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御仙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是蓬蒿人
李晔宣示过对沁州城的主权后,就没有继续在半空逗留,刺史府已经被收拾出来,李晔随意挑选了一处安静院子歇息。
直到这个时候,李晔都没有安排军队去拦截李存孝。因为已经没有必要。苏娥眉等人则已经带着圣婴给的丹药,赶去见刘大正和上官倾城,为他俩疗伤。
李晔休息的庭院有假山湖泊,湖泊里还有许多游鱼,李晔坐在亭子里闭目养神,仿若老僧入定。
这里是刺史府,沁州城刺史此刻却被押着,跪在了小亭外。他浑身汗如雨下,吓大气都不敢喘,声音颤抖道:罪臣拜见安王殿下!
恐惧让他连自称都变得不伦不类。
作为沁州城最大的官员,沁州刺史在城池攻防战中,自然是在李克用面前鞍前马后,不过在沁州城被攻破的时候,李克用并没有带他走。这倒不是李克用不想,而是他自顾不暇,连自己的安危都要佛域僧人照顾,根本没有余力去管刺史。
城破被俘,沁州刺史不仅被五花大绑丢在地上,身后还有一队甲士看押。看他们凶神恶煞的模样,明显对这个前一刻还是敌人的官员,没有半分好感,只要李晔稍微示意,他们就会将刺史的脑袋砍下。
李晔没什么表示。
他莫说看刺史一眼,根本就没有睁眼,仍旧是闭目养神的状态。就好像跪在亭子外的刺史,只是一草一木,根本不值得关注。
刺史见李晔不理会自己,恐惧愈发深重,慌忙道:禀报殿下,罪臣之前跟官军为敌,都是受李克用胁迫,实在不是罪臣本意!罪臣心向朝廷,心向安王殿下,天地可鉴啊!
刺史话说的悲戚,很快就痛哭失声。看起来倒像是受了莫大的冤屈,有莫大的苦楚无处诉说。那哭声比妇人还要声势浩大。
李晔终于开口,却只有短短两个字:聒噪。
这两个字一出口,刺史的痛哭戛然而止,就像被人掐住了脖子一样。方才还声势惊人,转眼就没了半点儿动静,只剩下满脸惊恐。看他浑身僵硬,瞳孔扩散的样子,倒像是要被活活吓死。
只是转瞬,刺史就颤抖起来,挡下也湿了一片。押解他过来的几名甲士,见他如此不中用,眼中都流露出轻蔑之色。一州刺史,四品大员,修为必须达到练气中段。
这样的人物,在普通百姓面前高高在上,掌握无数人的荣辱富贵,何异于神灵?
但是现在,李晔不过稍稍表示了一点不满,刺史就吓得尿了裤子。
李晔睁开眼,随意瞥了刺史一眼,意兴阑珊:限你半个时辰,召集沁州官员和大族乡绅。半个时辰后,孤王要在政事堂看到他们。
刺史原本已经惊骇欲绝,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他在李晔面前尿了裤子,如此无礼,势必触怒李晔,断然没有活命的可能。所以他差些就要肝胆俱裂。
好在李晔话说得及时,这才挽救了刺史的性命。
殿下放新,罪臣这就去办,绝对不会耽误片刻,也不会少一个人!
刺史反应过来自己捡回一条命,顿时喜极而泣,忙不迭的保证。不过他不敢发出哭声,只是泪水滂沱。年过不惑的高官,此刻表现的像个得到父母谅解的孩子。
刺史一溜烟儿的跑出去,李晔又再度闭上眼,一副神游天外的模样。
他当然不是故作姿态,而是在思考往下的战局,思虑各方面的安排。数十万藩属不一的大军,攻打拥有十数州数十县的河东,哪怕眼前有了大捷,这之后的事依然是千头万绪。
半个时辰后,李晔得到刺史回报,他已经将沁州城的官员,和大族乡绅都召集完毕。
城中战斗刚刚停下来,勉强有点秩序,但比之平日无疑乱了太多。刺史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将所有官员和大族召集起来,能力倒是不差。
李晔起身来到政事堂的时候,倒是被大不大小的惊讶了一把。当然不是来的人少,而是太多了,房屋院子都被挤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一块空地。
看这些人的装扮,有的还连染血衣袍都没脱下来,不用说也是参加过守城之战的。
人虽然多,但秩序却并不乱,更没有人交头接耳。
在李晔负手走进大院的时候,所有人都沉默无声,从中让开一条宽阔的通道,并且下拜行礼,齐声道:拜见安王殿下!
李晔看了刺史一眼,对方正在忐忑不安的擦拭额头的汗水,好像大考后迎接成绩的学子。以李晔的眼光,自然不难看出来,这些人都不是滥竽充数的,毕竟修为摆在那里。
既然是货真价实的官员大族家主有名乡绅,还能这么快被一个不落的找来,并不容易。而且到了这里后,明显事先被安排过,所以对待李晔时礼数出奇一致。
刺史要在短短时间内做到这些,很不简单。
这个因为李晔两个字,就被吓尿裤子,并且差些给当场吓死的刺史,竟然是个才能不错的。而且看得出来,这些官员和大族家主都颇为服他,毕竟都听他安排。可想而知,平日里刺史也是威望很重的人物。
对此,李晔倒是不奇怪,人的才能如何,跟品性并没有什么关系。愚蠢的好人不少,精明的坏人更多。
径直走到政事堂主位坐下,李晔看了一眼恭恭敬敬站在大堂中回廊下院子里,低着脑袋不敢看他的众人,淡淡开口:原本孤王想问,尔等是想活还是想死。现在看来,这个问题已不必再问。那么接下来你们该做什么,想必大伙儿心里都已经清楚得很了。
第六十章 骗鬼
原本孤王想问,尔等是想活还是想死。现在看来,这个问题已不必再问。那么接下来你们该做什么,想必大伙儿心里都已经清楚得很了。
在场的都是沁州城有名有姓的大人物,没有一个愚蠢的,李晔这话的意思他们当然明白。说到底,无非就是要钱要粮。这是题中应有之意,要不然兵灾也不叫兵灾了。
大军所到之处,严重的草木不生鸡犬不留,好些的也要刮百姓一层皮肉。所谓的王者之师,出征在外,很多时候也是要筹措粮草的,军队不事生产,自然就得找百姓去要。
李晔的意思很清楚,他们要拿出钱粮劳军。不仅如此,从今往后,官军出兵北上,继续攻打河东,沁州也要持续不断供应粮草保障后勤。
然而,堂里堂外的官员乡绅们,听了李晔的话之后,不仅没有抗拒反对,一个个还松了口气,神色看上去轻松不少。就好像李晔找他们要钱要粮,不是他们的损失,反而是他们的荣幸一样。
官军征讨逆贼,将士血战沙场,我等身为唐臣唐民,理当为大军筹措粮秣!沁州刺史立即代表众人表态,无论殿下要多少钱粮,只要给个数字,我等一定立马去征集,保证不误大军出战之期!
沁州刺史态度诚恳言辞热切,一番话说的也没给自己留余地,可谓是半点退路也没有。如果李晔狮子大张口,他们不可能不大出血。
但官员和乡绅们没有一个反对,还都纷纷出言附和,不少人言辞激昂,表示为了大唐皇朝的江山社稷,不惧毁家纾难。
饶是以李晔的见识心境,乍然看到众人如此态度,脑中也禁不住闪过一个念头:这些人莫不都是我大唐百分百的忠臣?
当然不是。
李晔很快就反应过来。
以平卢军为首的官军,到河东来是打着讨逆的旗号的,李克用是不尊朝廷号令,拥兵自重心怀不轨的叛贼。这个说法无论天下人信不信,李晔和他麾下的将士是一定信的。
既然李克用是朝廷逆贼,那么襄助他抵抗官军的沁州城官员将士,自然也是有罪之人。无论是河东将士,还是沁州官民,他们之前或许不认同这个说法,但是现在,沁州城破,他们不认同也得认同。
因为现在一切都是李晔说了算。
作为战败的有罪之人,李晔若想对他们抄家灭族,面对数十万大军,无数真人境以上的大修士,他们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而且李晔也有这么做的理由和可能。
理由是,李晔为了震慑河东其它州县;可能性是,李晔之前对付魏博的时候,已经这么做过了。魏博节度使可就是被他这么对待的。
有罪之人,若想活命,若想保住自己的地位,就得戴罪立功,就得付出代价。
为大军出粮秣,就是李晔开出的条件。
沁州官员和大族们,当然欣然接受,无论李晔要多少,就算他们自己拿不出来,也会去找百姓们借。
只要能够活下去,保住身家性命,这对这些沁州权贵而言,就是无上胜利。至于需要付出的些微代价,便不足为道。
有些官员和大族家主,在这个时候已经拿定主意,稍后定要好生表现,多承担一些粮秣份额,在李晔面前留下好印象,说不定还有可能有后福。
至于那些多出来的粮秣份额,自然是分摊到百姓头上。作为沁州权贵,谁名下没有良田万顷,没有几千几万佃农?
至于官员,那就更好办了,下去之后随便立个名目征税就可以。譬如说养鸭税修房税,甚至走路税——在官道上行走就要交钱,按照行走的距离收费。这样就不愁不能聚敛钱财。所谓苛捐杂税,就是这么来的。
李晔扫了众人一眼,面对众人慷慨激昂的表态,他洞若观火,神色平静:诸位如此通情达理,孤心甚慰。行军长史,你来跟他们接洽此事。
行军长史就是李振,他现在就站在侧旁,闻言躬身道:卑职领命。敢问殿下,沁州要出多少粮秣?
李晔笑了笑:当然是量力而为,能出多少,就出多少。
李振恭声应是。
李晔忽而收敛笑意:不过孤要提醒诸位,为大军筹措粮秣,是尔等将功赎罪的唯一机会。若是有人在这个时候去强征百姓的粮食,这罪孽可是一点都不比造反小,各位好生掂量。
众人神色一怔。随即,他们都清晰感受到了一股冰冷刺骨的寒意,就好像突然置身冰天雪地。他们瞬间明白了李晔的决心。
方才那些打算大包大揽,再把粮秣份额分摊到百姓头上,或是打算进言刺史巧立名目征税的官员,都感到了如芒在背坐立不安。刚刚升起的歹念,因为李晔释放的一点气息,就全部烟消云散,再也不敢生出来。
当众人从寒冷中回过神来,想要再度表态,坚决执行李晔命令的时候,他们一个个又愣在那里——主座上哪里还有李晔的影子?
李晔当然不会为这点事耽误太多时间,他已经离开去做其他事了。
只是李晔走得太快,快到他们根本无法捕捉到动作,就跟凭空消失一般。
堂中这些沁州权贵,修为最差也是练气术士,稍稍思量,就不禁心神凛然。
他们之前只知道李晔修为高强,达到了真人境,连佛域仙人都奈何不了。
现在切身体会过李晔的实力,才知道耳闻不如眼见。他们深刻认识到了李晔的恐怖,那根本就不是他们能够忤逆的。
或许,安王已经是皇朝第一强者。很多人脑海中禁不住浮现出这个想法。
这个想法不浮现还好,一浮现就占据了很多人的心神,让他们忍不住去想更多。
如果安王已经是皇朝第一强者,那意味着什么?两代安王相继扬名天下,纵横天下,修为冠绝天下,这又意味着什么?
想到这些,有些人禁不住打了个了寒颤,不敢再继续深入寻思。
沁州刺史首先反应过来,连忙转身对着院子上空行礼:恭送安王殿下!
堂里院中的官员乡绅,连忙收敛心神,无不转身下拜,齐声道:恭送安王殿下!
李振与众人的议事没有持续太久。
议事只有两个主题,一是沁州要承担多少粮秣,二是这些粮秣各家分摊多少。
当然,议事主题少,并不是议事时间短的真正原因。这两个议题都足够有份量并且十分麻烦,会引起很多争斗,在平常时候,要找到平衡各方利益的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众人吵上十天半月都有可能。
但是今天不一样。
李振首先让沁州刺史找来往年赋税记录,在评估了沁州财力情况后,又结合世家大族的具体情况,划定了粮秣数量。沁州刺史得到粮秣具体数字后,根据他对各家大族情况的了解,分摊了各家的份额。
李振的决定,自然不会有人有异议,他们也不敢,哪怕这个数字很大。
让李振感到惊异的是,沁州刺史在分派外各家的份额之后,各家也基本没有意见。可见沁州刺史对各家的情况十分清楚,做到了量体裁衣,这才让众人没什么争议。
念及于此,李振多看了沁州刺史一眼,这个大腹便便满面红光,之前见面就被李晔吓尿裤子的中年人,倒真有些值得刮目相看的本事。
任务完成之后,李振就去找李晔进行实时汇报。
李晔见过李振之后,又一直处理公文到深夜。
数十万大军征战,每个将士都要吃喝拉撒,各军藩属不一就会有摩擦争执,攻城掠地后,将士跟本地豪强百姓也会有冲突——当然,更多时候是将士抢掠财物和女子凡此种种,很多事情都需要李晔统筹处理,自然是不简单的。
除了大军征讨河东,平卢军政大事也会报过来,交由李晔决断。还有各种军政要务意外,和定期汇报等等。不仅如此,朝廷上的大计,李俨也都会知会李晔天下风云,也全在李晔注意范围内
这样一来,李晔就忙得不可开交。
不过李晔现在已经阳神真人,精神力强大,之前一天处理的事务,他现在一个时辰就能完成,所以倒也不至于整天埋首书海纸堆。
第二日一大早,李晔刚刚推开房门,就碰到迎面而来,已经走到门槛前抬起手,正打算敲门的宋娇。两人直接撞了个满怀,前胸挤在一起,乍合即分。美人面前顿时荡起一圈饱满的波浪,格外动人心魄。
然而正常情况下,两人撞满怀是不可能的,修为到了他们这个境界,对身体的掌控力都到了常人无法想象的高度,随时都能撤走闪离。
宋娇精致的妆容艳丽的五官,都因为惊愕的表情而略显怪异。慌乱如一只毛毛虫,爬上了她白里透红的脸庞。但她惊魂甫定的水亮眸子,却一动不动看着李晔。
李晔丝毫没有犯罪的觉悟,反而还笑着打趣道:吓傻了?
诧异惊愕的美人回过神来,瞬间恼羞成怒,霞飞双颊,质问道:你是故意的?!
李晔摊开双手,一脸无辜道:你这是在怀疑堂堂大唐亲王的人品!
宋娇的恼羞成怒很快变成了咬牙切齿:骗鬼呢!以你的修为,会察觉不到我到了门前?
第六十一章 天下第一(二更)
这话说出来,要是换作一般人,可能就要禁不住老脸一红,支支吾吾了,但李晔明显不属于这种人,他的脸皮跟他的阅历一样深厚,闻言义正言辞道:刚正想事儿,没注意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