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贞观大闲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贼眉鼠眼
东阳被他搂进怀里后,终于不再挣扎,瘦弱的肩膀抽动了几下,忽然放开了戒律和身份,放声大哭起来。
“你怎如此狠心!一别三年,音讯皆无,你当我是什么?闲暇时的消遣么?”
东阳一边哭一边抡着小拳头,一拳又一拳,不轻不重地打在他的后背上,尽情宣泄着三年来的委屈和愁怨。
李素仍紧紧抱着她,心中无比疼惜,三年了,她比当年更瘦了,拥在怀里仿佛只剩了一把嶙峋的骨架,如一片柔弱无依的柳叶,一阵风便能将她带去天边。
不知在他怀里温存了多久,东阳尽情宣泄完久抑的情绪后,终于稍稍平复下来,觉自己一个出家人竟和男子保持着如此伤风败俗的姿势,不由万分羞涩,急忙推开他。
“不,不行的,我贫道,贫道犯戒律了”东阳红着脸退了一步。
李素嗤地一笑:“行了,别‘贫道’了,满天下的道士道姑,就数你最富裕了,还好意思称贫道,亏不亏心?真正的贫道杀了你的心都有了”
东阳本来满腹伤怀激动,情绪动荡之时,被李素忽如其来的这一句刺激到了,顿时破了功,噗嗤一下笑了出来,顺带着鼻孔都吹起了一个大鼻涕泡儿。
李素咦了一声,万分嫌弃地撇嘴。
东阳气急败坏,抡起小拳头使劲捶他,怒道:“三年不见,你这张嘴越来越坏了!”
“女人就是没见识,这叫口才,懂啥!”李素笑着一边躲闪一边争辩。
二人就这样闹成一团,河滩边荡着阵阵笑声。
一阵打闹过后,原本些许的陌生感顿时消除,仿佛从未分别一般,又到了当初无忧无虑的情景。
笑累了,闹累了,二人再次坐石块上,背靠着背,仰头望着蔚蓝的天空。
今日没有沉默,都存了一肚子的话,迫不及待向对方倾诉。
“你这几年过得好吗?”二人竟异口同声问道。
问完二人一愣,接着又笑开了,东阳嗔道:“我先问的,你先答我。”
李素笑道:“我过得不错,真的,西州那地方虽然贫瘠,但你父皇遣我过去是当官的,再贫瘠的地方,当官的总不会太清苦,每日我便在大营里搭一个凉蓬,叫将士们去城里的胡商那里买点西域的时令瓜果,喝着冰凉的葡萄酿,眯着眼睛晒太阳,不夸张的说,如果身边再多几个碧眼胡姬,那日子简直跟神仙没两样了”
东阳捶了他一下,嗔道:“莫糟蹋了神仙,哪有中土的神仙搂碧眼胡姬的?也不怕老天降雷劈你。”
李素笑道:“差点忘了,你已在道教入伙了,以后你是神仙那一边的,听不得别人糟践你的同伙”
胳膊又被狠狠掐了一下,东阳气道:“又说得这么难听,什么入伙,什么同伙的,当心道君听到了饶不过你。”
螓轻轻靠在李素的肩上,东阳幽幽道:“你只管诳骗我,在我面前只说好的,不说坏的,西州什么地方,你当我不知么?这几年我每日都盯着西域地图,那上面白茫茫的一片,除了风便是沙,方圆千里孤立无援,我也遣侍卫找过几个胡商,打听西州的风土,那里根本是不毛之地,吃的喝的用的俱无,刮一阵风便能将半个城池埋了,似你这般娇惯又爱干净的人,真不知你这几年是如何撑过来的”
东阳说着说着,眼中又流下泪来,哽咽道:“更别说西州还处在群狼环伺之下,半年前从西州传来的军报,我也看了无数遍,一个字一个字的数着看,守城那一战,是我大唐自立国以来最惨烈的一战,看到军报时,尽管我已知西州大捷,你也平安活着,可是仍然偷着哭了好几天,五千守军,最后活下来的只有寥寥数百,当时的你,实不知怎样的凶险,艰难,李素这几年,真苦了你了,我的心,一直为你疼着,直到今日,直到此刻,直到见了活生生的你,我的心还在疼”
李素反手举过头顶,揉了揉她的头,笑道:“不管怎么说,我活下来了,挺过了这一关,人生又是一片坦途,打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
东阳点点头,话题却徒然一变。
“听说你的夫人也跟着你去西州了?而且为了你,还做了许多匪夷所思的大事?”
李素点头:“不错,她也是个好姑娘。”
东阳轻轻拽了拽他的袖子,道:“她到底做了什么,跟我说说。”
李素叹了口气,将许明珠这一路为他付出的点点滴滴娓娓道出,东阳神情先是钦佩,再是惊讶,最后珠泪涟涟,泣不成声。
“你你明明是个混帐,何德何能,竟娶如此贤妻”说完东阳不知出于什么心理,还狠狠掐了他一下。
李素苦笑道:“夸她我并不反对,但也没必要为了夸她而狠狠踩我一脚吧?怎么说我也是你父皇赞不绝口的少年英杰啊。”
东阳擦了擦泪水,嗔道:“英杰都不知藏哪个山洞里去了,才把你这号英杰放出来招摇过市,祸害人间,老天真瞎眼了!”
幽幽一叹,东阳轻声道:“李素,以后你要好好待你的夫人,她是个好女人,扪心自问,她为你做出的这些事,我都不一定能做得到,老天终究是公平的,拆散了我们的姻缘,却还是补偿了你一段更完美的姻缘,跟她相比,我不如她。”
李素转过身,搂紧了她,叹道:“你不比她差,你也为我舍命付出过,老天待我不薄,赐给我两个完美的女人,今生但能做到不负你和她,已是我一生最大的成就”
绵绵的情话,听得东阳面红耳赤,羞得把头埋在他怀里,偷偷的笑,笑靥如春花。(未完待续。)





贞观大闲人 第四百六十一章 长安秘辛
三年,总有许多物是人非的变化。
李素自己也变了,说不出具体变在什么地方,经历了惨烈的战争后,李素外表仍和以前一样嘻嘻哈哈,时常没个正经,但只有他最清楚,自己的心态也不知不觉发生了改变。
东阳沉浸在重逢的喜悦里,并没有察觉到他的改变,李素自己也隐藏得很好,一个从战场下来,手里还攒着无数条人命的人,站在东阳面前甚至都感觉不到他身上的戾气,仿佛还是从前那个混吃等死懒得令人发指的灿烂少年,可是,心中终究多了一股子无法言喻的不同寻常的东西,说它是凶性也好,沧桑也好,终归与当年不同了。
说起西州经历,李素刻意轻描淡写,只拣一些有趣的好玩的话题说,对于那几次守城之战的惨烈,反倒是寥寥数语带过。
有情人见了面,东阳心满意足地回去了,回去继续跪在道君像前,有口无心地念诵经文,或许夜深人静时,会想起李素拥抱他的甜蜜时刻,然后把头蒙在被褥里羞红了脸,三年来平静无波的修行,从李素回长安的那一天起,宣告破功。
修道斩不断凡心,终究不是真正的道门中人。
…………
李素也回了家,与东阳只是短暂见一面,来日方长,不争朝夕,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首先必须见一见王家老二王直。
王直是李素在长安城埋下的一步暗棋,这颗棋子事实证明很有用处,关键时刻甚至救了自己的命。三年了,李素与王直未通消息,也不知他发展得怎样。
王直来得很快,李世民昨日命宦官在长安城内众目睽睽之下接连三道圣旨封赏李素。此事已满城皆知,如此风光的封赏,大唐立国以来也无人能及,王直昨日便夹杂在围观的人群里,涨红了脸力竭声嘶地叫好,只是李素没听见。李素进宫后,王直便马上出城回了家,等待李素和大哥回村。
昨夜李素回家后与家人团聚,王直很识相没去打扰,知道今日李素风风火火要去见东阳,王直还是很识相没打扰,一直到李素与东阳告别,满面春风往回走时,王直终于像社会上的不良少年抢劫放学后的小学生似的。在村口的银杏树下堵到他了。
李素很吃惊,呆了半晌才确定堵自己的不是仇家,是兄弟,于是快步上前,兄弟二人使劲拥抱了一下,王直嘿嘿笑了两声,接着整张脸便垮了下来。
“正说要去找你,你便来了。走,找个地方说说话。”李素勾着王直的肩往树林里走。
王直深深打量了李素一番。叹道:“瘦咧,也比以前黑咧,看来你在西州的日子过得很苦啊……”
李素在他面前没隐瞒,苦笑道:“命都差点丢了,黑一点瘦一点算个啥……”
王直眨眨眼:“你咋不问问我大哥为何没和我一起来见你?”
李素嘁了一声,鄙夷地道:“还用问吗?你这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出现在我面前。说你‘如丧考妣’吧,未免对你爹娘不敬,剩下就只有一个可能了,……你家老大这会子怕是还躺在床上直叫唤吧?”
王直颇惊讶地道:“你咋知道?”
李素冷笑:“三年前招呼都不打偷偷从家里跑出去,非要跟我建功立业。三年来音讯全无,这种丈夫虽没有‘人人得而诛之’那么严重,至少也该是人人得而抽之,若家里的婆姨是个温婉可人逆来顺受的女子也就罢了,偏偏他的婆姨一身盖世武功,无风也能掀起三尺浪的狠角色,你家老大回去若不挨打,那就没天理了……”
王直大感敬佩,高山仰止的姿态朝他拱了拱手:“兄长所料丝毫不差。”
李素悠悠问道:“你家老大被揍得惨吗?几级伤残了?”
王直挠了挠头,叹道:“昨夜我王家真是鸡飞狗跳……兄长刚一脚跨进门,迎面便见着了家人,我娘还没来得及上前抱头痛哭,兄长便中了我大嫂的暗算,一棍子敲在脑后晕过去了……”
李素脸颊抽搐了几下,虽然没亲眼见此情景,也能深深体会王桩的痛苦,再看王直一脸戚戚焉的表情,二人都觉得自己后脑不太舒服,很有默契地同时抬手摸了摸后脑勺。
“所以,你家老大一直晕到今日?”李素问道。
王直叹道:“若能如此轻易事了,倒是兄长的造化了,三年音讯全无,岂是一记闷棍能交代得过去的?我兄长被揍了大半夜啊,大嫂一边哭一边揍,兄长一边惨叫一边挨揍,那光景,啧!”
王直摇头,露出深深的惊惧之色,叹道:“我家这大嫂什么都好,就是脾气太暴躁,兄长这一次惨遭大嫂毒手,怕是要躺个十来天才能下地了……”
李素见王直悸怖的模样,一时也找不到什么话安慰他,措辞半晌,冷不丁道:“你大哥伤得重吗?”
王直点头:“大小伤约摸十几处,轻则淤青,重则骨裂……”
“单数还是双数?”李素期待地看着他。
“啥?”王直茫然。
“你大哥身上的伤是单数还是双数?”
“这个……何出此问?”
“我昨日与郑小楼打了赌,赌你哥身上的伤是单是双,赌注高达一文钱之巨,郑小楼赌单,我赌双,等下回去你帮忙数数,叫你哥争点气,身上的伤最好是双数,如果不是双数,你就狠狠心,再给你哥来一记猛的……”
王直无语地看着李素,叹道:“我家兄长有你这种朋友,实在是……”
“实在是高山流水,积了八辈子大德,行了,深情厚谊皆在不言中,我懂的,……说说你的情况吧。这三年混在长安城,长进了没?”
提起事业,王直立马将他兄长的伤势抛诸脑后,并且一扫方才的颓势,神情变得眉飞色舞起来。
“这三年我混得太好了,早已非昔日混迹两市的闲汉。而是真正的风头人物了,不信你去长安打听打听,路上随便问个人,问他知不知道长安王闷棍……”
“等等,王闷棍是谁?”李素适时打断了他。
王直翘起大拇指,指了指自己,自豪地道:“当然是我,因我在与长安城里的闲汉拼斗时擅长背后敲闷棍,久之。长安城各路英雄人物送我这个雅号,以示敬意……”
李素:“……你继续说。”
王直继续眉飞色舞:“这三年实可谓长势喜人……”
李素不得不再次打断他:“你在长安城里种菜了?”
“我的意思是说,这三年我手下的闲汉多了许多,长安城里的地盘也扩大了,不止混迹于东西两市,城里一百零八坊,我王闷棍能说上话的地方少说也有六十坊,不仅结交了各路英雄人物。连坊官和巡街的武侯也有不少与我称兄道弟,常有来往……”
李素笑着朝他拱拱手:“原来竟是王闷棍大哥当面。久仰久仰。”
王直撇了撇嘴:“恶心我是吧?这几年靠着你的资助,我才在长安站稳了脚,若是没有你站在我背后,谁知道我王直是哪路货色?”
李素叹道:“可我也没教过你敲别人闷棍,所以,你也别妄自菲薄。你的名声都是靠自己的实力得来的,特别是敲闷棍的名声。”
“那倒也是……”王直很不谦虚地收下了李素的赞美,道:“按你当年的嘱咐,这些年我不但结识坊官武侯,朝中那些国公权贵家的厨子。管家,仆役,很多也有几分交情,如今长安城里大大小小的消息,包括朝堂里的传闻和风向,我都能打听出一二了,李素,你回长安了,这是好事,但长安城的水太浑浊,日后你免不了会牵扯进一些事情里,我虽然帮不上你太多的忙,但打探消息或是散播流言之类的小事,我自问还是能帮你担待一二的。”
李素拍了拍他的肩,笑道:“客气话我就不跟你说了,往后要用到你的地方还多着,从今日起,你我的关系还是低调一点,莫再让任何外人知道了,有你在背后支撑着我,我终于不再孤单,日后你兄长要做官做武将的,他和我一样都将是明面上的人物,很多不可为不便为之事,便只能靠你帮忙了。”
王直点头:“放心,当年你安排我进长安城结交各路人物,为的也是今日,我幸不辱命,事情办得多少有几分模样了。”
停顿片刻,王直忽然笑道:“你在长安城里的仇家很少,不过来头太大,这几年我也刻意帮你留意了,如今的太子殿下……,呵呵。”
“太子咋了?”
王直笑得有点神秘:“这位太子殿下,越来越不争气啦,几年前还装得有模有样,什么熟读诗书啊,温文有礼啊,垂视民间疾苦啊等等,装了这些年,约莫装得有点不耐烦了,这几年种种劣性都暴露了,朝堂里很多大臣对其行径直摇头,连陛下都被他惹怒了许多次……”
李素好奇地眨眨眼:“他做了什么人神共愤的事?”
王直开始掰着手指数落:“年岁越长越胡作非为,尤喜稀奇古怪的物事,去年趁陛下出征薛延陀,太子留长安监国,东宫属官为讨其欢心,竟出动太子右卫率百人抢掠长安东市,长安的胡商遭了殃,但凡形状古怪,用料珍贵的酒器酒鼎,珍禽异兽,还有相貌上等的碧眼胡姬等等,都被抢进东宫,以供太子亵玩……”
“当时朝中的魏徵等人看不过眼,朝会时直诉其过,太子大怒,竟欲杖责魏徵,啧啧,连陛下都不敢轻易责罚的铁骨铮臣,太子却眼都不眨便下了谕令,听说当时魏徵站在太极殿内气得都快晕过去了,幸得长孙无忌当殿阻止,魏徵才免于被罚,这件事闹得很大,陛下得胜还朝之后,魏徵和御史台多位言官上疏,历数太子之过,陛下气得不行,回长安的当日便把太子叫进宫里严厉训斥,并着令登魏徵府上认错……”
“太子表面认错。心中不服,回到东宫后,谓属官曰,朝中诸臣多倚老卖老之辈,他年我若为帝,必尽驱以涤旧朝气象。肆吾所欲。这话不知被谁传了出去,陛下龙颜大怒,又将太子叫进宫里呵斥训诫,没过多久,陛下便特赐魏王泰两扇九翅玉屏仪仗用物,据说九翅玉屏这东西,非帝王和储君不能用,今上赐予魏王,长安满城皆惊。废储立魏的风言越传越盛,朝中接连数月动荡不安……”
王直说了一大通,李素听得很认真,每个字都细细咀嚼琢磨了几遍,然后笑着缓缓道:“这位太子殿下……真是花样作死的急先锋啊,今上正是春秋鼎盛的年纪,他这当太子的却等得不耐烦了,说来也是。贞观元年被册立太子,这都等了十几年。陛下还是龙精虎猛,他这个太子说是大唐储君,实则时常被训诫呵斥,被人品头论足,太子当得连孙子都不如,也该到了沉不住心气的时候了……”
王直眨眨眼:“这些传闻对你有用么?”
李素笑道:“当然有用。我久离长安,对如今的大唐都城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幸好有你在,不然我出门就会闯祸……你再跟我说说。当年使计送入东宫的那位妖艳小受……咳,妖艳男子称心,如今怎样了?可讨得太子欢心?”
王直神情古怪地笑:“那个称心,呵呵,真是天生的媚骨,可惜生错了性别,不过,就算是男子,也足够祸国殃民了,你去西州的第二年,也不知这称心使了什么狐媚手段,被太子捧在手心里当成了宝,这几年太子经常召其侍寝……”
王直说着,面带迷茫之色,道:“这事我一直没弄明白,男的跟男的……咋弄?”
“不许歧视,爱情不分年纪,也不分性别的,等你多活一千年就知道,有时候连物种都不是阻碍,正所谓条条大路通长安,水路走不通,还可以走旱路嘛……”李素义正严辞地道:“继续说,称心后来怎样了?”
“称心啊……按你的吩咐,称心这几年一心蛊媚太子,去年六月太子携称心出游,路上太子的马惊了,太子趴在马背上惊恐至极,称心当时倒也灵醒,飞身将太子从惊马上拽下来,勉强也算救了太子一命,自己却被马蹄踏伤,将养了两三个月,从此以后,太子对称心实可谓言无不从,恩宠至极,而称心也不负所望,一门心思开始撺掇太子干伤天害理之事,去年东宫属官尽出,抢掠胡商珍奇和胡姬等等,说是太子喜爱,实则全是称心背后撺掇的,太子的名声如今引得满朝文武不满,皆称心之功。”
李素目瞪口呆,喃喃道:“当初原只是无意布下这步棋,没想到……称心这家伙还真是天生的祸胎啊。”
王直笑道:“这步棋走对了,听说如今不仅满朝文武对太子不满,连陛下也对太子失望之极,好几次密召东宫左庶子于志宁,杜正伦等人入宫,垂问东宫诸事,并厉谕东宫诸官对太子严加督导,使其勤勉向学,体察疾苦,不可荒嬉废学,骄奢淫逸,东宫诸官对太子所言所行劝谏无数次,可惜太子不纳,陛下也常闻太子所为,对他愈加失望了,据说今年初时,陛下召长孙无忌进宫饮宴,席间常有恼怒怨恚之言,似有易储之意……”
王直说得滔滔不绝,李素神情越来越舒缓。
欲使其灭亡,先使其疯狂,李承乾如今做尽天怒人怨之事,对李素来说,确是喜闻乐见,他每做一件丧德失心的事,便意味着他离万丈深渊更近了一步,只是他并未察觉罢了。
王直看着李素渐渐舒缓的表情,笑道:“当初你惹上这个大仇家,我这几年一直为你捏把汗,可是若照如今看来,根本不消你动手,你这个仇家自己就能把自己带进绝路。”
李素摇头道:“太子不会轻易废掉的,别忘了当今陛下是怎么登的基,呵呵,玄武门之变是个禁忌,十多年过去了,天下士子百姓仍耿耿于怀,为天下安定计,大唐的下一代帝王必须立嫡长子,至于格外恩宠魏王,只不过是陛下的一种平衡手段罢了,做给太子和朝臣看的,太子平日的丧德失行之举,终归不会成为被废黜的理由,除非……有朝一日太子造反了,陛下才会废了他。”
王直挠挠头:“你说的这些,我不太懂,幸好你回长安了,便直接告诉我,下一步我该做什么?”
李素神情一肃,正色道:“眼下有一件事,还真得你亲自去办……”
见李素如此严肃,王直的表情也变得肃然起来,沉声道:“你尽管说,赴汤蹈火也给你办妥了。”
“没那么严重,还是刚才说过的,你回家去数数你哥身上的伤口是单是双,如果是单数,给你哥再来一记猛的,把伤口变成双数,切记数清楚,我押了一文钱呢。”(未完待续。)




贞观大闲人 今天请假,明天再更
快过年了,吃喝应酬特别多,外地的朋友同学都回来过年,免不了凑一块吃吃喝喝,互相吹吹牛皮,说点想当年如何如何,看如今又如何如何之类脸上贴金的废话,然后各种互相崇拜互相追捧,喝得五迷三道的同时,彼此的虚荣心也得到的最大的满足,挺好的,说的听的都别太认真,情当是舒缓了压力,让心态不至于往黑暗扭曲的不良方向发展,这就是吃吃喝喝吹牛皮赋予我们人类的重大意义。。。
老贼是个没出息的,朋友同学里我算混得最差,长得虽说面若冠玉唇红齿白,但谁叫我这么任性非要靠才华混饭吃呢,说起我在写书,别人一脸莫名敬畏,啊呀,知识分子,牛逼什么的,刚刚小小满足了一下虚荣心,还没来得及摆出一个春风得意的造型,转脸又补我一刀,“每月挣多少?”
俗!我都知识分子了,谈钱有意思么?还能愉快聊天喝酒么?能问点提神醒脑的问题么?没话聊了可以闷头喝酒么?哪怕祝愿一下世界和平我也当你是谦谦君子了,非要问这种戳心窝子的话么?
于是,聚会后期我沉默了,一口接一口的喝酒,正所谓“酒入愁肠,化作憋屈泪”,然后。。。我喝多了,今天头痛了一整天,想死,想把脑袋剁下来修理一下。。。
以上,就是满含老贼血泪的请假单章。。。
嗯,明天继续更新。。。(未完待续。)




贞观大闲人 第四百六十二章 登门拜访
王直只是王直,他不是李素。
所以他无法跟上李素跳跃的思维,跟李素这种人说话很累,前一刻还一脸阴谋算计太子,下一刻李素的思维便跳到一文钱的豪赌上去了。
心很累,不想跟他多说话了,回长安跟小弟们喝酒吃肉骂娘才是他应该过的日子。
1...174175176177178...4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