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大闲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贼眉鼠眼
但是,侯方氏的自戕,却委实不在李素的计划之中。
李素急了,顾不得失仪,望向常涂道:“侯方氏真死了?”
常涂点头:“雍州刺史府仵作已当场查验,确是死了。”
说着常涂这种铁石心肠的老特务头子都不由闪过一丝敬意。
李素失神地坐了回去,脸色苍白,喃喃自语:“她……怎么会,怎么会……”
*******************************************************
ps:还有一更。。。如此勤奋的我,发觉求月票时底气十足,有种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
求!月!票!啊!!!!
贞观大闲人 第七百八十八章 侯门巾帼
侯方氏的死,给了李素非常大的震撼。
对大唐来说,李素是外来人,是的,自己其实是个来自千年后的老鬼,没有经历过千年的风霜,却有着两辈子的沧桑。
从贞观九年来到这个陌生的年代,直到如今的贞观十八年,整整九个年头,李素一直以为自己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世界,并且在这个世界混得风生水起,娶妻养家,舞弄长袖,家国天下兼顾,一步步的有了钱,有了官爵地位,从一个贫寒的农户慢慢发展到如今的新兴权贵。
说起来李素都有一点淡淡的得意,毕竟,自己还是有点本事的。
可是直到今日他才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完全融入这个世界,至少这个年代里的人的价值观他并不了解。
怎样的心情,怎样的目的,能令一位堂堂的国公府正室夫人毫不犹豫地给自己心口刺一刀,她为何要选择死亡?她想用死亡诉说什么?达到怎样的目的?
李素不了解,此刻的他,整个人都是懵懵懂懂的,神情满是迷茫。
机械式地扭过头,李素目光呆滞地望向李世民。忽然发现李世民眼眶已红,嘴唇微微发颤,死死咬着牙一声不吭,脸上却分明有了几分悔意,很快,李世民眼睛眨了一下,蓄满的泪水如雨而下。
李素呆怔一阵,忽然恍然大悟。
他终于明白侯方氏为什么要这么做了。
李素的布局并没有问题,但是,太温和了。李素本是完美主义者,他既想达到目的,又不想侯家以付出人命为代价来换取,李素不介意对敌人狠毒,但是他从来没有对朋友下手的习惯,打断侯杰的腿已然是他能接受的极致了。
刘平确实被李素搞臭了,不止是民间的名声,李素相信朝中许多监察御史大概也听说了此事,参劾刘平的奏疏或许早已雪片般飞进了尚书省,刘平的下场好不到哪里去。
那么剩下的还没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赦免侯君集的圣旨,这是最重要而且也是侯家满门上下最需要的。
李素的布局侯方氏一直知道,显然她并没有太大的信心,因为她比李素更了解李世民,她知道李世民的恻隐之心不是那么容易生出来的,最是无情帝王家,扮个惨状就能引来帝王的恻隐,帝王的恻隐有那么廉价么?
侯方氏是国公府的正室原配,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物,李素的计划说出来后,侯方氏便觉得不够,不是计划不够完美,而是李素的筹码不够重,从头到尾太温和了,没有任何激烈之处,这样一来,让侯君集得到皇帝赦令的几率也就小了。
所以侯方氏选择了自戕。
她要用自己的命,来给李世民一个狠狠的震撼!用自己的鲜血,唤醒李世民尘封于心底的昔日袍泽之情。
这个代价,是侯家必须要付的,而且只能是她,侯杰虽是长子,但他的分量还不够,别的妾室所出的孩子分量更不够,只有她,侯家落魄时的掌门人,独力苦苦支撑破败门庭的正室夫人,她的死,才有这个分量。
看着李世民脸上的泪水,和一脸的悲戚之色,一时间李素全明白了。
数日前侯方氏站在大门前,厉声教训侯杰的字字句句如同春雷般在李素耳边炸响。
“……为了保侯家男丁,侯家满门妇孺皆可牺牲,包括我在内!男丁活着,侯家才有希望,才有东山再起的一天,才能等到你父亲否极泰来,赦令归京。”
李素闭上眼,不知何时,自己的脸上也布满了泪水。
侯方氏果真做到了,用自己的命,唤醒了李世民的恻隐之心,换来了家族的重新崛起。
值吗?
李素不知道,此刻的他,太迷茫了,两辈子的价值观在今日竟因为一位妇人而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在李素失神的沉默里,李世民终于发话了,这句话,侯家在绝境中等了一年多,同时,付出了当家主母的一条命。侯方氏的死,终于令李世民坚定了重新起用侯君集的决心。
“常涂,传旨,八百里快马召侯君集还京,重新起用侯君集,复封陈国公爵位,侯门方氏忠耿刚烈,追封申国夫人,工部遣匠,户部拨钱,以公主礼营造陵墓,赐侯家钱万贯,丝百匹,封侯君集长子侯杰左卫中郎将。”
常涂躬身领命。
李世民想了想,又补充道:“另外,将侯家原来的宅子还给他,再赐侯家仆役百人,从宫人中遴选,明日送去。”
李素扭头看了他一眼,不由暗暗苦笑。
终究还是没有完全信任侯君集,这“仆役百人”里面,却不知有多少眼线耳目了。
帝王的心啊……
停顿片刻,李世民又道:“安平侯刘平心性歹毒,欺凌妇孺,得势而猖獗,可夺其爵,罢其职,打入大理寺严审,安平侯亲眷贬为庶人,即日逐出长安,流放琼南,十年内不得开豁。”
常涂一一遵令。
吩咐过后,李世民看着李素,道:“如你所请,侯君集归京后,朕将任他为陇右道行军大总管,领兵出征西域。”
李素起身行礼:“臣代侯君集谢陛下。”
李世民点点头,疲惫地阖上眼,轻叹口气,抬袖拭去了脸上的泪水,神情无比萧瑟。
李素此刻心中亦悲痛不已,朝李世民行礼道:“陛下,臣……想去拜祭侯家婶娘。”
李世民连话都懒得说了,只是无力地挥了挥手。
李素和常涂一同退出了大殿。
**********************************************************
出了宫,李素匆忙朝侯家赶去,常涂骑着马与李素并肩而行,原本李素想与他闲聊几句,算是混个脸熟,但一来此刻心情沉痛,二来,常涂一直板着死人脸,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李素也懒得搭理他了,二人一路沉默地赶到了侯家门前。
侯家大门前高高挂着两只白皮灯笼,显然已在举丧了。
门前垂头跪着一人,正是安平侯刘平。
刘平神情绝望,垂头不语,宅院内传来侯杰撕心裂肺般的痛哭声,哭声传出门外,刘平的身躯微微直颤。
李素冷漠地看了他一眼。
凭心而论,侯方氏的死与刘平其实并无直接关系,刘平没有害她之意,更没有逼她,侯家必须要付出人命代价,刘平只是侯方氏的一个借口而已,就算没有刘平,以侯方氏的打算,她还是会找到另一个借口自戕。
理智告诉李素,这件事里刘平其实也是受害者,但内心的情感却令李素无法保持理智,努力克制之后,这才忍住朝刘平狠踹一脚的冲动。
进了门,李素发现侯家已搭起了灵台,一面面雪白的丧旗和招魂幡立在灵台两侧,迎风招展,除了灵台和旗幡,竟没有别的布置了。
李素不由一阵心酸,侯家如今的境况,连办一场体面丧失的钱都没有了。
“方五叔!”李素扬声道。
方老五应声而出。
“五叔,你速去拿我的玉牌去程家,临时借调五千贯,另外派几个人去城外的寺庙和道观里请几位高僧和道士,带上法器,过来做足四十九天的道场。”
方老五领命离开。
李素的声音惊动了侯家的人,一身麻衣孝服的侯杰冲了出来,侯家所有的直系和旁系子弟,还有许多妇孺老人孩子全都出来了,以侯杰为首,众人面朝李素一齐跪拜下去。
李素大惊,急忙上前相扶:“侯贤弟,你们这是做什么?快快起来!”
侯杰泪痕满面,哽咽道:“母亲大人自戕后,还留了一口气,临终前嘱托小弟,一定要给子正兄行大礼,是你救了侯家,你是侯家的恩人,此恩侯家世代难报还。”
李素神情悲痛道:“我思虑不周,害婶娘丧了性命,何来恩情可言?”
侯杰摇头:“这是母亲大人自己的选择,而且谁都不知道她竟早有此打算,怎能怪子正兄?侯家若欲再起,必须要付出代价的,家族兴旺昌盛,向来没有捷径可走,该付出的,一定要付出,母亲大人最感谢的便是子正兄你了,她说,若无子正兄给侯家提供这个契机,她就算是死,也是毫无价值的……”
侯杰越说越难受,终于忍不住痛哭失声:“我侯杰不孝,这个代价原本应该由我来付的,母亲大人为何先我一步?”
李素心中亦怆然。
为了家族兴旺,竟毫不犹豫地把命搭上了,李素不由再次问自己,值得吗?
这样的女人,究竟是可敬,还是可怕?
拍了拍侯杰的肩,李素也说不出安慰的话,只叹道:“侯婶娘可已入棺了?”
侯杰哽咽点头:“家中女眷已为她整理过遗容,入了棺,棺柩摆在前堂。”
李素叹道:“还请侯贤弟领我拜祭一下,是我做事不周,须向婶娘赔罪。”
侯杰抽噎着摇头,然后将李素领进前堂。
前堂正中,侯方氏穿着白衣白裙,静静躺在棺柩中,眼睛紧闭,神情淡然,不知是不是李素的错觉,他甚至在侯方氏的脸上看到一丝隐隐约约的笑意。
沉痛地一声叹息之后,李素面朝侯方氏双膝跪拜,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礼毕起身,李素又定定看着侯方氏的脸,许久,方才转身。
侯杰仍跟在李素身后,眼睛通红发肿,神情痛不欲生。
李素拍了拍他的肩,叹道:“侯婶娘没有白死,门外有旨意了,你是侯家长子,出去接旨吧。”
侯杰索然点头,全家人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的圣旨,此刻已引不起侯杰心中半点波澜了,失而复得的爵位,家产,官职和一切,从里到外透着一股子血腥味,至亲的血。
该拜祭的已拜祭完,李素往门外走去,刚走两步又停下,转身看着侯杰。
“侯婶娘说,你父亲能认识我,是他今生之幸,其实她说错了。”
侯杰抬头不解地看着他。
李素再次深深看了一眼前堂内的棺柩,叹道:“你父亲今生最大的幸运,是娶了你母亲,真的,能娶到侯婶娘,你父亲大概积了十辈子的德。”
说完,李素站在前堂外,朝棺柩长长一揖,久久方才起身,然后转身离去。
侯家大门外,侯杰一脸悲痛地跪在常涂面前,聆听常涂宣念圣旨,侯杰的身后,侯家诸房子弟妾室却一脸喜意,那仿如春雪融化般的笑靥,与身后的灵堂的棺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刺眼。
世间只有一个李素,世间也只有一位侯夫人。
**********************************************************************
李素忽然觉得很累,一路沉默着回到家,二话不说便往床榻上一倒,然后呼呼大睡起来。
这一觉睡得久,但睡得很不踏实。
李素做了很长的噩梦,梦里充斥着魑魅魍魉,充斥着鲜血与白骨,神仙笑,厉鬼嚎。
不知梦到了什么情节,李素“啊”地一声大喊,猛地从床上弹坐起来,满头大汗,目光呆滞。
一双纤细的玉手握着一块方巾,轻轻擦拭着李素额头上的汗珠。
李素抬起无神的眼睛,看到许明珠那张担心焦急的脸。
“夫君,您做噩梦了……”许明珠用的是肯定句。
李素开口,声音嘶哑难听得连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什么时辰了?”
“已是半夜了,您整整睡了四个时辰,也做了四个时辰的噩梦。”许明珠担心地握住了他的手。
李素强笑:“可能老天爷觉得我太懒,睡得太多,所以给我扔了几个噩梦警告一下我吧。”
许明珠幽幽叹道:“方五叔回来时都告诉妾身了,侯家婶娘她……”
李素神色黯然,道:“我只能说,侯婶娘壮哉!当初若早知侯家还有如此人物,侯君集被流放那天我就该一路护着侯家的,看看侯婶娘,多少须眉都汗颜无地……”
许明珠仔细看着李素的脸,然后小心翼翼道:“夫君,您的神色似乎……不完全是敬佩她?”
李素笑了笑:“她值得敬佩,也不值得敬佩。”
“为何?”
“‘为何’这两个字,其实是我想问你们。”
许明珠愣住:“‘我……们’?除了妾身,还有谁?”
李素此刻心神已乱,胡乱地指了指空气,道:“你们,你们这个年代的人!你们到底在想什么?家族兴旺就那么重要吗?‘各安天命’懂不懂?‘自求多福’懂不懂?往胸口刺一刀,你就高尚了,有奉献精神了,家族从此昌盛兴旺了,那你算什么?心甘情愿当垫脚石吗?这样是不是很伟大?觉得连死都能含笑九泉,并且人格得到了极大的升华……”
突如其来的发怒,许明珠吓呆了,李素却愈发暴躁,这样的李素看在许明珠眼里,非常陌生。
眼睛通红地看着许明珠,李素忽然露出一个很邪的笑:“你知道吗?我去看过侯婶娘的遗容,她躺在棺柩里,面容很安详,而她的脸上,真的带着笑。”
“还有,陛下重新起用侯君集了,侯家又恢复了往日的风光,常涂那个老太监念圣旨的时候,侯家的妾室和子弟们,也在笑。”
“知道这叫什么吗?这他妈叫人血馒头!”
贞观大闲人 八千字凶残更新已毕,求月票支援!!
太凶残了啊!连我都害怕。。。我怎么这么勤奋啊,这根本不是我啊。。。
看了看书评区,嗯,对于最近凶残到离谱的更新,大家的发言很踊跃,基本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1.老贼要给儿子买奶粉,奶粉很贵。
2.老贼在外面包养了小三,养小三需要钱。
3.老贼疯了。
4.老贼打算生二胎了。
等等等等。。。我就不一一呸过去了。
好吧,原因其实跟奶粉无关,小三什么的更是扯淡,老贼这样的好男人跟洪水一样百年难遇,至于生二胎,我就呵呵哒了,现在这个儿子已快把我折磨疯了,我和老婆早已达成一致,只要这一胎。
真正的原因很简单,老贼缺钱了,不是买奶粉的钱,也不是包小三的钱,而是养家糊口的钱。
作为一个伪文人,多少也讲究点伪气节,伪傲骨什么的,所以我从不主动求打赏,赚的钱全是我码字的劳动所得,所以这里也呼吁各位兄台,请支持正版阅读,让我给儿子多买两身衣裳,多买几件玩具。
最后,求月票也是这个意思,老贼从来不装蒜,想要月票名次也是为了钱,因为分类月票有奖金拿,所以还请各位兄台慷慨解囊,多贡献几张月票,老贼这里拜谢各位。
贞观大闲人 第七百八十九章 所谓取义
上等男人有本事没脾气,下等男人没本事有脾气。
李素很少发火,尤其是在家里,有本事的男人从来不会把外面的脾气带回家里,就算要宣泄心中的愤懑不平,任何地点都比在家合适。
可是今日,他实在忍不住了,心里有团火熊熊燃烧,这团火自然与许明珠无关,只是他必须要宣泄,因为难受,因为那团火快把自己烧死了。
许明珠吓坏了,呆呆地看着李素。
此刻她眼里的李素很陌生,她从来没见过自己的夫君发怒,在她的印象里,夫君一直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像翩翩君子,永远带着笑,永远不慌不忙,永远气定神闲,无论遇到任何危难麻烦,只要看看他那张淡定的脸,就能莫名得到一股安定从容的力量。
可是今日,他竟发了这么大的火,尽管明知这团火并不是冲她发的,可她仍感到一阵惧怕。
李素心乱如麻,站在屋子里胡乱地挥舞着手,面孔涨得通红,很生气,很迷茫,却不知该如何表达。
“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啊!就这样绝然死在大家面前,到底为了什么?家族的兴旺难道靠的是一个女人的牺牲?为什么所有人对她只是敬佩?除了敬佩,再无任何不同的感受,所有人都觉得她是伟大的,她刺自己的那一刀刺得好,应该刺,她成了一个如荆轲般的勇士,只不过她杀的人是自己……”
李素疯了似的说了半天,神情忽然涌上深深的疲惫,激动的情绪也渐渐平复下来了。
“明珠,知道吗,没有任何人的牺牲是理所当然的,除了牺牲者本人,她可以觉得自己的死是必要的,是高尚的,甚至可以以一种殉道式的态度坦然面对死亡,她可以这么想,但别人不能。”
许明珠垂下头,低声道:“夫君的意思,妾身明白了,夫君觉得侯婶娘不应该这么做?”
李素叹道:“你也觉得她的死是应该的?”
许明珠犹豫半晌,点了点头:“按理说,妾身不该与夫君的想法相悖,可夫君这次的想法,妾身实在理解不了,为了全族的兴旺而牺牲自己,这……有什么不对吗?夫君,您身处朝堂,高官显爵,但妾身也深知朝中为官的风险,没有任何家族和个人能够一生顺风顺水,一辈子那么长,总会遇到危难时刻,夫君的官爵越升越高时,妾身便已有了和侯婶娘一样的打算,如果真到了决定家族命运的危急时刻,妾身也会挺身而出,朝自己的心口刺下去……”
李素越听越不舒服,心中刚平息的那团怒火又有抬头的迹象,刚准备发货,许明珠忽然一手掩住了李素的嘴,神情不再如往常般怯弱,反而充满了坚毅。
“夫君,恕妾身无礼,先听妾身说完,否则夫君若发火,妾身可能就没胆子再开口了。”
李素又平静下来,点点头:“你说,我不发火。”
许明珠想了想,道:“夫君是个心存悲悯的人,平日里表现得自私贪财,但妾身是夫君的枕边人,相处久了才知,夫君其实有善心,您看重人命,看重每一个人的命,妾身想了很久也想不明白,您幼时究竟学过什么学问,才会有这种偏执,似乎……与世俗的许多想法格格不入,人命不是不重要,只是……它不是最重要的,有些东西比命更重要,妾身幼偶听父亲说过,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连佛祖也有割肉饲鹰之大慈悲,夫君何以不赞同?”
李素神情落寞,道:“你将侯婶娘的死,看作是‘成仁取义’?”
许明珠轻声道:“妾身明白夫君的意思,但‘义’有大义,也有小义,侯婶娘是妇人,和妾身一样,从出生到嫁人育子,大抵一生都没走出过宅院,她眼里的侯家,便是她的‘大义’,为大义而舍生,她做得心甘情愿。”
李素摇摇头:“只有尊重生命的人,才是真正的慈悲之人,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我理解侯婶娘的做法,也勉强同意她确实是为了成仁取义,但是,当我看到她死后侯家人的笑脸,只觉得身子一阵阵发寒,然后我在想,如果她能复活,看到族人接旨时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她还会觉得自己的死是成仁取义吗?”
许明珠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什么,只好无奈地垂下头。
李素叹道:“其实,我已强迫自己接受这个年代的规矩和观念了,尽管不情不愿,但我仍在努力的接受,可是,直到今日看到侯婶娘死得那么慷慨决绝,我发现自己还是看不透……”
许明珠轻轻按住他的肩,幽幽道:“夫君不妨想想,若侯婶娘不死,侯家便盼不来东山再起之日,那么侯家将会是什么下场?无权无势,还有当年结下的那么多仇家,侯家满门只剩了一些妇孺老弱,他们经得起狂风暴雨吗?咬着牙死撑一年两年,最后呢?还是免不了破败凋零,族人死的死,散的散,这些死的死散的散的人里面,或许也包括了侯婶娘她自己,同样都是死的下场,侯婶娘用自己的死,换来家族重新崛起,换来族人安定的生活,两者相较,孰强孰弱?若是夫君,又当如何选择?”
李素默然,心中却涌起浓浓的悲哀。
许明珠叹道:“夫君,您心思太重了,有些事是命中注定的,比如侯婶娘,想必她在做这个决定之前,也想得很清楚了,既然左右都是死,为何不能给自己选择一个最有价值最有尊严的死法?她能看得透彻,夫君为何不能?”
“夫君您觉得心寒的,是侯家人接旨时的笑,妾身不懂什么叫‘人血馒头’,但妾身知道,侯婶娘就算活过来,看到族人们没因她的死而悲伤,反而在笑,妾身觉得,侯婶娘也不会后悔自己的决定,她在众人面前自戕,为的不是那些人,而是整个侯家,她为侯家尽了自己最后的心力,有人为她悲伤自然最好,没人记得她也不会在意,夫君常说‘责任’二字,侯婶娘便是在尽自己的责任,做到了,无愧于心,无愧侯家祖宗,如此而已。”
许明珠难得说了这么多话,李素却越来越沉默。
价值观的差异是一件很主观的事,谁也无法说服谁,这是每个人从小到大慢慢形成慢慢根深蒂固的,李素不想做那种强行改变别人价值观的事,无效且愚蠢,包括自己的妻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