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诸天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明少江南
林昭端坐马上,看的是津津有味。
往常看军中悍卒交战,都是彼此以军阵对战,那打的一个齐整。
哪像现在,堂堂军营就像街头一般,一群穿着高贵衣衫的纨绔,如同混混一般厮战。
要知道,他们可都是什么侯、什么伯的世子,各个身份贵重,走到京城的街上都是横着走,那些叫嚣“家父是刑部主事李刚”的家伙见到他们,屁都不敢放一个。
但却在这里打的热火朝天,如耍猴一般。
这让他怎么不会看的津津有味
当然,看热闹的不只是他们,还有龙禁卫、御马监、京营的将士们,也在远方观看,只是没有林昭他们靠的这么近罢了。
不过,场内不知有打架的,还有在一旁面对面说话的。
比如角落中就有五六个家伙,虽说身上衣衫朴实无华,但却是气度非凡,年龄也不小。林昭扫了他们一眼,不由得眼睛微微一凝,但是随即没放在心上。
不过是几个当世顶尖武林高手而已。
看来彼此认识,所以一个劲的攀交情,没有像他们的东家那样急着动手。
或许在武人当中威名赫赫,整个江湖都有他们的传闻。
但在林昭眼里,不过是路人甲而已。
一个指头就能解决的事。
他在扬州的时候也杀过几个,浑然没放在心上。
看来大周朝的绝顶高手,哪怕身份超然,也一样摆脱不了功名利禄的影响,给一群侯、伯世家当武师。
就算此时站在一边自重身份,那也是兀在那里啊。
这么说的话,眼前这些家族还是很上进的。
至少在武学上懂得投入资源。
看看荣宁二国府,姓贾的尽把资源投在酒色财气身上了。
林昭正看得有意思之时,忽然大营后面现出一行人影。
为首者是一位蟒袍青年,身材高大,眼睛细长,目光透出种种不屑。
他身边站着一个太监,弯腰驼背,手里拿着一张弓。
竟然是一个王爷。
大周朝能穿蟒袍的,只有皇族中封王的才行。
即便是四王八公当中身份最尊贵者,也只能穿斗牛公服。
只是,这位王爷身边的老太监,举着弓箭,要干什么
林昭在远处看着,丝毫没有阻拦的想法。
第736章 黛玉再非宝玉所企及
此章节?
第737章 荣国府内笑声欢,铁网山上刀意寒
容嬷嬷站在黛玉身后,脸上无喜无悲。
对于别人来说,反驳湘云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多么的麻烦。
迎春老实,惜春年幼,宝钗和探春虽然能反驳,却顾忌种种,不可能明着说。
而贾母本身却是这句话的赞同者,她连宝玉读书都舍不得,何况女孩子去读书明理
所以没文化的凤姐受她喜欢,诗书传家的李纨在她眼里就是一个小透明。
有这样的人给湘云无形中撑腰,其他人谁敢与湘云对着干
哪怕他们再想和黛玉亲近也不行。
但是对于容嬷嬷来说,不过是稍费口舌而已,根本算不得什么。
要知道,即使是贾母,虽然富贵绵长,却也远离政治中枢太久了,久到因为元春成了贤德妃就失了分寸。
而容嬷嬷却就是在权力中枢附近生活了近三十年,该说什么话,该做什么事早就刻在心里。
更何况她现在待得林府当家林昭,是一个深受皇帝信重的重臣,对她如此敬重,他自然要悉心教导,不要让人欺负了黛玉而去。
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瑶。
而且对于容嬷嬷来说,她对史湘云已经忍很久了。
在她眼里,史湘云虽然出身高贵,但却是一个没规矩、自以为是姑娘,这种人她曾经见过。
大约十几年前,太上皇在位之时,曾经有自称“还君明珠”的姑娘自称公主进入宫中,却在容嬷嬷的言语之中洋相百出,最终让当时的皇帝明白是非。
所以对付这样的姑娘,容嬷嬷经验丰富。
以往是县主客气,今儿可是史湘云自个儿提起的,可就怪不得容嬷嬷来发挥了。
史鼎夫人当心湘云再乱说话得罪黛玉,忙笑道:“我们家原是武将,对这些礼仪俱是半生不熟,今儿听了嬷嬷一席话才恍然大悟,回去立马改了,她们姐妹也读书习字去,跟林县主一般,做个才女。”
湘云刚要反驳,被史夫人和湘霞联合恶狠狠的瞪了回去。凤姐合掌笑道:“可不是这个理么前段时间,我硬逼着林妹妹受了我们巧姐儿的拜师礼,也是为了我们巧姐儿能跟在两位嬷嬷身边,沾点好处不是”
贾母指着凤姐对王子腾夫人笑道:“亲家母瞧瞧,我们这凤丫头,最是聪明伶俐的,这么一桩巧宗儿,我们都还没回过味呢,她倒好,仗着我这外孙女脸薄,又是二嫂子,已经先沾上了。”
王子腾夫人陪笑道:“那还不是老太太疼惜她,她才敢这么胡闹的说到底,还是沾了老太太的光。”
贾母拍拍黛玉的手道:“我一个老婆子,能有什么光让她沾我这玉儿最是个重情重义的,她们青年姐妹,自己感情又好,这么个顺手的事情,她能不应么”
在所有人的眼光闪烁中,黛玉也笑道:“二嫂子素日也提点了我许多的。”
贾母笑道:“瞧瞧,瞧瞧,两人又恭敬上了。亲家母,我说的再不错吧她们姐妹自己好着呢。”
王子腾夫人也笑了。
众人其乐融融,没人再去提湘云之前的话,湘云又气又闷,偏史夫人在跟前,又不敢发作,只好孤零零的坐着,泄愤似的吃着眼前的点心。
……
“林昭!你好大的胆!还不放开王公公,你想造反吗”
直王看着手中架在王公公脖子上的绣春刀,又看了一眼持刀的林昭,惊怒交加,厉声喝道。
一帮子衙内纨绔怔怔的看着这一幕,一脸不明所以,同时眼神中也有一丝钦佩。
不愧是京城英雄谱排名前列的人物,连皇族身边的人都敢收拾。
只不过是不是管的太宽了
就连中箭的广恩男爵世子刘川,也是一脸茫然。
虽然他被那个太监射中屁股,可是架不住人家背后的是皇子,更何况自己还涉嫌在军营中打群架,成了杀鸡儆猴的那只鸡,也只好自认倒霉。
毕竟是衙内们闹事在先,被皇子派人制止,大家只能称赞直王殿下行事果断,绝不会说他多管闲事。
但林昭却无事生非,瞬间出手,将绣春刀架在那太监脖子上。
他这是要干什么
刀架在太监头上,威胁的却是太监的主人直王殿下。
林昭看了直王一眼,淡淡说道:“殿下行事果决,出手止乱,臣钦佩不已,然这位公公却在箭上淬毒,涉嫌谋杀,臣以为是陷直王殿下于不义之中。”
他说完这话,也不等别人说什么,转头对刚才受伤嚎叫的广恩男爵世子刘川说道:“刘川,你刚才嚎叫不已,此刻是否感到伤口冰凉,微有痒意,眼前似乎有紫色星星出现”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脸色一变,不由得一起看向刘川。
皇族亲王命人止住一帮纨绔衙内的群架,谁听到这个消息不伸出大拇指夸赞
就算出箭伤人,那也是情非得已不是
第738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此章节?
第739章 没事我先走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定王虽然是皇帝长子,但他毕竟不是太子。
从理论上说,他和诸王地位是一样的。
顶多更加尊贵些。
但并不是君臣关系。
所以诸多皇族亲王翻身下马,走到定王身边,执手行礼。
定王也不敢拿大,隆重还礼,口中笑道:“诸位王叔、王兄、王弟,不知道哪阵风,将大家一起出来了。”
这里面地位最高的,当然是诚忠亲王,虽说四个老实人,但是架不住他是孝德帝的三哥。
但是最能活跃气氛的,却是肃王。
肃王是十七弟果忠亲王之子,果忠亲王英年早逝,肃王十五岁便继承了王爵,为人风趣幽默,在皇族王室当中名声极其响亮。
所以他笑道:“定王兄当客气了,我等也是听说这里有事情发生,便赶了过来,没想到事端已经结束,想必是定王兄平息的吧”
定王闻言,脸上笑容愈发亲近,笑道:“肃王哪里话,我也是比大家早到一点而已,却是直王平息的事端,不过却有意外发生而已,我正准备吩咐下面的人处理此事。”
“原来如此啊,哈哈哈……”
两人相视一笑……
“咦,直王殿下身上怎么有血下面的人怎么保护的”
肃王转头看见直王,不由得惊呼一声。
“直王兄,出了何事”
“直王兄,你怎般这等模样……”
“王弟,何人辱你至此”
立刻七八个龙子龙孙围上前去,七嘴八舌的关心问道。
他们大都是儒家礼法中,嫡长子承爵制度的死忠拥泵……
毕竟直王是太上皇长子长孙。
这一幕,让冷眼旁观的定王,眼角微微抽动。
不过,毕竟城府极深,他随即又恢复笑容,对肃王道:“肃王你们来的正好,你们来的正好。这件意外,本王正想介绍给诸位……”
说着,就将眼前发生的冲突简单的说了番。
而另一边,直王也在跟身边的一群王兄王弟们控诉着林昭令人发指的欺凌行为,以及某人的袒护和不作为倾向……
一时间,竟有些群情激荡,很有几人,看向林昭的眼神极其不善,目光凌厉……
林昭身后,不少人都有些担忧的看着他。
尤其是闹事的泰宁侯世子陈英等人。
毕竟一起喝酒喝出感情来了。
林昭虽然没有对他们的打架事件执行任何立场。
但是却将事情放在毒箭事件上,本质上将他们化为受害者。
这也算义气之举了。
陈英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一时的冲动,竟然引来这么多龙子龙孙。
更没想到这帮人好奇心这么强。
但是他们关注某件事,毕竟代表着大周皇族的体面。
若是他们闹腾起来,孝德帝也会顾虑再三。
那么林昭在直王面前挥刀,只怕犯了大不敬之罪。
孝德帝若是想为皇族开脸,纵然是锦衣卫指挥同知,林昭只怕也难吃得消……
然而林昭,却只是面色淡淡的站在那里。
一旁处,与定王并肩而立的肃王,眼睛扫过林昭,眼神深处,似乎有奚落之意。
……
大周皇族,和前宋、前明的皇族差不多,都是在参政这方面限制的很着实。
也只有太上皇在位四十五年,生的儿子太多,一开始的不知道选哪个当储君,所以就多安排儿子参与政事。
有的管户部,有的管刑部,有的管吏部。
培养出一群有才能的儿子同时,也培养出了他们的勃勃野心。
所以遂有五龙争嫡之说。
不过这也局限于孝德帝争大位。
其他皇族,依旧没有资格参知政事的。
因此对于宗室王公来说,既然不能参知政事,那么只能在尊贵和体面上折腾自己了。
这也几乎也是大周皇族绝大多数王公的生命意义,和他们死守的底线。
若是身为皇族,活的没个人样,如同前明隆庆帝潜邸之时,还要忍受严世蕃的剥削。
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所以,大周皇族,必须高贵体面,不能被臣工欺负。
 
第740章 皇族心不足
此章节?
第741章 锦衣卫不做骑墙派
对于今天的事,林昭当然打算详细告诉孝德帝。
虽然即使他不说,孝德帝也会第一时间知道。
但是孝德帝那边未必会把今天发生的事往那方面想。
同时,锦衣卫的工作已经走上正轨,也必须让皇帝明白这个道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