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弃妇的极致重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萨琳娜
与此同时,小队长还要回禀自己的上峰,也就是城门戍卫的大队长。
大队长知道后,便会回禀自己的上峰,这个上峰可能是州衙的司兵。
司兵汇报刺史,刺史再命人去都护府求援……
一圈绕下来,等都护府的大都护知道有战事的时候,贺鲁这边已经打过护城河,准备攻城了。
而再待都护府的兵马赶来救援的时候,县城的官员若是怂一点儿、护卫们若是有一丝的懈怠,那城池可能就破了。
另外,都护府这边,也要跟兵部汇报,哪怕是八百里加急,待京城的兵部尚书知道了消息,估计也是十几天之后的事儿了。
兵部尚书知道后,还要汇报给主管兵部的相公,然后相公再一番思量,最后才决定要不要告诉皇帝。
可以说,事件发生后,皇帝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人。
而且整个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变数,倘或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消息最后都有可能传不到皇帝面前。
故而,崔幼伯建议皇帝,可以建立一个密折专奏体系,皇帝可以授权他信得过的官员,准许他们越级回禀,以便遇到什么重大事务,皇帝可以第一时间得知,并尽快做出相应的处理。
为了避免一人独权专行,扰乱官场的正常秩序,崔幼伯还建议,在一道或是一州可以多设几个有密折权的官员,且他们并不知道彼此的存在,更不知道对方的身份,这样一来,皇帝得到的消息,将是最真实的。
至于密折如何操作、如何运送,请参看崔氏小夫妻的通信方氏。
呃,好吧,后面一句话是作者加的,崔幼伯并没有这么说,他只是将自家用的带锁信筒的事儿透给了皇帝,并没有言及可以用鹞子送信。
拜托,崔幼伯也不傻,鹞坊虽冠以萧氏的名头,事实上却是自家的买卖,就算所得的利润都归入了萧南的私库,但最后都会着落到他的孩子身上。
所以,他可不想做有损鹞坊利益的蠢事。
但他却忽略了一点,他不笨,人家皇帝也不笨呀,身边又有个李荣‘提醒’,所以,萧南很苦逼的损失了大批的鹞子。
这是崔幼伯所没有预想到的,事后他听萧南抱怨的时候,心里不住的发虚,更不敢告诉娘子,这事儿真不怪荣国公,始作俑者是他崔玉郎。
话题扯远了,咱们书归正传。
程宏静静的看着崔幼伯写信,待他写完了,用两种方式分别把信送出去后,才有些犹豫的问道:“阿叔,贺鲁部动了,咱们还要去其它两个县城吗?”
别人不清楚崔幼伯之前的种种备战动作,程宏却是猜到了几分。
尤其是崔幼伯严令其它两个县令丢开一切日常政务,专心负责城防、兵务等事件的时候,他就明白了崔幼伯此举的用意。
有些话不能明着说,却可以用实际行动来提醒。
崔幼伯所说的那些惩罚,也不过是为了督促两人更好的去办差。
可如今战事真的暴发了,那些提醒也就显得不重要了。
崔幼伯却冷静异常,摘下墙上挂着的宝剑,直接系在腰上,淡淡的说:“去,为何不去?”
就算不‘演习’(作者默:有个穿越女做妻子,崔幼伯知道得可不少),他也要去检查两个县城的战备情况。
鄯州距离边境并不近,可谁也不能保证贺鲁不会袭扰此处。
毕竟这里是陇右道治所所在地,物产丰富,官仓的储备都是最多的。
在饥饿的猛兽眼里,鄯州就是个大肥羊呀。
路远又算什么,西突厥是游牧民族,最擅长的便是远地奔袭呀。
也不知道这算是崔幼伯料事如神,还是他的最被开过光,贺鲁在西州、庭州劫掠了大批的粮食、百姓和牲畜后,玩起了游击战,像猫戏老鼠一般,耍着都护府的驻兵四处乱跑。
不过,贺鲁突袭的都是边境线上的县城,所以处于后方的其它州县暂时安全了。
就在湟水上下的官员都认为贺鲁不会进攻鄯州的时候,某日,贺鲁亲率两路大军,绕开都护府的防御,气势汹汹的直奔湟水县。
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崔幼伯面沉似水,他的目光落在城外几十里外的一层密密麻麻的营帐上,扶在城墙垛子上的手不住的收紧。
活了近三十年,他终于知道了何为‘兵临城下’。
ps:一更,嘿嘿,小夫妻的时间线终于汇在一起了,下章该轮到萧南出场啦,亲们鼓掌……






弃妇的极致重生 第302章 被困
京城。
萧南自那日被儿女们‘劝慰’了一番,让她想通了许多事。
彻底释然的她,将桃源、太仓等诸岛的事儿统统放下了,这倒不是说孩子们的劝慰之词多么的高明,而是萧南真的想明白了。
她觉得,人不能太贪心,她已经拥有了世间女子所能拥有的一切:高贵的出身,显赫的娘家和夫家,儿女双全,她与家人们都身体康健,渣男夫君也变正常了,两人或许不能相爱一生,但定能白头偕老。
除此之外,她还拥有几辈子都挥霍不完的财产和足以让她名留史册的积微学院,她还什么可抱怨的?
或许,老天把桃源收走也是为她好:月满则亏,倘或她的命运好到爆,运气好到逆天,万一哪位神仙看不过眼了,再夺走她更在意的家人们,那可就更惨了!
桃源,丢就丢了吧!
她还有更重要的事儿要做呢。
重新振作的萧南,开始投入到更加繁忙的生活中。
首先,是整顿家务,前段时间,坊间流言满天飞,荣寿堂也不太平。
只是那时她一心扑在逻迩婆娑寐和桃源身上,整日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人也带着几分憔悴,最后几日更是出现了恍惚的状况。
见此情况,下人们难免有别的心思。
虽然萧南平常也不管家,但家里真若出了大事(比如男主人深陷战场,生死不明),唯一的女主人还萎靡不振,就是再训练有素的下人也要暗自嘀咕了。
荣寿堂外有崔大管家,内有铁娘子和玉竹,几人都是极尽心的,但他们本身就是奴婢。平常家务事还能控制,但这种关系到家族存亡的大事,就有些弹压不住了。
说句不好听的,没准儿这几位心中也有惴惴,担心郎君真出了事,娘子又心不在焉,荣寿堂肯定出乱子呀。
那些日子,从前庭到后院,从客舍到小厨房,每个角落里都有人窃窃私语。奴婢们做事的时候也不怎么尽心了。
以至于灵犀和长生可以很容易的在家里打听到许多事,这在以前是想都不要想的。
如今萧南彻底冷静下来,理智回笼。她才意识到不对劲。
不行,要整顿,必须要整顿。
在古代生活了两辈子,上辈子的结局虽惨了些,但大多数日子里。萧南都过着恣意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铸就了她直接、洒脱、说一不二的性格,整顿内宅的时候,也是雷厉风行。
萧南的法子很简单,她只要找到了证据,不管那人认不认错、服不服气,她就只有一个字:罚。
她的人生哲学是。‘我明白不需要你明白,我没有义务为你解惑’,反正她也不需要奴婢们佩服她。她只需要最短时间内见到成效就好。
还真应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句话,在这一点上,崔氏小夫妻倒是有着惊人的相似。
经过萧南一通声势浩大的或打、或罚,荣寿堂的气氛瞬间一变。
哪怕是犄角旮旯里也无人再敢非议什么,众仆役们从管家到粗婢、小厮。个个大气都不敢喘,拼命的做事。唯恐被娘子发现什么不妥,再来一顿板子。
罚完了人,萧南又重点敲打了几个司房的管事,尤其是四胞胎的乳娘和大丫鬟们,她更是耳提面命:不要以为男主人不在、女主人忙得脚不沾地,你们就能慢待小主人。
一旦有人偷懒或是起了坏心,她严惩不贷,东海盐场还缺着不少苦力呢,她已经把灵犀的乳母送出京‘养病’了,她也不介意多送几个出京。
几个乳母和丫鬟们早就被每天的板子声吓坏了,听了萧南的一番威吓,顿时跪地叩首不止,拍着胸脯保证,她们断不敢慢待小主人们。
料理完家里事,萧南又腾出手来忙活外头的工作。
积微学院开学近一年了,现在到了年底大考核的时间。
作为校长,为了迎接学院历史上首次的年末大考,萧南整日都与几位夫子待在一起,商量考试的科目和内容,以及评分标准、奖罚措施等规则。
因为积微学院本身就是首创,考试什么的更是第一次,所以很多事都没有旧例可循。
萧南一边回忆前世关于学校考试的种种规定,一边又跟夫子们商量,如何能将前世的做法与彼时的风俗相融合。
之前她的学院一直都是走着‘有大唐特色的素质教育模式’道路,如今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如何考试,必须慎重。
经过几天的协商,萧南又征询了三位名士和萧驸马、祖父的意见,最后确定,考试科目,还是按照君子六艺的要求来考。
不过,为了因材施教,照顾那些低年级的学生,学院规定:低年级只需考六艺中的礼和书两项;中年级考礼、书、数、乐;高年级则全考。
并且萧南还做了个补充说明,每年的考试科目都会不同,且年终大考和三年一次的升级大考的科目也不尽相同。
萧南的意思很明确,她设置这个考试,只是为了督促学生更好的读书,而不是想让学生们一个一个的变成应试机器。
夫子们对此颇为赞赏,就是三名士也表示此法可行。
就这样,考试政策新鲜出台,考试时间定为十二月二十五到二十八日——好歹留两天给学生和夫子们,好让人家回家过年呀。
考完试后,便是年假,与朝廷规定的天数一样,都是七天。
当然在放假之前,萧南还要给学院的工作人员发红包和福利。
学院是贵族学院,给夫子们制定的工资原本就非常高,再加上年底的大红包和论‘车’记的福利,十几位夫子单靠红包和福利就能过个好年了。
因为萧校长下发的红包里装着的不是铜钱或是金银,而是乌氏邸店的飞钱,每个红包里根据夫子们任课的具体情况放了不同张数的飞钱,而每张飞钱的面额不小于一百贯。
也就是说,哪怕是等级最低的助教,也收到了至少一百贯的红包。
至于福利那就更丰盛了,什么上好的布匹、团茶、鸡鸭鱼肉、粳米白面、时兴果蔬应有尽有,满满一大牛车的东西,直接把那些夫子的家眷们乐坏了,要知道这样的好东西,就是他们自家也舍不得买呀。
数量还这么多,不光够自家人吃用的,就是过年访客送礼也都尽够的。
所以,夫子们回家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娘子分外开心的笑脸和无比周到的服侍。
倒不是说这些女人们势利眼,实在是文人清苦,尤其是在米珠薪桂的京城,家里原就没什么大进项,常常是一文钱掰成两半花,为了让孩子们吃的好些、夫君穿得体面些,当家主母们真是煞费苦心呀。
如今好了,郎君去学院做了夫子,活计不重,也清贵,还能给家里挣回大把大把的钱……呜呜,自家总算有希望了!
做完这些,萧南还不能松口气,她又直接去了城郊的火器基地,亲自指挥家中的护卫把新研制出来的火器和弹药全都装上牛车,然后运到崔家的一处大仓库里,待过了春节,她便将库房里积攒的火器统统运到鄯州。
一直忙到黄昏,萧南才满面疲惫的返回崔家。
放假回来的灵犀和长生正在逗弄四胞胎,四个小家伙眼瞅着就要两周岁了,说话愈发流利,走路也很顺畅。
身体最好的长泰小盆友,更是喜欢在屋子里噔噔乱跑,只唬得他的两个乳母扎着胳膊,像两只老母鸡一样,一眼不错的跟着他满屋子乱跑。
比起二哥,长宁要文静许多,他有些像长生,竟也喜欢趴在特制的舆图上四处摩挲,而长生那架小马车也有了继承者,这不,长宁正用白胖的小手牵着缰绳,咯吱咯吱的在舆图上cosplay车夫。
“阿兄,你要到哪儿?我载你去呀!”
长宁拖着小马车走到长生跟前,奶声奶气的问道。
“湟水,我要给阿耶送年礼!”
长生正逗弄一脸便秘状的长寿,听到三弟的问题,随口说了一句。
“哦,好!”
长宁正经的点点头,蹲下小身子,撅起肥pp,费力的将长生身侧的一个木匣子抱起来放在小马车的车厢上,然后用力的拽着缰绳,朝‘湟水县’开进。
萧南站在廊庑下,她没有急着进门,而是默默的看着几个孩子各自玩闹的场景,当她听到长生的话时,心中不由得一叹:唉,那个男人,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明儿就是除夕,不知道他那里可有准备?
被妻子念叨的崔刺史,此时正满心焦急,三天前,贺鲁部兵围湟水,三四万的大军将城池围了个水泄不通。人站在城门上,都能看到不远处那一层层的营帐。
崔幼伯想用雪娘子给都护府送信,但贺鲁似是知道了唐人善用鹞子送信,硬是调集上千的神箭手埋伏在四周,只要有飞鸟经过,他们便迅速出击,一支支箭矢直接在空中交织出了一道密实的防护网。
在如此严密的攻势下,慢说是一只飞鸟了,就是一只苍蝇恐怕也很难飞出去。
整整三天了,雪娘子飞飞落落试了几十次,竟无一次能成功。
他,以及满城的百姓竟被死死困住了……
ps:二更,谢谢虚幻梦汐、mm_love79亲的小粉红,谢谢女娲传人的打赏,还请亲们继续支持哦~





弃妇的极致重生 第303章 攻城
“郎君,雪娘子又失败了!”
阿大抱着一只体型娇小的鹞子,有些沮丧的说道。
不止阿大沮丧,大家若仔细观察,便会发现,那只鹞子的黑豆小眼中竟也满是挫败与懊恼,仿佛原本对它极容易的事儿、如今却无论如何都完成不了,它真是太丢脸了,有木有?!
“嗯!”
崔幼伯站在城门楼上早就看到了,他沉沉的应了一声,伸手接过雪娘子。
他似感觉到了雪娘子的气闷,单手轻轻抚摸着雪娘子的羽毛,然后将它放在自己脸颊边,低声道:“好,雪娘子,你已经尽力了,这次的事不怪你。”
雪娘子已经是表现最好的了,那日发现贺鲁围城,李雍几个小家伙便纷纷祭出自己的鹞子,他们对自家的宝贝都非常有信心。个个抢着要送信的任务。
崔幼伯也没想到贺鲁会安排了那么多的弓箭手,所以便应允了。
既然有学生们的鹞子,他们家的雪娘子便能休息休息了。好歹人家也是前辈嘛,这种小事,让后起的小家伙们出手就好。
至于派遣谁的鹞子去都护府送信,四个学生又是一番争抢,最后,几人用抓阄的方式解决,李雍手气好,抽到唯一带字的纸团。
于是,李雍在其它三位同伴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下,很是嘚瑟的将求援信绑在他的‘破军’爪子上,低声嘀咕了几句,双手用力一托,将它送上天空。
但紧接着,就在崔幼伯等一干人的注视下,‘破军’刚刚跃上低空,向前冲了几里。正欲盘旋起飞,便听得嗖嗖嗖数声响动。
“不好,是神箭手!”
阿大等几个武人耳力好,听到动静便立时辨出了此物为何,下意识的呼喊出声。
其实,也不用他喊了,大家都亲眼瞧见了,因为就在‘破军’盘旋的周遭,已经有几百支箭矢交织成了密网,死死的将‘破军’与高空隔绝。
后头还有更多的弓箭紧随其后。凌厉的箭矢破空而来,意图将那只仍在努力突破的鹞子射成刺猬。
崔幼伯忙抬手,喝道:“快让它回来!”
这些神箭手摆明是不想让人或动物出城报信。所以不惜箭矢也会将‘破军’弄死,既然已经出不去了,那就不要做无谓的牺牲,崔幼伯从来不做赔本的买卖。
李雍心里也急,破军可是它花光了所有的零用钱才买到的。当然对于他一个宗室来说,这点钱也不算什么,李雍最在意的是,他已经养了破军快一年了,他与它朝夕相对,比见自己父母亲人的次数还多。
在他心中。早已把这只鹞子当成了自己最亲密的伙伴。
如今看到伙伴深陷险境,他恨不得立时把它召回来,但事关战报。他深知其中紧急,他不能为了只鹞子,而置全城的百姓于危险之中。
可不召回来,难道亲眼看着它被人射杀吗?
这样不成、那样也不成,李雍急得心如火焚。听到夫子的话,他忙转头看向崔幼伯。
崔幼伯用力点点头。表示他是说真的。
李雍大大的松口气,忙捉起一支银笛,鼓起两腮接连吹了好几声。
还在箭雨中极力挣扎的破军,听到主人的召唤,勉强找了个空隙,侧身逃了回来。
饶是如此,破军的身上还是中了两箭,虽不致命,但短期内,它是决不能再飞翔了。
抱着受伤的鹞子,李雍双目赤红,大颗大颗的眼泪滴落在‘破军’的头上。
似是感觉到了小主人的心疼与愧疚,破军抬起头,黑亮亮的双眼清澈、纯净,它用小脑袋蹭了蹭李雍的胳膊,温柔的安慰他。
熟料,李雍哭得更厉害了,他直接将头埋在鹞子的身上,咬着下唇无声的痛哭起来。
众人瞧了这一人一鹞,不免心酸,看向城下山坡上那些手持弓箭、耀武扬威的弓箭手们时,分外的仇恨。
大家没有因此就被吓到,不过,既然发现了敌人的神箭手,那么他们的策略就要改变一二。
崔幼伯想了想,决定把长孙丰三人的鹞子和雪娘子一起放出去,四只鹞子分别从四个方向突围,他就不信了,贺鲁会安排那么多的神箭手,只为了围捕他们的鹞子。
但,事实证明,贺鲁的思维确实不是常人所能扑捉的,崔幼伯跟他的脑电波根本不在一个波段上。
四只同时起飞的鹞子,分别遭受了同样猛烈的箭雨袭击,除了雪娘子,其它三只全都负伤了。
就是雪娘子,从密实的箭网中逃回来也累得够呛。
报信计划再次破产,众人的脸色都不太好。
有些人甚至联想到城内只有一千府兵和几百闲人、犯人组成的临时军,即便再加上几大望族家中的部曲、护院,也只能堪堪凑个两、三千人。
而城外呢,则有两三万的大军,且都是战备精良、能征善战的正规军。
两千vs两万,谁的胜券更大些?
别说普通的百姓和官吏了,就是崔幼伯也不敢说他们能赢呀。
如今消息又送不出去,他们一干人和城里的百姓岂不是等着城破家亡?
崔明伯也想到了这一层。
死,他也怕,但看到如青松般立在城门垛口前的崔幼伯,他渐渐镇定下来。
走到崔幼伯身边,崔明伯低声道:“肃纯,情况有些不对,贺鲁既已将县城团团围住,他为何不攻城?”
好问题!
崔幼伯双眉微挑,唇边终于露出几分笑意,缓缓说道:“是呀,为何不攻城。”
崔明伯没有看到崔幼伯的异常,他还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中,继续低语:“方才我用千里眼看过了,他的兵马虽是长途奔袭,但状态都还好,且粮草等物也充足。按理说,他们该速战速决才是。而且都护府的大军正沿着西线寻找他们,咱们这边的消息虽送不出去,可都护府的探子早晚会发现他们的。”
说着说着,崔明伯的眉头皱了起来,最后喃喃道:“难道他在等什么?”
贺鲁的按兵不动,不止唐人不明白,就是他的下属们也不甚理解。
“可汗,将士们已经休整完毕,攻城的云梯等物也都准备妥当。咱们随时都能攻城!”
副将甲全身甲胄,一抬手都能听到金属碰撞的响声,方才他们一干人饱食了一顿。体力也都恢复过来,正是兴奋的时候,左等右等却始终等不到可汗攻城的命令,大家都有些着急。
可汗到底在犹豫什么呀,按照他们的想法。完全可以像之前几次一样,大军以雷霆之势出击,直接攻破唐人的城池,然后便能随心所欲的抢杀劫掠。
啧啧,前方可是鄯州最富庶的湟水呀,别说那些传承上百年的望族。就是普通老百姓手里也挺富裕的。
在这里抢一票,足够他们享用好一段时间呢。
贺鲁大马金刀的坐在一架胡床上,听到下属的话。故作高深的笑了笑,问:“攻城?哦,咱们确实要攻城,只不过不是现在。”
副将甲很不解,向前跨了两步。身上的甲胄又发出喀拉喀拉的响动,“为何不是现在?”
贺鲁道:“你们难道没看到。湟水城外那条比城墙还高的护城河?”
副将甲点点头,“看到了,而且护城河两岸还铺设许多铁刺篱,属下观察过,那些铁刺篱很锋利,不管是人还是马,一旦踏上去都会受伤。”不过,他们突厥人生性彪悍,一点儿小伤还真心看不在眼里。
就是超标准宽、不能架云梯的护城河也没什么,直接泅渡过去就好。
好吧,现在是隆冬,水下刺骨寒冷,但副将甲深信,他手下的兵绝不会被这点儿小磋磨难住。
副将乙也凑过来,表示自己麾下的兵马可做先锋,为大军开路。
副将甲不干了,明明是自己先跟可汗说的,眼瞅着就能说成了(贺鲁默:你确定?),这小子却来抢活干,凭什么?
1...251252253254255...3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