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艾伦威尔逊敲着桌子指责道,“大不列颠致力于塑造公平的社会环境,请记住,公平并不是平等。个人能力存在差别,就像是这个世界上找不到完全一样的人一样,有些行业的工资确实低,我们从不否认这一点,这是因为他从事的行业就只能给出这样的工资。”
“如果今天一个行业的工人罢工,我们就要答应加薪,不答应你们就捆绑整个英国的经济,那么我必须要就此事进行严正回应。你们达不成目的,对抗起来可能会出现谁都不愿意看见的后果。对此我继续补充一句,围攻油罐车工人的行为是犯罪,不管这一次的谈判是什么结果,伤害油罐车工人的罪犯肯定要遭到法律的制裁。”
“爵士,你似乎把工人看成了英国的敌人。”杰克·琼斯暗含威胁道,“你要知道,他们都是英国的主人。”
“是有这么一种说法。不过英国的主人,这一次罢工的群体只能代表一部分,至于这一部分到底是多大,还是一个不太容易估计的数字。”艾伦威尔逊慢吞吞的回答,“我现在有一个事情要透露,正好这一次谈判相信公民们也十分关注,约翰……”
约翰·亨特点点头道,“鉴于目前本土的交通已经处于事实上的瘫痪状态,为了马上解决部分地区的物资短缺问题。英联邦出于帮助的角度,就物资困难问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大英帝国手中还是有不少港口的,将会由一批卡车司机来到本土解决交通瘫痪问题。他们可能来自香江,新加坡、珀斯等等地方,因为罢工导致的供应链通胀问题,相信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受到罢工影响的公民们请耐心等待,政府正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艾伦威尔逊在约翰·亨特表态之后欧发言,“至于罢工问题,我们还会继续持开放态度谈判,但绝对不会接受无理要求。”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秣兵历马
离开谈判地点了外面早已经云集了各大报纸的记者,显然他们在此等候的目的,是希望内阁秘书长给他们一个大新闻。
“这一轮对抗是没有道理的,这个冬天本来就格外寒冷,现在各地加油站都人满为患,填满了等候加油的汽车。这种动不动就罢工要挟政府的举动,令人愤慨。”
艾伦威尔逊面无表情的对着话筒阐述政府的一致看法,“如果加薪而没有足够的物资,这只会造成物价暴涨,其结果就是每个人的薪水都涨了,但是也会面对更高的物价,通胀的增长不可避免,但工会显然不听从我们的解释。”
艾伦威尔逊说完就起身,让阿姆斯特朗继续应付记者,在从海外抵达本土的卡车司机没有到位之前,不能让物资短缺的地区等待。
在这种时候一般最能体现出来执行力的部门,就是军方,把对媒体沟通的工作交给副秘书长,艾伦威尔逊直接去了国防部,既然首相卡拉汉正在访问,就由国防大臣提议通过决策,调集军方供应本土的燃油,暂时维持公路系统的畅通。
即使用军队控制炼油厂并进行燃油运输,然而这一计划的实施需要宣布国家紧急状态以通过对石油公司的接管,以自然灾害的理由宣布这么做在合适不过,国防大臣对此抱有疑虑,“本土现有的军队不足以完成如此巨大的替代。”
“我们也没有让军队一直代替卡车司机,只不过是救灾,难道我们的军队连救灾工作都无法完成么?”艾伦威尔逊开口道,“海外的卡车司机马上就会到来,一旦降落,我们就会安排代替,尊敬的大臣们,现在是什么情况,工会反对的是他们的代表工党,不断后退只能让工会方面得寸进尺,这一次要求涨薪百分之四十,下一次呢?”
“没有下一次的鬼话还是不要说出口了,近年来罢工越发的频繁,提出的要求越发的不能令人接受。最为奇怪的是,那些自称是无产者的罢工工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无产者,学了一个名词就在政府面前叫嚣。”
“当务之急是,希望公民对政府恢复供应链的行动表达支持,这不能因为首相在外访问就耽误,我想大臣们应该具备治理国家的能力。”
艾伦威尔逊阐述着白厅对当前局势的看法,本就天寒地冻,罢工的工人固然为数不少,难道在这寒冬腊月陪着罢工工人付出代价的公民就少么?
既然深信罢工提出的要求是无理要求,那么在选举国家,就必须让另外一种民意把罢工的民意压下去。
内阁随后决定在未来实施国家紧急状态并动用军队进行必要物资的运输,工会接受了一批必需品名单并为运输他们的军队放行。同时在曼切斯特、利物浦与伯明翰也爆发了反罢工游行,部分劳工希望停止罢工返回工作。
卡拉汉首相访华的时间当中,艾伦威尔逊以白厅的名义指挥军方顶住了罢工带来的公路瘫痪,以此基础和工会打持久战。
“胜利必将使我们的!”艾伦威尔逊并不只是安慰自己的白厅同事,而是香江和马来亚的大批海外公务员已经和招聘的卡车司机同时返回。
本土的公务员在语言问题没法和招聘的卡车司机沟通,但是幸亏公务员大家庭并不只有本土。
英国国内发生罢工的事情,在国际上其实并不算重大新闻,当前国际最关心的大新闻,是巴列维流亡,伊朗的大规模抗议早在去年就已经开始,只不过艾伦威尔逊就一个看客,伊朗并不存在英国的广泛利益,当初都被摩萨台收回去了,所以关心什么?
那是美国的私人领地,关注也是自寻烦恼,要是说巴列维特别得罪宗教,可能也冤枉了这位伊朗国王,但要说巴列维总是在精神层面上惹怒和平教,这绝对是真的。
国王政权在一九七一年于波斯波利斯举行波斯帝国成立两千五百周年庆典,被批评为挥霍无度,“外国人饮酒狂欢,抵触了和平教的禁忌,而伊朗人却被排除出庆典,一些伊朗人甚至仍在挨饿”。
五年后,国王将伊朗阳历的第一年由和平教历法的第一年改为波斯帝国居鲁士二世登位的那一年,使“伊朗在一夜之间由回历一三五五年跳到皇历二五三五年”,触怒了虔诚的伊朗和平教徒。
国王陛下倒也没用自己控制的政府大肆迫害宗教学者,但巴列维总是打压宗教。
这就相当于巴列维没有显示出来强大无比的军事实力,却总是时不时的就把宗教一顿臭骂,纯粹的精神攻击。
如果是其他总统任期,巴列维完全可以在美国的支持下,把反对派一网打尽,但是很不巧,这是卡特总统的任期,如果不是卡特的话,伊朗革命还真不会这么容易就掀起这么大的风浪。
美国认为,巴列维王朝被推翻的话,新的共和政府也会选择亲美,毕竟伊朗和苏联可是邻国,苏联以及苏联的前身帝俄,可没少践踏伊朗的尊严。
就算是伊朗脱离君主制,新的伊朗政府也会选择继续亲美,毕竟阿富汗的例子已经在前面,伊朗人肯定会阿富汗的现状十分警惕。
伊朗的局势变化全过程,可以视为更早版本的苏联解体,前后持续时间一年多,只不过美国最终玩脱了。
这也是在苏联不稳定之后,美国再三保证希望苏联的局势稳定下来的原因,因为伊朗的例子在前,美国真不敢保证新政府会不会变得更加反美。
苏联还真的被亲美派给拿下了,这种结果就连美国总统老布什都深感震惊,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奇妙。
现在巴列维才刚刚流亡,美国说不定还对新政府满怀期待呢,认为摆在伊朗面前的道路别无选择只有亲美。
至于英国这边,对伊朗的变化不感兴趣,就算是第二次石油危机到来又怎么样,那也是美国的责任,英国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比如说正在对付罢工的同时,讨论关于其他国家的内政,比如确立了“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由国家管理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多种成分的商品经济”的改革发展总路线的变化。
“首相的访问即将结束,其实对于英国而言,当前的机会如果能够成为受益者,毫无疑问我们将会返回传统市场。”艾伦威尔逊和两大基金会的主席讨论关于返回传统市场问题。
谁说英国和某大国的关系很差的,至于英资产业不得不撤离,那不是因为时代造成的悲剧,属于两国发展之间的不幸变化么?
那可以是不幸的变化,同样在适当的时间,也可以成为黄金时代的。
“我们也发现中日关系火热。”约翰·亨特沉吟道,“如同秘书长所说,我们在亚洲的竞争对手,至少最近三十年都是日本。”
“牙买加会议上打压日元的态度,对今天的两国关系发展是有利的,日元能干什么呢?不过是能够购买昂贵的日货,至少当前,英镑还是能够在不少国家购买需要的东西的。”
艾伦威尔逊笑眯眯的道,“我们的优势还在于,我们和亚洲的华人富豪都关系不错。我想现在,爱国华侨的面子还是很大的,这对英国也有好处,方方面面都是如此。”
比如?这都不用比如,一个培养十几年的人才来英国一趟,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性就是再也不想回去了。培养的成本不用英国承担,培养出来的人才为英国服务,这难道不是英国占便宜么?
这只是一个很微小的例子,事实上这一步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打开国门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没有捷径可以走,任何地方都不会例外,香江的前十个港姐,绝大多数不是已经移民,就是嫁给了外国人或者华侨,只是有些地方走的快一点,有些地方走得慢一点。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既要既要还要的事情,有些苦必要要吃,人才流失问题某大国都排不上号,有声有色的大国那才是标杆国家。
三个人讨论的结果是,总预备队不动!先让马来亚和香江的华人富豪打头阵,从血浓于水的角度建立人脉,在华人富豪拓展人脉的同时,英资企业也要做好准备,返回传统市场,为革新开放的发展出一份力。
回到家,艾伦威尔逊以一家之主的姿态搂着女首富的身体询问,“有没有兴趣,在今年进行一趟访华。”
“我只是一个商人,亲爱的。”帕梅拉蒙巴顿歪着头回答,“你好像说过,东方世界商人的地位并不高。”
“总是有缝隙可以插入的,你去一趟绝对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等苏阳他们带来好消息,你在安排更加合适。”无上权威笃定的回答,在革新开放初期因为社会变革,确实会导致一些人有错误的价值观,比如就把外国企业拔高到了不应该有的地步,这是最好的时候,英资企业这个时候入住,什么优厚条件那都是一切好说。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儿好汉
既然是吸引外资,英国出手相助自然是义不容辞,组建一批企业管理者和工程师考察,这都是顺理成章的,首先英国自然是十分尊重美国的看法。
但显然当前的美国对东亚市场不感兴趣,只是想要找一个能在陆地上对苏联施加压力的炮灰。
对于美国的看法,我大英十分赞成,就一个炮灰而已,定位的十分准确,然后转头艾伦威尔逊就拟定了一个涉及到了上百家英国企业的考察团名单,为抢滩登陆做准备,原则上英国不会把日本当做敌人,真要做敌人就派皇家海军去轰炸北海道了。
关于经济援助方面,都是主权货币的年代了,印英镑又不会面临黄金挤兑,这有什么可难的,如果想要吃相好看一点英国还可以选择印港币。
在卡拉汉回来之前,艾伦威尔逊已经把上述步骤完全做完,恰在此时,首相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访问,抵达了忠诚的伦敦。
卡拉汉对国内的罢工十分重视,虽然在国际新闻上,英国国内罢工要排在阿富汗乃至于伊朗的后面,但阿富汗人和伊朗人决定不了卡拉汉的选票,英国公民却可以,在外交上的成绩不能决定一切,问题在于经济。
“我个人建议,把熊猫落户伦敦动物园的事作为最大的成果来宣传,在这种艰难的时期,公民们需要得到心灵藉慰。”艾伦威尔逊把卡拉汉的访问成果看了一遍,提出了关于熊猫落户的建议,这不比走失一条狗更加值得高兴?
除了这一点,艾伦威尔逊建议宣扬一些两国高层的风闻趣事,卡拉汉想了半天回答道,“我最大的印象,就是他们普遍的烟瘾都很大。”
“呃,就没有点别的?”艾伦威尔逊张了张嘴,说到烟瘾问题,他能够想起来撒切尔夫人摔了一下的典故,根据撒切尔夫人本人的解释,就是在会谈的时候对面普遍烟瘾很大,把撒切尔夫人搞得头昏脑涨,出来就摔了。
要让他来判断,撒切尔夫人就是单纯的崴了脚,王霸之气爆发震慑了铁娘子,和烟雾缭绕弄的铁娘子头昏脑涨都无关。
既然没有,那就到了杜撰时间,找到一个伦敦东区最贫穷的工人模板,编辑一下新闻稿就行了。然后加一句中英关系源远流长就完事。
来英国的熊猫将会落户哪个动物园,成了一九七九年年初英国为数不多的正能量新闻,比起刚刚经过的寒冬,以及不体谅政府难处的罢工运动,这个新闻让英国公民感到暖心。
关于处理伊朗因为革命暂时终止的军购,艾伦威尔逊则建议先观望观望,如果美国没有意见,英国大可以继续生产挑战者坦克。
如果伊朗的变局不利于自由世界,卖给伊拉克王国就好了,这都可以谈,英国和伊拉克王国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毕竟在上一次中东战争当中,英国对阿拉伯世界堪称是鼎力相助,起到了一个久经考验的坚定盟友作用。最终导致以色列和阿拉伯联盟两败俱伤,但这不是英国的问题,英国一直以来着重强调,以色列的靠山是美国,这一点英国也没有办法。
因为伊朗局势未明,暂时停产是不行的,艾伦威尔逊的理由是,如果贸然做出判断,该项目叫停后英国军工厂因此而停工,很多工人失业;还有已经为伊朗研制并产出的坦克也积压在英国手中等等。
为此英国方面不仅需要继续该项目避免大量工人失业,而且还要向外推销此前为伊朗生产的坦克,这会导致增加额外成本。
当然现在卡拉汉刚刚从东方的外交上取得了进展,这一批坦克也可以出售给英国的新盟友,大不了授权生产一些技术产品。
这绝对不是英国要侵吞伊朗已经支付的定金,众所周知英国一直都是自由世界的道德标杆,就连和苏联做生意都严守道德底线。
当然要是苏联不在了,变成俄罗斯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尊重从来都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
既然英国现在被罢工问题困扰,那更应该热炒伊朗革命的新闻了,热炒伊朗革命的问题不是为了转移矛盾,事实上艾伦威尔逊已经准备就罢工问题和工会打持久战,转移视线是因为罗德西亚王室领地要和原来的南罗德西亚一个省要合并了。
当然同时进行的一件事,是好大儿阿尔伯特和格雷斯的小女儿索菲亚进行订婚仪式,因为好大儿在莱茵集团军服役,艾伦威尔逊赶赴德国参加订婚典礼,格雷斯认为此举是在针对他,他永远不会忘记在德国海岸被扒光的一幕。
罗德西亚节度使明显是想多了,艾伦威尔逊绝对不是针对他,而是要过来看望一下龙骑兵姐妹,他诸事缠身好不容易找一个借口过来。
联邦德国虽然因为人口上限问题,导致最后被日本超过,在自由世界的经济体当中排行第三,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德国和三十年前确实不可同日而语,从长期来看,当阿尔及利亚那批经历过战争的反抗者彻底老去,下一代成为真正光荣法兰西人,德国的潜力肯定不如法国,但那毕竟是之后的事情,德国想要反超回来除非两个德国统一。
统一这个问题,除非艾伦威尔逊没活到那个时候,不然一定会竭尽全力的阻止,他甚至已经做好了进攻华约的心理准备。
莱茵集团军驻地,艾伦威尔逊看着一身军装的儿子,这明显就是被蒙巴顿元帅洗脑了,要是过几年福克兰群岛打起来,你是参战还是不参战?
不过还是有值得欣慰的地方,因为众所周知的才能和职业作风,阿尔伯特已经成为了一名上尉,最多年中就会成为光荣的陆军少校,艾伦威尔逊也罢这个好消息告知了自己的儿子。
“父亲,我更想要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将军。”阿尔伯特昂首挺胸的表达着自己的理念。
“我是你父亲也是以体现能力的一部分。不然呢,蒙巴顿元帅要不是王室重要成员,他能做元帅?”艾伦威尔逊一副你少来这套的口吻回答,“东方有句话老子英雄儿好汉,换成你能理解的话来说,元帅也是有儿子的,我虽然不是元帅,但你外祖父是。你要不是我儿子,你还想带女人服役?谁敢给你这个待遇?”
阿尔伯特沉默片刻,随即展现了理想层次上的灵活性,“父亲,我这不是为了树立我全靠个人能力的形象么?虽然带着索菲亚服役的事,有着我和你知道的原因,但其他人并不知道。”
“我还以为,你在军中服役脑袋已经僵化了。”艾伦威尔逊对这个回答表达了欣慰,看向另外一面格雷斯正在对着女儿耳提面命。没准是教导女儿怎么从女首富的家里抠出来点财富,虽然这么想有些龌龊,但无上权威就忍不住这么想。
“父亲,我一定和蒙巴顿总裁好好相处。”索菲亚在自己的父亲面前做出庄重承诺。
“嗯?你主要是搞定秘书长。”格雷斯愣了一下,才提醒女儿搞错了重点,“帕梅拉不是重点。”
正在这边其乐融融之际,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一架f14雄猫战斗机降落在当地的机场,驾驶员随后从中走出,表示自己的来意。
一天之后,f14雄猫战斗机降落在阿富汗的消息,在自由世界引起了轰动,艾伦威尔逊也十分震惊,这种事他从来没听说过,可以确定不在他的记忆当中,苏联的盟国从来没有得到过这种战斗机,难道是苏联策划了这一次的叛逃?
但随即一想,一件武器也不能代表什么,顶多是加深对美国空军的了解,这种全方位的对抗那时两件武器定胜负的?那是全体系的碰撞。
英国国内罢工仍然是重中之重,卡拉汉回国之后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这个问题,各方记者早已经等候,询问卡拉汉对罢工的看法。
卡拉汉怒斥记者不要听着风就是雨,总想搞个大新闻把我批判一番,表示记者的报导出现了偏差他很不满意。
至于罢工,卡拉汉则表示,白厅在处理罢工过程当中的专业性值得所有人尊重,卡车司机罢工造成的部分地区物资短缺是真实存在的。
这种行为就非常自私,至于加薪的问题,首相则同意这只会增加通胀,百分之四十的加薪要求不切实际。
下议院的保守党后座议员也揶揄,首相的表态近乎于在和白厅一个鼻孔出气,相信在一些人眼中,卡拉汉一定是一个好首相。
“谁说的,保守党议员的话怎么这么讨厌。”艾伦威尔逊拿着话筒不客气的道,“就好像保守党执政就不需要我们配合一样。给我查一查这个议员,有没有酒驾、受贿、看脱衣舞、虐待动物,什么都行。天天不干人事,就知道找我们的麻烦,没准是法国或者德国人的说客。”
话音刚落,安娜就掐了一下大放厥词的无上权威,导致后者龇牙咧嘴,一脸的讨好,对口型道,“亲爱的,接电话呢。”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应对总罢工
等到电话挂断,安娜顺手抓住了把柄不满的嘀咕,“帕梅拉的儿子订婚,你就专门过来一趟,我的儿子你从来都不管不问。”
“你的儿子如此的优秀,不用我操心,但我一直都在暗中默默关心。”艾伦威尔逊马上求饶。
无上权威此生从来没有这么被动过,就差跪下给纠结三十多年前旧事的间谍跪下磕一个,急头白脸的掰扯,“全世界都知道你就开心了。”
“我就是不服,凭什么待遇不一样。”安娜气呼呼的开口道,“我不管,科赫和汉斯结婚的时候,你也要专门过来一趟,绝对不能这么算了。”
“没问题!”艾伦威尔逊脖子右拧,一副即将要踏入战场的一百卢布动员兵样子,心里已经做好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准备。
可连无上权威年过五旬,仍然为了国事家事奔波,而且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一点也不体谅他,总是在些许的待遇问题上斤斤计较。
艾伦威尔逊在波恩这边为好大儿见证订婚,虽然属于一切从简的范畴,但现在英国的国内舆论确实不适合大操大办。卡拉汉访问归国之后的表态,就不是很令人满意。
著名节奏大师《太阳报》以头条“危机?什么危机?”报道此事,副标题为“铁路,公路,就业一团糟——吉姆却怪罪媒体”,指责卡拉汉已经“与社会脱节”,尽管卡拉汉并没有使用上述的哪怕一个词,但他确实否认英国局势混乱。
《太阳报》的节奏带的更是火上浇油。这个短句也会跟随卡拉汉的一生。
熟悉卡拉汉的人都叫他吉姆,是大臣这部剧的原型糅合了多位工党首相的形象,首相和财政大臣的关系不和睦,是艾德礼的人际关系。
首相任期明显是哈罗德威尔逊的影子,至于名字则归属于卡拉汉。
《太阳报》对首相开炮最合适不过了,《太阳报》的读者不在乎谁在治理国家,只在乎是不是前凸后翘,是英国几个报纸当中体能体现离岸平衡的报纸,搅屎棍的精髓都在《太阳报》上。
在卡拉汉被《太阳报》炮轰的同时,保守党党魁撒切尔夫人一直呼吁实施国家紧急状态以在第一周就控制住罢工,她还一直呼吁被称为垫脚石的改革措施。
要求工会禁止不以罢工为唯一目标工人纠察队,禁止要求企业只雇佣工会成员,在罢工前必须通过不记名投票同意以及在诸多产业医疗,消防,警察等达成不罢工协议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