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神座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白衣学士
师妹的口吻听起来仿佛是在发脾气,但这毫无道理。
“呃……”见夏小蛮绷着脸瞪着自己,伊凛想了想,只能这般解释:“曾经有一位神棍告诉我,说我命中注定可能、也许、貌似会和一位叫‘夏如雪’的女子有一段轰轰烈烈的姻缘,而且会生一个女儿。虽然,我也不知道这个女儿哪来的。”
伊凛半真半假地解释道。
无限神座 第907章 古寺今犹在,故人怅归西
“师兄,别信,”夏小蛮当时一听这理由,大大松了一口气,胸脯起起落落,她煞有其事地指着伊凛鼻子:“那神棍在忽悠你呢!”
夏小蛮跟伊凛学了不少新鲜词汇,
“忽悠”这个词用在这里,语境恰当。
但伊凛有些纳闷,先不说这“神棍”其实是莫须有的,
退一步来说,他真被神棍忽悠了,关你什么事?
既然夏小蛮反复确认,这大乾皇宫内,并没有“夏如雪”这号人物,伊凛只能将这个疑问暂时压回心底,有空再去夏氏的宗庙里查查。
……
三人在映雪阁安置下来后,大乾长公主“死而复生”返回庆都的消息,一夜间传遍全城。
宫内不少先帝妃嫔,皇亲国戚,都礼貌性地送来成箱成箱的礼盒。
伊凛替夏小蛮打开一看,那些礼盒中的道贺礼品,种类繁多,有绫罗绸缎,有珍稀药材,有精巧佩剑,有胭脂水粉,名贵珠宝。
夏小蛮平日里没有化妆与打扮的习惯,清贫惯了。再者此时大乾王朝内忧外患,外面战火连绵,藩王起义,再多的礼物她也乐不起来,盘腿坐在堆起来足足一人高的锦盒中央,柳眉紧拧,显得郁郁寡欢。
……
“你当初为什么剃了光头逃出庆都?”
看着坐在礼物堆里闷闷不乐的小师妹,伊凛一边随手在那一堆名贵药材里左闻闻,右捏捏,寻找可以做成调味粉的药材,一边询问。
灵魂料理大师,注定伊凛毕生都走在追求美食的道路上。
夏小蛮瞪了师兄一眼:“师兄你能不能别再提剃光头这茬了?”
“行,我保证再也不提你剃光头了。”伊凛点点头,答应道:“所以,那你当初为什么剃光头?”
“……”夏小蛮咬着牙,金丹修为一荡,不小心捏碎了一枚装着南瞻部洲夜明珠的锦盒,连盒带珠震得粉碎。
她随后决定不与这可恶的师兄计较太多,将当初的逃离庆都的缘由娓娓道来。
“三年前,小蛮剃了光头……啊呸呸呸,小蛮离开庆都是因为……”
……
话说当年,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夜。
夏小蛮在深宫里呼呼大睡。
一位宫女悄悄溜进了夏小蛮的映雪阁中,说是先帝留下的后手,要带她离开庆都。当时夏小蛮是不愿意的,可那宫女不是普通人,一瞬间就把夏小蛮制服了,飞檐走壁,拎着夏小蛮来到平安寺。
具体经过夏小蛮也不清楚,她再次醒来时,那位神秘宫女替她换了一身沙弥衣裳,剃了光头,随着一群和尚连夜离开庆都。
途中,枯叶禅师亲手将大乾王朝的国宝,也就是人皇玺郑重交到夏小蛮手里,并千叮万嘱,让夏小蛮好生保管,绝不能落入他人之手。
伊凛至此,终于了解了夏小蛮四年前被人剃了光头逃离庆都的经过,在沉吟片刻后,伊凛疑惑道:“等等,人皇玺怎么会在枯叶禅师的手里?”
“人皇玺?”夏小蛮似乎并不清楚那件传奇级道具真正的名称,奇怪道:“那是镇国玉玺……”
“得,镇国玉玺怎会在枯叶禅师手中?”
夏小蛮摇头,表示不知情,事实上四年前她被剃了光头后从枯叶禅师手里接过镇国玉玺时,也是一脸懵逼。夏小蛮道:“包括我在内,所有人都认为,镇国玉玺在父皇驾崩后,传到了我弟弟基儿手中。”
伊凛闻言,若有所思:“也就是说,这镇国玉玺的由来,枯叶禅师会知道一些事情。看来有必要去平安寺一趟。”
顺便,还能找找阔别四年的王小虎,看看他如今过得如何了。
……
可去平安寺还没来得及去,
皇宫这边,又出了一件古怪的事。
大乾长公主,死而复生归来,返回庆都的消息,按理说应该传遍皇宫内外了。
可她的亲弟弟,夏基盛,却一直没有来映雪阁探望亲姐,把夏小蛮晾在深宫内。
这一晾,就是三天。
每每夏小蛮提出要见夏基盛时,那位负责管理内务的右丞相便第一时间来到映雪阁,告知夏小蛮现在大乾内战事紧张,基盛帝正巡查军营,无暇会客云云。
后来右丞相换了好几个借口,要么批阅奏折批到深夜不宜会见长公主,要么就是龙体欠安感染风寒不宜会客。直到后来夏小蛮急了,右丞相却说基盛帝与皇太后如今并不在庆都,有秘密要事外出。谷
等到又一次把夏小蛮拦下的右丞相前脚踏出门口,后面剑南春与伊凛二人,对视一眼,心有灵犀般,同时说了一句:“有猫腻!”
夏小蛮又不傻,自然察觉到右丞相这三番五次地阻拦,肯定有古怪,但她回到庆都皇宫后,言行举止间重新把自己定位在“长公主”的身份上,想要见自己弟弟时,都是老老实实走流程提前打报告……以至于夏小蛮至今都没能见着自己亲弟。
这“长公主”的地位形同虚设啊。
一开始,伊凛也觉得按规矩走走流程比较好,当今大乾皇帝的面子,还是要给几分的。
可晾了三天后,伊凛感觉这面子没法给了。
“还记不记得当年在黑风沙海时,黎芊芊说过,三年前在大乾皇宫内的淑妃与皇帝二人,是假的?”伊凛想起此事。
剑南春在一旁,皱了皱眉,插话道:“这难道不是人之常情?”
“人之常情是没错,找个替身顶在前面防火防盗防暗杀,这很正常。换做我是皇帝,我说不定找的替身比他还多。”伊凛笑道:“但现在看来,这事似乎没那么简单。你们是否注意到,师妹回来那天,右丞相的反应有些古怪?”
夏小蛮微怔:“古怪?”
剑南春低着头,眉目舒展:“原来如此!真不愧是林师弟!”
夏小蛮:“我说都这时候了,你们别打哑谜成不成?都快急死个人嘞!”
伊凛解释道:“你难道没注意到,你回来那天,神武军一路上见了你,都如见了鬼似的,毕竟在三年前,你都确认临床死亡了,说不定他们连席都吃饱了。”
“所以?”夏小蛮还是没领会到师兄话中深意。
剑南春云淡风轻地笑了笑:“可那右丞相,他见你时,太平静了。”
……
目前问题有点多。
连夏小蛮自己也不清楚,自己这次下山是为了什么。
用剑南春的话来说,大乾覆灭,朝代更替,那是大势,星象已有预兆。而夏小蛮区区一位金丹修士,能阻止这历史大潮么?
剑南春觉得不能。
只是,夏小蛮除了是天剑门的金丹修士外,还有一重身份,那就是大乾的长公主,当今皇帝亲姐。从这层身份上去说,她若不做点什么,又有些说不过去。
在几番商量后,仍是最足智多谋且阴险的林一师兄给出了主意。
“这样吧,外面战火连天,那是军队的事,我们管不着。但正所谓知天命,尽人事,能做到的事,不努力努力,总会留下遗憾。回到庆都三天,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疑点有三,我们可以分头行动,先把目前摆在眼前的问题解决了再说。”
“一,我去平安寺,找枯叶禅师与小虎叙旧。顺便问问当年夏渊帝为什么提前把镇国玉玺藏起,并在四年前交到师妹手上;”
“二,剑师兄你去查一查,右丞相那边有何猫腻;”
“三,小蛮师妹这边就简单了,直接去把你弟找出,无论是不是替身,把人翻出来再说。”
伊凛暂时捋出了一条思路,夏小蛮听得连连点头,感觉乱糟糟的脑袋,瞬间茅厕顿开,豁然开朗。
“可是……”夏小蛮来问题了:“我不善调查啊!”
伊凛纳闷地看着师妹,眼里似乎写着四个字“是不是傻”。
“我什么时候让你老老实实去调查了?”
“那……?”
“你现在可是金丹修士啊!别总把自己当成普通人啊!直接问啊!投石问路懂不懂?拔剑懂不懂?射程之内就是真理,明白了不?”
“啊?”夏小蛮一听,傻眼了,但细想,似乎又很有道理,似乎没什么毛病。
简单粗暴的计划就这样制定下来,没什么弯弯绕绕的。
当日,
落日黄昏,庆都披上一层金灿灿的霞光时,伊凛只身一人,来到平安寺。
平安寺院子里,种了许多高大的松树,历经寒冬与初春,此刻满庭松树秃了不少,时不时有干枯的落叶飘下,树梢上,同时有新的嫩芽正在倔强长出。它们正呈现出一种枯萎与新生共存的景象。
三两和尚,穿着朴素麻衣,正在打扫庭院。
一位面容清秀的和尚,来到伊凛面前,先是道了一声阿弥陀佛后,询问伊凛来意。
伊凛双手合十,面带微笑,回道:“有劳小师傅通报一声,有朋自远方来,求见枯叶禅师。”
“枯叶禅师……”让伊凛没有想到的是,当他提起枯叶禅师的法号时,小和尚低眉垂首,轻叹一声:“施主来迟了。早在三年前,枯叶禅师他已经圆寂,登西天极乐净土。”
无限神座 第908章 相逢平安寺,魔星祸众生
在佛家的理念中,人间是茫茫苦海,死亡不是悲惨的结束,是“修行的因”抵达“彼岸的果”,而是超然的解脱。
所以“死亡”,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圆寂”。
甚至在得道高僧的坟前,上坟者还能高高兴兴地来一句“恭喜恭喜”。
可伊凛面前的小和尚,觉悟似乎不够深,说起“枯叶禅师圆寂啦”时,眼里闪过的一丝悲伤,被伊凛给捕捉到了。
于是伊凛也没扫兴地说句恭喜,又问:“再请问,王小虎在吗?”
“施主说的可是淳真师弟?”
“噗……”伊凛嘴角一抽,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你说淳、淳什么?”
“淳真师弟于剃度前,俗名王小虎,来自青牛村。”
“……如果贵寺没有其他俗名叫王小虎的,那便是……淳真和尚了。”
伊凛默默为青牛村内的隔壁老王家默哀三秒,便在小和尚的引领下,来到平安寺内的佛堂前。
顺带一提,引路的小和尚辈分比小虎大,属于“寂”字辈,佛号“寂莫”。
瞧人家的佛号,日后功成名就了便是“寂莫大师”,听着多寂寞……啊不,听着多高大上啊。
王小虎那“淳真淳真”的,听起来真别扭,多纯真啊,一听便是“注孤生”的主。
佛堂内,
“笃,笃,笃,笃……”
油灯盏盏,昏光映得佛堂中央的佛像金身像是散发着一层朦胧的辉光,加上佛堂内檀香袅袅,一颗光秃秃的后脑勺背对着佛堂正门,正轻轻敲着木鱼,念诵佛经。此情此景,如同一幅画,给人一种时间定格在此刹不再流逝的错觉。
寂寞小师傅低声朝佛堂中的和尚唤道:“淳真师弟,又有人找你。”
“唉~”坐在佛堂中央蒲团的和尚闻言,停下敲木鱼的动作,发出一声长叹:“秀儿施主,苦海无涯,回头是岸,秀色男儿,如过眼云烟。贫僧已入佛门,皈依我佛,请秀儿施主还是莫要执迷不悟,速速……卧槽?”
和尚一边念叨着,一边转身。
在转到一半时,和尚那半张脸仍透着凛然正气,宝光朦胧,有几分得道高僧的风范,可当和尚彻底转过头,看清伊凛的面容时,却突然瞪大眼睛,一句“卧槽”将他佛法孜然的气质,顷刻间自毁得一干二净。
“淳真师弟,心静,心静。”寂莫提醒道。
“咳咳……”淳真和尚,也就是昔年的王小虎,神情略显尴尬,挠着寸土不生的秃头,有几分不确定地问:“林哥?”
阔别四年,伊凛的变化不小,王小虎虽然从眉目间认出来了,但他没有很确定。
“小虎,好久不见。”伊凛笑了笑。
“林哥!你怎么来了!”王小虎一听,立即确认了故人身份,毫不忌讳地扑上来,用力抱了伊凛一下,眉目间的兴奋难以掩藏:“四年不见了林哥,你仍是风采依旧!”谷
寂寞小师傅见佛堂内故人重逢,便悄悄离开了,提醒两句说佛堂肃静地不可大声喧哗后,便无奈摇头,离开此处,留下兄弟二人叙旧。
王小虎也不敢在佛堂内笑笑闹闹,那可是对佛祖的大不敬,于是王小虎便将伊凛带到了平安寺后院,二人难得见面,伊凛暂未提及此行来平安寺的目的,先是互相聊起这四年间的经历。
伊凛将王小虎离开后的事,简单明了地说了。其实也没很复杂,无非就是在山上修炼、与门内长老师兄弟们和谐相处,他林一很受欢迎之类的大实话。
至于在黑风沙海的经历,伊凛觉得没多大必要,便忽略过去。
王小虎摸着光秃秃的脑袋,从伊凛话里行间,得知同村兄弟林一,在第一玄门天剑门内,受众人敬仰与崇拜,心中羡慕,佩服至极。他的故事也没什么特别的,自从枯叶禅师将他带到平安寺后,王小虎以俗家弟子的身份,在平安寺中旁听佛法;
时光荏苒,日月交替,王小虎日日受佛法熏陶,后来脑子一热,便剃度出家,正式成为了平安寺的“淳”字辈弟子,开始修行佛门功法。
说起来,佛门功法与道门功法,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便是,道门功法求的是得道成仙,使的是道门术法;而佛门弟子,求的是正果,以肉身成佛,金身无垢,展种种神通。
道门功法,结的是灵气金丹,而佛门功法,煅的却是琉璃舍利。
王小虎虽然与佛有缘,但修行时日尚短,至今未结舍利,和伊凛差着境界。
简短三言,说完四年经历,伊凛问起枯叶禅师的事。
枯叶禅师可以说是王小虎与佛门道上的引路人,伊凛提起时,原本兴致勃勃的王小虎,眼眶一红,话音里夹了几分哭腔,一五一十地将枯叶禅师的事说出。
原来,枯叶禅师回到平安寺后,第一时间将王小虎引荐给天心禅师。
而在王小虎作为俗家弟子旁听佛法期间,几乎都是枯叶禅师带在身边。
大约在枯叶禅师回寺后的半年,枯叶禅师有几日,举止古怪,用王小虎的形容便是:似乎有什么心事。而举止古怪的那几日后,突然有一天晚上,枯叶禅师在自己房中,坐在蒲团上,一宿后便没了声息……圆寂了。
“对了!”王小虎说着说着,忽然一拍脑门,惊叫一声,不等伊凛发问,他便猛地窜回房中,从床底下摸出了一个黄色的小布囊,交给伊凛,道:“林哥,我差点忘了,枯叶禅师在圆寂前几日,曾说了一句古怪的话。”
伊凛接过锦囊,掂量着里面的内容物,一边问:“什么话?”
“枯叶禅师说,若有一日,有故人自远方来时,我愿意的话,便将这锦囊交出。林哥,我当时万万没想到,你是枯叶禅师口中说的故人。”
伊凛一愣,布囊里轻飘飘的,似乎是纸条之类的。他有点不肯定:“你确定枯叶禅师临死前……啊呸,圆寂归西前,说的‘故人’是我?”
“阿弥陀佛。”王小虎双手合十,闭目垂首:“佛曰,一切有为法;大师说的是‘若我愿意’,所以小虎说是林哥,那便是林哥。因为林哥是我与大师共同的故人,且小虎愿意。”
王小虎的表情很严肃,很认真。但不知道为什么,伊凛眼瞅着王小虎顶着个秃头,在自己面前念“阿弥陀佛”的模样,总让伊凛忍不住想笑。
既然王小虎都这么说,伊凛自是当仁不让。
他当着王小虎的面打开锦囊,果如他掂量那般,真是一张字条。
字条里写着十二个字:
“魔星将现,祸及苍生,天宣书院!”
无限神座 第909章 少女慕和尚,一片痴情心
大乾王朝开国皇帝,号和宣。
而开国之初,大乾沿用前朝旧制,以科举聘选内务文官,于庆都设立大乾王朝最权威的书院。
名:天宣。
取“天佑和宣”之意。
那天宣书院的牌匾,还是开国皇帝亲笔书写御赐的。
伊凛很快便从王小虎的口中,问出了“天宣书院”的来历与地点,并不难。
王小虎虽不是土生土长的庆都人,但待了四年,也算半个庆都和尚了。
伊凛盯着那张纸条,陷入沉思。
他回想起枯叶禅师的本事,心中有初步的想法。
“枯叶禅师临死前,定是推算出自己的死期,所以才留下了这张纸条。王小虎说得没错,这张纸条,极有可能真的是特意为我留下的。可是……明明能讲清楚的事,为什么不能好好说非要写成谜语?”
谜语人都滚去哥谭市,别留在这里祸害苍生啊!
伊凛一开始有些生气。
但想到枯叶禅师都圆寂了,人死如灯灭,谁能无过呢,于是伊凛便大度原谅了枯叶禅师的谜语人行为。
话末,
伊凛刚起身,准备走时,他忽然想起王小虎转头前说的一句,不禁八卦心起,嘿嘿问道:“对了,小虎,你不是出家了么?你说的秀儿,是谁来着?谁那么秀啊?”
王小虎一听,脸色泛红,支支吾吾,扭扭捏捏,不太想说。
直到伊凛手臂上挂上了【风纪委员的纪律袖章】后,王小虎瞬间老实了。
听完王小虎的话,伊凛顿时愣住了,有点尴尬。
原来,王小虎口中那叫做“秀儿”的姑娘,伊凛居然认识,只是一时没想起来。
记得上次下山,伊凛返回青牛村,将王小虎于平安寺出家的消息,带回给村里的姑娘们。
其中有一位,与王小虎堪称青梅竹马的姑娘,性子固执,竟真的只身一人,裹一袭行囊,背井远离乡,一路颠婆受苦,来到庆都,一心只为找到心中的王小虎。
最后,真在伊凛的指点下,她把王小虎给逮着了。
当时见着王小虎那光秃秃的脑袋时,秀儿姑娘趴在平安寺门口,哭了整整三天三夜,最后哭得晕死过去。这件事,甚至还在庆都内传成一时佳话,说是一位姑娘千里迢迢来相会,就为了心中最好的光头哥。
王小虎心地善良,自然是不忍心人家小姑娘哭得如此伤心。但他这头也剃了,和尚也当了,总不能还俗不是?
好说歹说,把秀儿姑娘劝走了。可秀儿却没有回青牛村,而是留在庆都,用青牛村带出的、仅剩的一点积蓄,在一间包子店里打杂、住下了。
包子店的老板与老板娘,他们的儿子早年死于风寒,无儿无女,见秀儿乖巧,便收了秀儿为义女,秀儿便顺理成章成了庆都百姓,入了庆都户籍。
对于王小虎,秀儿没有放弃,而是时不时借着“给平安寺的哥哥们送包子”的理由,专门找王小虎,说是要“淳真大师传道解惑、开光念佛”,一来二往的,全寺都知道外头有一位叫做秀儿的姑娘,专门奔淳真和尚而来,特儿痴缠。
要是王小虎就这么还俗了,说不定还能成一段美好的因缘故事。可偏偏王小虎在枯叶禅师死后,一心想着要继承枯叶禅师衣钵,成为得道高僧,对秀儿姑娘的一往情深,无法回应。
二人的故事缠了两年,至今没有结果。
“咳咳咳……”
“林哥,怎么看你神情,略微尴尬?”一番故事说完,王小虎注意到伊凛的表情,似乎是林哥平日里所说的“尴尬”,惟妙惟肖。
“不尴尬不尴尬。”
“真不尴尬?”
“不尴尬不尴尬!”
“唉~~”
说到最后,王小虎深深叹息,直道“问世间情为何物啊”。谷
得知秀儿姑娘之所以来到庆都,全是因为自己在村里嘴欠后,伊凛更不敢在这里久留了,生怕王小虎怪到自己头上,影响兄弟感情。为枯叶禅师默哀了一会,伊凛给王小虎留下了子母钉,以便随时保持联系后,便匆匆离开平安寺。
在伊凛离开时,
平安寺院内,一位衣着简朴、正在庭院里扫着落叶的老僧,抬起头,平静地看着伊凛离开的背影。
刚送走林哥的王小虎,回头一看,才发现老僧正在扫地,他连忙上前,念诵佛号:“阿弥陀佛,弟子淳真,见过天心大师。”
……
……
从平安寺走出,天边霞光淡去,庆都华灯初上,已是入夜。
战火尚未燃及此处,庆都内仍弥漫着欢声笑语,入夜时,不少百姓在晚饭过后,提着灯笼,在街上走动。
街边,成排小摊位拥挤,琳琅满目。
有的卖小吃,有的说评书,有的街头算命,有的表演杂技,令人目不暇接。
伊凛循着飘香,在一街头小摊上,买了一笼叫做“猪油生煎包子”的特色小吃,吃得满嘴油腻,于夜色中,来到天宣书院。
天宣书院,至此以关门谢客,伊凛当然是不用敲门,直接潜入。
潜入的过程比想象中还要轻松,这就是一个读书的地方,跟现代的学校差不多,里面连保安都没有,伊凛在天宣书院里,七转八绕,很快便将天宣书院内的建筑结构,了然于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