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诸天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明少江南
张浚沉默不语。
他明白这些人的意思,心中也是一片黯然。
他终于明白了汤思退和万俟卨等人的良苦用心啊。
北伐太过顺利,武人就会轻易崛起,重蹈五代时期武人当政的覆辙,这是大宋文人士大夫所不允许的。
“可是陛下全力支持北伐,甚至直接绕开政事堂和枢密院向前线下旨,我们根本无法阻挡官家的旨意,而且前线统军大帅乃是封舟,他虽不是文人,但是官职却不比任何一个人小,我们这群人,根本影响不了他!便是赵逵和虞允文两人也不行。”
张浚叹道。
“太尉,我听闻汤进之(汤思退)被贬斥之后,并未离开京城,对官家常怀不满。”那人口风一转,说起了主和派领袖汤思退。
张浚心中一凛。
汤思退、万俟卨等人是主和派领袖,被贬斥之前也是政事堂相公,地位和权柄不在张浚、陈康伯等人之下,如今她们不曾离开京城,莫非是想着复出。
若是如此,此时应该是大好时机,朝中百官只怕会大半支持。
在宋朝的整个历史上,一直存在着极为激烈的文武之争,文臣士大夫长期处在压倒性的优势,并且为了保持这种压倒性的优势,从来不惜任何代价。比如在战争时期,权力会自动倾斜于武将。这样一来,为了保持文臣在朝堂的绝对话语权,所谓的投降派和主战派,往往会联合在一起,不择手段地打击武将,一方面故意胡乱指挥,葬送本国的军事力
第537章 封舟你死定了
河间府,金国皇帝完颜雍已经数日没有睡好觉了。
他已经派遣好几路使臣到临安了。
这个时候他也不敢危言恐吓了,也不坚持非杀封舟不可,只是一个劲的服软。
本来按照绍兴和议,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二十五万。
但是现在,眼瞅着封舟要过黄河,为了让临安的宋朝文官们拉住封舟北上的脚步,完颜雍愿意向宋称臣,甚至愿意向宋纳贡。
后来黄河上一日三惊,完颜雍又派出信使,愿意称宋为叔,自己称侄。
再后来听到手下探马汇报,说封舟率几百人饮马黄河,有北上迹象,完颜雍又赶快派出信使,向临安再次服软,甚至愿意称孙。
“只要宋人的文官能看懂朕求和背后的意思,他们就一定会出手,拖住封舟的手脚,给朕三五年时间,朕必定卷土重来。”
“至于那个封舟,若是他还没有被宋人文官收拾掉,那么朕想着一定能将他击败!”
无忧子、萧宝珍两人道法虽强,但不堪重用,根本不是封舟的对手。
至于薛道光,他见识不低,法力更是远在无忧子、萧宝珍两人之上,但是他也说过,论起自身法力,还真的比不过封舟。
但我大金朝列祖列宗保佑,真以为我完颜雍手头没有几个人物
只不过那几个人还得留着震慑那帮狼心狗肺的家伙,不能轻易使用,所以才让封舟这般猖狂!
否则的话……
封舟!封舟!
一个朕从未见过的人,却成了朕的梦魇!
“砰!”
一个精细的瓷瓶被扔在砖面上,立刻摔得粉身碎骨,而跪在地上的宫女内侍都瑟瑟发抖,没有一个人敢大声说话。
完颜雍雄心勃勃,一心想压制宋人,建立一个大定之治,可是没想到前任海陵王南侵战败的后遗症爆发,那个横行天下的封舟如鲠在喉,让他无法安宁!
因此按捺不住心火,便狠狠的摔了一个价值连城的瓷器!
实际上,自从入驻河间府以来,因为前线战事不利,金主完颜雍连着十余日都肝火旺盛,杖死了五六个服侍他的内侍和宫女,摔了二十多个瓷器,打翻了六张桌子。他原本以明君自诩,待下向来算是宽厚,这段时间里实际是郁闷得不行,方有这般举动。
黄河以南已经脱离了大金的掌控,辽东塞外那边的那些家伙开始蠢蠢欲动,据完颜雍所知,中京府燕京城已经有些不稳当了、
哼!我大金危急关头,不想着同舟共济,净想着搞乱七八糟的东西,哪里还有太祖太宗士气的朝气蓬勃了
真要是这帮人上了台,只怕立刻会给封舟下跪!
以仆散忠义之能,尚且打不过封舟,其他人更不行了!
想起前线战事失利,完颜雍脸上就浮起异样的艳红,忍不住咳嗽起来。
“完颜宗宪平章求见,说有紧急事情汇报。”一个内侍颤声来报,
“紧急事情,让他进来。”他回到御座之上吩咐道。完颜宗宪小跑着进了大殿。
完颜宗宪是金国宰相,正式官职是平章军国事,一向喜怒不形于色。
他面色沉寂,看不出什么喜乐,但目光却闪烁着震惊,看他这模样,完颜雍不由得心头一紧。
“什么消息”完颜雍问道。
“宋国皇帝赵昚于五日前驾崩,朝中文官立十岁的恭王赵淳登基为帝,如今宋人已经派出了使者,请教和议,使者是宋国前左相汤思退。”完颜宗宪飞快的说出最新消息。
“什么赵昚驾崩”
完颜雍心中大震,猛然站起身来,一脸震惊之色。
难怪连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完颜宗宪都神情不对,没想到竟然是这么石破天惊的消息。
“他是怎么驾崩的,可有消息”完颜雍急忙问道。
“启禀陛下,据探子回报,赵昚十日前兴致很高,荡舟水池,结果一阵大风吹来,小舟倾覆,赵昚也落入水中,等被就上来,已经不行了……”完颜宗宪说道。
“嘶……这帮文官,可是真够狠的啊!”完颜雍吃惊地叹道。
他这段时间一直派人和宋国大臣联络,对于临安的消息虽然不怎么灵通,但是却大致明白,否则也不会驻节河间府,祈求宋国文臣拖住封舟手脚,根据一些宋朝通的大臣分析,他太了解宋朝那帮文官的心思了。
没想到这帮文官下手可是真利索,为了压制封舟,连皇帝都敢杀。
不过,他们却是大金朝的救命恩人啊!
“哈哈哈……。好!干的好!”完颜雍忍不住仰天大笑。
难怪太祖太宗能够大侠这么大的一片江山,原来天命在金啊!
要不然为什么每次关键时候,对方总是给大金送上神助攻呢!
护步达岗之战!
靖康之战!
以及岳飞北伐之后。
都是宋朝的文人为了大金朝,使出了各种手段啊!
“吩咐下去,待那个汤思退来了之后,一定要以超品待遇接待,封舟啊封舟,你死定了!哈哈哈……”完颜雍大笑道。
……
当完颜雍接到消息的时候,封舟同样也接到了这个消息。
“陛下泛舟落水,当夜驾崩恭王已经登基上位让本帅立刻率军返回,班师回朝”
汴梁大帅府内,封舟看着眼前的使者,脸色十分淡然。
这位使者叫做张焘,官居兵部侍郎,朝中有名的主战派大臣,即使秦桧在时,也常与之争执。
“太尉,陛下驾崩,朝野哗然,虽然新帝已经登记,但毕竟有些不稳当,需要太尉回京,否则,朝中不稳。各地也会骚乱渐起。”
&nb
第538章 十八道金牌也无用
;张焘休息了一晚,等第二天再去找封舟的时候,却是连大门都进不去了。
他们一行人,被大帅府门口的门卫持枪拦住:‘大帅有令,无大帅允许,不得进去!’
“我家老爷乃是朝廷钦差特使,特来面见封太尉,你们竟敢拦路还不让开,让我们进去!”
大帅府门外,两个家丁对门卫呵斥道。
几个门卫面色不变,依旧持枪拦截,其中一人道:“这里是大帅府,军机重地,非元帅亲令,任何人不得入内。”
张焘的家丁乃是文官的家丁,对武将的态度和他家主人类似,一向看不起武人,更何况比武人还下等的门卫。
说好听点石门卫,说实在点还不是大头兵
看着这几个门卫态度还算谦和,这几个家丁态度立刻嚣张起来。
“大胆!我家老爷奉旨而来,有军机事务,便是皇宫重地,关键时候也得进去,你等贼配军,还不快快让开,要知道好狗不挡道……啊!”
大帅府的门卫,都是封舟亲自教授知识的新型士兵,岂能忍受几个家丁的辱骂,当即有几个卫兵踏步向前,一脚将那个正在叫嚣的几个家丁踹倒,枪柄倒转,狠狠的捅了下去。
枪杆尾部杆头是圆的,当然扎不死人,但是这么狠狠地打,这家丁惨嚎之下,很快就头破血流,浑身伤痕累累,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而其他几个门卫也迅速端起长枪,面向张焘和他的其他几个下人。
这一下子,直接震慑了那几个家丁,他们全都脸色变得惨白,急忙躲在张焘背后,再也不敢说话了。
张焘心中勃然大怒。
区区几个看大门的贼配军,竟然敢在他这个朝廷大官面前痛打他的下人,实在是太狂妄了!
这分明是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我乃朝廷特使,特向封太尉传达朝廷军令,你胆敢不让我进去”张焘对门卫呵斥道。
他终究是朝廷命官,面对这
这种红果果的打脸,不由得心生胆气,踏步向前。
“叫唤什么我乃北伐军大帅府门卫,没有大帅命令,你胆敢进去,信不信我一枪捅死你!”
没想到门卫更加嚣张,直接指着张焘鼻子呵斥道。
张焘面色一僵,心中已经彻底明白了。
没有封舟授意,区区一个门卫当然不敢对他这般嚣张。
这么说来,封舟是不肯回军,要继续北伐了
这怎么可以!
这会影响朝廷大计啊!
尤其是十几万北伐大军,打下黄河以南的土地,已经超出了众人的心理承受范围,他一旦渡过黄河,收复燕云,那十几万甚至二十多万大军建立功业,得有多少立功之士进入朝堂
这么说的话,封舟和北伐军将士还是对朝廷有一定的敬畏之心的。
我必须闯进去,对封舟分析形势,定要劝他班师回朝。
“我乃朝廷钦差,我要进去!料你也不敢拦我!”
张焘大声呵斥,手中举起钦差符印,大步就要往里闯!
“站住,再往前走,我就不客气了!”
两个门卫举枪拦住。
张焘哪里肯听,伸手一格,就要把两个门卫挡开,同时大声喝道:“封舟,你胆敢违抗朝廷旨意,分明是大宋朝的罪人……啊……”
他话音未落,声音便戛然而止。
一个门卫一枪刺来,直接将他捅了一个对穿。
张焘当即一命呜呼。
“老爷……”
几个家丁脸色顿时大变,不由得惨叫道。
但是却没有一个敢向前的。
门卫捅死张焘之后,领班之人当即喝道:“胆敢侮辱大帅,罪不容诛!这算是便宜他了!”
“统领,这具尸体该怎么处理”
“既然是要大帅班师回朝的鄂,想必是屈膝投降的卖国贼,拉走喂狗!”
“是!”
那几个家丁听到这样的对话,当即脸色一变,竟有几人吓昏了过去。
张焘死了,临安的大宋朝廷虽然还没有收到消息,但并不妨碍他们继续派出钦差使者。
于是一连几日,大帅府外不断有来自朝廷的钦差前来面前封舟。
“本官乃是朝廷钦差特使,手持金牌,面见太尉,有紧急军情传达!”
“本官朝廷特使,奉朝廷旨意,面见太尉。”
“我有紧急军情,需要面见太尉。”
……
但他们无论在帅府门前如何叫嚣,门卫压根不放他们进来。
&n
第538章 十八道金牌也无用
;张焘休息了一晚,等第二天再去找封舟的时候,却是连大门都进不去了。
他们一行人,被大帅府门口的门卫持枪拦住:‘大帅有令,无大帅允许,不得进去!’
“我家老爷乃是朝廷钦差特使,特来面见封太尉,你们竟敢拦路还不让开,让我们进去!”
大帅府门外,两个家丁对门卫呵斥道。
几个门卫面色不变,依旧持枪拦截,其中一人道:“这里是大帅府,军机重地,非元帅亲令,任何人不得入内。”
张焘的家丁乃是文官的家丁,对武将的态度和他家主人类似,一向看不起武人,更何况比武人还下等的门卫。
说好听点石门卫,说实在点还不是大头兵
看着这几个门卫态度还算谦和,这几个家丁态度立刻嚣张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