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诸天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明少江南
凤姐听他们两人都如此说了,也自己思量了一回,便只余满口叹息了。
黛玉便问道“既如此,伯母打算什么时候给他们成亲”
妙玉道“吉日定在是六月六日。因就算妹妹嫁人了,母亲还有我陪着,妹婿家就他一人,故妹婿再三恳请了母亲,尽早迎亲。”
众人听说后,俱道“既如此,那一日我们必是都到的。”
六月六日是英莲的好日子,五日众人来给她添妆。英莲的嫁妆并不丰厚,除了妙玉先前给的那个三十亩庄子,封氏这些年攒私房买的二十亩田地、蒋玉菡给的聘礼并她从薛家带出来的一些金银首饰,其他就没什么了。
又因她们现住的房子原先是林家的,周围又都是林家的仆众护卫,封氏感念林昭恩德,和妙玉、英莲商量后,重新卖给了林府,自己住到妙玉房子里的东厢房去。
这件事林昭直接交给宝钗处理了。
宝钗虽然一想照顾香菱,但是毕竟心里内疚,所以重新买回来时却给了她五百两,封氏不受,宝钗就说算是自己给英莲的添妆,封氏无奈,便只好受了,又想着英莲的嫁妆委实简薄了,便把这些银子都给她做了压箱银子。
封氏因自己和英莲都住到了妙玉的房子里,便坚决不肯妙玉再出银子给英莲置办嫁妆酒席了,妙玉说了几次,封氏都抵死不肯,妙玉再说,她就恼了,妙玉便无法了。
故添妆那日,妙玉就给了英莲在一份房契并十几个绸缎。英莲大惊,妙玉道“这处房子就在顺安街,我买的那处房子旁边,虽说小了些,却是三进的,还有个天井并几棵大树,很适合一家人居住。这里早晚是要还给林伯爷的,将来我搬到那边去住,你也搬到那边去煮,咱们还是邻居,也方便母亲照顾我们。你也不要推辞了,你看,我给了你这个,就不给那些头面首饰古玩了,做添妆也不算太出格。”
封氏听说,便对英莲说道“罢了,你姐姐都这么说了,收下吧。亲人之间,本就是你敬我我敬你的,也不必太过客套了。只是英莲,你姐姐的好意,你要记在心里,日后和女婿一起,要好生待她。”
英莲慌忙答应。遇到林昭,黛玉、妙玉等人,是她此生之幸。她的心从来不大,对荣华富贵也没什么野心,从被拐卖起,她就只求能过些普通人的生活即可,幸好有这些好心人帮忙,让她心愿得满,否则今生,她便只能苟延残喘罢了。
众人给英莲的添妆同当初给邢岫烟的一般,俱是黄金做成的东西,只是顾虑到他们的情况,东西不能太打眼,便都给了金头面、金发簪、金镯子等等,英莲感激万分。封氏和妙玉笑着招待众人喝茶,众人看妙玉难得穿了套紫色的华服,便笑道“你素日都爱白、蓝这样的素色,今日倒也乖巧,穿的如此正式,可见也知道自己是要做主人的,要有主人的样子。”
妙玉笑道“母亲说了,往日我爱穿什么,横竖是在闺阁中,她也不好老拘着我,随我喜欢便是。但如节日庆典仪式这些重大日子就不许了,太素了不像样。”
英莲笑道“母亲也让姐姐吃荤呢,可姐姐茹素惯了,每日喝个补汤就跟要她上吊似得,总得母亲在一旁盯着才肯乖乖吃下去,母亲若稍不注意,她就能都给你折到汤盆里去。”
晚间送走客人,封氏听英莲说了缘由,不由得叹道“你们这些女孩子啊怎么一个个的都这么善良呢”
英莲含泪道“其实林少奶奶也对我极好,我以前在她家里,她很温暖。”
封氏过来人,对于小恩小惠的举动了若指掌,知道薛蟠送妾的事情肯定有宝钗谋划,但这件事就不必说了。
毕竟若无薛蟠送妾,也就没有母女相见。
所以封氏慈爱的摸着英莲的手道“如今能这样,已经很好了。以往我在扬州的时候,也怎么都没想到还能有今日。做人要知足,也要感恩,咱们好好的过日子,善待对咱们好的人,不忘记咱们的故人,比什么都强。”
英莲含泪点头。
第二日,天气正好,英莲泪伶伶的别过封氏、妙玉,上了花轿,出阁了。
冯紫英因和蒋玉菡好,便过来男方家帮忙,又把柳湘莲、卫若兰等人的礼金一并送过来,蒋玉菡笑嘻嘻的收了。
今日的酒席,他就请了附近的邻居并冯紫等交往一直都比较亲密的人,其他“旧”人如宝玉等一概不请。
倒是忠顺王爷听说他要娶亲后,打发长史送了份礼物过来,蒋玉菡也是知机的,连忙跟到忠顺王府磕头谢恩。
“罢了,罢了,难得你还有孝心的,知道过来磕头,不枉本王栽培你一番。”
忠顺王此时早就有了新欢,所以放蒋玉涵出府,口中随口道“既然出去了,那就多学学,唱戏的事既然不做了,那便将算账本事学好了,日后做点生意,也能有些大的进项。”
蒋玉菡听后欢喜万分,连连磕头不止。
97594
。阅址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軟體,安卓手機需oge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第843章 贤德妃怀孕了
三朝回门,蒋玉菡欢欣鼓舞的把忠顺王爷的话告诉给封氏听,笑道“岳母大人安心在家静养,我必定大展拳脚,有忠顺亲王照料,这生意必定是日益兴旺的,你和英莲就好好享福吧。”
“姑爷,且听老身一句。”
封氏可是历经风雨了,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伙子见过不少,当即便泼过一盆冷水
“王爷说的是日后若算账本事学好了再出去学做生意的日后,并非是现在。况这于王爷,不过是随口的一句闲话,也不是什么准话,姑爷就这么当真的、巴巴凑上前去,就不怕王爷着恼么”
“再则,姑爷如今年纪也不是很大,安稳日子也才过了一两年,还没到众人淡忘,可以四处走动的时候。荣国府的宝二爷怕是护不住你,冯衙内和薛大爷等相熟的只怕也不会时时在京,没了他们的时时庇佑,王府又是高门大户不能时常烦恼,咱们倒不如在林家这里,安安生生的过日子来的好。等你被人淡忘了,你和英莲也稳妥了,你再出去学做生意不迟。横竖现今咱们家的花费也很够使用的。”
英莲在一旁点头不止。
蒋玉菡在屋里走了两圈,细细思索了一回,对封氏拱手道“母亲说的有理,是玉函之前愚钝了,玉函从小儿受人白眼,一朝出来了,便想着怎样长志气。只是到底前事难脱干净,难为母亲不嫌弃,肯将英儿下嫁,又谆谆教导,玉函若再不识趣,可成什么人了”
又道“常人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玉函从小没人教导事理,在一些事情上难免目光短浅了些,还请母亲日后千万不吝赐教,让玉函不致于走错了路去。”
封氏含笑点头,又叫了妙玉出来,让蒋玉菡拜见,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吃了个饭。以后蒋玉菡英莲两个合合美美的,安生过日子,再不提出门做生意的事情,只是按封氏教导的,年年三节两寿,都不忘送份礼物去忠顺王府。
忠顺亲王收到礼物后,和王妃笑道“当初他和那宝玉交好,以为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如今历练了,倒是个知进退的,念在他这般恭顺,也就罢了。”
忠顺王妃是端庄知礼的,乃是忠顺王爷的贤内助,往常很是看不惯堂堂亲王和一个戏子玩古道热肠,甚至和妾室玩到一个床上。
但她也是隐忍的,既然已经收拾了那个妾室,自然不会把一个已经脱身的戏子放在心上,便微笑着点点头。
忠顺亲王又和长史道“他既是个知趣的,就别让下面的人为难了他,你也和他说,就说本王的话,且安生过日子罢。”
长史笑着答应了。回头和蒋玉菡一说,蒋玉菡惊出了一身冷汗,回来就恭恭敬敬的去给封氏请安,从此待封氏如亲母,时时照看着,拿不准的事情就带着英莲过来讨教。
封氏出身大家,又当过甄家主母,纵使许多年没做了,应酬交际、来往人情,依然样样精通,她轻巧几句点评,就让蒋玉菡、妙玉和英莲受益不少。在封氏的指导下,蒋玉菡越发勤勉起来。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林昭笑着对黛玉道“看来英莲倒是加了一个可靠之人,这蒋玉涵也是聪明肯听人话的,如今倒是越发好起来了。”
黛玉道“封伯母的眼光极佳,既然选定了他为女婿,便是为了英莲,也要尽力相教的。”
林昭笑了笑,以他的眼光,自然早就看穿了蒋玉涵的为人,这蒋玉菡若不是有封氏看着,没一头热的听了忠顺亲王的话就自以为是的免了前事,跑去外面做生意,如今哪有安稳日子可过
只怕早就被闻风而来的那些纨绔子弟作践了。
忠顺亲王曾经的玩物,光是名声就足以吸引大批爱好后堂的纨绔子弟,他们不再顾忌王爷,自然无所不用其极的收拾蒋玉涵了。
若他再不识趣的跑去忠顺王府求救,大约就不是冷嘲热讽了事,而是要被王府一顿打撵了出来的。到那时,那些对“琪官”虎视眈眈的京城纨绔就会彻底有恃无恐,生生往死里作践他,连带着英莲也难逃命运捉弄,不得清净。
林昭自然能护着他们,可是他倒是愿意看在封氏的面子上维护一下英莲,对于“不知好歹”的蒋玉涵,他是看一眼的心情都欠奉。
日子一天天过去。
林如海已经在户部站稳了脚跟。
有一个“善财童子”的儿子,再加上他本身才华出众,便推出了几项开源节流的政策,又巧妙的避开了舆论漩涡,一时间深受赞誉。
因而入阁的呼声十分高。
既然皇帝没有追查京中勋贵的户部欠银,那些因为甄家被抄而胆战心惊的勋贵们渐渐回过神来,又开始骄淫奢侈的生活,比如贾赦,每天不是和小老婆喝酒,就是去找小老婆喝酒。
因为凤姐就住在东院,实在看不惯这一点,再加上宝玉亲事将近,便和惜春一起,跑到林府躲避。
宝钗、黛玉,加上凤姐、惜春等人在一起聊天,同时大家捉弄一下黛玉,毕竟来年花朝节黛玉就要成亲了。
虽说日子还久,但贾敏已经开始收拾嫁妆了。
封氏、迎春、宝琴、邢岫烟等人都过来帮忙。反倒是事件主角的黛玉最清闲,躲在栖梧院照顾凤姐的两个孩子和迎春的儿子。只是初初照顾这几个孩子时,自认聪明绝顶、才华傲人的黛玉,被巧姐打击的体无完肤。
巧姐和贾苼好些,年纪大了,会说话明事理,凤姐教导的很好,贾苼在一旁描红时,巧姐便在一旁刺绣做活计。
但迎春的儿子还小,迎春的儿子承嗣如今才几个月,嘴里咿呀咿呀个不停,动手动脚的,看着可爱,可不一会便哭闹起来,黛玉慌的一个头两个大,直叫奶娘。巧姐儿看看自己的西洋表,淡定道“这个点了,他们该是饿了。”黛玉一愣,果然奶娘过来抱了嗣哥儿下去喂奶了,喂饱了再送过来,依旧你扑我爬的闹个不停。
黛玉虽然觉得自己作为姑姑的尊严受到了“挑衅”,但也只以为巧姐那是侥幸。直到承嗣再次哭了起来,巧姐道“有些儿臭,该换尿布了。”的时候,黛玉才知道,自己这个做姑姑的,真的不如巧姐这个做姐姐的能照顾人。
黛玉顿时沮丧起来。容嬷嬷忍着笑唤来奶娘给小公子换尿布。黛玉觉得应该上去帮忙,结果被熏的直接躲到一旁。巧姐安慰她道“林姑姑,弟弟还小,许多事情还不能自理,妈说了,长大就好。姑姑别嫌弃他们啊。”
黛玉欲哭无泪,她这个姑姑在照顾孩子方面居然比不过虚岁才八岁的巧姐儿。
第844章 母子议林昭
悠阅书城a,免费看小说全网,ios需海外苹果id下载
孝德帝在太上皇当政那会,就是因兄弟众多吃了不少苦头太上皇不仅偏爱美色,还爱耍平衡手段,故他兄弟的母妃大多都是才貌双全、城府极深、母家根基深厚的贵女。
诸女在宫中寸步不让,其家族在宫外步步进逼,当时的情况可谓是一步一风云,为了太上皇一个恩宠,诸位皇子、后宫、前朝不停厮杀,其直接结果不仅是许多如花的女子在后宫凋零,还有许多皇子公主也在阴谋诡计中来不及长大便丧生了。其中便有他的母妃和不到七岁的妹妹。
所以孝德帝登基之后,兄弟当中,唯一信任的便是自己的亲兄弟忠顺亲王。
试问如此情况下,他怎么可能让贾元春这类野心勃勃的宫妃有孕
不过是当初为了让各大勋贵拼命烧钱的法子罢了。
那贾元春竟然还真当自己是贵妃不成居然瞒着自己私自有孕
挑衅皇帝威严,她真是好大的胆子
孝德帝冷了脸色,道“戴权,这件事你亲自去查,她是怎么有孕的”又转头,眼神冰冷道“还是说你私底下瞒着朕做了什么”
戴权慌忙跪下道“冤枉啊,陛下,您就是给奴婢天大的胆子,奴婢也不敢欺瞒您的。后宫规矩,若陛下不允,宫妃是不能私自有孕的。按您的吩咐,宫妃的月事,敬事房都有记录,太医院按着记录不错日子的提醒着。故敬事房呈宫妃的绿头牌时,都特意错开了易受孕的日子。再有就是,宫妃伺候时,除了皇后娘娘,是留或是不留,奴婢都是时刻不忘的提醒着的,半次也不敢错了去。那贤德妃伺候次数有限,每次您都说不留,故奴婢敢肯定的回禀陛下,奴婢亲自看着人做的,从没失手过。至于她为什么会有孕,奴婢也不知道啊。”
孝德帝听说,脸色回暖了些,半晌他冷冷道“先从太医院开始查,她能怀孕,必是太医院有人给她做内应,而后是敬事房,还有那些负责伺候之事的太监,也一一给朕查。”
戴权慌忙磕头领旨,亲自出去安排了。
御书房内气氛十分压抑,待戴权再回来,孝德帝沉默了许久道“你再去禀告皇后一声,就说朕的意思,且恩宠着贤德妃罢。只是告诉她,朕,不想再看到皇子出生了。”
戴权一愣,随即低着头再次出去了。
林昭面色如常,好没把眼前的事情放在心上。元春肚子里的孩子,他一开始就知道不可能出生。
贤德妃之前的后妃,可没有哪个嚣张到还要建省亲别院的地步。
而和贤德妃一起回家省亲的妃嫔,无一不是出身四王八公为核心的勋贵集团。
他们大肆铺张的建造省亲别院,虚耗的不过是自家钱财,损折的也是他们的实力,这种政治手段,在历史上也不鲜见。
而那些妃嫔母家这么轻而易举的上当受骗,要么说明他们家没有杰出人士,要么就是骄狂跋扈,利令智昏。
反正贾家修建大观园,没有从林家拿到一两银子,林昭也不必为此心疼。
定王眼观鼻鼻观心,站在一旁装木头。
待出了御书房,定王直奔皇后的椒房殿。
皇后听说了御书房的事情,只是随意一笑“这是自然。陛下过去受的苦,哪那么容易就能忘记呢贾元春,她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又对定王道“你父皇看着是心狠了些,可到底还是念着你们这些儿子的,不忍将来你们重新过他当初过的那些日子。这点你该学他。本宫也庆幸,你不重女色,也有了后,陛下愈发看重你,而你也要谨慎小心。”
定王道“儿臣不重女色,都是母后您日夜夜敲打的。再说,当初成婚之日,儿臣便细细思量过了,父皇刚扳倒太子,需要低调隐忍,儿臣也还年轻,未来的日子还很长,晚点要孩子也好,这样即使父皇登基之后,将来我们的父子感情会更好。如今看来,也算得其所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