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大闲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贼眉鼠眼
李素没指望她答话,自顾道:“不得不说,你的想法很美好,你们的行动也很周全,若非动手之前露了马脚,恐怕今日的行刺真会被你们得逞了,至于你和你们同党的来历,以及背后何人指使,便是你现在最大的筹码,所以你有恃无恐,觉得没招供以前我们不能拿你怎样,嗯,那么,咱们继续往下猜……”
顿了顿,李素接着道:“从被拿获一直到现在,你和你的同党确实没说一个字,所以你觉得我肯定无从得知你们的来历,而且你很自信,以为只要自己不开口,我们就永远无法往下挖,不过……你有没有想过,或许一言不发其实就是你们留下的最大的漏洞?”
女刺客垂头,咬牙。
“大唐数十万王师即将与高句丽开战,这里是蓟州,走水路可直达平壤,走陆路亦离高句丽不远,此时此刻想必高句丽国内已是群情激愤,准备殊死抵抗了。开战之前有人敢行刺我大唐天子,那么,幕后指使之人除了高句丽王族权贵,还能有谁?所以……”李素嘴角一勾,轻笑道:“所以,我猜你们是高丽人,对不对?从你们被拿获一直到现在,你们一字不说,怕的就是开口便暴露了身份,因为你们只会说高丽话,不懂汉话,不过,你可能是个意外,从你刚才表情的种种变化来看,你应该是听得懂汉话的……”
女刺客浑身剧震,情不自禁抬头看着李素,眼中的仇恨之色已然化作一片恐惧,仿佛不敢置信李素能猜得这么准。
不仅是女刺客,就连营房内看守的禁卫和方老五郑小楼等人也一脸惊愕地看着他,显然大家都没想到在刺客一言不发的情况下,李素居然能将这些人的来历和背后指使之人抽丝剥茧般猜了个八九分。
看着女刺客的表情,李素心中不由愈发笃定,笑道:“别这样看着我,你只要记住,大唐人永远比你们想象中的更聪明,就算你们咬死不开口,我也能一层一层把你们的外衣剥得干干净净,无论你说不说话,你们的秘密在我面前都将无所遁形。”
女刺客颤抖得愈发厉害,糊满了泥土的脸上看不出脸色变化,不过可以想象已是一片苍白。
李素笑道:“你们的来历大抵猜对了,那么,我们继续往下猜,你们究竟是受高句丽国中何人所指使,嗯……贞观十六年,高丽国大对卢泉盖苏文弑国主荣留王高建武,自封为‘大莫离支’,立容留王之侄高藏为高丽王,高藏虽为国主,但不过是傀儡而已,如今高句丽的军政大权尽握泉盖苏文之手,自泉盖苏文以下,高句丽国中权势最大者有三人,分别是北部耨萨高延寿,南部耨萨高惠真,以及拥兵自重不服泉盖苏文,但泉盖苏文却拿他无可奈何的安市城主杨万春三人,大唐王师数十万兵临国境,最紧张的人莫过于此三人,因为他们害怕国破之后权势尽失,而这位姑娘你背后的指使之人,恐怕就是这三人之一了……”
李素冷眼看着女刺客的反应,声音不知不觉变得冰冷起来:“那么,咱们继续往下猜,泉盖苏文,高延寿,高惠真,此三人为高句丽军政大权的实际掌控者,他们现在必须要做的是调兵遣将,考虑如何依托地形和城池抗击大唐王师的进攻,这种暗中行刺的小手段他们断然无暇顾之,至于安市城主杨万春……安市城位于辽东和高丽国境线之间,是高句丽抵抗防御的第一个堡垒坚城,也是大唐王师进军高句丽的必克之城,作为高句丽第一道防线的城主,与高丽掌权者泉盖苏文的关系又是亦友亦敌,杨城主的日子恐怕不太好过吧?想出这种行刺皇帝的下三滥手段应该不足为奇,所以……姑娘,你是杨万春派来的,对吗?”
仿佛被一道天雷劈中了一般,女刺客身躯剧烈颤抖起来,一双秀气的拳头狠狠握着,手指骨节已泛白。
李素看着她,轻轻一叹:“姑娘,你的底牌已被我掀出来了,此刻你筹码尽失,还有什么资格保持沉默?”
营房内,不仅是女刺客,所有人都无比震惊地看着李素。
犯人一个字未说,李素居然就这样将刺客们的来历全猜出来了,而且猜得无比精确,幕后指使之人落实到具体的人物上,这般推理能力,当今世上鲜有比者,难怪年纪轻轻便官高爵显,一个二十多岁便能爵封县公的人,他的成功终究不会是偶然的。
李素一口气将刺客们的来历剥得干干净净,说完以后,李素仍微笑看着女刺客,也不说话,目光充满了戏谑和自信。
不知过了多久,女刺客终于开口了,声音娇脆,透着几分绝望和疲惫,意料之中的是,居然说的是汉话,只是略显生硬拗口,发音不太标准。
“你们……唐人,都是恶魔!”女刺客咬牙切齿道。
营房内的人闻言不由再次惊愕地看了李素一眼。
简单一句话便能听出,这名女刺客不是大唐人,李素的猜测是正确的,她果然是高句丽派来的刺客。
李素笑了,语气温和地看着她:“两国交兵,胜者为王,只有失败者才会气急败坏地诅咒恶骂,这位姑娘希望你理智点,骂得再狠亦于事无补,咱们不如痛快点,也友善一点,好好的聊几句如何?好,现在,回答我的第一个问题,告诉我你的姓名。”
女刺客咬牙,又不说话了。
李素叹了口气,道:“看来你还没看清情势啊,你要知道,你现在对我们而言已没有价值了,懂吗?你们只是一群莽夫,你们的来历和幕后指使是你们最大的价值,可现在,我已将这些问题全猜出来了,你们已失去了所有价值,杀不杀你们,只在皇帝陛下的一念之间,所以这个时候,你最好乖乖的配合,免得自己受无谓的皮肉之苦,也免得皇帝陛下大怒之下,攻破安市城后大开杀戒,屠戮全城无辜,你老实配合回答我的问题,说不定能救很多人的命。”
女刺客垂头,眼泪扑簌而下。
刺杀皇帝一败涂地,所有的底牌被眼前这个唐国大官无情地掀开,现在又拿安市城无辜百姓的性命为要挟,审问进行到此时,女刺客的心理防线已然崩溃殆尽。
李素的耐心此时已然快耗尽了,不耐烦地扭头看了看营房外的天色,语气渐渐冰冷道:“好,我现在再问你最后一次,如果你还不回答,那么对不起,我马上去皇帝陛下的帅帐,建议他攻克安市城后,先斩城主杨万春及全家老小妇孺,然后大军屠城,鸡犬不留,让安市城彻底变成一座鬼城,方圆百里无人烟!”
说着,李素突然厉声喝道:“现在,告诉我你的姓名!”
女刺客死死咬着牙,下唇已被咬出了血,似乎仍在坚守已经崩溃的防线。
就在李素失望地站起身,准备离开营房时,女刺客终于开口了。
“高素慧,我叫高素慧……”
说完,女刺客仿佛失去了全身的力气,虚脱般瘫倒在地上,然后伏地大哭起来。
看着高素慧痛哭的样子,李素瞬间有些心软,毕竟李素活了两辈子也没这样欺负过一个女人,然而一想到两国交兵,不能有任何妇人之仁,李素不得不硬起心肠道:“你姓高?难道是高延寿或是高惠真派来的?与安市城主无关?”
高素慧摇头,泣道:“不,我来自……安市城。”
“你与安市城主杨万春是何关系?”
高素慧低声道:“并无关系……我自小被他收养,他请了师傅授我杀人之技,艺成之后为他所用。”
李素皱眉:“你的那些同党刺客都是被他豢养的死士?”
“……是。”
“你们如何得知皇帝陛下行踪的?今日他只是临时决定出行,其行踪只有身边的禁卫才知道,杨万春是否在皇帝陛下身边埋下了内应奸细?”
高素慧沉默片刻,道:“……并无奸细,自从得知三十万唐军东征之后,我们便被城主指派离开安市城,乔装成辽东难民,混迹在万千难民之中一路西行到蓟州,终日在城外打探和等待,今日见唐军大营内走出一群人,为首者龙行虎步,相貌不凡,身边有许多人护卫,我们猜测必是唐军中的贵人,很可能是主帅李绩,或是……唐国皇帝,故而决定行刺。”
“除了今日被擒获的,城外难民中还有多少你们的人?”
“……不知道,我们是分批被指派出去的,互相之间并无联系。”
李素若有所思。
整件事串联在一起,真相渐渐露出了水面。
说起来并不复杂,一桩很简单的行刺而已,见到李世民耀武扬威出了大营,脸上就差写着“我是皇帝,快来杀我”几个大字,如此显眼的目标,人家不动手都不好意思了。结果这帮人杀人的手艺太潮,还没动手就被李素看出了破绽,终于功亏一篑,一网成擒。
可是,事情果真如此简单吗?
李素深深地注视着面前这位名叫高素慧的女子,回忆起今日那些刺客对她如此重视不惜以命相拼保护她的样子,若她真的只是被杨万春收养的女刺客,他们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
所以李素怀疑这个女人隐瞒了某些真相,尤其是她的身份。
不过李素没有继续追问下去,他知道就算问了她也不会说,更何况,李素觉得这位女刺客的真实身份或许能利用一下,所以不追究她的真实身份更符合李素和东征的利益。
站起身,李素扭头看着她,笑道:“我们大唐有句话,‘投之桃李,报之琼瑶’,既然你如此配合,我定不会慢待折辱于你,高姑娘且在营房暂住,虽然没有自由,但保证不会饿着你,冻着你,你的那些同党也一样,放心,你既已招供,我便算你归降,大唐王师不杀降,杀降不吉。”
说着李素便准备往外走,谁知高素慧忽然叫住了他。
眼睛紧紧盯着李素的脸,高素慧低声道:“敢问大人,我们密谋的刺杀自问毫无破绽,你为何能提前预知?我们究竟哪里暴露了?”
李素愣了一下,然后笑道:“其实你们演得很完美了,真的,不得不佩服你们,将难民的模样神态演得炉火纯青,举手投足与真正的难民毫无区别,原本我对你们并无怀疑的,不过当我看到你们对巡街的官差避让行礼时,我才确定你们不是大唐人……”
高素慧的表情愈发困惑:“百姓见了官差不都是要避让行礼的吗?”
李素笑道:“所以说,你们的演技不错,但观察力还不够,你们以为做出了表示恭顺的模样便不会惹官差怀疑,但是你要知道,真正的大唐百姓只要在大唐的国土上,无论任何地方都不需要主动行礼的,尤其不需要行礼时表现得卑躬屈膝,大唐百姓的腰杆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软。”
高素慧茫然地道:“所以,我们是因为给官差避让行礼才令你怀疑了?”
“不完全是,还有一个原因,你们表现得太像了,太正常了,太平静了,在这个战云密布的蓟州城里,出现一群神情平静的难民,反倒不那么正常,我怀疑你们只是自己心里的一丝感觉,说不清道不明,毫无理由的,就是觉得你们可疑,这个答案你们满意吗?”
高素慧神情渐渐颓然,整个人无力地瘫坐在地上,糊满泥土的脸上抽搐几下,喃喃道:“原来真的暴露了,真的暴露了……”
李素见她神神叨叨的模样,也懒得劝慰她,摇了摇头,转身走出了营房。
方老五和郑小楼跟在身后,走出营房老远后,方老五朝李素投去钦佩的目光,啧啧赞道:“以往别人说公爷本事大,小人从未亲眼见过,今日却真的见识了,公爷果然名下无虚,小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审问高素慧之后,李素一直沉淀着心事,听方老五一声夸赞,李素不由心情大好,暂时将满腹心事抛之脑后,哈哈笑道:“连你都这么说,看来我果真很有本事……”
扭头望向郑小楼,李素期待地看着他:“你呢?你就不打算夸我两句?”
郑小楼眉眼不抬,淡淡地从鼻孔发出一个单音节:“嗯……”
“‘嗯’是啥意思?”
“嗯的意思是,你不错。”
贞观大闲人 第八百六十七章 卧榻养虎
李素突然觉得好幸福……
能被闷罐子棺材脸郑小楼夸奖一句,简直幸福得只想原地爆炸,尽管他只淡淡说了一句“不错”,李素也觉得这两个字比千言万语的马屁更直击心灵。
如此有力度的夸赞,李素真有一种抱他大腿感激涕零的冲动,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突然冒出如此抖m的情绪,真是费思量啊费思量……
“多夸几句……”李素兴奋地看着郑小楼,眼神充满期待和鼓励。
郑小楼一愣,然后冷笑,继续板着一张棺材脸。
好吧,做人要知足……
…………
…………
审出了结果,接下来要做的当然是面君陈情。
老实说,李素实在不太愿意去见李世民,尤其是今日,此时。
今日被行刺之前,李世民还陶醉在自己威服天下的天可汗的虚荣感里不可自拔,谁知得意的笑脸还没消失,现实立马狠狠扇了他一记耳光,居然有人敢行刺他,这记耳光扇得实在很痛,也很伤心。
可以想象李世民是多么的怒火冲天,李素这个时候很不愿意主动跑去触他的霉头,一个应对不妙,自己这颗脑袋可就不怎么稳当了,尽管李世民无数次标榜过自己是英明神武的帝王,绝非无道昏君,然而,李素的脑袋如此珍贵,怎会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帝王的一句标榜里?尤其是,帝王这类生物从来都是演技实力派,鬼知道他们说的话有几分真诚?
不想去,但不得不去。
李素不知不觉走到帅帐前,站在外面沉思了片刻,在脑海里组织好了措辞后,才请门口值守的禁卫进去禀奏。
没过多久,常涂居然走出来了,迈着老迈沧桑的步伐,一步一步慢吞吞地走向李素,李素愣了一下,然后赶紧恭敬行礼。
“李子正见过常伴伴。”
常涂面白无须,或许常年为李世民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整个人的表情显得特别的阴森,张嘴一笑,发出的笑声都如同夜枭般难听。
“李县公少年英雄,不得了呀……”常涂嘿嘿笑了两声,笑声如同裂帛般嘶哑。
李素陪笑,心下却疑惑不已,实在搞不清常涂这句话是语带嘲讽,还是他本来说话就是这德行,抬头看了看他的脸色,也看不出端倪。
说来也是李素心虚了,当初冯渡被刺一案,李素暗中布局,将整个案子搞得扑朔迷离,朝堂君臣被他牵着鼻子走了大半个月,作为直接隶属李世民的鹰犬常涂来说,因为李素的故意误导,常涂调查此案时不知走了多少冤枉路,白挨了李世民多少痛骂,如果常涂对此案的真相隐隐有所察觉,此刻他这番话可以算是嘲讽了,而且他有足够的嘲讽理由。
“陛下刚才歇下了,还未醒来,李县公当知陛下舟车劳顿久矣,扎下营后还要处置军国大事,这些日子常睡不踏实,今日难得睡着了一回,老朽以为……还是让陛下再歇息一下吧,李县公若有要事禀奏,不妨在此等候一阵,如何?”
李素急忙道:“陛下万乘龙体,自当要多歇息一下的,李某在此等候便是,有劳常伴伴了。”
常涂笑眯眯地摇头:“不打紧的,陛下睡着了,老朽不用服侍,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陪李县公一同等等,李县公可莫嫌弃老朽哟。”
李素忙笑道:“下官求之不得,怎敢嫌弃。”
常涂嗯了一声,点了点头,道:“李县公来得匆忙,莫非从那些天杀的刺客嘴里掏出了东西?”
李素笑道:“掏出了一点点,不算多,想想还是先禀奏陛下为好,免得陛下气坏了龙体。”
常涂两眼一亮,赞道:“不愧是陛下看重的少年英杰,陛下任何差事交到你手上都从未让他失望过,这么快便审出了结果,老朽佩服。”
这就是常涂的优点了,只向李素表达了佩服之意,却绝口不提审问的具体内容,常年伴随在李世民身边,常涂的进退都非常有自知之明,该他知道的,他一定要知道,不该他知道的,他一个字都不问。
有这般处世的性格,在帝王身边才能活得久。
气氛有点僵硬,李素平日里与常涂不熟,鲜少有过交道,而且李素天生对太监一类的人没有太多好感,主要因为李素有洁癖,而众所周知,太监嘘嘘都抖不干净,凑近了闻一闻,全是骚味儿……
幸运的是,常涂应该算是个比较爱干净的太监,李素站的地方离他不远,并没有闻到什么异味,当然,这并不代表李素就必须跟他亲近,不说讲不讲卫生的事,仅是常涂身上那股子阴森的气质就令李素很不适应,李素热爱阳光,而常涂,无疑是从阴沟里爬出来的,大家的共同语言不多。
二人站在帅帐外,互相朝对方露出友善和煦的笑脸,笑得李素一脸僵硬。
“常伴伴,哈哈,今日天气不错哈……”李素强行尬聊。
常涂气定神闲地点头:“嗯。”
“用过晚膳了吗?”
“嗯。”
“蓟州的气候跟咱们长安真是大不一样啊……”
“嗯……那个,李县公啊。”
“啊,李某在。”
常涂嘴角轻轻一勾:“老朽有一事不明,李县公为何喜欢说废话?”
李素:“…………”
看吧,阴沟里爬出来的人太不合群了。
李素嘿嘿干笑,常涂似笑非笑。
李素最后决定闭嘴,保持沉默至少比强行尬聊要强。
沉默良久,常涂忽然道:“李县公,陛下这几日因东征之事忧思不已,故而夜不能寐,老朽知李县公是足智英才,若李县公对东征之战腹有良策,还望不吝献于陛下阶前,解陛下之深忧。”
李素一愣,然后笑了笑:“军中皆是当世名将,我区区一个后进末学,肚子里那点墨水哪里敢在老将军们面前卖弄?常伴伴莫取笑下官了。”
常涂摇摇头,道:“宿将虽广,所思皆异,令不能出一门,岂奈何哉?”
正说着,帅帐内忽然走出一名小宦官,小碎步匆匆走到常涂面前,轻声道:“陛下醒了。”
常涂点点头,转身朝李素笑道:“陛下睡前有过吩咐,若李县公来了,径自入内便可,李县公,进去面君吧。”
李素谢过常涂,整了整衣冠,然后昂首走进了帅帐。
帅帐内,李世民正平伸着双臂,两名小宦官有条不紊地为他穿着衣裳,见李素进来,李世民头也不回地道:“来了?坐吧。”
李素老实坐下。
没过多久,李世民着装完毕,挥退了宦官,然后盘腿坐在李素面前,笑道:“审问刺客有结果了?”
李素看了看他的脸色,似乎白天被行刺的怒火已消去许多,此刻李世民满脸笑容,仿佛完全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上,李素不由轻松许多,于是道:“陛下,刺客的来历和背后指使已查实。”
李世民剑眉一挑:“哦?子正办事倒是很快呀……”
李素脸颊抽搐了一下,这话太有歧义了,太侮辱人了……
“陛下,据刺客招供,他们乃是受安市城主杨万春所指派。”
李世民皱眉:“杨万春?据朕所知,杨万春跟泉盖苏文可是死敌呀,从贞观十六年泉盖苏文弑君篡权后,杨万春便从未承认过泉盖苏文的身份,并且经常骂他奸贼小人,泉盖苏文曾派兵攻打过安市城,然而杨万春此人颇有将才,安市城被他守得滴水不漏,泉盖苏文久攻不下,不得不收兵,并允许杨万春永镇安市城……按理说杨万春得罪了泉盖苏文,没有理由再得罪朕呀,否则腹背受敌,他嫌命长了?”
李素笑了笑,道:“陛下刚才说过,杨万春是将才,而非帅才,守城再厉害,眼中所见终归太狭窄,只在意一城一地之得失,所以他干出行刺陛下的事,臣以为很有可能,原本就与高句丽的权贵王族彻底撕破了脸,如今大唐王师三十万东征高句丽,安市城是咱们王师的必经之地,必克之城,身为安市城的城主,杨万春怎么可能不着急?不管他得不得罪咱们,咱们反正是要把安市城打下来的,既然如此,杨万春索性铤而走险,先派人行刺陛下,反正他所付出的不过是几十个死士而已,代价并不大,但若是成功了,收益可就惊人了,陛下觉得呢?”
李世民沉吟片刻,点头笑道:“子正所言有理,看来果真是安市城的杨万春所为了,呵呵,本事不大,倒是长了好一副狗胆。”
李世民虽然在笑,可眼中却杀机毕露,李素一凛,只怕这杨万春活不长了,行刺皇帝向来是大逆之罪,敌人尤甚,将来若唐军攻下安市城,杨万春焉有活路?
当然,一个棒子的死活李素毫不关心,今日虽然行刺的是李世民,李素却也差点着了道儿,害得他满地打滚保命好生狼狈,弄死这个杨万春正是喜闻乐见。
李世民沉思片刻,忽然道:“那些刺客都招认了吗?”
李素道:“只有那名女刺客招认了。”
李世民点头:“朕当时也看出来了,那个女子的身份颇不一般,那么多刺客被擒下了还拼命护住她,可见她的身份比较高,她可说过自己的来历出身?”
李素笑道:“这女子招供的虽然大部分是实话,但她的身份来历臣却以为她并没有说实话。”
李世民挑眉:“哦?你问不出来?”
“不,臣以为,她的来历可能与咱们的东征战局有所关联,所以,臣不着急,先慢慢磨着她,待到时机成熟,或许有意外的收获呢……”
李世民奇道:“区区一名女子,与东征战局何干?就算她是泉盖苏文的女儿,也断然无法影响战局呀……”
李素笑道:“臣还是建议将她留在大营,臣有办法让她发挥作用。”
“你不怕她窃取机密,或是再次行刺朕?”
“臣可担保,她不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