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金01

    “这个还不用万兄弟,我可以和我弟弟说说,让他给想想办法。”

    万峰就是这么一说,十万块钱许美琳两口子太有了,根本不是事儿。

    “你们若是干买房买车在加本钱,你们得准备二十五万。”

    这个数字把英荣两口子吓到了。

    “不用紧张,一年就赚回来了,听我的不会错。”

    “我们干了,豁出去了。”英荣下了决心。

    从到将威来以后她才发现农民竟然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她打心眼里羡慕,她也想过这样有楼房有车有存款的生活。

    英荣两口子回去做准备去了,不过今天都腊月二十七了,就是要干什么也得过完年了。

    待英荣两口子走了以后,万峰打了个电话,十分钟后一辆带棚的南湾中型卡车来到万峰面前。

    万峰对着敬老院一指,卡车就轰鸣着向前开去。

    万峰转身上了自己的轿车,跟在卡车后面来到了敬老院。

    每年的腊月二十七或者是二十八,万峰都会到敬老院来慰问,这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惯例。

    因此敬老院每年每到这两天也都提前做了准备,万峰的卡车到来的时候,就有人先放两盘鞭。

    敬老院院长早就等在外面向万峰表示感谢。

    卡车上的东西有整只的白条猪白条鸡,整坨的鱼鳖虾蟹,面粉大米豆油。

    成箱的水果,还有点心什么的。

    除东西外还有每年雷打不动给敬老院的十万元现金,以及每个老人发的二百元红包。

    万峰每年的这次慰问花的钱都在二十万上下。

    东西从车上鞋下去后万峰让司机把卡车开走了。

    万峰在敬老院长的陪同下像走程序一样地看看敬老院的食堂,宿舍什么的。

    将威敬老院的规模已经扩大了,房子倒是没有翻盖依然和当初刚建时一个模样。

    它的规模扩大主要是接受了边上的福利厂。

    福利厂也搬迁到东山工业区去了,原来的厂房经过修改就变成了敬老院的财产。

    敬老院的面积扩大了自然就是人多了呗。

    将威现在都是工业区了,面积涵盖四个村子,孤寡老人自然也就多了。

    甚至工业区外的村子,确实没有亲人照顾的老人,这里也都无偿的收下了。

    万峰对敬老院的人关怀照顾可不是像某些富豪那样要博名声捞资本。

    他可没那个心思也没那个必要。

    人都有老去的一天,能在老年时期无忧无虑无病无灾地老去他认为这也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他愿意帮助这些无依无靠的老人实现这个愿望。

    就当是积阴德吧。

    迷信里不是说人的一生靠的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吗。

    多积阴德总不是坏事儿。




第2242章 进出口权(五更完毕)
    九九年的春节晚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红了两首歌曲《常回家看看》和《山路十八弯》

    山路十八弯万峰不反感,毕竟李琼唱得抑扬顿挫的。

    但是常回家看看万峰就十分的不耐烦了。

    像他这种天天回家看看的人对这首歌根本没什么感觉,而且歌的旋律一点不合他的胃口。

    因此栾凤和张璇哼唱这首歌的时候,迎接她们的就是某人的大白眼。

    “别在我面前晃来晃去地唱这首歌行不你们想回家看看现在也得憋着,不憋到初四谁也别想走。”

    “喂!你今年过年去我家不”

    栾凤倚在万峰身上耍赖塞,一身的火药味儿。

    “去去!吃了火药了一身火药味儿,一边玩去。”

    “麻痹的我不是陪你儿子放鞭炮吗你个没良心的东西你才吃火药了呢。”

    “呵呵!儿子保证没有你放的多,不信叫上来问问。”

    万峰每年买的鞭炮栾凤放的能有一半儿,张璇基本就放几个。

    剩下的就是儿子和他老子的事儿,现在他儿子还在下面和他老子万水长在放鞭玩呢。

    万水长像个老小孩一样也非常乐意放鞭玩,爷孙俩过年是最快乐的人,你点一个我点一个不亦乐乎。

    “回答我问题,又来东拉西扯这套。”栾凤不上当。

    “我去周旋家,你现在不是我老婆,我去你家算怎么回事儿”

    栾凤转身对着张璇发火“张璇!今年把结婚证还给我!”

    张璇微微一笑“不还了,以后结婚证就是我的。”

    栾凤啊地一声向张璇扑去“跟我耍无赖,看我不咬你!还不还”

    张璇哪里是栾凤的对手,浑身像面条一样“还、还!”

    栾凤放开张璇“敢不还!”

    “再给一年呗,就一年!”

    “给你两年!看我多大气,像你那么小心眼。”

    张璇乐的抱住栾凤又蹦又跳。

    万峰没兴趣看两个女人疯,他仰躺在床上望着天棚在考虑要不要建立外贸部的事儿。

    九九年一月四日,华国批准了二十家私营企业拥有了进出口权利,南湾集团就是东北地区唯二两家获得这种资格的企业之一。

    另一家是谁万峰不知道。

    这个可不是他争取来的,至于怎么来的他也是稀里糊涂的。

    反正南湾集团就有了进出口权了,是有人送来的。

    这玩意儿他是真不清楚,直到集团得到这个权利后还不知道它有什么用处,有什么好处。

    电话里请教了一番陈文心后才知道这权利有什么好处。

    企业拥有了进出口权利就可以直接自营进出口,开设自己的外汇帐户收付外汇,方便又节省开支,还可以借此获得出口退税,在以往的委托代理出口业务中,退税部分一般由外贸公司享受,自营出口以后企业可以直接获得退税,这是一笔不小的利润。

    再一个就是能省下天量的代理费。

    林来嵘的巨创贸易这些年可是在南湾身上赚了不少代理费,这回没了。

    再一个就是出口的货款可以直接打到自己公司的账户上,减少了中间环节省事省心。

    该死的林来嵘这些年不知道吞了老子多少退税,这个有功夫得和她说道说道,必须让她吐出来。

    不过想想这娘们给自己卖了那么多的货就算了,总不能光让马跑不让马吃草吧。

    这两年有巨量的南湾集团的商品被巨创贸易倒腾到外国去了。

    从卡车轿车到电脑手机电子元器件,贸易额高达几百亿。

    看在林来嵘这么能干的份儿上,过去的就算了,以后…以后她想要也没门了。

    南湾集团要不要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外贸的部门呢

    就是以后还走巨创贸易的销售渠道,貌似自己也该有这么个部门。

    万峰越想越觉得这个部门有建立的必要,以后在外国倒腾点什么回来也省却许多麻烦。

    这样一来好像李明泽这货占便宜了,他不是要往巢县倒腾汽车吗,这回都不用去找代理公司了,直接就可以走南湾集团的渠道了。

    别说这货也是有点气运的,这货刚准备往外国倒腾汽车,南湾集团就有了进出口权了。

    “亲爱滴!想啥呢”

    栾凤欺负够了张璇凑到万峰身边找欠揍来了。

    “想外贸呢。”

    “想外贸外贸啥”

    “公司现在有进出口权利了,我准备把你卖到外国去,省的老在家里作妖。”

    栾凤趴万峰身上咯咯的笑“坏蛋!你咋不卖张璇呢”

    “张璇多温柔呀,谁像你像孙猴子似的。你都三十二了,以后还这样空起空落的我真把你卖了。”

    “卖呗!卖少了可不行,好留给我儿子娶媳妇。”

    想得还不近门了,指着卖你那俩钱娶媳妇

    万峰从床上爬起来,他必须出去换换空气,老在家待着有被气死的危险。

    九九年的春节在祥和的气氛里静静地过去了。

    从初六开始,湾口和小树屯大街上的人就多了起来。

    初八公司就上班了,那些回家过年的人都回来了。

    不管是火车还是客车还一车车的往将威送人,每一辆到将威的客车都是满员的。

    初七早晨,万峰到车站去送顾红忠。

    “顾工!年前我和你说的事儿你可别忘了,这是非常大的事儿。”

    “你那事儿害我年都没过好,就在家鼓捣怎么找那坐标传输装置了,若是这事儿不发生我还没费工夫了。”

    万峰哈哈笑“你的功夫保证不能白费,如果有启程去外国的消息通知我一声。”

    北约打击塞威亚的战争要三月二十四号才开始,现在算起来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万峰相信顾红忠是一定会去的。

    顾红忠有专车送他,送他的人是何友良亲自出马,基本保证万无一失。

    送别的顾红忠后,万峰来到公司。

    今天不是上班的日子,他只是提前到公司看看。

    很多在公司里住宿的外地人已经回来了,正在互相说这新年快乐恭喜发财一类的话。

    万峰每遇到一个人都微笑着和对方打招呼。

    尽量保持自己和蔼可亲的形象。



第2243章 批发部开张
    公司开始上班后,万峰办的第一件事儿和南湾集团没多大联系。

    既然给人家出谋划策自然就要去兑现。

    因此初八新年第一天上班他办的第一件事儿是一个电话打到了红崖啤酒厂。

    红崖啤酒厂的全称是渤海黄海啤酒厂,成立于一九**年,注册商标是海浪花。

    在九十年代,海浪花啤酒在红崖境内可是大大的有名,无论口味还是酒精度都做的非常的好。

    万峰记得非常清楚,红崖啤酒厂当时出品的125°白啤酒那个好喝。

    不但牢牢地站住了本地市场还卖到过周边的县市区。

    但是在零零年以后,它就开始没落了,好像是一夜之间酒味大变,喝了伤头。

    据说是买不起进口麦芽换用国产麦芽导致口味大变。

    真的假的有待考证,不过它的衰落也是必然了。

    万峰记得不是太清楚它是在二零零二年还是二零零三年左右倒闭的,反正没超过二零零五年。

    后期红崖市场的啤酒就被黑狮凯龙和大雪占据了。

    在二零一五年,驱车从红崖二环经过徐岭镇庙岭,还能看到啤酒厂那锈迹斑斑矗立的酒罐。

    其实万峰和啤酒厂唯一的联系就是喝过海浪花啤酒,其它的还真没啥联系。

    但是啤酒厂的厂长很给万峰面子,在沉思了几秒钟后就答应了万峰的要求。

    红崖啤酒厂还真没弄这种代理商制度,都是啤酒厂的卡车拉着啤酒下去挨个屯子挨个小店送。

    这个小店卸个三箱那个还浪费人力物力和车是烧油磨损,一辆车出去送啤酒经常一天车上的啤酒都送不完,光烧油钱一年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万峰的提议竟然让啤酒厂的厂长茅塞顿开,对呀!如果每个乡镇设立一个或者两个经销商,到时候啤酒厂把啤酒直接送到代理商家里,这一年下来可是能省不少钱呀。

    就省下的油钱就够**好几个月的。

    啤酒厂厂长刚过完年,吃得好喝得好精神也好,立刻召集啤酒厂的高层和销售人员开会讨论这个方法的可行性。

    很快方案就拿出来了并开始实施。

    万峰这边获得了啤酒厂乌炉镇啤酒代理经营权后,回头就通知了许美琳。

    英荣得到万峰这边给她弄到了乌炉镇的代理权后,立刻拿着从弟弟那里借来的二十万开始置业。

    首先就是买下了万峰让她买下的那两个门市。

    和万峰算计的一样,这里的门市果然是八百元一平,李泉每平还给优惠了五十元。

    一共是一百零五平。

    除了应该分到的库房面积外,英荣又额外买了八十平的库房。

    加上应该分的的十平方的库房,这样就有了个九十平仓库。

    库房是三百一平,花了两万四,加上门市七万五,这样一算果然是十万元。

    门市的高度是三点五米,这种高度完全可以在里面打个一米六七高度的二层住人,下面当厨房卫生间用。
1...831832833834835...9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