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新政府的政策,必须让公民加强了解,顺便帮我约一下bbc的专访。绅士们一定要把公众住房出售的问题放在心上,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见到各部门的常务次长都点头,艾伦威尔逊才算是松了一口气,那就别客气了,分摊指标赶紧给无上权威拿出来吧,这都是要列入升职考核当中的,不然真的推不动,或者阳奉阴违怎么办?
艾伦威尔逊也不贪婪,只要能够解决掉十万套的公众住房出售,就算是公务员为国接盘成功,以后可再也找不到这么便宜的房产了。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自从女首相上台之后,他总是有事没事想要来赶往一下公主殿下,在玛格丽特面前表现一下工作中的内阁秘书长,也可以做成一个世界名画,就叫内阁秘书长在工作。
在玛格丽特公主的眼中,他也确实在工作,改革必须要有理论的包装,他现在就在做这件事,包装撒切尔夫人的改革,让其说得过去。
所幸这也难不倒他,既然撒切尔夫人比里根早上台,那么涓滴效应的理论指导就不需要美国人来做了,当然是我大英原汁原味的原创理论。
用于阐述在凯恩斯主义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应对之策,成为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指导。
原创者自然是著名学者,被内阁秘书长生涯耽误的威尔逊爵士,想想看,要不是为了更好的造福社会,他完全可以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一个著名古生物学家,一个节目制作人,一个著名作家。
之所以这些事情都只能浅尝即止,完全就是被在白厅的工作耽误了。
“你还可以做一个著名摄影师。”玛格丽特公主听着男人自吹自擂,双手掐腰给予了最为直观的反应。
“说什么呢?公主殿下?”艾伦威尔逊不得不中断理论的完善,说服了工作殿下才道,“我为了英国公民的福祉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一点他们却不知道。”
“他们确实不知道你那,把英国最有财富的女人,和国王最疼爱的女儿压在身下的牺牲。”
“玛格丽特,是不是很委屈。”艾伦威尔逊把公主殿下抱在怀中,凝视着公主的眼睛询问。
无上权威用实际行动证明,一个男人在这方面可以做到多不要脸,深不可测的道德底线,再次征服了玛格丽特公主,面对这种反问,公主殿下自然是没什么可说的,成了世界名画的一部分。
bbc为内阁秘书长进行的专访之前,艾伦威尔逊总算是抄袭……是完成了原创的涓滴效应理论,以多年来培养的从容不迫,走进了演播厅。
从刚开始,艾伦威尔逊就对撒切尔夫人的一些堪称是引起了朝野巨大争议的政策进行辩护,也让英国公民明白了白厅在执行政府决策的专业性。
就像是之前在下议院提出的一九七九年度预算,因为撒切尔夫人根本没有把这个预算案拿到内阁会议上讨论过,多数大臣是在议会中由财政大臣杰弗里·豪公布时才知道这一预算案内容的。
其结果不难想象,它引起了威斯敏斯特宫大厅的一片混乱。前工党政府财政大臣丹尼斯·希利挺身而起,在发言中猛烈抨击这一预算案,称它是“披着羊皮的母狼的预算案”。
议会的辩论日趋白热化,人身攻击也成了家常便饭。议员们抨击撒切尔夫人是个缺乏人性的母亲,面对庞大的罢工大军竟能无动于衷,仍在一意孤行,拿国家命运作儿戏,诸如此类的话。
艾伦威尔逊其实心中认可当中的大部分攻击,不过他此时是要捍卫新政府的权威,所以必须要把良心喂了狗,对一切都视而不见。
“内阁秘书长,你已经管理白厅不少年了,工党时期的政策也是你在执行。”主持人问出了一个相当不友好,颇为尖锐的问题。
“哦,这个问题非常的尖锐,就像是我说的,白厅在执行政府决策的时候是坚定不移的,但也并非没有据理力争过。”
艾伦威尔逊丝毫不慌的开口回答,“就像是二十年前,我就坚决认为纺织业已经没有价值,占用过多的劳动者,只会成为英国这个国家的负担,当时艾德礼首相内阁,也这个判断也并非是全盘赞同,实话实说,我不想用对抗这个词汇来形容当时的关系,但确实在那个时间,内阁和白厅关系微妙。”
用二十年前的例子捍卫了白厅工作的专业性和中立性,艾伦威尔逊终于正式兜售自己的涓滴效应理论,为撒切尔夫人的私有化运动保驾护航了。
无上权威一副一切心在掌握当中的口吻,解释了白厅对于这一次私有化改革的理论支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给予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
而是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或认为政府财政津贴可经过大企业再陆续流入小企业和消费者。
艾伦威尔逊其实对当中的任何一个词汇都不相信,不就是放水给大企业,然后指望这些大到不能倒的企业赚钱的同时,能够给边缘人士留点残羹剩菜的理论么?
涓滴效应理论上可以自圆其说,但实际上是做不到的,总有成本更低的地方,放水任由资本流动,水只会流向洼地,如果英国的洼地和其他国家相比还是太高,流动的资本只会离开英国。
无上权威只是提供一个理论,只要理论可以自圆其说就行了,反正他只是一个事务官,真最后出现问题了,那是首相的责任。
论点是实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必然会惠及全体,包括贫苦大众,这一天的专访,甚至也被撒切尔夫人所注意到。
撒切尔很少见到妻子这么认真的听广播,开口询问,“亲爱的,你怎么了?”
“他说的太好了。”撒切尔夫人目光出神,随即反应过来补充道,“我是说,威尔逊爵士身为内阁秘书长,确实是很厉害的人。”
在内阁秘书长的涓滴效应成为公民讨论热点之时,艾伦威尔逊本人也在实践涓滴效应,因为撒切尔夫人的儿子马克真的上门拜访,于是涓滴首先就要滴在首相儿子的头上,这是顺理成章的。
不管是国有化还是私有化,对于艾伦威尔逊的位置,都充满了无数的机遇,对首相儿子自然也是如此。首相的改革必将惠及英国公民,难道首相的儿子就不是英国公民么?
------题外话------
求点月票。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嚣张了
既然是首相的儿子上门,待遇上自然是有的,艾伦威尔逊只能把恭喜阿尔伯特升任少校的祝贺先放一边,应付一下撒切尔夫人不成器的儿子。
“马克,出于白厅的中立性,你可以在我下班之后以私人的身份和我谈谈,但是在工作时间,最好还是不出现,这可能会影响首相的风评。”把好大儿祝贺的事情先放一边,艾伦威尔逊提醒着对方。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完全是为了首相一家的风评考虑,显然马克已经初步呈现了败家子的潜质,所以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不过既然是第一次,这都是可以原谅的,艾伦威尔从从家庭方面入手,他并不是没见过撒切尔夫人的家属,比如马克的双胞胎妹妹卡萝儿,目前就在澳大利亚,连就任首相都是从澳大利亚赶回来的。
接触的时间自然是从撒切尔夫人爆冷拿下保守党首相开始的,不过艾伦威尔逊以人格发誓,这都是纯粹的巧合,和撒切尔夫人成为保守党党魁无关,可能这就是人生吧,有些时候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马克并没有表现出来丝毫不满,在成功的人生规划当中,首相的儿子也是需要指路明灯点拨,没人比威尔逊爵士更加适合这个角色。
“主权货币时代,通货膨胀是非常正常的,只不过近几年因为石油危机等因素的通货膨胀率有些太高了。公民们对此不满,这才是你母亲上台的背景,对于这一次的私有化,我个人并不是全盘同意,但新首相上台处于对国家的责任,白厅自然要全力配合。”
艾伦威尔逊已经挑明了,他并不是全部同意保守党的,准确的说是撒切尔夫人一个派系的主张,但愿意进行配合,这番说辞以后也方便甩锅。
马克也点头,作为撒切尔夫人的儿子,他自然明白母亲的想法,首相对自己的子女还是溺爱的,尤其是对他,对他的妹妹卡萝儿就差了一些。
这一点首相一家可以放心,卡萝儿的关怀问题有威尔逊家族当中的薄弱一环帕米拉来解决,帕米拉已经和艾伦威尔逊说过这件事,卡萝儿的不少爱好和她非常相似,区别在于,帕米拉有实现这些爱好的坚实后盾,卡萝儿在这上面就差了一些。
内阁名单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随时调整倒是屡见不鲜的事。对撒切尔夫人来说,逐步把内阁班子调整到尽可能多地合乎一己心意,更是大有必要。
不过,初次组阁还不能一意孤行,还不能操之过急,而须得揆情度理,充分展示雅量,容纳一些希思派的元老重臣。
撒切尔派在保守党都做不到一言九鼎,现在她的压力当然不小,艾伦威尔逊并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和对方起冲突,该私有化还是要的,要是最主张私有化的派系坐不稳位置,那以后谁还敢撑起私有化的大旗?
“私有化公众住宅,听起来不太合适,很容易让人想到贱卖国家财产,事实当然就是贱卖,不过换上一个名义,比如让公民拥有自己的房产,是不是就好听多了?公民成为房屋的主人,这个过程当中有非常多的讲究。”
艾伦威尔逊对马克进行补课,压低声音道,“这些住宅分布在英国各地,各地不同的情况也有着不同的价值。很多地方的房产价值有限,但伦敦这种房屋的价值也有限么?从经济规律来说,等到英国全国的房地产市场都崩盘了,才轮到伦敦。所以伦敦的公众住房绝对是看涨的,这是长期趋势,马克,身为首相的儿子,你具备第一时间得到准确内部消息的可能,目光要长远,才能超出。”
“秘书长,这里面是不是?”马克这个首相的儿子,可能这辈子听课都没有这么认真,但这一次绝对是诚意最大的一次。
听课是为什么呢,不就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上学时候的听课还是距离本身太远了,哪像是内阁秘书长这里,马上就能变现,能不认真么?
这种小小的疑虑根本不是问题,艾伦威尔逊骄傲的挺起胸膛,“政府致力于让每一个努力奋斗的英国公民得偿所愿,而不是因为他是谁的儿子。难道首相的儿子就不能自我奋斗,实现自我价值么?这也太不公平了。”
“不过马克,你的母亲刚刚成为首相,很可能会在这方面对你进行限制,不过我认为,你早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应该有着自己的判断力,所以这件事在原则上,还是要自己拿主意。”
“母亲这么忙,根本没有必要知道。”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方面人总是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马克显然是有天赋的,无师自通的就明白了没有必要让首相知道的必要性。
“马克,你会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人,往后首相举例通过努力奋斗得到收获的人,拿你举例就行了。”艾伦威尔逊笑着对首相儿子夸奖道。
等到对方离开,艾伦威尔逊拿着阿尔伯特升职的任命书,陷入到了思考当中,记忆当中不到三年马岛战争就会打起来,目前好大儿的升职速度太令人感到忧心了,两相对比之下,文化沙皇的儿子上一次见面都是少将了。
虽然那也是亲儿子,可对比自己能时常照看的这个,对比也太过于明显,冥思苦想的艾伦威尔逊拿起来话筒让马金斯来一趟。
难道这个升职速度就不能在提升一下么?不光首相有儿子,秘书长也是有儿子的。
如何合情合理的把升职速度提上去,不留任何把柄,理所当然的办法是蹭热点,简单来说就是哪里有战争。当前还是有几场战争可以试一试。
马金斯在回答当前世界局势的问话时候,就提及了尼加拉瓜的武装冲突,艾伦威尔逊摇头道,“那是美国和苏联的战场,英国在拉美并没有一个合适的根据地,别说福克兰群岛,那不算。”
那怎么就不算了?明明是英国在拉美的领地,马金斯大惑不解,然后提及了安哥拉战争,同样被艾伦威尔逊否决。那不也是和苏联对抗。同理上个月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相互炮击,也必然被否决。
“我们要彰显英国的影响力,但不能和苏联真的对抗,或者说挑选一个风险可控的地方。”艾伦威尔逊撇嘴道,“马金斯,你对苏联怎么看。”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马金斯想都不想的回答道,这也是一般人对苏联的印象。
一般来说国家最重要的就是这两点,剩下的都是风花雪月。
艾伦威尔逊也最重视这两点,“我们自称是世界大国,但不具备和苏联单独对抗的能力。这一点虽然同事们嘴上不说,心里面都很清楚。”
听到了风险可控,马金斯灵光一闪,“我们都强大的前沿基地,条件不错的地方,当前越南和泰国剑拔弩张。”
“对,就是这,这是一个好地方。”艾伦威尔逊眼睛一亮,怎么把这一场并不算鲜为人知的战争给忘了。
他对这一场战争了解不多,那是因为在某大国的视角当中泰国和越南的对抗并不重要,但不代表这一场战争真的不重要。
几十年的战争让美国人将自己所有的先进武器装备都运输到越南,然而在撤退的时候美国已经面临着经济、军事上的种种压力。
迫于无奈,美国人只能将这些大型的武器装备留在越南,彼时先进的飞机、坦克、火炮等应有尽有。美国留在越南的武器装备足够武装一支一百万人的军队,越南统一之后就接手了这批先进的武器。
这一场军事冲突持续近十年,作用大概类似于两山轮战,也就是说越南在整个八十年代是同时被两个国家在两条战线消耗。
最终泰国也凭借本土作战的地利和国际社会的支持,取得了这一场消耗战的胜利。
艾伦威尔逊决定让这一场并不太著名的消耗战知名度更大一些,抬高这一场消耗战的价值,最主要是因为英国还有马来亚在手呢。
马来亚里面还有在越南战争美军表演西贡铁拳之后的上百万南越难民,现在时间才不过过去几年而已。
在接收难民这件事上,虽然是艾伦威尔逊有意放任,冲散马来人的比例,但因为美国在越南丢人现眼,华盛顿必须领下英国的这个人情。
越南战争的失败对美国的信心打击很大,不但丢了越南,连柬埔寨和老挝都丢了,现在泰国面对越南的军事压力,美国不但没有做出反应,还把越南战争时期的军事基地裁撤了,动作上是让泰国自生自灭。
不过艾伦威尔逊知道,里根上来美国就会打鸡血了,对泰国的扶持也会重新到来,但不可否认现在的泰国确实是孤立无援。
“首相有时间么?”艾伦威尔逊拿起来电话打向唐宁街十号,询问撒切尔夫人有没有时间,他想要和首相单独谈谈。
------题外话------
求一下月票,能到三千就心满意足。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扶持泰国
只要不是爆发核战争,任何一个国家自然有多种多样的手段,集齐足够的炮灰,而自己躲在安全的后方享用胜利和美酒。
显然,以英国当前的实力,对付一个阿根廷还是用不上核武器的,连原本的时空都不用,更何况是现在,还不如怎么想想怎么撩拨阿根廷,让其有冒险的想法,这一点才是比较难的。
艾伦威尔逊在和日本竞争传统市场的现实条件下,都准备在香江发起保钓运动挑起领土争议问题,但经过充分的权衡,还是最终决定把这招留给阿根廷。
虽然地球很大,但万一用在日本身上了,被阿根廷注意到了怎么办?这都是不可不防的事情。
马岛战争艾伦威尔逊当然是希望爆发,但又担心自己好大儿的安全,众所周知地位越高安全越有保障,必须要为好大儿的升职速度拉上一把。
有了马岛战争的历练,以后也有理由成为一个合格的将军,乃至于元帅。
这么想确实是有一些好处全拿,风险不承担的意思,但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出于一个父亲的心态,这么干在正常不过。
撒切尔夫人可是在竞选的时候就说,要提升大英帝国的国防力量,他也只不过是帮助首实现竞选目标,别无他意。
撒切尔夫人在见到内阁秘书长上门之前,揉了一下疲惫的脸颊,她才和内阁大臣讨论了关于减税的问题,这也是撒切尔改革的一部分。
要不说内阁秘书长总结的涓滴效应绝对符合这一次的私有化改革,撒切尔夫人准备就个人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从百分之三十三下调至百分之三十,最高税率从百分之八十三下调至百分之六十,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一旦支持率稳固的话,税率还要进一步的下降。
“爵士,你对涓滴效应的总结具备非常雄厚的理论知识。”撒切尔夫人见到艾伦威尔逊,马上掩饰自己的疲惫道。
“玛格丽特,也不要太过于劳累,改革不是一天可以完成的。”艾伦威尔逊从私人角度表达了关心,就像是在呵护同等地位的女士们一样。
撒切尔夫人脸色一变正色道,“这种称呼我已经很长时间没听见过了,工作时间还是正式一点比较好。”
“是,首相女士。”艾伦威尔逊似乎是听了首相的命令,但仍然避免撒切尔夫人这种称呼。
撒切尔夫人直接说明了刚刚对减税的讨论,作为对工会要求加薪的解决办法,降低税率也是在减轻公民的负担。
见到白厅的首脑深以为然,撒切尔夫人的脸上也出现了笑容,“爵士也这么认为?”
“当然了。”艾伦威尔逊回答的斩钉截铁,他虽然没问过,但差不多也能猜到帕梅拉蒙巴顿每年交的税是何等的天文数字。
减税法案对帕梅拉蒙巴顿这样的成功人士绝对是好事一桩,他为什么要反对。至于减税财政出现收入赤字怎么办,之前不就有决断了么,卖国企啊,用出售国企的钱增加财政收入,涓滴效应嘛,都是这么干的。
英国的国营企业由政府任免董事会成员和其他重要的高管,决定企业发展战略,并将企业收入纳入财政预算,与计划经济下的国营企业没有什么本质差异。
因此,英国的国营企业也有着计划经济下国营企业同样的弊病。
企业高管成为政府公务员,企业盈亏与个人利益没有直接关系,内部管理行政化、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从而亏损严重。
要是没有比较的话,英国的国企看起来倒也凑合,问题就在于很多企业是有比较的,就拿英国钢铁公司来说,马来亚还有一个蒙巴顿钢铁公司,人家这边蒸蒸日上,本土的英国钢铁公司就这样一副德行,任谁都觉得有问题。
“有一件事,爵士如果能够谅解的话,会让我的工作更加容易。”撒切尔夫人显然深谙老洛克菲勒那句话,百分之九十不够,我要百分之百。
“首相可以直说,如果为难的话,我尽量做工作。”艾伦威尔逊心说不会现在就要对公务员下刀吧,如果是的话这也太快了。
“物价管理委员会应该撤销,事实上物价应该符合市场经济原则,不知道爵士怎么看。”撒切尔夫人倒也直白,她知道这是白厅的众多权力部门之一,白厅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委员会,由这个内阁秘书长领导。
潜意识当中,就连撒切尔夫人自己都没有发现,她其实并不想要对眼前的男人来硬的,能够做到好说好商量自然是最好。
“如果我说物价委员会的同事都欣然愿意,那肯定是在撒谎。”艾伦威尔逊苦笑了一声,然后点头道,“我会尽力劝说他们,不要出现不满情绪。”
撒切尔夫人点头,把自己的事情说完了,便反问为什么要见自己,艾伦威尔逊便阐述响应首相增加国防力量,以及振兴英国的主张,提及现在英国某种程度上面临的现实威胁,这个现实威胁自然指的是越南。
越南统一之后,接连对老挝和柬埔寨完成了控制,已经成了面积近八十万平方公里、管理人口六千多万的政治实体。
要知道越南现在控制的土地几乎是没有烂地的,不像是寒带国家有冻土带,也不像是中东北非的沙漠,这都是具备开发价值的土地。
六千多万的人口,超过欧洲国家当中的任何一个,本来来联邦德国要不是被艾伦威尔逊坑了一把,说不定人口会比越南多。
可联邦德国的公民比历史上少了几百万,这就导致如果越南在欧洲,将会成为除了苏联外体量最大的政治实体。
“根据多米诺骨牌理论,一旦无法阻止越南的攻击,整个东南亚都会有危险,马来亚当然也会有危险。现在美国已经被越南人吓破了胆。不但对东南亚的局势视而不见,连在泰国的军事基地都撤离了。”
艾伦威尔逊阐述了越南对整个东南亚格局的破坏,要知道英国的在半条命都在马来亚身上,这还不算原来的荷属加里曼丹,现在的加里曼丹共和国。
在荷兰退出东南亚之后,新独立的加里曼丹共和国,里面也有近二十万的荷兰移民,在这些荷兰移民的欢迎下,英国借由马来亚的经济优势,对加里曼丹共和国施加影响,这是一个亲英的国家。
不管加里曼丹共和国行不行,不管这个共和国的后果就是,让加里曼丹共和国面临现在泰国的局面,美国面对越南的步步紧逼,直接把打越南战争时期在泰国设立的军事基地撤了。
印尼人可认为加里曼丹岛是本国的一部分,越南往泰国渗透还要找个借口,印尼连借口都不用找,英国怎么敢不管这个国家,保护加里曼丹共和国就是保护马来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