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果开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妖僧花无缺
须得时刻谨记。
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门极为强大的道法。
“五鬼阴兵法。”
“剪纸成兵术。”
有这两门道术傍身,不论杀人还是傍身,都还算稳妥。
眼下欠缺的,就是应对‘犁头咒’这些阴毒咒法的手段。
“白云观、抱一观的传承中,有防备跟破解的法门,这些日也该钻研一二。”
陈季川心中想着。
又陷入修行当中。
……
接下来的时日。
陈季川一如往常的低调。
人在宝芝林中,除了孙四海等寥寥几人之外,谁都不知道,昔日降魔卫道而死的宝芝林祖师陈季川,竟还活着!
宝芝林弟子都不知道,就更别说宝芝林之外了。
陈季川临死前,从白云观、抱一观看了不少典籍,得了许多真传。
此时死而复生,搞得跟刻意骗二派的传承一样。
陈季川有嘴说不清,也不好意思再去见他们。
只能默默祝福,各自安好。
时间一点点过去。
大梁依旧混乱不堪,陈季川埋头修炼。等到有一定的自保之力后,又使用‘换形法’改换容貌身份,出眉山府四处历练、见识。
闭门造车不可取。
特别是化劲功夫。
这是杀人术,一日不练拳手就生了,十日不打人也要手生。
非得多练、多打。
此外。
内功修行也要与人多交流,才好进步。
……
咸淳十年。
陈季川重临大梁世界,重返十八岁。
同年。
咸淳帝驾崩,九子争龙。
咸淳二十五年。
咸淳帝驾崩后第十五年,八皇子郑年横扫八荒、统一六合,结束了天下纷乱,正式登基为帝,改元‘建炎’。
以咸淳帝驾崩第二年为‘建炎元年’。
咸淳二十五年,即为建炎十四年。
这一年。
陈季川三十三岁,骨龄二十五,内功四层,外功五层,道法四层。
建炎三十六年。
陈季川五十五岁,骨龄三十六岁,内功六层,外功七层,道法五层,恢复到前世巅峰。
到了此时,要想再进一步,就不简单了。
……
“内功修行,胎息、后天,都是炼精化气的过程。每日吃下许多食物,通过修炼,化为内息、内力。随着修炼,松散内息化为凝实内力,内力越来越强,打通一条条经脉,直至后天大成。”
“也就是内功第六层。”
无名山上,陈季川盘坐山巅,思索前路。
他这些年走南闯北,与许多高手交流、切磋,对内功修行又多了许多领悟。
外功达到化劲之后,依靠‘虎豹雷音’等等手段,震荡骨髓,锻炼骨髓,以期进一步强大。
前路虽然不算明朗,但目前来说,还有路可走,有提升的空间。
而内功修炼到第六层,后天大成,却有一道天埑横亘。
不突破,很难进步。
当初暗劲入化劲,陈季川花费极大精力、许多岁月。
这次也一样。
被拦在门槛外。
“我功成化劲,劲力通达全身,配合内力,轻而易举就能打通全身经脉,甚至连脸上细微经络都能畅通无阻。”
“但后天入先天,须得开辟丹田,将‘神’请入其中,与内力融合,从此内力通神,能如臂使,化为先天真元。”
陈季川皱着眉。
开辟丹田——神入丹田——融合内力。
这一切说来简单,实则玄乎的很。
怎么开辟丹田?
神怎么进入丹田?
又怎么能跟内力融合?
这些细究起来,全是空白。陈季川搜寻不少典籍,其中有对于先天的描述,也请教过先天高手,询问了许多疑惑。
但看的越多,问的越多,反而更加迷惑、茫然。
前些日。
陈季川去请教一位常在‘孟龙山’上修行的大宗师‘安济世’,大宗师冲他笑着,给了他四个字:“只可意会。”
然后带他去看了孟龙山一处崖壁上,历代先天宗师留下的剑痕、刀痕、文字。
陈季川看了三日。
浑浑噩噩。
什么都没记下,出了孟龙山,好几日才晃过神来,似乎明白些什么,又好似什么都没明白。
随意寻了一座山头,枯坐数日,似有所得。
往后继续行走人间,游历山川,与人鏖战。
三年。
三年。
又三年。
……
岁月如白驹过隙。
建炎四十五年。
帝崩。
太子郑昚继位,次年改元‘隆兴’,开启了长达三十年的‘隆兴之治’,后世将隆兴年与建炎年并称‘建隆盛世’。
隆兴元年。
陈季川回到代县。
武动‘神扑刀’,内力随心而动,任意挥洒。不知多久,不知何时,陈季川停下,感应自身,就见丹田已开,内力奔流似如海,一点‘神’落。
“先天。”
“成了。”
陈季川脸上露出笑容。
这一年,他六十五岁,骨龄四十一,内功七层,外功七层,道法六层。
前所未有的强大。
开辟出新的巅峰。
……
从道果开始 第七十三章 飞刀转向,先天元一!【感谢‘书荒谁知道’的万赏!】
“先天。”
陈季川站在院中,感受体内如火如荼的内力。
汹涌、跳跃、不停歇。
从未有过的充实,也让陈季川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活力跟强大。
“丹田开辟。”
“神与气和。”
“这就是先天吗?”
陈季川手上攥着一柄飞刀,将内力融入其中,猛地掷出。
嗤!
飞刀激射。
在半道上,陈季川心念动,感应到附着在飞刀中的先天内力,强行干预。
“转!”
“转转转!”
就见笔直而去的飞刀,竟在空中突兀偏移,像是打了个水漂,划过一个完美的弧度,绕开树木,射中墙壁。
“隔空御物!”
“先天手段!”
陈季川面上泛光,欢喜不已。
道法修行。
即使达到出窍境,甚至达到出窍境中的高深层次,可以在黑夜自由游荡,在天上慢慢飞行。
但精神干涉现实的能力依旧有限。
隔空御物。
向来只是传说。
现世当中,还从未听说过哪个单单修行道法的,能有‘驱物’的本事。
但先天不同。
神与气和。
内力通神,能随心所欲。通过内力这座桥梁,就能隔空驱动物体。
各种战斗技巧。
包括生命潜能。
与先天之前有极大不同。
可谓一天一地。
“吼!”
“吼!”
院中。
两只老虎晒着太阳,见飞刀转向,懒洋洋的扭头冲陈季川叫唤一声。
这是二班。
兄弟两个如今也有一百六十二岁,这一生快要走到尽头。到老了,也懒得动弹,更愿意在陈季川这院子中趴着,晒晒太阳。
见陈季川突破先天。
二班也不起身,敷衍一声,又把脑袋放回去。
好生惬意。
“恭喜师爷,晋升先天!”
孙四海立在院中,见飞刀转向,神色一震,来到陈季川跟前,忙的道贺。
心中又惊又喜。
自家这位师爷,四十七年前魂飞魄散,未料竟有起死回生之法,逆天改命。
孙四海犹记得。
咸淳十年。
他来师爷院中修行,见着一个身形佝偻的青年时的情景。
他想。
师爷保全性命,但肉身也被摧残的不像话,弯腰驼背,定命不久矣。而且一身修为道行,也都随着死而复生,而烟消云散。
这等逆天之法,岂会没有种种隐患?
可谁曾想。
时隔四十六年,师爷不但没死,反而越活越年轻,修为上还更进一步,修成先天。
属实令人难置信。
若是从度宗年间算起,师爷活到今日,已经有一百三十一岁。放在寻常百姓家,已经是府县官员明面上都要恭敬几分的‘人瑞’。
即使在习武之人、道家高人当中,这个年岁,也称得上高寿。
但再看看师爷。
分明就是个三四十岁的棒小伙儿,哪里有半点老态?!
“匪夷所思!”
“匪夷所思!”
孙四海心中直呼。
“长久后浪推前浪。”
“你已经走在我前头了。”
陈季川晋升先天,心中也有喜悦,看向孙四海,难得打趣道。
姓名:孙四海
外号:拳镇山河
年龄:99
等级:9
法术:陈门七十二绝艺(第九层)
……
孙四海十五岁拜入宝芝林,投在陈季川第四弟子花大方门下。
天资纵横。
习武三十年,于四十五岁之龄突破化劲,成为宝芝林继陈季川之后,第二位化劲宗师。
化劲之后,又五十四年。
连破两道门槛,达到化劲当中极高层次。
放在始安郡,是为九品。
放在大梁,就是化劲大宗师,人称‘脚踢中原,拳镇南北’,近些年来,无人敢当其锋芒。
武道造诣上,早就将陈季川甩在身后。
“师爷莫说笑。”
“师爷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四海只不过在外功一道上略有建树,不能比。”
孙四海也笑着。
他如今也有九十九岁,在陈季川面前,不再是以往毕恭毕敬的样子。
七八岁的孩童被十八九岁的少年瞪一眼就要瑟瑟发抖,二十来岁的青年看到四五十岁的中年要矮上一头,三四十岁的中年见着六七十的老人,也要带着恭敬。
但九十九岁,跟一百三十一岁。
年岁虽说差了三十多。
但其实都是百岁老人,心理上更为平等。
孙四海心中对陈季川这位师爷依旧恭敬,但平时交谈,也不会时时刻刻谨小慎微。
拳镇山河,自有宗师风范。
“是啊。”
“专精一道。”
“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陈季川看着孙四海,心中感慨。
宝芝林中传承不少。
有外功。
有内功。
有道法。
放眼天下门派、道脉,也能排的上号,门门功法、道法也不是大路货色。以孙四海在宝芝林中的地位,完全可以接触到。
但他这些年来,自始至终,都倾心于《陈门七十二绝艺》。
苦修外功。
绝不分心。
如此方有今日成就,倘若中途分心,也许也能成就化劲,但想要达到八级、九级,只怕就力有未逮了。
“我时间多,无所谓。”
“但老五没那么多时间,最好还是专精一道为好,免得精力分散,样样通样样稀松。”
陈季川想到陈少河。
心下决定,等过些时日,就要让他在外功、内功、道法三条道路上,选一条深入钻研。
其他的暂且放下。
省的到老了,一无所成,空悲切。
心中想着。
面上不表。
陈季川、孙四海师爷孙两个闲聊着,时而谈论宝芝林的发展,时而探讨化劲心得。二班在旁趴着,舒服的直打哈欠。
半点也没有山中之王的霸气。
也绝不看出,这两货竟是数十年前横行眉山的八大王中的‘铁拳王’、‘铁掌王’。
等到天昏暗。
孙四海才告辞离去。
……
陈季川盘坐院中,感悟先天玄妙。
后天入先天,并非万事大吉。
学无止境。
武无止境。
即使成就先天,往后也许继续修行。陈季川求得不是一世,而是永生。
先天远远不够。
“丹田开辟。”
“神入丹田。”
“神与气和。”
“这是先天。而先天第一阶段的修行,就是要将先天内力壮大,充斥丹田,使得丹田向外扩张,直到极限,方能达到先天第二阶段。这个过程中,‘神’与内力不断融合,不断被淬炼,先天内力的性质逐渐转化,从内力化为真元,第二个阶段也就成了。”
这是水磨工夫。
精力上的消耗还好,唯独需要不少时日苦熬。
“这样说来,《元一功》倒是一等一的辅助功法。”
陈季川心念动。
数十年修行,《元一功》六层内力随之而动,转入《神扑刀》运功路线。好似溪流并入江河,顺着江河融入大海,来到丹田当中,被同化为《神扑刀》内力,被淬炼成先天内力。
原先还显得有些稀薄的先天内力,顷刻猛涨将近四成,将新开辟的丹田都撑大不少。
“好!”
陈季川眼中明亮,不由叫好。
他这些年被卡在后天大成,内力难寸进。于是就将他从谭张处得来的《元一功》上手修行。
达到后天大成后。
他也曾尝试将元一功内力融入神扑刀内力,以期突破先天。可惜险些将经脉撑破,也没见突破的一丝一毫征兆。
陈季川只得停下。
如今成就先天,《元一功》终于体现用处。
“《元一功》练出的内力醇和,不会跟其他功法冲突。今后,等到《神扑刀》练到瓶颈时,继续修炼《元一功》积攒内力,等神扑刀突破,内里嫁接过来,刚突破就能有不小成就。”
陈季川心中欢喜。
这样他平日里就能有两倍的修炼速度,到了瓶颈时,也在为突破之后默默积累,半点时间也不会浪费。
“完美!”
陈季川大笑三声,继续修行、巩固。
《神扑刀》、《元一功》并行不悖,他一心二用,同时修行。
一晃。
三天过去。
……
ps:明天中午十二点上架,妖僧提前求个首订,感激不尽!
从道果开始 第七十四章 栖真子,你看看我是谁?!【感谢‘Lee饼干’万赏!】
这天清晨。
陈季川取出铜镜,将手一指,口中疾道:“天皇敕日演法真,九天五色祥云降,金光蛟洁乾坤照,万神奉召赴龙华,降坛全依铁口断,不得隐形说虚言,天皇仙神三七字,圆满呈光地下书。吾奏昊天上帝元神降光急急律令。”
圆光显化。
立时就出现层峦叠嶂之所在,山峦起伏,人烟稀少,仅有一个个部落生存当中,显出几分蛮荒气息。
宝芝林院中。
孙四海、金胜古站在两侧,陈季川拿着铜镜问二人:“知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他行走江湖,走的都是人多的地方,高手汇聚的地方。
镜中显现的方位人烟稀少,陈季川没什么概念。
“这里多山多蛮民。”
“应该是安南都护府的地境。安南多黎人,藏在深山中,最难教化,朝廷、道门、佛门、武林的势力都难渗透进去,极为封闭。”
孙四海思索片刻道。
金胜古飞南逐北,见识更多,张口说道:“这里是安南松平县境内,那座形似龙马的高山,就是飞仙山,据说曾有一位仙人驾驭龙马至此,善行圆满飞升仙界。龙马滞留,化为大山,故此称作‘飞仙山’。”
姓名:金胜古(雕)
年龄:94
等级:7
天赋:化人(7);御风(7);
法术:太阴炼形法(第七层);呼风术(第七层);陈门七十二绝艺(第六层);冲霄剑术(第六层)
时隔四十七年。
金胜古依旧是冷峻中年模样。当年他跟随陈季川,率先杀入通神观,被栖真子重创,留下暗伤。
这些年。
经过陈季川医治,以及金胜古自身调养,总算消弭不少。
但外功、内功实力却难寸进,还停留在四十多年前的层次。
比起孙四海多有不如。
倒是专一修行‘太阴炼形法’后成就不小,修成出窍境,有了不小的能耐,‘呼风术’配合他的‘御风’天赋,即使对上八级人物,也能有一战之力,飞行速度也更快。
“师爷,妖道就藏在此处?”
孙四海看向陈季川问道。
“不错。”
“论道行,我不如栖真子。但他曾杀我一次,因果牵系,‘圆光术’不会查错。”
陈季川点头道。
当年。
栖真子拿‘犁头咒’来杀他,害他被送去白云观,求妙法、宏远救治,一次次大叫着昏倒过去,丢死人了。
潜山一战。
宝芝林弟子有所死伤,金胜古也被重创,险些身死。
陈季川就更别说了,在那一役中魂飞魄散,白白耗费一万源力,苦心修炼的‘五鬼阴兵法’也被破去。
可谓损失惨重。
时隔四十七年,依旧心气难平。这次晋升先天,圆光术也有些许精进,总算查出栖真子藏身所在。
俗话说:好人不长命,祸害留千年。
这话果然不错。
栖真子坏事做尽,面对多方围攻,却还能逃出通神观。而且从陈季川初遇栖真子的时间点来估算,这个老不死的眼下只怕都快两百岁。
可真是‘老不死’了!
“那还等什么?”
“直接杀过去!”
孙四海眼中有戾气。
当年一战,宝芝林死伤弟子中,一个是他亲传,还有个是他长子,当时痛心疾首,事后也曾利用自己的威望,利用宝芝林的权势,满天下的寻找栖真子的下落。
但都没什么消息。
如今寻着,也按捺不住。
“正有此意!”
陈季川见状笑着,看向金胜古:“驮的动我们两个吗?”
陈季川跟孙四海都是外功高手,一身肌肉筋骨密度极大。拿陈季川来说,看着只有一百三四十斤的样子,实际上体重超过两百斤。
孙四海实力在他之上,体重也在他之上。
四五百斤的重量,再加上兵器,也不知道金胜古能不能驮动。
“没问题。”
“就是速度慢些。”
金胜古回道。
旋即纵身一跃,就化为原形,一座金雕遮天蔽日,那爪子足有石磨那么大。
“走!”
陈季川、孙四海各自取了兵刃,等金胜古低空飞过时,脚下用劲,蹿高起来抓住金胜古爪子,一抛一荡,落在背上。
金胜古调转方向。
双翅震动,御风飞翔,直奔安南飞仙山去。
……
安南。
飞仙山。
栖真子垂垂老矣,白发枯槁,形销骨立。
山外,阵阵吟诵声传来,赞颂仙神的伟大。
山中,道观中。
玉面神像又被立起,跟四十七年前通神观中的那一尊没什么两样。
当年。
栖真子被杀的狼狈而逃,不敢停歇,一路往南,直到出了中原,出了南境,来到最南面的飞仙山。
被龙马吸引,被飞仙的传说吸引,在此落脚,重建基业。
时隔四十七年。
北望中原。
栖真子依旧觉得有些憋屈,意难平、怒难消。
“长生无望。”
“临死之前,老道我也要让当年鼠辈付出代价!”
栖真子盘坐。
自觉长生无望,却依旧不愿放弃,将通神观中的秘法一一尝试,不论是歹毒的,还是更歹毒的,全都不忌讳。
在这山峦起伏、山蛮错落的松平县内外。
以栖真子的道行,无人可制。
他不急着去报复。
毕竟。
当年围攻通神观的‘带头大哥’已经魂飞魄散,其他的,不论是追杀他的麻衣道人,还是抢走玉龙果树的惠丰和尚,在他心中,都比不得长生重要。
越老越怕死。
越强越怕死。
栖真子既老又强,能够想象他对死亡的畏惧。
这些年来。
他尝试了许多恶毒阴狠的秘法,勉强活命至今。但生命之火已然黯淡,到了如今,已经再难回天。
“再试试!”
“再试试!”
“最后一次!最后再试一次,要是还不行,就去报仇!”
栖真子又一次对自己说出‘最后一次’的话语。
站起身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