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金01

    “当然是真的,叔叔可厉害了,一般三个五个人打不过我。”

    “那你能打过猪吹泡吗”

    猪吹泡还有人叫这名子吗

    “谁叫猪吹泡”

    “我们村子里最无赖…”女孩说道这里似乎想起了什么,不说话了。

    可能是这个村子里的一个屯大爷,这和万峰没什么关系,只要对方不招惹自己就行。

    “不管他什么猪吹泡还是狗吹泡的,带我去你们家吧。”

    于是,万峰一手领着一个小孩向村子里走去。

    在往女孩家走的时候,万峰也知道了女孩的名字:玲子。

    她有一个比较少见的姓:詹,詹玲,她弟弟叫詹石。

    詹玲的家在慢吉他村最后一排,这一排只有两户人家,一家挨着村路,而她家在里面,边上有一个干涸的水塘。

    詹玲带着万峰和韩广家就从这水塘边的一条小路来到了她家。

    詹家确实是四间房子,不过是四间芦苇做顶的土房,已经不知道经过多少年的风雨了,屋顶的芦苇都已经疲惫不堪了。

    在詹家的院子里,万峰看到了詹玲的父亲。

    等万峰看到詹玲的父亲时也就理解了她父亲为什么会老骂人还打人。

    詹玲的父亲是个残疾人,他只有一只手,他的左臂从胳膊肘以下就没有了。

    在农村一个没了一只手的男人几乎就等于一个废人,詹玲的父亲心里烦闷脾气不好也就可以理解了。

    万峰郁闷了,自己怎么净遇到




第1191章 又遇到了屯大爷
    过了那个小山包,山包另一面就是一个村子,这里就是小李家村大队供销社所在地。

    这个村子的规模也不大,也是七八十户的样子,村子的布局零零落落的,一天当初就是没怎么经过规划。

    供销社就坐落在村子南头。

    十月上旬应该是收割大豆的时候,可供销社里还有几个闲人在扯蛋

    几个年龄不一的闲人聚集在副食品组的柜台前正在说笑。

    其中一个穿着一身蓝布衣服的大概三十左右的平头青年嗓门奇大,好像正在说着一个什么荤笑话。

    围着他的几个人则嘻嘻哈哈的。

    看到这几个人的时候,詹玲的小手似乎一紧,紧紧地抓着万峰的手。

    万峰没注意这些,把石头从肩膀上放下来。

    “到地方了,这回不用赖在我后背上了,待会往回走我手里要拿东西,不能背你了看你怎么办。”

    “我自己往回走呗。”

    一边说一边来到柜台前花纱组柜台前。

    “我要买两套现成的铺盖,有吗”

    柜台里的售货员是一个四五十岁的妇女,转身从柜台里拿出和军队人的行李颜色差不多的一铺一盖。

    万峰抖开一看,握草,这行李也太奇葩了,被子和褥子的厚度差不多也就忍了,但是你大小也差不多这算什么事儿

    这算是被子和褥子还是两条褥子呀

    “这被子没有再大一点的吗这也太小了呀。”

    售货员摇头:“进来的时候就这样,没别的了。”

    这行李纯属糊弄人的玩意儿,给小孩盖还行,大人这也不够用呀!

    但就算糊弄人也得买,凑合着盖吧,好在现在才进十月,晚上就是冷也有限。

    反正他们也就住三个晚上。

    两套破行李花了万峰十五块钱,倒是不贵。

    售货员把两套行李卷在一起用布条捆上了。

    两套行李的体积和一套行李的体积差不多,这让万峰有点哭笑不得。

    万峰一手拎着行李一手拉着石头从花纱组来到副食品组。

    “小玲子,过来!”

    这时那个大嗓子的青年喊了詹玲一声。

    詹玲怯怯地看着那青年。

    “这个人是干什么的”

    膀大腰圆青年嘴里的这个人显然是指万峰。

    “外地来的,租我家房子住。”詹玲声音很小地回答。

    “租你家房子住就你家房子像猪窝一般的还能住哈哈哈哈!那他们租你家房子多少钱呀”青年放肆地笑完问。

    “一天一百。”

    “一天一百!”青年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一付吃惊的样子。

    另外几个人也是一脸惊讶。

    住一天一百元这个数字太吃惊了,这要是住一个月多少钱呀

    他们哪里知道万峰只是在这里住三天,詹玲也不太清楚万峰要在她家住几天,只是知道住一天是一百元。

    万峰没搭理他们,来到柜台前,买了两瓶榆树大曲,买了两条哈宾牌香烟,然后买了一包奶糖两包蛋糕外带几瓶水果肉鱼罐头。

    看看这些东西不太好往回拿,万峰又买了一个学生当时背得那种老式的单肩书包。

    把罐头和酒以及蛋糕糖都塞了进去,剩下两条烟就只能让两个孩子一人拿一条了。

    就在万峰付完钱往书包里装东西的时候,那个青年凑到万峰身边:“哥们,打点酒给哥喝好不”

    万峰扭头看了那青年一眼。

    青年脸上虽然笑嘻嘻的,但是那笑容分明是不怀好意的笑。

    “半斤够不”

    “我们这么多人,半斤哪里够。”青年着重突出了这么多人这几个字。

    “那一斤呢”

    “一斤差不多。”

    “给这位哥打一斤散酒。”**毛钱而已。

    “敞亮!可是光喝酒没点下酒的东西也不行呀,总不能干啦吧。”青年又提条件了。

    万峰也没寻思:“再拿几包花生米,这回行了吧”

    “几包花生米不好吧,这像是打掂要饭的似得。”

    万峰皱了一下眉头



第1192章 带我去看看你家的地
    虽然詹红贵家的西屋常年不住人,主要是放一些破破烂烂,但收拾出来也算是很亮堂的。

    那些破破烂烂的东西都被堆到了炕梢,用一块就苫布盖着显得还算整齐。

    从炕头到炕梢空出来的地方足够万峰和韩广家休息用了。

    炕席被擦拭一新,还铺了一条半新不旧的薄毯。

    万峰对这里还是很满意的,起码比他家在四十二住的时候,他和弟弟住得那些小屋强多了。

    韩广家看着万峰买回来的行李直皱眉。

    “你眼睛玻璃花了怎么全买些褥子回来”

    “你好好看看,这全是褥子吗没看见这两条比那两条大了一巴掌吗”

    韩广家无语:“就大了一巴掌就能当被盖了”

    “这没招,就这样的被子,你要不要你要是不要晚上我都盖着。”

    詹红贵这时过来,略带歉意地说:“对不起了兄弟,我家困难了点,没有多余的新被褥,你们只能自己将就了。”

    “詹大哥,没事儿!十月初温度还行,等晚上烧炕的时候给我们这屋炕稍微多烧点就行了。”

    “好好,这没问题。”

    “哎!对了,詹大哥!嫂子呢怎么没看到嫂子”

    “你嫂子在地里收割大豆,的晚上才能回来。”

    万峰瞄了一眼詹红贵空荡荡的左手臂,一只手用镰刀割大豆确实做不到,他也只能在家里干点能干的活儿了。

    “你家有多少地呀”

    “三垧,两垧小麦,半晌玉米还有半晌大豆。”

    这里虽然地处三江平原,但是人均土地面积并没有红色农场那里多,因为这里涝洼地特别的多,不适合耕种。

    半晌大豆,七亩半地。

    不多不少,但是靠一个妇女一个人收这就是一项比较浩大的工程了。

    “你们这里的大豆收割也是用镰刀割倒后用拾禾机拾禾吗”

    北方大豆收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收割机直接开进去在大豆秸秆站着的情况下进行收割,这叫联禾。

    优点是人可以不出力,缺点是损耗率惊人,豆荚被收割台一碰就会破裂豆子嘣得哪里都是,一亩地连一半都收不回来。

    因此这种方式只有在收割小麦的时候还有时会用到,收大豆几乎早就没有人使用了。

    普遍采用的方式是拾禾,就是用人工把大豆放倒铺成一个一个趟子,然后用拾禾台拾禾。

    虽然拾禾也有损耗,但与联禾比起来它的损耗率就小的多了。

    **十年代北方大豆都是采取这种收割方式。

    “嗯!拾禾,等放倒了雇收割机来拾禾。”

    万峰没再说什么,在韩广家铺行李他走出屋子,在詹红贵家的院子里东看看西看看。

    院子东边贴着墙根有一个鸡架,里面养了十多只鸡,其中有一只红冠子公鸡,可能万峰面生得很它不认识,因此当万峰走近的时候警惕地盯着万峰。

    万峰没搭理鸡视眈眈的公鸡,走过鸡架来到猪圈外。

    猪圈里有一个二百多斤的小猪,小猪一看有人出现以为是来给它送吃的,噌地就从猪圈里趴出来了。小猪跑到猪槽子跟前发现猪槽子里连片菜叶都没有,就开始哼哼地发出抗议。

    这离过年也就三个来月了,这猪长得有点小呀。

    冬天的猪几乎生长速度就慢了,这头猪再有个三十二十斤够它长了,到杀过年猪的时候撑死也就二百三十多斤。

    这算是小猪了。

    虽然那时候的猪没有后世的猪长得大,但不超过二百五十斤的猪怎么看都小了点。

    万峰摇摇头,幸亏詹家就四口人,人少吃的少。

    这要是十多个人的大家口,这么点小猪年过完了估计也就差不多了。

    詹石头从院子外面突突地跑了回来。

    “带叔叔到你家的地里去看看。”

    詹石头摇头:“记不住道。”

    “你看,我就说你的小废材吧,你还不承认,连你家地都记不住。”

    &n



第1193章 村霸
    “嫂子您好!”万峰很礼貌地和安丽枝打招呼。

    “妈!万叔叔租咱们家房子住。”女人天生就是最快,詹玲才十二岁,已经有了小快嘴的雏形。

    “万叔叔还给我们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这个时候詹石头必须要显示一下他的存在感了,只是这货眼睛的格局就小了许多,光认识吃了。

    不但说还有实际行动。

    詹石头从兜里掏出一块奶糖扒开糖纸就要往他妈的嘴里塞,被他妈一巴掌拍了回去。

    “嫂子,我是外地来到你们慢吉他村办事儿的,要在你家住三天。”

    “万叔叔一天给咱们一百元。”詹玲嘴又快了。

    安丽枝的手一哆嗦,一天给一百元,三天就是三百元,这…

    这好像和天生掉馅饼没什么区别呀。

    三百元足够她家过半年好日子了,要是勒勒裤腰带一年的花销也够了。

    “兄弟,你们在咱们村干啥呀”

    “确切地说是接一艘拉大豆的船,船要大后天才能来。”

    安丽枝疑惑了:“那怎么跑到慢吉他这个码头来卸货呀”

    平日收粮的都是从这个码头往外运,这还是头一回有从这个码头往下卸大豆的。

    “我也不清楚为什么会选在这里,嫂子!你家地现在收了多少了有一半没有”

    “我家的情况你也看到了,你大哥一只手干不了,就我自己,我这身体也不是太好,一天只能割倒半亩地,现在干了五天了,还有五亩地吧。”

    我去,七亩半地才割了二亩班,照她这速度靠她自己还得十天才能割完。

    再过十天龙江就该落雪了呀。

    “再过十天弄不好就该下雪了,这不赶趟呀”

    安丽枝叹了口气:“今年开镰的时候就完了两天,要不也不至于耽误。”

    “嫂子,你们家这点地就算是丰收年也剩不多少钱,不如租给别人多好。”

    “租给别人这划拉都划拉不着呢还能租给别人,再说租给别人自己一年到头鸡鸭鹅狗的吃啥人吃啥”

    到底是农民,他们的意识里除了种地就不知道干什么了。
1...390391392393394...9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