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大闲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贼眉鼠眼
一如眼前,唐军二十多万兵临城下,大行城守军只有区区六千,可是却没见六千守军有丝毫开城投降的迹象,二话不说便选择了守土抗击,尽管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仍有一种不屈不挠誓死抗争的勇气,世上真正懂得“气节”二字的,并不仅仅止于中原汉土。
隆隆的鼓声没断过,震天的喊杀声过后,便又听见轰隆隆的爆炸声,李世民用震天雷似乎用上瘾了,到哪里都不忘用上这个,当然,震天雷原本是一件犀利的火器,它的造价也不贵,如果用它能大大减少将士伤亡的话,何乐而不为?
大行城的守军很骁悍,面对数十万大军仍凛然不惧,守将战在城头,声嘶力竭地挥舞着长剑,士卒们搬运箭矢,巨石,滚木,来往有条不紊,唐军攻城时,守军并未慌乱,而是遵从将领的指挥,各司其职抗击唐军。
攻城整整一上午,大行城好几次出现险情,差点被攀上城头的唐军占了,后来守将亲自上阵,领着守军拼命反击,才将攀上城头的小股唐军当场格杀,堪堪守住了城池。到了午时,李世民下令鸣金收兵。
没能攻下城池,在君臣的意料之中,没有内应,拒绝投降,强行攻城不可能太快,不过李世民对今日攻城的进展还是颇为满意的,上午城头好几次被唐军攀上去,每次只差一点便能占领城头了,这是个好现象,如果下午再次攻城的话,应该有希望破城。
阵亡了两千余人,但李世民的心情不错,帅帐内与一众老将谈笑风生,挥斥方遒之态很威风。
午时埋锅造饭,将士们吃得欢畅,相比攻打安市城时那种绝望且无力的心态,今日这个大行城显然轻松多了,这才是攻城正确的打开方式嘛,安市城的杨万春简直就是个妖孽,一点都不随和……
大营的空地上,所有将士全都蹲在地上,硕大的行军铁锅里煮着野菜汤,汤里还掺了一点肉末,味道不一定好,但营养却也马马虎虎了,行军全都分发了干粮,每顿大概是黑乎乎的一团东西,材料并非固定,大多是饼或者饭团,里面掺了一丁点的盐巴,条件允许的话,饭团外面还裹了几片临时从地里摘来的野菜。
贞观大闲人 第九百零二章 大营遇袭
这便是普通将士的一顿饭了,身份不同,口味也不同,李素养尊处优惯了,这种东西打死他也无法下咽,可将士们却吃得津津有味,吃完了还意犹未尽地舔着手指,再来一碗野菜汤,寒冷的北国野地里,一碗汤喝得浑身暖融融的,已是难得的舒坦惬意了。
李素顶着宿醉的脑袋,浑浑噩噩走到营帐外,营帐外的李家部曲们也在用饭,自家人的伙食毕竟跟寻常府兵不一样,李家部曲们吃的是面饼夹肉,大片的肥肉裹在面饼里,一口咬下去满嘴流油,汤也不一样,部曲们喝的是真正的肉汤,里面的肉也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李素这个家主对部曲们向来大方,行军每到一地便让方老五去附近打猎或是采购肉食,部曲们基本每天每顿都有肉吃。
李素打了个呵欠,懒洋洋地走近部曲,探头看了一眼大家吃的东西,满意地点点头,方老五客气地招呼李素过来随便吃点,李素笑着拒绝,宿醉未醒,实在吃不下东西。
郑小楼一边啃着饼,一边朝天翻了个白眼,显然对家主这种行军还不忘醉生梦死的人表示鄙视。
李素指了指他,算了,头痛,今天不跟他计较。
很平静很温馨的场面,很有一种恬淡的生活味道。
可惜,温馨的时刻总是被老天打断。
埋头啃着面饼的郑小楼忽然动作一滞,接着脸上露出古怪之色,然后神情一凛,竟扔了手里的面饼,整个人趴在地上,耳朵贴着冰冷的土地,不知在听着什么。
李素还没走,见状不由奇道:“你这是干啥?饼里的肉掉地上了?”
郑小楼不耐烦地朝他一挥手。
旁边坐的全是李家部曲,见郑小楼这模样,方老五第一个反应过来,也扔了手里饼,学郑小楼的样子将耳朵贴在地上。
良久,郑小楼和方老五同时直起身,脸色苍白地对视了一眼。
李素也发现不对劲了,道:“怎么了?出啥事了?”
方老五颤声道:“不知是不是小人听错了,很多很杂乱的马蹄声朝咱们奔过来,不知是敌是友……”
郑小楼在一旁淡淡地补充:“你没听错,听马蹄声少说有几万骑,马蹄节奏太快,明显是朝咱们冲锋的架势,是敌非友。”
李素浑身一震,脸色也有些发白了:“有敌袭?”
郑小楼点头,神情很笃定。
李素咬了咬牙,这里是后勤大队,离中军还有好几里路,若是前方中军毫无察觉,这次遇袭必然损失惨重。
想到这里,李素忽然大声道:“都别吃了,全部上马,去中军,去前锋,告诉大家有敌袭!”
说完李素疯了似的朝最近的一匹马跑去。
一边跑一边扭头朝周围后勤大军的将领和官吏大声厉喝道:“马上转移粮草和军器,朝中军方向转移,快!敌人来了!”
抓住鞍头,李素跨上马,催马便朝前狂奔出去,后面的部曲们也反应过来了,纷纷上马冲了出去。
李素策马狂奔,前后皆是唐军的大营,浩浩荡荡连绵数十里,李素一边策马一边焦急地大喊。
“有敌袭!有敌袭!后方有敌袭!快戒备!”
部曲们打马跟在他身后,也随着李素大喊起来,就这样,百十人一边催马一边喊,飞快朝中军方向狂奔而去。
李素骑在马上,凛冽的寒风从耳边呼啸而过,一边声嘶力竭地大喊,一边脑中却在反复的思考。
首先,他相信郑小楼的判断,郑小楼的本事李素是非常清楚的,他从未说过没有把握的话,既然他说是敌袭,那么一定是敌袭。
其次,究竟是哪里的敌人?为何事先没有任何征兆?为何斥候放出百里外了,唐军大营仍然在没收到斥候禀报的情况下骤然遇到了敌人,仿佛这股敌人是莫名其妙从地里冒出来的一样,神不知鬼不觉。
李素在前方一路狂奔时,后勤大队方向忽然传来杂乱的喊叫声,接着一股浓烟冲天而起,李素策马时不经意扭头,心中顿时一沉。
显然敌人已杀到,而且开始放火烧粮了,只不知粮草转移出去多少。
“有敌袭,快往后勤方向集结列阵,快!”李素急得声音都变了。
旁边两骑很快跟上了他,却是方老五和郑小楼,方老五到底机灵一些,不知从哪里抢了一面铜锣,骑在马上一边催马一边敲锣,铛铛的锣音敲得急促,不得不说,敲锣比靠嗓子干喊要有用得多。
李素策马经过好几处大营,此事后勤方向浓烟已起,唐军将士们早已看到,正在惊疑不定地猜测时,方老五急促的锣音,还有李家部曲们扯着嗓子大喊敌袭,结合在一起将士们顿时知道发生大事了,将领们一边骂娘一边厉声呵斥府兵们集结列阵,沿着低洼的沼泽和丘陵,各自选了一块相对平坦的地形列阵,然后缓缓朝后勤方向推进。
待到李素和部曲们跑到中军大营外时,全军都已知道遇到了敌袭,李世民领着众将正站在中军大营辕门外,踮脚眺望着后勤方向越来越浓的黑烟。
见李素气急败坏的跑来,李世民眼睛一亮,马上拽住了他的手,沉声问道:“何故惊慌?后勤方向发生何事了?”
李素喘着粗气道:“陛下,后勤有敌袭,大多是骑兵,人数大约是三万左右,臣从后勤一路示警而来,此时敌人已冲杀到了后勤,那些黑烟便是他们放火烧了粮草,陛下,快下令列阵迎敌吧!”
李世民与众将大惊:“他们烧了粮草?”
李素抿了抿唇,他很清楚李世民和众将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
大军开战,胜也好,负也好,终归只是一时胜负,但是粮草却是全军的命脉,粮草若被烧了,将士们一旦断粮,后面的仗根本没法打了,军心动摇,士气低迷,将士们绝望之下不可能还有心情拿起武器打仗,更有甚者,因为军中断粮,小股将士集结闹事,最终导致哗变的先例屡屡皆是。
历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对阵,曹操率轻骑奇袭乌巢,烧了袁绍的粮草,导致袁绍全军士气崩溃,大败而逃,曹操获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这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后人论此战时,总结过诸多原因,但毫无疑问的是,乌巢粮草被烧无疑是导致袁绍兵败的重要原因。
此刻却没想到,唐军的粮草也被烧了,李世民和众将的脸色不由分外难看起来。
见李世民睁大了眼睛,仍处于发懵的状态,李素急了,提高了声音道:“陛下,先别管那么多了,快下令列阵迎敌吧,粮草的事待战后再想办法!”
李世民一激灵,回过神来,点头道:“对,先迎敌……”
扭头一看,程咬金重伤未愈,牛进达已分兵北上,身边剩下可堪大任的老将只有李绩和江夏王李道宗,李世民遂道:“懋公快集结中军骑营四万,前往后方迎敌,道宗贤弟整顿兵马,步卒披挂重甲随后推进,另选一军两万,驻于大行城,提防大行城内守军出城突袭,快去吧。”
李世民看了李素一眼,努力挤出一丝笑意:“今日多亏子正示警,辛苦了……”
说完李世民正要转身,李素忽然拉住了他的衣袖。
“陛下,臣以为,迎敌先以步卒为先……”
“为何?”
“攻打大行城之前,臣遣部曲勘察过附近地形,发现大行城附近多山地沼泽,骑兵在这个地方难以展开冲锋,反倒不如步卒,若贸然用骑兵迎敌,臣恐事倍功半,反增伤亡。”
李绩这时赞许地看了李素一眼,道:“臣也派人看过地形,确实沼泽山地居多,骑兵不可施为,反不如步卒轻快。”
李世民点点头,道:“那就改一下军令,懋公领四万步卒迎敌,道宗贤弟领精骑随后压阵,快去吧……”
二将领命而去,李世民转身回帅帐,李素看着李世民的背影,显得尤为孤独,仿佛在这一瞬间,他的精气神全已消逝殆尽,整个人苍老了十岁。
…………
…………
敌军突袭来得很快。
事实上当李素策马前往中军报信时,敌人的兵马已经杀到了后方。
不得不说,下手很准很毒,首先便直接冲着后勤的粮草而来,兵法里断敌军粮草一直是上策,敌军虽是异国蛮夷,显然也是读过中原兵法的,一下手便找准了唐军的要害。
敌军约三万人马,几乎全是骑兵,每个人手里还握着一支火把,凶神恶煞冲进后勤粮草大军后,首先便是四处放火,火把扔到粮包上之后才抄起刀剑杀人。
这股敌人的打扮很怪,身上披着兽皮,脑袋前额全秃,后面的头发编成好几股精致的小辫子,有的还在辫子上插了几只雉羽,脸上涂着各种颜色的油彩,看起来跟美洲的印第安人有点像。
后勤大军里也有府兵将士,专门保护粮草的,当李素示警时,将领们便赶紧喝令民夫转移粮草,然后组织府兵将士列阵,只不过负责后勤的府兵大多是步卒,当敌人的第一轮冲锋杀到时,步卒根本不是骑兵的对手,仅仅第一轮冲锋,府兵的阵型便被冲乱了。
将领们不屈不挠,继续组织残余的将士再次列阵,手执长矛斜举向天,待敌人的第二轮冲锋快到眼前时,将领大声下令,排列成阵的长矛动作整齐地往前一刺,无数敌军骑兵就这样被刺下马来,摔落在地后,又被后面的骑兵毫不留情地踩踏,最终死在自己人的马蹄下。
敌军打扮很怪,不是高句丽国人的穿戴,寻常的府兵士卒不认识,但终归还是有许多见过世面的将领,敌军两轮冲锋过后,将领们看着远处拨转马头准备第三次冲锋的敌军,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后,唐军将领明白了,顿时震惊地大声道:“靺鞨骑兵?”
“狗杂碎!靺鞨部敢叛我大唐,不怕陛下灭他们的族么?”
府兵人群里一阵痛骂声,自古以来,骂人似乎是一件很解气的事,原本遇到突袭有些慌乱的后勤府兵,现在冤有头债有主,众人痛骂了一阵后,心中荡漾着一股激昂之气,士气竟在不间断的骂人声里莫名其妙地高涨起来。
“干死他们!”
“教他们知道,咱们大唐就算是后勤运粮草的府兵,也不是他们这些蛮夷猢狲能轻易对付的!”
“全军,列阵——”
不仅是府兵,就连运粮的民夫们也纷纷抄起了石头或木棍,学着府兵的样子列出一串歪歪扭扭的阵型。
后勤原本只有不到五千人的运粮府兵,阵型被敌军第一轮冲锋冲垮后,随即便被敌军分割成一块一块的,此时算是各自为战,根本没有统一的指挥,全靠一些中层将领将队伍集结起来,无论是不是自己的麾下皆拉入队伍中集结成阵。
“全军,进!”
随着将领再次下令,府兵们一往无前地朝前迈步踏进。
对面百丈之遥,敌军骑兵吃惊地看着不远处一步一步朝他们走来的府兵,这些靺鞨骑兵不太明白,为何明明处于劣势之下的唐军府兵还敢主动朝前进攻,这些人明明只是步卒,他们哪来的勇气朝骑兵进攻?
吃惊归吃惊,战场之上不会给双方留下任何思考人生的时间。
随着后方一声高喝,靺鞨骑兵再次催马发动,朝百丈外的府兵步卒冲过去。
…………
…………
说来话长,实则从遇袭开始,到后勤运粮府兵被全部冲垮,直至大部伤亡,总共不到一炷香时辰,勇气只是勇气,骑兵永远是步卒的天敌,数千府兵在中军援兵到来之前,永远倒在这片冰冷的雪地上。
后勤大部被灭,靺鞨骑兵肆无忌惮开始放火烧粮,至于那些勇敢抵抗的民夫,他们对靺鞨骑兵的杀伤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连趁手的兵器都没有,能指望他们杀多少敌人?
一车车的粮草冒出滚滚黑烟,扶摇直上,火势越烧越大之时,靺鞨骑兵继续朝中军发起了突袭。
骤然遇袭,唐军中军陷入一片混乱,李绩花了很久的时间才点齐了兵马,朝后勤方向推进,而这个时候,靺鞨骑兵已开始在各个大营杀人放火了。
人喊马嘶,伴随着惨叫声,痛骂声,大哭声,整个大营陷入了极度的混乱中,李绩领着四万步卒匆匆赶去时,唐军大营已被烧了小半。
贞观大闲人 第九百零三章 压阵挽澜
混乱是大败的开始,尤其是大营内的混乱,一旦乱起来,下面的士卒沉不住气毫无目的的到处乱跑,中低层的将领四处找不到自己的士卒,无法发号施令,更无法阻止有效的抵抗,于是混乱越来越乱,最后中低层的将领也无法沉住气,跟着普通士卒一起到处乱跑起来,很多历史上的大败就是这么开始的,比如三国吴蜀之战,陆逊火烧刘备十里连营,便是因为大营火起,蜀军大乱,而导致大败。
现在唐军的大营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了。
整个大营全乱了套,府兵们狼奔豕突,将领们厉声喝骂,只见人影幢幢,偶有下面的校尉或火长组织起百十人的队伍,好不容易拿好武器列好阵,可前面的府兵挤过来,刚列好的阵型马上就被冲散了。
这个时候能依靠的只有老将,老将才是整个大营里的中流砥柱,比如李绩。
李绩点齐兵马后,迅速朝后勤方向压过去,从中军到后勤尚有好几里,李绩骑在马上亲自领队,四万人手执弓箭盾牌长矛,阵型丝毫不见散乱,迎面遇到的溃逃府兵,见己方兵马严整的阵型后,慌乱的心情顿时安静下来,仿佛有了传染似的,但凡李绩所部经过的地方,再混乱的场面都能无声地平息下来,然后溃散的府兵安静地寻找各自的将领,将领再组织起各自熟悉的部下,安静地拿起武器,安静地集结成阵,最后紧紧跟在李绩所部的后面,朝前推进。
一场即将发生的溃败,在李绩的威望下,在四万步卒安静从容的神态下,竟然奇迹般地挽回了败势。
此时,靺鞨骑兵仍在唐军大营的后方肆无忌惮的杀人放火,骑兵放火烧粮后继续向前突进,速度很快,到李绩率领兵马与靺鞨骑兵遥遥相对时,唐军的小半大营已经火光冲天,伤亡无数了。
距离靺鞨骑兵百余丈时,李绩下令停步,列阵。
眯眼看着远处靺鞨骑兵静静列成的阵型,李绩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靺鞨部?果真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哪来的胆子敢叛我大唐?”
这个问题没人回答,敢叛唐的原因大抵只有两种,一是化解不开的仇恨,二是足够动人的利益。
静静观察片刻后,李绩忽然瞠目大喝道:“弓箭上前,盾阵列后,准备进攻!”
将领挥舞着令旗往后跑,一边挥旗一边传令。
很快,弓箭方阵队伍走到阵前,后面紧跟着一个盾牌方阵,盾牌的后面,则是长矛长戟方阵,各个方阵之间泾渭分明,严丝合缝,此时的战场上一片寂静,旌旗迎风猎猎摆动,将士们则像一支支钉入地底的钢枪一动不动。
良久,靺鞨骑兵的后方传来首领的大喝声,靺鞨骑兵闻令而动,催马朝李绩冲杀而来。
隆隆的马蹄声仿佛敲在人的心坎上,敌军的距离越来越近,从百丈到五十丈,然后是三十丈,二十丈……
最后当敌人的战马已驰进了弓箭的射程范围时,李绩终于下令了。
“放箭——”李绩大声下令。
嗖嗖嗖——
对面人仰马翻,无数敌军中箭倒栽下马,但大部分仍在策马飞奔。
李绩有些遗憾地皱了皱眉,继续下令放箭。
刚才事发突然,点兵太急,而且中军混乱,召集部将不易,若是能召集出一队投雷手,几百颗震天雷点燃了同时扔出去,这第一轮恐怕就会收获不少敌军的尸首,更重要的是,还能有效地打击敌军的士气,制造敌军内部的恐慌。
思虑之间,靺鞨骑兵已抵近了唐军的前阵,弓箭手再次放箭,第二轮箭矢过后,也不管射下多少人,毫不犹豫地抽身后退,接着便是盾牌方阵上前,盾牌兵双手顶着盾牌,脚下呈弓箭步,每个人的额头青筋暴跳,弓着身子咬着牙,只等靺鞨骑兵冲来,盾牌猛地向前一顶,一时间人仰马翻,无数盾牌兵被疾驰的战马撞倒,同时靺鞨骑兵的冲势也因为盾牌的阻挡而缓了下来。
然后,在将领的指挥下,盾牌兵很快撤了下去,接着上前的是长矛方阵,这个方阵是专门为了对付骑兵而准备的,当骑兵的冲势被盾牌挡下来后,长矛长戟便登场了,他们双手握着长矛,随着命令声动作整齐地朝前一刺,收回,再刺……
敌军顿时出现了混乱,无论人还是马,被长矛刺中后发出尖锐凄厉的惨叫声,最后翻身倒下。
这支骑兵也不简单,前部伤亡过大时,后部却迅速地再次集结,然后朝唐军方阵发起第二次冲锋。
李绩远远看见,眉头不由一跳,到了这个时候,杀手锏也不得不拿出来了,所谓的大招,大多都是用在生死存亡的那一刻。
“传令,前军退下,陌刀营上前。”李绩语气冰冷地下令。
随着将领们的命令声,前军的弓箭手,盾牌手,长矛方阵全部如潮水般退下,黑压压的人群退下后,战场中间唯独还剩下一支奇怪的队伍,这支队伍穿着重铠,身材普遍的高大魁梧,每个人手中握着一柄样式奇异的大刀,刀柄长度盈尺,刀刃宽,刀身长,重量大约二十多斤左右。
这支队伍人数不多,大约只有两千余人,早已整齐地列好了方阵,随着令旗挥落,这支方阵踏着沉重的脚步,缓缓上前,方阵的排列也有些奇怪,人与人之间相隔大约两柄刀身的长度,相隔很宽。
令旗再次舞动起来,队伍里的两千多余动作统一,双手握着刀柄,同时开始舞动,令旗挥落之后,队伍一边舞动,一边向前缓缓推进。
远处的靺鞨骑兵莫名其妙地看着这支奇怪的队伍,不过其中也有些见过世面的,仔细观察半晌后,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大嘴一张,失声惊呼。
“陌刀营!唐国的陌刀营!”
陌刀的厉害,只有亲身尝试过的人才最清楚,当然,真正尝试过的人,基本都已含笑九泉了。
在这个冷兵器时代,大唐的陌刀营便是战场上最犀利的方阵,如同一部机器一般,只要陌刀舞动起来,任何人畜虾蟹进入方阵全是被绞得稀碎的下场,不仅死得快,而且死状十分难看,不管长得多英俊,被陌刀整容过后,全成了一堆烂肉,碎肉,掺点韭菜就能直接做成饺子馅了。
名副其实的战场绞肉机,上下千年,唯有大唐陌刀营有这个资格当之。
看着远处的陌刀营舞动起来,李绩悄悄松了口气。
大唐上至君王,下至寻常士卒,对陌刀营的信任是毫无条件毫无保留的,事实上陌刀营也从来没让任何人失望过,但凡参与战事,无论多么骁勇凶残的敌人,在舞动的陌刀面前只能停步,如果想强行冲过去,基本就是被绞成碎肉的下场。
只是陌刀营的组建成本实在太高,而且条件特别苛刻,不仅工匠打造陌刀的过程很繁琐,更重要的是,陌刀手的选拨更难,一柄二十多斤的陌刀挥舞起来并不难,难的是需要不停的挥舞,一边挥舞还要一边往前推进,将领若不下令,挥舞的陌刀便不能停下来,这就需要非常大的力气和耐力了,寻常府兵根本做不到,只有天生蛮力者能担之。
因为陌刀营太珍贵,如同千年后国家培养的飞行员一样,每一个都是花了大价钱大工夫培养出来的,所以陌刀手轻易不会被动用,君臣将领们对陌刀手异常珍惜,不到火烧眉毛时势即倾的生死存亡时刻,陌刀营是不会有作战任务的,他们平日的任务就是吃肉,练刀,练阵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