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御仙魔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是蓬蒿人
释门安排金蝉子转世,让他西行取经。和尚九世转生,九世西行,都没能过流沙河,就被卷帘大将给吃了。卷帘留下和尚的九世头颅,做成了项链,戴在脖子上。这事让释门大怒。等到和尚十世转生的时候,释门启用了那只猴子,让他护着和尚西行。
猴子被镇压了五百年,饿了就被灌铜汁铁水,受尽折磨不说,修为也下降得厉害,为此对仙廷大恨。和尚路过五指山的时候,救下了猴子,猴子二话不说,就决定护卫和尚西行。仙廷至此才反应过来,原来释门还留了这一手,自然是恼恨不已。
仙帝大怒之余,先是让天蓬元帅下凡,寻机跟在和尚身边,没事就拖拖后腿,叫嚷叫嚷分行李回家;后又安排诸仙的仙童坐骑这类修士,下凡扮作妖怪,拦在和尚西行的路上。他们随便找了个,吃和尚肉就能长生不老的借口,就开始找和尚的麻烦。
那些修士,猴子之前从未放在眼里,却因为在五指山被镇压了五百年,修为下降,难以战胜,况且他们各自都带了大仙的绝品法宝,猴子自然打不过。但猴子也不傻,看出对方的来路后,就故意去仙廷搬救兵,让仙廷难堪,仙廷不理的时候,就去找释门菩萨。最终,在释门菩萨佛陀的一路帮助下,猴子护卫和尚到了目的地,取回了经书,让释门教义得以在神州大传。
释门也没忘记给猴子一点好处,封了个斗战胜佛的名头,昔日他被影响的修为,也捡回来了,还有所提升。
说到这,猴子终于停了下来,看着李晔道:故事讲完了,你有什么想说的?
李晔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个故事跟他之前知道的也差不多,猴子从被释门盯上出海修行开始,就踏上了释门为他安排的道路。直到经书取回,释门随便给了封号算打发了,并没有让他常驻佛域的打算,那和尚倒是功德圆满,他本就是金蝉子转世,所以理所应当又回到了佛域。
整个故事,都是释门跟道门的势力之争,猴子不过就是一颗棋子罢了。释门利用神州的凡间大势,让猴子在秦始皇统一山东六国,仙廷根基不稳的时候,去大闹仙廷,可谓是眼光毒辣,算计周密。不过无论是释门,还是道门,都有一点推算未来的能力,这倒是不足为奇。
猴子就可怜了,本就是妖族,为仙廷不喜,当年大闹了仙廷,算是得罪死了仙人,后来又帮释门完成取经大事,仙廷没把他打死就算不错了,自然不会接他上仙廷。
而释门佛域呢,从一开始就是在利用猴子,压根儿就没正眼瞧他,无论怎么说,猴子都是东方的妖,从出生就不是他们西方的僧,自然没有让他这个外人,进入佛域的意思——或许释门有,但猴子被释门利用算计了千年,最后借着释门的手,恶心一把仙廷也就算了,又怎会真的心甘情愿去做释门的狗?
李晔暗自叹息,猴子的确可怜。当年他跟着菩提老祖修炼,以卓绝的天资,在短短时间内,就成了对方门下修为最高的弟子。这样的宝贝,哪个正常的仙门不是含在嘴里捧在手心?却因为一点小错,就被罚出师门。
关键是临走的时候,还被对方警告,你以后闯祸了别提我名字,也别回来找我,否则我弄死你——也就是猴子心性单纯,或者说赤子之心,那会儿没有经历世事险恶,才不会对这个反常之举起疑。
事实是,猴子走了之后,完成任务的菩提也跟着溜了
这也就难怪猴子现在这么落寞忧伤了,换谁谁都得落寞忧伤。
李晔回答猴子的问题:大圣是女娲后人,既然生于天地,自然不是给人利用的。
猴子没想到李晔是这么回答,没同情也没愤恨,却说出这般直达真意的话,一时有些发怔。
苏娥眉也道:女娲可是圣人,那是何等强横的存在,补天石怎会平白多炼一块?大圣是补天石所生,那可是要补天的!
补天圣子咀嚼着这话,本能的陷入沉思,忽然想到什么,惊醒过来,脸色大变,随即又是一怔,眼中不可遏制就露出了浓厚喜色,一拍大腿道:大圣,你注定是要补天的啊!
猴子淡淡瞥了圣子一眼,脸上半分情绪也没有,好似对补天这个天大的宿命,并无半分兴趣,他看向李晔,问道:你可知道,你前世是扶苏公子?
李晔一怔。
这事儿他当然不知道,他怎么可能知道?
他可是穿越过来的,穿越前的生世就是个普通孩子,后来侥天之幸,成为东方数一数二的大修士,那也是一步步修来的,再后来灰飞烟灭意外穿越,可从没听人提起过这茬。
李晔讪笑道:真的假的?
他自然是一脸不信。
这玩笑开大发了,他要是扶苏,是秦始皇之子,那岂不是
大秦一朝,可没有道门的容身之地,人家信的是法家。始皇帝老人家一把火焚书坑儒,那儒可不是指的儒家,而是方士。什么是方士,那就是道人!
虽说徐福打着道门仙人的幌子,摆了始皇帝一道,带着童男童女去了东瀛岛,创立了东瀛国,那对当时的大秦来说,也只是一个无关痛痒的问题。
扶苏要是继位,大秦就不会亡,法家依然是正统,那天下还有道门什么事?
天下还有道门什么事
想到这里,李晔悚然一惊!
天下还有道门什么事现在的大唐天下,在他的疯狂杀戮和改造下,不就已经没道门什么事了吗?
这难道是宿命?
是前世的因果?
我跟这只猴子,难道还有这等渊源?!
第十六章 大道显形 大劫已至
其实李晔已经感觉到一些东西,要不然也不会想得那么多。
在吴悠出现在岐山之前的时候,有关扶苏的记忆,刘协与伏寿的记忆,就在他脑海中浮现出来,只不过彼时尚且模糊。这些日子以来,因为惦记着吴悠,李晔回想诸事,连带着这些记忆也日渐清晰,虽然那只是这个世界李晔的前世今生。
猴子没有必要骗自己。李晔在猴子这里证实了前世记忆,所以此刻有些茫然。其实关于此事,还有一个佐证记忆的办法,就是直接去跟吴悠谈。
李晔回望了石洞里漂浮的吴悠一眼,他们在这里的谈话,吴悠都能听得一清二楚。看到吴悠复杂的神情,李晔便知道根本不必问,至少猴子说的,跟她觉醒的记忆并无两样。
听了猴子的话,苏娥眉神色无异,好像是对此早有预料。九尾则是一脸惊诧,看李晔的时候,眼珠子都要瞪出来。圣子在起初的惊愕之后,就再度陷入沉思。
将众人的神色纳在眼底,李晔沉吟下来,一时间不知道该做何言。
苏娥眉忽然道:当年大圣大闹仙廷的时候,跟始皇帝嬴政天地呼应,也算有些同袍之谊。彼时若非释门多事,没了凡间信仰之力的支撑,仙廷未必能够对付得了大圣。若是有嬴政再帮大圣一把,说不得就将道门仙廷打翻了。即便嬴政不帮大圣,若是扶苏顺利即位,以其才能品性,大秦何止于会亡?届时扶苏以凡间帝王之力,惩奸除恶,稳固江山社稷,让仙廷无机可趁,大圣也不至于败得那么快。扶苏与大圣若是联手,就算是释门如来佛来了,也未必不是对手。这天地到了如今,必然是另一番模样。
李晔长叹一声,只能表示遗憾。
猴子开始大闹仙廷,正值嬴政一统山东六国之际,这事即便不是修真之人,也能从吴承恩写的那本书中推算出来。只不过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等猴子兵败被捉,受尽折磨,复又逃脱,到最后被镇压,历经波折,凡间已是过去很多年。
猴子轻笑一声:这话虽然不无道理,但事情没有那般容易。
苏娥眉却很坚持:就算释门算计在先,但算计终究只是算计,窥伺天机未来终究也只是窥伺。未来未来之际,谁敢说就一定没有变数?若是扶苏果真即位,领悟帝道,那么就能汇聚天下气运与苍生之力,那时就算是如来佛也奈何不得!
李晔奇怪的看了苏娥眉一眼,这丫头貌似仙人记忆觉醒得很快,现在竟然连帝道也知道了。
凡间帝道,我都只是听说,从未见人真的悟透过。就算是秦皇汉武,也没有完全领悟。
圣子摇摇头,就事论事道:况且,释门敢布下这样的局,就不会没有准备,一定不会让扶苏即位。要知道,仙廷虽然可以影响凡间之事,但终究只是影响,凡间之事自有它的运转轨迹也只有释门道门协力,才能有可能逆转一线天机。否则,以始皇帝的雄才大略,怎会没有安排好二世继位之事?
此事越说越复杂了,就此打住吧。李晔摆摆手,修为再强大的修士,即便是圣人,也只能影响未来,对过去束手无策——我们何不说说今后?
众人互相看了看,一时间都沉默下来。
李晔看了圣子几眼,心头却是疑窦丛生。按理说这厮应该是替仙廷来杀他的,但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好像并没有这个意思。眼下众人坐而论道,竟然有上了一条船的感觉。难道他之前派蜚妖过来,只是搪塞之举,是为了应付仙廷?其实暗地里另有谋划?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方才还万里无云的苍穹,忽然间风起云涌,天地一下子暗下来,整个天空都被浓云遮蔽。
众人相继起身,抬头望去。
浓云后忽现红光,燃烧了云层,好似太阳在云后坠落。大地山川沐浴红光,好似披上了霞妆。
众人齐齐色变,天有异象,必有大事。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长天响起阵阵呼啸,震耳欲聋。一股苍凉蛮荒的气息,自呼啸声中传来,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说不出的悠远浩瀚。
李晔问苏娥眉:莫不是仙廷在闹事,要派遣仙人直接下凡了?
这个可能倒是的确有。
苏娥眉摇摇头:应该不是,仙廷不会这么直接。
圣子起初满面浓重,渐渐眼中就有了喜色,到后来几乎抑制不住,兴奋的双手发抖。李晔看到他这副模样,如有所思。
天机红云中,陡然间青光大盛,从中心的漩涡中散发出来,又在刹那间裂开,分作数道流光,分别射向不同方位,如流星坠落般一闪而逝。
青光消散后,红光渐渐隐去,红云也徐徐退散,蓝天缓缓显出面貌。
众人神色各有不同,李晔眼中却已有骇然之意。
就在方才青光大盛的时候,他的心跳突然猛地加剧,犹如战鼓擂动。龙气更是仰天吟啸,好似要破体而出,追随那几道青色流光而去。渴望激动之意分外明显,如同受到了宿命般的召唤,又好似看到了生平未见的绝味。
龙气这种变化,李晔还是初次碰到。之前他在看到传国玉玺时,龙气也有如此异动,但动作远不如现在激烈,意志也没有这样明显。
天地恢复原状,众人还沉浸在方才异象带来的震撼中,圣子激动的满脸通红,就连猴子眼中的色彩,也明显有了异样。
那是什么?李晔问。
圣子深吸一口气,勉力平复下心境,重重吐出几个字:天道未来!
仙廷响起悠扬旷远的钟声,从凌霄宝殿远传四方。九九八十一下后才停下,余音经久不绝。
不多时,无数仙官从各处飞速掠来,悉数在宫门外集结。这里面有服绯着紫的大员,也有身穿青绿官袍的小官。
发生了何时,大殿竟然响起了八十一下钟声,召集所有仙官?这可是许久未曾有过了。三十六天罡中的天魁城神将高衍,不无惊诧的低声问身边的人。
谁知道呢,肯定是了不得的大事。上回敲响八十一下钟声,可还是五胡南侵的时候。天罡城神将黄真面容肃然。
听说方才天地陡升异象,天机阁天书映字,天机显露另一边,八仙中的张果老跟吕洞宾低声耳语。
吕洞宾神色一震:天书映字?!天道有何指示?
这就不知道了,除了当值仙官和仙帝,还有谁能看见天书上的字?张果老摇摇头,神色凝重。
如果说道门是仙廷在凡间的代言人,那么仙廷就是天道在天地的代言人,替天道掌管天地。
天道,凌驾于万物之上最神秘莫测的存在。天道无形无质,是宇宙洪荒运转的最高法则,连圣人都无法把握。
众仙官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就连站在队列前方,最靠近宫门的太白托塔等人,也都是神色肃穆。只不过比之众仙官的议论,这些大人物们只是以目示意。
很快,在接引仙官的宣令下,众仙官进入宫门,来到凌霄宝殿,分班列次,各就各位。到了这里,就再没人敢交头接耳,因为宝座上的紫金云雾中,仙帝的气息与威压,已经明显散发出来。
众卿。仙帝威严莫测的声音徐徐传开,大殿中的仙官们凝神静气,无不躬身聆听指示,适才天书映字,大道显形,未来已来。
众仙官闻听此言,都是神色一震。哪怕是已经知道此事的张果老,和吕洞宾等人,听到传言坐实,心头依旧震撼。
天道每回显形,都会昭示未来气机所在,引导天地修士行动。正因如此,每回天道显形,就意味着真正的大战即将开启。这就是未来已来的含义。
对于仙廷而言,这样的大战势必带来大乱,所以仙官向来将其视为大劫。大劫之中,必然有无数修士陨落,仙官也不能例外。大劫过后,是旧事物的毁灭,也是新事物的重建。
如果说凡间英雄,以天下为棋盘,苍生为棋子,那么对于天道而言,宇宙洪荒都是棋盘,终生皆是棋子。大道无情,圣人之下,皆为蝼蚁,无论仙人,都可以死。
生死不休,轮回不止,是为大道。
在天道意志面前,在如此大劫面前,仙人汇聚的仙廷,也没什么了不起。况且,即便是仙廷,千万年前,也是由妖族执掌,不是道门仙人的固有地盘。
仙帝的声音依旧平稳,他继续道:事关天地大计,不可不察,朕已请示过老君。老君跟朕说,天机流散,汇入凡间皇朝气运,散入九州大地,得天机者,可得未来。
此言一出,饶是以仙帝的威严,也压制不住仙官们议论纷纷,殿中嘈杂一片。
所谓天机,代表的是天道意志。天地一体,天机汇入凡间皇朝气运,不是什么新鲜事。如若不然,仙廷也没必要一直掌控凡间大势。
但以往的时候,人间气运虽然会随着皇朝崩塌而分散,天机却鲜有流散的时候。问鼎天下的帝王,汇聚气运,便得天机,而后气运加身,成就真龙,得天道承认。
自古以来,唯一一次天机流散,是春秋战国。
尤其是战国之时,五雄争霸,持续多年,各占一份天机气运,可谓皆有成就真龙功业的可能。那也是仙廷唯一一次对凡间大势失去掌控的时候,最后让大秦一统天下,道门仙廷受到致命打击,差些不存。
而如今,天机再度流散,让人不禁想起那场大劫。
仙廷冷哼一声,大殿顿时安静下来,他这才徐徐道:第一缕天机即将在凡间显形,老君推算,落地在河东。凡间大势,不用朕多言,想必各位都知晓。朕令,打开昆仑通道,仙人下凡,前往河东,夺得天机,赋予被仙廷选中之人!
佛域,金光万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