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目前在英属非洲和远东,都做的还不错,就是中东那块地方?毕竟中东自然条件在那,不是勤劳肯干就可以的,还需要一些科技加持,等到蒙巴顿集团运营的大型海水淡化厂完工,希望能够解决客观困难。
这样下去,驻外英军的炊事班迟早都会外包给华人,不要认为这样不公平,人家华人还不愿意玩命呢。炊事班一样算是军人,退伍了待遇也不会少,服役无非就是养猪种菜,彼此都有美好的未来。
现代战争越发需要财力支撑,英国虽然财政没有问题,苏黎世的地精已经尝试撼动过了,但仍然要把钱用在最有用的地方。
艾伦威尔逊处心积虑的在优化英国的各个方面,哪怕是华人管着后勤的同时在殖民地开餐馆,只要能节省投入,那都可以,没什么不可以的。
“说到这个问题,南罗德西亚去年的饥荒,华人管理的后勤科都是正面形象。当地英军和白人居民都没出现问题。但黑人么?”盖伊.利德尔说到这停顿了一下,“虽然和之前约定的相比不算犯规,但是?”
“但是什么?什么时候南德罗西亚爆发饥荒了,当地高级专员明明说的是局部出现问题,尼雷尔就是小题大做,他接收了多少难民,就敢对英国的事大放厥词?还想把南罗德西亚也吞并么?”艾伦威尔逊冷着脸,一副岂有此理的架势道,“我们谈的当前英国全球布置的全局问题,而非是某个殖民地的细枝末节,非洲气候不稳定,黑人种植水平低下,管我们什么事?”
“如同迪克逊所说,现在紧抓着建交的事情,有些不理智。给我一个专业评估,是否我们也要建交,然后我交给内阁。”
真理都是越辩越明的,在法国刚建交的档口,英国其实不能再这个问题上和美国反着来,艾伦威尔逊只是把评估报告交上去。同意还是不同意,那是艾登的事情,责任是内阁的,而不是白厅的。
谷卓
三个情报主管一个外交官也把伊朗的问题讨论明白了,英国以呼吁相关国家把力量撤出伊朗,尊重伊朗中立国地位的呼吁为核心,站在美国一边,至于这个建议的提出人,是军情五处首脑菲尔比,得到了两个其他情报主管的赞成。
艾伦威尔逊仔细想想,好像也不是不可以,甚至可以说牢牢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不过美国真的愿意给伊朗中立国地位么?他相信巴列维国王肯定是很满意这种呼吁,但华盛顿可能并不一定会同意。
“理查德,把我们降低对抗的建议告知美国。如果巴列维国王要是采取强硬政策,不尊重苏联,考虑到苏联是一个有核国家,还是一个陆军强国。英国要站在美国的立场,就可能让局势激化。”
艾伦威尔逊一字一顿的道,“我们的建议是,讲明面上的力量都撤走,采用比苏联强大的多的金融实力,代替明面上的力量,这样任何国家都挑不出来毛病。”
最终本次会议还是确定了,要拿出来各方都挑不出来毛病的解决办法,如果美国支持巴列维国王冒险,英国就置身事外,不会和美国站在一起。如果以伊朗主权独立的初衷来操作这件事,而且苏联反应并不激烈的话,那就英美特殊关系。
其实从朝鲜战争之后,英国就对美国的激进政策抱以警惕,美国每次选择一块地方开战,英国都会考虑会不会影响到英国。
而且伊朗过于重要,伊朗南边就是海了,美国赢了还好说,但美国是海军强,在陆地上撩拨苏联的邻国,一旦输了,伊朗要是变成一个亲苏国家,欧亚大陆就会从中间被截断,这是不得不考虑的后果。
在唐宁街十号,拉博巴特勒也采取同样的看法,艾登常做外交工作,同样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美国的激进政策,真令人头疼。”
艾登打定主意不能让美国使用冒险政策,原因和艾伦威尔逊说的一样,“哪怕是中立,变成奥地利,也不能太过于激烈。伊朗产油,真的变成火药桶会炸死全世界。”
“伊朗就就算是彻底中立的话,处于作为苏联的邻国这一点,大部分问题还是会倾向于自由世界的。”拉博巴特勒赞同道,“这样的中立,其实并不是不可接受,只要华盛顿不要过于贪婪就行。我们和华盛顿说,采取切香肠战术,把伊朗问题分成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保证伊朗的中立,第二阶段可以借由经济上的好处,倾向于我们。”
“大臣,真是非常具有远见的考虑,国际斗争不能操之过急。”经过几个乐观的情报主管分析之后,艾伦威尔逊也不这么悲观了,他之前的悲观只是对英国实力不济的悲观,他要是美国人,会悲观么?根本不会!
没准美国的考虑也并不特别激进,只是稳固在伊朗的优势,让伊朗亲美而不是反苏。
小国的敌对政策一定要确保一点,你真能借着有利的环境把周边的大国一口气闷死,如果做不到,三国三次瓜分波兰就是例子。巴列维国王相信也会讲究方式方法的。
艾伦威尔逊再次和唐纳德见了一面,询问美国到底目标是什么,并且告知了英国的态度,“伊朗太危险了,这有欧亚大陆被中间截断的风险,一旦出现这种后果,大部分欧洲国家都会举手投降。”
“威尔逊爵士放心,我们也是为了确保伊朗的安全。”唐纳德承诺道,美国有金融方面的优势,足以把所谓的中立国拉拢的相对亲美。
事实上美国一直就在对伊朗北部阿塞拜疆的地盘进行渗透,有足够的把握,把苏联弄的不占理。
美国并非要在伊朗和苏联比划比划,原因就像是英国担心的,美国陆军真不是强项,而且伊朗也没有美国驻军。这不同于越南,庞大的海岸线有利于美国海空军的发挥。
“没想到,现在美国也学会利用民族主义做借口了。”艾伦威尔逊皮笑肉不笑的夸奖道,民族主义也要怎么分,巴列维国王的属性、明显的李承晚、常公那种,这种民族主义美国是不排斥的。
“美国一直立志于民族自决,威尔逊总统的话,我们可不敢忘。”唐纳德面带谦虚的道,“当然英美两国的关系,不在这个范围之内。”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厅和国防部
“呵呵,我们也期待着美国能够成功。”艾伦威尔逊表面笑嘻嘻的回答,心中只希望美国说到做到,这毕竟是大事。
随后他就把首相艾登关于伊朗事务兹事体大的立场,告知了华盛顿政府,至于下一个工作,则是参加国防会议, 同时看看新上任的国防部常务次长马金斯,是否被国防部所广泛认可,他也是去压阵。
随着战后勒紧裤腰带的日子远去,国防部的例行会议上,不再像是原来充斥着火药味,各军种为了军费走向争论的面红耳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久违的绅士作风重新出现在了国防部。
马金斯刚刚上任, 为了站稳脚跟拿出来了一份武器发展概要, 当然这也是马金斯雅然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的产物。
武器革命总是比军事革命先行一步,当革命性的武器到来之后,军事革命的到来就是迟早的事了。战争史在不断提供这样的证明:青铜或铁制的矛造就了步兵方阵、弓箭和马蹬为骑兵提供了新的战术、在使用黑火药的枪炮中萌生出了整套近代战争的模式从圆锥子弹和来复枪作为技术时代的尖兵登上战场的时候起,武器干脆就在战争的胸前缀上自己的名字。
先是钢甲巨舰充当海上霸主,开启了“战列舰时代”,再到它的兄弟“坦克”名冠陆战,然后是飞机称雄天空,直到原子弹横空出世,昭示“核时代”的来临。
今天,大量的高新技术武器不断涌现,使武器俨然成了战争的首席代表。当人们谈到未来战争时,已经很习惯地用某种武器、或是某项技术去称呼它。
处于白厅的传统,这一篇捉刀之作不可避免的又臭又长,但其实核心思想就是电子战的畅想,这也对英国当前的产业发展有利, 比如说半导体。玛格丽特公主的丈夫图灵先生,正在把握着半导体发展的方向,你敢说不重要?
马金斯一番言之有物的上任自白,引起了一篇掌声,并非是空谈而是言之有物的样子,好像真的具备真才实学来国防部上任。
“秘书长,真是感谢。”会议结束之后,已经是国防部二号人物的马金斯出来,对艾伦威尔逊表达了感谢,“你帮助了我太多。”
“大家互相帮助,我这个人的最大爱好,就是帮助别人。”艾伦威尔逊如同伦敦东区最贫穷的工人一般挺起胸膛,“这既是发展趋势,也是潮流。军事领域特殊,可以用来带动很多产业的发展。我们都必须承认一点,人类往往把最为先进的技术,首先运用在自相残杀上。”
说是这么说,艾伦威尔逊其实对很多新技术持保留态度,什么是高技术?它针对什么而言?从逻辑上说,高和低只是相对概念。而用一个可变性很大的概念,刻舟求剑式的为干变万化中的战争命名, 本身就很成问题。
“我了解,其实像是华盛顿方面,也在进行类似的探索。”马金斯刚刚上任,但也是进行了一番补课,提及华盛顿那边的动向,至少根据公开信息来看,两国应该想的差不多。
“不要总看着华盛顿。”准确来说是在文件上差不多,这种泛泛而谈的发展方向,很难说具体有什么区别。宙斯盾系统还要五年之后才立项呢。
“艾伦,你总是这样。”马金斯笑着开口道,“其实我们可以尝试和美国进行交流,这样对未来更加明确。”
“但肯定不会有什么帮助,而且,不要高看美国的军事发展。”艾伦威尔逊摇头道,“美国的发展只适合他们自己,英国不能复制。”
为了无畏号核潜艇的反应堆技术,英国掏出了五千万美元的技术转让费用。这不是在抱怨什么,毕竟这是保命的东西,掏多少钱都应该。
但从这点上也应该明白,美国真是把氪金做到了极致,竟然在五十年代就已经这么严重,考虑到五角大楼五十年没有一起腐败案件的光辉履历。同时八千亿美元的军费,连对某大国的两千亿都做不到对冲,英国底子薄还是别学美国了。
某大国的055级造价九亿美元,美国海军的一艘四千吨级的星座级护卫舰十一亿美元,同级别的伯克三要三十亿美元一艘。
要是和某大国开启军备竞赛,这个结果肯定可悲,英国要是和美国站在一起,只不过是多了一具尸体。
多交流在交流出来怎么浪费军费,那还是别交流了,还不如学习法国走自力更生的路线。
谷窩
艾伦威尔逊都怀疑,所谓的苏联穷兵黩武军费高是真的还是假的,是不是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人虚构出来对冲美国本身浪费军费杜撰出来的。
都是同样一套国家制度,某大国百分之一出头的军费支出,都能把美国比较的体无完肤,没理由传闻中苏联就要拿出来百分之十五以上的支出,才能和美国对抗下去。
在印尼变色的两个多月后,赶赴远东的三艘航母战斗群,终于加入到了皇家太平洋舰队的序列当中,这一轮的皇家海军布局变化也算是完成。
英国的布置还是老样子,确如常山之蛇,从直布罗陀开始一直延伸到香江,随着兵力补充完毕,皇家太平洋舰队终于在南中国海进行了针对印尼的军事演习,显示皇家海军的强大力量,也是在英国进行军事演习的档口,美国对东京湾海域的巡航正式开始。
一时间南中国海当中,云集了近十個航母战斗群,分别归属美国和英国海军,这片海域前所未有的拥挤。两支分属于不同国家的海军,虽然在同一片海域,但针对的目标则截然不同,一个针对北越以及幕后黑手,一个针对印尼和其幕后黑手。
这让澳大利亚显得极为为难,但是考虑到印尼近在眼前,澳大利亚还是决定把印尼看的更加重要一些,跟着英国保障自由航行的权利更加重要。
驻澳英军和其配备的火神战略轰炸机,也加入到了演习当中,可以说英国已经很久没有进行过这么大规模的演习了。
连同航空母舰,核潜艇、半人马直升机航母,巡洋舰、驱逐舰、连一年停靠时间占据百分之八十的战列舰都被拉出来,在东西马之间的海域进行实弹演练。
猛然,直升机航母上的了望兵发现了直升机,并看见尾部喷火的导弹飞驰而来."有导弹攻击我舰!"了望兵惊慌的叫道。
艇长马上命令紧急下潜.潜艇刚刚没入水中,导弹便在海面触水爆炸.但这时已飞到潜艇上空,他向旋着水涡的海中猛烈的发射集束火箭,火箭击中了潜艇,一次次爆炸使海水翻起了浪花.同时,他还呼叫半人马航母反潜直升机来跟踪轰炸.
几分钟后,两架反潜直升机直升机赶来.反潜直升机的雷达装在机腹下面,通过对水下扫描发现目标.直升机重新发现了目标.直升机立即投放深水炸弹,瞬间水下便传来沉闷的爆炸声.一会儿,被炸得船体凹陷,四处进水的潜艇浮出水面,在近岛浅水处搁浅.艇上的窗口伸出了投降的白旗.
导弹艇和潜艇,是英美认识当中苏联人反击的常规套路,这一次演习就是假想这样的威胁出现。
“这一次演习的执行力度,还真是令人惊讶。”蒙巴顿元帅虽然没有亲临一线,但从现有消息还是的出来了乐观的判断。
“这是当然的,英军远远比美军的毛病少,至少海军是这样。”艾伦威尔逊张了张嘴道,“尤其是在保卫澳大利亚的时候。”
保障贵族阶层对军队的控制,其实也不是坏事,但如何让贵族军官愿意为军方服务,这事就有讲究了。首先需要一个有利益的地方让贵族阶层在军队的子弟愿意为之付出,这就不得不说首开出海先河的帕梅拉蒙巴顿女士,也就是蒙巴顿元帅的女儿。
然后就是蒙巴顿元帅在对进队晋升的过程中,优先考虑在澳大利亚挖到第一桶金,没有后顾之忧的家族子弟予以提拔。
这种情况下,在澳大利亚有产业的贵族军官们,要是碰见对澳大利亚产生威胁的国家,能不一心一意的出力么?
就算是为了自己产业的安全,他们也不能像是打卡上班一样磨洋工,出出汗还是必要的。
皇家海军也确实应该演练演练了,这一点蒙巴顿元帅也同意,战后武器更新速度极快,如果能找到良好的契合点,也就是找到最恰当适宜的战法,新旧不同代次的武器搭配使用,不仅能消解武器单一性的脆弱,还可能成为武器效能的“倍增器”。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并不是消极无为。
“元帅说的对。”艾伦威尔逊表达了赞同,相反打什么仗制造什么武器问题很大,美军治安战行家的毛病,濒海战斗舰的悲剧,教训可深刻着呢。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爱国王就是爱伊朗
现在南中国海有两支强大的海上力量,目前正在演习的是英国的皇家海军,另外一个低调得多,甚至有借着英国皇家海军暗度陈仓嫌疑的,属于美国海军,这一点蒙巴顿也心知肚明,“艾伦, 你觉得中南半岛的和平还能维持多长时间。”
“元帅,这我怎么会知道?不过美国不好赢是真的。”都到了这个地步,艾伦威尔逊也没有必要在蒙蔽岳父大人了。
不是美国实力不行,而是美国选择了一个赢不了的模式。要么像是某大国一样,打快进快出的战役,通过短时间但高强度的交火达成目的,然后单方面宣布胜利, 撤军也别拖泥带水。
要么就像是朝鲜战争一样,反正都到了这个地步,直接把北越背后的国家说话当放屁。
但美国都没有选,选择了最为艰难的一条路,层层加码但给了北越适应的时间,最终把裤衩子都输掉了。
艾伦威尔逊记得越战结束之后,五角大楼的将军们对美国政府相当不满,不知道政府做出不许对北纬十七度线轰炸的脑残决定,到底为了什么。
美国政府对五角大楼也不满意,除了十七度线这一条没答应五角大楼,哪一条不是顺着五角大楼的意思来的,没打赢还好意思指责政府?
“道理我都懂,不过连法国这一次也表示要从政治层面解决越南问题,戴高乐这种态度倒是和苏联集团的主张差不多,各方有意重开日内瓦会议。”蒙巴顿叹了一口气, 越南就在十几年前还是法国的殖民地, 连宗主国都站在敌对阵营那边了。
蒙巴顿说着说着, 又是一脸错愕, 他看见女婿拿出小本子在做记录,“艾伦, 你在做什么呢?”
“阻止日内瓦会议召开,瑞士根本不是一个中立国。”艾伦威尔逊想都不想的回答道,不把那些瑞士银行家折腾一下,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可以和英镑周旋周旋。
内阁秘书长想起来了,美国正是在连法国都倾向于苏联集团的意见,重启日内瓦会议的时候,制造了东京湾事件。这足以表明美国不愿意通过政治协商解决问题,废话,五角大楼战场都选好了,你说协商就协商,百万漕工衣食问题怎么解决?
从某大国旁边的越南开战有一定风险,但总要过在苏联旁边的伊朗,前者还可以比划比划,美军虽然觉得某大国不好惹,但小心一点就没事。但后者可完全不是一個层面的威胁。
“外交工作真是令人头疼,我们的首相还趋之若鹜。”艾伦威尔逊感叹着,为什么艾登最喜欢外交工作?几乎涉及到每一件事, 都会出现不同的立场, 为了在伊朗问题上更好的配合美国, 英国才刚刚修复和法国因为建交导致的互相指责。
现在又为了,借着英美特殊关系打击瑞士,英国还必须把日内瓦会议搞垮,为美国创造动手的机会。
被这种英国传统上随机应变外交所影响的,就是英国驻法国大使乔治布莱克,最近半年时间,他已经经历了反法到亲法、再到反法的转变。
虽然说外交工作就是如此,可是不是也过于变色龙了一些?他修复和法国的外交关系,还不到一个月,准确的说才两个星期。
钻石大使不由得在回复中抱怨,“法国在外交杂志上,已经把英国当成了美国人的出气筒,这很令人尴尬。”
“没什么可尴尬的,这是事实。”这是兼任外交部常务次长的艾伦威尔逊回复内容,“英国亲俄过,也反俄过、亲法过也反法过、亲德过也反德过,这就是外交工作。现在我们必须照顾美国的意愿,在中南半岛的问题上站在美国一边。”
“英国和法国并非是所有事情都全部有一致意见,比如说在伊朗问题上,你不是和法国人谈的很好么?他们也认为,各国撤离在伊朗势力,会减少摩擦,所以说,一码归一码。”
“法国人那种自视甚高,瞧不起别人的劲头,真是无比令人讨厌。”艾伦威尔逊虽然人在伦敦,但就是当着英格丽褒曼的面讥笑着法国,“年初日本企业界访问法国,商谈半导体发展,整个法国舆论冷嘲热讽,不就是瞧不起日本人么?”
“你少说两句,而且日本半导体好像确实不强大。”英格丽褒曼也知道这件事,“半导体产业强大的是美国人。”
“总把瞬间当永久,这个毛病不好。”艾伦威尔逊摇头,“法国也不是没有衰落过,但还是改变不了这种毛病。”
“你现在越发的自命不凡,喜欢发号施令了。”英格丽褒曼小声嘀咕,“你可别忘了共同度过的艰苦岁月。”
谷趜
年龄差距毕竟是客观存在的,哪怕英格丽褒曼在竭尽全力让自己年轻一些,如果不是这个男人坚决反映,她也想动刀试试能不能重返青春。
“总是谈这种没来由的担心。”艾伦威尔逊不由得再再再次保证,绝不会喜新厌旧,一定要做到喜新不厌旧。
最近艾伦威尔逊是真的在竭尽全力,联合盟友共同支持美国,维护伊朗的主权独立。卖力程度哪怕是华盛顿最为苛刻的标准,也挑不出来毛病。
英国的布局还差了一些,虽然几个重点地区的布局已经接近完成,不出意外的话,再有几年的功夫就可以建立起来进可攻退可守的经济圈。中东提供能源,马来亚提供生产基地,香江和伦敦做金融中心,然后等着美元超发,法国背刺等一系列的事件的发生。
在黎明前的黑暗前,英国最好是配合美国的需求,包括伊朗也包括越南,在他看来都是好事。
不要认为各国名义上退出伊朗,美国就会仗着资金把亲美的伊朗扶起来,这是不可能发生的,美国不会扶持没有军事基地存在的后发国家。
更何况扶持伊朗超过美国的能力,在定位上伊朗就被美国定位为资源国。伊朗的人口也导致的美国惠不起。
没有军事基地美国扶持的不安心,伊朗人口也不少,卖资源无法有决定性的发展。这就是巴列维时代的困境,伊朗一旦选择工业化,那就是破坏中东平衡的国家了,美国也不会答应。
所以伊朗不会因为真的名义上中立了,就稳定下来,美国的资金支持也无法避免伊朗因为人口增加越发不稳定。
进过了两个月的外交努力,通过五眼联盟的特殊渠道,艾伦威尔逊告知了华盛顿,英国已经成功的说服了德法两国。同时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理由,以印尼变色为理由,合理避免伊朗成为大国竞技场,哪怕是苏联反制的办法也不多,因为印尼确实正在急剧变红。
如果苏联死赖着不走,这个问题不只是伊朗的问题,而是整个中东都在观望的问题。
除掉摩萨台之后,巴列维也确实做出了一副励精图治的样子,虽然反巴列维的人对此不屑一顾,但人都是健忘的。这一次通过维护伊朗主权的声明,同样被这位伊朗国王所看重,在接到美国方面的安排之后,巴列维正式告知美苏英法德五国大使,“必须缩减在伊朗的外交官规模,伊朗不能让印尼的事在伊朗身上重演。”
在亲自告知五国大使伊朗的态度之后,伊朗国内的舆论开始造势,称赞国王陛下的勇敢举动,爱国王就是爱伊朗的口号不绝于耳。
1...490491492493494...7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