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葫芦斋主人
由于第一次参加他们小圈子聚会,杜远舟并没参与他们的讨论,坐在旁边,权当自己是一个听客。
他一直认为,性格上的张扬,往往和狂妄联系在一起,狂妄自大的人走路一向很艰难,尤其走仕途这一条路。所以,可以高调做事,甚至可以高调做人,但绝不能在没有弄清场合的前提下,肆无忌惮的发表言论。
看着杜远舟一言不发,或偶尔附和几句,万春来虽然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却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一份沉稳气度,这一份养气功夫,恐怕连一些大家族都不兼得培养出来。
“小杜,你作为燕大的高材生,可不能不说话。你对于这次苏俄解体有什么看法?”万春来指名道姓,笑呵呵地问道。
“领导,我之前怕说不好。现在既然你点名了,我就谈谈我对东欧剧变和苏俄解体的看法吧!”
官腔 第一百二十四章 权力是最好的春药
“苏俄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存在的70年里曾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可是它一夜之间,就土崩瓦解了。没有外部威胁,没有内部流血,却选择了解体,让人很难理解……”
“我认为,无论东欧巨变还是苏俄解体,应该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既包含了历史的必然性,也掺杂了时代的偶然性,整个体制的积重难返与个别领导人的决策失误都同样难辞其咎。。。。。。”
此时杜远舟,大概已经猜到了万春来的想法、作为红色家族的砥柱人物,面对这一艰难抉择,自然有或得或失的心理。所以,杜远舟便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分析结果讲述了一遍。然后把我国体制及社会大环境和苏俄又进行了对比,阐述了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
杜远舟一番有理有据的大胆分析,听得万春来连连点头。临走的时候,拍了拍杜远舟肩膀,万春来笑呵呵说道:“小杜呀,不愧才子,以后有什么想法的话,可以直接打电话给我……”
“小赵,你和小杜的年龄差不多,以后你们多多联系,也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说完,他一扭头,对赵铭齐吩咐道。
对于老板的意思,赵铭齐心领神会,答应了一声,将万春来的电话写在了自己的名片上,一起递给了杜远舟。
杜远舟知道,自己算是已经得到了对方的认可。尤其交给自己联系方式,意味着万春来把他当成了自己人。以前他虽然也有县长办公室的电话,但和主动告诉他私人电话显然不是一个概念。
看着万春来的车渐渐远去了,其他人也纷纷随之告辞。“远舟,天太晚了,你别回去了,在宾馆住一宿吧!”见就剩下他俩了,李振涛说道。
“书记,放心吧!我已经让朋友订好房间了。”杜远舟客气地答道。
李振涛在县城有一套房子。但老婆孩子都调到了马关镇。每次到了县城,他便说回家去住。至于到底去哪里,恐怕只有他自己明白。
听杜远舟说一会儿朋友会过来接他,李振涛便不再客气,直接上了车,一溜烟地疾驰而去。
这时候,杜远舟一看时间已是十点多钟,叹一口气,这人在江湖之事真是身不由已,人际应酬也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路。
这时间根本没地方等车去。幸好吃饭的地方,和自己房子距离不远,营镇寒风,杜远舟直接快步走了回去。
华晓梅花下今天也很是郁闷,接到杜远舟的电话,本来计划得非常的好,等到杜远舟和领导谈完事之后,两人好好的逛一下夜市,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晚上杜远舟和万春来一起吃饭了,还这么晚。
即使不费脑,华晓梅都能猜到这次见面,对于情郎很重要。她知道杜远舟是一个野心很大的人,这一点她并不反感。男人嘛!自然需要有一点野心,不然就是不求上进。
有野心,必须有相应的实力。要论能力,自己的情郎不缺,一直以来,杜远舟就是缺乏有力的靠山,以前的马有财根本不靠谱,即使现在的李振涛,也根本不算什么。她听杜远舟说过,万县长对他印象不错。这样,万春来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洗了一个热水澡,把房间中的空调打开之后,房间中暖阳阳的,由于没有和情郎约会成功,华晓梅感觉索然无味。自从进了县城,她将心全部放在了杜远舟的身上。
身着自己专门为讨情郎喜欢而买的粉色睡衣,华晓梅斜躺在床上看着电视。眼看着一个个的节目都已看完,那杜远舟的影子都没有出现,小江的心中很是孤寂,头脑中也胡思乱想起来。
伸手摸摸自己的胸部,感受着丰满之处,华晓梅暗叹一声,如果自己当初上大学的话,不早早嫁人,两人可能有机会结婚生子。
可以回头一想,她不由得自嘲地一笑,如果自己上学的话,可能两人根本不会有交集。如今也挺好,自己一个人,自由自在,还能帮他管理企业,专心做他一辈子的情人。
凭借女人的直觉,她觉得杜远舟不同于其他乡镇干部,前面必然有无量的前程,有时候为有这样的情郎欣慰,有时又怕他脱离自己的视线,华晓梅很有一种无力的感觉。
看了看墙上时钟的时间,现在已是十点多钟,不知杜远舟还会不会到来。
这时的杜远舟已经到了楼下,今天得到万春来的接纳很是兴奋,这让他的心中产生了熊熊欲火,权力就是最好的春药,想到活色生香的华晓梅,胸间不断涌起了特别迫切见到她的冲动。
平息了一下心情,杜远舟透出钥匙,轻轻拧开了房门。
听到房门地声响,正在胡思乱想的华晓梅,心中立即产生了一股热流,几步就朝房门口冲了过去。
这是平时有些传统的她,绝不敢想象的。即使是他的情人了,还管那么多干嘛!想通了,心放开了,没有丝毫的犹豫。
看见华晓梅兴奋地冲了出来,站着门口的杜远舟很是高兴,满面带笑,一把就把华晓梅拉了过来,华晓梅身体也紧紧的贴到了杜远舟的怀里。
感到了华晓梅睡衣的特别,知道是为自己准备的,杜远舟刚刚平息的欲火也充分的调动了起来,双手也紧紧的抱向了她的娇躯。
用脚步把门蹬得关了起来,杜远舟的手用力地在华晓梅的身上拿捏起来。
洗过澡的华晓梅身上满是迷人的香气,杜远舟与华晓梅热切的拥吻在了一起。
谁也没有讲话,全身的力量都投入到了激情拥吻当中。
一把抱起了华晓梅,杜远舟几步冲到了床前,把华晓梅扔到了床上这后,杜远舟全身都压了上去。
早就聚集起来的欲火在杜远舟的身体中燃烧着,华晓梅能够感受到杜远舟对自己身体的迷恋。
对于自己这美艳的身体,是杜远舟如此着迷,华晓梅很是自豪,感受到了杜远舟的情火之后,她同样尽情地投入了进去。
身体之间那充分的磨擦并不能够解决两那久压地欲情,杜远舟几下就扯开了两人的衣服。
灯光下的华晓梅非常的迷人,全身早已被引发的欲情让她的脸上尽展娇媚之气,在华晓梅的脸上呈现的是一种迷人的气质,但这里面又含有着媚人的娇艳之色,杜远舟感到比起于艳有着一种天生的素雅之气。
一种强烈征服这女人**充斥于他的心中。无限春光跃然眼前,杜远舟强力的冲击了进去。
一夜春风,自是妙不可言。
官腔 第一百二十五章 火中取栗
随着春节越来越近,无论城市还农村,普通老百姓都忙着准备过年,走在街头,已经感受到了节日的热闹气氛。
相比普通的百姓,很多人却陷入了漩涡之中。过年的气氛,丝毫没有冲淡上层政要激烈的思想交锋,大大小小报纸杂志电台等媒体,各方言论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弥漫着硝烟的味道,论战几乎接近了白热化。
苏俄解体、东欧剧变,偌大的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倾刻间不战自溃,纷纷倒旗落马。严峻的事实发人深思:今后世界向何处去?未来的国家命运将会如何?今后怎么办?
面对这些世界性的历史难题,各式各样的人物都相继登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西方敌对势力大肆宣扬“**大溃败”,国内一些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也主张放弃四项基本原则,走“西化”的道路。
这样一来,党内和一部分干部群众中开始出现了对改革开放政策的模糊认识,甚至出现了姓“资”姓“社”的争论。这些实际上都涉及到要不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今后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转眼进入了公历一九九二年一月,各方的思想交锋还在持续升温,已有愈演愈烈之势。
自从和万春来交谈之后,杜远舟已经改变了原来准备做旁观者的主意。只有付出,才有回报,这个道理很浅显,他不想白白放弃这任何一次机会。于是,他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
“您好,赵秘书吗?我是杜远舟。”
“请问万县长有时间吗?我有一篇关于如何看待苏俄问题的文章,想请他过过目,把一下关。”
想了想,杜远舟没有直接给万春来打电话,而是打给了他的秘书。
“杜主任,您稍等,我问一下领导?”接到杜远舟的电话,赵铭齐很是客气,知道这个人老板很欣赏。作为秘书,领导的意识就是自己的意识。
过了一会儿,赵铭齐便主动回了电话,说万县长还在燕京,今天晚上可以赶回长白。杜远舟可以把文章交给他,他代为转交。
当天晚上,杜远舟推掉了应酬。他知道,如果万春来干过之后。对文章比较认同的话,一定会主动回话。
果不其然,晚上九点多钟,万春来的电话过来了。在电话中,万春来表示赞同杜远舟的观点,并同意以他们两人的名义发表。
见领导这么顺利答应了下来,杜远舟很是高兴。他不知道的是,万春来之所以答应,背后是有其他原因的。在上次两人谈话之后,万春来飞回燕京,并将杜远舟的分析和判断讲了他的爷爷,也就是万家真正的定海神针,现任中顾委常委的万江山同志。
作为从战争年间一路走过来的老一辈革命家,万江山历尽了无数枪林弹雨、各种大小风波,即使那场使他无数的战友含冤倒下的十年浩劫,他仍然坚强地挺了过来,至今屹立不倒。由此可见,除了常人无法企及的定力之外,他自然有一套常人所不具备的从政智慧。
面对苏俄解体以及东欧剧变,在论战之初,他心中早已有了明确的判断。但却迟迟没有表态,这绝对是一种政治上的智慧。
枪打出头鸟,万江山不想万家一开始就站在风口浪尖,成为众人的攻击对象,出手要讲究火候。至于小辈之间的争论,他也没有过多的参与和干涉,顺便考验一下小辈们的眼光和从政能力。
结果大失所望,除了万春来还算有一些见解,他看好的次子万古及嫡长孙万国来,都选择了势力暂占上风的保守派。当万春来得到了老太爷子的支持,一时之间信心大增。
杜远舟交给他两篇文章,一篇文章名为《苏俄改革失败之我见》,一篇文章名为《改革开放是发展的最强动力》。前者主要谈了要“提高警惕”,对苏俄与国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对比,为改革开放找准正确的方向;后者主要谈了广泛地分析国际形势和国内实际情况,肯定改革开放是必然的出路,是民族复兴的主线,不仅要坚持改革开放,还要扩大步伐。
“小杜,这两篇文章分析很到位,很有见地,你就这么自信今后国家会走改革开放路线?你投稿给《解放公报》,你不怕给自己带来风险?”
在电话的那一边,万春来一面打着电话,一面仔细翻看了这两篇文章,带着试探的口气,询问道。
“风险一定会有的,但我相信很快就会过去。呵呵再说了,我前面不是还有领导您这面大旗做保护嘛?至于是否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我想上面那位很快就会有动作了,一切都即将揭晓。”
杜远舟的回答得颇为巧妙,有些地方模棱两可。但万春来却很是满意,因为杜远舟的很多观点和万江山老爷子的想法不谋而合,只是一些方面略显肤浅或泛泛而已。
*****************************
时间飞逝,事情一晃过了两三天,每天翻看《解放公报》,都没有看到两人共同署名的两篇文章。杜远舟心中不由得暗暗着急,甚至一度想打电话给万春来,问一问稿子到底有没有递上去。
刚刚拿起电话,又轻轻地放下了,杜远舟不由得摇了摇头,嘲笑自己还是定力不够。本来就没打算参与到思想交锋的漩涡中去,后来有了万春来这尊大佛挡在前面,自己才决定火中取栗,捞一点政治资本。事情一时没见结果,自己竟变得急躁起来。
杜远舟稳了稳心神,在桌上铺好一张宣纸,耐心地磨好墨,然后提起毛笔,稍稍沉思片刻,轻运腕力,“每临大事有静气”七个大字跃然眼帘。整幅字遒劲有力,古朴大方,别有一番味道。
这时候,放在桌边的传呼机响了。他拿起一看,是林佳怡发过来的信息。杜远舟不敢耽搁,立刻将电话打了过去。
“不好了,远舟!我爸他。。。。。。”电话刚刚接通,就听见林佳怡便在那边急切地喊喊道。
难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想到这儿,杜远舟心中不禁一沉。
官腔 第一百二六章 龙争虎斗
听林佳怡的话全部讲完,杜远舟才稍微松了口气。
随着思想交锋越来越激烈,这场全国性大辩论已经开始蔓延到各大高校、工厂及科研机构等各个领域,逐渐始脱离了单纯的理论性争辩,演变成了派系与派系之间斗争。
作为省宣传部副部长的林武浩,以前一直跟省委书记楚南走得很近。论战开始,他始终保持沉默,并没有参与到其中来。这让楚南同志很不满,昨天亲自找他谈话,希望他旗帜鲜明支持的自己一方,反对扩大改革。
见对自己赏识之恩的领导发话了,林武浩便有些按捺不住,准备发表几篇早已写好的文章。
“老婆,你劝你爸再等三四天,很快就出结果了。我相信,到那时候你爸自然会重新考虑立场,我们也不用担心了。”杜远舟连忙规劝道。为了有力说服林武浩,他几乎将江老南巡的时间都说了出来。
“你难道听到什么消息?快给我说说。”听了杜远舟的话,林佳怡自然起了怀疑,追问道。
杜远舟当然不能说自己未卜先知。于是,倒霉的万江山同志,成了他应付对方的有力证据。他知道,林武浩自然不像林佳怡这么好哄弄,准定怀疑万家凭什么会将这种重大消息,告诉这么一个小喽啰呢!
为了增加说服力,去除林武浩的疑虑,杜远舟将和万春来交往以及共同准备署名文章的事情,大致说了一遍。他信誓旦旦表示,江老即将南巡这一消息千真万确,告诉他们千万别传出去。
挂断了电话,杜远舟算是松了一口气。知道凭借林武浩的政治嗅觉,应该早已察觉到目前局势不一般,不然也不会拖得这么久。
如今他这么明确一说,相信林武浩一定会提高警惕,不敢轻举妄动。反正三四天时间不长,还是比较好拖延的,一晃就会过去。
这天一大早,杜远舟刚刚一拿到报纸,翻开一看,就看见了《解放公报》上有两篇较长篇幅的言论,正是他的文章。昨天万春来已经给他打了电话,说文章今天刊登,让他做好准备。
诚如事前所料,《解放公报》刚刚刊登这两篇文章。随后便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弹,各种质疑声不断,两人一下子被推到风口浪尖上来。
尤其省报,市报掀起了驳《万、杜关于扩大改革论点》的浪潮,读者来信义愤填膺。甚至公民日报也发表评论员文章,不点名批评某些基层领导大放厥词,一叶障目,又苏俄例子在前,依然鼓吹资本主义自由化,其心可诛。
而市委书记赵宝林在看到公民日报后的第一时间内就召开了市委常委会。
会上,赵宝林手舞动着登载了万春来及杜远舟署名文章的解放公报,情绪激动地说着,
“现在有些同志,简直是胆大妄为,在市领导不知道的情况下,竟然擅自发表没有实事求是的文章言论,给我们整个辽东省。整个锦城市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实在是有愧组织多年的培养。。。。。。”
一直以来,赵宝林和市长马怀玉不对路。但他属于空降兵,和从县领导一步步爬到今天位置的马怀玉相比,实力自是有些偏弱。经过几次较量,大多都已失败告终,这让他心中一直憋着口气。
见马系的万春来搞这一出,竟然和占上风的上层主流势力对抗,赵宝林自以为抓在了把柄,自然不想轻易放过。他一把就抓住不放,不留一点情面的狠狠批评杜远舟,无组织无纪律,好大喜功,狂妄骄傲。
总之,万春来两人犯的错完全可以大书特书,甚至罪不可赦。当然,马怀玉不希望他这样诋毁下去,便和他争辩了几句,认为他们有自由发表言论的的自由,但结果无济于事。
此时的大部分常委都持着一种观望态度,或者持反对态度,最终马怀玉一派获胜,直接命令万春来立刻赶到市里写检查,没有深刻检讨不准重新回长白县政府工作。
身处市里的万春来,日子不好过。杜远舟的日子同样不好过。先前看到解放公报上的文章以后,赵宝林就打通了周大力的电话,得知和万春来一起署名的杜远舟,只是个镇企业办主任,要求必须对其处分。
有了自己靠山的指示,同时又可以打击对手,周大力立刻行动起来。他和几个亲信一碰头,稍作沟通,第一时间下达了召开常委会议的通知。
此时县委大院内,热心政治的头头脑脑们,大多看到了这两篇文章,消息灵通人士还知道万春来已经匆忙地去了市里,估计没有什么好果子吃。毕竟在这之以前,市里传来小道消息,那边早已经进行了一番龙争虎斗。
临时常委会议,在县委第一会议室举行。
除了万春来,各位常委陆续前来。每个人都预感事情并不简单,那边万春来刚刚赶去市里,这边便召开常委会议,有一点脑子的人,都知道不对劲,何况这些人都官场老油条,人精中的人精。
尤其万春来一系的人,脸上都露出不同的表情,或严肃,或沉重,彼此点点头,打着招呼。
县委书记周大力最后进入会议室,他身着黑色夹克,手中拿着保温茶杯,沉着脸,大步走到正对着门的主位上坐下。他的秘书常遇秋跟着进来,手中拿着一个黑色皮夹,还有一个本子,在周大力的后面坐好,打开本子开始写起来。
“除了万春来通知,都到齐了吧,那就开会。”环视一下四周,见大家都已坐定,周大力沉声道。
“同志们,今天召开常委会,是按照市领导指示,临时决定的。消息已经通知了万春来通知,但他有时无法到场。下面主要有两个议题。我们开始第一个议题,请赵书记带领我们一起学习市委关于当前形势的重要文件精神。”
坐在周大力右手的县委专职副书记赵安春便翻开一叠文件,开始照本宣科地读起市委的文件来。
会议室里一片烟雾袅绕,赵安春抑扬顿挫地念着市委文件,大家一边吸着烟,一边做出一副认真听着的样子。众人都知道,今天的重头戏在后面,到时候县委常委们肯定会围绕杜远舟的问题展开一番唇枪舌战。
官腔 第一百二十七章 惨遭免职
果不其然,当赵安春念完市委文件,周大力做了一个简短的发言以后,沉声地说:“下面进行第二个议题,讨论杜远舟同志的问题,大家有什么想法都说说吧。”
“那我来开个头。”县委副书记、县委办主任牛镇海率先发言,直接就发表文章这件事进行发难。
“我认为,对于这样严重违反组织纪律,肆意发表不当言论的行为,县委决不能放任、姑息,对于杜远舟这样的同志,我们必须加以严惩。因此,我建议开除杜远舟公职、留党察看两年!”
众人一听,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也太狠了吧。这杜远舟就发表了两篇文章,牛镇海不仅要开除他的公职,还背上一个这么大的处分,一旦这样的话,以后恐怕就毁了,一辈子很难出头。
“这是敲山震虎?还是杀鸡给猴看?”万春来一系的人心头一沉。这牛镇海肯定得到了周大力的暗示。文章是万春来和杜远舟两人共同署名的,如果杜远舟已经撤职处分了,那么万春来是不是也应该如此?这绝对是一记重拳,也太让人难以接受了。
作为万春来的主要盟友,组织部长孙仁涛事先在已经接到了万春来的电话。他清了清嗓子,说:“关于杜远舟同志的问题,我认为我们要慎重考虑。当然了,杜远舟同志的一些言论,或许不合适,但我们还是要以批评教育为主,毕竟这位同志也没有犯什么原则性错误嘛。”
赵安春冷笑了一声,高声道:“我认为孙部长的态度不妥,我相信大家都看过今天的公民日报,杜远舟的言论发表出来,与大局完全相悖,这是给我们长白县政府脸上抹黑,是给锦城市抹黑,这样的行为,不严肃处理行吗?”
“不错,我赞同赵书记的意见,对于给我们长白县抹黑的人,决不能姑息手软,一定要严惩不贷。”坐在周大力下手的纪委书记常乐山,扬了扬眉头,直接说道。
他的话音刚落,常务副县长马爱国也跟着表示一定要将杜远舟开除公职,给予严重处分。
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龚文章看着手中的本子,道:“我是同意孙部长的意见的。党和政府配一个年轻干部不容易,我们应该抱着治病救人的心态,以批评教育为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