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金01

    这个三八也变成小快嘴了张闲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你们不在家里久别胜新婚还有闲心思去通风报信,什么毛病呀

    “哈哈,你敢说郝青是马屁精,看我不告诉她。”江敏在一边幸灾乐祸。

    “敏姐,你不觉得你现在和以前性格上巨大的变化吗你现在有点精神分裂呀,应该让兽医给你检查检查。”

    江敏黑脸。

    栾凤和张旋吃吃地笑。

    “好了,我要到厂子里去看看了,回头再聊。”

    “唉!晚上到我家吃饭呗”栾凤殷切切地问。

    “好吧!正好我也去看看姥爷姥姥他们。”

    万峰从服装厂出来向南走到南湾厂大门口。

    南湾厂大门外的广场上和方便面一样停了十几辆车,都是等着拉货的。

    万峰没有先进工厂,而是沿着围墙一直来到最南边。

    走的时候南边靠山这块空地他要外接厂房的,他看看于家栋给他弄出个什么水平。

    这个他要外接的厂房从南湾厂的南墙一直到南大山脚,然后还往东延伸出去一大块。

    也就是说还占了南湾的一块地皮,总占地面积比南湾厂还大。

    南湾厂是五十亩地三万三千平方米。

    这个扩建的厂子面积应该是超过了五十亩的面积。

    里面建起了三栋独楼,在就是二层的厂房,还没有竣工,不管是独楼还是厂房楼都建了一多半。

    这里是科研所了。

    竣工后,产品研发试验什么的都会搬到这里。

    那些厂房则是为将来上新项目准备的。

    万峰并没有进工地里,就在外面看了一会儿后就转身回到南湾厂门口,准备进厂。

    万峰刚走到大门口,就被保安喝住了:“站住!干什么的”

    从服装厂出来万峰就把羽绒服上的帽子扣到了脑袋上,而且进大门的时候还低着脑袋,守




第1223章 每个人都有擅长的领域
    诸勇开始汇报这半年来的南湾厂的业绩。

    从农用运输车的生产销售利润说到了摩托车。

    农用运输车的业绩基本还是非常稳定的,这半年合计生产了六千多辆,实现利润六百余万元,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而到了摩托车这里就火爆了。

    设计能力五万台产量的生产线几乎在满负荷生产,这半年来一共生产了两万多辆摩托,依然供不应求。

    实现净利润两千几百万元。

    汇报完了这些,诸勇又开始诉苦,原来真正让诸勇叫苦的是出席县里市里的那些表彰大会,以及面对各个级别媒体的采访。

    “这多好呀,你现在在红崖县或者渤海市也算是名人了吧”

    “我可不愿意当这样的名人,你最好找个人来应付这些差事。”

    也是,应该安排一个专门的人专门来负责和这些媒体打交道,就像国家有部门发言人一样。

    “大舅,你说把闫凌找来让他当咱们南湾厂的发言人怎么样专门让他应付那些记者,咱们一年给他三万两万的报酬。”

    “啥!给报酬那你这报酬还是给我吧我来应付。”

    你看这事儿扯的,怎么一车到钱上性质就变了呢

    “李达他们仿制生产线的进度如何”

    万峰很清楚他现在手里就是有一百万的年产量生产线,摩托车也照样供不应求。

    从现在起一直到十年后的九七年,摩托车都属于是奢侈消费品,国内的普通家庭根本就消费不起。

    但是摩托车它就是一辆不给你剩地卖出去了,也不知道都被什么人买去了。

    “李达带着技术人员仿制的一条五万辆的产品线还差一些核心的地方,估计到年底才能完成。”

    “这回陈道不再走了,有他在估计进度还能快一点。”

    “陈师傅再不走了这可是个好消息。”

    “大舅,那些毛子在这里怎么样”

    “还行,毛子原本是很懒散的,但可能是被咱们的人感染了,现在也是蛮拼的。那些跟着他们学习的青年人现在除了能娴熟地使用那些机床外,还能做到一些比较复杂的保养和维修了。”

    对这一条万峰很满意,这就是万峰请他们来的原因,你连机床都教不会要你们来干啥。

    “哎对了,他们的工作期限到月底就到期了,我还犯愁怎么办呢正好你回来了。”

    “那他们有没继续留下来工作的意思”

    “大多数都有继续留下来的意思。”

    万峰点点头。

    “我进车间去看看。”

    万峰从办公室出来,到后勤部要了一套工作服换上,然后很像那么回事儿地走进车间。

    发动机生产车间里的卫生条件控制的是比较严格的,万峰就没进去而是直接进了装配车间。

    装配车间里温暖如春,工人们在流水线上忙而不乱地工作着,一个个程序一个个部件被有条不紊地安装到车架子上,到了流水线的终端一辆崭新的摩托车就下线了。

    下线的摩托车在经过测试后就进入了包装环节。

    这边包装完,那边就直接上车了。

    至于装摩托车的仓库,不存在的,那里空空如也,耗子都会流下绝望的眼泪。

    从包装车间出来,万峰就来到了李达他们常年工作的试验车间。

    那些从苏联买来的机床有大半都消失不见了,只有一套机床还摆在这里。

    当初他是一样机床买了三台的,这里现在只有一套,另外两套都去了新成立的加工二车间了。

    而这里剩下的一套机床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了,几乎每台机床都被拆得



第1224章 失败是成功它妈
    齐红的脑袋短路了有三秒钟,这才反应过来这看着贼兮兮的家伙是谁。

    “厂长!你回来了”齐红摘下手上的手套,一边掠了一下工作帽外露出了一缕发丝一边高兴地问。

    “昨天晚上回来的,红姐!干得怎么样我看你干得挺熟练的,不次于那些老师傅了。”

    “挺好啊,非常的好!”

    “红姐,半年不见,我觉得你哪里不对劲儿呢”

    “不对劲就对了,好好看看红姐我有什么变化。”

    万峰仔细地打量了一番齐红,身高没啥变化,模样变化也不大,要说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脸比以前黑了一些,不知道是油污还是晒的,但是也红润了不少,精神非常饱满仿佛浑身都充满了一种爆炸的力量。

    “变化挺大,感觉你现在精神和身体状态相当的好,好像很有干劲的样子。”

    “看出来了我自己也是这样感觉的,能吃能睡能干活,主要是感觉生活有了奔头,不像以前迷迷茫茫的,干什么都充满了干劲。”

    “红姐,我真的想不到你一个女子竟然对摆弄机械这么有兴趣,而且你还干得这么好,好好干!有付出就会有回报的。”

    像齐红这种摆弄进口机床的工人南湾厂是工薪最高的一个群体,基本工资在二百元左右,而且当月只要不超过对残次品率的红线,还有几十元的奖金。

    “我师傅回来了没有”

    “你师傅”万峰楞了一下才想来陈道是齐红的师傅。

    只是这师傅也就是个名义上的而已,因为陈道压根就没教她几天。

    “回来了,他这次回来再不走了。”

    “真的!”齐红惊喜地叫了一声,眼睛里有点泪汪汪的。

    这有点不对劲儿呀,至于这么高兴吗

    万峰一下想起齐红刚来南湾厂的时候自己对她和陈道的预测。

    陈道这老货不会是真要走桃花运了吧

    齐红不会是因为自己的过去而对感情产生了自卑心理,不敢和年轻人接触打算找一个老光棍糊弄一辈子吧

    这个念头可要不得,知道她过去的人都被万峰下了禁口令,绝对不可以谈论齐红过去的一点一滴。

    也就是在将威只要她自己不说应该没人会知道她的过去。

    她若是拿出她那些演戏的功夫,夹紧两腿装处女糊弄两个傻黑粗完全没问题呀!

    想到这里万峰的脑海自动地浮现出齐红装淑女的样子,不由噗呲一声笑了出来。

    齐红被万峰一笑莫名其妙。

    和齐红告别后万峰又在厂子里转了一圈。

    作为一个机械加工车间,脏乱差是最普遍的现象。

    上一世万峰在机械工厂里干过两年,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但现在南湾厂的机械加工车间却是窗明几净,地面一尘不染。

    仅从卫生方面来看,这个车间的生产情况就让人放心。

    从加工车间出来,万峰回到了科研车间来到梁冰玉和陈道身边。

    和陈道还在讨论的是毛子的一个高级工匠,是这群毛子的带头人,好像叫亚历山大什么的。

    “普里维特。”万峰用俄语和亚历山大打了一个招呼。

    普里维特在俄语里是你好的意思,是互相熟悉的人之间打招呼用的。

    若是初次见面的人说你好的意思是兹德拉斯特维杰,单一个你好毛子就分出了两个档次,纯属吃饱了撑的。

    “亚历山大,在我们这里工作还愉快吗”

    “很好!非常好!”万峰用俄语问他话,亚历山大则华语回答,整得有点牛头不对马嘴。

     



第1225章 电子天才(万字更新求订阅)
    “顾工说他想在市面上找一些芯片自己做基板进行改制那些数控系统,但是苦于找不到芯片和一些稀缺的电子元件。”

    万峰呆若木鸡,这个消息对万峰来讲不啻于在他脑门上咔嚓来了一个霹雳。

    虽然他知道自己东划拉西划拉的这些人里有玩电子的,但是可没想到还有能自己做基板改数控系统的。

    这天上怎么又开始掉馅饼了

    “顾工是谁”

    一个三十多岁的略显腼腆的人出现在万峰面前,戴着镜片很厚的那种眼镜,文质彬彬的。

    万峰有点疑惑,好像不认识以前没见过呀。

    “顾宏钟,这是今年六月份才来的人,是吕工招来的。”李达做了介绍。

    万峰赶紧伸手:“我说怎么看着眼生呢,您好您好!欢迎来到咱们南湾厂。”

    顾宏钟竟然还脸红了,握手你脸红什么。

    “顾工!你对计算机有过研究”

    顾宏钟摇头。

    万峰一阵失望。

    不过在八七年的华国找到一个电脑工程师这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顾工,那你怎么能把毛子这控制系统改成咱们自己可以生产运用的系统”

    一说起工作,顾宏钟就不腼腆了。

    “万总,这个我能改,只要是这些电子元件组成的东西我都能比划比划。我这个人从小就对无线电这些和电子元件有关的东西感兴趣,十三岁的时候我自己就做过收音机,还卖出去了。”

    天才!假设这货今年三十,他十三岁的时候就是一九七零年。

    一九七零年他就能做出收音机,这特么不是天才还是什么。

    关键是他还卖出去了!

    “那时候你是从哪里找来的零件”万峰随口问了一句。

    “就是在破烂堆里捡的。”

    这回万峰就彻底的无语了,这货在破烂堆里捡的破烂装出了一台收音机,而且还有买主。

    确定这不是那个小说里胡编的桥段

    如果是真的,那给他个棍子他是不是就敢当孙大圣了

    “这是真事儿,我可以作证,我就是那个买主,当时我给了他两块钱。”一个叫吕超先的工匠认领了那个冤大头名额。

    顾宏钟就是他招来的。

    万峰又无语了一次:“吕工,人家虽然是从垃圾堆里拣出的原件装的,但你就给人家两块钱你这腻不地道了,好歹那也是收音机呀。”

    “嘿嘿,谁让他那时是小孩呢,不骗白不骗,噢不不,他当时可是乐得鼻涕都出来了。”

    啥人呀!骗人的洋洋得意,挨骗的还喜气洋洋。

    “我要是找来芯片和一些电子元件你确定你能做出这些机床的数控系统”

    顾宏钟很认真地点头:“差不多吧。”

    万峰噌地站了起来:“等着我的好消息,不出半个月保证让你满意。你们要是把这事儿解决了,年底我给你们发一大笔奖金。”
1...400401402403404...9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