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之神级败家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推塔天王
“父亲还在忙着兵书的事情,不过我也知道,他看出什么来了,只是什么都没说罢了。”
“赵辰,你就放心吧,我们都是一家人,无论你做什么决定,大家都会支持你的。”李若霜握紧赵辰的手,语气坚定的说道。
赵辰点点头。
当日听到罗通说,太子与博陵崔氏的崔彦合作,已经准备好了众多的刺客。
赵辰心里便是彻底的慌了。
若只是自己一个人,李承乾若是真的敢与自己动手,赵辰怎么也可以让他来陪葬。
可是,长安城的这近一年的时间,他的牵挂太多了。
太子终究是太子,哪怕皇帝、皇后对自己再好,也不会坐实太子被自己干掉。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我在路上遇见了回城的陛下,陛下让我转告你,说你就是他的儿子,他也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是他可以保证,绝对不会到那一步。”
“还说你若是在这里休息好了,便早些回家,皇后还不知道你的事情,一直说要去看看你,但是都被陛下给拦住了。”李若霜又说了一句。
在半路上,正好遇到了回城的李世民,李世民虽然嘴上与魏征那般说,但心里还是放心不下。
便与李若霜交代了好久。
“那老家伙,总是不忘占我的便宜。”赵辰愣了一下,笑骂道。
赵辰只以为是老李头又在对自己逞口舌之快,压根就没有放在心上。
“这时间也不早了,你也跑了这么久,休息去吧,魏老头在后厨,现在也睡下了,没办法烧水洗漱,就这样休息吧。”赵辰起身,与李若霜说道。
“那……”李若霜有些害羞。
在赵府,她都是与赵辰分房睡的。
两人虽然名义上是夫妻,但还没有正式的拜堂。
今日这里,可就只有一个房间。
“你还怕我吃了你不成,走吧,睡觉。”赵辰笑道,拉着李若霜往里面走。
李若霜低下脑袋,心脏那跳的,都能听到打鼓声一般。
……
李世民回到长安,生生把关闭的城门给扣开了。
守城的将领也是吓了一跳。
心道皇帝怎么这么晚从外面回来。
不过这话他可不敢问,毕竟皇帝的神色,似乎有些难看。
可不敢去招惹。
茫茫夜色之下,李世民驱着马一路狂奔。
进了宫城,便立即下令,召见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一众大臣。
他们在自己府上睡的正香呢,就给家里的仆人给叫醒。
望着一脸焦急的传旨太监,所有人的心里都是咯噔一下。
甘泉殿,李世民匆匆吃了些东西,便再也没有胃口。
蝗虫的事情一旦发生,去年一年的开心,瞬间就会化成泡影。
此刻长孙无忌也到了殿外等候召见。
“陛下,人都到齐了。”负责伺候的太监与李世民说道。
“叫他们进来,其余人,全部下去。”李世民点头。
蝗灾是个重大的问题,但是在没有发生之前,不能有消息泄露出去。
不然,怎么知道是不是会有人借着这次的蝗灾,搞出什么事情来。
太监与宫女们离开,长孙无忌等人也进到了殿内。
“废话少说,辅机,朕问你,最近可收到各地传来的农事奏疏。”
“上面有没有提及到今年春旱,以及去年冬季降雪的事情。”李世民也不想说些没用的。
单刀直入,与长孙无忌问道。
长孙无忌正好奇皇帝为何深更半夜将自己这些人召见过来,没想到是这么个事情。
“回禀陛下,关于去年冬季降雪少的事情,年前来了很多奏疏,不过大部分都是偏南方的地区。”
“陛下也知道,南方温度高,冬天不下雪,也是正常的,至于陛下说的春旱,还未曾见有奏疏呈上。”
“陛下,可是出了什么事?”长孙无忌解释完,又与皇帝问了一句。
这大半夜的,召他们过来问这些东西,定然不会是皇帝吃饱了撑着。
“段纶,你是工部尚书,工部屯田郎中主管天下屯田事宜,可曾有奏?”李世民并未与长孙无忌解释,而是看向工部尚书段纶。
在唐代,屯田事宜都在工部的统辖范围内。
工部有屯田郎中,专门管理此事。
各地的农事情况,他们是最清楚的。
“不曾有奏。”段纶拱手说道。
李世民不再追问,面色也比之前缓和了不少。
望着面前的一众大臣,李世民缓声道:“朕今日去了万年县,村民们说今年春旱,去年冬雪也少。”
“赵辰去年便与朕说,久旱必有蝗,今年六月,怕是会有一场蝗灾。”
“蝗灾?”房玄龄登时脸色就变了。
“陛下,蝗灾事关重大,不可轻言相信。”长孙无忌也是猛然变色,却又赶紧劝慰一句。
大唐立国将近二十年,却只经历过一次蝗灾。
便是那一次,就差点断了大唐的社稷。
若是真有蝗灾……





大唐之神级败家子 第三百八十九章 —第三百九十二章
“朕去找过赵辰了,他与朕说,今年必定会有一场蝗灾发生。”
“说实话,朕是不愿意相信有此事发生的,但是,此事事关重大,马虎不得。”
“段卿,马上让屯田郎中将最近各地的上报奏疏送来,朕要亲自过目。”李世民与段纶说道。
段纶只是迟疑片刻,便领命而去。
就像皇帝说的,蝗灾事关重大,小心一些,总是没有问题的。
“陛下,臣觉着,是不是有些杯弓蛇影了,赵县公毕竟只是个少年,他怎么会如此笃定,会有蝗灾发生?”长孙无忌劝着李世民,想让他放宽心。
“赵国公说的不错,今年确有春旱,但接下来估计就会下雨了……”
“司天台的袁天罡,速传他来见朕。”李世民打断房玄龄的话,与外面的太监喊道。
太监一溜没了影。
“朕也希望这是错的,但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自古以来,人们都说,蝗灾是上天给予的警示,是人间帝王仁德有失,故而降下蝗灾惩治。”
“朕很清楚,这是有心人以讹传讹的结果,朕自问没有做过任何与天下百姓为难的事情,也断然不会让此种事情发生。”
“当年的事情,并未彻底结束,朕不想让区区蝗灾,禁锢朕的脚步。”李世民缓缓与长孙无忌等人说道。
长孙无忌等一众大臣都没有做声。
他们都是皇帝的心腹,当年的事情,他们也都是冲在最前面的。
不然,今日也不会站在此处。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快十年,但还是有很多人,都在暗中算计着皇帝。
蝗灾,若是真的席卷大唐。
必定会引得社稷动荡,到时候若是出现了什么事情,恐怕也是难以彻底把控。
……
袁天罡很是不耐烦。
自己在司天台任劳任怨,每日都观测着星象,也是很累的。
这大半夜的,皇帝还要召见自己,可真让人头大。
袁天罡是不愿意见皇帝的。
去年长安城雨灾的时候,袁天罡可是没少在皇帝面前丢脸。
幸好那日也算到了晋州地龙翻身的事情,不然,袁天罡觉着自己没有什么好下场。
不过嘛,人也是有好奇心的。
那次事情,皇帝似乎一直都像是知道些什么。
感觉就像是皇帝身后一直有高人在指点着自己。
这大唐,观星的本事,应该也就自己最厉害了,怎么突然就冒出来个更厉害的家伙?
这就让袁天罡很是好奇。
跟着太监到了甘泉殿外,没过多久,便听到皇帝的召见。
乖乖,里面站了一排大佬,全都是平日里自己连见都见不到的那种。
与皇帝行了礼之后,袁天罡便眼观鼻,鼻关心,动也不动一下。
“袁天罡,近日观测星象,可有什么事情发生?”皇帝开口,声音有些说不出的平静。
“这……”袁天罡根本就不知道皇帝这话是什么意思。
是想知道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有什么就说什么。”皇帝说话的音量提高。
“回禀陛下,臣今日夜观天象,便觉南方星图,有烈火燎原之势,若是不错的话,今年南方各地,恐有大旱。”袁天罡大着胆子说了一句。
这种大旱、洪涝灾害,都不是什么好事。
要是没发生,皇帝不得说自己妖言惑众。
可要是发生了自己不说的话,那那那……
李世民皱了眉头,走下台阶,直奔殿外而去。
甘泉殿外,李世民抬头望着南方星图,只看到漫天繁星,极为耀眼。
“陛下,南方有五诸侯,是五颗星辰连缀在一起,若是寻常,那星辰便是正常状态,此时陛下且看,那五颗星辰黯淡无关,定是有灾变发生。”
“而五诸侯星辰边缘,有微微红光,便预示着,南方将有大旱。”袁天罡站在李世民身后,指着南方的五颗黯淡的星辰,与李世民解释道。
李世民抬头望去,果真见到南方五颗黯淡的星辰,更为奇怪的是,星辰边缘,隐隐有红光闪烁。
与袁天罡说的一般无二。
之前,李世民心里是不太信的,可被袁天罡这么一说,倒是有些相信。
没有人与袁天罡说过自己召见他来的原因,若只是猜测,断然不可能说出这些来。
“可有解决办法?”李世民随口问了一句。
“陛下其实也不用太过忧心,紫微星光芒万丈,天子得天地之心。”
“五帝座星辰周边有众星辰环绕,太子、从官、幸臣,还有五诸侯,九卿、郎将、郎位、谒者等,其中以太子星辰最为耀目,若是老道预料不错,此次蝗灾,太子殿下定会有办法。”袁天罡继续与李世民指着北方的太微垣星图解释道。
“太子?”李世民皱了皱眉,之后又突然明白了些什么。
“对,就是太子,不过太子周边,不知何时多了一颗隐晦的星辰,贫道也不知是何意思。”袁天罡皱着眉头。
按道理说,这围绕五帝座的星辰,每一个都有自己的位置。
却是不知从何时起,又多出来一颗星辰。
“无妨,你先回去休息,来人,赐袁天罡万金。”李世民心情似乎好了不少,还给袁天罡赏赐了十贯银钱。
袁天罡那个开心啊。
自己今日不但没有给皇帝砍了脑袋,还得到了赏赐。
看样子,是摸准了皇帝陛下的脉。
袁天罡美滋滋的离开,路上连小曲都哼了出来。
“陛下,既然袁天罡说太子殿下有办法?不如请殿下过来?”长孙无忌与李世民劝道。
长孙无忌听到袁天罡的话,心里也是很开心的。
李承乾那里,他可没有少花心思。
但是皇帝的意思,他一直都是琢磨不透的。
现在终于有办法让太子在皇帝面前长一次脸,长孙无忌巴不得赶紧让李承乾过来。
“辅机,朕信袁天罡说的,不过是为了让众人安心,你还真的以为,他说的对?”
“朕已经有了几个办法,太子哪里,明日朝会之时,再去问他,天色也不早了,大家都赶紧回去歇息。”
“明日早朝,确定到底是否会有蝗灾发生。”李世民挥挥手,示意众人散去。
长孙无忌等人离开,便留下李世民一人站在甘泉殿外,望着北方的耀耀星辰。
脸上挂着莫名的笑容。
……
第三百九十章 听老夫一句劝
一大早,程处默与秦怀玉,还有罗通,三个人就站在了万年县村子里的老宅子旁边。
赵辰见到他们,也是感到有些意外。
上次问了程咬金,说程处默、秦怀玉这俩家伙领了命令,要准备好春狩事宜。
春狩连皇帝都会参加,所以他们也有的忙的。
而罗通,这个爱妻如命的家伙,就更应该没有时间过来。
可这么一大早,怎么就过来了?
“赵大,你怎么样?”程处默上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脸上满是忧色,似乎心里是有什么担忧。
“挺好的,你们这是怎么了?”赵辰倒是颇为意外。
“我们……”程处默刚想说话,便被秦怀玉拉住。
“嫂子好。”秦怀玉与李若霜打招呼。
“你们怎么过来了。”李若霜点头,问了一句。
大家都是老熟人,尤其是这个时候,他们过来了,问候一句,也是应该的。
“这不是最近忙坏了,想来俺兄弟这里休息一下嘛。”程处默反应过来,立刻想了个借口。
“对,嫂子,我们过来歇息两日,等春狩开始就回去了。”秦怀玉也帮忙圆谎。
李若霜自然没有多想,这两家伙平时也没少去赵府找赵辰。
不着调的家伙,也是命好。
“罗通也一起来了,那你们聊,我去做些早饭,魏副院长,您该起来了!”李若霜与几人笑笑,转身去敲厨房的门。
“这魏老头也……”程处默面露诧异。
还没说完,便看到魏征背着手,从厨房出来。
“呦,今日怎么来这么多人?”魏征对几人的到来,也是颇为意外。
“是,来这里玩几天。”程处默应了声,面上闪过一丝急色。
他们来这里,自然不是为了来找赵辰玩的。
春狩场地那边还有很多事情要忙。
若非听到那个消息,他们也不会如此急切的过来这里。
可魏征在这,程处默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秦怀玉拍拍程处默的肩膀,与他摇摇头。
“说吧,来这里找我,有什么事?”赵辰自然是看到两人的小动作,便直接开口问了。
“没什么事,就是来看看你。”程处默立刻否定的摇摇头。
还是在担心被魏征听到这事情。
“哎呀,人老了,遭人嫌弃了,那赵辰,你们先聊着,老夫先去村里走走去。”魏征可是精的很,知道程处默他们并不想让自己也听着。
索性便站起来,就往村里走去。
赵辰看了眼魏征,目光微动,喊道:“不必,老魏头你也不是外人,坐下来一起听听,待会正好一起吃早饭。”
魏征回过头,看了眼赵辰,见赵辰面上并无其他异色,不免露出欣喜之色,道:“那感情好,老夫就喜欢听些有趣的事。”
赵辰笑笑,心道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至少若真是好事,他们三个也不会这么一大早就到了。
“程二,说吧,大家都听一听。”赵辰与程处默点头。
虽然并不明白赵辰为何让魏征也一起听这事,但既然赵辰都应允了,那他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昨日俺与秦三从长安西郊回来,便有一人给我们塞了张纸条,纸条上说,昨日崔彦,去了东宫。”
“这崔彦,可是博陵崔氏的家主,而李承乾……”程处默望了眼魏征,见他没说话,便继续说道:
“太子与赵大你的关系不好,之前世家因为赵大你的原因,势力被削减了许多,朝堂上,也不似之前的那般势大。”
“这两个人,都是赵大你的敌人,崔彦去东宫,八成没安什么好心。”
“出城的时候,正好又遇到了罗通,听他说了之前崔府多了许多不知身份的刺客的消息。”
“俺与秦三就担心,他们可能会对你……”程处默说到这里,便没有继续往下。
大家都是聪明人,话说到这里,是什么意思,谁都一清二楚。
这也是趁着李若霜不在,不然程处默可不敢说这样的话。
他们都知道李若霜的性格。
向来都是受不得别人欺负的。
真要是被她知道太子与崔彦要对赵辰下死手,还不得冲到他们府上去弄死他们。
“程处默,这话你可不能乱说,太子仁德,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魏征是相信的。
或许说是不愿意去相信。
他知道太子与赵辰有矛盾,可也不至于直接就与博陵崔氏合作,要置赵辰于死地。
赵辰若是真的出了事,以皇帝对赵辰的态度,会放过凶手?
“他李承乾若是真的仁德,会在书院为难自己的先生?”秦怀玉有些不满魏征对李承乾的维护。
“那只是意气用事,应该……”
“意气用事?那谁知道太子会不会这次也是意气用事,下定决心要对付赵大?”秦怀玉又是反驳道。
“魏大人,罗通之前曾查到,太子曾亲自去过崔府,之后崔府便多出了许多陌生的面孔,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一股凌厉的气息。”
“那些人到了之后,崔彦就去见了太子。”
“反倒是先生离开长安之后,太子便没了动静,直到昨日,崔彦又去了东宫,而后便有人与他们二人传递了消息。”罗通与魏征拱手说道。
语气平静,只是在就事论事。
“这李承乾倒是有些意思,坐山观虎斗吗?或者说是想在我这里卖给好?”赵辰笑笑,面上露出奇怪的神色。
“你说,消息是李承乾让人泄露出来的?”程处默面色一变,满眼都是愕然。
“崔彦去了东宫,除了会盯着崔彦行动的罗通,谁会在乎?”
“不是李承乾自己主动让人提醒你们,根本不会有人知晓。”赵辰解释道。
“我一直以为李承乾还年轻,虽然一心想要稳定自己的位置,但手段终究是有些青涩,这一次,倒是被他上了一课。”
“老魏头,你说这个事情,我该怎么办?”赵辰的目光落在魏征身上,缓缓问道。
魏征哪里不知道赵辰这样问,其实不过是在试探自己。
可那终究是太子,太子的背后还有皇帝,皇后。
与太子斗,终究是落不到什么好处的。
“赵辰,听老夫一句,回长安城,请太子赴宴,老夫会从中为你二人斡旋,真的不要……”
……
第三百九十一章 让李世民直接起飞
太极殿,望着面前跪着的屯田郎中,李世民发觉自己其实并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生气。
挥挥手,便让千牛卫拉出去砍了。
堂堂屯田郎中,正五品的官员,竟然敢私自瞒报各地的农事奏疏。
大唐南部地区,有一半的地方,整个春季都没有下过一场雨。
地里的土有的都干裂了。
也幸好南部河流多,去年也让工部将筒车的制作方法给传到大唐各地。
可这气候干燥,便是蝗灾爆发的根源所在。
起初这屯田郎中只以为是普通的干旱,便压着这事不上报,没想到后面奏疏越来越多是关于此事的。
之后便觉着奏报上去,那也是死路一条。
想着也许老天爷垂怜,不会有灾变出现,没想到,皇帝竟然直接让工部尚书段纶来查这事。
“段纶,你可有什么话说?”李世民望着工部尚书段纶,面无表情。
段纶感觉自己此刻是在刀尖上行走。
这蝗灾一旦爆发,皇帝还不得拿自己祭天?
“陛下,臣监管不力,罪责滔天,臣请辞去工部尚书一职,听侯陛下发落。”段纶当即便与李世民请辞。
虽然有些舍不得,可这样子,蝗灾是避免不了了,与其留在这里让皇帝祭天,还不如赶紧辞官跑路。
反正自己年纪也大了,也没有再进一步的可能。
趁着还能活几年,好好的养养老。
也是美滋滋的。
段纶的这种想法,作为皇帝的李世民心里哪能不清楚。
这些个家伙,遇到事情就想着逃跑。
一点也不像赵辰,总是帮着给自己出主意。
李世民没来由的想起来赵辰,又想到赵辰与自己的故意疏远,心里有些不开心,脸色也阴沉下来。
段纶还以为皇帝这是大怒,不然这脸色突然就垮下来了。
这心里可是一阵忐忑,后背都冒出了冷汗。
“段纶,你是朝中元老,工部的事情还离不开你,但是屯粮郎中的事情,你也脱不了干系。”
“朕也不过分追究与你,罚俸两年,以观后效。”
皇帝的轻拿轻放,让段纶松了一口气,却又感到极为的意外。
心里又担心,皇帝是不是还想着拿自己祭天?
“按照各地呈来的奏疏,今年的蝗灾,已经是不可避免了。”
“诸位爱卿,可有什么法子去应付此次的蝗灾?”李世民再次开口。
而这次,更是直接问起了所有人。
“陛下,臣觉着,蝗灾的出现,乃是上天发出的警示,不如多建些庙宇,若是香火鼎盛,上天必定欣喜,这蝗灾自然也会消失。”有太常寺的官员出来,与李世民拱手说道。
一句话,差点没让李世民直接起飞。
上天警示?
多建庙宇?
多供香火?
赵辰说的果然没错,总是有些愚蠢的人,将蝗灾说成是天怒。
若是什么事都能靠建庙宇、供香火,他李世民还要这么的辛苦干什么?
1...126127128129130...5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