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剑四顾心茫然
美越巴黎和谈,肯定将是英国发挥影响力的好机会,应该及时对外界公布,马不停蹄的到达白厅之后,首相哈罗德威尔逊也同意这个看法。
在煤铁国有化完成之后,他可以把一些注意力放在外交层面了。
哈罗德威尔逊刚刚上台就想要调停越南战争,不过也干脆的被林登约翰逊拒绝,现在又过去了近两年,整个环境又出现了变化。既然美国人不喜欢苏联的角色,那么联合法国也是一样的,毕竟作为首相,他的道德底线也很灵活。
“不过,艾伦,你好像并不是特别希望和平降临。”看着内阁秘书长照本宣科的模样,哈罗德威尔逊不解的开口。
“越南战争停止的话,可能马来亚将进入一段时间的经济停滞。”艾伦威尔逊人虽然在伦敦,但心已经漂洋过海抵达了忠实的吉隆坡。
战争停止会少死不少人那没错,作为一个绅士他当然也是希望和平降临,但如果以牺牲马来亚热钱的涌入为代价?抱歉,什么都有个价格,包括良心。
马来亚咬着日本其实都很费劲,这两年发展的速度比日本快,人均收入还超过了日本,和越南战争有着极大的关系。
“艾伦,不要这么想嘛。”哈罗得威尔逊不知道怎么开口劝说,马来亚的发展确实是一个问题,想了半天首相决定不劝了,良心和马来亚对大英帝国的重要性,还是后者比较重要。
倒也不用首相劝说,艾伦威尔逊已经调整好了心态,他记得巴黎和谈好像谈了四年多,就算是五年吧,还够马来亚制定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
而且他记得,巴黎和谈只不过是做给其他国家看的,美越真正的谈判其实是秘密进行的,大概就相当于他本人在波兹坦会议的时候,和福尔采娃谈波兰流亡政府什么时候被遣返,别以为只有英国才会出卖别人,山巅之城也照样会。
让做完国有化改革,准备在外交领域大展拳脚却一直没找到机会的首相乐呵乐呵之后,艾伦威尔逊就离开了唐宁街十号,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直接拿起电话给财政部打,“弗兰克,给我准备一些资料,我们谈谈关于金融方面的问题。”
关于英国的金融体系,如果你认为只有伦敦是英国金融体系的代表,那你就错了。
这个年代不存在伦敦金融城,十九世纪交易所获得英国政府正式批准。最初主要交易政府债券,之后公司债券和矿山,运河股票陆续上市交易。
此后,在英国其他地方也出现广大证券交易所,高峰时期达三十余家,可以说英国各地都叫得上名字的城市,都有股市交易所。
在去年,这些交易所,才合并成了格拉斯哥、利物浦、曼彻斯特、伯明翰和都柏林等地七个地区交易所,远景目标当然是全部归于伦敦,将伦敦打造成金融城,这样可以提高英国的金融实力。
戴高乐在挤兑美元的同时,并非高看英镑一眼,正常来讲戴高乐更愿意打击看起来更弱一点的英镑。但有一点不同的是,英国因为被美国追着屁股要债,导致了在战后一段时间采取了紧缩政策,超发英镑的心是一点都没有。
不像是美国因为越南战争超发了无数美元,导致国际市场上的境外美元遍地都是,很容易就被戴高乐收集起来作为挤兑黄金的利器。
国际上的美元存在,在几十年后被美联储用来制造美元潮汐,用加息降息来稳固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那是因为美元在后世是结算大宗物品的货币,主动权牢牢掌握在美国手中,虽然后世欧元远比这个年代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更加强大,却只有自保之心毫无进取之力。
而这个年代美元需要黄金背书,战后,美国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导致旧欧洲财团持有越来越多的美元资产这一问题没被寄予很大关注。那些在二战中损失惨重而暂时沉寂的欧洲资本已经逐渐恢复了元气。
白厅的一号人物和二号人物,围绕着这几年的挤兑黄金,展开了讨论。有一个问题是很明显的,法国人是在单打独斗。
“理论上的法国支持者,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都按兵不动,法国人已经没劲了,总不能指望控制的非洲国家加入这么高端的对局吧?在其他国家没有加入的情况下,已经可以确定,法国人的攻击已经到了尾声,他们没子弹了。”
艾伦威尔逊谈及自己对法国挤兑黄金的看法,内阁秘书长固然不具备什么高深的金融知识,但这种东西就像是饿了要吃饭一样,在高端的操作,最后也要落在实物上,法国人手里没有美元债券了,挤兑自然就要终止。
“法国的疯狂挤兑固然危险,但不足以像是法国人所说的,要建立的新的国际金融秩序。”弗兰克同意这个看法,然后道,“如果这一次要是德国人参加了,华盛顿脑袋就大了,德国人手中的美元债券,一点都不比法国少,说不定还要更多。”
艾伦威尔逊也同意,同为战败国,德国的力量比日本强得多,德国那叫军队,日本那只能叫自卫队。德国敢在金融领域和美国叫板,日本连产业竞争都被美国重拳出击,两国的差别还是相当明显的,看起来日本和欧洲统计数字差的不大,实际上差得远。
“如果你是美国的话,在这一轮的挤兑之后,会怎么办?”金融方面真的是艾伦威尔逊的短板,相反弗兰克经常接触金融业的人士,就算是出的主意不对,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答案。
弗兰克一愣,然后神秘的笑了笑,神色轻松的道,“我如果是美国人什么都不做就行了,看着法国人消化不良。”
“为什么?”艾伦威尔逊惊讶,难道不需要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操作,让法国人付出代价么?
“也不能说什么都不做,简单来说就是截断法郎的融资渠道。美元是国际货币,但法郎不是。既然法郎不具备国际货币的属性。缺少现金而手中只有黄金的法国,还是需要美元的。”
弗兰克一边比划一边道,“如果法国人能够做到把美国的黄金储备挤兑空,那自然是可以做到所说的重建金融秩序,但现在没有美元债券了,就说明法国人做不到这一点,美元就还是美元,法郎就还是法郎,代替不了美元的地位。”
“同样是融资能力,美国的金融体系可比法国的强大太多了,就算是同时从零开始,美国也是笑到最后的那个。”
懂了!艾伦威尔逊点头,一副受教的表情,但其实他根本没听明白是什么意思,不过弗兰克的比喻他听懂了,开口道,“也就是要想办法堵住美国的融资渠道,才能扳倒美元。”
“秘书长,这几乎是做不到的。”弗兰克摇头道,“这需要大量的美国国债和美联储的票据,这也正是这一次法国人缺少的东西。如果将目标顶在分享金融霸权的范畴?”
“这不行,这就是英镑现在的地位,英镑区只会慢慢被美元侵蚀,你知道我们为了稳固英镑区耗费了多少精力么?就算是如此,去年占据全球结算份额也掉到了百分之三十三。在下降一点,连三分之一全球份额都不到了。”艾伦威尔逊手插裤兜,“分享是没用的,处境也只不过是比这一次法郎的下场好一些罢了。”
但两人还是有一点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不在这么坚不可摧了。
随着这一次戴高乐的攻击,蠢蠢欲动的国家只会越来越多。
大概就相当于从春秋到战国这么一个阶段,礼乐崩坏的开端,法国的角色和后世俄罗斯声称要反抗美国的国际秩序差不多,第一个农民起义可能夺取不了天下,但往往是一个大乱的开端。
“我们要做出符合英国利益的决策。”艾伦威尔逊到了两杯咖啡,将其中的一杯推到了弗兰克面前。
弗兰克接过来轻轻吹了一下,惜字如金道,“当然,以国家利益为准绳。”
“那么具体要把刀对准谁呢?”艾伦威尔逊似乎正在思考当中。
弗兰克轻笑道,“从稳妥程度来说,现在是一个对脆弱的法国狠狠踩一脚的时候。”
“先等等1艾伦威尔逊心里一动,“我不是反对对法国怎么样,这一次法国得到的够多了。但我们也需要一些准备时间。而且美国和北越的巴黎和谈马上就要开始,法国的情况么,反正先等等看”
对法国出刀艾伦威尔逊并不反对,不过么,他还没想好怎么应对五月风暴,对戴高乐怎么看?
帮助应对五月风暴,还是怎么样?这会造成什么后果,现在脑子里还一团浆糊。
历史上之后代替戴高乐的是乔治蓬皮杜,这个人有人说是戴高乐旁边的司马懿,有人说是被托孤的诸葛亮。但艾伦威尔逊不知道他是司马懿还是诸葛亮,他只知道一点,乔治蓬皮杜有癌症,隐瞒了这一点成为了戴高乐的代替人眩
如果不想让这个人代替戴高乐的话,把他故意隐瞒癌症的事情透露出去就行。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对准法国
唯一的问题就是出刀的时机,这个问题值得商榷,至于被刺法国那不值得大惊小怪,法国人怀疑了英国这么多年,总觉得英国是欧共体内部的美国代言人,英国要是不做实一次,这不是把法国置于言而无信的境地当中么?
国家信用是多么重要,为了保住法国的国家信用,艾伦威尔逊不得不要开始磨刀,在这个虚弱的时候切下来属于自己的一部分。
带着纠结的心,下班的之后的艾伦威尔逊回家了,“秘书长,去哪?”拉德维奇开口询问。
“我的家,不要明知故问。”艾伦威尔逊非常诚恳的回答道,不然呢,去梦露那里还是去赫本那里?要不去图灵家?简直是胡闹。
“你要踩一脚法国?”帕梅拉蒙巴顿一听,对着女儿道,“帕米拉,带着两个弟弟上楼,妈妈要和爸爸谈点事。”
“阿尔伯特、阿诺德,跟着我走。”帕米拉双手掐腰,一副可给我牛逼坏了的模样,把两个弟弟推上了二楼。
“这比较容易,法国人吃多了,现在消化不良。踩一脚法国也是给美国一个交代。”艾伦威尔逊一副都是为了法国好的表情道,“你跟着法国人屁股后面捞了不少,虽然我相信已经做好了万全的隐蔽措施,但没有什么隐蔽措施是比对法国出刀的举动更加有用。”
帕梅拉蒙巴顿脸色凝重的点头,但还是有些犹豫,“三月份,法国就从美联储兑换了四百吨黄金,法国的弹药真的见底了么?”
“最后的疯狂罢了。”艾伦威尔逊不以为意的回答,“我又没说现在动手,再等一个月看看情况。在看看法郎的指数,法国的出口是否出现了压力,到时候在做出判断,现在和你聊这些,只是让你有个心理准备。而且?”
“而且什么?”帕梅拉蒙巴顿有些惊奇,自己的丈夫好像很少有这种纠结的表情,这是怎么了?
“要看一下法国内部的局势。”艾伦威尔逊有些不确定,对法国出刀是要对着谁呢?这就是英国的局限性了,在当前的形势下,英国还是需要法国做挡箭牌的,“法国内部的大欧洲理念的人,我不喜欢他们。”
“让莫内的那些信徒1帕梅拉蒙巴顿懂了,戴高乐只是拿大欧洲理念用一用,主要还是通过包装这种理念为法国服务。
“嗯,就是他们。”艾伦威尔逊知道妻子想起来了,“戴高乐和他们并不完全是一种人,我不怀疑戴高乐还是让莫内最终都会选择领导欧洲。但顺序上肯定不同,戴高乐是尽可能的让法国强大,有足够的实力在想领导欧洲。而让莫内那些人嘛,布鲁塞尔的老官僚,呵呵。”
言语当中艾伦威尔逊就对他们不太看中,后世欧盟明显就是这些人的路子,那副不食人间烟火,如同僵尸一般的各大官僚机构。
换句话说,戴高乐和英国至少当前对欧共体的认识还是有共同语言的,让莫内那些一厢情愿的大欧洲理念者就不一定了。
英国和戴高乐的问题无非是谁,可以借用欧共体牟利的问题,但让莫内那些人可不同,他们的政治势力,甚至在他自己的政府内部,对戴高乐所坚持的“法兰西至上”的政策,心怀不满的也大有人在。在戴高乐掌权的时间中,欧洲合众国的理想基本在原地踏步。
超主权的“煤钢联盟”和欧洲经济共同体,都是“莫内圈子”在戴高乐上台之前搞出来的,戴高乐不反对欧洲联盟,也支持与德国和好,但前提不是丧失法兰西的主权,而是让法国成为欧洲马车的驾车人,让德国人来拉车。
战后十二年,截止到戴高乐上台之前,法国换了二十四届政府,如此频繁和混乱的政治局面,很难想象政府会有能力和时间去推行任何经济战略。
不过,在公众视线之外,一些真正运作国家大政方针的人往往并不是那么耀眼。让莫内,就是一个法国最重量级的战略运作高手。著名的煤钢联盟也正是在他的运作下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理论上最终的欧洲合众国,除了统一市场和货币之外,还有组建欧洲军,但艾伦威尔逊知道最后一条法国人虽然一直为之努力,但从来都没有真的实现过,从欧共体出现直到二十一世纪的欧盟,都是一个不完全体。
欧洲合众国理念,丘吉尔就呼吁过,当然他也就是呼吁呼吁,本质上是不感兴趣的,因为这是超越国家主权理念的计划,别说英国国内是否有争议,就算是没争议,其他国家也不见得能够赞同。
这个理念都先就要把矛头对准欧洲各国的政客,而在法国,挡在他们前面的就是现在的法国总统戴高乐。
真让这些人掌控法国,肯定会和英国起冲突,艾伦威尔逊可不想在美苏两强在旁边看着的时候,和这些人无休止的斗争。
把男人的话从头到尾听完,帕梅拉蒙巴顿想了一下,“那我先和各大银行的董事长见一面,你觉得想明白了,告诉我怎么执行就行了。”
“亲爱的,关键时刻,还是我们夫妻才能拯救英国。我看这一次逼着法国割肉之后,就可以让黄金海岸独立了。你是不知道美国对我们霸着黄金海岸的金矿是多么不满。但实际上就算是黄金海岸独立,我也会把当地的金矿拉到伦敦上市的。”
至于以英镑为准备金那都是常规操作,就算是离开了,艾伦威尔逊也要把黄金海岸的事情安排的妥妥当当才行。
从去年开始,尼日利亚和平教徒已经和基督徒爆发了内战,艾伦威尔逊固然是不想这一幕发生,但他也没办法,人口上基督徒占据劣势,选举必然会让和平教徒上台,这一轮内战是避免不了的。
不过黄金海岸并不存在这个问题,作为尼日利亚的债权自治领,英国把对尼日利亚的态度主动权交给了黄金海岸,黄金海岸自治领的态度就是英国的态度,不是英国多么良心发现,而是一旦尼日利亚赖账不还,英国还可以通过黄金海岸遏制尼日利亚,防止脱离英国的掌控。
换句话说,黄金海岸就算是独立,也仍然要纳入英国的体系当中,用以增强英国的金融实力。
帕梅拉蒙巴顿就找英国各大银行了,艾伦威尔逊则继续过着自己两点一线的生活,等着女首富的消息,顺便问问龙骑兵姐妹有没有兴趣。
“你要对法国踩一脚?”安娜听了之后跃跃欲试,“我要和姐姐商量一下,毕竟德国和法国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也就那样。什么不错1艾伦威尔逊撇嘴,温暖的手掌倒是一点没停歇,在小龙骑兵的身上流连忘返,在身材上龙骑兵姐妹都是不接地气的,和英格丽褒曼一样低头看不到地。
国家和国家的关系,哪有他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们这么和睦,后世德国好像建议过法国把联合国的否决权让给欧盟。谁不知道欧盟里面德国就缺政治权力,法国要是答应了,立刻在欧盟的话语权就直奔着意大利、西班牙而去了。
对美国出刀,可能还需要反复衡量权衡利弊,但对法国出刀,英国不但有这样的胆量还很大,帕梅拉蒙巴顿一个下午的沟通之后,就把大家都很感兴趣的态度告知了丈夫,“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比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还真。”
“哦,看来理论上没问题了。”身为内阁秘书长,艾伦威尔逊是一个严谨的人,他只是说理论上没问题,指的不是金融攻击。而是指的妻子口中的澳大利亚矿产资源这个比喻。
在地球上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真不一定是最丰富的地区,只不过另外一个巨型山脉的开采条件过于严酷了。理论上可能会超过澳大利亚的矿山,自然就是有声有色的大国心心念念的青藏高原了。
有山必有矿不是百分百,但巨型山脉没矿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山脉。
澳大利亚是板块过于稳定,好几亿年经受风吹日晒,造就了世界上平均最平坦的大陆,最高峰才两千多米。
可以说是吧澳大利亚覆盖在矿山上的土壤都削掉了,青赞高原就是截然相反,把本来在海底的资源推上了高峰。
这种东西,就像是潜力这个说法一样,理论上能够比肩澳大利亚,不代表真能比肩,就像是戴高乐理论上能掏空美联储,但几乎不可能做到一样。
“你们有这个心理准备,等我判断出来动手的时机你们就动手。”艾伦威尔逊边想边道,“最好是精准打击法国内部的大欧洲理念者。我先和乔治布莱克见一面,谈完了告诉你结果。”
“驻法国的大使?”帕梅拉蒙巴顿自语了一句,见到丈夫点头便道,“那好,我们调集资金,等着你所说的时机到来。”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混乱中立
两天后,乔治布莱克返回伦敦进入了白厅七十号,“评估法国的政治状态?秘书长要问这件事?”
“不然呢,我问你滚石乐队的演唱会去了多少人?”艾伦威尔逊拉着长脸,口吻有些不客气,对于当前英国最出名的乐队,他没有什么可评价的,再怎么说也算是文化输出,改变了多年以来英国被美国音乐霸榜的状态。
不仅仅是法国走出战争影响,战后出生的人开始寻求自己的话语权,英国也是如此,只不过没有法国表现的这么明显。
此时的世界时尚中心属于英国!不止时尚,还有艺术、文化和工业,英国机器又重新发动起来,英国年轻人开始享受到新的自由和新的空气。就像《time》杂志描述的一样:“伦敦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他正在大摇大摆地向我们走来,好一番繁荣景象。”
捷豹推出了新的轿车,从外表上已经十分接近了后世的样子,一经面世就大受欢迎,如果不是和路虎在不同的赛道上,现在帕梅拉蒙巴顿可能要有的忙了,准备和捷豹汽车的所有人谈谈。
它嘲笑着一切关于旧规定与旧约束;它借鉴历史、研究未来,穿越整个地球,使人类获得全新的出行享受。英国各界对捷豹大加赞美,和路虎的越野和皮卡,似乎就能撑起来未来几十年的英国汽车体系。
这些好事也不能掩盖,越南战争的外溢影响,艾伦威尔逊为什么也愿意促成美越的巴黎和谈呢?那是因为英国也开始被越南战争影响到了,三月份还发生了针对美国大使馆的抗议。
当时场面庄重,人们保持着头脑冷静。示威者们还在担心警察骑的马匹——谣传有一群无政府主义分子盘算着要在马蹄下放滚珠,很多人都谴责反对这一卑鄙手段。警察也十分克制,许多人好像只希望避免冲突。一队示威者在一个共产主义者的带领下,突破了美国大使馆周围的警戒线,冲到了格罗夫纳广场。
这之前的另外一场游行中,警察与示威者发生了冲突,但经过几个小时的挣扎之后,一些人被捕,那次斗争流于失败。
另外一批示威者将请愿书交到唐宁街十号首相官邸,又继续前进,来到海德公园发表演说,要求政府立即叫停越南战争。
前首相私人秘书、现内政部常务次长布雷斯特,代表白厅坚决的承诺了英国的反战立场,并且表示英国一直在促成美国和北越的和谈,这才让艾伦威尔逊这个关我屁事的秘书长,心不甘情不愿的前往华盛顿。
他固然是不喜欢越战早点结束,不过做出一番希望越南战争结束的努力,最终功败垂成还是做得到的。
乔治布莱克点头,越南战争的外溢影响在英国也出现了,准备了一下便开口介绍法国的情况,毫无疑问法国的情况更加严重。
这一点艾伦威尔逊表达了不同意见,更严重的明明是美国,相反亚洲那边就寂静无声,不管是韩国还是马来亚都很平静,韩国都阵亡过万了,现在也安静如鸡,朴正熙的铁腕治国名不虚传。
“那为什么亚洲没这么多反对者呢?”乔治布莱克不由得有些好奇,似乎对这个问题十分感兴趣。
“制度不同,民族承受能力不同。他们又不是选举制国家,不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就抗议,而且越南战争的规模,并不算太大。”艾伦威尔逊心说,某大国的改朝换代都是以百分之五十的人口减少为底线的,越南的事算个毛的惨烈?
从艾伦威尔逊的口气就能听出来,他对现在因为越战导致欧美各国大小不等的抗议浪潮,其实心中并不感冒,和你们有什么关系?就非要在这个时候表现出来令人可笑的正义感?不过自由世界自有国情在此。
“不能排除,各国的抗议浪潮有苏联鼓动的因素在内。我听说法国的抗议者举着镰刀锤子旗。”艾伦威尔逊冷着脸道,“这就是证据。这已经可以证明是苏联集团对自由世界发起了进攻。”
“呃,这点我倒是不太了解。”乔治布莱克一副无知的表情道,“其实抗议者并不一定明白自己的诉求是什么,他们大多数都是无知的。”
这个时候都不忘记为苏联说好话?艾伦威尔逊心中这么想,却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那么你应该知道法国对英镑的攻击吧,虽然戴高乐主要矛头是对准的美元,英国又不像是美国因为战争超发了大量美元在国际市场,但在半年以前英镑确实遭到了攻击。只不过被我们抵制住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