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金01
“滚滚是国宝什么国宝”
“你不会连国宝是什么都不清楚吧”
“你是说熊猫!”一说熊猫滕滚滚的眼睛都咪到一起了。
“我说滕滚滚,我们这五个小伙有人看中你了,有没有嫁到我们北方去的兴趣”
闲着也是闲着,逗滕滚滚玩还是挺有意思的。
滕滚滚信以为真,眼睛飞快地在万峰身后五个人身上扫了一眼。
“我才不去你们北方呢,能冻死人。”
“净胡扯,你看我们都冻死了不但没冻死我们反而还长得高高大大的,像你们这本地人一个个球球蛋蛋的,躺到地上都看不着。”
滕滚滚火了:“你这是歧视我们南方人。”
“瞎说,我只不过是说句实话,不会你们长的矮就不许说吧”
滕滚滚气馁,与万峰和他带来的人相比,她和他哥哥确实和球球蛋蛋比较类似。
“所以,要改良人种就得找个北方人,看到我身后这五个青年没有一水的身高都在一米七八左右,让你挑一个。”
滕滚滚脸红了,手脚都不利索了。
看到滕滚
第1304章 中华学习机(五更完毕)
周炳德无意去深圳,万峰转身就去忽悠于家栋去深圳。
“为什么要去深圳我觉得在这里也挺好呀!”
“于叔,你干了这么多年怎么这点觉悟都没看出来你就没有自己拉一帮人自己当大老板的念头”
周炳德马上就要退休了,万峰这不算是挖他的墙角了。
其实以前他都有让于家栋自己单干的想法,但是没好意思说出口。
“我自己拉人干”
“你如果想当富豪就自己拉一票人干,十年之后说不定你就名满天下了,你现在这样干没啥意思。”
于家栋现在属于半承包的性质,一年有一半左右的利润是要上交的。
虽然一年也能剩几万块钱,但几万块钱明显是当不了富豪的。
而且红崖这里并没有多大的市场,如果将威没有这些基建项目,他们建筑公司说不定一年得闲半年。
“深圳那边我已经找好了人,他负责拿地打通关系销售什么的,你就负责盖,我负责出钱,到时候利润三一三十三,考虑考虑。”
“这边我上交一半的利润一年才剩几万块钱,到那边三一三十三岂不是更少”
“你这帐算的,深圳能和将威一样吗那里可是什么都贵的,物价是咱们这里的四五倍不止,你在这边一年赚几万,在那里就能赚几十万上百万乃至上千万。”
“真的”于家栋动心。
对于万峰的话他是深信不疑的,他说能几乎就不离十。
“路我都铺好了,给你三个月的思考时间,三个月东湾小区也该竣工了,那时你可以做出决定了,如果不放心这期间你还可以到深圳去视察一下。”
万峰不能老在家耗着,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黑禾那边的交易有他没他倒是没啥问题,但是李明泽要汇报的问题没他还是不行的。
虽然他交代杨建国如果李明泽过来他可以把李明泽弄过来的信息记下来,但是这些情报接下来就还是要靠他和军方联系。
但在他那些采购回来的货布置完以前他还是不能走。
许斌从深圳一回来就立刻开始大张旗鼓地制作游戏机筐体,然后把他家一楼的台球撤了两张转移到了二楼,二楼的游戏厅搬到了一楼。
剩下的两张球台暂时收拾起来,到夏天的时候可以摆在室外。
在许斌收拾他的娱乐城的时候,万峰则在洼后大集的电子街租下了五个店铺,这五个店铺挨在一起。
一个二十多平的店铺,年租金四百元。
这五个店铺除了一个许斌卖游戏机外,其余四个是卖电子元器件的。
店铺里安装了柜台,待柜台安装完毕后就等着货物到家了。
从深圳到渤海距离是四千五百里,再加上从渤海到红崖的三百里,近五千里的距离。
在没有高速的八八年,卡车从深圳开到渤海,就是两个司机不间断的开也需要最低六十个小时。
这还只是理论上的数据,在路上要是出点什么故障和意外怕还是要耽误一些时间,因此平均下来一个单程需要一百小时左右。
五天后,张石阡拉摩托的车队终于到了将威。
所有的货都卸在了快乐娱乐城。
许斌的基板到货后就连夜开始组装,除了往他自己的游戏厅里补充了二十台机器后,其余组装好的机器全部拿到洼后集市上出售。
一块普通基板两千六百五十,加上一块十八英寸的显示器一千三百元,再加上二百块钱的其它配件,一台游戏机的成本在四千二百快钱上下。
一台基板贵的游戏机则要再贵一千元。
这两种游戏机万峰给定价为七千一百和七千九百元。
第一天拉到集市上的十台游戏机,一天下来就售罄。
第1305章 被压下去的麻烦
中华学习机的改造不是全方位的,万峰认为有两个地方改造一下就行。
一个是改造它的兼容功能,就是扩展出一个插槽可以运行fc的黄色游戏卡带,再一个就是把它那六十九键的键盘换成一百零四键的标准键盘,再搭配手柄。
这样中华学习机就变成了一个可以打游戏的学习机。
为了掩人耳目还要开发一款用来学习用的卡带,里面要有打字练习和各种熟悉电脑操作的小游戏。
电子产品这东西是世界上更新换代最快的东西了,两年的时间足以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中华学习机是八六年上市的,当时一些非常昂贵的元器件现在已经是白菜价了,因此现在做一台学习机的成本已经不足当初的三分之一。
如果秦光辉的电子小组能在今年年底把改良后的学习机做出来推向市场,价格定在四百到五百元之间的话,注定会引起一场波澜。
从八十年代末期到整个九十年代,人们开始发现电脑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便出现了一股学习电脑的热潮。
可当时电脑都是万元以上,这绝对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受的。
于是,学习机才有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万峰把学习机定位在四五百元之间,这个价格一般的家庭勒勒裤腰带也就承
第1305章 被压下去的麻烦
中华学习机的改造不是全方位的,万峰认为有两个地方改造一下就行。
一个是改造它的兼容功能,就是扩展出一个插槽可以运行fc的黄色游戏卡带,再一个就是把它那六十九键的键盘换成一百零四键的标准键盘,再搭配手柄。
这样中华学习机就变成了一个可以打游戏的学习机。
为了掩人耳目还要开发一款用来学习用的卡带,里面要有打字练习和各种熟悉电脑操作的小游戏。
电子产品这东西是世界上更新换代最快的东西了,两年的时间足以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中华学习机是八六年上市的,当时一些非常昂贵的元器件现在已经是白菜价了,因此现在做一台学习机的成本已经不足当初的三分之一。
如果秦光辉的电子小组能在今年年底把改良后的学习机做出来推向市场,价格定在四百到五百元之间的话,注定会引起一场波澜。
从八十年代末期到整个九十年代,人们开始发现电脑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便出现了一股学习电脑的热潮。
可当时电脑都是万元以上,这绝对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受的。
于是,学习机才有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万峰把学习机定位在四五百元之间,这个价格一般的家庭勒勒裤腰带也就承
第1306章 借鸡生蛋
按照一贯的德行,万峰把任务布置下去,大方向确定后他就优哉游哉地不管了。
确切说是这一摊他就放手不管了,既然用人就要放心大胆地用,不能给人家手脚套上锁链,那样还怎么干事业。
其实这是一种不负责的托词借口,他这是偷着享清静。
这一摊不管了,但是下一摊他还是要再次去确立大方向的。
谁让他事业特别多呢。
在万峰去深圳期间,杨丽和她的那几个同学又回来了,这回回来还带来了他们的导师,渤海理工大学一个教授的建议。
教授的建议是杨丽和这几个同学可以在南湾厂搞电池研究,如果南湾厂有实力的话可以和渤海大学化学系进行联合,同时进行电池的研究。
万峰对这个建议非常的有兴趣。
在现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产权自己的产品。
那些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一套在万峰这里是绝对行不通的。
要想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有自己的产品,不进行科研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单靠自己厂子里的技术力量进行研发确实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他这摊子铺的有点大了。
上一世的企业家里,万峰比较佩服的是企业家一个是华威老总任正飞,另一个是比亚蒂的王创福,不为别的就为他们踏踏实实地投资搞自己的技术研发而不去金融股市里捞块钱的做法。
说起比亚蒂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的汽车,其实比亚蒂最厉害的是它们的材料领域。
比亚蒂材料领域创造的利润远远大于让它名满天下的汽车和电池。
后世世界上几乎大部分手机厂商的外壳天线以及很多材料都是比亚蒂供应的,比亚蒂每年用于科研的费用占据了利润的百分之六。
这在华国的民营企业里无出其右者。
万峰要走的也是这条道路,他也要把他企业的利润中的百分之五左右拿出来做科研。
既然单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完成科研,那么借鸡生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北方也有诸多的理工大学,他们不缺人力资源却没有多少科研经费。
万峰出资供他们研究然后双方共享科研成果这应该是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于是,在杨丽的引荐下,万峰和渤海理工搭上了桥。
经过谈判,万峰答应第一年出资三十万元供他们进行蓄电池方面的研究。
渤海理工大学和杨丽的科研小组分头进行铁锂离子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研究。
没做过没经验不要紧,慢慢研究,反正万峰觉得时间还很充足,暂时需要的钱也不多。
科学研究这东西不是着急的东西,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早晚会出成果的。
在和化学系联姻后,通过他们万峰又和渤海理工的材料系也建立了联系,资助他们进行材料方面的研究。
材料的研究万峰的目的就是经验的积累,现在也没什么具体的要求。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点一点积累说不定那天就会迎来一波材料研究方面的爆发。
这是一种试验性质的做法,暂时就先和这两个系合作,如果头一年能有研究成果出现,以后他会逐年加大资金供应和扩大其它部门的合作。
万峰这次去渤海连去带回又用去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
在这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许斌的九十块基板除去自己游戏厅用了二十块基板外,其余七十块基板已经全部变成了游戏机,而且已经售出了六十台,就剩下才做好的十台还没来得及卖出去。
他开始考虑去进货的问题了。
“这回我可不能陪你去进货了,要去你就只能自己搭伴去了,因为我要去龙江了,你看看安波黎军他们有没有去的。”
许军安波他们这一个星期的生意也开始有起色了,北方一些电子企业开始到他们手里卖芯片和元器件了,他们每天的销售额也有
第1307章 不是我的
万峰回到南湾厂向诸勇询问了记者来采访的事儿。
“这个事儿以前还没觉得是什么事儿,别说我就是你大概也没觉得是事儿。但是记者来一问凭感觉我觉得这事儿要是传扬出去不会是什么好事儿,就否认了。只说年底只发了几十万的奖金,全厂上千工人发几十万奖金就不显多了,我给了记者五百元钱把他打发了,然后让全厂职工统一了口径,以后往外不许说实话,就说发了几百块的奖金。”
诸勇这些年代他管理厂子,也算是练出来了。
万峰点点头:“大舅,这事儿你做的不错,以后看来咱们得低调点,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
诸勇摇摇头:“你做的那摩托车,那是隐瞒不了的东西,想闷声也闷不住,只求政策别再有什么变化才行。”
政策的事儿万峰不担心,虽然这些年政策有小的反复,但是总得大方向没有变化,只要自己稍微注意点就不会有什么事儿。
现在离第二次领导人南巡还有四年的时间,待领导人南巡后政策方面的事儿就不算个事儿了。
和诸勇又扯了几句闲篇后,万峰就走进了加工车间,李达仿制了一台不是数控的苏联机床正在车间里试验,他要看看效果。
李达仿制的机床是苏联红色无产者机床厂生产的20半自动车床。
这是一种没有数控的普通车床,仿制出来难度不大,关键是改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