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神级败家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推塔天王
听到赵辰这话,李世民不禁愣了愣,似乎没有反应过来。
这小子说话,当真是一点章法都没有。
自己给了他玄甲银兔符,他不是应该激动的表达忠心吗?
怎么一开口就跟自己说,要跟世家同流合污的事情?
这小子脑子绝对是不对劲的!
李世民心里肯定道。
“某和你姨母都是相信你的!”李世民拍拍赵辰的肩膀,眼神有些闪烁。
很明显,作为皇帝,他还是很难彻底的相信别人。
不过赵辰要的只是一个态度,若是方才李世民真的一点想要保他的心思都没有。
说什么他都不会留在长安城,直面世家大族。
可是李世民竟然拿出了玄甲银兔符这种东西……
“那我看在姨母的面子上,再帮你这一次,但是之后的计划,你都要与我商量着来。”
“怎么样?”赵辰将手中的玄甲银兔符揣进怀中,与李世民问道。
“好好,某都听你的。”李世民面上露出喜色,与赵辰连连点头。
赵辰已经给李世民足够多的震撼了。
若说当时有一个人能帮助他李世民尽快的解决掉世家大族的影响,那便是赵辰。
造纸术、印刷术,何等的神奇手段,赵辰竟然只在一日之内便搞出来了。
在太极殿辩对的时候,便是房玄龄此等人物,也是甘拜下风。
况且他李世民也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
“那没什么事,我先回去了。”赵辰站起来,与李世民拱手说道。
“唔,去吧,书局开业的时候,将会是第一次交锋,你好好准备一下。”李世民点头,与赵辰说道。
赵辰点头,转身向殿外走去。
“诶,等等,秋试将会在书局开业的第二天举行,你有时间与正副主考官碰碰头。”李世民又喊了一句。
“正副主考都是谁?”赵辰问道。
“虞世南、魏征!”李世民吐出两个名字。
大唐之神级败家子 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考诗词,只言实务
赵辰没有见过虞世南。
但他也是听过此人发在外的名声。
虞世南虽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李世民敬重。
时称“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
赵辰也没有想到,此次秋试的主考官,竟然会是此人。
而且,虞世南现在还是魏王李泰的老师。
赵辰从皇宫离开,便径直回了酒馆。
长孙皇后已经离开,但是酒馆里却是坐着好些个人。
魏征,还有一个须发皆白,眼神浑浊的老人坐在一张桌子旁边。
“赵辰,你这是去哪了,让某与虞县公等了如此久!”魏征见赵辰回来,立刻迎了上来。
听魏征说虞县公,赵辰便已经知晓,前面坐着的,便是此次秋试的主考官虞世南。
只不过,这两人来自己这里,是有什么事?
“方才去见了陛下一趟,这不才刚回来嘛!”赵辰笑笑,与魏征拱拱手,走到虞世南身边。
虞世南已经快八十岁了。
在大唐,如此年纪已经是很少见了。
不过一眼望过去,虞世南的精神还是很好的。
“虞县公!”赵辰与虞世南拱手道。
虞世南听到声音,抬头看向赵辰。
虽是与赵辰第一次见面,但是虞世南早就不知道听过多少次关于赵辰的消息了。
便是魏王李泰,也是经常将赵辰的名字挂在嘴上。
虞世南知道,最近几个月,在长安城风生水起的赵辰,只是一个与太子一般年纪的少年。
可是当真看到赵辰的时候,虞世南还是一阵心惊。
“万年县侯。”虞世南点点头,目光依旧盯着赵辰的脸。
不待赵辰说话,便听虞世南又道:“赵县侯,你的父亲是何人?”
“父亲?”赵辰愣了愣,笑着摇头道:“他是万年县的一个普通农户,在我年幼的时候,便是已经过世了。”
“过世了?”虞世南皱眉。
“虞县公为何如此一问?”赵辰倒是有些好奇,这虞世南一上来就问自己的父亲,当真是有些奇怪。
“见你面貌有些熟悉,似乎曾经在哪见过,所以便问了问!”
“许来是很久之前见过。”虞世南摇头,笑道。
听到这话,赵辰也没有继续往下深究,便与虞世南、魏征二人添上了茶。
两人特意来到这里,肯定不会是只想着跟他闲聊。
“今日我二人来此,是有关于秋试的事情与赵县侯商量的。”虞世南看了眼面前与自己平日里喝的完全不同的茶,与赵辰说道。
“叫我赵辰便是,二位有什么事情,便直接与我说好了。”赵辰笑道。
虽然老李头让自己做这个副主考官,但是赵辰其实并不怎么上心。
一来他不是主考官,二来他也搞不懂秋试的具体内容。
于赵辰来说,他这个副主考官,完全就是为了在广大的考生面前露个脸罢了。
“秋试在即,但是这秋试题目,还没有决定,前日我与魏大夫去见陛下,向陛下问这秋试考题,陛下让我二人过来你这。”
“陛下说,秋试考题,由赵辰你决定。”虞世南与赵辰缓缓说道。
虞世南也觉得很是奇怪。
虽然也听说过赵辰在太极殿上的表现不错,可秋试考题这样的大事,让赵辰一个少年决定。
虞世南总感觉十分的草率。
“让我决定,老李头这是疯了吗?”赵辰脱口而出。
旁边虞世南听的是人都懵了。
赵辰竟然如此称呼皇帝,还直言皇帝疯了?
这何止是大逆不道。
“咳,赵辰啊,陛下此举,自有他的深意,秋试在即,这试题还未确定,实在影响不好。”
“陛下说今日晚间之前,便要看到我等呈上秋试考题,你有什么想法,便与我们说说。”魏征赶紧说道。
这眼看着秋试就没了几天了。
但是他们连秋试考题都没有出出来。
之后还要去印刷考题,还有一系列的事情要去做。
可不能再浪费时间了。
旁边虞世南因为方才赵辰对皇帝的不敬,此刻有些不高兴。
坐在一旁,一句话也不说。
“科举考试,为的是帮朝廷选拔人才,大唐初立,需要的是实干家。”
“此次秋试,不考诗词,只言实务。”赵辰也不在乎虞世南的不满,缓缓与魏征说道。
大唐科举考试虽然没有几年,但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便是在考试的时候,总有一场,会考到诗词歌赋。
这对于选拔官员,那是一点用处都没有。
甚至这样选出来的官员,若是下放到州县,完全是坑害百姓的存在。
而一些有着真才实学的有志之士,却是只能埋没于诗词歌赋之下。
赵辰的话刚说完,虞世南便皱眉,与赵辰说道:“赵辰,我大唐自立国以来,科举便有考诗词歌赋,你若贸然如此,定当引得天下读书人不满。”
“况且,这实务,若是没有亲身经历过,能有几个答得出来?”
虞世南有些质疑赵辰的话。
在他看来,赵辰这样做,摆明了就是与天下的读书人对着来。
那些学子准备了那么久,却是在临时知道,此次科举竟然不考诗词歌赋。
那那些人还不得疯?
“那正好,可以精简朝廷机构,避免冗官浮沉。”赵辰满不在乎的说道。
他现在可是一点都不担心自己这样做,会受到什么人的暗害。
手中有玄甲银兔符,到时候玄甲军往考场前面一摆,谁敢造次?
那些读书人很是聪明,一旦有危险,他们跑的比谁都快。
虞世南此刻也不知道该与赵辰说些什么了。
他与魏征只是来问赵辰试题的,谁知道赵辰竟然要推翻以往的惯例。
只考实务,不考其他。
这……
虞世南与魏征对视一眼,都看到彼此眼中的为难。
他们不知道,这到底是皇帝的意思,还是赵辰自己的想法。
可皇帝已经与他们直说了,科举试题,让赵辰来出。
“赵辰,那你与我们说说,这次秋试的试题,你准备出些什么。”虞世南看着赵辰,缓缓说道。
在虞世南看来,赵辰不过一区区少年,涉世未深,如何能说出有深度的考题?
只要赵辰说不出来,虞世南便决定,直接否定赵辰之前的说法。
毕竟,自己才是此次科举考试的主考官。
赵辰,只是副职。
大唐之神级败家子 第二百三十七章 简单的出几道考题
虞世南这话是什么意思,赵辰自然是清楚的。
旁边魏征却是直接开口说道:“赵辰,虽然从心里,我也是支持你方才的话,可贸然改变考题风格,影响颇大。”
“若是你不能以考题说服某,此次某怕是也要否定你。”
魏征是个实干家,自然是希望天下学子都是勤勉苦干型的。
写写诗词歌赋,华丽文章,就能平步青云?
这对大唐的江山社稷来说,有什么用?
见两人都是如此坚决的模样,赵辰面上露出微笑。
“既然你们问到,我便与你们简单的出三道考题。”赵辰说道。
话音刚落,便见虞世南皱起了眉。
显然他并没有料到,赵辰竟然如此之快,便有了应对之法。
不过,他还是不怎么相信, 赵辰出的题目,能有什么深度。
魏征也是皱眉,一言不发的等着赵辰的话。
“这第一个问题,问:有征无战,道存制御之机;恶杀好生,化含亭育之理。”
“顷塞垣夕版,战士晨炊,犹复城邑河源,北门未启;樵苏海畔,东郊不开。方议驱长毂而登陇,建高旗而指塞,天声一振,相吊俱焚。”
“夫春雪偎阳,寒蓬易卷,今欲先驱诱谕,暂顿兵刑,书箭而下蕃臣,吹笳而还虏骑。眷言筹画,兹理何从?”赵辰看着面前二人,缓缓说道。
虞世南与魏征都是愣在原地。
他们先前还以为,以赵辰的年纪,出的题目肯定是没有任何深度的。
谁知道……
打仗必然会死人,杀人绝不是好事情。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近年来边境多事,朝廷征伐不断。
如果能通过外交努力,实现罢战息兵,那是最好的。
对此,你有什么好建议?
这是赵辰方才提出问题的解释。
这道题,考的是军事加外交问题,而且是大唐现在正面临的问题。
若是没有真本事的人,真的不可能答出来。
赵辰一个少年,竟然能问出这样一针见血的问题。
虞世南扪心自问,换做自己是考生,也不可能答得尽善尽美。
“虞县公,这题目可比考些诗词歌赋,于大唐社稷有益?”赵辰微微一笑,与虞世南问道。
虞世南愣了愣,虽然心中很是不愿意承认,却也是缓缓点头。
诗词歌赋,怎么能与这相比?
此刻,虞世南已经有些相信赵辰的本事了。
旁边魏征已经拿过笔墨,在一旁记下赵辰方才所说。
“赵辰,你继续说,你出的这题,当真有水平,比某之前心中所想的,可强太多了。”魏征与赵辰说道,神色有些激动。
很显然,作为实干家的魏征,心里自然本就是看不上写写诗词歌赋也能平步青云的家伙。
虞世南在一旁不说话,看着赵辰的浑浊双眸,此刻竟然隐隐闪烁着精光。
“这第二题,则是:《礼》、《乐》、《诗》、《书》,将之本也;德刑政事,战之资也。”
“若营州东覆,赵郡南侵,践更塞下,望猎尘而股战;拥麾陇上,闻虚弦而心死。中兴皇历,大讲戎机,悬金待赏,筑坛思拜。”
“吾子才标美箭,门袭良弓,军法盈怀,兵规指掌,未知献何道使人兴义?进何政使人知礼?施何方使人向信?行何术使人有勇?”
“择前王之令典,合今日之权宜,助武成于七德,翼威加于四海。”
“又闻乎兵以正合,战以奇胜,然则守信非乎尚诈,成列异乎鼓儳,去就之宜,伫详厥旨。”
赵辰说着,魏征在一旁奋笔疾书。
一个字也不敢漏掉。
越写,魏征心中越是震撼。
若是说赵辰在太极殿上与房玄龄辩对之时,已经让他感到不可思议。
而如今,看着眼前赵辰方才说的考题。
魏征眸中更是精光频闪。
这第二道题,考的是军事战略与思想政治工作。
若非文武兼备之才,连下笔都没有办法。
考题中,赵辰假设军队兵败营州士气不振。
问如何恢复士气。
此题虽然看起来简单,但若是没有真本事的,定然是答不出来。
“赵县侯大才,吾不及也。”虞世南突然起身,与赵辰躬身拱手道。
赵辰也没有想到,虞世南突然会来上这么一出。
让一个快八十岁的老头子向自己行礼,赵辰觉着不妥。
“虞县公莫要如此,小子也不过是随口说说罢了,此二考题,为的是考察学子的应变能力,若是能答出来,必定是一等一的人才。”
“之后无论是为官还是为将,必定都可以造福一方。”赵辰扶起虞世南,笑着说道。
“可是赵辰,你这两个考题,估计没有人可以答出来,这样做,必定会引得学子们反抗。”
“这对你很不利。”魏征沉默片刻,还是与赵辰提醒道。
学子们准备了那么久,好不容易兴冲冲的过来考试。
结果这当头一棒,足以让他们晕头转向。
考题与以往完全不同,还如此之难,是个人都得疯。
若是让他们知道这考题,是出自赵辰之手,赵辰必定会被群起而攻之。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亦往矣。”赵辰缓缓说道。
虞世南与魏征听闻赵辰这话,面色顿时变得激动。
赵辰方才的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上》,说的是真理面前,即便是很多人认为不对我也会依然向着真理前行。
赵辰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心胸,二人都是一阵敬佩。
“赵辰,未与你见面之前,老夫从旁人嘴里,听到关于你的话,都是好坏参半,今日一见,才知是世人谤你。”
“你有如此气魄,将来必定是我大唐肱股,老夫长你些许年岁,看到的事情也多些,日后若是有不懂的,可尽管来府中问我。”虞世南与赵辰拱手道,神色之间满是佩服之色。
魏征不说话,心中却也是这般想的。
赵辰心中暗自摇头。
若不是老李头给了他保证,让赵辰有了足够的把握,他可不会去冒险做这样的事情。
虞世南满心欢喜的离开酒馆,魏征与赵辰说了几句,答应忘忧书局开业的时候,一定到场之后,便也跟着离开。
两人甚至连第三个考题是什么,都没有多问。
大唐之神级败家子 第二百三十八章 书局开业在即
“今日朝堂上的事情,诸位可有什么想法?”
长安城,博陵崔氏的府邸。
书房里坐着四人,为首的人便是博陵崔氏的家主崔彦。
方才的话,也是他问的。
此刻的崔彦面色有些阴沉,目光扫过眼前的几位世家家主。
今日朝堂上,皇帝连续拿下十几个他们的官员。
这已经在向他们传递一个很不好的消息。
皇帝要对他们这些世家动手了。
世家大族,根深蒂固,在李唐皇室夺取天下之际,他们也是出过很多力的。
可是今日,皇帝要对他们动手了。
这样他们几家,很是不忿。
“赵郡李氏、荥阳郑氏,这两家都没有来,今日也没有官员被皇帝拿下,是否可以断定,他们已经站在了皇帝那一边?”一旁太原王氏的家主开口问道。
王懿是王家家主,王绩是他叔叔,王通是他父亲。
而大名鼎鼎的王勃,便是他的儿子。
“赵郡李氏虽然也姓李,但皇帝八成是要将他们也一并拿下,至于荥阳郑氏,自从郑河下狱被杀,荥阳郑氏便被监察,全族人的性命早就握在了皇帝手中,他们不敢动的。”清河崔氏的家主摇头道。
“卢兄的意见呢?”崔彦看向范阳卢氏家主。
“皇帝今日虽然拿下我们十几个官员,但终究是操之过急,上次皇帝便是扬言要进行科举改制,便是想削弱我们的实力。”
“此次秋试,皇帝更是力排众议,让那赵辰做这个副主考官,想必也是会有大动作。”
“既然皇帝动我们的人,那么,我们怎么就不能动一动这赵辰?”
“赵辰的忘忧书局再有几日便要开业了,老夫得到消息,他与我们手下的几个掌柜有些争斗。”
“此次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让那赵辰声名狼藉。”范阳卢氏的家主缓缓说道。
“以赵辰反制皇帝吗?”崔彦笑道。
赵辰是皇帝钦点的此次秋试的副主考,一旦他在天下人面前丢脸。
那皇帝也将颜面无存。
而且他们也可以让人去质疑此次秋试的合理性。
只要赵辰出事,皇帝再想对科举进行改制,那便是千难万难。
“不错,是个好办法。”王懿点头。
“那便先拿下赵辰。”清河崔氏的家主也是笑着同意。
……
“陛下,这是赵县侯出的两道考题。”
虞世南与魏征一离开酒馆,便急匆匆的去了皇宫。
皇帝正想着赵辰与自己交代的事情,见到两人如此匆忙的模样,不由得有些奇怪。
魏征风风火火惯了,那也就算了。
这虞世南都七老八十了,今日竟然也这么着急。
那就奇了怪了。
“两道考题罢了,如何让你二人如此震惊?”李世民笑着说道。
“陛下请先看这考题。”虞世南也不多说废话,直接将魏征抄录下来的考题交到皇帝面前。
李世民笑笑,目光落在考题上。
匆匆看了一眼,李世民的神色便有了变化。
待到他看完最后一个字,神色早已不似之前的那般平静。
“这真是赵辰那小子出的考题?竟有如此深度。”李世民似乎实在与自己说话,又似乎是在与虞世南他们问话。
出考题的事情,李世民可没想着赵辰能办好。
他之前与虞世南他们说,也不过是自己一时间没有想好考题罢了。
可是现在……
“回禀陛下,赵县侯顷刻之间,便是连续出了两道考题,中间甚至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
“这两道考题,深切实事,便是臣也佩服的紧,所以便匆忙来面见陛下。”虞世南与李世民拱手道。
“你说,这考题,是赵辰顷刻间说出来的?”
“朕可从未与他说过,要他给此次秋试出考题的。”李世民看着虞世南,神色之间有些震撼。
便是他自己,也是想了许久,都不曾想到,要出什么样的考题才合适。
可是虞世南竟然跟他说,赵辰顷刻之间便连出两题。
而且自己从未与赵辰说过,要他出考题的事情。
他不可能提前有所准备。
可是……
李世民感觉自己的脑袋有些懵。
自己的智商,仿佛被赵辰狠狠地碾了一遍。
“赵县侯大才,陛下,臣觉着,赵县侯比臣更适合做这个主考官。”虞世南与皇帝说道。
虞世南从小便是熟读各种书籍。
自认为这天下芸芸众生,没有几人能在学识上超越他。
直到今日他见到赵辰。
虞世南才明白,什么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便是连主考官的位置,都觉得赵辰比之自己更为适合。
魏征在一旁,听完虞世南的话,心里感到极为的诧异。
他可是知道虞世南性格的,若非是真的敬服,虞世南可不会说出让出主考官位置的话。
“哈哈,虞卿老成持重,赵辰经验尚浅,还要靠你多多帮衬,这主考官的位置,非你莫属。”李世民笑道。
赵辰能被虞世南如此称赞,李世民心里也是极为高兴的。
“对了,这两道考题,赵辰自己可有答案?”李世民又问。
他是真的想要知道,这两道考题的答案是什么。
这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大唐的国策。
“臣等想着如此考题,定要让陛下先行过目,所以匆匆回来,忘了问。”魏征拱手道。
“罢了,待秋试之后,朕亲自问他,让礼部拿试题去工部印刷。”李世民摆手说道。
……
几日后。
平康坊与忘忧酒馆南北之隔的忘忧书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