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诸天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明少江南
一时起来,复到贾母上房内,众姐妹都在,宝玉正腻在贾母怀里撒娇,见黛玉进来,忙站了起来,又见黛玉刚睡醒,如春水海棠一般,衬托出绝代风华,便不由得走了过去,伸手就要去摸黛玉的脸,口内笑道:“妹妹面上娇嫩如水,唇上的胭脂如此鲜艳,我竟没有见过呢。”
众人被吓的魂飞魄散,容嬷嬷急了,一把推开宝玉,和反应过来的李嬷嬷一起,迅速挡在了黛玉面前。
容嬷嬷甚至手腕一晃,手中已经出现了一根银针,若是宝玉再敢行浮浪之举,那就要用银针点中对方穴道。
这套功夫,便是宫中的大内侍卫都比不过,何况区区一个顽劣少年
就算对方是国公爷的孙子,他容嬷嬷护主心切,也顾不得了。
所幸宝玉也懵了,被贾母拉到一边,轻轻地训了一顿,倒是没有继续胡闹,也逃过一劫。
但黛玉却是心中一动,立刻装作吓住了。
其实更多的是愤怒。
自她七岁之后,便是父兄疼她爱她,也没有这样和他亲昵。
一个第一次见面的表哥,竟然敢这么浮浪。
堂堂荣国公府邸,竟然是这样的没规矩。
当林昭听到消息冲进来时,黛玉已经大哭起来,见到他进来,便扑进他怀里,哭诉道:“哥哥,我们还是回家去。咱们再也不来了,不受他们欺负。”
好不容易哄得妹妹不哭了,林昭看向一旁不知所措的宝玉,有心斥他几句,又觉得鸡同鸭讲,又不能真的动手打他,便叹道:“我说表弟,你都十二岁了,应该知道,便是自家姐妹,也当知道男女七岁不同席的道理。我听说你一向对女孩温柔,可在我看来,连最起码的尊重礼让都无你自以为是的温柔体贴,却极有可能招致世人流言,若是给有心的人胡乱传了出去,轻者会让姑娘家名节尽失,颜面扫地,一生凄苦;重者,会逼的她们不得不自尽以证清白。”
说完,也不管贾宝玉在那里天雷轰顶,五内皆焚,直接对贾母道:“还好我林家有嬷嬷看着,没出什么事,只是今天天色不早,妹妹也乏了,明日外甥还要去上任,就告辞了。”
不等贾母说话,林昭转身看向贾政,给他上眼药:“二舅舅,表弟毕竟只有十二岁,天真烂漫,不懂世间规矩,尚需好好教导,一味放纵,失了根本,便是再灵性的人,只怕那大造化也被大人给消磨没了,万一将来自以为是好心办了坏事,惹了大麻烦,可就不好了。”
一席话说得贾政羞愧至极,只好狠瞪着宝玉。
林昭见祸水东移已经成功,他在贾府的所言所动,已经彻底惹恼了王夫人,也让贾母心生不快。
只要这俩心生不快了,那么和贾府割裂也就容易了。
而且动动嘴皮子就能办成的事,实在有意思。
但是有的事,却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办成的。
那些事需要力量、势力和铁血,以及强大的意志力才能办成。
比如新任锦衣卫指挥同知林昭的新工作。
训练新兵,巡街缉捕,纠察军纪。
要知道训练新兵和巡街缉捕,都是辛苦活,风吹日晒的,这纠察军纪,更加不用说是得罪人的。
&nb
第691章 执甲报道
第二日,林昭去锦衣卫衙门报到。
而他出门之时,那边荣国府则接到了消息,贾政长女贾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贾元春入宫多年,里里外外银子搭进去不少,却一直都未能出头,贾家众人几乎都已绝望了,却哪想如今已是二十好几的老姑娘竟还一朝翻身了呢,且还一跃封了妃!
众人不禁大喜,家里出了个娘娘,往后他们贾家也是皇亲国戚了!
好不容易定了定心神,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尤氏皆按品大妆乘轿入宫,那贾赦贾珍贾政等人亦换了朝服前往。
宁荣两府上下所有的奴才亦莫不欣喜异常,个个皆满脸得意张狂之色,言笑鼎沸不绝。
等回来之后,贾母便吩咐王夫人、凤姐安排,在府里摆上戏台子,唱上几天大戏,邀请亲朋好友过来观戏、参加宴席。
林府自然也收到了帖子,此时林昭上班去了,黛玉早就得了哥哥吩咐,想要远了荣国府,但是却不能说的太绝,便让官家直接回道:“林家刚刚进京,大爷又要当差,府里姑娘操心事务,一时走不开,就不去了。”
然后补了一份厚礼送过去了。
……
不过这一切林昭暂时不得而知了,此时他一身披挂,全副武装,手下李隆、林大全两人,带着二十多个随从,均是一身披挂,骑着一色的高头大马,向锦衣卫衙门行去。
这二十多人,是林昭从他那二百多人的队伍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不但骁勇善战,也经过了严格的训练,每一个都是武官种子。
锦衣卫都指挥使崔秋山活的比别人明白。
他已经将那几个幕僚给辞退了。
半点主意不给他出,尽带着背后主子的利益,出了事还不是他崔秋山背锅
尽管也有人威胁他要将从前的事情掀出,崔秋山却根本不在乎。
现在不是三年前了,孝德皇帝如日在天,某些人蹦跶不了几天了,却还在做着众正盈朝的美梦呢。
既然孝德皇帝提拔林昭,那自己顺着他的意思就行,管别人干嘛
崔家时代锦衣卫,祖父做过千户,父亲做过千户,自己如今一跃成为都指挥使,本来就是凭借站队的判断。
他崔秋山立身很稳,自己就是林昭上位前的铺垫,等他攒够了资历和威望,自己就得挪窝了。
只要这段时间自己不闹腾,到时候就能安详岁月,还能给子孙一个体面。
干嘛还要强出头
今曰知道林昭要来报道,崔秋山早早的出门等候,指挥使司衙门中各镇抚、千户、经历司的百户以及参知某事的吏员都是出来等候,不过剩下的那位指挥同知,还有两位指挥佥事却没有露头。
眼看着签到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林昭的身影却还没出现,太阳高升,如今又是天热,众人都等的一身汗,别说崔秋山心中焦急,其他人也忍不住肚子里骂娘。
“以为是皇帝信重的就这么狂妄了。”
“听说他昨日去荣国府走亲戚,该不是一会来的不是他本人,而是荣国府的拜帖吧!”
“少年得志,目中无人,到时候有他的苦头。”
就在此时,众人忽然感觉到地面一阵颤动。
“地面好像震了,难道是地龙翻身”
“什么地龙翻身,你混了头了不对,这地面真的在震动!
众人正惊疑间,却见官署正对的路口处出现了一只马队,二十几骑排列着整齐的队列缓跑而来,上午的太阳下,马上骑兵的铠甲闪闪发光。
打从前明有锦衣卫衙门开始,锦衣卫都指挥使就是正三品的官阶,按理说在诺大的京城根本排不上号。
但是要论起在民间的“威风”来,什么九门提督,什么五城兵马司,哪怕是顺天府尹,根本排不上号。
锦衣卫衙门名声才是最响亮的。
所以锦衣卫衙门前面的街道,一般人没人愿意来这儿找见晦气。
所以看到这马队出现,众人第一反应就是林大人来了,可随即觉得不对,对面这支队伍实在是太杀气腾腾了,这那里是来赴任的
马队排成个五人一排的纵队,整齐前行,看马上的骑兵都是穿着明
第692章 下官拜见林大人
锦衣卫当中也不尽然是京城土鳖,也有不少人走南闯北,也有去过边关的。
在这一瞬间,他们都感觉到一股肃杀之气,仿佛这不是锦衣卫官署的大门口,而是在准格尔的沙场之上。
“林大人哪里话,你我身在锦衣卫,本是自家人,都是为陛下办差,谈什么上官属下,林大人如此说话岂不是生分了,以后叫我声老哥就是!!”
崔秋山脸上堆起笑容,应了上去,两个人嘻嘻哈哈,显得颇为亲热。
但身后看着的锦衣卫上下官吏,心中却是连连摇头,对崔秋山的态度也是感到不屑,只觉得他丢尽了锦衣卫的脸。
你怎么说也是锦衣卫最高长官,陛下亲自提拔的都指挥使,正印都堂,堂堂的朝廷的三品高官,就这么低三下气的对待一个下属
还要不要脸
还要不要尊严
要知道任何一个有底蕴的组织体系,一旦讲究传承,子承父业,那么就会有种种规矩典故,讲究个资历传承。
常有锦衣卫子弟升到了高位,那些资历深的老人们便在后面嚼牙:
“谁谁谁三十岁就升任千户了,这家伙都四十岁才到这个位置,实在是慢啊!”
“别看谁谁谁现在是锦衣卫佥事。他小时候还爬过我家的大树,被我呵斥了一顿,哧溜就跑了。”
“要说他升任北镇抚使也算理所应当,我记得那帮孩子都在街上玩的时候,他一个人在家里读书练武,倒是沉得住气。”
以上等等,不胜枚举,
这林昭父亲林如海是探花郎出身,乃是标准的读书人,这林昭是为了帮助老爹对付盐商,才做了朝廷官吏,以至于失去了参加科举的资格,这才加入了锦衣卫。
所以相对来说,这林昭是个外人。
在自成体系的锦衣卫系统之中,短期之内是不受欢迎的,就算不给他一个下马威,也得明里暗里冷淡一回,看他表现,再决定是否接受。
可看眼前这模样,崔秋山差不多什么脸也不要了,对这胡子都没几根的文转武的林昭巴结奉承,实在是见不得。
其他人鄙夷的同时,心中也想:“你崔秋山为了坐稳都堂位置,自己不要脸那就随你,我可是凭借功劳资质走到这个位置的,这锦衣卫b的面子里子可得维护住,礼数保证不缺,但想要我奴颜婢膝的巴结,那可做不到。”
双方客套几句,崔秋山转过身,抬高了声音说道:
“这位就是新任指挥同知林昭林大人,也是各位的上官,今后林大人说的话就是本官说的话,不能有丝毫违背,你们可知道了!!”
下面稀稀落落的几声应答,崔秋山老脸一红,随即又是扬声说道:
“还不见过林大人!!”
林昭微微一笑,拱手抱拳说道:
“诸位,林某是新官上任,诸位却是锦衣卫的老人了,日后有什么做不到位的,还请诸位同僚多多关照了。”
按照常理,上官拱手,做下属的最多躬身作揖,礼数过得去就可以了。
事实上这帮人也是打算这么做的。
可是林昭这一拱手,那些镇抚、千户便看到他身后的那些护卫们。
一个个的依旧身穿铠甲,从头到脚武装在铁甲里面,各个长枪斧子在手,带着森森杀气。
虽然明知道他们绝不会动手,但是却让人不由自主的到了一个寒颤。
有个胆子小的,当即情不自禁的跪倒在地。
人都是头羊效应的,有人跪下,其他人也都情不自禁的跟随,一时之间竟全都规下了。
这地上跪了一片,倒是让崔秋山一震迷糊。
这也太没底线了吧
刚才一个个肚子里骂娘,转眼间就跪下了,比我老崔的底线还低
“下官拜见林大人!”
几十个人几乎异口同声的叫道,倒也有点气势。
“让崔都堂久等了,让诸位同僚久侯了,实在是过意不去,方才路上被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的捕快盘问,耽误了时间。”
“林大人何必客气,不过为何不穿团领官袍来,在
第693章 概莫能外
当日吃了接风宴,林昭便带着手下兄弟们返回林府,将大家安顿好之后,便去后院见了黛玉。
于是知道了荣国府的“大喜事”。
“元春大表姐晋升为贤德妃”林昭在黛玉面前摇头冷笑。“我华夏礼法为重,皇家在明面上更是重视这些,诸妃位号除贵妃外,有贤妃、淑妃、庄妃等,亦惟取贤、淑、庄为称,要么贤妃,要么德妃,这贤德妃是什么级别不过惹人笑而。”
林昭顿了顿,又道:“只是堂堂荣国府,怕是无一人明白这里面的道理。嗯,或许那个叫探春的表妹心里明白,但是她是不会说出来的。”
“探春妹妹。”黛玉看了林昭一眼,心中闪过一个念头,却飞快的压了下去。
口中只道:“外祖母虽然看似疼我,但她却将那宝玉宠得无法无天,惯得整个贾府都没了规矩,这样的亲戚,我们家是要敬而远之的,便是给山东的老爷、太太写信,也要将这情况说明。”
“都说老太太有威望,但是袭爵人被撵到花园里,整日的和小老婆喝酒。二房当家,却把长子逼得读书太过亏损,进而早逝,小儿子又是一个无法无天的,自己又在工部十几年没挪窝,可见咱们两个舅舅也不过如此,也不知道当初外祖父怎么教导的他们。”林昭冷笑道。
随即看向妹妹:“等我将局面打开,抽出时间带着你拜访京城中的至交好友,想必各家有许多女眷,总会有如你这样聪敏的,到时候你便可以认识许多朋友,姑娘们一起玩乐,成立个诗社啊,组织个郊游啊,那想必是极好的。”
“那真是太好了!”黛玉十分兴奋,重重的点点头,心中却道:“看来到时候得请探春妹妹一起去。”
黛玉是剔透聪慧的人,有的话一点就透,知道这个没规矩的贾府早晚要败落的,趁现在慢慢的隔阂,暗暗疏远最好。
是以以后贾家派婆子来请,即使林昭不在家,黛玉自己就回了好几回。贾母原先只道是黛玉还生宝玉的气,可次数一多,也心道不妙,这玉儿估计是同自己离了心了,也顾不得什么,叫贾政亲自去下了帖子,邀林昭过府喝酒。
贾政却道:“外甥如今受了皇恩,日日在衙门里忙,又是跑城外,又是巡逻街头的,只怕没空过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