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既然话不投机,内阁秘书长只能表达政府的强硬立场,希望煤炭工会能够悬崖勒马,不这么说不行,妻子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们说不定都在看电视,形象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梦露,这个大傻妞很有同情底层的心理,必须要做到仁至义尽才行。
这一次很被关注的沟通,最终在一脸沉重的内阁秘书长注视之下陷入破裂,事已至此,谁错谁对只能让时间来证明。
艾伦威尔逊最后一句话是,绝对不会关闭谈判的大门,哪怕取得这一次对工会的胜利,白厅仍然会尽最大的努力,完成英国的产业升级。
经过了平静的两个星期,全国八十一个矿井的十万工人率先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有的矿井的罢工工人甚至同警察发生了面对面的冲突。
此时的艾伦威尔逊,正在赫本那里表达了为英国已经耗尽了精力的心,所以赫本应该提供优越的后勤保障。
撒切尔夫人对伦敦警察局逮捕自己忠实拥趸的事施压之时,他已经躺在了梦露的住所当中,看着电视中的煤炭工会领导人阿瑟·斯卡吉尔大出风头。
几天时间,罢工扩大到了一百四十个矿井。全国停产的矿井计有百分之八十,而卷入罢工浪潮中去的煤矿工人约占矿工总数的百分之九十。
作为罢工领导人和煤矿工会主席的阿瑟·斯卡吉尔立即成为政界和媒体的热点人物。他奔走于各大煤矿之间,号召工人团结斗争,直到迫使政府收回关闭煤矿的成命为止。
斯卡吉尔就公开宣称,如果听令政府关闭矿井而无动于衷,默不作声,工人的权益将会受到更多的侵犯,工会的威信也将扫地以尽,撒切尔政府就会肆无忌惮地镇压工人运动了。
“这一次罢工会持续多长时间。”梦露叹了一口气,用征询的目光看向自己的男人,“非要用这么激烈的形势来对抗么。”
“也可以像是美国那样使用私人武装也收拾工人,但国情不同,美国这种事是很容易隐藏的,英国本土太小了。”艾伦威尔逊张了张嘴,“我们的目的并非是让工人失业,里根总统采取的办法,并不适合英国。”
所谓里根总统的办法,就是三年前,拥有一万五千名成员的美国职业航空交通管制工会patco宣布罢工。patco会员属于联邦政府雇员,受雇于联邦航空管理局。
政府拒绝罢工条件,里根总统命令他们在两天内恢复工作。工会没有接受,政府开除了一万一千名工人,并且规定这批工人终身不得担任联邦雇员工作。这就是美国历史上着名的patco罢工事件。
首先美国航空交通管制工会的规模和英国的煤炭工会规模无法相比,剩下就必须要说明基本盘大的好处了。
以美国的面积来说,一万五千人闹事真不是大事,之所以影响到是很多美国人的出行受到影响。
至于被解雇的雇员所遗留的空位,美利坚自有国情在此,自然是外包解决,联邦政府逐渐将过去由政府雇员管理的部分塔台服务外包。外包节省了成本,也造成了路径依赖,之后美国开始将大量工作外包,对掏空美国工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艾伦威尔逊可没准备把煤炭工人弄成失业人口的,首先人数太多,可能会对英国社会造成不稳定,从撒切尔夫人上台,英国的犯罪率就在逐渐升高,不过这件事要分怎么看,监控设备的需求也是助推电子产业需求的一部分。
艾伦威尔逊相信,只需要持之以恒,总有一天,像是一九八四那样的整个社会处在密不透风的监控网络中,一定会在英国实现。
一九八四这本书本来写的就是英国,内阁秘书长一定会致力于,让这一本着作下的社会成为现实,他甚至认为这对英国好处巨大。
如果非要被一个政府洗脑的话,那当然是英国政府来完成这项工作,如果英国政府无动于衷,就怕华盛顿有一天代替伦敦发号施令。
艾伦威尔逊并不只是忙着载人航天,他也在调配物资尤其是能源储备,希望从根本上让煤炭工人明白,至少这一次,他们是绝对无法和政府对抗的,罢工本身就会伤害社会,如果是一个英国拳头产业的工人进行罢工,那英国政府可能还会多考虑一下。
但像是煤炭工人这种已经被认定迟早要淘汰的产业,有无法在政府已经囤积能源的时候造成社会成本上涨,政府绝对不会后退一步。
安全、效益和环保,频繁出现在电视和各种舆论上面,艾伦威尔逊把煤炭产业是否需要保留的问题,作为英国公民讨论的大问题。
顺便还和工党议员打嘴仗,无上权威从来都没说过要消灭英国的工业,工业分很多种,印度连手工业都算工业,是不是英国也要跟着学?
在引用数据上,艾伦威尔逊可不像是撒切尔夫人那样,他引用的数据都是真的,不像是女首相那样胡搅蛮缠,一边捍卫撒切尔夫人对煤炭工会的政策,一边用事实说话,英国的工业能力是绝对可以优化的。
“很多人说,保守党政府除了对金融之外,剩下的产业都不感兴趣。内阁秘书长对此种说法有什么想说的。”前首相,现在已经辞去工党党魁的詹姆斯·卡拉汉,以后座议员的身份起身质询。
艾伦威尔逊不能等闲视之,虽然詹姆斯·卡拉汉已经不是首相了,但在目前的英国下议院卡拉汉是连任时间最长的议员,从一九四五年艾德礼内阁开始,一直到现在连续当选三十九年,所以卡拉汉还有一个称号叫下议院之父。
“尊敬的卡拉汉议员,确实是有这么一种说法。我并不确信内阁是否已经对此取得共识,但是白厅坚决反对这种决策,一定会斗争到底。”
艾伦威尔逊掷地有声的回复道,“英国要做一个高科技工业国,虽然金融业的收入更令人心动,但却无法覆盖广大的公民,要一个社会整体富裕,还是要走工业强国的路线。”
“我的内阁秘书长,希望你能够在捍卫国家利益的角度上,不屈从政治上的压力,就像是你从前做过的一样。”卡拉汉对这个回答表示满意,完成了这一后座议员和内阁秘书长的双黄表演。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爱国华侨
少不了又要和内阁解释一下,不过在风险考虑上,捍卫白厅的中立地位确实十分重要,如此回答艾伦威尔逊认为很合适。
回到白厅,马金斯汇报关于新的造舰计划,拿着国防部的文件,艾伦威尔逊看了一眼询问,“强调苏联红海军实力膨胀的主要原因了没有?”
“当然!”马金斯干脆的回答,这是白厅着重强调的主要甚至是唯一原因,在这个问题上国防部怎么会犯错误。
“这就好。”艾伦威尔逊满意的点头,“可预见的未来,苏联红海军的实力将会越来越强,我们当然要和美国盟友坚定的站在一起应对。”
就算是对着美国海军制定海军发展计划,也绝对不能说出来,必然是防备苏联红海军的,根本就没有其他理由。
现在的苏联红海军也当得起这样的防备,时间来到八十年代,苏联红海军已经不是在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面对美国海军封锁的无力模样。
总吨位破三百四十万吨的苏联红海军,距离三百七十万吨的美国海军也仅有毫厘之间。不然里根兴冲冲地拿出来六百艘计划做什么?开玩笑么?
基洛夫级战列巡洋舰第一艘已经服役四年,其他后续舰艇也在已经动工建造,光荣级巡洋舰也已经有四艘完成,剩下也列入建造计划当中。
不知道是不是皇家海军有一艘蒙巴顿海军元帅号的原因,根据情报部门的情报,以及卫星照片显示,基洛夫战列巡洋舰虽然还叫这个名字,但明显比艾伦威尔逊脑海中的基洛夫更大一些,毕竟基洛夫一号舰已经服役了,是一个三万吨的大家伙。
而基洛夫战列巡洋舰是分成两个工程的,而二号舰开始,吨位还要更大一些。
从首舰基洛夫号上得到的照片,苏联红海军也使用了垂直发射系统,看起来比他脑海中的基洛夫号更加简洁,至于光荣级的建造速度也快了不少。
提到苏联红海军怎么能不提航空母舰呢,此时的苏联红海军基辅级航空母舰已经全部服役,更大的库兹涅左夫级已经开工两年。
苏联红海军的现状,对自由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但艾伦威尔逊亦喜亦忧,英国坚决捍卫了中东的传统势力范围,虽然没有全部捍卫住,但确实在中东保留了和美苏三分天下的影响力,可能苏联在中东的失血点少了一些。
但哪怕有无上权威执行匍匐后退的政策,让步美苏激烈竞争的战场,某种意义上还帮助苏联优化了战略进攻的方案。苏联一门心思在军事上想要压倒美国的想法也没有丝毫改变,在军事上的投入,从这些比原本历史进度更快的服役就知道,那是一点都没有节省。
只要苏联还打着要在军事上压倒美国的主意,这个国家的开支就不会有哪怕一点的减少,只不过没有给这么多国家做冤大头,而是用在了国内的军事投入上,此时正在吨位上奋起直追美国海军的苏联红海军,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但对英国尤其是英国军方而言,红海军的追赶让皇家海军在要军费的时候理直气壮了许多,美国海军自己面对苏联红海军都快搞不定了,皇家海军还能够袖手旁观么?
“苏联红海军的那个垂直起降的舰载机,很厉害,如果我们能够得到技术的话,也就不用使用狂风战斗机上舰了。”艾伦威尔逊对自由世界之敌也充满了敬意,尤其是此时独步世界的垂直起降战斗机,雅克141垂直起降战斗机。
“不至于吧,不过是权宜之计。”马金斯眉头微皱,做了这么多年国防部常务次长,就算是以一个纯军盲进入国防部,这么多你也把各国的军备了解的七七八八了,他不认为苏联的垂直起降战斗机多么先进。
鹞式没有出现在皇家海军,说话就是硬气!艾伦威尔逊心里吐槽,但表面上不动声色,“是很先进的技术,苏联在武器的制造方面有独到之处。”
别说鹞式没有出现在英国,就算是在皇家海军出现了,垂直起降战斗机的标杆也是苏联,英国的鹞式能压住的是雅克-38战斗机。
可雅克-38战斗机有次级型号的战斗机,那就是雅克141垂直起降战斗机。苏联的垂直起降战斗机有两代,雅克141垂直起降战斗机保持着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多项世界纪录。
而后来的f35舰载机,路线上是雅克141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发展,而不是英国鹞式的发展。
艾伦威尔逊非常希望,在未来有机会,能够和苏联在垂直起降战斗机这项技术上,进行合作,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
虽然人家表面上还如日中天的时候,这么想可能有些不对,但终归是未雨绸缪,而且也不仅仅是在苏联身上未雨绸缪,他的好大儿夏洛回来了,就在英国本土正在进行罢工的时候,跟随母亲夏梦来到了伦敦。
“开放之后到处都是机遇,在当下两国在经济体系当中所处的位置来说,你可以在英国照搬很多经验。”艾伦威尔逊在夏洛面前很坦诚,他对每一个儿子都很坦诚,就算是炒作君子兰都能榄财呢,更何况好大儿远不用做这么低端的工作。
艾伦威尔逊还恰好对君子兰事件有所了解,当下这个时间正式君子兰最疯狂的时候,不过这和同好大儿的对话无关。哪怕就是十万一盆,对他针股份内阁秘书长来说,也不是大生意,英国可是刚同沙特达成了一个大生意。
“四百五十亿英镑?”夏梦捂嘴失声,这是她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哪怕她做一千年明星,也赚不到这么多钱。
“这才是真正的高端玩家,个人在怎么努力,也没有国家力量带来的财富来的更快。”
艾伦威尔逊说到这话锋一转,“现在我可以给你和夏洛一个机会,能够进入这种高端游戏当中。操作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不过这样自己辛苦赚钱的成就感,可以让孩子受用无尽。”
眼瞅着自称世界第五的尹朗,度过了刚开始被尹拉克突袭的尴尬,不断的收复失地,沙特就还这么继续无动于衷?
肯定是正在到处寻找让周边潜在敌人不敢轻举妄动的大杀器,不过这个世界就这么几个国家有这个资格生产。
美英法三国至少名义上是一个阵营,而且出售战略导弹是大事,英法不会在这件事上犯错误。
苏联内部可能已经不复巅峰,但在表面上谁都看不出来苏联有什么变化,甚至苏联自己可能都没认识到自己国家的问题已经出现。
这个世界只有一个国家,有自己的战略导弹生产能力,而且直白的说,现在对外汇的渴求处在最大的程度。毕竟连年逆差哪个国家都希望想想办法,就算是英国也无法长期时间处在逆差环境当中。
在开放之后,目前为止,某大国还没有哪一年是处在顺差的时候,外汇近乎是永远都不够用的,不然不会对沙特的上门求购这么上心。
战略导弹根本是拿钱买不到的东西,这么上心只能说明外汇缺乏已经快成心病了。
沙特也是英国的老朋友,签订了世纪订单之后,两国处在战后的蜜月期当中,艾伦威尔逊要捍卫两国关系,为缺乏安全感的狗大户找到安全需求。
“如果能够起到在两国之间牵线搭桥的作用,光是其中的运作费用,沙特就不会让你们吃亏的。”艾伦威尔逊循循善诱,就看母子俩能不能别人恐惧我贪婪了,如果不敢那无上权威可能会失望,现在再生一个可能来不及了。
眼看着夏洛跃跃欲试,艾伦威尔逊心中感叹还好,自己的孩子当中似乎没有特别扶不起来的,直接拿出来一个证件给夏洛,“先以英国政府的名义取得沙特方面的信任,证件里面有我私人赞助你的一千万英镑,失败了就自己留着,成功了是要还的。从你出生我就对你有着很大的期望,这一次要好好努力。”
画饼方面艾伦威尔逊绝对是专业的,这只不过是一个开始而已,远东机遇无限,就无上权威知道的,四大行都有外资持股,真到了时候,固然是有苏格兰皇家银行、汇丰、砂劳越、高盛、花旗、瑞士这些银行的好处,努力努力分给夏梦母子一块,也可以使使劲。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不太重要的事情,由于亲身经历,艾伦威尔逊不可避免的对电影发展有所经验,不是他特别关心电影行业,总是被动的被灌输,当前那边火遍全国的电影有少林寺一个,不过更火的是牧马人,少林寺的影响力没有同时代的牧马人大。
他不是教儿子怎么拍电影,拍电影夏梦就能教,他是阐述怎么和一些渐渐没落的电影厂合作,什么峨眉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这种当下实力强大,但渐渐跟不上时代的厂子,也需要人拉一把。
电影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落,夏洛回到伦敦之后,每天都有新收获,感觉到受益匪浅,“做好你的爱国华侨知道吧?以后你会感谢爹地的。”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德日有危险
“父亲,你的信心可能比现在他们的执政者还要足。”夏洛哭笑不得的道,“要知道在数据上,现在非洲都要比其亮眼。”
“非洲的数据?并不真实。某些方面可以说能够比一比,比如一些非洲国家的人口并不多,可能吃饭压力没有这么大。但一个国家的问题不仅仅是吃饭。”
艾伦威尔逊摇头道,“你根本不知道承受工业剪刀差的国家,真实情况到底和数据差多少。而且我没说你的国家很容易富裕,富裕也不等于强大,凭借广泛的国土和人口,想要强大比富裕容易的多。”
“这个世界上真正富裕的国家是哪?香江有很多人希望移民加拿大。”夏洛回想着自己在香江的经历,询问父亲回答的对不对。
“加拿大在数据上比澳大利亚高一快,但两国实际上是一个级别的,从人均工资就能看出来,而且如果澳大利亚不出现人口爆炸的话,上限要超过加拿大。”艾伦威尔逊很诚实的回答,香江人眼中的世外桃源加拿大,没有表面上这么光彩。
香江电影当中很多涉及到移民都会提及加拿大,事实上如果不是他这个无上权威,夏梦也会移民加拿大。
如果加拿大的工业是自己的,其实可以凭借工业力量甩开澳大利亚,可问题是加拿大的工业也不在自己的手里。难道只有墨西哥被美国虹吸么,加拿大一样面临着这种问题。
如果不是考虑到这个问题,在战后他也不会指导帕梅拉蒙巴顿去澳大利亚了,不就是因为澳大利亚距离美国远么。
哪怕澳大利亚因为二战当中的不愉快,对英国有牢骚,也比和美国接壤的加拿大强。
加拿大在民族情感上和英国靠近的优点,无法战胜美国就在旁边这个因素。
这个时代加拿大的劣势还不明显,在二十一世纪澳大利亚已经甩开加拿大一大截了,澳大利亚的工资比美国也不遑多让。
不过论及强大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澳大利亚的人口上限就在那,加拿大的人口上限虽然也不高,但比澳大利亚高。在生活水平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对比比的就是总量。
英国士兵比美国士兵的作战技能差?还是英国士兵没有美国士兵勇敢?差的不就是规模么?军事上是规模,总体差的就是总量。
教育爱国华侨成为新时代弄潮儿,是艾伦威尔逊当前的头等大事,现在有海外关系可是一个吃香的事,那不是十年前都被被当成特务看待。做普通爱国华侨并不是目的,要能做一个有能力的爱国华侨。
“你不要觉得从基础做起很累,因为国情上的不同,就业问题肯定是最重要的,你可以把纺织业放在羊城,魔都。记着两个大河口是肯定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印度倒也想这么干,可惜恒河口是一个叫孟加拉国的国家。”
“基础行业的利润不高,但有高的,你这次要是能把沙特的事情办妥,起步会容易的多,那为什么又要做劳动密集型产业呢?”
艾伦威尔逊在好大儿面前背着手来回走,老神在在的道,“对国家来说,价值并不完全是利润,你如果能够在白色家电上尽早,把人口潜力动员起来打败日本的话,对英国也有好处。马来亚对抗日本艰难,就差在人口规模上。”
爱国华侨打好前站,自然有大批英资进入,事实上现在就已经进入了,他还专门借用人脉把桑塔纳变成了英德合资的子品牌。
涉及到重要军售,不能指望夏洛单枪匹马把事情办妥,至少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艾伦威尔逊所幸还有些人脉,在纽芬兰借用了一下理财方面的人才,行政方面则交给马来亚,帮助夏洛完成蜕变。
一心二用的艾伦威尔逊,没有忘记自己的工作,煤炭工人的罢工还持续着呢,罢工工人组织了“工人纠察队”,沿途阻拦上班的工人,从而和保护工人上班的警察发生了冲突。
警察逮捕了八十名工纠队员。罢工开始后一直保持沉默的玛格丽特·撒切尔首相于同一天在电视中露面,她大声赞扬了警察的行动,说:“他们干得很出色。警方真了不起!”
这样,在以后罢工的整个过程中,警察与罢工工人的冲突时有发生,有时罢工工人和反对罢工的工人也发生内讧,甚至出现斗殴。
对于罢工工人和反对罢工的工人也发生内讧这种事,艾伦威尔逊心知肚明反对罢工的工人成分如何。罢工从三月开始,眼看着时间已经来到了五月,政府这边仍然气定神闲,当然了,艾伦威尔逊早就代表白厅说过,谈判的大门一直敞开。
煤矿工会和国家煤炭工业局开始了时断时续的谈判,但每次谈判均以失败而告终。
罢工进入了对峙阶段。这时撒切尔夫人即宣称,政府不会去干预煤矿工人罢工的事,并指出这类事宜由煤炭工业局全权处理,不必闹到唐宁街来。
斯卡吉尔就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撒切尔夫人,撕下了她幕后操纵的假面具。他说道:“你在福克兰是胜利了,但是你不会赢得这次战斗。”
面对这样紧张的形势,撒切尔夫人以其一贯的坚定立场与强硬作风没有表现出丝毫的退让和软化迹象。相反,与以往相比,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针对斯卡吉尔将攻击矛头直接转向自己,撒切尔夫人并不存在谈判和妥协的余地,她使用最多的仍是谴责、对抗和镇压。
“我想吧他抓起来。”撒切尔夫人面对不屈服的煤炭工会,愤愤不平的展开指责道,“这就是在对抗国家,你难道不这么认为么?”
“我认为,一些报纸说你和独裁者的手段一致,也无不道理。”艾伦威尔逊打着哈欠,面对撒切尔夫人不悦的目光又开始补救,“当然了,虽然手段相同,但最终还是不同的,你是英国的首相嘛。大英帝国怎么可能和那些欠发达国家一样,他们做同样的政策就是自寻死路,我们就是从实力地位出发,这个世界从来都是不公平的。”
“你在嘲讽我么,别忘了,你可做过殖民地的行政长官,又能比我道德到哪去?”撒切尔夫人气呼呼的反问,“你敢说你没有使用过见不得光的手段?一次都没有。”
“我根本也没想反驳。”艾伦威尔逊轻笑一声,“拉美国家总是使用直升机把反对者扔进海里,那是世界上的无知民众不知道,我才是这种运动的发明者,我在马来亚做行政长官的时候,光是失踪人口就有上万人。”
“不过本土公民还是不同的,现在反正可以确定的是,在此生结束之前,将会有大批的英国人成为你的反对者。说不定会在你的墓前蹦迪。”
讨论完了还在持续的罢工,不愧是以战斗力强着称的煤炭工会,不出意外的话,这一场罢工还要持续很久,两人开始讨论下一个问题,从撒切尔夫人执政,英美两国的关系开始升温,今年还有一次英美首脑会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