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拿骚会谈
这种态度已经让杜勒斯无法容忍,朝鲜战争美国根本没有出全力。对美国的经济发展毫无影响,连一个热身都算不上。
哪怕是战争进行的时候,美国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景象,也犹在眼前。
难道才仅仅过了十年,英国就已经对美国如此不信任了么?简直是岂有此理。
“只需要一场外科手术式打击,我们就能够解决潜在的核威胁。”杜勒斯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想要在爸爸面前展示一下拳头,“我们有全盘的核战计划。”
艾伦威尔逊倒是知道,肯尼迪时期确实要进行过核攻击的,毕竟这个时候的某大国,基本也就类似面对以色列的伊拉克,以色列不也先发制人过么。
如果他没有记错,某大国一百七十七个大中城市,应该都在首批核打击的名单当中。
“问题不在于他们会怎么样,而是苏联人的反应。如果华盛顿对其发动核打击,苏联的反应就会变成重中之重。”艾伦威尔逊恍若张伯伦、达拉第在世的口吻,继续自己的绥靖大业,“古巴导弹危机已经造成了欧洲的震动,如果美国首先从另外一个方向,再一次将核武器投入实战当中,苏联怎么想?我们的盟友又怎么想?”
问题在于某大国做什么了么?根本不是这个问题,对于美国来说,关键是苏联的态度。而对于苏联来说,则是美国的态度。苏联是什么态度的问题不解决,美国到底是什么态度根本不重要。。
不知道这是某些美国高层的想法,还是肯尼迪这么设想过,但成功几率为零。苏联集团内部目前仅限于吵嘴阶段,你上去就来核弹?
这会造成多大的影响,艾伦威尔逊简直根本无法想象,不过他没有阻止。该说的都已经说了,美国能搞定苏联?不可能,既然不可能,这事就成不了。
告别了来到英属巴哈马检查保密工作的杜勒斯,艾伦威尔逊转头就把这件事,告知了首相艾登, 表示这些取得霸权的罗马人, 又安耐不住要搞事的心了。
“美国人现在怎么会有这种轻率的想法?”艾登认可了艾伦威尔逊的回应, 然后道,“美国在看待战争这個问题上,很令人担忧, 你的反应很正确。”
“不过我看,可能没什么效果, 那些罗马人现在认为自己并不需要希腊人的帮忙了。”
艾伦威尔逊旁敲侧击的表示, 现在的英美关系颇为微妙, “战后苏黎世的地精多次做空英镑,其实我们很清楚做空英镑的来源到底是谁。古巴导弹危机之后, 希望美国能够认识到,苏联才是美国真正的敌人,英国可以是一个关系良好的盟友。”
“这可能是一次艰难的首脑会议。”艾登看向马仔兼外交大臣拉博巴特勒道, “对于肯尼迪这个人, 我们之前可能有错误的认识。”
“认识到也不能说是错误, 毕竟阿美公司给了沙特没有给美国石油集团补偿。利用政府力量对钢铁产业进行试压, 然华尔街不满都是实实在在的。”
艾伦威尔逊开口介绍道,“现在肯尼迪的高支持率是因为古巴导弹危机, 在美国公民眼中的得体应对,但其实美国公民并不知道,美国私下撤离土耳其的导弹, 如果他们知道了,高支持率会怎么演变还不好说。”
“我们的筹码并不像是想象中的这么少!”艾伦威尔逊都准备好惠英办的条件了, 这一次的首脑会议可不是千里迢迢,过来专门为肯尼迪的声望添砖加瓦的。
“我们没什么可以退让的, 合作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艾登算是为这一次的首脑会议定下了基调,拉博巴特勒马上点头表达赞成。
“以现在英国的状态, 完全可以从实力地位出发,听听美国要做什么,然后告诉美国人我们要做什么。”艾伦威尔逊顺着两位外交首脑的思路道,“就凭三千五百万吨的古晋钢铁基地,我们没什么可求美国的地方。”
英国必须活出统战价值,在古巴导弹危机这个档口,艾伦威尔逊觉得时间并不算差。
天知道,历史上的英国经济是多差,竟然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的一个月,就全盘接受了美国的不公平协议?
谷葾
他都怀疑是不是麦克米伦有什么把柄在中央情报局的手里,但自从上任联合情报委员会秘书长之后,他仔细的探查过,至少确定艾登是没有直系或者旁系亲属,被美国拉下水的,唯一的问题就是艾登有药物依赖症,而且已经被英国公民原谅了。
这就像是,伊朗给了十二颗导弹,美国表示这是对伊拉克主权的破坏。
巴沙尔顶住了反对势力的围攻,阿拉伯国家又把叙利亚当成中东安全的重要力量一样。
有时候就是这样,早亲美不如晚亲美,亲美不如反美。英国还没准备反美呢,惠一下怎么了?能惠德日,就不能惠英国么?
十八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带着满含自信的心情,和国务卿迪安腊斯克抵达拿骚。
英国首相艾登和外交大臣拉博巴特勒,对美国总统和国务卿表达了欢迎,随行记者将英美两国首脑友好亲切的一幕拍下来, 世界各国都格外关注的英美首脑峰会算是正式开始了, 就算是远在巴黎的戴高乐政府也格外关心,法新社就很直白的表示,“英国到底是欧洲的领导者, 还是听从北美的指令, 过几天就一清二楚。”
这一篇报道,直白的阐述了法国人对这一次英美首脑会议的态度,同样啄木鸟影业的两个女总裁塞钱也密不可分。
在这个年代,其实欧洲在舆论上的话语权还没完全衰落。艾伦威尔逊记得,欧洲没声音应该是意大利的贝卢斯科尼之后,在这之前,贝卢斯科尼的传统媒体帝国,在欧洲还是相当有影响力的。
简单来说,传统媒体帝国,是美国的互联网霸权干掉的,贝卢斯科尼之后,欧洲媒体声音肉眼可见的小了许多。
肯尼迪和艾登的见面,直白一点说用一句口号就能形容,英美特殊关系,还是宏观层面的。具体的洽谈事务,一条一条的掰扯,肯定和总统和首相无关。
那是迪安腊斯克和拉博巴特勒的事情,拉博巴特勒旁边的位置,就属于外交部常务次长艾伦威尔逊,此时的他眼睛全在眼前的小米字旗上,对美国阐述应该把核力量一起使用,归于北约的指导框架当中,左耳进右耳出。
英国必须支持美国的多边核力量计划,美国可以通过北约组织使用英国的核打击力量,使英国的核力量从属美国的核力量。只有在英国的最高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英国才被允许动用自己的核力量。
“啊”艾伦威尔逊长长的打了一个哈欠,百无聊赖的开口道,“很好,下一次再有古巴导弹危机类似的事情,英国可以期待自己有和土耳其同等地位了。苏联的中程核导弹,看来也将有英国的一席之地。”
“威尔逊爵士,一旦北约核国家的核力量在一起。我们面对苏联将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迪安腊斯克不慌不忙的开口劝说道,“这对英美法三国,都是好事。”
“国务卿没看最近的法国报纸么,戴高乐政府并不这么认为。而且核导弹在自己手上才是最有压倒性优势的,毕竟这个东西,威力最大的就是在发射架但还没发出的时候。”
艾伦威尔逊笑了笑,意味深长的道,“所以这个很没有理由的要求,英国似乎是没有接受的必要,在经贸合作上,我们倒是有一定的想法,关于美国应该支持英国,在德日两国汇率操纵上的立场,我觉得倒是可以谈一谈。”
冷战对德日的扶持,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手段,现在德日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英国的产业形成了竞争,艾伦威尔逊此时郑重宣告,算是把这个问题挑明了,“美国是否支持英国的主张?或者说给英国和德日两国同等待遇的经贸地位,这才是合作的基础。”
“威尔逊爵士,英国的经济没问题。我们都看在眼里。”迪安腊斯克皱着眉头回答。
我还以为你不知道呢?艾伦威尔逊不慌不忙的拿出来了惠英二十六条,一条一条的阅读着,随着条款的深入,迪安腊斯克这边的美国外交官,眉头都皱起来。
简直是前所未有的敲诈!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昨天白宫刚刚被烧了呢。
“我真希望威尔逊爵士是在开玩笑。”迪安腊斯克说到这态度也强硬起来,“帝国特惠制这种十分违背自由贸易精神的东西还存在,英国要求美国照顾英国的经济往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我们认为,美国在全球利益方面还是需要英国帮忙的。”艾伦威尔逊面不改色的道“这是一个在明显不过的事实,而非是虚无缥缈的幻影。”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亲切友好的谈判
“今天这么郑重的场合,我不想老生常谈的强调苏联的威胁,两个月前,美国已经亲身感受到了,而美国现在仍然进行错乱的判断,我对美国的未来十分担忧。”
苏联威胁在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甚至艾伦威尔逊觉得解体之后的俄罗斯,都难以对付。
想一想美国本身的经济总量加上欧盟,俄罗斯哪怕因为制裁导致经济被低估,那也是天文数字的差距,可那又怎么样?还不是弄的欧美灰头土脸。
加起来四十万亿经济体,被一万五千亿经济体弄的下不来台,可见俄罗斯真怒了,让欧美多么难堪,二十倍以上的经济差距,换一个对比,那是被制裁之前的委内瑞拉和美国的经济总量比较。
苏联才从古巴运走核导弹一个月,美国就在这谈什么统一核力量?
一九四五年二战结束的时候,英国想的是和美国一起统治世界,到了今天远不如当年那么困难,有多想不开要做美国的跟班?
“统一核力量之后,有助于增加英美两国的信任,除非英国认为和美国的特殊关系,走到了终点。”迪安腊斯克冷着脸开始威胁道。
“这话你还是和戴高乐政府说去吧。我想北约解体已经到了倒计时。”艾伦威尔逊面对这种威胁不为所动,“尊敬的国务卿,你应该有所了解一点。美国能够在欧洲站住脚,其中有英国的协助这一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而法国政府一直宣扬欧洲的自主,我们和法国在这一点认识上是不同的。但如果受到了逼迫?也不是不能统一认识,如果到了那个时候,美国还能再欧洲站住脚么?”
艾伦威尔逊提醒迪安腊斯克,这个美国国务卿,北约成立的历史是英国联络法国主动让美国做欧洲盟主的,一旦英法两国觉得利益受损,美国能不能在欧洲安定的待下去,那可是一個未知。
“美国是在保卫欧洲的自由和安定。。”迪安腊斯克几乎是翘着桌子强调道。
艾伦威尔逊则是一个战术后仰, 不慌不忙的反驳, “是让欧洲人认为美国在保卫欧洲的自由和安定, 苏联人知道没有,同样法国也不认为美国保卫了欧洲。”
没等迪安腊斯克反驳出什么,艾伦威尔逊又加上了一句话, “美国都没打赢朝鲜战争,连苏联集团的二号国家都打不赢, 凭什么认为苏联是怕美国可怜的驻军数量, 才没有对欧洲动手的?”
这已经是对美国军事实力的蔑视, 虽然之前艾伦威尔逊在杜勒斯面前说过一次。
但这是什么场合,这是英美首脑会议的正式会谈, 他这么说,几乎是在质疑美国的能力。
迪安腊斯克怒目而视,随后看向拉博巴特勒, “外交大臣, 我想知道, 这种声音是英国外交团队的共同认识么?”
“尊敬的国务卿, 只是一部分人的认识。”拉博巴特勒笑着打圆场,然后反问, “不知道将英法核武器纳入共同核力量,是美国政界的共同认识么?”
正当肯尼迪和艾登,摆拍英美特殊关系的同时, 两国的外交团队直接就谈崩了。
这让两位大人物默然不语,两人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也通过这一次的会谈,知道了一定程度上对方到底是什么目的。
肯尼迪知道了惠英二十六条的存在, 在他看来这是英国对美国的讹诈。
艾登也清楚,美国竟然真的想要让英国把战后耗尽心血投入实战的核武器交出来。
在核武器的使用权上, 艾伦威尔逊重提美国背约,杜鲁门总统撕毁了共享核计划,导致英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贸易保护方面,艾伦威尔逊则提及了美国暗中设置障碍,不让英国彗星客机进入美国市场,直到波音客机问世。而在对待日德两国的时候则完全不是如此,竭尽全力的培养,有意识的放任德日两国,和英法进行竞争。
“对待苏联集团,华盛顿唯唯诺诺,对待盟友华盛顿重拳出击。其结果就是导致了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以及现在欧洲各国对美国增加了不信任的感觉,在这个时候,美国还希望英法将核武器纳入美国的指挥下。”
谷搐
伦敦各大报纸,纷纷表示了对拿骚会议的关注,这也引起了法新社的声援。戴高乐政府已经对外宣称,“法国的核武器只属于法国,不会交给任何人,不管是盟友还是任何国家。”
戴高乐政府的表态,在欧洲引起了巨大反响,很多欧洲国家都认识到了。英法两国在这个问题上和美国产生了矛盾。法国虽然没有参加谈判,但一直在对英国进行声援。
波恩、巴黎、伦敦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们,也在关注自己的男人在拿骚的表现。
艾伦威尔逊当然在尽力维护英国的利益,如同一个复读机重复惠英二十六条。让美国开放市场、无条件援助,正视日德两国的汇率操纵。
至于交出核武器想都不要想,惠英条款可以谈, 其他的事情再议。
“也许英国是认为,不再需要美国的帮忙了?是不是亚洲的战争, 皇家海军出动导致英国出现了思考上的错觉, 别人不明白,难道美国不知道, 英国所谓的拯救印度就是一个笑话。”
迪安腊斯克直接揭穿了英国所谓干涉下,印度才得以全身而退的舆论。这根本就是一个谎言,没有英国的存在,战争也会结束。
“说的好,现在我们来谈谈,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国同样的动作到底是什么意思。也许我们应该把美国撤出土耳其导弹的事情,告知世界各地的人们,让他们知道,整个危机美国到底是不是做到了,让苏联知难而退。”
艾伦威尔逊阴阳怪气的调侃道,“当然美国可以把核导弹再送回土耳其,我相信以美国的国力,一定能吓住苏联,不说话算数又怎么样?苏联还真敢说出真相不成?不过再加上英国的舆论,想要把脑袋扎在地里当鸵鸟,就没这么容易了吧?”
会谈场地,气氛已经越发的热烈,双方都在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什么叫真正的英美特殊关系,迪安腊斯克提醒的口吻阐述了一个基本事实,“别忘了英国本土并不大,目前为止还是一个殖民国家。”
艾伦威尔逊直接起身,在迪安腊斯克面前表演了一把什么叫拂袖离去。
在美国人看来,这就是这个难缠的英国外交官,已经被美国拿住了七寸,理屈词穷了。对手的离开可以证明,虽然过程曲折,但美国已经占据了这一次会谈的上风。
但是不到十分钟,艾伦威尔逊拖着一个大行李箱去而复返,不慌不忙的打开行李箱,拿出来一份长达五十页的调查报道,宣读道,“一九五零年七月,一群衣衫褴褛的朝鲜难民在接近一座铁路桥旁的美军阵地时,驻守的美军士兵向他们开火,之后还有飞机加入扫射,死亡人数至少三百人,其中大都是妇女儿童。”
“九月对仁川附近一个岛屿突然发动空袭,造成一百多名平民丧生。”
“隔年一月,美国空军飞机在忠清北道丹阳郡向躲避在一个洞穴中的平民投掷凝固汽油弹,造成三百多人死亡。两次空袭都是白天进行,能见度良好,不存在错误判断。”
“这是当时英国外交人员拍摄的照片。”艾伦威尔逊拿着合订版照片在迪安腊斯克晃悠,“尊敬的国务卿先生,美国确实不是殖民者,现在韩国军队的指挥权还在美国司令部手里吧?同样日本的情况也和韩国类似。”
“我本人不学无视,在牛津大学毕业完全是意外,以我浅薄的见识,是不明白日韩两国现在的状态和殖民地有什么区别。”
“以现在韩国的贫穷程度,以及韩国事实上军政府模式的政府,如果这一次事件被广大世界各国的公民所知晓的话,不知道美国如何应付这一次的舆论攻击呢?”
“还有!这是最近十年来,驻日美军杀人、强奸的记录。”艾伦威尔逊笑眯眯的拿出来更厚的调查报告,“五千多起,这都是日本政府能够记录的,加起来可真是骇人听闻。”
“首先我并不是在指责驻外的美军士兵,因为英军在殖民地,也不是多么善良。当然还是比美军善良的多,我只会想要说明,关于殖民帝国的定义,要是深究起来,可能会令人尴尬,尴尬的肯定不是英国,英国是殖民帝国全世界都知道。”
拿出来的所有文件和照片,全部是经过详实记录的,事实上韩国人自己都知道,美军的多次屠杀事件,这也是导致后世韩国有反美浪潮的原因。
这一次的会谈,不出意外又谈崩了,迪安腊斯克指责英国辜负了美国对盟友的信任,竟然调查灭菌。
“如若不是美国想要将类似的待遇用在英国身上,我是不会拿出来的。美国仍然是可以值得信赖的灯塔,这些文件英国愿意存档,不进行公布。毕竟在面对苏联这个问题上,英国也不想美国的声望受损,日韩的一些孤立事件,英国怎么会真的关心呢?”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杀式威胁
日韩的一些犯罪行为,终究是小问题,这种事你不说我不说,两个英语世界舆论霸权的国家都不说,它就不会传到别人的耳朵当中。
战后虽然是工党首相艾德礼代替了丘吉尔执政,但英国的战后主导思维,仍然是和国家政治挑战快速变化的时期内维持英国全球大国和帝国主义大国的地位。
平心而论,即使苏联在战后立即退缩为不作为的国际政治力量,英国也要把上述政策作为重中之重。
通过领导话语、影响能力以及打肿脸充胖子等方式维持英国国际强权的形象和事实乃是英国国家规划人员、军方和政界相当一部分心态。
帝国主义政策没有寿终正寝。中东、远东仍然是帝国重要的堡垒,英国在许多地区仍然驻留了大量部队,如波斯湾、马来亚、肯尼亚;驻军规模不可小视。
艾伦威尔逊正式在这种情况下,用学贯中西的刮地皮手段,让英国尽快回血。
事实上,英国在一九四五年就制定过入侵苏联的计划,制定这个计划的人就是马上从无上之权威位置上离开的诺曼布鲁克。
天知道丘吉尔当时是怎么想的,不过认为战后英国经济萎靡只是暂时性困难的人,在当时的英国政府不在少数。
恰巧,艾登就是这批人当中的一个,保守党认为,这是胜利的代价,美国人一定会帮英国人买单的。英国战争胜利后的国际地位却发生下滑,对英国官僚和政治家来说,这简直是反常现象。
最终买单的并不是美国,而是被掘地三尺的英属印度,以及在关键时刻帮了英国一把的加拿大, 但不管怎么说,保守党认为的反常现象发生了但又没完全发生, 失血过多的英国走出了重症监护室。
在这种情况下, 艾登是不会同意肯尼迪那种不把英国当回事的主张。。
现在艾登和肯尼迪想的都是同一件事, 如何让对方妥协呢?
“法新社对本次首脑会议的报道,这是塔斯社的, 德国的反应和法新社大体类似。”艾伦威尔逊将欧洲各国的新闻报道汇总,上交给首相艾登。
这都是从伦敦经由电报到拿骚的,其实有很多声音, 都是被叫做欧洲团结俱乐部的声音,这就是包括舒曼在内的那个欧洲范围意义上的深层政府,天天嚷嚷着什么欧洲一体化。
英国就不用说了,连戴高乐对这些人都不感兴趣, 但在英美首脑会议的时刻。敌人的敌人也可以是朋友,这些人既然支持英国,那自然就是英国的筹码。
这部分是欧洲国家的声音,英国自己舆论的声音还侧重于批评美国的好战性。其实对美国的好战性批评, 从朝鲜战争就已经开始了。
如果不是艾伦威尔逊一副没人比我更懂东方, 自干英镑的疏通关系,艾德礼政府一定会被带进朝鲜战争当中, 这会让英国刚刚平衡的财政再次失衡, 当时英国还没还完美国的债务呢。
也就是从朝鲜战争开始, 英国越来越警惕美国,越来越警惕美国的冷战政策, 美国变的越来越好战, 越来越倾向于先发制人,英国只好努力管控好双方对冷战战斗方式的政策分歧。
一旦热战开始, 美国离得远,英国本土可是就在欧洲,苏联是能够够得到英国的。
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 最终导致了土耳其导弹的撤离, 更是让英国坚定了这一点,艾登更是不可能同意, 美国把英国当成离岸平衡欧洲的前线。
“谈判确实是相当艰难。”摆拍了一天的艾登, 听完拉博巴特勒身后的艾伦威尔逊汇报之后, 沉重的点头道, “肯尼迪这个人,经过一天的接触,令我感觉到,他这個人想法很多。”
“想法不多,会把阿美石油送给沙特,会把华尔街控制的钢铁产业调理的死去活来么。”艾伦威尔逊一脸的腻歪,“我看他还不一定能连任呢。石油集团和钢铁集团,都是美国国内根深蒂固的强大实业集团,目前为止,我根本没看到肯尼迪进行利益交换,只是不断的打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