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鹰扬三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上白雪
袁绍微笑道:“好!便请这位先生不吝赐教吧!”
“赐教不敢当,只是为各位分析一下当前形势!”那少年微微一笑,向着袁绍拱手道:“明公可知,董卓之扶董侯,乃是名不正、言不顺,且其篡立之心已是不言而喻?”
“哦?此话何意?”袁绍讶然道:“董卓虽说强行扶立了董侯,然而董侯在史侯失踪之后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皇位继立者,怎能说是名不正、言不顺呢?还有你说董卓心怀篡立又有何凭据?”
“这要从当年王美人怀上董侯说起……”那少年突然露出一个邪恶的笑容,瞧得众人心头莫名一寒。只听那少年继续侃侃而谈道:“王美人偷服堕胎之药一事,诸位可曾听过?”
“什么?”众人中有人讶然叫道,也有人微微点头,显然众人中也并非是尽知其事。
“听说,那是因为王美人畏惧何皇后暗下杀手。不仅不敢向先帝言明身孕,并悄悄服下堕胎药,想要打掉孩子……”袁绍沉吟道:“可惜王美人堕胎失败,仍然生下了董侯,这才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他皱眉道:“你倒是对这些宫中秘辛知之甚详,然而你究竟想要说些什么?”
“正是如此!不过我一直很想知道。若是王美人暗中堕胎并非是因为恐惧何皇后的报复,而是另有难言之隐又如何?”那少年若无其事道:“董侯今年有九岁了吧?听说约在十年前,董卓曾经入宫为太后献寿,不知可有此事?”
“你?你竟是打的如此主意!”以袁绍城府之深,亦为之骇然失色道:“你怎敢…….”
“没有敢不敢。只看做不做!”那少年打断他道:“若是明公以为此计可行,不妨立即安排人手去做……人言可畏,加上董卓力挺董侯的行径,那么世人如何去猜测,又关你我何事?”
帐中突然间静了下来,所有人均目露惊容的望向那个少年……他小小年纪,怎能想出如此毒辣阴狠的计策来?而且谈笑之间,直接就为董卓和前后两位天子套上了万劫不复的绳圈。
“好……好厉害!”袁绍终于呼出一口长气。他迅速在心中将整个事件盘算了一遍,一抹笑容竟是难以自己的浮上嘴边。
“若是如此流言迅速散播开来,确会令天子失去号令天下的威信。我等当然也完全可以将天子和董卓一同打翻在地…….”他双目出神的沉思着自语道:“然而,国不可一日无君,继立之人又该如何确定呢?”
“这可就更好办了!”那少年轻声一笑:“当年恒帝暴卒,先帝不也是窦妙、窦武父子在诸位刘氏宗族中挑选出来的?”
“你是说?”袁绍目光一亮:“从现有的刘氏宗族之中挑选一个贤能之君?那么可有合适人选?”
“幽州牧刘虞如何?”那少年断然道:“此人不仅身为皇家宗族的领袖人物,一向德高望重,且为人仁厚平和…….”
他望着袁绍再次一笑:“若明公推他为帝。其人感激之余定当会从此对明公言听计从,而且听说刘虞不过只有一子刘和。亦是明公的知交?可有此事?”
他说到“言听计从”和“只有一子”时,似乎刻意加重了语气。然而除了袁绍之外,却似乎没有人留意到这个细节。
那少年一字一句仿佛皆有深意,一双智慧深邃的目光更是有如直接在向袁绍诉说着真实心意,令袁绍听得心花怒放,似乎所有的言语恰恰说中自己的心事…….
他拍案而起道:“此言是矣!真是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先生……”
袁绍突然愕然住口,罕有的现出羞愧之色:“说了这许久,绍竟然尚未请教先生名讳,真是大大失礼!”
那少年当面一揖:“颖川郭嘉,见过明公!”
“原来亦是乙老同乡……颖川果然尽多人间奇士!”袁绍一脸喜色的亲自转过案后,双手持着郭嘉双臂,欣然道:“乙老重病之中,仍为我等推荐了如此大才,真是我等之幸!”
人群之中,曹操眯起眼睛,望着一脸无所谓神色的郭嘉,自语道:“原来……他就是郭嘉?”
“你认识这小子?”张邈愕然转过面来。
“不!不认识!”曹操微笑道:“只是新近识得一位高人,听他说过郭嘉的名字罢了…….”(未完待续)





鹰扬三国 卷 五 炎汉烈焰第七十一章 乱世智者
静静的帐幕仿佛将外界的嘈杂声音尽皆隔绝,只听茶盂中微微泛泡的水声在“咕咕”作响。
一只修长白晰的手掌执起长柄勺,将清澈的茶水舀入耳杯,扑鼻的淡淡茶香立即弥散开来。
帐帘突然间被撩起,一个人影闪身入内,毫不客气的坐在主人对面,瞧着那袅袅生雾的茶盂双目放光道:“好香……操来得正是其时啊!”
“曹将军……”主人叹息着将一只空耳杯放在那不速之客面前,为他注入香茶:“虽说你才是真正的主人,可也太不重礼仪了!”
“嘿嘿!”曹操尴尬一笑,他爱不释手的捧起耳杯,嗅着那泌人心脾的幽香,打了个哈哈道:“失礼失礼……谁教先生这茶香远播,竟令操一时忘乎所以了!”
他说着迫不及待的饮了一口,感觉着那清茶的芬芳在舌尖打转,继而满口生香,不由脱口赞道:“好!好茶!”
“将军的心情,才是真正的好吧?”那主人淡淡道:“否则值此兵临城下的大战前夕,怎会有闲情逸致来在下这里讨茶喝?”
“操刚收到线报,袁绍也不知道采取了什么办法,竟然轻易派人混入了帝都,并于两日内将有关于天子的谣言散播的俯仰皆是……”曹操有些眉飞色舞道:“这一回,可有好戏看了!”
“听将军之言……似乎亦对当今天子的继立真相心存怀疑啊?”那主人讶然道:“这么说,将军也支持重新拥立一位皇室宗亲为新帝了?”
“也不完全是!”曹操坦然道:“操倒是真心拥立史侯,可惜他至今不知所踪,也不知是否尚在人世……董侯毕竟是董卓所立。不论他是不是真的天子血脉,假以时日也必会令汉室名存实亡。若是想于乱世之中拨乱反正,真正光复大汉神器,唯有破旧立新……先光武帝不正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吗?”
“这么看来……这条流言之策倒恰恰是迎合了以将军为代表的相当一部分人的心事啊!”那主人轻抿了一口茶水,若有所思道:“至于说。最终立谁为新君,怕是仍有一番利益之争啊!”
“先生的那位小友郭嘉,确是一位少年奇才!”曹操一拍大腿道:“起初我等虽然听得他是荀老推荐而来,但瞧他不过一介少年,均存了轻视之心……然而这位郭嘉三言两语之间,却将袁本初和我们说得心服口服!”
“哦!”那主人微微点头:“有志不在年高。这小郭嘉的本事可是连荀氏一门众多青年才俊都为之折服的!”
“听说先生与郭嘉乃是忘年之交?”曹操试探道:“可否请先生邀他前来畅聚一番,操也好当面受教!”
“你啊……这是要与袁盟主抢人吗?”那主人嘴边流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在下可要提醒将军,即使是您,目前也仍是袁盟主的属下!这可不是君子所为呢!”
曹操嘿嘿一笑道:“先生说笑了,操只是喜爱郭嘉之才。怎能说是与袁本初抢人?”
“有在下辅佐,将军难道并不称心如意?”那主人淡淡道:“休怪在下泼将军冷水……但凡以智自居者,多为秉性孤傲自负之人。那郭嘉既已选择了袁绍,只怕没有那么容易回心转意!”
曹操一怔,慌忙道:“先生多心了,操如今对先生可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焉有不敬之心?那日山中对战,先生曾劝操不可轻敌追击。悔不听先生之言,这才中了伏击……操一心倚赖先生,请先生万万不可误会!”
“曹将军一代英雄。如今虽然暂时寄人篱下,却终有云开见日的一天!”那主人平静道:“那时四方奇人纷纷来投,将军只怕是会应接不暇…….而眼前,将军却要学会一个忍字!”
曹操闻言,正色拱手道:“受教了!操……”
突然帐外有人唤道:“禀戏先生,袁盟主帐下参军郭嘉使人前来。请先生出营观敌议策!”
帐中二人相视一眼,同感愕然。那戏先生皱眉道:“观敌议策?董军在前方扎营以拒。已有两日了,却是既不出战也不叫阵。而我军更是保持守势未有丝毫异动……郭嘉这小子找我观的什么敌?”
“军营寂寞,而先生又与他相交甚笃,只怕是借故前来叙旧了!”曹操微笑道:“听说你们昔日与荀家兄弟为友,时常指点山河,纵论天下大事,此次只怕也是如此吧?”
“过去自由之身,当然可以无拘无束!”戏先生一脸无所谓的神色,他以征询的目光望向曹操:“以将军之见,在下应该去吗?”
“去!当然要去!”曹操点头不迭道:“于情于理,于公于私,先生当然要去……并请先生代操致意,谨表问候之心!”
戏先生长身而起,向着曹操拱手示意,飘然出帐。
曹操亦是起身相送,待那戏先生出帐,他才直起身来,面上闪过一丝笑意。
戏先生一路缓缓而行,他一出大营,便在营外的土丘上看到了郭嘉的身影。
听到身后的脚步声,郭嘉转过头来,向着戏先生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好久不见了!过得可还顺心?”他看到戏先生与自己并肩而立,重新转过头来,凝视着远方董军那连绵不绝的营盘。
“还行吧!”戏先生耸肩道:“曹操目前势单力孤,羽翼未丰,可说是难有建树,我偶尔为他指点一二,倒也轻松自在!”
“倒是你这小子!”他的目光突然间锐利起来:“突然想出这么一招投杼市虎的阴损之策,可曾向南将军事先知会吗?”
“为什么要知会他?”郭嘉悠然道:“我是怕他瞻前顾后,难下决断,这才帮着他痛下决心!”
“你这么做有些太过草率了!”戏先生摇头道:“如今我们的任务只是潜伏。等待南将军的唤醒……如此肆无忌惮的幕后推动,干扰时局大事的进程,我怕你误了南将军的大计!”
“得了吧!”郭嘉不以为意道:“将在外,君命尚且不授……只要你我是在问心无愧的帮着南将军办事,有什么好顾虑的?”
“你还问心无愧?想出了这么一个阴损狠毒的谣言。你就不怕折寿?”戏先生一指戳在郭嘉的小脑袋上:“你害董卓也就罢了,却把先帝和当今天子也拉下了火坑,你这算是帮着南将军办的什么事?”
“谁说这是谣言?”郭嘉一脸无辜道:“世人不知之事,便全是谣言吗?说不定还真被我一语中的了呢!”
“南将军与先帝那是生死之交、兄弟情深……”戏先生沉下脸来:“你硬是栽害先帝后宫失火,毁他声誉,就不怕南将军找你麻烦?”
“呸!只有愚者。才会想着为逝者挽回尊严!”郭嘉不屑道:“南将军的心意你我尽知,他对董侯继位根本就是心怀不满……而史侯恰于南将军突出洛阳的乱夜之中离奇失踪,我几可认定,定是南将军为了维护史侯,不想令他再次背上天子那道沉重的枷锁而采取的手段!”
“史侯如今……”他望着远方悠然道:“只怕正在南将军部下的保护之下。在山明水秀的地方快乐隐居吧!真是好生令人羡慕啊!”
“你说南将军亦不满董侯继位?”戏先生追问道:“为何却要向袁绍提出扶立一位刘氏宗族为帝?”
“这个嘛,我倒确是动了一番心思!”郭嘉若无其事道:“若非我肯定南将军并非是贪图名利之人,其实他倒是完全有资格做皇帝的…….听说了吗?刘虞在幽州颇有作为,却损害了一些人的利益!”
“你是指谁?”戏先生一怔道。
“至少有一个人,已经恨上刘虞了!”郭嘉淡淡道:“那便是公孙瓒!如今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小小县令了,被表为奋武将军,并封为蓟侯。刘虞到任后拉拢异族,颇得丘力居等人爱戴。而公孙瓒却被排挤到了一旁,加上其师卢植亦是因为给刘虞让道才被召回了帝都…….此二人之争,几乎就要爆发了!否则讨董如此大事。他公孙瓒怎么可能袖手旁观?”
“那么,你一力撺掇袁绍扶刘虞为帝……”戏先生若有所思。
“当然是为了要打破他们可能结成的同盟!”郭嘉断然道:“从南将军每月一次发给我们的天下密报中不难看出,袁术和公孙瓒早已暗通声气,而刘虞却和袁绍相交甚厚,如果不能给他们之间埋下点祸患……哼哼,我还真怕他们狼狈为奸!”
“你。你是想利用袁绍推立刘虞为帝之事,重新挑起袁氏兄弟那按压已久的矛盾。并激化刘虞与公孙瓒的斗争!”戏先生目露惊容道:“好小子,真是小瞧你了…….这一手端的是高明!”
“无论是袁绍、公孙瓒。还是刘虞,他们的地盘都和渤海近在咫尺!”郭嘉双目寒光一闪:“若是不能令他们死拼硬撼,怕是会对南将军日后发展大大不利!”
“先借着中伤董侯来扳倒董卓,为南将军除去第一个心腹大患……”他作了手掌下劈的动作:“而后,挑衅袁绍扶立刘虞,引发天下关注,并激起群雄内哄,这个时候,南将军借机壮大的机会就来了……我就是这么想的,有错吗?”
“你……没有错!”戏先生怔了半晌,才叹息道:“能够如此设身处地为南将军着想,证明他没有看错你!可是,你有想过南将军的心意吗?以他的为人,会支持你引发天下大乱吗?”
“他会不支持吗?”郭嘉反问了一句,突然间有些没有底气道:“可能吧……他虽然杀人不眨眼,骨子里却是一个老好人!不过,有贾文和在他身边,定会洞悉其中奥义,帮他下定决心!”
“说到贾文和……”戏先生苦笑起来:“你应该注意到了吧?在最近渤海军一连串的大动作中,他却没有丝毫发挥,仿佛已经退居幕后,无条件的支持南将军一切决定!佩服啊佩服!”
“佩服什么?”郭嘉撇嘴道:“那老小子确是你我生平仅见的厉害人物,可是在南将军的光辉笼罩下,却难有大展拳脚的机会,这也是很正常的!”
“你错了!”戏先生正容道:“我必须承认,南将军在近年来的频频动作中,确是屡出奇谋,尽现一个当世名将的本色和能力……但是我相信,一旦他决策失误,贾诩定会不动声色的为他补全一切漏洞!”
“事实上!”他再次叹息道:“在渤海军屡战屡胜的表相下,世人只看到了南将军的战无不胜,却焉知不是贾文和在背后呕心沥血的默默施力?”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郭嘉讶然道:“身为一个智者,又得遇明主,不正是应该将能力尽情施展呈现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再简单不过了……因为南将军是主,而他是臣!”戏先生幽幽道:“如果世人只看到臣下之功,却看不到主公之能,那么岂非是功高震主?贾文和情愿为南将军献上生命,又怎会分夺他的光彩?”
“是这样吗?”郭嘉突然浑身剧震,脸上现出复杂之色。
“所以,我才会佩服他啊!因为如此人物,才是乱世之中的真正智者!”戏先生叹了口气,一指点在郭嘉的脑袋:“论这里,其实你不比贾文和逊色半分!”
“然而这里!”他再一指点在郭嘉胸前:“却是还太嫩了!”(未完待续)
ps:感谢放弃no=认输同学的打赏和茜瓜爸爸的再次月票,希望白雪的作品能够让你们满意!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兄弟们关注本书,打赏、月票可以不必,建议、意见却一定要多多益善才好!




鹰扬三国 卷 五 炎汉烈焰第七十二章 唇枪舌剑
当清晨第一缕柔和温暖的日光均匀的洒向大地,远方突然传来了阵阵低沉的号角。大地轻轻的震颤着,无数蹄音步声汇聚成回响不绝的闷雷之声,地平线上,轻扬的尘头之中,一排排步骑战士现出身来,踏着整齐规律的步伐,缓缓开来。从其一望无际的规模来看,其数量至少也达到四五万之众。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与这支大军相对的另一方向,金鼓之声大作,亦有一支庞大的军队迎面开来。但见兵甲耀日、长戈如林,无数面各色旗帜迎风招展,其声势比之对方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号角再起,两军突然均放缓了速度,各有一名骑兵驶出本阵,直向敌方冲去。
两名敌对骑兵瞬间两马交会,然而他们却根本没有交手的意思,只是相互略一点头,便同时拉弓引弦,向着前方一箭仰射而去。
两支长箭反向射出,各自划出优美的弧线,“哧”的一声斜插入土,恰恰落在两支大军最前排将士的前方五步之内。
两支大军同时止步,一时之间,只闻旗声猎猎,战马轻嘶,十余万战士竟是鸦雀无声。
西方大军中,十余名战将从战士们闪身让出的通道中疾驰出阵,于阵前默不作声的勒马收缰。
一身金盔金甲的董卓策马紧随而至,他在众多战将的拱卫下再次趋前几步,挥了挥手。一名旗令官驰上前来,向着东面大军打出一连串旗语。
很快,东方大军中分波劈浪般让开一条道来,数十名将领纵马而出。当先一人正是东方联军盟主、自领冀州刺史的袁绍袁本初。
双方将领放缓马速,向着对方迎上前去。
董卓面上看似从容不迫,然而盯向对面渐渐接近的袁绍,一双铜铃般的双目中却是隐隐寒光闪烁。
短短数日之中,洛阳城中谣言四起。尽在议论当今天子的身世之谜,其矛头竟是直指董卓和当年王美人是否存在不为人知的私情…….很快,这谣言竟然扩散到了军中,连一些将领偶尔瞧向董卓的目光中,都带了一些诡异复杂之色。
董卓不知联军派出的细作为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这种程度,但是他很清楚一点……自己目前面对的那两个最强大的敌人中。能够做出这种事情的只有袁绍!董卓太了解袁绍了,十余年的地下生活中,袁绍亲自发布的类似命令,也不知有多少,这正是他阴狠毒辣的一贯风格。
至于南鹰?董卓想都没想就否定了他的可能……这小子杀人一流。玩弄诡计也是一把好手,可是他绝对做不出这么阴损的事情来!尤其是编织先帝的丑闻,众所周知,南鹰与先帝情如兄弟,他怎么可能使出如此有损先帝声誉的卑鄙手段?
真是无耻!是看出了自己将要祭出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杀器了吗?董卓瞧向袁绍的目光中直欲喷出火来,嘴边却是冷笑不绝……谣言终归是谣言,天子也依然是天子,任你蜚短流长、舌灿莲花。也休想在三五日之内生生将一位天子给拉下宝座!且看你袁本初今日如何应对?一个处置不妥,这叛臣逆贼之名便要扣实在你袁绍的头上!
袁绍迎着董卓仿似吃人般的目光,竟绽出一丝微笑。有如老友重逢、故人相会的欣喜,从容之中却透出说不尽的胸有成竹。
两批人马渐渐接近,终于各自勒马收缰。
董卓正欲开口,突然间吕布从身后轻轻一触他的胳膊,低声道:“没有南鹰和孙坚!”
什么?董卓目光一凝,阴鸷的眼神在对方人丛中一转。将袁术、曹操、张邈等熟人收入眼中,却果然没有发现南鹰和孙坚的影子。
他心中正自惊疑不定之间。却听对面袁绍已经开口了:“仲颖兄,一别经月……分手之时。你我仍是同心辅汉的同僚,却不料再见之时却已是不相为谋!”
“你?”董卓勉强收回心神,瞪着袁绍厉声道:“袁本初,你袁家世受天恩,更以四世三公的美名成为忠君爱国之天下典范!而你当日于天子登基之时,悍然挂节而去,如今更鼓动各地官员大兴乱兵的围困帝都…….你简直就是不忠不孝、猪狗不如!”
他抬起手来,缓缓指过面前东方群雄,傲然道:“念在你我昔日情份上,本官好言相劝……立即解散乱军,向天子当面谢罪,否则一旦大动干戈,不仅尔等身败名裂、死无全尸,更会留下无尽骂名供后人唾弃!”
“咦?仲颖兄真是好大口气!”袁绍眨了眨眼睛:“听你的口气,竟似乎完全可以代表天子?这不禁令本人想到了一个近日来流传甚广的说法……不知你究竟是以什么身份在此与我们对话?”
董卓听得他说到“流传甚广的说法”时,一脸的讽刺之色,险些气炸了心肺,然而面上却浑若不觉的傲然道:“好教各位得知,蒙天子恩典,本官已于前日被授上公之一的太师之职,享权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他眼珠一转,微笑道:“对啦!令叔袁隗袁老大人因为忠于天子,亦被授予上公之一的太傅之职。这可是你们袁家百余年来前所未有的尊荣!你们叔侄二人,一人兴兵作乱,成为天下贼首,另一人却辛勤王事,得享殊荣……”
董卓说着,不由仰天一阵狂笑:“这倒也真是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啊!”
东方群雄听得他的言语,不由均是微微色变。上公之职乃是指三公之上的公,前汉曾有太师、太傅、太保,而光武帝之后仅有太傅,亦不常设,没曾想当今天子竟会一下子便授出了太师和太傅两职。董卓专权,被授太师倒是不足为奇。而授予袁隗太傅职位可就有些耐人寻味了……袁绍能够一呼百应的动员天下群雄,凭的是什么?大半倒是靠着袁家百余年来的崇高威望!如今的当代袁家之主袁隗却在董卓的策动之下接受了官职,是否代表着袁家已经被成功分化?
正当群雄一时无言以对之时,突然一个低低的笑声于东方群雄之中响起,接着那笑声越响越大。终于化为一阵肆无忌惮的狂笑。
众人皆愕然望去,却见曹操于马背上笑得前仰后合,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
“原来是曹孟德!”董卓目光一寒,森然道:“却不知为何发笑?本官说话有那么好笑吗?”
1...229230231232233...3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