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未免太过霸道了一些,老道自问对殿下一向并无不敬,殿下即便修为再盛,又能服人心吗?”玉清目光渐渐平淡下来,似乎又恢复了从容淡定。
“玉清,本王现在没心情和你扯皮,最后和你说一次,别一而再,再而三来试探本王的底线。”墨白声音低了一些,语气却明显透露着杀意。
“老道已经说了,王妃之事……”玉清开口。
“够了!”墨白忽然身躯再闪,顷刻间出现在玉清面前,玉清神情惊变,但见墨白并无动罡气,方才忍住没退。
却见墨白一双眼眸冰冷的吓人,与玉清面对面直视,声音低沉:“你知道,本王说的不是王妃,你知道,本王说的是什么。”
玉清没再开口,两人对视一阵,墨白才转身,朝着山上身形一闪:“走吧,咱们山上再谈!
玉清看着他的背影消失不见,脸色阴沉,其实玉清当然知道墨白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不论是那句“谁把谁当泥捏的”。
还是那句“你若不服,可以继续”。
或者那句“一而再,再而三的试探”。
这几句话,他都明白其中含义!
他更明白墨白刚才为什么会和他动手。
是的,的确不是因为王妃,之所以玉清一直往王妃身上扯,其实只是装作不明白,或者说为了不揭破双方之间真正动手的原因。
其实这次动手,和他们之间的谈话,真正原因在于,玉清想要在暗中摸一摸明王的深浅,或者说,一直以来,他始终都想找机会试探一下明王的实力。
自从明王败了梅清风,众目睽睽之下拳毙真人之后,他的实力的确让玉清这等逍遥境界的真人也不得不承认,并且为之忌惮。
不过忌惮是忌惮,但如果仅凭当初那一战,就说明王已无敌当世,玉清觉得恐怕还不行。
那一战过后,玉清曾与太清讨论过许久,最终他们都认为,那一战,梅清风其实败的很不值,死的更是冤枉。
那一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就在那方圆之地死战,直到最终一人倒下,不死不休的死战擂台。
这种形式下交战,明王只是宗师境,梅清风却乃逍遥境真人。
按照常理,梅清风是占了便宜的,然而实际上却未必。
受声名所累,面对一个区区宗师境便敢挑战他的明王,在众目睽睽之下,梅清风要考虑的不仅仅只是赢的问题。
还必须要做到,以绝对压倒性的优势镇压明王,方才能维护自己的威严。
若是与一个区区宗师都拼的惨胜,那他上清山今后还如何威压道门,震慑各方?
所以,梅清风之败,这擂台形式是有很大因素的。
其二,则是梅清风太过轻敌了,还是那句话,梅清风根本就没想过自己会败,他考虑得是要如何赢得更漂亮。
所以从交战开始,他就是强势的一方,以至于到了最后,面对明王那恐怖一拳的时候,他也半步不退,选择力拼,最终才导致了败亡。
如果能够换一种形式,换上一个场合,梅清风不再那么轻敌,明王能赢吗?
梅清风已经死了,这个问题,已经不可能再有答案。
但玉清他们还活着,他们必须考虑这个问题。
明王能胜梅清风,的确能代表他的拳头已经比肩,甚至要重过了真人。可逍遥境界和宗师境界,并不仅仅只是拳头轻重的区别。
逍遥境界还有着太多宗师境界无法匹敌的东西,比如速度,比如气机感应等等。
玉清很想摸一摸明王的深浅,去找明王打一场,自然不可能,墨白当初那震撼了整个道门的恐怖一拳,毕竟还是让他们忌惮非常,不敢冒这个险。
所以,也就只能在不经意间,心试上一试,其实也就不奇怪了。
今日他隐匿身形上山,虽可以说是为了避免麻烦,但一路到了主峰,他都依然不现身,这其中恐怕多多少少都有几分想要试试墨白能否发现他的心思。
他并没想到,这不经意间的心一试,却反而摸了老虎屁股。
而且,最让他心头阴沉的是,对墨白的实力,他之前的估计可能真的不足。
他隐迹上山,墨白发现了,这说明墨白的气机感应已经不弱,而且现在他还没办法确定,墨白究竟是什么时候发现他的,是上主峰之前,还是之后。
速度上,两人从主峰一直纠缠而下,墨白始终如影随形,他虽然没用全力,墨白就用了么?
最后的交手,想起最后交手,玉清便陡然心头压力剧增,虽然只是短短一瞬,但他不仅败了一招,更受了伤,而他并不能确定墨白有没有受伤。
虽然今日他们双方谁也没动用全力,但就这短暂的交手,就让他难以乐观。
明王的实力不容他侥幸,再加上明王府可能隐藏的底蕴,想着这些,玉清不由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微微闭眼,再睁开,随即身形一闪,朝着墨白离去的方向追去。
第533章 阁下怎么看
上清山主峰,名为通天峰。
通天峰上又有一殿,殿门上有一牌匾,其上书有三个大字。
长青殿!
玉清站在殿门前,望着这“长青殿”三个字,面上还是不禁流露出一抹复杂。
他清晰记得,就在不久之前,这间殿宇的名字非长青,而是上清!
“数百年传承,毁于一旦呐!”玉清心中轻叹一声,收回目光看向殿内迎出来的青年。
青年正是阿九,见玉清当面,并不敢怠慢,对着玉清躬身礼敬:“见过真人阁下!”
玉清认识阿九,也知此人虽年轻,却乃墨白倚重之心腹,倒也不轻视,微笑还礼,道:“不知殿下可在?”
“真人请随我来!”阿九侧身一步,让出门口。
玉清点头,随阿九入内。
这间殿宇他还是熟悉的,目光一扫,只见殿中摆设与从前倒是并无太大区别。
要说有什么变化,也就只是坐在这里的人变了。
不再是曾经的梅清风,而变成了如今的明王。
见玉清入殿,墨白从蒲团上站起身来相迎,待玉清走至殿中央,方才抬脚,迎上三步,冲玉清抱拳一礼:“见过真人!”
“见过殿下!”玉清见状,亦是身形一定,欠身还礼。
宾主之间,仿若之前未见,先前的紧张气氛亦是消失无踪,此刻倒是客气有加。
阿九站在一旁,默默无声,待二人落坐,上前奉茶后,便退出殿外,等在门口待召。
殿宇很大,两人静坐,一时倒是幽静的很。
玉清没动茶杯,却是待阿九退出去后,才面色转而凝重,望向墨白,率先开口道:“殿下,得悉王妃遇袭,老道便不敢耽搁,一路赶来,却不知王妃如今情形如何,可还安好?”
他话音一落,就只见墨白气息明显一沉,这让玉清的心当即就悬了起来。
还好,墨白虽然脸色不好看,却并未发作,沉默了一会,便低声道:“幸好阿九当年跟在本王身边那几年,学了一些医术,抢救的很及时,性命总算是保住了。”
“那就好,那就好!”玉清始终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一半,稍顿了一下之后,他便是真人,也不得不心问道:“那殿下……”
刚问到一半,他就问不下去了,因为刚才还只是气息略沉的墨白,此刻却豁然一股杀机迸发,令得玉清心中一禀,再问不下去。
这一次,两人之间沉默的时间很长,其中压抑,唯有身在其中的玉清才能清晰感受。
不过总的来说,玉清还能保持镇定,只因虽然明王突然爆发杀机,但他觉得应该只是出于殿下此番遭难。
殿下应该是已经脱难了,这不是瞎猜。
他一上山,第一时间便去寻他们几家随护在王妃身边的那些人,见他们至今安然无恙,心中便猜测,王妃母子的情况应该是稳住了,
否则不管是王妃还是殿下,但有一人出了大问题,明王必然盛怒,就算不会直接杀了他们,也一定会有所迁怒,不可能让他们完好无损的呆着。
不过猜测是猜测,不亲耳听到答案,总还是有些不安心的,所以他必须问。
果然,好一会过后,墨白终究是收敛了杀意,朝着他点了点头,声音越发低沉,似不愿多说,只吐出两个字:“万幸!”
“万幸!”这两个字,只让玉清觉得浑身一轻,也不禁跟着长出一口气,重复了一遍。
收敛一下波动的心神,玉清声音恢复了平和,面色却是一肃,沉声到:“老道赶来之前曾与太清和连方孟谷四家碰过头了,对于这件事,我们态度一致,此事必须调查清楚,不论牵涉到谁,都绝不手软。”
说到这里,他看向墨白,郑重承诺道:“只要有需要,我们几家绝不置之事外,坚决配合殿下。”
墨白闻言,转头看了他一眼,也不说话,好似并没什么反应。
玉清见状,神色不禁波动了一下,似有些尴尬,不过很快就收敛了,转过话题又开口道:“不知殿下对这行刺之人,可曾有了什么分数?”
“阿九!”这一次,墨白倒是回应了他,却是朝着殿门口站着的阿九轻声喊道。
阿九回头看了他一眼,却没进来,只是点了点头,随即离去了。
玉清不知这是什么意思,却也没有多问,静静等待。
没等多久,便闻殿外再来脚步声,玉清乃是真人,不用他们靠近,就知道门外除了阿九之外,又多了一人。
果然,很快就见到阿九与一名黑衣卫一起进来。
玉清望向那名黑衣卫,立刻便认了出来,在王妃离京时,他曾见过一次。
其实就算没见过,他也能从这年轻人已经登堂入室的修为,分辨出来人是谁。
没错,正是墨一,玉清眼神只在墨一身上微微顿了顿,便移开了,这年轻人虽然惊艳,但还不至于让他太过重视。
他的注意力放在了墨一和阿九两人手中抱着的托盘之上,托盘上有黑布蒙着,但玉清还是立刻就分辨出了这是两颗首级。
“这便是……”无需多想,玉清就站起身来,转而看向明王,手指着那两颗首级问道。
墨白没说话,也跟着站起身来,却并不看那两颗首级,只是朝玉清微微扬手示意,随即背过身去,显然不愿多看那两颗首级一眼。
玉清也不推辞,当真走到阿九面前,也不见他动作,阿九和墨一却同时只觉一阵微风拂过脸庞,两人手中托盘上,蒙着首级的黑布,也随之翻飞落地。
两颗首级早已灰白无血色,玉清定睛一看,却并不认得这两人,看了一会,也不知道他究竟在看什么。
好一会才见他将目光放在阿九身上,问道:“本座从未曾见过这二贼,认不出其身份,听闻,此二贼乃是由贵府上带到王妃身边去的,想必对他们的身份应该有所了解。”
阿九闻言脸上立刻露出难堪表情,却也还是老实答道:“此二贼之前的身份乃是上清山的师者。”
“上清山的师者?”玉清闻言,又盯着那两颗首级看了看,最终还是摇头:“上清山的师者,本座识得一些,但也不曾尽闻,这二贼本座未曾见过。”
说到这里,他又忽然一顿,又问道:“上清山的人?怎么之前又说是黄庭府的人?”
“是他们的身手,有黄庭府的痕迹,被王妃和在场诸位前辈给认出来了。后来一查,原来这两人都与黄庭府有所牵连,我手中这人,名叫张若年,曾与黄庭府的洪震是知交好友。”
“洪震?”玉清眉头微皱:“好像听过这个名字。
一旁,墨一沉声道:“此人在明珠曾因勾连旗蛮,被殿下所毙。”
这么一说,玉清就想起来了,原来是当初赶赴明珠与旗蛮谈休战的人之一,他之所以记得这个名字,还正是因为,当初墨白突然现世,引来他的关注,这才连带着对这个名字有印象。
其实洪震在道门宗师中还是有几分声名的,可对于玉清这等真人来说,他那点名头,还当真不值得挂心。
没有再去探究洪震的问题,却是皱起眉头,便继续问道:“上清山与黄庭府之间曾分属同盟,两家之间人员有些交往本就密切。上清山的人会些黄庭府的功法路数,那更称不上奇怪,事实上,黄庭府的功法路数,很多都有借鉴上清山的影子。如今既然证实了是上清山的人,单凭些许功法路数,就说与黄庭府有关系,太牵强了一些。”
阿九眸光垂了下去:“我们王妃当时看的很清楚,这二贼的确用的,的确就是黄庭府的路数,而非上清山的功法。明明上清山的人,不用自己最擅长的上清山功法,反而用黄庭府的功法,这又是何缘故?”
“或许正是为了混淆视听!”玉清沉声道。
“真人阁下说的是,之前杜先生遇袭,那些人使的就是黄庭府的手段,这一次这两人又是用的黄庭府路数,这不可能是巧合,他们是不是真的黄庭府的人,还有待调查,但基本可以断定,这两次刺杀,必然有所牵连,这两批人应该是一伙的。”阿九道。
玉清眉头越发深皱,深深看了阿九一眼,却是没再说话了。
到现在,他自然察觉到了,明王府如此牵强的非要将此次王妃遇袭一事,扯到黄庭府身上,并非真的是在于“黄庭府”本身,而是要将此次事件,与杜鹃那一次牵扯到一起。
目的不言而喻,这是要冲着他们几家发难了。
上一次杜鹃遇袭的“黄庭府”究竟怎么回事,没人比他玉清更清楚,明王府这是摆明了告诉他,要将上次的事追查到底了。
玉清眸光深处陡然泛起波澜,却不再开口与阿九多说什么,转身看向了墨白。
墨白转身,轻轻挥手:“你们先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