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家扬
两名副史放开了胡林翼,回到了杨小山身边。
经过这一番闹腾,杨小山在湘军各位军官心里树立了威信,他连胡巡抚都敢抓,其他人就更不要提了。
“彭将军,要不要给你点时间准备准备?”杨小山又把话题引到巡查的事情上来。
这个时候形势已经朝着对杨小山有利的情况下去了。
彭玉麟朝曾国藩看了一眼,看他没动声色,知道要审查的事情是挡不住了,只得点点头道:“末将这就去准备。”
曾国藩并不想让杨小山查,但胡林翼的事情节外生枝,这个时候一味阻拦就怕杨小山从中再做文章。而且杨小山刚才说的话很有技巧,准备两字说明杨小山不是要为难自己,让自己准备就等同于默认让他们自查一遍消除有问题的痕迹。
杨小山一看曾国藩没阻拦,知道自己的目标达成了,一方面他把湘军的二把手调离了岗位,另一方面湘军的水师被他留在了九江。这一下李续宾要进攻安徽的兵力就大为减弱了。如果他胆敢贪功冒进,那就不是缠住他的问题了,就要想办法消灭他。
没几天,湘军这位头号悍将李续宾终于要从九江出发了,作为这次进攻安徽的先锋,他带了一万湘军最精锐的士兵。曾国藩和其他诸位将军都为他送行。
“如九(李续宾的字),千万不可贪功冒进,此次攻打安徽,只要打到舒城就好,等到伪翼王石达开离开江西边境,我自会带兵助你。”曾国藩还是相当看重李续宾的,自从步兵大将塔布奇和罗泽南相继战死,现在湘军陆营里最能打的就是这位罗泽南的弟子李续宾。
这李续宾的确战力非常强,他从一介书生靠战功一直升到现在从二品布政使,可以说是火箭般的上升速度。而且上面已经传下话来,只要他拿下安徽,安徽巡抚的帽子就算是给他留着的。
“放心,曾大人,如九必不负所托。”李续宾非常自信,这段时间他打下武昌,韦俊败逃,接着又攻克九江,林启容战死,这些太平天国的名将都成了他的垫脚石,他现在自信心是最为膨胀的时刻。
送别了曾国藩,李续宾带着一万人马浩浩荡荡地开出九江城。
杨小山知道李续宾今天出城,早就站在城门口等着他。看到李续宾来到,故意激他道:“听说守卫安徽庐州的是长毛的第一猛将陈玉成,李将军可要小心为妙。”
李续宾是典型的湖南人,杨小山的话显然对他有了影响,他非常霸气地说了一句:“贼能战,我亦能战!”
“那就静候李将军佳音了,如果将军觉得不能战,不妨把军队交于我,我是特别想去会会这些发匪。”杨小山又一次刺激了李续宾一下。
“不劳烦御史大人,这一万人足够打下安徽了。御史大人还是做你应该做的事吧。”李续宾说完激动地催动战马走了,显然杨小山的话影响到了他的心境。
你们觉得我不行,我就用这一万人打给你们看看。李续宾现在满脑子要建功立业,大展宏图的心思。
出城后他火速向安徽进军,曾国藩的告诫早被他丢到九霄云外,现在的他如同一只猛兽,眼前只有猎物,其他的都不顾忌了。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282章 三河镇
安徽是天京的西部屏障,天京的兵源和粮源大多都依靠这里供应,是太平天国最重视的根据地。
李续宾打仗的确很有一手,短短三十二天时间,他率领一万人马,连续作战,转战四五百里,大小数十仗,连下太湖、潜山、桐城、舒城四座城池,兵锋直指安徽的中心庐州。
镇守庐州的陈玉成不是不想增援,此时的他被牵制住了。天京事变后,皖北的形势大变,捻军中第二把交椅的红笔师爷苗沛霖叛变了,他原本随盟主张乐行加入太平天国就心不甘情不愿,此时见太平天国发生如此内讧,觉得太平军没有希望了。
于是苗沛霖反戈一击,投降了清军,挥舞屠刀,砍向原来捻军的老兄弟,喊出“御捻”的口号。捻军猝不及防,万没想到苗沛霖会如此背信弃义,以致损失惨重,基本退出了皖北,而苗沛霖就牢牢占据了淮南一带。
另一个太平军的叛徒李昭寿也趁势对太平天国发动攻击,趁着太平军信念发生动摇之际,他依靠原来的老关系,又先后策反了不少太平军中意志松动的人。经过疯狂的扩张,他聚集起了一支数万人的队伍,重新攻下他的老家滁州。
太平军对皖北已经失去了控制,所以陈玉成不敢轻易西去增援,一旦他离开庐州,滁州的李昭寿必定会断自己的后路,到时候情况就更危急了。
陈玉成不动,李续宾却先动了,拿下舒城后他觉得太平军也不过如此,决定再向前打一打,他想和庐州的陈玉成扳扳手腕。
尽管曾国藩、胡林翼都来信让他暂时忍耐,等待大军一起,但立功心切的李续宾还是带着六千多清兵行动了(因为打下四座城,分出了一部分兵守城)。他的第一个攻击点就在三河镇。
三河镇坐落在舒城和庐州的交界处,因位于丰乐河、杭埠河、马槽河的交汇处,因此称作三河镇。
三河位置险要,交通发达,巢湖流域的稻米都先在此集中,然后分散转运各地,太平军看中了这块宝地,专门修建城池,囤积粮草和军需物资,是接济天京和庐州的物资集散地和后勤基地。
李续宾面对这个大粮仓,不禁动了心思,他虽然打下四座城池,但还没有好好补充,正好趁此机会补给一下。
不过等他到了这里,还是皱起了眉头,他原以为三河只是个小镇,以他的兵力还不手到擒来。
可三河的防御工事让他觉得这里并不是他想象中那么好打。
三河的守将是赖文光,他请杨小山帮他调离了东殿,来到陈玉成账下。天京事变,太平军大量精锐内耗掉了,军官职位严重空缺,他这样的读书人现在也不得不带兵打仗。
陈玉成把三河交给了赖文光,这里是天国重要的粮仓,赖文光是老广西兄弟,又是杨小山推荐来的,陈玉成当然信得过他。而且赖文光脑袋灵活,识文断字,在这里做后勤调度这样的精细事最为合适,又能锤炼他带兵的能力。
三河本没有城墙,先前陈玉成手下大将蓝成春曾在这里筑城防守,赖文光来了之后又在外围建垒九座,把四通八达,无险可守的三河镇硬是打造成了易守难攻的小坚堡。
赖文光看到李续宾部气势汹汹而来,不敢托大,他虽有三千守军,但一大半都是后勤队伍,作战能力并不强。敌人来的是精锐中的精锐,赖文光赶紧向庐州的陈玉成发出求救信。
陈玉成接到求救信知道形势不妙,敌人已经到了家门口,自己必须出动了。而就在这个时刻,两个消息更让他没了顾虑,决心消灭吃了豹子胆的李续宾。
一个消息是他请的李秀成,已经带兵从巢县过来增援了。现在太平军群龙无首,各自为战,谁都叫不动谁。只有陈玉成和李秀成两人在杨小山账下共事多时,早有了默契。李秀成接到陈玉成的请援信,作为好搭档,就立刻赶过来了。
另外一个消息是陈玉成绝对没有想到的,李昭寿这个叛徒突然杀了清廷在滁州的四十七名官员,又反正回来了。
陈玉成刚刚还和这个叛徒对峙了一段时间,一开始收到这个消息他是不相信的,但李昭寿把这四十七颗人头当成投名状交给了陈玉成,陈玉成也不得不相信,李昭寿的确是反正了。
李昭寿这个大叛徒怎么会突然又叛变了清廷,这个还跟杨小山有关,但里面故事有点曲折,结局也是杨小山没想到的。
话说李续宾进入安徽后,不断捷报传来,让杨小山有点意外,没想到失去水军相助,只有一万人的李续宾还这么能打。
杨小山有些坐不住了,他留下一名副史继续审查彭玉麟,带着另一名副史前去安徽。曾国藩惹不起杨小山,见他要走,立马欢送,还派了一个营的清军保护他的安全,送他去安徽。
到了安徽,杨小山分析了这里的情况,立刻意识到了陈玉成的难处,是怕李昭寿在背后捅刀子。
对李昭寿,杨小山是充满仇恨的,当年就是他出卖了自己,被敌人俘虏,还使得洪宣娇被杀害。那个时候李昭寿在皖北投靠了胜保,杨小山为太平天国在打江南江北大营,抽不出时间弄他。
现在自己是五省监察御史,又来到了安徽,这个时候不搞他就真对不起老天爷给自己的这个机会了。
李昭寿此人早年在老家就欺男霸女,纵横乡里,人品很差。投太平军是想投机革命,捞个大官做做,但东王杨秀清摸清了他的底细一直不用他,官职也给得很小。
后来李昭寿利用洪宣娇出走投降清廷后,依旧狗改不了吃屎,在他的属区,劣迹斑斑,坏事做尽,名声都臭大街了。杨小山根本没有费事,就查出他一大堆犯法之事。
等到杨小山把李昭寿的罪证往安徽巡抚福济面前一丢,福济毫不犹豫地就判了李昭寿死刑。一个长毛的叛将根本不值得他巡抚大人出面保护,更何况人家御史来安徽来不找点功绩走说不过去,人家不找自己麻烦,单单就弄这个李昭寿是给自己面子,所以安徽巡抚感恩戴德,毫不犹豫卖了李昭寿,成全了杨小山。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283章 三河大捷
在杨小山的催促下,安徽巡抚福济修书一封,命滁州知府苏秀槐秘密逮捕李昭寿并处决掉他。
让杨小山和福济都没想到的是,这李昭寿贼得很,先截获了这个消息。得知朝廷要杀他,李昭寿又叛变了,他把滁州大小四十七名官员以宴会的名义请来,然后一不做二不休全部杀掉,紧跟着弦改易帜又挂出了“太平天国”的大旗。
李昭寿为了表明对太平天国忠心,不仅把清廷四十七名官员的人头送给陈玉成,还转过身来攻打附近的苗沛霖。
陈玉成是看不上李昭寿这样的人,但现在没功夫和他计较,得先解决李续宾这个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风头正劲的李续宾犯了一个让他后悔终身的错误。他看到三河防守比较坚固,自己的手下连续作战,有畏战情绪,于是他下令在三河先休整了三天,自己也让人去安庆请援兵。
三天的时间改变了一切,安庆的清兵原来是胡林翼的人,但胡林翼此刻已经被杨小山打发回家丁忧了,接管这支军队的是湖北总督官文。官文可不是湘军一系的,他是满人,很看不上李续宾,认为他太骄纵,对自己不谦卑,不愿意给李续宾打下手作陪衬。
接到李续宾请求援兵的信,官文一脸坏笑,用戏谑的语气对手下说:“这李续宾不是一直很牛,号称所向无敌嘛?他从来都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不缺我这支援军。”
官文一句李续宾用兵如神,无所用援,拒不发援军。
而陈玉成的援军李秀成利用这三天时间,已经离目的地三河非常近了。
李续宾等不来援军,三天后开始攻打三河镇,遭到了赖文光的顽强抵抗,战斗打得非常惨烈,李续宾毕竟人数占优,所带又是精锐之兵。又三天后,三河外围的九座砖垒全部落于李续宾之手。
赖文光已经退无可退,凭借着最后的三河小城与李续宾周旋,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曾经一天五次向陈玉成请求援兵。
陈玉成的回复很简单,一定要粘住李续宾,别让他跑了。
因为这个时候陈玉成率领两万人已经来到了李续宾背后的金牛镇,切断了他的退路,李秀成也率领两万人来到了三河的西南的白石山,与陈玉成联合号称十万,扎营数十里,对李续宾形成包夹之势。
刚开始李续宾得知陈玉成出了庐州的时候,他还狂妄地给部下打气,豪言要是陈玉成来了,连他一块收拾。
当他发现不仅仅是陈玉成,连李秀成也来了,自己已经被太平军数万大军包围的时候,他开始恐慌了。
虽然被太平军包围,李续宾还是保持了他的悍将本色,他打算趁陈玉成立足未稳,先行偷袭他的金牛镇。只要在这里撕开一个口子,自己的队伍就可以轻松跳出包围,南下撤到桐城。
天刚刚亮,李续宾七营步兵和一营马队,分左中右三路,偷袭金牛镇。他自己和剩下的人躲进太平军失守的石垒中,防止赖文光出来偷袭自己的背后。
李续宾这四千突围队的确生猛,很快就和陈玉成的队伍杀在了一处,双方你来我往一时还分不出胜负。
这个时候一场大雾突如其来,陈玉成觉得起雾对自己人多的一方不利,于是他下令军队后撤,并在后面设置了包围圈。
李续宾的突围队以为陈玉成害怕了,觉得此次突围有戏,连忙乘势追赶。结果被陈玉成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在一座荒草岗上。
李续宾还想率领剩下的人前去搭救,赖文光和李秀成怎么可能让他轻易出动,他们先是把河堤掘开,使得周围的圩田都成了水洼,让李续宾举步维艰无法轻易离开,并对李续宾的大营进行合围。
陈玉成解决完荒草岗上的清军突围队,和李秀成、赖文光一起缩小了对李续宾的包围圈。太平军的大炮已经能直接打入李续宾的营地中。
而李续宾的炮弹已经打光了,不得不用破碎的铁锅和瓦片代替炮弹,作为还击手段。
太平军的声势一天比一天壮大,而李续宾的人越打越少,最后只剩下一千多人了。面对太平军的层层压力,李续宾不得不低下了他高傲的头颅,哀叹道:“今败矣!”流露出他心中的失落和绝望。
大难临头各自飞,驻扎在南岸的李续宾的弟弟李续焘和副将彭瑞祥抛弃了李续宾,率领两营小部人马冲出大营落荒而逃。
太平军知道此时的李续宾已经是主力被歼,亲信将领叛逃,昔日的湘军悍将现在已经是待宰的羔羊。
最后的总攻开始了,李续宾知道败局已定,绝望中投大龙潭自杀。
随行的将领曾国藩的六弟,也是李续宾的儿女亲家曾国华在乱军中被太平军杀死。
李续宾这支六千多人的湘军陆师精锐,大小文武将官四百余人几无生还。太平军在三河战场打扫出了几箩筐红蓝顶子。随后太平军携三河大胜之军威,陆续收复桐城、舒城等失地。此前李续宾所有在安徽的胜果又被重新吐了出来。
李续宾兵败身死,全军覆灭的消息,在清廷上下炸开了锅,想不到眼看就不行了的太平天国又打出了一场关键意义上的大胜仗,一代名将在小小的三河翻了船。
三河一战,让湘军全军皆寒,曾国藩、胡林翼闻讯后都是心中悲痛,好几天吃不下饭,同时又给湘军笼上了一层心理阴影,好不容易打出来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陈玉成和李秀成因此一战,挽救了太平天国,洪秀全决定提拔一批天国二代精英。他任命陈玉成为前军主将、李秀成为后军主将、李世贤为左军主将,韦俊为右军主将,蒙得恩为中军主将掌理朝政。
面对清军的凶猛反攻,能打的年轻将领几乎都是原来杨小山账下的,但洪秀全怕他们把自己架空,又任命了一个自己人蒙得恩占住中军主将之位,可见他还是有自己的一套小心思。




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284章 庐州再相聚
庐州,陈玉成摆下庆功宴,请来诸位将士,祝贺这次三河大捷。
酒席摆在贺园,这以前是一个很有钱的徽商家宅,园子里用假山、池塘、花草摆放出各种风景,非常的有意境。
应邀而来的,有李秀成、李世贤、韦俊、赖文光、吴如孝等人,唯独没有请中军主将蒙得恩。他们聚集在园内的大圆桌上喝酒吃菜。
园外又摆放了十八桌酒席安排随行来的亲兵和侍从。
“这仗打得痛快,以前咱们打的仗都是击溃战,这次一举歼灭李续宾,让那曾老妖够哭一阵子了。”李世贤喝了一大口酒,这次他跟着哥哥李秀成一起增援陈玉成,也出力不少。
“玉成,你怎么策反那李昭寿的?那家伙怎么又突然反正过来了?”李秀成怎么也想不通这一点。
“我还以为是你做的工作呢?李昭寿这家伙我恨不得杀了他,怎么可能策反他?”陈玉成也纳闷呢,关键时候这李昭寿的反正让他没了后顾之忧。
“这仗虽然赢了,但总觉得这次湘军有些奇怪,以前他们行军都是水陆并进,这次他们的水军怎么没有来。要是来了,三河这样水路畅通的地方,李续宾就算打不下来也早跑了。哪有这么一个机会留给我们歼灭他?”赖文光也觉得赢得奇怪,要是李续宾带着水军来,这三河早被攻下了。
众人都是抓耳挠腮,只有老吴笑而不语。
“对了,玉成,这次庆功宴你没请中军主将蒙得恩,是不是不太好?”李秀成见酒席上四军主将都到齐了,就差一个蒙得恩,不由问道。
“今天这局不是我攒的,就算是我攒的,也不会请那孙子,他除了知道哪个娘娘哪天来假例,他懂个屁打仗。”陈玉成根本看不起蒙得恩,他来做中军主将就是因为实在没人选了,天王选他是让他占着茅坑不拉屎。一个管女营,只知道替天王选王娘的谄媚家伙,谁会服他?
众人哈哈大笑,陈玉成的话太解气了,也就他敢说。
“今天不是你请客啊?那是谁啊?”等到众人笑过,李秀成好奇道。
“是老吴,我这一点点小胜仗,怎么好意思吧大家都喊来?老吴说大家好久不在一起了,趁着这个机会聚一聚,我就用这次胜利的名义尽一尽这地主之谊了。”陈玉成手一摊,对大家说。
吴如孝和赖文光一样,都是赶鸭子上架,现在队伍太缺人了,他们这些老广西虽然是文职,现在也都带兵上阵。吴如孝这次就是跟着李秀成一起来的。
“你们别看我,今天这局也不是我要攒的。”老吴连连摆手道。
“那是谁?”众人好奇起来。
“是我!来的时候耽搁了一下,众位兄弟还好嘛?”杨小山从席后出来,笑容满面道,这一次他卸了妆,露出本来的面目来看各位兄弟。
“世子!”众人惊呼道,哗啦啦跪倒一片。
“大哥,这湘军的水军没来,李昭寿的反正不会都是大哥你安排的吧。”陈玉成看到杨小山突然此时此地现身,刚才怎么也想不通的问题,只能归在杨小山的身上了。
“和我是有一点关系,不过还是众位兄弟精诚合作,共同努力,这次才能歼灭李续宾部。”杨小山把众人扶起,让大家都坐了下来。
“世子,你终于回来了,大家都盼着你领着大伙一起干清妖呢!”赖文光激动道,杨小山把他调离东殿,让他在天京之变逃过一劫,算是间接救了自己一条命。
“是啊,是啊,我们大伙都听你的,那个蒙得恩让他滚蛋!”陈玉成也连忙附和道。
“现在我还不适合回来,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这次来就是想和大家讨论下,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杨小山想到天王连翼王都不能信任,更何况自己?这个时候回归天国,不是好时机,在清廷里对天国更有帮助。
“世子你说怎么办吧,我们都听你的。”众人异口同声道,都是杨小山的老部下了,杨小山就是他们心中的军神。
杨小山从怀里拿出一张地图,这些日子他对太平天国的形势研究了很久,他指着地图对众人道:“安徽现在暂时安定了,为了保证天京的稳固,咱们还得再开辟一块根据地。”
众人都聚了过来,认真听杨小山的分析。
“苏南,鱼米之乡,这里已经富裕了上千年。天国如果能得到这里的补给,就再也不愁没有军粮了。而且苏州的生丝、茶叶等还能和洋人做贸易,这里离上海非常近,赚得的钱可以购买他们的军火,壮大咱们的军力。”杨小山指着苏州道。
“世子,这苏南可不好打啊,清妖趁着我们内乱,在江南江北又重新建立了大营,军力比前几年更强,而我们的军力已经不如以前了。”李秀成叹了口气道。
天京事变后,太平军所在地区流传了一句民谣“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
杨秀清可是天父的化身,现在他人一死,天父不出来了,那天父到底存不存在?这种类似的疑问直接冲击了太平军的信仰,信仰一旦破灭,紧跟着就是战斗力的下降。人们怀疑自己如果战死到底能不能上天堂?
这次三河会战虽然胜利,但也暴露出太平军战力下降的问题,换在以前,根本不需要李秀成来支援,李续宾这点人陈玉成两万人足够吃掉他了。
但现在李续宾四千人的突围队就敢直接冲陈玉成两万人的大营,还在一段时间打成平手,这在先前是不可能的。
“我知道苏南不好夺,所以我们的战略要分三步走。一、我们先要攻下比较好打的江北大营。。。。。。”杨小山对着地图,一步步把战略位置点出来,这些他都想了很久,战略战术给每个人都交代了一遍。
众人听得神色凝重,但最后都笑容满面,如果这些战略战术全部实现,苏南广大地区将唾手可夺。
讲完正事,众人又开始喝酒吃菜起来,有了杨小山的指点,大家心里都踏实多了,感觉天国又有希望了。
散场后,杨小山明锐的察觉到了韦俊的尴尬,其他人都在有意无意地疏远他。在离席的时候,杨小山拉住韦俊,和声道:“不管别人如何,我信你,你不是你哥,我们还是兄弟。”
韦俊眼睛一红,差点快哭出来,因为他哥哥北王韦昌辉杀了那么多人,众人表面上对他还算客气,但骨子里对他已经有些冷漠了。他在武昌被围就没人来救,还是自己拼死杀出来的。
好在陈玉成看在以前曾经一起给杨小山效力的交情上,把池州让出来给他整顿军队,不然他真的无路可去了。
1...8889909192...1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