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蕙质春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蕙心
公主也很得意,听见表妹这样打趣她,一点也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你还别说,我就是这么想的,我是没有嫡亲的兄弟姐妹了,但是我要多生几个,这样我的孩子就不孤单了。”
大家笑起来。公主又说:“美珍啊,你也要加油啊,赶紧怀一个,我这有好的御医跟着,到时候我们一起安胎。”
这话说的美珍脸更红了。文俊看到妻子的囧样,忙岔开话题说:“我们不在期间,上海城怎么样了?四期该卖完了吧?三期什么时候能交铺子啊?五期什么时候开始往外卖啊?还有这船卖的怎么样了?”
驸马徐文昌忙说:“五期我们合计了一下,准备这一回卖规划好了的民宅,有大宅子,也有小房子,这样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人的需求。毕竟,现在来上海城做生意的人多了,都住在铺子里也不现实啊,总要有自己住的地方啊。”
文麟说:“我都要忙死了,本来下个月就能交三期的铺子的,因为这个月,我还要帮着大哥卖船,忙的都顾不上了,只能延期了。”
文俊忙说:“我正要和驸马商量,我想让美珍管着卖船的事物,我好专心管着倭国那边,文麟也能专心管着工程了。不知道行吗?”
美珍听了这个话,顾不得羞涩,眼巴巴的看着徐文昌。
ps:
很多作者都是熬夜码字,我则是早起码字,为了今天的三更,大周六的,我六点多就起来码字了。因为这样儿子没有起床,不会来打扰我。
看在我这么勤奋的份上,今日给点粉红吧?
第一更





蕙质春兰 第二百六十二章 陈家吃亏
徐文昌刚要说话,公主已经先说了:“怎么不行,这多好啊,美珍的本事我是知道的,并不比你差,我看她管着船坞,一定比你管着要好多着呢。”
马明松也点点头说:“以前我还不相信女人的本事,觉得这些大事不是女人家管的,后来看公主管着四个府还井井有条的,就已经很佩服了,后来来到这上海城,开始的时候百废俱兴,都是公主帮着我和驸马统筹内外,能力比我可强多了。再后来,文蕙来了,一个小姑娘家的,伸手把我账房的事情接过去了,一下子让我轻松一大半,我还不让心,结果你看人家,管理的好好的,而且不慌不忙的,我管着的时候天天忙的跟没头的苍蝇一样,文蕙管着呢,每天还能喝茶,逛街,还能帮着文麟管着工地,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以后,我再也不敢小看女人了。”
这一番话,说的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公主说:“马大哥,你这些话是拍我和文蕙妹妹的马屁吗?”
马明松笑着说:“我这个老哥哥还犯不着拍你们两个小妹妹的马屁吧?我这是实话实说。”
大家又笑起来了。
等到散了以后,大家各自忙乎各自的,徐文昌和马明松,公主把文俊留了下来。文俊知道有要事商议,就让文蕙,文麟先带着美珍去住处安顿,他一会儿就回去。
等她们都走了,徐文昌说:“皇上来了密旨,很是赞扬了我们一番。另外给了我们新的任务。”
文俊忙问:“什么任务?”
徐文昌严肃的说:“最近,铁壁关那里又不安分了,皇上要对那边大规模用兵,打一个狠仗。这粮草就极为重要了。要知道。去年的旱灾,国库中储备的粮草都动用了许多,哪里能够再用来打仗呢?所以,皇上,要我们收购海外的粮食。还有,我想和大家商议一个事情。能不能先把皇上的股份先还回去,本来,我们大概要到八月才把钱凑齐,赚的钱够一千万,这样几家一起分,但是,现在皇上要用钱,要打仗,这是大事,是不是先把皇上的这一份先还回去?”
文俊看看马明松。知道,马明松的这一份是皇上的一份,马家肯定没有意见,可是公主的钱也是皇上垫付的啊,怎么办?就问:“那是还三百万两,还是五百万两?”
徐文昌看一下公主说:“最好是五百万两。现在我们帐上还不够,只有三百多万两,能不能先给三百万两,等过一段筹够了,再还够五百万两,只是这样一来,陈族是吃亏了,四弟那里倒是好说。”
文俊在心里骂开了,你们四弟是好说,可是里面还有我妹妹的一百万俩呢。合着吃亏的都是陈家的人。心里想着,嘴上却不能说。因为这可是关系到铁壁关的,要不是为了铁壁关,他才不管呢,皇上怎么了?皇上也不能亏待陈族啊。可是,铁壁关可是干系重大。因为如果能重创蛮族,自己族地那里对付蛮族就轻松的多,这样算来,自己也就不吃亏了,也就是妹妹吃点亏,不过,妹妹她一个女孩子家也不等钱用,就这么着吧。就开口说:“这样也行,我还是要和族里说一声,你们可以先把钱拿走,想来,族里也没有什么意见,我不过是报备一声而已。至于收购粮食的事情,倒是很好办,我准备停上几天就去一趟倭国,一来,多赚点钱,二来,倭国粮食极多,他们倒是没有旱灾,三是,我还想对倭国进一步布置,这个可是关键时候。倭国国内权利斗争极大,非常复杂,我正好浑水摸鱼。”
徐文昌听了大喜说:“我就知道俊弟是个深明大义的人。就这样吧。马大哥,你去做三件事情,一是要去把银子好好的送去京城,二是,在上海城发布准备去倭国航行,要商户们买仓位。三是,对买了高句丽航线的那些商人们说一下,我们大量收购粮食。”
马明松忙答应了问文俊:“文俊,你这一次准备带多少船只出去啊?”
文俊说:“这一次航线已经明白了,我准备多带些船,初步定在大福船三艘,快船十二艘。其余还有一些巡逻船只等。”
徐文昌一听忙问:“怎么,大福船造好了吗?”
文俊笑着说:“我回去前就造好了,我想先带三个去倭国试航,以后要是好了,再去远一点的南洋之地。”
徐文昌大喜过望:“那我们的海贸才真叫开展起来了呢。”
马明松说:“倭国的购买力极大,银子多,船多些好啊,我这样能卖出更多的仓位了,能赚更多的钱。这对我们吸引商户来上海也有好处。”
徐文昌笑着说:“我们真是越来越兴旺了。”
接下来的几天,文俊好好的交代如何管理船坞,万美珍学的很快,很快就上手了,文俊很高兴,看来,妹妹还真是慧眼识英才啊。
另一方面,文蕙和美珍的宝镜坊在上海的铺子也开张了,首先就把第一批运到的货物装到了去往倭国的船上,这一次,文蕙买了更大的仓位。当然,家里的酒也运到了,也更大的仓位。同时还有家里出产的粉丝,蜜饯,这些都是深受倭国欢迎的东西。
文蕙把自己这边的账目忙完了,也把三百万两的白银提了出来,交给了马明松,之前,文俊已经和她讲了。她在心里也大骂皇帝不地道,光知道坑陈家人。但是,没法子啊,马明松是皇帝的人,公主驸马是皇帝的女儿,女婿,四皇子是皇帝的儿子,他们陈家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文蕙最惨,这一成的股份,是她和四皇子私下的协议,所以,她连提意见的机会都没有。
不管怎么说,都给皇帝把银子运走了,文蕙轻松下来,就开始帮着文麟管理工程,这样进度大大加快了。等到文俊带着船队准备出航的时候,文麟这边的三期工程也已经准备交铺子了。
美珍和文蕙看着船队离开港口,心里都无限挂牵,毕竟在海上航行,风险还是大的。好在她们都是做事的女人,都很快从离愁中走出来,各自忙着各自的去了。
美珍管着船坞,先是把各自的分工明确了,然后制定了奖惩制度,大大提高了工匠们的积极性,在卖船方面,美珍也管理的很好,那些大商人们,为了要早一点办好手续,买到心仪的船只,都争先恐后的巴结美珍,美珍做生意这么多年,还没有握着这么大的权利过,这时候想起来以前在万家为了那一个银楼,两个银楼的争执,都觉得可笑。要是万家人看到美珍现在风光的样子,不知道会怎么想。
美珍的丫鬟们也水涨船高,一方面她们被碧纹调教着,在接人待物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另一方面,她们帮着主子管理事务,手上权利也大了许多,这让她们开阔了眼界,不在盯着府里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了。这时候她们才明白,为什么之前,看文蕙的丫鬟和她们总有差距。现在想来是应该的了,因为文蕙的丫鬟跟着文蕙走南闯北,手里过的银子,一天能上百万,这还不是长见识啊,这还能和她们这些斤斤计较内宅事物的丫鬟们一样吗?
京城的皇宫里,皇帝收到这批银子,还有一大批之前上海城就储备的粮食,龙颜大悦,当晚就宿在了贵妃的钟粹宫里。
皇上对贵妃说:“爱妃啊,我们的女儿是越来越能干了,你看,这才多长时间,我投入里面的三百万两银子,就已经收回来了。还给我带来了这么多粮食。真是一大功劳啊。”
贵妃含蓄的笑了:“皇上,你这粮食可是真金白银买来的啊,怎么还算是他们的功劳呢?”
皇帝笑着说:“卖粮食给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这个可不是我们大楚的粮食啊,这个可是从高句丽,倭国人的嘴里夺来的。我们去年遇到了灾害,整个大楚都出现了粮荒,当然蛮族也出现了粮荒,所以,蛮族又来犯关了,我有心要打他们,但是手里一没有钱,二没有粮食,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这下子好了,一个上海城就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不但来了钱,还来了粮食。过几个月,他们还能再运来二百万两,粮食还能运来更多的。这不是成绩吗?这不是给我解决难题吗?”
贵妃笑着说:“那也不是丽川的功劳啊,要我说啊,皇上太偏心了,城主明明是驸马,应该是驸马的功劳啊,皇上就是偏向自己的闺女,把女婿的功劳都给安到闺女头上了。”
皇上被贵妃说的哈哈大笑说:“我是偏向闺女,你这个丈母娘可是一直都偏疼女婿的。”
这句话说的好像是寻常的小门小户人家的老夫妻一样,尤其是皇上没有说朕,而是说我,真的就像一个偏疼女儿的老父亲一样。一时间,贵妃也被这种气氛感染了。
ps:
第二更,求推荐票,求粉红,求订阅。




蕙质春兰 第二百六十三章 福将
皇上也很受促动,想起来以前和贵妃年轻时候的光景,拦住贵妃的香肩说:“爱妃啊,你可是朕的贤内助啊,以前是朕亏待你了。你看,我们的女儿为了大楚立了大功。你的弟弟又带着我的老四在江南干的有声有色,这一回又弄出了新的种子,新的耕作方法,这样下来,北方的小麦明年一定会高产的,再加上之前推广的玉米和番薯,我大楚的百姓以后不会再挨饿了,这都是爱妃的功劳啊。”
这些事情,一下子把贵妃从温馨的环境中拉了出来,立刻笑着说:“是演儿能干,知道为百姓着想。要不,我弟弟家里的麦子又不是今年才产量高的,要不是他推广有功,能这么快推广到北方产小麦的地区吗?”
皇上听了点点头说:“是啊,说起来,朕的这几个皇子里面,就老四会为百姓着想。你看老大,枉为太子,从来不会关心百姓这些稼蔷,生活的事情,就是被几个女人闹的不知道怎么办,一个家都管理不好,连个子嗣都保不住,到现在连个嫡子都没有,你说,要这样的太子干什么?他母亲没有教好啊,光知道妒忌,光知道争权夺利,光知道为了王家谋利,干脆把朕的天下都送给王家好吗?”
贵妃聪明的选择了不吭声。皇上继续说:“你再看老二,没有本事,纯粹就是个酒囊饭袋,偏偏媳妇还厉害的不得了,两口子天天闹,一点意思都没有。再看老三。本来是个好苗子,偏偏被那些儒生们给教坏了,满口的仁义道德,也娶了一个读书人家的王妃。结果呢,哼,连个字都不认识,真是丢尽皇家的脸面。”
贵妃忙说:“说起这个事情,我正要向皇上请罪呢,都是我失察。才给三皇子娶了这个王妃,还请皇上责罚。”
说着就要跪下去。皇上忙伸手携起说:“怎么能怪你呢,当初你到是给他找了个好的,可是万妃不同意,一定当你不存好心,在我面前左右闹,非要娶这个,说是,老三自小就喜欢读书,最是喜欢儒家经典。要是能娶一个书香门第的女孩儿,两口子夫唱妇随,也是人间佳话,我看她说的有理,再说,她的媳妇。自然是她做主,就依了她,这才有了这门婚事,哎,哪里知道是这样的,现在万妃也是有苦说不出啊。”
贵妃心里得意万分,心想,我早就算计好了的,能让你们抓到把柄吗?嘴上却说:“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心里很内疚。要不。我们给三皇子娶个侧妃吧。你看老大,太子,有了四个良娣,现在还剩下三个。老四,这马上也要娶侧妃了。可是老二和老三都是亲王,还没有侧妃,这是不是应该给按照规格给娶上啊。再说了,皇上这面前孙女是有几个,孙子只有老二的那个庶子,这是不是太少了,要是多几个身份高一点的,生出来的皇孙来,也好啊。”
皇帝听了大为心动,哪个当父亲的不想要多子多孙啊,皇上说:“这个到是,可是,这眼下就要对西北用兵,这个时候,皇子们选侧妃,不是惹人议论吗?”
贵妃笑着说:“这个倒是不碍事,我们又不用在民间大选,只是在勋贵家庭里面,或是京城官宦人家里选几个,没有妨碍的,天下哪一天没有人结婚啊?”
皇帝笑着说:“还是爱妃考虑周全,要是这样,还真应该办了。就这样吧。对了,老四家的王妃是你侄女,你多关心关心,我还等着她给我生出嫡皇孙来呢。”
贵妃忙笑着答应了。
上海城里,一晃就过去了二十多天,已经进入六月了,三期的铺子都交付使用了。上海城里的商户更多了,买到船只航线的也多了起来,码头上每天都有货船往来,粮食收购的也很顺利。高句丽的粮食都给拉来了。这个时候,城里推出了五期的房子卖。五期的房子没有那些铺子贵,都是住宅,有大有小,因此吸引的人更多了,许多在上海城做生意的人都纷纷争着买房子。陈文蕙手里有了钱,也买进来几件小宅子,预备着出租,万美珍因为宝镜坊的利润大,分的的钱也多,也买进了几间。
很快,五期就卖完了,文蕙账房里原本因为把三百万调去京城而有些捉襟见肘的银钱也满了起来。文蕙松了一口气。这个时候,马明松看五期卖完了,高句丽的粮食也都给收来了,为了得到更多的粮食,他提出来要带着船队,去朝鲜半岛的另外一边,新罗国。
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就这样,马明松很顺利的卖出了七只船的仓位,带着船去了新罗。
马明松去了几天后,陈文俊带着船队就回来了。这一次,他带回来许多银子,还有粮食,当然还有一些倭国的特产,比如纸张,漆器,银器等,在港口很快就被等待的商人们买了一空,现在倭国充满异域风情的漆器赫尔银器可是很受欢迎的。
陈文俊忙完之后,就到了城主府,和徐文昌汇报情况。陈文俊说:“我这一次在倭国耽误的时间比较长,因为我发现了一个机会,挑起来一次月见家族和当权家族藤原家的冲突。”
徐文昌很感兴趣:“哦,怎么挑起来的?”
陈文俊说:“因为上一次的航行,我们很多货物都是交给月见家族发卖的,因此月见家族很是赚了一笔钱,有了这笔钱,他们买通了很多倭国的家族,把月见家的一个女孩子嫁给了倭国的天皇,这个女孩子进宫也只是个小事,可是,偏偏她长的很美,一下子就把天皇迷住了,冷落了藤原家的皇后,皇后很是气愤,就让家族开始打压月见家族。月见家族毕竟是个偏僻之地的小家族,哪里能抗衡藤原家呢,正是支持不住的时候,我带着船队来了。我这一次除了带来了大量的货物,同时也带了许多我们的兵士。有了这些人,很是轻松就帮月见家,打败了藤原家的进犯。月见家见有利,就和我签了一个协议。”
徐文昌忙问:“什么协议?”
陈文俊微笑着拿出来一个文书,只见这个文书全部都是汉字,倒是很容易看。徐文昌看了之后,大喜:“文俊,你真是能干啊?居然取得了在倭国屯兵的机会啊。”
陈文俊说:“是啊,为了帮助月见家族,我自然要屯兵了,我的军队驻扎月见家族期间,都是由月见家族养着。同时,为了让我的人手有地方住,我们还联手消灭了一个月见家族旁边的小家族松下家族。这样这个小家族的领地,月见家就送给我了。那个领地倒是不大,但是有个优良的海港,是上一次我留下的人手勘察好了的。这样我们就等于在倭国有了我们自己的海港了。”
徐文昌高兴坏了:“这不是等于开疆扩土了吗?不行,我得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皇上。文俊你真是一员福将啊。”
文俊笑着说:“这到没什么?只是,我们又要建设新城了。我想,可以改一下,我们的计划,我们有了自己的领地了,就干脆也放开倭国的航线,这样一来,能卖出更多的钱,毕竟,我们建设新城也需要大量的钱啊。二来,我们可以有更多 的商人,更多的大楚朝百姓进入倭国我们的领地里,有了百姓居住,我们才算是真正的占住这一片土地啊。”
徐文昌说:“恩,你考虑的很是,等再过几天,马大哥从新罗回来,我们商议一下。我是没有意见的。”
文俊接着说:“可是这样一来,就牵涉到这片领地的归属问题了,是属于大楚啊,还是还是我们四家分呢?”
徐文昌这下子犹豫了,想了一下说:“这个不着急,我先把这个事情报告给皇上,具体的让皇上和你们陈族的族长说去。我们都好办。”
文俊意味深长的笑了一下说:“驸马说的很是,我们说的不算,还是等他们商量吧。反正,我们只是办事而已。”
这个事情很快就到达皇帝那里,皇帝很高兴,能扩土开疆可不是每个皇帝都能做到的。按照皇帝本心,这个当然是属于皇帝的,属于大楚的,可是大楚没有出动一兵一卒,强行把这个要来,说不过去,要是对付普通人皇帝抢就抢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是呢,这里面还牵涉到陈族,这就不好办了。皇帝只好捏着鼻子和陈族的族长商量。
经过几番谈判,陈族的人一步都不让,皇帝只好同意,这个领土名义上是属于大楚朝的,实际的税收等收益都还按照原来的股份分成。反正皇帝也不吃亏,十成里面,他自己占了三成,儿子占两成,女儿占两成,陈族只是占了三成。所以,皇帝很高兴的同意了。
他们在这里讨价还价,这边,马明松已经从新罗回来了。新罗地处南边,粮食产量高,因此,马明松带回来很多的粮食,而且,也开发了一条新的航线。这下子,新罗的航线也开始往外卖了,上海城的收益再次增加,加上后来倭国的航线卖出,更是掀起火爆热潮,这下子汇聚在上海城的大商人更多了。
还好,这个时候,四期也建设好了,各个酒楼开张了,当然庆和楼也开张了。文蕙十一岁的生日,就是在庆和楼请大家吃的。吃饭,当然也要收礼物,文蕙受到了一件特殊的礼物。
ps:
三更




蕙质春兰 第二百六十四章 取宝藏
这份特殊的礼物是一个没有名字的人送的,是一个手工磨制的兽牙项链。对于兽牙文蕙可是没有什么研究,不知道这个是什么野兽的项链。但是这么一整串串在一起,还是很好看的。可是文蕙对此毫无兴趣,谁知道是谁送的,不知名的礼物能随便收吗?这个礼物是柳敬原派人送来的,一起来的有柳敬原送的一方砚台,明珠送的一串南珠项链,刘演送的新品的绸缎四匹,一方砚台,还有两夹子笔。这礼物还算是中规中距,还有王妃陈文凤送的一套群仙贺寿的头面,一共是七件套的,一个项圈,一个分心,两个簪子,两个钗子,一个花钿。还有就是这个兽牙项链。柳敬原派来的人并没有说是谁送的,只是说,柳公子交代了,这个是个朋友特意送给姑娘以贺芳辰的。
本来按照文蕙的意思,直接扔了算了。但是一想到还有柳敬原的面子,扔了终究不好,柳敬原以后可是她姐夫,怎么也得给面子才行。文蕙想了一下就让秋碧给放到库房里了。当然除了柳敬原送砚台,明珠送的项链其余的都放入库房了。刘演夫妻送的礼物,文蕙只是看了一眼就让人直接登记造册,扔到库房里了。以文蕙给刘演立的功劳,得这么点东西都是应该的。和刘演夫妻的礼物一样待遇的还有马明松等人送的礼物,都是些绸缎,点心,屏风之类的东西,文蕙都让放入库房里。唯独公主送的是一匣子十二色的堆纱宫花,还有四只盆景簪子。文蕙很是喜欢,就留下,让入梳妆台上面换着戴。
其余也有许多人送来礼物,如文蕙的父母亲。还有两个哥哥,还有大嫂这些人的礼物,有喜欢的,文蕙就留下。不喜欢的就放到库房里。其实文蕙在上海城的库房已经堆了不少的东西,很多都是文蕙买来的,也有人送来的,毕竟文蕙可是手里握着大权呢。那些商家没少给文蕙送礼来。
文蕙得了礼物,不好意思不表示,就请大家在庆和楼吃了饭。庆和楼很快在上海城打响了名声。因为四期的房子交付,这一段时间开张的酒楼很多,但是庆和楼的生意最好。
文蕙生日过后几天,上海城推出了第七期的预售房子。这一回还是以住宅为主。按照大家商议的结果。这样的住宅要推出五期左右才行。因为上海城现在人口日渐增多。本来都没有地方住的。现在有了四期的酒楼和客栈,这些商人总算是有落脚的地方了,可是有很多大商人根本不习惯住客栈。都想要置办自己的宅院,也能方便些。因此上一次五期。一出来,就卖了个精光,没法子,只好接着推出来第七期房子。
这样一来,文蕙又忙起来,又要应付日渐增多的账目,还要帮文麟去管理住宅的建设工程。
1...102103104105106...4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