德国的态度,更加有助于维护欧洲安全。
在老布什表态之后,撒切尔夫人的据理力争,也就变成了无理取闹,用在国内政治上的强硬,在这种国际会议上就显得不合时宜。
“还的是美国啊。”听着会场里面出来汇报的外交官转达,艾伦威尔逊神情放松,对布什总统的硬气感慨,像是这种让撒切尔夫人难堪的事情,还是美国人做最为适合,看吧,这就是倡导英美特殊关系的下场。
此时的首脑会议会场,老布什的讲话还没有结束,兴致勃勃的将德国总理科尔,称之为美国在欧洲的领导伙伴,这让撒切尔夫人如遭雷击,久久的说不出口来话,这是把美国和德国的关系,放在了英美特殊关系之上。
这种讲话,已经让展现强硬的撒切尔夫人极为难堪,铁娘子似乎在感觉,各国首脑此时看向自己的目光都不怀好意,而且,要是同样在布鲁塞尔的内阁秘书长知道,肯定又要骂她了。
堂堂大英帝国的首相,此时在面对艾伦威尔逊之前,已经心里发生了恐惧,现在老布什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艾伦威尔逊一直以来对英美特殊关系调子起的高,实际上却不热心是有道理的,相比较撒切尔夫人频繁出访美国倒是仿佛成了一个笑话。
“你认为问题仅仅在这里么?”见面之后,艾伦威尔逊又换上了冷暴力的脸色,随后拿出来了一份情报道,“我听说有不少民主德国的公民,已经出现在了匈牙利境内,而匈牙利刚刚宣布要开放和德国的边界,你觉得这些民主德国的公民,是要往哪走?别提联邦德国的生活水平本就比民主德国高不少,出现这种事情,就算联邦德国并不富裕,凭借数倍于民主德国的人口,波恩方面也可以调集庞大的物资来展开诱惑。”
“这才是真正严重的问题,要是民主德国也挺不住,拟认为德国统一还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么?”
撒切尔夫人一怔,马上回答道,“美国看不到两次世界大战的危险么?还有苏联,苏联在民主德国是有驻军的。由于德意志的统一是在俾斯麦的领导下实现的,德意志一直在难以预料的侵略和自我怀疑之间来回摇摆。德国的近邻,如法国人和波兰人,远比英国更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只是美国人不一样;而相同的关心则经常使德国的近邻忍不住从看似麻木的言论中解脱出来。苏联实际上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尽管由于他们需要波恩方面的信贷和投资而一直保持沉默。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坚持德意志不应成为能够以牺牲别人换取自己利益的大国。德国人焦虑不安的真正原因是自我意识的极端痛苦。”
“就我们两个,不要用这种修饰的词语了。苏联在东欧的驻军已经开始撤军了,而美国隔了一个大西洋,现在美国有了两亿多人口,不是只有六千万人口的英国和差不多的法国。”
艾伦威尔逊直接反驳道,“你不是一直认为地图头很蠢么,他就不能在德国统一的问题上在蠢一次?”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甚至三国协约
撒切尔夫人的措辞,用来写一个回忆录,或者出现在文件当中倒还可以,用来对话简直酸倒牙。
事到如今,艾伦威尔逊就要刚被亲密盟友重击的首相一句话,是不是要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德国统一成为现实?其他的都是风花雪月。
“当然。”撒切尔夫人组织着措辞,“哪怕是德国人想要吧德国放置在一个;联邦制的欧洲当中,我也认为这是错误的。因为重新统一起来的德国简直是太大,太有威力,以致不能在欧洲之内只是简单地成为另一个角色。进而言之,德国人总是盯着东面和西面,尽管体现这种趋势的现代方式是其经济扩张,而不是领土侵略。这样,就其本质而言,德国在欧洲是一个制造不稳定的力量。只有美国对欧洲的军事和政治介入和欧洲另两个最强大的主权国家英法的紧密关系才能够平衡德国的势力。”
“美国是帮不上忙的,科尔只要保证不敢走驻军,美国为什么要反对?至于苏联,苏联的驻军都开始撤离了。”
艾伦威尔逊澹然浇灭了撒切尔夫人对美国角色的妄想,冷嘲热讽道,“看来布鲁塞尔会议上,布什总统的发言还不够直接,德国是欧洲的领导伙伴这句话,如果英国首相理解不了这句话的意思,我建议提前举行大选。”
撒切尔夫人轻咬着嘴唇,但少见的没有和眼前的男人顶牛,因为布什总统的话确实对他刺激太大,可以说她的外交理念都被美国的表态颠覆了,“你现在是笑话我么,作为英国首相被美国人打了脸。”
“每一个倡导英美特殊关系的首相,都有这么一个过程,你运气不错碰到了里根。从刚开始,我就知道这一天迟早要来。”
艾伦威尔逊轻飘飘的回答,“现在只不过是证明了,你也不例外而已。不过也好,主要本土没有驻军,这就无法对国内的政治造成决定性影响。”
“能不能阻止德国统一,主要看欧洲国家的态度,美国和苏联都是指望不上的,苏联在蠢货的领导下,美国眼看苏联现在的情况,开始扶持德国平衡英国的影响力,所以英国选择盟友,只能找欧洲国家。当然了,我认为这都远远不够。”
“现在我们就应该以假定德国统一的结果,来制定如何阻止的外交策略,在这件事上,英国的盟友是欧洲国家,甚至包括民主德国。只要德国不会统一,德国统一社会党,一样可以做英国的盟友。”
“你说得对,不过,民主德国?”撒切尔夫人这才缓过来神,问道,“所以?你要做什么?”
“我们甚至可以和民主德国做朋友,必要的时候我会访问柏林,真正的德国首都。”艾伦威尔逊丝毫不隐瞒自己的目的,在德国统一的事情上,是值得英国火力全开的。
“当然还有一些可能不堪大用的办法,比如说,向联邦德国的公民散播焦虑,说两国的经济相差过大等等。不过科尔应该会化解掉这种招数。”
“现在我们就要地图头的承诺,不过不要抱太大希望,他确实是一个笨蛋,不值得期待,同时我相信密特朗是站在我们这边的。”
艾伦威尔逊来回渡步道,“总之,既然首相要坚决阻止德国统一,那么最为合适的盟友就是法国,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绝对不容忽视的国家,那就是民主德国,我们必须要承认一点,不会有执政党愿意放弃政权,哪怕是英国也是如此,你制造了这么大的失业人口,让英国的治安出现重大问题,不也是为了瓦解工党的工会势力么?”
德国统一社会党是绝对不愿意让出执政权的,这一点艾伦威尔逊可以深信不疑,现在如果苏联不愿意支持的话,英国甚至可以成为这个民主德国执政党的盟友,这也是给布什表态德国是欧洲领导伙伴的反击。
“怎么?你不敢?”艾伦威尔逊直视着撒切尔夫人的眼睛,后者的目光变得坚定,“也是时候让所有人知道,英国的声音是不可忽视的。”
显然这句话,是对刚刚结束的首脑会议上,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对撒切尔夫人忽视的回击,艾伦威尔逊则开口道,“我想我可以访问一下柏林,我们都承认,民主德国的成立,比联邦德国更具备法理。”
就如同斯塔西的领导人马库斯·沃尔夫说的那样,“凡是不曾以实际行动制止国社党上台和发动侵略战争的德国人,均应对第三帝国的战争罪行承担责任。然而,这种深邃见解,在当时不过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所赢得的赞誉甚少,而受到的攻击和漫骂不知要高多少。”
而巧合的是,民主德国的领导人们还恰恰是“以实际行动制止国社党和侵略战争”而被关进集中营以及被迫流亡者。
正如我们通过揭露敌视我们的政治家或高级官员的第三帝国历史把他们搞下台一样,西柏林自由法律工作者委员会,一个由逃离民主德国的律师组成的反共组织也如法炮制,在报上登出了隐藏自己国社党成员历史的东德官员的名单。
由于第三帝国期间几乎所有民主德国的高级情报官员和政治领导人均流亡国外,或转入地下,民主德国轻而易举地赢得了这场宣传战。
“和法国方面的沟通,我可以信赖首相么?如果能,那我就直接去柏林了。”艾伦威尔逊开口发问,他现在必须知道撒切尔夫人的真实想法。
“我就怕密特朗不敢动手。”撒切尔夫人开口道,毕竟法国和德国都是欧洲大陆的国家,一直以来法国都是拉拢德国制衡英国的。
在这个世界更是如此,因为英国的实力始终比法国高上这么一块,这十年来撒切尔夫人又不断倡导英美特殊关系。
这就导致密特朗看到不断和美国走近的撒切尔夫人,在密特朗眼中近乎是一个第五纵队。
所以十年来的英法关系是,撒切尔夫人不断和美国加深特殊关系,密特朗就在不断的联合德国,防备英国把欧洲搞乱。
这怪谁啊,艾伦威尔逊多少次提醒了撒切尔夫人,现在这个英法两国缺乏信任的问题,不就是撒切尔夫人自己造成的么。
他也没客气,直接就开口,英法缺乏信任就是撒切尔夫人过于明显的亲美言论造成的。
数落完了,艾伦威尔逊话锋一转,“不过我还是相信,在这件事上密特朗非要可靠,甚至比一些国内的政客都可靠。”
他似乎是记得,密特朗在德国已经暴露出来要统一的想法时候,密特朗甚至有重启三国协约的想法。
其实对德国统一这件事,英法两国虽然态度是一样,但手段还是不同的,撒切尔夫人是毫不掩饰要阻止德国,密特朗是偷偷地进行合纵连横,甚至准备和苏联彻底和解,重新三国协约,用军事力量压制住德国的统一步伐。
不过显然两国都过于相信了苏联,地图头的苏联根本就没有反应,现在就看这个世界不止一筹的英法两国能够起多大的作用了。
经过了人生历程中有重要角色的男士一番蛊惑之后,撒切尔夫人成功的找到了团结欧洲的关键之处,艾伦威尔逊则进入了联邦德国,好不容易来一趟,当然是看他这个做第七装甲师师长的好儿子。
比勒费尔德是英国第一军指挥部,作为下辖第七装甲师的师长,阿尔伯特也在这里居住,艾伦威尔逊到来的时候,陆军的明日之星,直接出现想知道自己的父亲有什么指示。
1...661662663664665...7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