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质春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蕙心
再加上自己的产业年底分红,很多都是直接给了万淑慧,包括上海城的分红,宝镜坊的分红都给了自己银行,还债,结果,自己现在只剩下六十多万两的债务了。
陈文蕙笑笑,虽然她从来没有把这个一百万的欠债看得重,但是知道减轻了,还是很高兴。勉励了绿芽几句,就嘱咐绿芽和秋碧交接,秋碧准备回去青阳城了。
等秋碧走的时候,陈文蕙不但给家里人的父母亲都做了羽绒服,还给父母亲带了许多的夷洲岛的特产。等忙完了这些,陈文俊也把给陈家采买的粮食,食盐,糖还有一些夷洲岛产的绸缎之类的连同给文麟的羽绒服都用船运到了上海城,准备由上海城再转运到东北去,不过,算算时间,这些东西运到大概也到了春天了。陈文俊给族长写了一封信,在心里提出了希望族长在今后的对蛮族的战争中尽量的保留战俘的姓名,他向族长开了一个价钱,准备买陈族的战俘们。以往陈族在战争中遇到战俘都是以杀了事,毕竟,粮食紧缺,哪里来的粮食养活这些战俘?现在陈文俊提出买战俘,这肯定能得到陈族族长的同意,这等于是变废为宝啊。
等这些都忙完了,也过完了正月十五。十五的时候,陈文俊和万美珍在新光城开了灯会。当然大部分灯是由黑家人制作,因此做的美轮美奂,比陈文蕙在中原时看到了还要好看,陈文俊说。这个灯会比京城的灯会还要漂亮,因为有许多新奇的机关灯,这些都是京城里那些能工巧匠们做不出来的。
过完了十五,各项商业活动都蓬勃开展起来了。新光城的建设加快了脚步,附近山上的土著们有在新光城租铺子的,也有买铺子的,三大家族,黑家的金明铺都在新光城买了铺子,黑家书画院的新光城学校也开始招生了。中原的那些商人们也有在新光城买仓库的,买铺子的。买宅子的,因此,新光城首次从一直亏损变成了打平。不过,好景不长,随着新路的开始修建。新光城又陷入亏损状态,不过,陈文蕙有银行作为后盾,大规模的借钱贷款,所以,这银子还是不紧张的。
陈家的生意也开始轰轰烈烈的做了起来,黑铁城的庆和楼开了。反响很好,黑家人和那些土著,三大家族的人们都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因此,庆和楼的生意一直都是爆满。往来的中原商人们也开始把倭人,新罗人。高句丽人贩卖到新光城来,再由新光城的陈家船队运往飞霞港,有些就直接给运往海外据点的矿山上,有些则留下做苦力。
黑家尝到了甜头,更加热衷于和陈家合作了。陈文俊离开了夷洲岛。带着陈家的船队满载着中原的货物随着黑家的船队一起去了南洋黑家的据点。
新光城里,万美珍还是负责一切关于建设新光城的事务,陈文蕙则是负责指挥陈文俊留下的人对倭国的占领地,运送人口,买进倭国的人口,支持陈家的代理人,月见家族和别的家族开战,以赢得更多的战俘。一时间,倭国陷入内乱中。
除了这些,陈文蕙还负责接纳自己父亲从湖州迁徙来的一些百姓,安排他们开荒,给他们盖房子,发给他们粮食,好在夷洲岛气候温暖湿润,一些庄稼种上去很快就能收获,比如一些蔬菜,还有番薯之类的,春天刚刚过完,夷洲岛的迁徙百姓都已经不用新光城的发放粮食,开始吃上自己种的粮食了。这下子陈文蕙才缓口气。
这些消息传到中原,那些百姓收到自己亲戚的来信,知道他们这短暂的时间就在夷洲岛站住脚跟,开垦了大量的田地,能糊住口,都羡慕不已。要知道走的这些人家都是实在是在湖州穷困的没法子生活的人,这么短短的几个月里,就有了家产,有了房子,养活了孩子,还能置下家业,真是让人不可思议,这样一来,比官府宣传还有效,许多的百姓都自愿去夷洲生活,夷洲一下子赢来了一次打的迁徙潮。
这个春天,西北的白家也很忙碌,蓝家人不但带来了棉花的种子,还带了种植棉花的好手,这些人指导下,白家开始大范围的种植棉花。
东北的陈家也生活的好些了,一来,冬季的严寒已经过去了,春天是耕种和于蛮族开战的时候了,陈家经过一冬天的修养,吃饱喝足,磨刀霍霍,蛮族则是经过铁壁关那些朝廷军队的打击生活的很是困苦,因此春天第一仗,陈家就赢了个大胜仗,俘虏了许多的蛮人,以往这些蛮人都是直接杀掉,这一回却是被运到了上海城,坐上海船直接到达新光城,卖给了陈文俊。陈文蕙接受了这些人,把银子买上各种陈族需要的粮食,日用品给运了回去。这个得到了陈族族长的一顿夸赞。当然,随着俘虏们来的还有陈文麟的信。陈文麟在信上上,他现在跟着小队在打仗,杀了许多的蛮人,在陈家渐渐创出了一番名声。
陈文蕙很为自己的这个二哥所骄傲,当初那个有些天真的二哥,现在也长成了一个少年小将了。
中原陈家的庆和楼一直都生意火爆,现在更是推出了新的菜式,就是一系列的辣菜。这些放了辣椒的菜式都是首创,一下子刺激了中原人的味蕾,把庆和楼的名声再次推向了高峰。一时间,大楚从南到北都有富商,官宦们议论这种刺激的美食。陈家这个时候在所有饭馆酒楼都要暴怒的时候,开始找了个合作的商铺开始卖各种调味料,不止是辣椒,还有胡椒,八角,大料,肉蔻等。
中原人一时间被这些稀奇香料们迷得头昏眼花,这才知道,在大楚的南部,南洋的土地上有这么多刺激味蕾的东西,能用这些东西做出美味的饭菜。一时间,议论夷洲岛和南洋等地的多了起来。
上海城趁机推出了往南洋的航线,一下子就吸引了许多爱冒险的商人。上海城又一次赢来了收入高峰。
最是兴奋的人是刘演,他此刻迎来了又一个儿子的诞生。王瑶珍不负众望给他生了一个儿子。虽然这个是庶子,但是因为他恨得陈文蕙的看重,也很得陈远恒夫妻的看重,因此,刘演还是给他举行了隆重的满月酒宴。
随着孩子的长大,陈文蕙的丫鬟翠翘也离开了王府去了夷洲岛。这个时候已经是快秋天了。江南的树叶已经开始发黄了,翠翘是和秋碧一起回到夷洲岛的。
陈文蕙见到自己这两个丫鬟十分高兴,拉着她们问起来家里的情况,虽然,她和家里的书信一直都没有断过,甚至可以说很密切,但是,陈文蕙还是想亲口听自己两个丫鬟的描述。
翠翘说:“我来的时候,王姨娘的儿子已经满月了,王爷十分疼爱他,对王姨娘也很好,不过,府里最得宠的却不是王姨娘,而是一个名字叫玲花的新晋姨娘。她是李书玉家里送过来的,可能是因为李姨娘嫁了这么久一直都没有得到王爷的宠爱,也没有生出孩子,李家人着急了,就送来了一个能歌善舞的舞姬,听说是从苏州城重金买来的。王府里的白侧妃也生了孩子了,是个小郡主,王爷也很喜欢,因为这个可是王爷的长女。白侧妃不是很高兴,不过,那个时候快到秋天了,听说西北白家的棉花丰收了,蓝家已经去收购了,今年白家光是棉花的收入就能很可观,因此,白家人特意派人送来的丰厚的礼物,表示了对王爷长女的看重。”
翠翘刚刚说到这里,陈文蕙点点头说:“这个我倒是在我父亲的信上看到了。因为棉花,白家尝到了甜头,他们的棉花要卖给蓝家,蓝家可是我们的人,我们是支持晋王爷的,自然他们也开始重视自己的这个女婿了。听说,白家的族长已经公开支持刘演了。这一回,可是陈家族长和白家族长同时支持一个皇子。李家没有表态,王家当然是支持太子的,可是那一家的力量和两家的力量是没法子比的,看来,这回皇上有的头疼了。”
说完哈哈笑起来,她的几个丫鬟也跟着笑起来,这些丫鬟都是她的心腹,因此对于这些朝政也是知道的,都明白自己家的夺嫡之路又多了几分把握,谁不想着自己的主家能成功呢?
ps:
要回家探亲,所以不能保证每日两更了,尽量每日一更吧。
蕙质春兰 第三百五十二章 碧水当家
翠翘接着说:“王府里除了这些,还有一些事情。王妃的小世子长的很好,最得王爷的宠爱,亲自带在身边教养。因此,王妃也不太在意这些妾们的争宠,如今王府里女人很多,妾们有七八个,都是花枝招展的,因此斗争不断。王妃只有在斗的不像话的时候才出面镇压,大部分时候都是放任自流。王府里的经济情况也好了许多,因为上海城的分红每季都送过来,因此王府的银子是不缺的。我走的时候,听说一个消息,不知道是真假?”
陈文蕙问:“什么消息?”
翠翘说:“听说,王爷要再次娶侧妃了。”
陈文蕙毫不意外说:“这是真的。一个亲王本来就应该有一个正妃,两个侧妃。刘演的女人虽然多,可是这个侧妃的名额一直都空着。现在有了一个很好的人选,就是你们也熟悉的马家马明松的女儿。听说是个能干的,也长的很漂亮。”
一旁的秋碧突然说:“这样啊,这下子,晋王爷的势力大涨了。”
陈文蕙赞许的看了秋碧一眼,自己的这四个大丫鬟最有脑子的就是这个秋碧了:“你说的很是。这马明松的马家虽然不是什么高门大户,但是却是皇帝最贴心的心腹。可以说,皇帝信任马家比信任自己的儿子多。马家的家主马敬仁是跟皇帝吃一个奶长大的,又为了皇帝跑到江南当了个盐商,为皇帝敛财还不说,还为皇帝网络江南的人才,笼络江南的士子,功劳很大,人脉很广。有了马家女儿的嫁入,一来,刘演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大大的提高了,虽然还不能和三皇子比。但是最起码比太子,二皇子强多了。二来,马家必然把他们在苏州经营的势力跟刘演分享。这样一来,刘演这个三省巡按终于做的实在了。河阳州有白家的刺史支持。湖州有我父亲支持,现在最富裕的苏州又得到了马家的支持,刘演这个王爷成了货真价实的江南王了。这势力可是三皇子所不能比的。”
秋碧点点头。
文蕙问:“秋碧,你回去,家里的羽绒服工坊建的怎么样了?”
秋碧说:“我回去以后,把这种方法跟夫人老爷说了,夫人和老爷都很重视,夫人再三思量,我是不能久待青阳城的,毕竟姑娘这边也要照顾。这个工坊必须找一个忠心,有能力的人来管理。最后,夫人选中了碧水姐姐。秋水姐姐成亲之后,生了个女儿,现在孩子大了。她的家境又好,请的奶妈子,丫鬟,婆子的一大堆,她就闲下来了。夫人就把她叫了过来,让她负责在安城附近弄一个工坊,专门生产羽绒服。”
陈文蕙笑着拍手说:“这个法子好。本来。碧水姐姐本来就能干,嫁给青剑之后跟着青剑定居在安城。青剑这几年把安城我们家的酒坊打理的越来越好了。自然分红也越来越多,我算着他一年光是分红就能有五六千两银子的。算起来也是个小富翁了。听说他也买了田地,铺子,有了一份家业,当然不缺伺候的人了。哪里用碧水姐姐干活呢?这碧水姐姐一身好本事可不是白瞎了吗?这下子好,反正我们的羽绒服就是要在安城生产的,毕竟那里的家禽市场最大,百姓们又普遍养这些家禽,收集绒毛也容易些。这一下子又解决了原料的问题。又解决了管理者的事情,还把一直都闲着的碧水姐姐给用上了,真是个好事啊。我就知道,母亲是最会分派的。”
秋碧笑着说:“是啊,我有时候和飞光,吟红,紫玉姐姐们聊天,她们都可惜,说她们这一把子人,飞光管理着翠锦楼,吟红是庆和楼的总厨师,紫玉姐姐夫妻打理着我们家的田产。碧纹姐姐在府里帮着夫人管家,就剩下一个碧水姐姐,嫁给青剑之后就专门呆在家里了,怪无趣的。这下子可好了,碧水姐姐也与了差事做了,成了大当家,还一样住在安城,这可不好吗?”
陈文蕙点点头。
秋碧说:“我以前是经过碧水姐姐的调教的,因此和碧水姐姐共事很是愉快。碧水姐姐还是那么能干。把工坊建设的漂漂亮亮,还受到翠锦楼的启发,也采用流水线作业,所以,工坊开的兴旺的很,现在已经生产出来很多的羽绒服了。大多是给陈族预备的军服。我来的时候,因为已经是秋天了,所以,第一批货已经运上路了,我们应该能赚一笔。之前我们一直都是在囤货,幸好我们家资金雄厚,要是别的家早就不行了。”
陈文蕙笑起来,第一批货已经送上路了,等到这些衣服都到达东北,在今年的冬天出了效果,她的父亲和族长的交换条件就达成了,真是让人期待啊。
陈文蕙说:“你们都辛苦了,你们不在的时候,都是绿芽和碧莲服侍我,后来,母亲又送来了几个二等的丫鬟,我就把原先二等丫鬟里的玉锦,玉带给挑了上来。我这半年干下来,我看着也很稳重,就是还要多学一些东西,你们回来了,正好还各自接管原先的活计,顺带的再调教一下这两个丫鬟,索性就再提拔上来两个,也是原先二等的,我都冷眼看好的,一个名字叫夏荷的,一个名字叫夏雨的。这样把她们四个算成大丫鬟,你们四个就升为管事算了。”
秋碧忙说:“姑娘,这样不合适吧?我们还是没有出嫁的,怎么能当管事的呢?”
陈文蕙笑着说:“别的府里不能,我们府里就可以,你们忘记了,当初飞光姐姐,紫玉姐姐们,都没有出嫁,不是都成了府里的管事的,要是飞光,吟红姐姐们不成为管事,你们还是二等小丫鬟呢。”
这么一说,秋碧,绿芽也笑了起来,她们两个最早跟着文蕙,那个时候确实是飞光,吟红手下的二等丫鬟。
陈文蕙说:“好了,别推迟了,就这么定了,多大的事儿啊?我希望你们好好的干,争取将来比飞光,吟红姐姐们更强。她们虽然好,是跟着我母亲的丫鬟,我倒是希望你们能成才,好歹是我手里出来的。我跟着也高兴啊。”
秋碧和绿芽忙说:“不敢比飞光,吟红姐姐,但是我们会努力的。一定不给姑娘丢脸。”
文蕙点点头,对碧莲说:“碧莲,最近大少奶奶那里怎么样了?”
碧莲说:“大少奶奶虽然是初次怀孕,但是身子还算是好的,一点儿反应都没有,真是个有福气的人,胎也是极稳的。可见,大少奶奶的身子底子好啊。”
文蕙笑着说:“我母亲千挑万选的,一定是个各方面都优秀的。我现在越来越佩服我母亲的眼光了,真是精准啊。”
碧莲接着说:“倒是大少奶奶身边的那几个丫鬟现在都出息了,给大少奶奶帮了很大的忙。春光现在是总管,专门管着大少奶奶的铺子,工坊,现在我们的宝镜坊都是她在管理着呢。真是日进斗金啊,上个半年一共分红二十万两,再加上我们在上海城的分红,一下子就把姑娘之前欠的那几十万两的贷款都还清了。还有大少奶奶自己的那个琉璃工坊,真是赚钱啊。大少奶奶现在可省心了。还有那个春枝的医术也可以了,虽然不能开方子治病,但是辨认药材是没有问题了,也算是很用心了,难得的是很有天赋。春红现在跟着黑家炼药堂的弟子学了好本事,种田,种花,种药材都不在话下,现在大少奶奶拿分红在夷洲岛,南洋等地买的很多土地都是她在带着人打理,这半年都很少在府里见到她了。”
陈文蕙笑着问:“那春光和阿伦的进度怎么样了?”
碧莲有些无语了,自己的主子就是这一点不好,非常的八卦,都不像是个睿智的人了。绿芽抢先说:“姑娘,我听说,阿伦已经正式向大少奶奶提亲了,大少奶奶很高兴的答应了,但是大少奶奶说了,她从小都跟春光的感情好,不舍得春光外嫁,因此想让阿伦留下。阿伦虽然也舍不得黑家,但是更加舍不得春光,还有据说是阿伦的师傅也极力赞成阿伦留在新光城,所以,阿伦就不犹豫了,答应了,还和大少奶奶定下了迎娶的日子呢。”
陈文蕙笑的腰都弯了,一点形象都没有:“大嫂真是懂得用美人计啊,不过,这赢家到底是谁呢?是用美人计的大嫂呢?还是用美男计的周茂才呢?真是厉害啊,各有算计。”
碧莲说:“是啊,大少奶奶想要给新光城留下一个人才,周堂主想要让阿伦在这里多学些新的技术,哎,各有算计,不过,最开心的是春光了,不用面对夫家,是夫君来到自己的地盘,多好啊。”
陈文蕙斜睨了碧莲一眼说:“怎么了?羡慕了?以后我给你找婆家也照着这个条件找可好?”
碧莲的脸瞬间都红透了,娇嗔道:“姑娘,又开始胡言乱语了。”
蕙质春兰 第三百五十三章 青霜意中人
正说着,万美珍从外面进来,原本纤细的腰肢有些隆起,但是红光满面笑吟吟的进来说:“老远就听到你们院子里这笑声不断啊,什么事情这么好笑啊?”
文蕙忙站起来迎接,小心翼翼的扶着美珍说:“你也不休息,还到处跑?我们刚刚正在说你的春光的事情呢?听说都定下来日子了?那你身边怎么办啊?都交给谁啊?”
万美珍说:“这个没有事情,我的身子很好,一点不好的反应都没有,能吃能睡,能走的,再说了,春光出嫁了,还是在新光城,还是给我当差,对了,不是她一个给我当差了,是他们夫妻两个给我当差,我不但人没有少,还多了一个能干的呢。”
说完开心的笑了起来,文蕙也笑了,对自己身边的丫鬟们说:“你们听听,还是大嫂这个帐算的精,你们都学着点,以后都像春光学习。”
秋碧们的脸都红了起来,美珍笑着说:“你都十二岁了,怎么说话还是这么没有顾忌,连自己的丫鬟也打趣?”
文蕙一扬脸说:“我顾忌什么,这里是新光城,可不是中原。再说了,我这说的是实话,哪里是打趣了。对了,我正有事情跟你说。”
美珍说:“我也有事情跟你商量,还是你先说吧。”
文蕙就说:“如今我的四个大丫鬟都回到身边来了。她们年龄都大了,也都能独当一面了,我这里事情多,我想以后要经常派她们出去,因此,我就把之前的二等丫鬟里面提出来四个玉锦,玉带,夏荷,夏雨作为大丫鬟。母亲之前给我的哪个几个也很好,就留下来,做了二等。我现在的这四个,准备效仿以前的飞光。吟红姐姐们,当个管事,你看怎么样?”
美珍说:“你说的正合我的心意,我身边的这三个都常年在外面跑,你看春红,一直都在外面给我打理田产,这脸都晒黑了,还有春光,一直在帮我们打理店铺,工坊的。也不常在身边。我身边早就提起来四个大丫鬟了,秋红,秋翠,秋影,秋寒。这样一来。我就等于有了七个大丫鬟,这比婆婆身边的还多,这怎么能行呢,我早就觉得不合适了,可是想不好怎么办,还是妹妹的这个法子好,原来我们府里早就有这个先例了。就这么办吧。就把他们都提成管事,这样我们还是一人四个大丫鬟。”
文蕙笑着说:“反正我是跟你说了啊,你下个月发月钱就要给改过来啊?”
美珍说着说:“一定改过来,短了谁的钱,也不敢短了你大姑娘房里的钱啊?”
文蕙抿嘴笑了。
美珍接着说:“我还有事情和你说。我们家之前在南洋买下的地,派过去的倭国人种植。现在都丰收了,粮食直接卖给了陈家族地里。可是,现在,消息传开了,我们中原的那些人都眼红了。都想着要买南洋的地呢,这可怎么办啊?你大哥最近又去倭国了,我只有来找你商量了。”
文蕙皱了一下眉头问:“这个来找你的朋友一定是非富即贵,要不,你怎么会为难呢?是谁啊?”
美珍说:“哎,就是我们的公主姐姐,她现在可有钱了,上海城每季度都分不少的银子给她,虽然她在京城的花销大,可是怎么也花不完啊,她早就有心多置办些产业,可是,你知道,中原尤其是京畿一带,寸土寸金,哪里还有成片的土地卖啊?所以,她知道我们在南洋的土地丰收之后,就给我捎了信,想要也委托我们给她在南洋买地。你说怎么办?其实,除了她,我娘家,也想要在夷洲岛或者是南洋买地,毕竟这些地方的地多便宜啊,随便哪里省下一抿子就够买下一大片了。”
文蕙笑着说:“那到是好了,我们也不能一家独霸南洋,夷洲岛我们都开发不完呢,何况南洋这么大的地方?我正想着加快开发南洋呢,干脆,我们和黑家一起,放开对外卖地好了,还能赚上一笔银子。反正都是无主的土地。”
美珍说:“这样好不好啊?”
文蕙说:“怎么不好?我们要是霸占的久了,朝中的人就会对我们不利,我们的根可是在大楚的。倒不如大方些,放开了,谁都可以来买,连普通百姓都可以来买。大楚的百姓够苦的了,有的努力三辈子积攒的钱才够买一亩地的,倒不如带着银子来南洋买地,一下子够买十亩地的,还都是四季都能种的,产量多啊,一家子都够吃的了。这样一来,买地的人多了,他们总是要耕种的啊?就能加快大楚百姓移民的速度,还有那些大家族,官宦人家,他们倒是不可能亲自来耕种,可是他们就能派管家来啊,管家也不亲自干活,就要找长工,佃户,这样就要买人,自然就开始像我们买倭人,新罗人,还可以向白家买胡人,向陈家族地买蛮族人。我们又能赚一笔。还有,南洋我们和黑家共有的那些据点人多了,就有更多的力量对付那里的土著,就能进一步的扩大地盘,增加税收,我们不是能赚更多的钱。你说,这一放开我们就能赚三遍,甚至是四遍的钱,干嘛不放开啊?”
美珍点点头说:“这样也对,我还是先给信,你大哥,问问他的意思好吗?’
陈文蕙说:“是要和大哥商量,我也要给他信。反正也不急于一时。倒是我们的工坊怎么样了?我这一段时间都忙着和大哥商量对付倭国的事情了,也没有问我们工坊的事情,也没有问青霜姐姐在这里开的制香坊的事情呢?”
美珍笑着说:“我们的宝镜坊在这里也多开的这个工坊,因为有黑家工人的加入,进展很快,出品也多些,现在我们宝镜坊,两个工坊,一个在青阳城,是专门供大楚内部销售的,一个是在新光城,是供给海外的,现在倭国,新罗,高句丽,南洋,夷洲的产品都是新光城工坊供给的。其实,我们的宝镜坊的东西很受南洋那些土著王国的王公们的喜爱,价格卖的很高。他们买不起,就拿土地跟我们换,真是划算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