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最佳影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白色十三号
警局外面聚集了大批狗仔,马修一行人几乎被围堵住,好不容易才从数十名狗仔的包围圈中杀出来。
回到酒店,克里斯托弗-诺兰不知道跟艾玛-罗伯茨说了几句什么,艾玛-罗伯茨脸色有点难看。
克里斯托弗-诺兰走后,马修走到艾玛-罗伯茨身边,轻轻拍了下她的胳膊,“好了,回去早点休息吧。”
艾玛-罗伯茨点点头,突然问道,“你们是不是都被我吓到了?”
马修没有回答,反而说道,“你姑姑给我打过电话,估计明天她就能赶过来。”
艾玛-罗伯茨的助理拿着手机走了过来,说是洛杉矶那边打来的电话,马修也就告辞离开了。
由于发生了这样的意外事件,剧组第二天的拍摄只能取消,茱莉亚-罗伯茨赶到洛杉矶之后,特地找到马修了解一下情况,马修没再掺合这件事,茱莉亚-罗伯茨虽然转到了幕后,但人脉资源并不比之前差。
到了周六,马修去了道迪街律师事务所,与律师所和艾莫-阿拉幕丁正式签订了代理合约。
后者将在下周一,正式提起对两名狗仔和那名服务生的法律诉讼。
签完约回到酒店,找出布朗-威廉姆斯弄来的微型dv摄像机,为晚上与艾莫-阿拉幕丁的约会做好了准备。
这几天,剧组接连闹出轰动性的事件,马修不准备离开酒店,签约时与艾莫-阿拉幕丁约好了在酒店的一家高级餐厅见面。
晚上六点,他在这家法式餐厅里面,准时见到了精心装扮过的艾莫-阿拉幕丁。
这是一个非同一般的女人,与马修之前约会的女明星和女模特截然不同,身上带着独属于职业女性的成熟知性气质。
也正是这种不属于娱乐圈的气质,才让艾莫-阿拉幕丁看起来不他约会过的那些女性不一样。
但一顿晚餐下来,马修也看到了艾莫-阿拉幕丁与好莱坞女性的共性,她们都是同一类的社交攀枝花。
牛津大学的本科生,纽约大学的法学院硕士,如果光听到这些,也许会觉得她是一个头发蓬乱,穿登山装、戴厚眼镜的学霸,但学霸也有漂亮的。
马修对漂亮的学霸一向很感兴趣。
所以,晚餐一结束,他就邀请艾莫-阿拉幕丁去他的房间坐坐,艾莫-阿拉幕丁没有背弃承诺,很痛快的应了下来,跟着马修一起离开餐厅,去了楼上的豪华套房。
双方在之前就有过约定,既然话都说明白了,马修当然不会客气,在餐厅里面的语言交流,也转变成了套房当中的更加深入的交流。
当天晚上,艾莫-阿拉幕丁没再走出过马修的套房大门。





最佳影星 第七百四十五章 滚蛋
第二天起床,艾莫-阿拉幕丁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离开了希尔顿大酒店,马修体会过异域风情,对艾莫-阿拉幕丁的身材有大体的了解,专门让人去香奈儿在伦敦的专卖店,订购了几套最新款式的香奈儿女衣,送给了艾莫-阿拉幕丁。
几天前第一次见面,马修就注意到艾莫-阿拉幕丁穿的是香奈儿,昨晚穿的依然是香奈儿,她似乎对于香奈儿情有独钟。
异域风情和律师的身份,给马修带来了不同于以往的享受,这就像妮娜-杜波夫的体操和卡罗莱娜-科库娃的超大尺度一样,各有各的好处。
虽然艾莫-阿拉幕丁没有主动开口,但马修在享受之余,却也难得大方了一次。
而且昨晚他跟艾莫-阿拉幕丁深入的谈过,这位律师不是个空有外壳的花瓶,很有真材实料,如果偷拍案件处理得当,以后遇到国际上的法律纠纷,也不是不可以考虑继续让她作为代理律师。
随后,马修见过从洛杉矶赶到伦敦的茱莉亚-罗伯茨,等剧组恢复正常工作,又投入到了拍摄当中。
由于剧组在伦敦发生了种种意外,导致拍摄时间一再拖长,克里斯托弗-诺兰不得不再次更改计划,特别是一些关于安妮-海瑟薇与艾玛-罗伯茨的对手戏,全都改为单独拍摄,然后通过后期处理合成在一起。
两位女明星直接开打这种事,谁都不希望再次发生。
另外,安妮-海瑟薇在与茱莉亚-罗伯茨见了两面之后,打消了起诉艾玛-罗伯茨的想法,因为当事人三缄其口,马修也不知道大嘴茱用什么方法或者说条件说服了安妮-海瑟薇。
当事人接受私下调停,这事处理起来就简单了,几天之后,艾玛-罗伯茨完成在剧组的最后一个镜头,被茱莉亚-罗伯茨带回了洛杉矶。
第二天,安妮-海瑟薇也离开了伦敦。
随着事件的两位女主角“逃离”英国,疯狂的英国狗仔们终于安静了许多,围绕剧组的狗仔数量也急剧下降,娱乐八卦媒体的目光也在朝其他方面转移。
马修暂时不再关心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精力全都放在了拍摄上面,还有几场戏完成之后,他也可以离开伦敦了。
这次伦敦的拍摄之旅有很多美妙的回忆,例如艾玛-沃特森和艾莫-阿拉幕丁;也有很多糟心的事发生。
希尔顿酒店顶楼的停机坪上,一架直升飞机静静的停放在巨大的布景幕墙前面,克里斯托弗-诺兰抬头看了看,等马修和詹姆斯-麦卡沃伊等演员上了机场,示意了下自己的助手。
“《盗梦空间》,第八十八场,第二十一幕……”助理导演打板的声音响起,“现在开始!”
他的声音很高,传到了片场每个人的耳朵里面。
主摄影机顺着滑轨来到直升飞机斜前方,镜头偏转对准了停机坪上的直升飞机,直升飞机的舱门忽然被人从里面拉开,马修和詹姆斯-麦卡沃伊先后跳了下来。
“二号机!”克里斯托弗-诺兰对着耳麦低声说道。
他神情憔悴,最近的烂事,让他焦头烂额,默默的将安妮-海瑟薇和艾玛-罗伯茨列上了黑名单,以后说什么也不会再招这两人进他的剧组。
太糟心了啊。
你说两个漂亮的女人,要闹就闹,要吵就吵,想撕就撕,干嘛要动手啊?还是不是女人?女明星哪有用这种方式撕逼的?
既然不按常理出牌,那就滚蛋好了,眼不见心不烦。
一名摄影助理操控的二号机立即对准渡边谦露出机舱的那张脸,用于录音的麦克也从侧面移动到了机舱边。
“嘿,柯布先生。”
安坐在飞机当中,渡边谦对着马修的背影大声喊道,马修回过头,一脸仇大苦深,似乎比克里斯托弗-诺兰还要憔悴,渡边谦这时又用诱惑的口吻说道,“如果让你回家,回到在北美的孩子身边,让你见到两个孩子,你愿意做吗?”
听到孩子,马修愣了一下,接着缓缓摇头,说道,“这事你做不到!我是通缉犯!没人能做到!”
渡边谦没有正面回应他的话,反而问道,“比植入一个梦还难吗?”
詹姆斯-麦卡沃伊也停了下来,转过头,大声提醒道,“柯布,我们走吧。”
马修却没有动,似乎这个提议动心了,渐渐的,对于家和孩子的渴望渐渐写在了他的脸上,他没有听从詹姆斯-麦卡沃伊的提醒,站在那里想了几秒钟,又大步走回直升飞机前,对着渡边谦问道,“这个想法有多复杂?”
渡边谦显得非常自信,脸上隐隐露出一丝笑容,“非常简单。”
马修低头沉思,两道眉毛几乎拧在了一起,满脸都是愁苦,仿佛遭遇到了人生最为艰难的选择一般。
很快,他坚定的对飞机上的渡边谦点了点头,然后转身朝着詹姆斯-麦卡沃伊那边走去。
“这一条过了!”克里斯托弗-诺兰宣布道,“今天收工。”
马修出了一口气,脸上的愁大苦深迅速散掉,很轻易摆脱掉角色,接过剧组助理递来的水杯喝了一大口。
他没有去卸妆,而是跟着剧组负责宣传公关的制片人一起离开了希尔顿酒店的楼顶天台,准备去参加采访会。
最近这段时间,剧组发生了太多意外和负面新闻,华纳兄弟也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况,特意联系到不少娱乐媒体,对他这个男主角来一次相关的专访,这一方面能转移媒体和公众的视线,另一方面也是前期宣传的需要。
马修到了三楼,朝一间新闻厅走去。
布朗-威廉姆斯从后面跟了上来,低声说道,“伦敦地方法院已经受理了艾莫-阿拉幕丁律师的起诉,接下来要走一系列法律程序。”
“让她酌情处理吧。”马修要的是结果。
《太阳报》已经放弃了那两名狗仔,那个服务生也被希尔顿大酒店清除,他们根本无力对抗,等待他们的必然是法律的严惩。
随着走进新闻厅,马修将这些问题扔到一边,开始面对众多媒体记者的围攻。
在场的基本都是来自北美的娱乐媒体,由于华纳兄弟和《盗梦空间》剧组提前做好了沟通,问题没有偏到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上,基本都在围绕现在拍摄的这部电影。
剧组那位制片人简单的开场白之后,就到了提问时间。
来自《娱乐周刊》的一位女记者率先站起来问道,“马修,能谈一下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吗?此前流露出的消息,都说这么影片很费解?”
马修点了点头,说道,“《盗梦空间》会让很多人看完以后抠脑袋的,相信我——因为我都是其中一个。我也不知道从哪说起,我也不知道我到底应该说什么。诺兰导演这个解梦电影肯定很好看,因为很刺激,很多动作戏,他超现实,而且都在他的掌控中。电影是他写的,你要问他的话,他肯定能给你解释得很好。”
“动作戏?”另一个记者把握到了马修话中的一个关键,问道,“这么说,《盗梦空间》跟你过往的片子一样,是动作类型?”
马修笑了起来,“在我眼里,这就是一部非常奇特的动作片。”他故作沉思,然后说道,“这么说吧,有好几天晚上我离开片场时已经筋疲力尽了。诺兰导演对动作戏要求特别严格,是那种会拍一遍又一遍,直到他得到他想要的东西的导演。影片的基调都在他的脑海里,而你必须不断的演,直到他抓住那种基调。”
这是剧组宣传的需要,动作片意味着广泛的受众,不可能还没上映,剧组就自己先把影片宣扬为小众的类型,那不是自找死路吗?
制片人点名之后,《好莱坞报道者》的记者接过话筒,问出了几乎每部电影采访时都会问的一个问题,“马修,你享受与诺兰导演合作的过程吗?”
“简直令人难以置信。”马修说出口的当然都是称赞,“对我来说,他就像老师一样,因为他拓宽了我的视野。”
他放缓语速,边思考边说道,“诺兰导演总能从某些奇妙又复杂的想法起步,然后用自己的叙事方式把它变得深入简出。我并不排斥那些直接根据开头几分钟的情节便能预测出结局的电影,我可以看这种电影,但我更愿意拍些具有挑战性、能拓展观众思维的电影。诺兰导演总有办法通过视觉或对话表达他们的想法,我很喜欢这样——这使得作品更直达内心身处。”
马修又加重语气说道,“诺兰导演就是那种总能让你在片场感到惊喜的导演。”
《综艺》的记者随后又问道,“很早之前你跟诺兰导演就说过,这是一部关于梦境的电影。我想问一下,演戏和拍电影都是梦境世界,你觉得呢?”
“我想是这样的,而且我肯定我每演一个角色,就冲刷掉许多身体里的魔鬼。”马修非常认真的说道,“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治愈。你扮演一个角色长达五六个月,就会对他非常熟悉。能与一个人如此亲近,这点很吸引我。我想这让我获益匪浅。”
采访会的气氛很融洽,效果也很好。
随后的两天里,马修拍完剩余的镜头,返回了洛杉矶。




最佳影星 第七百四十六章 四大项目
回到洛杉矶,马修脱离《盗梦空间》剧组,开始处理其他方面的工作,接下来这一个月,他都不会再去《盗梦空间》剧组参与拍摄,要利用这段时间打理十三号工作室的业务。
目前,十三号工作室筹划和拍摄的项目总计有四个。
马修先约詹姆斯-温见了一面,詹姆斯-温给他看了恐怖片项目的最新剧本,由于不断有新想法出现,詹姆斯-温也在不停修改剧本,不过新的剧本上面,詹姆斯-温添加了正式的名字——《潜伏》。
这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说过,马修看到剧本想了一会,渐渐有了点记忆,曾经太平洋对岸好像有一部电视剧,就叫《潜伏》来着。
隐约记得那是一部谍战片,跟詹姆斯-温的《潜伏》没关系。
虽然记不起看过这样一部电影,但马修还是下定决心投资詹姆斯-温,毕竟一百五十万美元的投资,对他来说实在不算什么。
这个数字再乘以十的话,他就要好好考虑了。
通常凭借一片成名的导演也会因此背上包袱,不过这个问题对于詹姆斯-温来说完全不存在,《潜伏》与《电锯惊魂》是完全不同的类型。
除此之外,詹姆斯-温甚至有了初步的演员人选,男女主角的意向演员分别是帕特里克-威尔森和萝丝-拜恩,后者马修隐约记得《特洛伊》中跟布拉德-皮特搭过戏,前者在《水果硬糖》中的遭遇更为知名,被一个萝莉折腾的魂飞魄散。
演员方面,马修没有太多意见,只是等项目开始筹备之后,要实地看看试镜的效果。
就像跟詹姆斯-温承诺的那样,他不会随便干涉詹姆斯-温的工作,但他同样也不会让詹姆斯-温变成断线的风筝。
经过这么多年的打拼,马修明白一个道理,导演的权力必须要给,到要有合适的制约。
别说詹姆斯-温了,就连克里斯托弗-诺兰,现在同样会受到华纳兄弟的制约。
不管怎么说,马修都非常期待詹姆斯-温能拍摄制作一部超越《电锯惊魂》的恐怖片。
所谓的超越在他这里,当然指的是商业上的。
马修开设十三号工作室就是为了挣钱,这点不需要避讳,更不用给自己套上什么高大上的外壳。
那也很没必要,这种事干嘛自欺欺人。
见过詹姆斯-温的第二天,马修去了迪士尼制片厂的后期工作室,《暮光之城2:新月》已经拍摄完毕,索菲亚-科波拉正在进行后期制作。
相比于第一部,这部《新月》从筹备到拍摄再到后期制作都很顺利,索菲亚-科波拉在八月底就能完成所有的后期制作。
马修和发行方迪士尼影业商议过,等后期完成,就让索菲亚-科波拉带着《新月》前往加拿大,参加九月份的多伦多电影节,为11月份感恩节档期的北美公映做宣传。
拍摄第一部的时候很多人还在怀疑,现在吸血鬼的故事观众还爱看吗?结果准确无误的说明了,相当一部分观众都很喜欢这类‘无害’的吸血鬼电影。
关于‘无害’,马修和索菲亚-科波拉早就有这个共识,他们觉得《暮色》是一部很干净的电影,它讲述的是一群年轻男女的故事,主题很积极,并不像其他的吸血鬼电影那样儿童不宜。
实际上,这个故事也并非以吸血鬼作为卖点,更侧重的是表现故事的男女主人公的狗血爱情。
对于马修来说,《暮色》是一个漂亮的开始,索菲亚-科波拉营造了一个难以让人取舍的首部曲,所有人也清楚还会有第二部和第三部,所以第二部的责任就是要把第一部和第三部联系起来。
索菲亚-科波拉制作了一个很成功的开始,这为整个系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系列电影的第一部有多重要,只要稍稍了解这个行业的人都非常清楚。
马修想要的是《新月》在《暮色》的基础上更加成功,能拿到比《暮色》更多的票房,更多的周边收入。
他的预期目标是《新月》的利润能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增长。
想要实现这点并不容易。
幸好马修最初运作这个项目时,就有继续拍摄下去的打算,在他要求之下,索菲亚-科波拉也在《暮色》中埋下了很多伏笔,故事才刚刚开始,因此剧组可以给续集很多个可能性,这其中就包括了如何设定故事的核心走向。
此外,前期筹备中,剧组也适当的听取了许多书迷和观众的意见,加上还有原作者斯蒂芬妮-梅尔的亲力亲为,这些都是《暮光之城2:新月》的重要支撑力量。
《新月》整个故事还是基本依照原著小说进行,为了更贴合电影,索菲亚-科波拉大幅更改了角色之间的人物对白,使之更加简练、有力。
而且在故事和场景设置方面,第二部远比第一部大气。
在第一部里,伊莎贝拉和爱德华只能算是刚刚认识,他们之间的故事还没有展开,吸血鬼内部的恩怨、与狼人的斗争,还有正常人类对于吸血鬼和狼人的各种心态,都会在《暮色2:新月》里得到展现,剧组在电影里设计了很多桥段,并且将之有机的拼接到一起,观众能对整个《暮色》系列的世界观有更清晰的认识。
由于第一部大获成功,迪士尼影业对这个系列也分外重视,尽管后期制作还没有完成,却已经在宣发方面开始了运作,妮娜-杜波夫、利亚姆-海姆斯沃斯和莉莉-柯林斯等主演演员,如今都分散到全美各处,参与电影dvd和《暮光之城》新书签售会,为十一月份的电影公映造势。
迪士尼影业方面,在北美一地已经确定的放映《新月》的影院就超过4000家,按照现在的势头来看,这部影片以4200家的规模在北美开画完全不是问题。
另外,海外与北美同步上映的国家和地区也超过了50个,最终有望超越70个海外市场同步上映。
《暮光之城:新月》这边基本没多大问题,马修在剧组待了两天,特地通知贝拉-安德森,如果这部影片依然票房大卖,跟迪士尼之间的发行合约就要好好谈谈了。
不说别的,发行抽成肯定要压倒圈内最低的比例。
发行公司处于产业链的绝对上游,不过像《暮光之城》这样大卖系列的续集,特别是连续两部影片大卖之后,发行下家根本不是问题。
其实华纳兄弟、派拉蒙影业和二十世纪福克斯背地里都联系过他,希望能拿到这个系列后面几部的发行权。
这些都能成为谈判时的本钱。
当然,马修的首选依然是迪士尼,迪士尼影业在运作青少年类型的作品上面,确实有独到之处。
《暮光之城》可以说为北美电影市场打开了青少年电影热卖的大门,马修拿到手的《饥饿游戏》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划。
目前,这个项目的早期筹划接近尾声,剧本已经拿出了初稿,但剧本真正定稿,还要经过多次的修改和调整。
再就是演员了,派蒂-杰金斯对于演员的要求有些高,特别是女主角凯特尼斯。
关于这个问题,她专门和马修进行了讨论,对于凯特尼斯这个角色来说,既要能表现出小说中对这个人物的描绘,又要是十几岁的年龄,这样的演员,几乎是无法寻找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没有人能十几岁就在表演水平、外貌特点和票房号召力上达到要求。
经过数次讨论之后,马修和派蒂-杰金斯达成了一个共识,适当调高凯特尼斯在电影中的年龄段,这个角色不再是一个年轻的女孩,而是一个年轻的女人。
这样一来,选择面也就大了。
但派蒂-杰金斯对于女主演的要求依然很高,未来能饰演凯特尼斯的演员必须沉静自然,还要具有爆发力。
听过这些,马修想到了两个可能合适的人选,一个是原版的牛奶女,另一个则是盖尔-加朵。
原版的牛奶女卖人设非常成功,走得也是亲民的路线,可以说是青少年的自己人。
盖尔-加朵身高腿长,军人的履历也是难得的优势,外形条件比牛奶女出色太多了,特别是两条长腿,估计能让很多人为之着迷。
但她的年龄有些大,这是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相比之下,牛奶女的年龄是一大优势,而且她未来几年发展顺利的话,对整个系列的号召力都有好处。
马修考虑一番之后,打算等将来试镜的时候,给牛奶女和盖尔-加朵各发一份试镜邀请。
对了,还有莉莉-柯林斯,她条件也还可以,就是长相偏甜了一些。
到时看看各自的试镜效果再做决定也不晚。
处理完《潜伏》、《暮光之城:新月》和《饥饿游戏》这三个剧组的事务,马修的精力转到了《速度与激情4》这部影片的宣传推广上面。
相比于他,剧组其他主要演员已经在北美和海外地区跑了很多通告。
影片如今距离上映只剩不到二十天,马修也要抓紧最后的时间,奋力摇旗呐喊,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最佳影星 第七百四十七章 与非洲难民同在
五月初一个普通的周六上午,洛杉矶柏雅丽恩会展中心前聚集了大批人,两条不同的通道前面,大批普通洛杉矶市民和媒体记者正在等待入场,周围还有很多人聚集在一起,或拉起条幅,或者举起海报,似乎在响应举办的这场活动。
柏雅丽恩会展中心不远处,一帮x战警的粉丝也在搞活动,但声势比起这边差太远了,哪怕《金刚狼》这周末刚刚上映。
abc电视台的记者罗伯特-巴恩斯站在媒体记者的队伍中,四处张望,由于排队的记者人数较多,导致入场速度太慢,他时不时就举起相机拍摄一番。
附近普通市民的队伍,会展中心上方巨大的海报,甚至是同行的队伍,都是他镜头捕捉的对象。
1...313314315316317...4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