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弃妇的极致重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萨琳娜
待两人以及身后一大堆的随行人员一起走进基地后,基地的大门缓缓关闭。
而就在这时,不远处的小山坡后探出几个人影,他们穿着胡服、带着毡帽,深陷的双眼中精光四射,密切的盯着那扇关闭的大门。
几乎是同一时间,门里面的萧南和李荣在大门关闭的那一刹,纷纷转过身,别有深意的看了眼身后的大铁门,而后两人互看一眼,旋即,相视而笑。
贺鲁动了,京中的奸细也在忙碌,而他们的计划也该实施了。
“荣表兄,这次你要亲自去?”
萧南侧着身子、半低着头,几乎看不出嘴唇蠕动的低声问道。
李荣点点头,敛去脸上的痞笑,喉头滚动几下,用微不可闻的声音回道:“嗯,昨日我已回禀了圣人,陛下已经应允了。过几日,我便启程赶往鄯州。只是没想到陈武这小子还挺能干的,这么快就有了结果。他既研制成功了,那我这出戏便能演得更加逼真。”
萧南微微颔首,表情缓和了许多,她虽然不齿李荣的无赖行径,但对于他的本事还是颇为信服的。
正事谈完了,萧南又想起一件困扰她好几个月的私事,一边抬步往里走,一边低声说:“还有一事,王佑安的商队至今没有消息,他们不会是被贺鲁部劫掠了吧?”
“嗤~~你也太小瞧我了,我探好的商路即便不是最安全的,那也不会轻易被人劫掠了去。”
李荣轻嗤出声,语气很是狂傲,但眼中闪烁的自信却让他显得气势十足。
萧南才不管这些,她要的是结果,“那他们为何数月没有音讯?”
西边都打起来了,丝绸之路定然受阻。
虽然李荣趟出来的路是新商路。且那里不是唯一通往西域的道路,可王佑安他们一大队人又带着价值不菲的货物,怎么看怎么都像肥羊呀,就算突厥人不动手,路上也有眼红的人呀。
表面上,王佑安是投到自己门下的商贾,而事实上,萧南一直把他当做合作伙伴看待。且经过几年的相处,萧南愈发觉得王佑安这人不错,她也渐渐把他当做自己人。
既然是自己人。又是自己最能干的钱袋子,萧南不管是从感情上,还是从利益出发。都要不想他有什么意外。
李荣也纳闷,算着日子,商队也该回京了,他与商队是在鄯州分开的,自己这边又是养伤、又是调查的。都回京快一个月了,王佑安他们没道理至今还没有消息呀。
缓缓摇了摇头,李荣老实的说:“我也不知道,许是他们见西域诸国的香料、宝石等货物成色好,想多贩运些回来吧。”商人逐利,他说这话不是看不起商人。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萧南想了想,这话倒也有理。其实就是没理,她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
两人一边走一边说着。不多会儿便到了基地的核心,见了陈武等几个少年,亲眼看着他们激动的演示。
“嘭~~”
小荒山的坡地上,爆破声连连,其中还夹杂着星星点点的射击声。
不过爆炸的声音太大了。外头的人根本听不到中间还有枪声。
匍匐在对面山坡后的几个突厥汉子听了这震天响的动静,又是惊异又是狂喜:惊的是唐人竟真有这种似天雷一样轰鸣的神器;喜的是。这些东西就在眼前,只要他们稍加努力,就能拿到手。
可汗已经统一了西突厥,麾下勇士如云,若是再有这神器相助,可汗定能重现突厥汗国的辉煌。
萧南和李荣并没有停留多久,半个时辰后,两人便一前一后的离去了。
两人走后,基地再度恢复森严的警备,但饶是如此,当天深夜,还是有几个不明身份的黑衣人摸上了山,若不是基地的护卫警惕性高,再次提前发现了刺客的踪影,那几个人险些混了进去。
“他娘的,这些人简直比草原上的野狼还要机警!”
荒山下的某块山石后,几个狼狈的身影一边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一边连声咒骂道。
“你们懂什么,他们越是如此小心,越表明里面的东西很贵重!”
其中一个,用比同伴更流利的汉话反驳道,心里则愈发肯定自己没找错方向。
“呸,好你个毕力术,不就是在中土呆了几年嘛,有什么了不起,整日里对咱们呼来喝去的,真把自己当老大了呀?!”
其它几个人不敢辩驳,脸上却满是愤愤。
他们不知道的是,当夜,京城里的萧南便得到了消息。
“呵呵,这些人还真配合!”
萧南随意的把纸条放在身前的炭盆里,望着荒山的方向,冷冷而笑。
次日,李荣又给萧南送了封信来,信上说,已经有了王佑安及商队的消息,说是王佑安跟从天竺归来的王玄策一起回来的,并带回大批天竺特有的珠宝和香料。
王玄策?
萧南觉得耳熟,似是在哪里听说过,可偏又一时想不起。左右无人问询,无奈之下,只得又给李荣去了封信。
办个时辰后,李荣的回信便到了,简单的说了说王玄策的出身、官职和家庭情况。
最后总结道:“……是个厉害的!”
看完这信,萧南愈发有兴致了,能让李荣都称赞‘厉害’的人,绝对是个牛人呀!
ps:额,什么也不说了,还是补昨天滴!






弃妇的极致重生 第266章 奇人
尤其是次日,听完皎皎小公主的第一手资料后,萧南更觉得这个王玄策不得了,即便是在牛人满天下的大唐,也绝对称得上大牛人。
这位大牛人到底做了什么牛逼事儿呢?
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这位王玄策以一人之力弄残了一个国家,而这个国家呢也不是什么弹丸之地,而是大家都听说过的天竺。
不过那时的天竺还不是一个绝对统一的国家,而是分作东西南北中五大区。王玄策的传奇经历就发生在中天竺。
这绝非夸张,也绝不是臆造,而是真实故事。
这事儿还要从先帝开始说起。
话说十多年前,御弟哥哥去天竺求取真经,见到中天竺的国王施罗逸多,施罗逸多从御弟哥哥嘴里知道了许多大唐的故事,不禁对这个钟灵毓秀、繁荣鼎盛的国家产生了兴趣,继而派出使臣去中土。
当时的圣人李二陛下眼见开阔、兼容四海,对中天竺的来使也算热情。
一来一往的,中天竺和大唐也建立了外交关系,成为友好领邦。
而去年呢,李二陛下的病情加重,愈发念旧,不禁想起了远在西方的故友,于是便派遣右卫长史王玄策和副将蒋师仁携使团前往中天竺。
李二陛下并不知道,那时他的国王朋友已经故去,中天竺的臣子阿罗那顺自立为王。
王玄策一行人也不知道自己将面对怎样的险境,不过,当他们踏上中天竺的国土后,便遭到了一群官兵的围杀。一番拼杀后,王玄策使团的人死伤大半,仅剩王玄策几人被新国王俘虏。
随后,王玄策历尽艰辛带着仅剩的几个护卫逃了出来。
按照常理来说。以王玄策等人的处境而言,最好也是最符合规矩的办法,应该是大家快马加鞭的赶回长安,将中天竺的变故禀告圣人,然后再由天朝出兵教训乱臣贼子。
但王玄策却没有这么做。
要不怎么连李荣这样的狂人也赞他一句厉害呢,这厮非但没有跑回京去诉苦兼告状,而是转道去了吐蕃,找上了李二陛下的‘女婿’松赞干布。
不过,松赞干布小盆友虽然非常仰慕大唐,甚至求娶了大唐的公主。但他并不想得罪中天竺。
可让他拒绝王玄策,他也不敢,毕竟大唐王朝的盛名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实打实的打出来的。
权衡了一番,松赞干布童鞋给了个折中的法子——借兵。
借兵和出兵只有一字之差,但意义却不同:
借兵只是出于亲戚情谊,借了些兵马给岳父家的臣子,至于人家拿这些兵马是去平叛还是剿匪。和吐蕃以及松赞干布无关,倘或兵马有了损失,岳父家还要赔偿滴;
出兵就不一样了,出兵就表示吐蕃正是与中天竺宣战,这是松赞干布所不愿意见到的。
而且就算是借兵,也没借多少。只是敷衍似的给了一千兵马。
王玄策也没嫌少,领着一千兵马又去了与中天竺有宿怨的泥婆罗国,在那里。王玄策又是巧言劝说、又是暗含威慑的一通胡侃,从泥婆罗国借了七千兵马。
两方加起来也有八千,王玄策觉得有谱了,便直接开赴中天竺‘平叛’去了。
在与中天竺交战的过程中,王玄策也充分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以‘火牛阵’冲垮了中天竺的杀手锏‘象军’,一鼓作气的灭了中天竺。将新国王阿罗那顺擒获。
“……这位王长史确实厉害!”
皎皎挽着萧南的胳膊,亲昵的跟她说,“乔木你也知道,最近阿耶忧心阿婆,近两个月都不曾开怀,昨日接了王长史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奏章,高兴的连连击案呢。”
“是呀,感觉就跟听传奇似的!”
萧南也连连称赞,可不是跟听故事似的吗,一个人凭着以己之力就能灭掉一个国家,而且这人没有异能、没有金手指,全凭个人的能力,啧啧,还真跟话本里的神奇桥段一样呢。
“可不是,我阿娘也说王长史做得好,虽远隔千里,但仍没有堕了咱们天朝的威名!”
皎皎用力点头,似是忽然想起一事,笑着道:“说到‘奇’,王长史还带回来一个奇人呢。”
萧南今日是来拜见皇后并谢恩的,之前皇帝借皇后的名义赐给萧南一些缭綾,不管这些缭綾真正代表着什么,但在表面上,萧南依礼仍要进宫谢恩。
而皎皎听闻萧南要进宫,早早的便侯在了两仪门处等着,她早就听闻积微学院的种种故事,正想寻萧南问个清楚,这会儿终于逮到人了,她心中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烧着。
只是,皎皎没想到,两人刚见了面,寒暄了两句后,萧南便率先八卦起来,问得还是自己最清楚的一件事,皎皎很是自得,终于,她也能在萧南面前显摆一回了。
于是,皎皎便详细的把从父母闲谈中听到的最新消息统统告诉了萧南,还附赠小道消息若干。
比如她接下来要谈到的这位,如今还在路上,京中的人大多不知道他的存在,可她颇得皇帝宠爱,是以提前得知了。
萧南挑眉,笑问道:“哦?还有人竟比王长史还要神奇?”这位已经是个大牛人了,居然还有比他更牛的存在?
皎皎点点头,故作神秘的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听说王长史从中天竺遇到一位奇人,这位奇人明明是番僧,却笃信咱们的道法,如今已经二百多岁了,还鹤发童颜,仿若终南山上的老神仙呢。”
萧南一怔,总觉得脑中似有什么地方被触动了一下,可她一时又不知道哪里不对,便随口问道:“还有这样的奇人?竟比京城的几位真人还要厉害?”
靠,还特么二百岁,你这谎未免说得太大了吧,你咋不说你跟彭祖是兄弟捏?!
萧南心里吐着槽,她虽然有两世奇遇,又有桃源神器,可她始终无法相信世间有神仙。至于她的桃源,她更觉得像是一个后世偷菜游戏的变体,而不是神话故事里的仙境。
她这么想也是有根据的,话说哪家神仙的仙境有积分、能升级还能联网?!
“是呀,听说在当地也极有盛名呢,”
说道名字,皎皎歪着小脑袋想了想,道:“对了,他的名字也好怪,叫、叫什么逻迩婆娑寐。”
逻迩婆娑寐?
萧南眉头微蹙,这个名字,她依稀在哪里听说过,可问题是,据说这位两百多岁的老神仙是第一次来大唐呀,如今人还没到呢,萧南不认为她的消息网络已经如此灵通,连这个也打探到了。
既不是有人告知,那她为何还对这个名字觉得似曾相识?
萧南心中忽而升起一股不安,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了。
皎皎没发觉萧南的异样,拉着她的胳膊追问学院的事儿。
萧南敛住心神,耐着性子一一讲述着,说到最后,她见皎皎仍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便笑着说:“你既然这么喜欢,不如索性去学院上上两节课好了。”反正她的学院是贵族学院,王公贵族家的孩子不知有多少呢,皎皎虽是公主,她们学院也不是招待不起。
皎皎一听,双眼陡的一亮,合掌道:“哎呀,这个法子好,我、我早就想去学院瞧瞧,就是怕阿姊不同意呢。”听说学院的规矩极严,皎皎以为自己不能住宿,只想偶尔去转转,生怕表姐不同意,这才迟迟不敢提出来。
萧南笑了笑,道:“有什么不同意的,能有你这么个聪慧的小娘子去上学,就是夫子也高兴呢。”
皎皎越说越开心,忙拉着萧南的手,加快脚步,“走,阿姊,我要马上把这事儿回禀阿耶和阿娘……对了,为了表示谢意,过几日那个什么‘婆娑妹妹’进京,阿耶会在宫中赐宴,我提前邀请阿姊来参加宴集哦~~”
其实似这种高级宴集,以萧南的身份绝对有资格列席,皎皎这么说,不过是玩笑罢了。
萧南见她说得眉飞色舞的,也不点破,反而顺着她的话,道:“那我就谢谢皎皎啦!”
进了皇后的承庆殿,萧南恭敬的行礼问安。
皇后一脸和气慈爱,笑问道:“你们姐妹两个说什么呢,大老远就听到你们的说笑声!”
皎皎忙扑到母亲榻前,拉着她的手撒娇道:“阿娘,我想去阿姊的学院听名士讲课……阿姊已经同意我不必住宿,可随时去听课呢。”
皇后闻言,故意瞟了萧南一眼,见她一脸微笑,心中微定,一指戳在皎皎光洁的额头上,笑骂道:“你个小魔星,在宫里胡闹还不算完,这会儿还要去祸害你阿姊的学院?你都多大了,还好意思提上学?”
“哪有~阿娘又冤枉我~~”
皎皎声音甜得腻死人,整个人像个树袋熊一般挂在皇后的胳膊上,不住的撒娇。
而萧南则郑重的表示,她热烈欢迎公主小表妹去学院上学,安全问题,也请皇后无需担心。
皇后听她们表姊妹说得热闹,也不禁莞尔,道:“安全本宫自是放心的(皇后默默吐槽:能不放心吗,能把只小白兔教成野狼的地方,还用担心孩子的安危嘛?!),只是不知乔木想不想再多教一个孩子?”
说着,皇后的目光不自觉的落在一旁乳母带着的三皇子身上……





弃妇的极致重生 第267章 拍马屁
皇后的话音方落,一旁的皎皎双眼闪烁着亮光,连忙附和道:“对呀对呀,三弟虽然还不满周岁,但小孩子长得快,转眼就该启蒙了。
阿姊的学院里有三位海内名士,名士们平日里繁忙,不耐烦这些俗物,咱们不妨提前预定了,待三弟年满三周岁了,就是排队也该轮到三弟了。到时候,便直接送到学院里,如何?”
皎皎说‘如何’二字的时候,先是看看自家阿娘,接着又歪头看看萧南,似是在征询双方的意见。
如果说皇后方才的话是一种暗示,那么皎皎这番看似玩笑的补充就是赤果果的明示了。
若说这对母女没有商量过,那是在侮辱萧南的智商。
至于皇后和皎皎打的什么主意,萧南也能猜到一二:
其一,自然是她们说出来的那个原因,奔着三位名士而来,毕竟这个年头,君权并不似明清时那般变态,哪怕是皇帝对上名士,也会以礼相待。
就像积微学院的三位名士,过去数十年间,前朝和彼时、高祖及先帝,都曾经下诏征辟,但人家就是不出山,皇帝也不能强压着。
除此之外,皇族中也不是没人想投入三位名士门下,可人家挑学生只看资质,根本不看你的门第、出身,哪怕你是皇帝的二大爷、三侄子,不符合人家要求的,人家照样拍回来。
皇子也一样!
诚然,皇子、尤其是皇后所出的嫡子,皇帝自会给他安排最好的老师,可纵观整个京城,不管是名望、学识和人品,有谁能比得过三位名士?!
皇后这么做,不过是想帮儿子求个好师傅。
第二个原因,则是积微学院刚成立一年,便赢得了极大的声名。且经过一年的相处、磨合,有许多学生及家长都感觉到了学院的庞大人脉,以及这种人脉带给自家孩子的好处。
别看皇后整日在后宫,但她对外面的事并不陌生,苏家人时常进宫来探望她,着实给她带来不少最新的八卦。
另外,皇后本身也是学院的‘校董’,虽然她从来没亲自到过学院。但萧南却每隔一段时间就给她汇报一些学院的事。
每每听了学院的发展,以及学生们取得的神奇成果,皇后就愈发觉得积微学院是个不错的地方,若是能拢在自己或者儿子麾下。定能发挥不小的作用。
第三个原因,萧南只是猜测,皇后把唯一的儿子交给自己,估计也想着让她亦或是她背后隐藏的‘仙人’保护三皇子平安长大。
在皇后看来,萧南既然能‘帮’她调理身子、助她怀孕,想来也能保护一个婴孩的健康。
这戏念头电光火石般在萧南脑中一闪而过,她脸上不动声色,依然浅浅而笑,道:“皎皎又说笑了。皇子自有老师,且都是天下最博学、最有德行的大儒,三皇子启蒙之时,他们定会竭尽全力的教授!”
皇后却渐渐敛住笑容,郑重的看向萧南,认真的说:“可是,本宫却最信你!”
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了。萧南若是再极力推脱,就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了。
萧南想了想,缓缓点头,道:“殿下既这般器重臣妾,妾身自当倾力回报。”
得到了萧南的保证,皇后长长松了一口气。
萧南猜得没错,皇后之所以提出把儿子送到学院读书,主要是希望萧南能多多看护三皇子。
皇后虽不知道萧南到底有什么奇遇。但她深信,萧南定是个有福气、受神佛眷顾的人,有她在身边护着,三皇子定能平安、顺利长大。
尤其是近日听闻王玄策从天竺请回一个二百多岁的老神仙,皇后对这些长寿长生的神仙之说愈加信服,而且她也隐约打听到。韦淑妃嘴角很活跃,频频召她的娘家人入宫密探。
随后,皇后便属意苏家人去调查,发觉韦淑妃暗中吩咐韦家人用各种方式拉拢朝中重臣,韦家人也听话,纷纷以各种名义举行宴集,什么赏梅、赏雪,什么品茶、赛诗,上蹿下跳的很是活跃。
而且,更让皇后不满意的是,韦家和王玄策有着七拐八绕的亲戚关系,而这几日,韦家就不停的以亲戚名义跟王娘子走得非常亲密。
如今王玄策带着战利品回京,圣人异常开心,细究起来,这可是皇帝登基数月间,最大的一件喜事了。尤其是在皇太后病危、西突厥犯唐的节骨眼儿上,王玄策的这个捷报很能宽慰人心。
圣人初闻消息时,欣喜若狂,跟臣工谈及此事时,颇有几分扬眉吐气的感觉。王玄策人还没回京呢,圣人已经准备好如何封赏了。
原本,王玄策如何,跟皇后没有多大的关系,可王家与韦家的亲密关系,却让她很是不舒服。
偏圣人正在兴头上,皇后非但不能说败兴的话,反而还要违心的称赞几句。
这不,皇后刚与萧南敲定了这件事,圣人一脚踏了进来,见是萧南,笑着问了问家中情况,便又一次主动提起了王玄策的‘故事’。
“你们说什么呢?难不成皎皎又跟乔木谈论王爱卿的传奇经历?”
皇帝坐在皇后身侧,摆了摆手,示意萧南等人免礼,刚坐下,便笑呵呵的问道。
皎皎忙笑着说:“阿耶圣明,难怪人家都称呼您为‘圣人’呢……儿刚才还跟阿姊说,待王长史回京,阿耶赐宴的时候,邀请阿姊一起来瞧瞧呢!”
皇帝现在最想听的就是有关王玄策的事儿,一听女儿积极附和,他脸上的笑纹加深,扭头看向萧南,似是在无声的询问。
萧南忙直起身子,回道:“可不是,皎皎还说王长史请回一个奇人,臣妾正想来凑个热闹,就是不知陛下——”
故意做出一副很想来的期盼模样,惹得皇帝哈哈大笑,道:“恩恩,皎皎说的没错。王爱卿确实请回一位老神仙,叫逻迩婆娑寐,是位得道的高人。唔,乔木若是想来——”
皇帝拖长语调,故意吊着萧南的胃口,果然见到她急切又期待的表情,皇帝龙心大悦,爽快的一挥手。“那就来吧!”
萧南躬身行礼,“儿谢过陛下!”
一语毕,在场的几人全都笑了起来。
萧南心细,她发现皇后的笑容并没有延伸至眼底。表情也标准得近乎死板,很显然,皇后对王玄策并没有什么好感。
想了想,萧南道:“说起王长史在西域的言行,确实称得上有勇有谋。”
萧南一边说,一边留心皇后的表情,见她听到这话的时候,一双好看的眉毛果然微微的皱了皱,萧南更加确定了心中的猜测。
圣人闻言。却连连点头,正欲听萧南有什么新鲜的称赞言辞呢,不想她话锋一转,来了个‘但是’——
“但是,妾身却觉得,王长史能促成此事,却也不全是他一人之功。”
皇帝蹙眉。唇边的笑容微微凝滞,沉声道:“此话怎讲?”
萧南见皇帝似是不悦,也不担忧,而是继续侃侃而谈,“陛下,臣妾见识浅薄,却也知道一个道理,正所谓‘弱国无外交’。如果王玄策身后站着的不是咱们大唐帝国,吐蕃也好、泥婆罗也罢,他们若不是被陛下的圣明所折服、被大唐的神威所镇服,他们怎会把王长史放在眼中?!”
1...235236237238239...3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