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法宝商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远山梦
因而,唐君逸在栖霞宗的修炼生涯里,已经是相当的活络了。
他在栖霞宗外,类似天台宗的芦笛镇的霞山镇上,已经有了一间店铺,经营修真物品的买卖。
而天璇长老对自己这个孙子的这个做法相当赞成,在唐君逸生意的起始阶段时给他襄助了一些灵石。
这唐君逸不愧是天璇长老在孙子辈中,他最为看好的。
当他知道,符箭竟是面前这个,年纪比他小几岁的没啥背*景的小修鼓捣出来的,震惊之后,他立即表现出他的眼光和手腕来。
他马上把陈德看做潜力巨大而值得交往、扶持的道友,因而他在与陈德的随后的长谈中,就把自己这几年在修真商界获得的,对陈德有益的经验,倾囊相授。
陈德无疑是初涉修真商界,经验浅薄,有人传授经验,对他而言可谓是久旱逢甘霖。
因而唐君逸与他的第一次见面,双方都给对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颇有一见如故之感。
唐君逸的一些观点,给陈德留下了深刻印象。
唐君逸说,在修真界最紧要的就是实力,这修真界的圭臬之一就是以实力为尊。
而在修真界行商,拥有足够的财力,就是在修真商界拥有一席之地,及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的基石。故而在修真商界,有一条很紧要,就是门面,因为门面就是实力的外在体现。
然后,他问陈德,现在是如何做生意的。陈德就答道:摆摊呗。
这唐君逸就说,这样做生意格局太小。
这句话对陈德触动很大。
在唐君逸告辞后,陈德思考了一番,有了自己的决断:首先要有自己的门面,其次得有自己的人马。
伶俐的小兰,明白了陈德要把生意做大,第一步就是要先确定下门面来。
在小兰的留意下,终于找到一间合适的门面。
这家门店原来属于一位天台宗拓海境修士,他在筹集到足够的资源后,准备闭死关突破到虹丹境。
因为寿元将尽,如不能突破到虹丹境,他将坐化于闭关之处,故而就将自己经营多年的门店低价转让。
这个门店离芦兰居比较远,不过却更靠近修士们摆摊的位置,离修真黑市也不远,位置不错。
盘下门店所花费的倒是不多,共三千多灵石。
原来这间店,它售卖的东西算是比较齐全的。
丹药方面约一千五百灵石,主要是养脉境和展窍境所用丹药,而拓海境丹药,估计原来的店主全拿去自用了。
一千灵石左右的符纸、符箓、法器。
还有接近一千灵石的灵草、灵药、灵才、妖兽材料。
原店主因准备坐死关,要早些出手,也想结个善缘,故而要价不高,如果这些东西按正常市价出售,能卖到五千多灵石。
陈德一边感谢这位拓海境前辈,一边真心祝福他早日突破到虹丹境。
定下店面后,陈德斟酌了一番,也叫小兰帮他想一想自家门店的名字。
最后他决定取名:德宝斋。
因为陈德名字里有个“德”字,而且“德宝”与“得宝”同音,听着也顺耳。
选了一个日子,陈德特地去找张庭远,跟张叔商谈一件大事。
就是要请他做德宝斋的大掌柜。
看到陈德来找他,张庭远很高兴,因为前几天刚从小兰那里拿到制作符箭的工钱。
张家每人都有几十灵石,全家人得到的灵石如果换成银子,得有上万两。
不过,陈德坐稳后,说是要请他当店铺的掌柜,张庭远可就为难了。
他诚恳地对这个越发了得的后辈说道:“阿德啊,不是张叔不肯帮你。这你是知道的,张叔以前主要是给人运货,挣的是运费,没当过掌柜。这修真物件可比凡俗的东西金贵多了,一颗灵石就能换百两银子,稍有差错,不知会赔多少银子。张叔怕耽误你的生意,我看是不行的。”
来找张庭远之前,陈德就预料到情况可能会是这样。
因为张叔这人比较厚道,而且张家的人都是比较厚道的。
不过,陈德要想把德宝斋开起来,就要有自己能信得过的人。
经商之道,用人的最重要的法则之一就是诚信、信任。
如果信任、诚信的基石有瑕,极易满盘皆输。
如果有人好心给陈德介绍一个经商好手,说他如何厉害、纵横商海如履平地、赚灵石如探囊取物,而陈德对对方的为人处世、家境背*景一无所知,而陈德本身又初涉商海,他可不敢莽撞地录用此人。
他灵石再多,也不敢拿自己的灵石这样玩,何况他现在还没有赚到多少灵石。
本事越大的人,如果诚信欠缺,到时给东家造成的损失就越大!
现在,张叔怕自己干不好,就不想接下这个差事,这就是厚道人的处事方式了。
那么,陈德该怎么办呢?
一时间,让陈德去找别人,陈德还真的不知要到哪里去找。
而且,关键是,陈德如此忙碌,哪有时间去甄别、考究别人的人品、为人。
虽然张叔没做过掌柜,可是当初在千业镇为商家运货时,却也接触过许多生意人,里面就有不少是掌柜的。
张叔毕竟是几十岁的人了,经历的风雨不少,阅历自然丰富,说夸张一点,他走过的桥比陈德走过的路都多。
在生意的起步阶段,如果张叔帮着陈德张罗生意,以他的经验和稳重,比起陈德自己操持生意肯定要稳当一些。
现在的问题就是,张叔对自己没有把握的事,他是不肯答应的。
最强法宝商 第158章 老掌柜的提议
但是如果他答应了,他自是会尽心尽力去做好。
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想到了这些,陈德对张庭远说道:“张叔,我也是第一次开店,没啥经验。不过,你是长辈,以前接触过许多生意人,经历的事情比我多多了,你做这个掌柜就是帮我的忙了。”
张庭远听了陈德的话,虽然有些意动,但是他毕竟不是冲动的年轻人,就说道:“阿德啊,你这是有点勉为其难了,张叔不是怕辛苦,这方面我的确没有把握,你最好是另请高明。”
陈德仍不死心,他说道:“张叔如果怕开头不易,可以到其他店铺去逛,去看看人家是怎样做的。我可以让小兰给你支取些灵石,方便你到那些店里去观摩一番。”
张庭远仍是摆手道:“阿德,不成的,不成的。你可是在难为张叔啊!”
见未能说动张庭远,陈德只好作罢,告辞。
陈德并未放弃,他找到张之良,把组建德宝斋的打算与他说了。
张之良先是很吃惊,然后很高兴。
而且他想到了自己二哥、姐姐、妹妹,他们除了前段时间,帮着做些符箭外,平日里就没什么事做。
陈德要建立德宝斋,对于赋闲在家的他们,就是个好消息啊。
心念至此,张之良就说道:“阿德,你总是让人吃惊,之后总是有些好处。你看这样可好,我二哥、我姐、我妹,现在都闲在家里,就让他们到店里,帮忙打理生意吧?”
陈德一听,心道:对啊!
他立即答道:“哎呀!我之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只要他们愿意,我可是求之不得的,德宝斋里就有足够的人手了。”
年轻人毕竟更有冲劲,之后,张之良听到陈德说起,他父亲不肯接过掌柜的职位时,他就觉得父亲过于谨慎了。
张之良胆气比较豪壮,就此事他说道:“开始不会做掌柜,但是做了几个月后,自然就会了。”
他倒是一点都不担心会赔本。
陈德看到好友非常支持自己的想法,对于此事,他又想出了一个对张叔有扶助的办法,就说道:“我看这样,如果原来这间店的掌柜和小二愿意留下来的话,就让他们帮张叔一起打理这间店。就是管账的活,由小兰来管账。”
张之良一听,眼睛就亮了起来,不过他的眼神又很快暗了下来。
他说道:“对啊,这样的话,差不多是万无一失了!不过,阿德,你就要多付很多工钱了,这样你划不划得来?”
“工钱?”陈德对此倒是不在意,他说道:“生意如果做得顺利,我们以后可能还要雇请更多的人,现在多付些工钱留住些人,到时就能派上用场了,不至于要用人时会抓瞎。”
听到这番话,张之良甚是惊讶,开玩笑道:“呦!小财主要变成小东家,然后就是大东家了!”
陈德就“嘿嘿”地笑。
张之良也明白陈德来找他,就是想让他去劝说张叔过来帮忙,就说道:“好吧,我去和我爹再说一说这事,让他老人家帮一帮你这个将来的大东家、大财主!”
两人分头行事。
张之良自去找他爹说项去了,陈德便带着小兰登门拜访,找到了原来的掌柜。
原来这间店的掌柜叫戴安贤。
他有五十来岁了,一直都是他在主持这间店面的生意。
原先,他很早就听说,东家可能要坐死关,要把门面盘出去,一直没有动静后,他以为此事已经过去。
可是当东家筹集到足够资源后,立即准备闭关,马上*将店面转让时,他就有些措手不及。
其实,是因他在此间操劳多年,早已对这间店,有了很深的情感和依赖,下意识里,他就不愿这间店被卖掉。
戴安贤正惆怅地赋闲于家中时,听到接手的新东家上门拜访,熟稔人情往来的他,隐约就觉得有好事上门。
果然,年轻得过分的新东家带着一个更年轻的小姑娘登门,请他回去照看生意。
只是他回去以后,就是二掌柜的地位了,预定的大掌柜姓张。
陈德为了表示诚意,表示如果戴安贤回去,月俸将涨半成。
戴安贤欣然接受,而且相当满意,因为新东家立马就给他涨了半成的薪水。
戴安贤答应下来之后,陈德马上就给了他一个任务。
就是将原来店里的老雇员,那些他满意的就尽量拉回来,并许给他们涨半成的月俸。而原来就觉得不行的,就免了。
张之良回去和他爹磨了几回,加上陈德那边,除了原来的掌柜戴安贤外,又请到了原来这间店里,最得力的雇员花嘉义。
张庭远终于被说动,接过大掌柜的职位,帮陈德把关。
老爹加入德宝斋后,张之良的二哥张之栋、姐张之玉、妹张之华全都愿意加入,成了老爹的手下。
人员齐整后,再把整个店铺修葺一新,然后选了个好日子,作为大掌柜的,张庭远亲自把德宝斋的牌匾挂上。
至此,德宝斋正式开张。
德宝斋开张,小兰可以说是最高兴的人了,因为她再也不用在外面摆摊了。
免了风吹雨淋之苦,对于爱惜自己肌肤的女孩子来说,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整日里就数她笑得最开心。
德宝斋刚开张的头几天,生意相当的清淡。
因为盘让、修葺店面,歇业多天,导致老主顾大量流失。
不过,生意很快好转。
宗门的低阶修士们发现在摆摊处找不到伶俐、乖巧的小兰了,有人看到小兰已经坐镇在德宝斋里,陆陆续续地,这些人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德宝斋。
因为习惯上,店里的东西总是比地摊上的东西要贵,当他们看到符纸、符箓、符箭都未涨价时,就都放心了。
再加上以前的老主顾开始回头光顾,生意一天一天地好起来。
生意惨淡的那几天,德宝斋里资历最老的两人,戴安贤、花嘉义心里都比较紧张。
因为,他们都知道,曾有一些店铺在换东家后,生意一落千丈,最后竟不得不关门了事。
门可罗雀的那几天,他们不由得不担心。
生意渐渐好转,上门的主顾越来越多,尤其与以往不同的是,展窍境的小修特别多,这一点比较奇怪。
因为,作为人数最多的展窍境的小修,大多囊中羞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般是不会选择进店购物的,因地摊的东西更便宜。
戴安贤发现这些小修进来后,大多直奔摆放符纸、符箓、符箭的柜台,似乎熟门熟路一般。
并且,德宝斋内的这些符纸、符箓、符箭的卖价可是比外面的地摊要贵的。
这使得戴安贤就比较留心了。
陈德为了保持“怪修士”的神秘感,就没有向戴安贤说明这些符纸、符箓、符箭的来源。
它们的进货就由张庭远、小兰负责,店内其他物品的进货,自然仍是戴安贤全部负责。
因为,陈德准备在德宝斋的生意稳定下来后,将符箭涨价,而保持一些“怪修士”的神秘背*景,陈德就觉得涨起价来没啥心理负担。
因为“怪修士”涨起价来,自然是可以理直气壮的!
缘由就是,这才符合脾气怪异的“怪修士前辈”的秉性啊!
因陈德心里有个小九九,他不想涨价后,被人骂做小财迷。
戴安贤是生意场的老手,又没有刻意隐瞒他,故而他很快就猜测到,在低阶修士中大卖、大火的符箭,就是由他的年轻得过分的新东家鼓捣出来的。
戴安贤在震惊的同时,也对德宝斋的前景分外看好。
他就有了将一些以前就有的想法,提出来与陈德商量的意思。
以前的东家出身于天台宗的蕴物宫,对于灵才自是非常的熟稔,但是对阵法、符箓、丹药、灵草、法器、法诀等方面就不熟悉。
而开门做生意,经常有不少修士找上门来,要做些非成品类的生意,比如:售卖或寄卖些罕见、珍贵的灵草、灵药;定制特别的丹药、解毒药;定制特殊的阵盘、符箓;寄卖或*灵才;售卖或*法术、法诀;等等。
这种时候,原来的东家除了灵才生意外,其他的基本不接,就失去了许多生意,戴安贤觉得殊为可惜。
这一天,吃饭前,陈德到店面转时,戴安贤就把他拉到密室里,向他郑重地提出这个问题。
戴安贤所说的那一堆生意,陈德初涉商海、又是修真雏儿,基本上他都没有接触过,有些名堂甚至还是第一次听说,他自然一点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些生意。
不过,他明白的一点就是,戴安贤这位老掌柜提出的,要接这些生意做,这是对德宝斋未来的生意空间,有极大好处的。
戴安贤说完后,陈德就在那里沉思:丹符器阵,修真四艺,要精通一样所需付出的精力、财力都堪称巨大,注定修士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戴安贤提出的这些生意,需要在修真四艺有这方面的专才、大才,才可接洽。
想到这,陈德似乎抓到了将生意做大的一个关键。
最强法宝商 第159章 未雨绸缪
戴安贤看着陈德在思考,他在等年轻东家的决断,心里有些期待。
陈德理清了思路,对自己的二掌柜说道:“戴掌柜说得很好,这些生意我们该接,而且要做得漂亮,这样我们就可以接着做这样的生意,就有更多的灵石赚。”
戴安贤听到陈德如此回答,放心了一半。
陈德接着说:“如果我们要接下这些生意,就要有在修真四艺上的大家坐镇。”
戴安贤听此言,基本上放心了:东家是很年轻,但是他却知道了德宝斋要做大生意的要点。
戴安贤试探着问道:“东家,你看我们接下去要如何做呢?”
陈德心想:店家要做大生意,就是要有在修真四艺上厉害的人,那就是要请人呗,只是要请这样的人养在德宝斋里,每个月的月俸可就不得了,而且戴安贤提到的那些生意,有时可能一个月一单也没有,那又该如何是好呢?先看看二掌柜有何办法吧。
陈德就转而把这个问题抛到戴安贤处,他问道:“戴掌柜,你看这方面该如何请人?”
戴安贤提出这个提议,自然是考虑过解决办法,他知道那些修真大商行里,专门雇请有各个行当的大师坐镇,以现在德宝斋的实力,雇请大师级的人物肯定是不行的,那就不如请些供奉吧。
想到这,他就说:“东家,不如我们请些人做德宝斋的供奉,就能解决好这些问题。”
“供奉?”听到这个词,陈德就感觉不好,因为“供奉”意味着地位很高,有些超然的味道,那样的话,在生意运作中就不好掌控、差遣。
而且请他们出动时往往是要起关键作用的,地位过于超然的话,陈德认为所起的作用会打折扣。
陈德脑子转动起来,搜肠刮肚地好容易才想到了另一个词,用作职位应该比“供奉”好得多。
“德宝斋现在请供奉,我认为还不到时候,不如我们另设一职位。”陈德没有直接否定“供奉”,他婉转地提出另一种职位的设置,他接着说道:
“我们把接这些生意时,为德宝斋把关的人称作鉴宝师,需要他们把关时就请他们出来,平日里无需在店中坐镇,只是定期给他们支付报酬即可,你看如何?”
戴安贤听了陈德的这番话,仔细一想,就觉得这年轻的东家果然不简单,他也猜测到陈德对于请“供奉”可能有所顾忌,对“鉴宝师”这样的职位设定,他也认为符合目前德宝斋的状况,就点头道:
“东家说的极有道理,老戴完全赞同。”
想到就做。当晚在芦兰居吃饭时,陈德就把这个想法提出来。
结果又是一片惊讶的面孔看着陈德,张之良就说了:“阿德你又搞些新名堂出来了!延请这样的人,可是开销不小的,刚开张的德宝斋能吃得消吗?”
陈德解释道:“并不是请他们每天坐镇店里,所以不用按月开支月俸,有需要时才请他们出来把关,按一定时间期限给他们支付薪金即可,这样一来有个缓冲期,德宝斋应该能负担起来。”
顿一下,看一眼大家若有所悟的表情,陈德接着说:
“德宝斋如要壮大,赚到更多的灵石,一定要在修真四艺上都有能者、大家坐镇。现在生意未做开、财力微薄,尚不能请他们到店里坐镇,但是如果现在不着手接触、留意、延请这方面的能者,到真正需要的时候就会措手不及、两眼一抹黑,影响大生意。就算是现在就开始未雨绸缪把!”
二哥张之栋看着这个和弟弟同年的少年,惊讶地说道:“阿德,德宝斋刚开张你就想到以后了,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一小半是我想的。”陈德答道:“是戴掌柜提出的提议,他在这行有几十年经验了,我想他的话自然有道理。”
张之良从来都是好友的死党,陈德的决断自然是鼎力支持,胆气豪壮的他就说道:“只要想办法让德宝斋越做越大,就能赚到更多的灵石,然后我和阿德,就可以成为东玄大陆的大修士!”
正做沉思状的陈德,忽听到好友这番豪气干云的言语,心中豪情也被点燃了:“财侣法地”,把“财”字弄得妥妥帖帖的,修炼起来那还不一马平川!?他精神一振,顿时英气勃发。
张庭远看着自己的三儿子、陈德都是一副英气勃发、豪情满怀的模样,他沉寂已久、淡漠的心,忽地像是亮起一丝火苗,照亮了暗淡已久的心田。
前段时间,他带着三个儿女,整日里就为填饱肚子发愁,日子过得浑浑噩噩,现在已经衣食无忧了,还有几十年的人生,难道就这样无所追求、碌碌无为地度过吗?
如果在德宝斋努力奋斗,它的生意红火了,阿德自然不会忘了阿良的,他俩的修士生涯将更加精彩,张家也就可以发展壮大,光耀门楣!那些叔伯兄弟做不到的,就可以在他们父子的手里达成啊!
想到这,豪情开始在张庭远的胸中茁壮蓬勃,对!
勤恳、努力、拼搏!
对父亲的气息比较敏感的张之良,忽然觉得身边的父亲有点不一样了,他的腰杆似乎挺得更直了,身体里透出一种坚定!
延请符箓、法阵方面的达者、大家,自然就由陈德自个负责了。
陈德给张之良下个任务就是,延请炼器的大师由他和墨兰纳雄负责。
陈德的意思是,一时间请不到没关系,只要一直保持关注,瞅准时机就可以延请到合适的人选。
第二天,陈德就到天璇长老处拜访。
可惜长老不在,洞府门口的道童,说是长老出去访友去了。
陈德自然还有人选,曲木元老。
到了元老处,老道士正好在,听了陈德的来意,他欣然应允。
连何时给他报酬、报酬是多少灵石,曲木元老连问都不问。
临走时,他反而提醒陈德:德宝斋须有自己专用的传声符,方便联络、传递消息。
陈德把这一条牢牢记住了。
至于天璇长老那里,只有等他老人家回来了再提,陈德估计问题不大。
原本极光小队里的陈菊香是天鼎宫的,要想延请丹药、灵草方面的大师可以通过她。
但是上次山都劲风要擒拿陈德的事发生之时,她和周极雄、卢晨光、姚宝山三人的表现已经寒了陈德的心,他不会主动与之发生联系。
毕竟是修真界的雏儿啊!陈德有些头疼,认识的人太少、人脉不足啊。
这时,他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爱笑女孩的面孔。
就是因他经常买清玉酿而变得熟悉些的方玉莹,她就是天鼎宫的修士,或许她能帮到自己。
随后,陈德想起另外一位美女,而且她在天鼎宫有很深的背*景,这位小美女就是蔡香君。
陈德知道自己需要和这两个小姑娘套近乎了,而且是必须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