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御仙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是蓬蒿人
然而在今夜爆发的战斗,战火并不会波及廓、鄯、会三州。
李晔从中国召集的万名练气高段修士,配合全真观道人,四成兵力用在主攻兰州,三成兵力涌去攻打河州,剩下的三城,在已经攻克的南部七州。
此时,发生在南部七州的杀戮,论激烈程度,比兰州金城县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杀的人更多,至少目前是这样。
南部七州所有大唐修士,包括在那里活动的军士,需要执行的命令格外简单,概括起来只有三个字杀胡令!
或者说,灭月神教令。
整张军令文书,从头到尾,只有十个字凡成年月神教信徒,杀无赦!
文书附语稍微复杂一些所有汉家子弟,今夜斩下的月神教信徒首级,一律算作军功,战后统一赏赐!
这是李晔,给所有河西汉家子弟的一道恩典。有仇可以报仇,有怨可以抱怨;对吐蕃人没仇没怨的,可以一雪前耻;没有耻辱需要平复的,可以尽忠报国!
作为高原游牧民族,吐蕃人中的成年男子很难界定,每一个能拧动刀子的男人,甚至是女人,都可以算作战力。
所以,李晔不得不特意对军令做了注解一切手持武器的月神教信众,一切敢对汉人表露恶意的月神教信徒,都可杀之!
这份现在被彻底执行的军令,是李晔敢在此时,出现在兰州城前,跟月神教决死一战的信心源泉。
他要让所有河西汉家子弟都明白,此战,他跟月神教之间,没有丝毫回旋余地,不死不休!对收复河西,他志在必得。
唯有如此,才能彻底激发汉人血性,让他们想起自己的祖先是谁、自己是谁,该做什么。唯有如此,才能让他们从碌碌的生活中抬起头,看到改变境遇的希望,回想起唐军横扫**的往事,并没有过去太久!
唯有如此,为国杀贼这四个字,才会顺着血腥味,汇入他们的血脉中。
唯有如此,那些被迫向吐蕃屈膝的汉人,才会对他们的生活依仗,露出狰狞的狰狞的面孔、可怖的獠牙!
这就是李晔通过这些日子的观察,总结出的可行性方案。
“岷州之役后,月神教收拢力量,将教中修士重点布置在兰州、河州、鄯州,与此同时,吐蕃军队开始向这三州集结。看得出来,他们没打算防守,而是想等神子伤势复原,就向我们发动反攻,夺回被我们收服的南部七州。”
说话的是楚南怀,语气颇为凝重,神色透着认真。
李晔淡淡一笑,“黄巢之乱以来,中国人口虽有所减少,毕竟基础雄厚,不是贫寒高原、河西一隅可以比拟。月神教能有那些高手,已经是大气运,他们的军队,人数却注定了只有那么多,不足为虑。”
楚南怀叹息一声。
这个之前向来一副洒脱心肝,甚至有些玩世不恭的老道,也不知为何,随着中国境内诸侯平定,李晔的功业愈发壮大,在正经议事的时候,反而变得越来越小心谨慎。
他道“话虽如此,这回我们毕竟是到了人家的地盘,月神教肯定有秘法传承,可我们没法借用道门传承,月神教还有月神之力,可以压制我们三成修为”
他的话没说完,就被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打断。
“臭老道,闭上你的乌鸦嘴!什么人家的地盘,河西之地,自古就是大唐疆土!你还是个唐人吗连祖宗功业都忘了!”
说话的当然是岐王。
她本来站在楚南怀后面,说话的时候,一把将老道人提溜到身后,自己站到李晔身边来。手中折扇啪的一声打开,指着兰州城和城后的广大黑夜,霸气十足的宣告“这,是我们的,这这,也是我们的!以前是,以后也是!”
说着,她回头不屑的憋了楚南怀一眼,手腕一抖,掏出赤霞长枪,朝对方努嘴“什么叫秘法传承看这,这是什么枪!他月神教的传承,有本王的长枪厉害吗本王这杆长枪,可是天道传承,怕他个啥”
楚南怀本来还想反驳两句,见岐王都掏出长枪了,还能说什么,只能灰头土脸的闭嘴。那模样,活脱脱的被欺负了,还没脾气。
看到楚南怀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模样,岐王得意的扭头哼了一声,收起长枪,凑近李晔,拿胳膊肘捅了捅他,眨巴一下长睫毛下的大眼睛,低声道“今晚你有没有把握”
在旁人面前,岐王自
第一百零一章 灭国(下)
后高句丽王弓裔,被押解着,在唐军大营见到李晔的时候,从喉咙里发出一声响亮嘶吼,张开血盆大口就要冲出去!
看他披头散发、浑身是血、面色狰狞的样子,应该是很想将李晔扑倒在地,狠狠撕咬一番。
只可惜他刚刚动作,一步还未迈出,便被身后的赵破虏用刀柄重重砸在背心,闷响声中,五体投地趴在了地上。
饶是如此,他仍旧张牙舞爪的不停挣扎着,双目一片赤红的盯着李晔,想要去咬对方的腿
第一百零二章 属于朕(上)
李晔接到甄萱奉上的降表,看了一遍之后觉得很满意,这厮还算是识情知趣。半岛三国之中,后百济位处西南,背对大海,若是甄萱执意抵抗,退一万步说,就算唐军在陆上不能迅速灭之,岭南水师也能登陆作战。
对李晔而言,甄萱投降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为他节省了一大笔军费。如若不然,大军过去一旦开战,包括灵石火球与法器箭矢弩矢在内的军备物资消耗,就会是天文数字。
与高丽两战,唐军虽然胜得迅捷,将士们伤亡也不大,但军费的确被消耗了不少。两军交战时,军中法器弓弩都是随阵出动,每时每刻都在发威,一个时辰的战斗,都会让国库里的财富少上一层。
甄萱做出了在李晔看来明智的选择,新罗国王金峣却恰恰相反,不仅送还了他的劝降诏书,还附带了一份檄文。
在这份檄文中,金峣痛斥大唐以大欺小、李晔暴虐无道,表示要倾举国之力,跟李晔血战到底,哪怕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对不会投降!
若是只看新罗檄文中的强硬措辞,李晔会以为这是一个强盛国度,而不是一个连国中内乱都无法平定,导致国家三分的末世王朝。
“新罗王金峣,宪康王金晸之子,真圣女王金曼之侄,于三年前接受真圣女王禅位。”
赵破虏调出青衣衙门搜集的情报,跟李晔介绍这个金峣其人与新罗形势,“宪康王崩后,其弟定康王金晃继位,一年后薨,传位于其妹金曼。女王继位不久,新罗国中大乱,甄萱反叛,梁吉作乱,弓裔举兵。
“虽说甄萱、弓裔称王,是在金峣即位之后,但新罗分裂其实发生在真圣女王时期。金峣即位后这几年,勤于政事,励精图治,惩办了不少奸臣贪官,也任用了一些贤臣,近两年与高丽、百济几番交战,也颇有胜果,国风为之一振。”
说到这,赵破虏将文书双手奉给李晔,详细记载请李晔自己查看。
李晔之前对金峣就有基本了解,知道对方的大概情况,眼下阅览情报半响,不由得露出笑意,“观此人经历,倒是跟玄宗颇有相似之处,当然,某些地方跟朕也有些像。”
赵破虏躬身道:“只是略有相通之处而已,区区小国的亡国之君,焉能与陛下、玄宗相提并论”
唐军还没攻占新罗,赵破虏却已经说金峣是亡国之君,可见他并没有把对方放在眼里,也笃定认为大军出战一定会胜。
李晔没有搭话,回到帅案后坐下,对着手中文书自顾自沉吟起来。
天下英雄,他从来不曾小觑。虽说之前高看弓裔,导致自己平白费了许多思量,但并未造成什么恶果。观金峣此人生平经历,李晔不能不想起自己。
赵破虏不知道的是,自己前世便是亡国之君,这一生一切从头再来,诸事都不一样,多年努力,更是让大唐迈上新的台阶。李晔或许会小觑旁人,但绝对不会小看跟自己相似的人。
大军出征新罗,兵马只有十万,随着攻占高丽领地,分兵驻守平壤、松岳等重镇,战力有所减少,如今左有新罗右有百济——虽说百济已经投降,但毕竟军力完整,说完全没有威胁,并不贴合实际——形势并不是完全没有危险。
大军兵马不多,这是限制。
不过既然皇朝敢只出动十万兵马,就征战半岛,就说明兵力够用,只要不犯大错,也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对李晔而言,他还得尽量不出任何决策失误,哪怕一场小的战败,他都不想经历。
如今摆在李晔面前的选择有两个。
其一,既然后百济已经投降,那就集中兵力,直取新罗王都金城;
其二,为策万全,先遣大军进入后百济,将后百济军队遣散,收缴其军备,等到后百济稳定,大军没有侧翼忧患,再集中力量攻打新罗。
选择第一个方案,如果后百济降而复叛,大军就会腹背受敌,一旦战事不能迅速解决,后高句丽也会跟着乱起来,到时候大军就会陷入汪洋大海。
选择第二个方案,就会给新罗集中兵马,严密布防的机会,而若是后百济在大军去接防的时候,设下险境,十面埋伏,再配合新罗进攻,局势同样不妙。
当然,这一切忧患的先决条件,都是后百济会反。
而后百济会不会反,李晔无法百分百确认。
虽然从事实上说这不太会发生,但如果金峣跟甄萱达成共识,那么一切就都有可能。金峣是奋发英主,甄萱是一代枭雄,而相对于他们来说,大唐是外来入侵者。
倾巢之下没有完卵,在强敌入侵之际,国内先前相互敌对的势力,暂时团结一致,不是多么不能想象的事。
照此说来,形势对李晔很不利。
但当他想通所有事情后,并未有半分忧虑。
他不需要忧虑。
无论金峣、甄萱接下来会有怎样的举动,李晔都不在意。
他自然有必胜的应对之法。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新罗王金峣在在王宫花园里遛鸟。他虽然即位不过三年,但在他父亲之后,新罗却已有过两任国王,而今他已是不惑之年。
不惑之年,是一个男人春秋鼎盛之时,成熟稳重又年富力强,很是适合建立大功业。
这个时候,他不会像年轻人那么冲动,想要努力奋发了,就夜以继日不停做事,三更过了仍不休息,还常常被自己感动得涕泗横流;也不会像老年人那么没精神,只想着守好大半辈子的功绩,不出差错就好。
这三年来,金峣做了很多事,有些还是关乎国家前途的大事。但他每日仍有一个时辰会用来休息、调节心神,或者在花园里遛鸟,或者外出逛逛市井,有时候兴致来了,还会跟大修士切磋切磋。
他作息很规律,一更眠,五更起——打坐调息也在“眠”的范畴,饭食定量且定时,越是忙碌的时候,越是不会过度消耗自己的精力。
他有远大抱负,所以看得长远,一切有损长久之道的事,他都不会去做。哪怕会因此耽误一些事,只要不是那么紧要,就比不上他多活几年,多主持几年国家政局重要。
&nb
第一百一十五章 胜利的成果
相较于藤原时平,身为倭国水师统领的藤原忠平,更清楚眼下到底发生了什么,更明白岭南水师究竟有多么恐怖。
在他的计划中,船舰封锁海湾后,水师关起门来当缩头乌龟,依仗水寨大营丰富的物资粮秣,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无论唐军怎么敲打这道龟壳,他都能稳如泰山。
追根揭底,这个时代的水师作战,除了弓弩互射就是接舷夺船,至于什么扬沙迷人眼、撒豆让人站不稳、
第一百六十二章 恐惧
巴儿思汗城的守军,以为他们面对的是箭雨,却没想到是流星雨。
如果是前者,他们只需要躲到女墙后,仗着甲胄防御,绝大部分将士都不会受到多少伤害,可是现在
在流星雨袭来的时候,他们就感受到了磅礴的力量,不少人已经是心惊胆战,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打击可能不会轻松。但他们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这些弩矢竟然会强到这种程度。
夯土女墙根本无法给他们任何防护,直接就被弩矢射穿,身上的甲胄更是跟纸糊的一样,完全没有半点防护性可言。而当弩矢击中他们的时候,上面镌刻的符文法阵还会在陡然间炸开!
灵气爆发出来,普通将士当场就成了横飞碎肉,就算是练气修士,没有到高段,也是当场重伤。练气低段的修士被弩矢洞穿身体后,更是直接惨死当场!
一轮齐射,三万弩矢,尽数落在城头。
这是练气修士出手,精准性自然不是普通将士可比,灵光尚未散尽,第二轮弩矢接踵而至,于是城头灵气光华再度明显,血雾与烟尘更加浓烈,惨叫声更加不忍听闻。
三轮齐射过后,这面城墙的城头已经是面目全非,且不说女墙破碎,仅是倒在血泊中的将士,就不可计数。整个城头看起来,就像是一张被刮花的脸。
到了此时,暴露在弩矢射杀范围之内的守城将士,除非修为到了练气高段,余者不是重伤就是死亡。成了尸体的人当然不会再有反应,但是活着的人,包括逯金斯等大修士在内,望着眼前的悲惨景象都是呆若木鸡。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城外这三万唐军骑兵,竟然全都是练气修士,而且普遍境界还不低。
他们更加不可能预料到的是,对方的强弩全都是法器,射出的弩矢威力是如此强横!
每根弩矢还都镌刻了符文法阵,且不说穿透力骇人听闻,让女墙都成了筛子,爆炸时的杀伤力,更是堪比练气中段修士出手。
九万根弩矢几乎全部都在城头,那就是九万次练气中段修士奋力一击,在刹那间爆发出来,这样的威力他们如何抵挡
“这还是军队吗这分明就是一群可怕的妖魔!”有人抱着脑袋痛苦哀嚎。
“这就是唐朝军队他们是把举国的练气高手,都集中到一起了吗要不然怎么会怎么强大!”
“这样的万箭齐发再来几次,我们的战士就得死光!面对这样恐怖的箭雨,城头还怎么站人”
“巴儿思汗城在今天要陷入地狱了吗真神啊,救救我们!”
看着练气高段修士都是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逯金斯嘴角抽了抽。他很想呵斥他们,让他们振作起来,可是面对残破的城头、满地的血肉,他自己也是惊骇不已,想说什么都没底气。
转头看向城外的唐军,他心头一跳,对方阵中又开始蓄起灵气光芒,这是又要动手了!
唐军没打算停歇!
逯金斯沉下脸来,他很清楚,若是再不出手应对,巴儿思汗城的士气就会彻底崩溃。
“对方只有三万人,我们城里却有二十万将士,有二十多名祭师境的高手!”
念及于此,逯金斯咬了咬牙,回身下达军令,“重骑出击,轻骑袭扰侧翼,大修士牵制他们!我就不信,就算是妖魔,区区三万,还能吞下巴儿思汗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