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诸天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明少江南
凤姐笑道:“这是自然。我还指望她将来也做个才女呢。”
湘云笑道:“只是老祖宗,我却是不服的。林县主未免也太太偏颇了些,怎么我们就得不了她的眼,不请我们一起去画画呢四妹妹固然是精的,我们好歹也略通下,一同赏玩喝酒还是行的。”
宝玉慌忙叫道:“云妹妹说的是,老祖宗,我也要去。”
王夫人微微皱眉。
她倒没有觉得自家宝玉说得如何,反倒觉得这云丫头实在闲不住,都订亲待嫁了,还望亲戚家跑,毁了宝玉的名声怎么办
所以王夫人说道:“云丫头说得有道理,到底正经下几次帖子,一同多走动走动,才是亲戚之间长久的情分。只是宝玉大了,好歹要忌讳些,倒不必去了。”
宝玉听说,顿时垂头丧气。
凤姐笑容不减,道:“二太太说的是,只这毕竟是林府的家事,我却是不好开口的。况四妹妹过府的次数也有限,也才两三次儿,只是她贪图新鲜,说是还没学会,难免频繁了些罢了。”
王夫人便不说话了。
贾母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嘴角含笑道:“罢了罢了,你们都是年轻姐妹,志趣相投,私下里多走几次也无妨,哪里就需要次次大张旗鼓了没的麻烦。云丫头,你已定亲,哪能如素日一样玩闹宝玉,你太太说的不错,你林表哥最重规矩,你林妹妹身边又有宫里的嬷嬷,哪容你去叨唠她们姐妹的聚会”
宝玉不依的赖在贾母身上撒娇:“老祖宗咱们都很久没见过林妹妹了嘛”
贾母被他闹的没办法,道:“算了算了,凤丫头,你去和林丫头说,过几日我做东,请她和她哥哥过来赏梅花儿。”
忠勤伯府。
夜。
此时正是数九寒冬,偏偏天上还下了雪花。北风呼啸的,比昨夜还要凌冽几分。
林昭的贴身官家林福斜倚在软塌上,手里捧着暖炉不说,还用被子裹的棉花团仿佛,却偏又敞开着大门,任由那寒风肆意的往里灌。
他这么做,自然不是吃饱了撑的,而是要确保在书房的大爷推门招呼时,可以第一时间赶过去。
所以说。
即便是豪门奴才,在外人面前幺五幺六的,但是却也有受苦受罪的时候。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样的受苦受罪,还有许多奴才抢着做呢。
没有在老爷身边伺候的苦楚,哪有人前的威福自用
林福虽然读过书明过礼,也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这些。
但人生在世,总得给自己一点安慰不是
忽然外面邦邦邦几声锣响,却是已然到了三更时分。
林福迟疑的起身,裹着被子到了门前,望着那书房里的烛光左右为难起来。
按照姑娘的吩咐,此时应该过去提醒大爷,啊不是,是提醒伯爷早些安歇了。
可是他却知道大爷是身负皇帝委派的人物,据说协助内务府写什么松江开埠的奏章。
想到这里,林福也不知道是骄傲还是埋怨。
满朝文武上下,内阁、内务府、户部有的是有本事的大官,竟然找不出一个梳理开埠章程的官员来,还得自家伯爷这位锦衣卫都堂来写。
那些朝堂上的官员岂不是羞愧死了
此刻自家大爷
自家伯爷正挑灯夜战,自己若是前去打扰,影响了他的思路怎么办
正迟疑着,忽见北边儿一溜儿火光直奔这边儿而来,影影绰绰似是两盏灯笼。
这个时间点,有胆子跑来书房打搅自家大爷的,怕也只有姑娘了!
姑娘如今成了琅嬛县主,美丽的面孔上多了几分威严,据说连皇家王妃见了都称赞。
想到这里,林福连忙上前,准备行礼。
但林黛玉先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独自一人上前,正要推开房门的饿时候。
“吱呀”一声,房门自动开了。
里面传来林昭的声音:“妹妹,你进来吧。”
黛玉抿嘴一笑,便迈步入内。
而黛玉身边的四个大丫鬟、容嬷嬷也一起入内。
林福点点头,便退回自己房间。
想必是县主做了夜宵,给伯爷吃。
这等兄妹其乐融融的,看来暂时不用自己了。
第768章 兄妹夜谈
林昭的书桌左右,亮着四支牛油蜡烛,每一根蜡烛都有小孩胳膊一样粗细,将房间照的十分明亮。
不仅如此,书房里还点着几个火盆,使得房间内温暖如春。
里面的摆设也和其他豪门世家的书房差不多,装修奢华,器物无一不是精贵的。
不过也有和豪门世家不一样的地方,
书房内既没有小厮,也没有丫鬟。
而书房的主人林昭,已经二十多岁了。
在外人看来,这林昭过的简直是苦行僧一般的生活。
当然,苦行僧们也希望有这样的生活。
看着哥哥一边思考一边挥毫,黛玉眼中闪过一丝心疼,暗暗地叹了一口气,默不作声的到了桌前,取过形貌近似歪嘴镊子的灯芯剪,挨个把那牛油蜡烛的灯芯剪平。
“妹妹来了,正好,你过来替我研墨。”
眼见那烛火稳定下来,书桌后面的林昭抬起头,看见黛玉的身影,便露出了笑容。
四大丫鬟和容嬷嬷远远地站着,无一不暗暗点头。
自家大爷,果然是兄妹情深的君子。
昨日给林昭剪灯芯的是香菱,都做好红袖添香夜读书的心理准备了,结果林昭却淡淡的吩咐她去好好休息。
听了哥哥的吩咐,黛玉抿嘴一笑,顺势绕到了书桌侧面,拿起搭在端砚上的大半截徽墨,不急不缓的研磨着。
而林昭则是继续撰写文章。
原来前段时间,皇帝要他这个善财童子一些开拓财源的思路,林昭便随口说松江开埠。
并结合他的治国思路,松江的地理环境,描绘一下松江开埠之后财源滚滚的前景。
这松江处于长江入海处,不仅有良港,又有河流联通江南各府,还汇通运河,连接天下,江南地方,富贵千年,比长安这个天子之都还要更胜一筹,且江南工商发达,人手也不会缺乏,地利人和。
如今不比大明禁海了,大周太祖建国之后,恢复了大唐风度,逐渐恢复海贸,但开的不过是广州、杭州、泉州等几个千年港口。
但是详细查看华夏地图,这松江府才是大周最适合开埠的所在。
但林昭只是将前景、规划以及一些相关制度说出来而已。
毕竟他是锦衣卫都堂,是拿刀查案的,不是地方父母官。
松江开不开埠,也只是他的建议。
决定权在天子,在内阁那里。
一开始孝德帝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转了一圈,孝德帝发现,自己手头有机变人才,有权谋人才,有治国理政人才,甚至有能征善战的人才。
但是想找一个能够从头到尾,有计划有制度的开创一个局面的人才,竟然寥寥无几。
无论是内务府,还是户部,都对如何开埠两眼抓瞎,不知所措。
所以,这个提案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林昭手中。
详细写一篇松江开埠的规划书,对于林昭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是口中念一句“急急如律令”的事。
但林昭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挑灯夜战,一句话一句话的琢磨,来回修改,已经折腾了两三个晚上了。
所以才会有黛玉过来照顾之事。
此时黛玉安静的在一旁研墨,林昭则继续在那里一边构思,一边书写。
如此这般,又过去足足一刻钟左右,才见那伏案的林昭抬起头来,呵呵一笑,随手端过放在一旁的参汤,放到口边。
“这汤凉了。”
黛玉只来得及说出这四个字,林昭已经将这一碗参汤倒进肚子里了。
“哥哥。”黛玉嗔怪道“这汤都放了一刻钟了,好歹再热一热你在喝啊。”
林昭摇摇头,笑道“想当初咱们林家先祖追随太祖南征北战,披荆斩棘的时候,便是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汤,也是觉得香甜的,咱们后辈不说喝那馊汤忆苦思甜,这碗参汤不过凉了一点,喝了也无妨的。再说我又不是那帮脂粉堆里的公子哥,连一碗温汤都降不住。”
“哥哥就是强词夺理。”
黛玉嗔道。
不过自己也笑了一下。
自家哥哥虽然看着好看,像话本里面文弱公子那般,实际上却有项藉之勇,别说喝一碗温汤,便是吃一头生猪,只怕也浑然无事。
“哥哥这般狡辩,看来我这个妹妹是管不住了,如今我只盼着能有一个嫂嫂进门,能管得住你。”
她顿了顿,实在忍不住好奇心,说道“哥哥都已经二十多岁了,爹爹也该操心哥哥的亲事了,可是现在怎么没有动静呢”
“你多虑了。这一两年间,只怕我的婚事无人提起。”林昭微微一笑,站起身来,从自己书桌后面绕了过来,径直到了一旁椅子上坐下,又让黛玉坐了,然后看向聆歌和容嬷嬷等人,笑道“你们都累了一天了,我这里也不用立规矩,你们也都坐下吧。”
几个人含笑谢了,然后都坐下了。
黛玉却被林昭刚才说的一席话微微一震。
此刻急忙问道“哥哥这话从何说起你现在是正三品的锦衣卫都堂,还是超品的忠勤伯,怎么会没有人提及你的婚事”
想到这里,黛玉就一脸疑惑了。
二十多岁的年龄,显赫的官职,如日中天的名声,更不用说潘安一般的相貌。
这样前途远大的官员,按理说求亲的人应该踏破门槛才对,为何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
难不成锦衣卫的名声太难听,那些官宦世家子女都不愿意嫁给一个粗坯武夫
那不可能。
所谓大家闺秀读过书的女子,心里只有文弱的穷书生之类的故事,不过是穷书生写的小说罢了。
当不得真。
黛玉正疑惑间,林昭笑道“因为父亲是山东巡抚,以他的功绩、年龄、声望,只怕两三年内便会拜相入阁。到时候老子成为内阁阁老,做儿子的再把持着锦衣卫,那就不像话了。所以我下一步会如何安排,便会成为朝野瞩目的焦点,一旦确定了,那时候上门求亲的人,才会把门槛踏破。”
“原来是这样啊。”
黛玉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不过她虽然没有理顺这里面的逻辑关系,但心里也明白,这里面似乎牵扯到朝野纷争。
所以她便将此事放在一旁,随口道“真希望嫂嫂能早点进门,那我就可以松泛松泛了。对了,凤姐今天传信过来,说是老太太想看哪天我们有空,便备下帖子,请我们去府上赏梅花。”
“这有什么赏的,我又不打算格梅花。”林昭哈哈一笑,见黛玉羞红了脸,不觉得心性更加愉快“如今天寒地冻的,我记得咱家在终南山有一座温泉庄子,一直没去过,不如咱们把各自的朋友一叫,去哪里玩上两三天如何”
他说着这话,心中也转过了一个念头,笑得更加愉快了“说不得,还可以给咱们的二姐姐说一门亲事。”
第769章 薛姨妈的心思
对于贾家的主人们来说,赖大家终归到底是奴才。
为了奴才家的安危,用府上的帖子找相关人员查询一番不是不可以,但是若是和国法,甚至和皇帝的意图相违背,那就立刻挥泪斩马谡了。
赖大家是死是活,赖尚荣到底是不是科考舞弊,那就无所谓了。
难不成用主子家的前途,来换取奴才家的平安吗
天底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贾府的主子们也没那么伟大。
赖大和他儿子,以及赖家产业被抄家归公,贾府也就视而不见了。
当然,表面上还是收留了无家可归的赖嬷嬷,让他在荣国府里住着。
只不过背地里,贾赦也好,贾珍也好,还是王夫人也好,包括贾琏在内,都在用自家的帖子去见负责抄家的顺天府官吏锦衣卫他们是不敢招惹的低价买进了许多东西,就等着以后涨价了发卖。
这一切,赖嬷嬷自然不知道。
虽然能避不开贾母的眼睛,但是贾母却视若未见。
当然,这是后话。
这边他们讨论的火热,宝玉第二天醒来,听说老太太和老爷的意思是让他继续跟着林家表哥历练,顿时感觉晴天霹雳、五雷焚内一般,当即大哭起来。
可是刚嚎哭了几嗓子,袭人晴雯等丫鬟正唬的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宝玉却止住了哭声。
“若是以后能常常出入林府,岂不是就能见到林妹妹了林妹妹这神仙般的人物,自然是不会林昭那等蠢禄一样,只要能见到林妹妹,些许苦楚算得了什么。”
想到这里,贾宝玉又是一脸喜色。
袭人和晴雯对视了一眼,觉得自家主子的心和六月里孩子的脸一样,说变就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