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势在必行
玉清眉头一皱,没出声。
墨白摇头,声音中透露出些许没落:“旗蛮是靠火器敲开了我们的国门,可以断言,随着火器在战争中的运用,其威力还将不断升级。终有一日,我们花费数十年苦练,达成宗师修为,只需几个普通兵士手持火器,就可以击退甚至击毙我们。到那时,我再如何优待道门,道门也不可能再如从前那般左右天下大势。”
“既然如此,我们注定被淘汰,那我们现在还有拼命的必要吗?”玉清问道。
墨白没有怪他的语气,只道:“真人,你这么想就错了,越是如此,道门才越需要拼命,现在不拼,将来你再想拼都没有机会。”
玉清朝墨白看来,墨白点头,道:“真人要明白,道门这些年来对国朝所造成的危害,不管是国朝这边,还是军阀那边都看在眼里。等到将来,不管是国朝胜了,还是军阀胜了,当不再需要你们的时候,岂还能留你们这些后患?现在挣点功勋,起码到时不管谁当权,想动你们,也要有所顾忌。”
说到这里,看着玉清眼中的思索神色,墨白顿了下,继续道:“到那时,如果本王还没死,还有说话的权利,毕竟本王也是修道中人,麾下也有不少修道力量,至少我这里,不会太过苛责道门,尽量给予道门一定的尊重,以及提供道家生存的土壤。”
玉清默然半晌,最终长吸一口气,突然认真对着墨白问:“殿下此言可能当真?”
“本王若想骗你,完全可以做些不切实际的许诺,又何必说这么清楚。”墨白神色淡然。
……………………
……
从玉清那里离开,墨白望着天空长长吐出一口气。
本来他只是对张邦立的能力不放心,特意过来,让玉清派人盯着瞿国昌那边,一旦张邦立出了岔子,便立即出手,做了瞿国昌。
他不曾想到,此行居然会有如此收获。
今日和玉清这一番对话,在最后,玉清明显已经动了心,要彻底投效明王府。
虽然直到最后,玉清也没有表态,但双方之间,通过这次谈话过后,关系更近一层是肯定的。
这对明王府来说,绝对是意外之喜。
这几位真人大尊之中,玉清的想法是最多的,若能摆平他,其他几位就容易很多。
当然,明王也不着急,不会立刻就逼着玉清做决定,有些事越是到这关口,越是要有耐心。
没再多想此事,直奔御书房而去。
到了之后,发现老九已经不在御书房,已经回寝宫休息了。
墨白微微琢磨,也没去找老九,直接奔内阁去。
在内阁见到了胡庆言,正好德王也在,两人似乎正在商量着什么事。
墨白耳力极好,隐约听到了张邦立的名字。
不过随着他们发现墨白的身影,顿时停止交谈,向墨白迎来。
墨白心思微转,心道他们刚才应该是知道了自己去见过张邦立,正在说这件事。
“殿下!”两人见礼。
胡庆言微躬身,德王只是抱抱拳。
三人坐下。
墨白问了一句:“之前听闻你们在御书房与陛下议事,我就没去打扰,不知在商议些什么?”
胡庆言和德王眸光一对,微默后,胡庆言还是开口了:“主要是关于朝堂和宫中的一些人事调整。”
“哦?哪方面的人事调整。”墨白问道。
胡庆言这次没出声,只看了德王一眼,德王轻轻咳嗽一声道:“殿下也知道,新君继位,各方面肯定是要调整的。”
墨白心中有数了,神色依然平静,语气不轻不重问道:“禁军?”
“其实也不是现在才有的想法,之前就一直在商议。”德王解释道。
“嗯,这件事你们处理就行了。”墨白点点头,没有多说。
他这态度,倒是让德王和胡庆言心中同时一惊,调整禁军,摆明了就是针对明王来的。
墨白居然毫不在意,这说明什么?
墨白没管他们想什么,开口道:“我这次过来,是想和二位商量一下新君登基的事。”
“登基?”两个人看向明王。
“没错,这件事不能再拖了,苏北的局势已经糜烂,陛下必须尽快登基,然后下令军阀,出兵抗蛮。”墨白脸色郑重。
胡庆言道:“关于此事,我会与陛下商量。”
“依本王看,这事没什么好商量的。”墨白直接道:“我刚才已经问过玉清了,七天之后,正是黄道吉日,利登基,就这么定了吧!”
七天之后,利登基?
胡庆言和德王险些一口气没喘过来,还有利登基的日子?
“殿下,登基不是小事,方方面面涉及太多,需要好生筹备,七日时间太短,单是稍远的地方大臣,都来不及回京。”胡庆言道。
“来不及就不要来了,到今天,有些事情大家心知肚明,排场搞的再大,也证明不了什么,这只是个仪式而已,没必要大费周章去弄那些虚的。”墨白摇头道。
这话明显让德王不满意了:“殿下此言差矣,越是国朝不振,新帝登基便越不能失了气势,否认人心不稳,于国无利。”
墨白皱眉看他一眼:“先帝大丧够隆重吧,结果如何,西江省被林氏夺去的城池还回来了吗?旗蛮的攻势就慢下来了吗?朝中诸臣就敬畏皇威了吗?”
德王面色一红,顿时怒道:“先帝大丧岂能与新帝登基同日而语,再说,我也不是这意思……”
“行了!”墨白站起身来,看着两人:“有些话不用说的太明白,从当日过后,我甚少进宫,二位心里应该清楚,这是我对陛下、对你们最大的让步,我不希望你们将我的让步,视为得寸进尺的依据,新帝登基,势在必行,我再说一遍,这件事不容商量。”
说到这里,墨白目光锋利起来,直视胡庆言和德王:“二位现在可以答复我,这件事你们能不能办?”
两人面色均变,最终胡庆言道:“既然如此,那宫里这就准备,只是登基事大,时间太短,很难保证不出问题。”
这话中隐约带着那么一丝威胁的意思,墨白眸光反而平静下来,语气也和缓了:“没事,阁老放心去办,到时候,阁老只需要告诉我问题出在谁身上,我就要谁的命。”
说罢,也不看二人脸色,墨白直接朝外走去。
班房中,二人脸上青一片、红一片,站在原地久久无言。
最终还是德王气不过,狠狠骂了一句:“混账,混账……”
胡庆言却默默转身坐下,沉默半晌,忽然问道:“禁军的事,王爷怎么看?”
德王一怔,随即脸色也瞬间郑重起来:“阁老以为呢?”
胡庆言缓缓摇头,垂下目光:“殿下仿佛根本就不将禁军的事放在心上,任由我们调整,他都不惧。”
德王也坐了下来,眼神转动,缓缓道:“当日,禁军万箭齐发,并非假的,殿下应该不可能已经控制了整个禁军。”
“那么只有一个肯能。”胡庆言忽然眸中一凝:“殿下不是控制了一部分禁军,而是掌控了能掌控的禁军的人身上。”
德王心中顿时一跳:“什么意思?”
“墨北川?”胡庆言缓缓吐出一个名字。
“这不可能!”德王陡然说道。
胡庆言望来,只见德王黑着脸:“墨北川乃是先帝亲自定下的禁卫统领,替陛下先帝禁卫营多年,乃是先帝最信任的心腹,他不可能投靠明王。况且若他当真投靠明王,当日明王又岂会险死还生?”
胡庆言想了想,点点头:“王爷说的有理,可明王对我们调整禁军没有半分反应,他若不是有把握,无论我们怎么调整,都影响不了他控制禁军,又怎敢如此放心?”
“阁老可曾想过,现在禁军已经出问题了,这时候再换了墨北川,墨北川执掌禁军多年,贸然换人,禁军内部搞不好要出大乱子。”德王道。
“不管怎样,墨北川都必须换了,如果真的是他出问题,无论我们怎么调整都没用。至于换了他禁卫会不会出乱子,那边要靠王爷去协调了,毕竟墨北川也是宗室之人。”胡庆言坚持道。
德王道:“阁老,换禁卫统领,那得陛下……现在得明王首肯才行,虽然刚才明王好像不在意,可谁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我我们真要动禁军的时候,他未必答应。”德王道。
“若明王不肯答应,那恰恰证明,就是墨北川有问题,如此我们也算搞清了对手。”胡庆言道。
德王反驳:“阁老,话可不能这么说,明王不答应,也可能是警告咱们不要在禁军上动心思,未必就是墨北川有问题。”
胡庆言顿时皱眉不语,若非明王方才那般态度,他也不会如此执着的要动禁军。
可现在明王太强势了,强势到他害怕,他不能任由情势一直这样,所以他必须要打压一下明王。
明王在禁卫营究竟做了什么安排,就凭他是很难查清楚的,他是真的怀疑墨北川。
所以他干脆便想直接换了禁卫统领,到时候,换人上台,再慢慢自上而下的查。
第644章 收方山入府
宫里要在禁卫营动手了,墨白不是不能发表意见。
他若真要反对,宫里也不敢擅动。
宫里也得害怕将他给逼急了,直接鱼死网破。
只是自家人知自家事,明王府对禁卫营的掌控,根本就不如宫里想象的那般恐怖。
甚至根本就谈不上掌控,仅有的也就是靠着吴大帅对禁卫营的影响。
可就算是吴帅,在禁卫那边其实影响也有限的很。
禁卫营中虽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吴帅军中出来的,却并不代表这些人就能被吴帅所用。
禁卫营毕竟是皇帝直属的军伍,最为忌讳的就是外人伸手,一经查实,那是按谋逆论处的。
不是完全放心,能确保不出问题的人,吴帅也不敢用。
宫变时,吴帅的人能及时帮明王打开城门,那也是早早就做下的安排,就等着危急时刻启用,并不是轻而易举就办到的。
所以宫里要动禁卫营,对墨白来说并没有什么威胁,与其反对,倒不如同意,让他们越发猜不透明王府的深浅。
再说了,就算墨白反对了,他们就会当真放弃动禁卫营吗?
不过是从明处转移到暗处罢了,正所谓明枪易挡、暗箭难防,与其让他们偷偷摸摸,倒不如给他们机会,看着他们动。
虽然吴帅建议他从德王下手,墨白也有这个想法,但也不能将希望全部放在德王身上。
墨北川虽然是德王举荐的,两人或许关系真的狠密切,可毕竟不能保证德王就一定能够影响墨北川,贸然接触德王,就会暴露明王府在禁卫营其实并没多少根底的事实。
站在德王的角度,或许也不会将这事透露给老九,但凭白将自己的生死操控在德王的想法上,这种事不到万不得已,墨白是不愿做的。
从宫里回到明王府,一路上墨白都在考虑着禁卫的事。
回到府中,墨白便召来陆寻义,将今日宫中一行说了一遍。
“瞿国昌那边,张邦立已经答应下手,他是这方面的行家,我又让玉清派好手在暗中盯着,应该问题不大。新君登基的事,我已经表态了,他们不敢翻脸,很快就应该有风声出来了。”
墨白说着,语气微变“倒是宫里要调整禁卫营的事,你给吴帅通个气,看看能否趁着宫里调整的机会运作一下,安排他信任的人上位。”
这是大事,陆寻义连忙点头“是,这事我马上去办。”
“有一点你要注意,胡庆言要调整禁卫营,也未必没有试探我们的意思,提醒吴帅小心一点,不要动作太大,以免暴露了自己,那就得不偿失了。”墨白提醒了一句。
墨白有点担心,怕到时候争取上位的人中,出自吴帅军中的比例过多,怕给宫里看出端倪,一旦吴帅暴露了,即便那些人能够上位也没用。
毕竟现在宫里忌惮的墨白,就是因为搞不清明王在禁卫营的根脚,一旦暴露出来了,宫里便能立刻布置反制措施。
陆寻义领命而去,墨白想了想,又唤来阿九。
任何一个团体,总是有规矩存在的。
陆寻义回来之后,府中外务方面,阿九便自动退隐,尽量不再插手了。
最近一段时间,他主要都在负责王妃那边,自从前段时间林定宇的事出了之后,墨白和王妃那里就基本形同陌路。
先帝出殡之后,太后曾将王妃叫去中宫,其间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就连墨白都不知道。
不过,当王妃被送回明王府的时候,脸色几乎煞白一片,墨白知道,太后肯定发了脾气,严厉教训过王妃。
对这些事,墨白也是真的不知该怎么处理。
他自己当着王妃说出来的话,保证只要她能安心留下孩子,明王府不再强迫林素音为明王府做任何事,当孩子诞下,两人就算一刀两断,王妃去留,皆由她自己做主。
当时,太后将王妃叫走,墨白其实是考虑过直接告诉太后真相的。
但随之又觉得不妥,太后能一直照顾王妃,是因为她并不知道墨白和王妃,从最开始到现在,都一直是冷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