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舟行诸天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明少江南

    但是只要杀光他们,垒成京观,就足以让草原一带的豪强、部落感到心惊胆战了。

    五百人夜间被千人袭击,结果一溜烟的全部被反杀干净。

    这等强大无匹的战斗力,足以震慑绝大部分人。

    科布多但凡是有脑子的,就会明白朝廷禁军的实力,想必脑子会清醒一点。

    锦衣卫有人在前面冲杀,有人在后面吊射,这本来是早就训练无数遍的项目,每一个人都驾轻就熟。

    很快敌人一阵阵惨叫发出来。

    其实这个时候最好的武器就是火器。

    林昭提着刀,带着三十个火铳兵来到东侧,叫道“锦衣卫,奋勇向前!”

    等到火铳兵就位,各个平举火铳对准了远处,林昭又是高声喊道

    “锦衣卫低下!!”

    前面正在厮杀的一干人都是训练有素的,听到命令,立刻全部弯腰趴下,林昭大喊了一声说道

    “开火!!”

    轰鸣大响,对面立刻是惨叫一片,火铳响过,场面却似乎安静了很多,王平那边却吼着又向前冲去,趁黑摸上来的贼人们却是被火铳齐射打的惊了,王平等人暴起的冲锋也让他们反应不及。

    “点子扎手,快退!快退!”

    一个蒙着脑袋的家伙高声喊道。

    这家伙倒是考虑周全,夜袭的时候还蒙着头。

    林昭冷冷一哼,一把夺过身旁弓弩兵的军弓来,一箭射去,直接洞穿了那人的胸口,余势不减,又一口气穿透了五个贼人的胸膛,才没了声息。

    火铳爆鸣的声音响在每一个方位,夜袭的贼人偷袭没偷成,真刀真枪的被打的节节败退,在火铳的爆鸣中更是损失惨重

    “快走,快走,不要管马匹了…你妻儿父母由老子照顾!”

    “点子扎手,扯呼扯呼!”

    “快跑!快跑!”

    在亮如白昼的悬空火焰照耀下,贼人们手忙脚乱的吆喝,有人气急败坏的大吼,两阵火铳,弓箭乱射,锦衣卫又是骁勇的猛冲猛打,已经让半夜突入的贼人们的乱了阵脚,再加上死了几个头领,就更加慌乱了,现在想着跑了,

    敌人也不是傻瓜,碰到硬骨头就分得前仆后继的冲上去,当即四散逃走。

    等听到周围的动静已经不如方才那么纷乱噪杂,许多声音更是在远去,林昭又是开口说道

    “大家集合,保持警醒!”

    下面轰然答应了一声,所谓军令就是体现在此,林昭命令一下,方才冲出去的一干人都是撤回。

    到了这个时候,火箭悬空照耀的范围内,已经看不见站着的人和马了,想来是人都已经走的远了。

    不过以林昭的估计,这近千贼人,只怕逃走了最多四五百人。

    仅仅是半个时辰的冲杀而已。

    你们以为逃走了就能安全了吗

    若是林昭判断的没错,这应该是属于科布多集团的一个团伙。

    或许是马匪,又或许是一个察哈尔部落。

    甚至有可能和科布多无关,属于边关将领率领私兵劫掠客商……

    要知道,林昭的锦衣卫虽然大张旗鼓,毕竟一人三马,偏偏不过五百人,足够一些只认钱不认王法的家伙们铤而走险了。

    要说起来,私兵劫掠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私私掠这件事说起来不光彩,可实际上却常见的很。

    所谓私兵,是从前明那里流传开的,算是边境军将手下最得力的精锐,平曰里足粮足饷的优渥待遇供养,还要同吃同住的训练打熬。

    对这些人自然不能死板的用军法对待,纪律上难免会放纵一些,假作贼匪去抢掠,这个事情自然也都是睁一只眼闭只一眼,朝廷对军饷的供应本就有克扣,扣了普通军卒的粮饷养家丁亲兵耗费很大,其他的钱克扣归克扣,也不能不花,这等抢掠不无少补,很多军将不光不去禁止,反倒是私下纵容,甚至是亲自参与。

    不过这等事,还是边将做的多,内陆的人毕竟有各种其他收入。

    而边境是个没王法的地方,往往荒野百里的,只要做的隐秘些,别惹下甩不开的手尾,那就没什么后患了。

    林昭想到这里,便召来李隆、裴纶、王平、林大飞四人,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疑虑之后,便道“他敢做初一,就别怪我做十五,没有任何人可以威胁锦衣卫,深更半夜,这伙人逃不远,咱们冲过去,将他们杀戮干净!”

    这等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事情,最适合武人的性子,当即大家一起应诺!

    锦衣卫有的是各种人才,

    在草原上寻找敌人踪迹的人才,自然也有几个。




第786章 林昭入归化城,黛玉进荣国府
    这边追了不到两个时辰,就看到在一个避风的窝子里外面停着马匹,里面扎着大小几十顶帐篷,看样子粗糙简陋的很。

    或许是他们惊魂未定,又或者做这种事做惯了,竟然两个放哨的都没有。

    于是锦衣卫准备好弓弩火铳,一阵冲锋轰击,在纵马冲杀了几个来回,除了留下几个舌头之后,将其余人全部诛杀。

    “大人,那几个舌头已经拷问过了,都是一样的说辞,在大同那边得了消息,他们半路上来拦截,是个部落头子带队,冒险在归化城附近杀人越货,只因为每年都给科布多上供,所以科布多纵容她们。”

    林昭点点头,冷声说道

    “都杀了吧,筑成京观!”

    语气很平淡,下面也不觉得如何,只听到惨叫怒骂在营地中响起,很快就是料理干净了。

    一行人带着脑袋返回营地,其实已经天明。

    大剑便不打算去前进了,安排了人值班轮换之后,全员休息。

    第二天继续出发。

    不过他们走后,却留下了千余人头垒成的京观。

    踏上回程,众人跟在林昭身边久了,也能感觉到这位锦衣卫都指挥使有些闷闷不乐,李隆凑近了低声劝道

    “大人,左右是些杂碎,杀了也就杀了,已经垒成京观,震慑国王马匪部落,何必理会。”

    “一百多年前,我中原险些沦丧,这才过了多久,边关又被这群部落们耍起威风来,看着当真令人不爽啊!”

    林昭淡淡的回答。

    话说,好像是机关枪诞生之后,草原民族便变得能歌善舞起来。

    以大周封建主义如此强大的压制力,想要解放生产力,大规模制造机枪,似乎不现实。

    要不就强化工商业,做大周朝的容克,武装边关的汉家商团

    似乎是可选之策。

    想着这些有的没得,一边李隆问道“大人,我们还是锦衣卫打扮吗”

    “不用了,我们改成商团,大模大样的进归化城。”

    林昭忽然展颜一笑。

    一只五百人的商团行走在是草原上,似乎很扎眼。

    但是进了归化城之后,反倒不稀罕了。

    从西域,从大同,从草原上,各处来的商队马帮都是不少,几乎每个商队马帮都是几百上千人。

    商旅众多,使得归化城虽是边镇大城,但各方商人汇聚,比别处地方繁盛繁华。

    这就是交通枢纽城市的意义所在。

    一行人骑马入城门走在正街上,和别的城池一样,连接城门的道路都是一个城池最宽阔街道之一,所谓正街是也。

    马队才入城没多久,却发觉前面一阵混乱,林昭一干人还不知道如何,街边一个汉子却连忙走出家门喊道

    “这位客官,先把马队向道边让让,科大老爷家的队伍要过来了,他家可冲撞不得!”

    林昭和身边的人交换了下眼神,便一挥手,后面的人纷纷带马向着路边靠过去,林昭冲着那汉子笑着点点头,拱手致谢,那汉子笑着回复,自回家中去了。

    毕竟临近年关,商人们都想回家过年,在这个时候长途跋涉来到归化城的客商毕竟是少数,街面上的人都自觉地很,都是闪到街道的两侧。

    没过多久,几十骑出现在街道上,都是剽悍精壮的骑士,看相貌汉蒙各族都有,旁若无人的高声谈笑,纵马奔驰,大摇大摆的从众人眼前经过,看这个方向应该出城去了。

    林昭等人刚要赶路,却听到边上有人议论说道

    “这多亏有人提醒,前几天那个济南府来的,可不是被这帮人用马撞倒,踩断了腿……”

    周围的人都听见了这段话,李隆、裴纶几个头脑清楚的,立刻转头看向林昭。

    林昭只是微微一笑“赶快找到家客栈,先休息休息。”

    ……

    长安城中,腊八已过,年味愈发浓烈,又下了一两场雪,栊翠庵的梅花快谢的时候,黛玉终于得空,在容嬷嬷和几个丫鬟的陪同下,到荣国府送礼,兼或参加大观园的梅花诗社。

    她先去贾母请安,并告罪道“哥哥本该一起来的,只是哥哥领了皇差,正赶着去绥远归化城,临行前他告诉我,若是我来这儿,就替我向外祖母问安。”

    贾母笑道“你哥哥既然是锦衣卫都堂,乃是天子亲军,自然该尽心为国为陛下效力,只是寒冬腊月去塞外受冻,可真是辛苦差事。”

    黛玉方与刑王夫人、各姐妹见礼。凤姐笑道“老祖宗,你只怕不知道,林表弟去塞外办差,是因为陛前奏对太过完美,皇上与阁老觉得他太过锋芒毕露,要磨砺磨砺他,才让他专门受苦的。”

    贾母道“你这又是哪里打听来的消息”

    凤姐道“还用哪里去打听现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了,说林伯爷天纵奇才,一封“松江开埠”奏疏引得朝野关注,内阁首辅和内阁次辅两位大臣,六部除了三位尚书,还有一位只致仕的阁老贺英仁,几个人轮番提问,可我们林伯爷非但对答如流,还能举一反三,到了最后,张阁老和田阁老两位,都无话可说,几个尚书更是顾不得脸皮,给圣人讨茶水喝。”

    贾母忙问黛玉道“玉儿,可是真的”

    黛玉笑道“哥哥倒是不曾给我说过,不过街上传的到处都是,我也问过前面服侍哥哥的那些锦衣卫大哥,他们都说哥哥为了这份奏疏,询问过许多人,查阅过无数资料呢。说起来我也见过哥哥挑灯夜战好几次呢。”

    贾母叹道“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话是没错的。昭哥能做到如此,也是多少人望尘莫及的了。”

    凤姐笑道“老祖宗,这还不算完呢,我听我母亲说,父亲回去和她学舌,说是咱们林伯爷离开之后,皇上便问张廷玉张阁老,此子如何结果张阁老就说了五个字,国之栋梁也,其他大臣都纷纷点头,说什么往常不知林伯爷之才,今日得什么什么,方脱什么而出……”

    “是脱颖而出。”宝钗笑道“凤丫头也很该学些书了,好歹也要认得些常用的成语。”

    凤姐瞥了她一眼,笑道“我就是个破落户,不比你们这些姑娘们聪明伶俐,学也是学不会。不过我家巧儿是跟了林县主学了的,将来的成就可不必你们姑娘差。老祖宗,我父亲说了,内阁的大臣都说林伯爷天纵奇才,但是张阁老又说了,说什么少年人不经磨砺,难成大器,当年有个叫张居正的天才,十三岁参加科考,结果主考官嫌他年龄小,要磨砺他几年。陛下想了想,就让林伯爷别在家过年了,赶紧的出趟差磨砺磨砺吧!林妹妹,我说的可是”

    众人大笑之中,黛玉脸色微红,一脸微笑,默默地点点头,一双眼睛都笑的眯了起来。

    半响黛玉才道“其实也没那么戏剧性,哥哥毕竟是锦衣卫都堂,是天子亲军,国家地方出了情况,用得着锦衣卫的,自然由哥哥前去处理了,这是分内职责。说起来,哥哥说还是喜欢一个人坐在书桌旁读书品茗呢。”

    湘云道“是么,我还以为林伯爷最爱的,是舞刀弄枪呢,要不然怎么做了锦衣卫都堂呢。”说着,便握着嘴笑了起来。

    此言一出,房间内微微一静,便是贾母都有些沉了脸。

    黛玉眼神冷了冷,道“瞧史大姑娘说的。这锦衣卫的事情是陛下交办的正经差事,怎么能算是爱好呢圣旨所下,难道还敢抗旨不成”

    惜春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道“抗旨不遵可是抄家的罪名,云姐姐不会不知道吧若云姐姐果真不懂得朝廷的事,以后还是多问问史家两位叔叔吧,毕竟云姐姐要嫁的人好歹是地方大员呢,一些官场上的道理还是多知道些的好,省的给未来的云姐夫拖了后腿。”

    湘云涨红了脸,气得说不出话来。

    探春打了个圆场道“罢了,难得林妹妹过来,我们还是去园子里作诗罢——可惜今儿二哥哥去庙里跪经了,少了一个人。”

    黛玉笑而不语若不是知道宝玉不在,自己怎么会在今日过来

    贾母见气氛转好,心中有些疲惫,不想再莫名其妙的生气,便道“罢了,我乏了,听说你们姐妹弄了一个诗社,赶快过去吧,我老婆子要静一静。”

    众人连忙站起身来问安,然后鱼贯而出,



第787章 史湘云自怨自艾,林都堂欲观群架
    且说众姐妹一面说笑,一面往大观园探春的秋爽斋走去,那里已备好了果酒。众人叽叽喳喳的一通嬉笑,说起各自的诗号,探春是蕉下客,宝钗是蘅芜君,湘云叫潇湘旧友。迎春和惜春最省事,住哪里就叫什么,故迎春叫了菱州,惜春取了藕榭,李纨虽管家不得空,仍凑了个数,自号稻香老农。凤姐也好热闹,拉着巧姐也要来,一名梧桐,一名纤云。黛玉以自己的封号为名,就叫琅嬛故人。

    众人知道凤姐读书不多,就让她监场,巧姐年纪小,才刚学作诗,便限韵。众人以一炷香为限,各自做了起来。李纨不善做,却善看,待香燃的差不多了,凤姐便遣了平儿去请她来断个高低。李纨看时,黛玉就站在一旁悄悄儿为凤姐和巧姐解释,最后李纨评了黛玉的诗风流别致,是为第一,湘云虽自负其才,一连得了两首,却和宝钗屈居第二。众人只道公道,

    黛玉却笑道“史大姑娘的较好,我的到底纤细了。”

    湘云低声嘟囔“不用你来假好心。”黛玉只做没听见。

    李纨定了每月的初一、十六起社,要凤姐陪众位姑娘玩耍。李纨道“如今你也不管家了,每日东窜西跳的淘气的很,干脆便跟着众位姑娘,做个监察御史,学些书卷气。”
1...275276277278279...3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