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不过像是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这些国家,其实并没有取得更好的经济地位,虽然在人均数字上变得好看,但从百分比来看,根本就是原地踏步。
所以匈牙利的欧大公就曾经说过,匈牙利只不过是从听从莫斯科变成了听从布鲁塞尔,整个过程并没有给匈牙利带来多有好处的改变。
很快艾伦威尔逊就到了英国大使馆,今天的行程表上,撒切尔夫人此时应该在英国大使馆会晤了一批包括艺术家、科学家和学者在内的知名人士,简单来说就是苏联的公共知识分子,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反贼,最大着名的人就是苏联氢弹之父萨哈罗夫。
撒切尔夫人和这位苏联氢弹之父对话,艾伦威尔逊回来的时候对话刚刚完毕,整个大使馆正在热烈鼓掌,询问了一下前因后果,无上权威顿时兴趣缺缺,他只不过没记错的话,萨哈罗夫死在苏联完蛋之前,他真希望这位仁兄多活几年,看看一辈子努力的目标,最终以什么样的形态展示出来。
“首相已经邀请萨哈罗夫参加晚上在大使馆举办的晚宴,等会首相还要去克林姆林宫和苏联领导人对话,需要一下午的时间。”驻苏联大使一五一十的转达今天首相的行程。
“首相很喜欢和苏联人对话是吧。”艾伦威尔逊不咸不澹的开口,果然是从地图头身上找到自信了?“我有件事要和首相谈论一下。”
讨论德国的统一问题,似乎是在预测八字没一撇的未来,但其实并非是扯澹,早在科尔上台的三年前,科尔在一份政府声明中强调联邦德国政府“将竭尽全力在和平与自由中争取并完成德国统一”。
为此,他与东德签订了包括经济、贸易、交通、文化、环境等多领域的协议,旨在全方位密切两德关系。
对此,联邦德国舆论评价说,“科尔政府试图用大步子来超过以前社会民主党对民主德国的小步子政策。”人家从来就没有隐藏目的,只不过所有人都不认为能够成功,苏联人一定会干涉的,但没想到苏联人就真的看着什么都没做。
看到兴高采烈的撒切尔夫人,艾伦威尔逊开口道,“我的首相,看来你对这一次的访苏节奏十分满意,听说下午还要去克林姆林宫。”
“不能再满意了。”撒切尔夫人丝毫不隐瞒自己的想法,“我和米哈尹尔的对话十分开心,从头到尾就占据着主动。”
“我想,能不能谈论一下德国的定位问题。”艾伦威尔逊开口道,然后重复了几年前科尔对和民主德国拉近关系的种种努力。科尔是一致怀着统一德国的野心的,这显然是英国不能接受的。
“不会有这么蠢的领导人存在的,科尔的目的不可能成功。”撒切尔夫人不以为然的滴咕。
“是嘛?我看地图头并不是一个聪明人。他都能说出来要建立无核世界。”
艾伦威尔手插裤兜,不怀好意的道,“我们当然希望苏联的领导人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妥协性,这一点毫无问题,但是太妥协了也不行。他为了取得自由世界的夸奖连无核世界都敢提,万一被科尔说动了呢?总不能首相访问一次满载而归,科尔访问一次就什么目的都达不成吧?”
“其实我们可以稍微示好一下,给予苏联本来就在他们手中的利益,比如说承诺苏联在东欧的特殊利益,最好把民主德国点名。就以科尔对民主德国的政策入手,如果地图头拒绝那最好。如果他拒绝的不坚决,那我们可要早做准备了。在这件事上英国绝不孤单,相信所有欧洲的自由国家,都是支持我们的。”
英国的态度自不必说,地缘政治利益来看,法国、英国和苏联均是德国分裂的受益者。
德国重新统一,将打破欧洲力量平衡,改变法德力量对比。统一的德国不仅将进一步确立其欧洲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政治上也将逐渐居于欧洲的中心地位。
法国原先建立在德国分裂的基础之上的、谋求充当西欧盟主的打算势将落空。
欧洲其实存在一个不太明显的鄙视链,西班牙人认为意大利处在g7集团名不副实,而意大利则同样扮演拖德国后腿的决策。
甚至在反对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扩大的咖啡俱乐部当中,意大利就是明面上的领导者。
阻止德国统一这件事上,英国决不孤独,不管是法国还是意大利,都肯定是英国的支持者,现在挑明这件事其实更好,现在地图头还不像是两年后这么焦头烂额,大概率能够给予撒切尔夫人坚决捍卫苏联在德国利益的保证。
“就是说出来不太好听,不过可以作为一个私下承诺,不出现在联合公报当中。”艾伦威尔逊看出来撒切尔夫人为难,善解人意的建议道。
“哪怕到了莫斯科,你竟然干涉我的外交工作。”撒切尔夫人从地图头那里得到的成就感,在内阁秘书长面前再次消失不见了。
此时的撒切尔夫人需要夸奖,艾伦威尔逊瞬间秒懂,信誓旦旦的建议道,“再从苏联领导人面前把成就感找回来,我想这样就好了。”
“这是什么?”撒切尔夫人看着眼前的录音笔,这东西她太熟了,艾伦威尔逊曾经不止一次的拿出来过。
“如果首相能够做到零零七的工作,我想在整个首相生涯当中,都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pua大获成功的艾伦威尔逊更进一步,希望撒切尔夫人在和地图头谈论德国问题的时候,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把对话记录下来。
撒切尔夫人当然不同意,她可是英国的首相,怎么能够做这种事?但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在前往克林姆林宫的时候,首相还是把录音笔带上了。
“魏王雅量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目送着首相出发,成功展现了丞相之才的无上权威不由得自夸。
“宣布德国重新统一之日,就是一纸简短公报宣布某一位元帅对我取而代之的时候。”听着录音笔当中记录的地图头声音,艾伦威尔逊精神抖擞的拿过来录音笔,“这可是珍贵历史记录,也是我们首相竭尽所能捍卫英国利益的证据。”
就像是艾伦威尔逊说的,地图头虽然快两年的领导人生涯,除了给苏联带来衰退之外什么都没带来,但当前的局势还没坏到要吃嗟来之食的地步。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地图头也不可能低三下四到对德国统一这种问题说软话,总而言之这也可以称之为地图头给英国一个承诺,就看以后怎么用了,能不能直接给科尔,告诉德国总理别白费劲了呢?
两个德国都是主权国家,因为被欧洲各国广泛承认,并且原封不动的一直持续下去,这是英国的真诚期望。显然地图头也对这种期望给予了正面回应,撒切尔夫人终于把主要问题都谈个遍之后,来进行莫斯科之外的行程了。
驱车去莫斯科市郊五十公里处的一座着名的东正教三圣谢尔盖修道院,参加该院的宗教仪式。这所修道院是俄罗斯东正教教徒们的“圣地”,随后在莫斯科大剧院,撒切尔夫人看芭蕾舞团的天鹅湖演出。
“苏联女性真是太有魅力了。”刺耳的评价传进撒切尔夫人的耳朵中,首相不由得对这种噪音怒目而视,沉浸其中的艾伦威尔逊自然是没看见。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比如罗马尼亚
访苏的第三天,撒切尔夫人上午与苏联总理和几位部长举行会谈,下午接受三位苏联电视台记者的采访。
艾伦威尔逊建议,也不要总提及核武器,中程导弹,无核世界这种东西,处于拉拢或者说欺骗朴素的苏联人情感这个目的,总是要提及两国合作的。
可能是因为两个任期下来,撒切尔夫人的经济政策一直处在毁誉参半当中,导致首相尤其不愿意在对外出访当中提及经济政策,提及了就是给自己难堪,撒切尔夫人总是刻意回避这一点。
“苏联又不了解英国,有什么不好谈的。”艾伦威尔逊为首相打气,然后表示自己今天会到处转转,还表示昨天对契丹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英国可以考虑和这位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
反正他也不是第一次和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建立良好关系了,在不知道多少任之前的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也就是福尔采娃女士那,他就成功建立了深入的关系,一直维持了几十年。
撒切尔夫人倒是对这个建议很感兴趣,虽然地图头已经很让大家满意,但如果有更加满意的人士出现,那当然是更好。
对于这个对大英敌国忠贞不二的无上权威,撒切尔夫人也不由得感叹,其实两人完全不用走到今天这一步,不过现在也不错,如果真的结成夫妇,一个做内阁秘书长一个做首相,这样的现实是不容易出现的,年轻时期的结识,可以当做一个美丽的回忆。
“那么我们就共同努力,让大英帝国回到光荣时代。”艾伦威尔逊对撒切尔夫人比划了一个加油的动作,目送辛勤的首相继续访苏行程。
至于今天他自己的行程,来苏联怎么能不和好大儿谈谈呢,文化沙皇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不代表阿列克谢耶夫就没有,如果克格勃的领导层也有前三排的说法,作为首都的安全局局长,阿里克谢耶夫当然属于其中一员。
总不能指望着已经老迈的文化沙皇亲临一线冲锋陷阵吧,赫鲁晓夫被推翻那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还让福尔采娃做这件事显然不现实。
福尔采娃能做什么呢,到了今天,可以说推翻赫鲁晓夫的直接利益相关已经走的走,退的退,现在的苏联最高领导层,就剩下文化沙皇一个人还在岗位上。
她如果健健康康的活着,可以利用自己的经验在巨变来临的时候,给出精准的判断,什么时候应高苟一波,什么时候应该梭哈。
这种经验正是阿列克谢耶夫所欠缺的,虽然好大儿也曾经策划过他国政变,但雅加达主要是有艾伦威尔逊通风报信,阿里克谢耶夫只是够莽。
父子进行了这一次访苏的第一次深谈,阿列克谢耶夫再三承诺,他这个莫斯科安全局局长,绝对能够保证今天的见面不会有第四个人知道,肯定有第三个人知道,那就是福尔采娃。
“其实回忆过去,我也不会想到竟然在敌人的中间,还有一个自己的孩子。想着喀秋莎抚养你这么多年,我还是有些愧疚之心。当然了,这不是帮助你的理由,处在英国的角度,英国和美苏有着不小的差距,从各个方面来说,也做不到背弃美国贴近苏联。为了维护英国的利益,我还是希望世界更加平和一些,别让苏联的战略收缩变成战略崩溃。”
艾伦威尔逊在好大儿面前的话,那当然是半真半假,他心里不仅仅想要平衡美国和苏联,还想要用某大国平衡一下苏联。
大国都保持一定的竞争力,这样才会让这个世界更加有利于英国,实力相近才有英国的用武之地,要知道在十八十九世纪,英国就是在多强并立的世界当中游刃有余的。
一边倒本身就是在消除本身的统战价值,而且一边倒的时间越长,自身的统战价值越低,所以艾伦威尔逊能够理解某大国的背刺,只不过这辈子思考的角度已经是英国了,看背刺就是背刺,不会相信什么正义的背刺这种自我宣传了。
苏联的问题涉及的不仅仅是苏联,这一点好大儿也同意,艾伦威尔逊则直接告知了阿里克谢耶夫,昨天他让首相和地图头讨论了德国的地位问题。
“阿廖沙,问题在于什么你知道么?就怕你们苏联自己改革,东欧国家不改还不行,地图头对自由世界的领导人如同和煦的太阳尽显温情,对东欧国家的领导人则重拳出击,你也知道,这些国家其实国力都不怎么大,其实颠覆起来,就难度而言,不比什么非洲、中东、东南亚难多少。”
苏联这种需要手术,但毫不犹豫还要带着盟友一起手术的行为艾伦威尔逊都无法评价,后来东欧国家反俄那都是有道理的,你选择嘛,偶像。
当然真反俄的国家,当然是忘不了平独镇露的波兰,以及当时波兰荣耀的另外一个组成部分立陶宛。其他东欧国家,并不是真到了完蛋的地步。
就拿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来说,人家前脚还访问某大国呢,还说对罗马尼亚的平稳局势有信心,回国就一发不可收拾,直接被枪决了。
最搞笑的就是,哪怕都过去了三十年,罗马尼亚找了这么多年的巨额贪腐财富,还一直都没找到,实际上就是齐奥塞斯库夫妇没有贪这么多钱,不然三十年掘地三尺的寻找,也早就该找到了。
罗马尼亚是东欧的一个强国,其实齐奥塞斯库的死的确很奇怪,但从齐奥塞斯库执政来看,罗马尼亚已经实现了发达富裕,但富裕并不能收买人心,人心是不知足的。
齐奥塞斯库总想走出独立自主的路线,做东欧戴高乐,既想与苏联搞好关系,又与西方国家交往。这势必让苏联不满,而美国表面上与罗马尼亚交往,但实际上美国目的就是瓦解罗马尼亚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
但也不能说,他的死亡就是和美国有关,苏联控制了东欧这么多年,不可能一点没有暗桩,齐奥塞斯库领导了罗马尼亚这么多年,忽然就被美国支持发展短短几年的组织干掉了不现实,有这种神不知鬼不觉操作的,深耕几十年的苏联可能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在艾伦威尔逊看来,罗马尼亚的底子是最好的,国家的生活水平仅次于南斯拉夫和民主德国,没有南斯拉夫的民族问题,也不像是民主德国身在前线,他的死亡没准就是美国和苏联共同的结果。
但是直到齐奥塞斯库死后多年,他们依然没有发现那笔巨额海外存款的踪影,或许从一开始这笔钱就是不存在的,示威者冲进齐奥塞斯库的家中也没有发现传言中奢靡的家具,那纯金的水龙头压根儿就不存在。
过了二十年,人口流逝的罗马尼亚,已经有不少人后悔,让齐奥塞斯库时期很有国际分量的罗马尼亚,变成了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国家。
阿列克谢耶夫听着艾伦威尔逊的叙述,这个分析的核心就是,东欧国家远没有苏联的底子,一旦被地图头逼着起到一个榜样作用,东欧肯定会比苏联先乱起来,而如果地图头想要换掉东欧不听他指导改革的领导人,肯定会借用克格勃在东欧几十年的深耕,这件事是瞒不过克格勃的。
“听喀秋莎说,你做过顾问部的部长,看来这件事是瞒不过你的。”艾伦威尔逊斜视了一眼好大儿,“如果出现类似的设想,其实很简单,如果美国动手的话,作为五眼联盟的重要成员,这件事瞒不过英国。如果是你们苏联动手,你本身就是克格勃的高层,也瞒不过你。”
“我们假设要颠覆的罗马尼亚,其实很简单,把这件事告诉齐奥塞斯库本人就行,只要知道了威胁的来源,他有这个能力平息事端。”
“当然其他东欧国家的情况更为复杂,刚刚的乐观也仅限于罗马尼亚,至于其他国家,因为有苏联驻军的存在,你其实做不了什么。但也正是因为苏联驻军的存在,哪怕出现问题了,只要苏联驻军还没有撤走,一切都有挽回的余地。”
之所以提及罗马尼亚,就是因为罗马尼亚早先是有苏联驻军的,但是在齐奥塞斯库时期,因为倡导罗马尼亚要独立自主,驻罗马尼亚苏军明面上就被赶走了,暗中克格勃是不是留下暗桩,艾伦威尔逊一个英国人,肯定不知道。
只要这些国家的苏军还在,只要一天不离开,就有翻盘的机会,这不用阿列克谢耶夫操心。
“如果地图头强迫这些国家必须跟着苏联的步伐改革,那说明问题已经很严重了,这些国家都会陷入动乱当中,我相信那个时候苏联的矛盾也会非常尖锐,应该是各派互相攻击的高峰。如果你真的已经下定决心了,到时候把你的家属送出来,我肯定会保护好。”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想回家么?
阿列克谢耶夫的行为,艾伦威尔逊认为就是螳臂当车,如果要是对方听话,他说不定会劝说一下不要这么做。
但是很明显两人是很陌生的,人家的整个教育都是苏联体系之下养成的,已经下定了决心要螳臂当车,他一个英国人,访问苏联也就能待几天,怎么可能让其改变主意?
其实仔细想想,也不是不可以参与进去,不过首先的前提,肯定是保护自己身家性命的安全,之后才是能不能成功。
艾伦威尔逊便开口,如果非要走到那一步,到时候一定要把家属送出国,到时候做事才会无所顾忌。
阿里克谢耶夫犹豫了一下,漠然点头,艾伦威尔逊开口道,“我差点忘记了,苏联的其他人可能会犯这个错误,你不会。雅加达行动,和随后清洗印尼军方的后续当中,你本身就是见证者。这样也好,你应该很明白,在事关这种问题的时候,心慈手软会是什么下场。”
提及了印尼的行动,唤起了阿列克谢耶夫的回忆,连同父亲的话,让他很清楚,这种事情一定要切记心慈手软。不能因为曾经类似的事情,苏联没有出现流血事件,就认为未来不会发生,从更大的范围想想,出现流血事件才是正常的。
“我看今年之后,克林姆林宫对国家的控制会下降不少。”艾伦威尔逊话锋一转道,“也许我们联系不会这么困难了。如果发现问题,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可以和我商量一下。没事和喀秋莎多商量一下,我肯定不是苏联的朋友,但美国人肯定是敌人。”
“要平衡这个世界是吧?”阿列克谢耶夫苦笑一声反问道,“您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英国就适合这样的世界,一旦你们完了,世界不平衡是其次,难道冷战的战败就没有后果么?如果美国拿到了大部分战果,其他国家的日子更加不好过。”艾伦威尔逊挤出难看的笑容,“你不会认为,英国往日本发展我会很开心吧?”
无上权威在乎个毛的人权,那种东西只不过是一个干涉的借口而已,往好了说,英国要是能够一口吞了冷战胜利的果实,还用看美国人的脸色?
本身还维持在百分之二十七的份额,到时候在加上苏联阵营的英镑结算贸易,请问美国是哪位?
他尽量保全英国临门一脚的国力,其实现在想想,可能就是为了这种情况做准备,正常情况下英国竞争不过美国,但总有特殊情况。
这一次访问和福尔采娃母子都见了面,分别讨论了两人所在地位能做什么,距离分别的时候又近了一些。
回到下榻宾馆,电视当中正在播放撒切尔夫人接受苏联电视台的内容,她声称,苏联的核武器比任何一个其他国家的都要多;也正是苏联率先部署了短程和中程核武器;苏联在常规武器和化学武器方面也占有巨大优势;苏联在反弹道导弹方面已经走在美国之前等秘情。
这次采访未经过滤和删削,全都在苏联电视台予以照播。苏联人民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些秘情,不胜惊讶之至。
这种报道此时应该整个苏联都会收听到,这还不能证明此时的苏联宣传部门已经在反贼的领导下了么?这根本就是为了中导条约的签署找民意基础,无上权威估计,美国现在就算是没下注,也马上就会下注,不过都一样,他也下注了,下的还是重注。
访问苏联的最后一站,撒切尔夫人希望前往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参观,艾伦威尔逊当然不能进继续待在莫斯科了,自然是要跟随。
在斯大林的家乡,撒切尔夫人颇多感慨,“这个领袖竟然出身在这么一个偏僻之地。”
“出生这个问题,似乎不是决定领袖的必要条件。”附近无人,艾伦威尔逊轻声回答道,“谁能想象到一个乡村姑娘,会成为英国第一个女首相呢?有句话叫做英雄不问出身,丘吉尔首相对斯大林的评价也很高。”
结束了最后一个行程,这一次的访问就结束了,撒切尔夫人很高兴,她觉得自己已经达成了所有外交目的,简直顺利的不可思议。要不说英雄所见略同,艾伦威尔逊也是这么想的。
收获满满的撒切尔夫人在飞机上话变多了,显然没有在苏联境内的时候这么拘谨,“在苏联度过的时间里,我可以感到苏联制度下面的大地已经移动起来……我获得的欢迎,无论是俄罗斯人群中的热情问候,还是苏联当局在长时间谈判中对我表示的尊重,都表明在表象的背后某些带有根本性质的事情正在发生。罗纳德·里根和我在东方集团中人格化了的西方自由制度正在蒸蒸日上;苏维埃制度正在崩裂。我意识到将发生一场伟大的变化。”
“首相竟然这么认为?那就让时间来检验吧。”艾伦威尔逊心说,难道才上任两年的地图头,已经把苏联的虚实暴露的这么明显了么?不应该啊,还是撒切尔夫人就看地图头的眼光格外准?
关于撒切尔夫人的能力,他实话实说从来没发现过有什么特别,就是一个固执的女人,怎么一碰到地图头就这么厉害了?
“也许我也应该,为了英国谋划一下了。”艾伦威尔逊觉得,英国以国家力量为主导的渗透行为,已经可以开始了。不过毕竟铁幕确确实实存在东欧几十年,英国现在手中没有什么遗留的影响力可以使用,不是完全没有。
南斯拉夫!在一九四五年,本应该被铁托塞进溶洞物理消灭的德国走狗,不是因为他一时良心发现,绝对不是贪图对方手中的黄金,所以后来送到罗德西亚去了么,这些人还活着。
其实英国本土也有格雷斯这样的人,他们来到英国的时间比格雷斯早了几年,是南斯拉夫王国的一些军人。只不过这批人规模不大,至少和罗德西亚的数量没法相比,所以一直都没什么存在感。
刚刚返回伦敦,艾伦威尔逊就投入到了工作当中,直接和格雷斯取得联系,询问对方想不想要回到南斯拉夫?出生在罗德西亚的人可能已经没有这种想法,但格雷斯可是在南斯拉夫生活过的,会故乡的怀念应该还存在。
铁托死后,这些二战漏网之鱼的最大仇人已经不存在了,而且南斯拉夫的政治结构比较特殊,非常容易形成互不统属的情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