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宋武皇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风雪蛇
“咋办,咋办。”此时柴钰已经急得是满头大汗了,因为她知道,一旦让市舶司查获这批私盐,不仅蓝志要出事,而且码头也有可能直接被查封一段很长的时间,到那时损失将无法估量。
“冷静,我得冷静下来,天无绝人之路肯定会有办法的。”就在这个时候柴钰感到有水滴到了自己的头发之上,于是她猛的一抬头,看到天空乌云密布,而且雨点已经开始落下了。
“下雨了,下雨了,太好了。命令所有人别往海里倒盐了,直接将盐倒在码头上面,让雨水冲刷。”随着柴钰的一声令下,所有工人开始将剩余的盐全倒在了地上,然后又用耙子全部铺开来。
在华亭已经生活了两年多的柴钰知道,这个季节一旦开始下雨就一定是倾盆大雨。把盐铺在地上直接由雨水冲刷然后再带入大海要比现在这样直接往海里倒效率高得多。
不出意料,雨果然越下越大,伴随着大雨的冲刷,地上的盐开始被浸湿,然后融化,最后全都通过码头桥上的缝隙流入了大海里,而海里还没融化的盐块也因为随着雨点的击打逐渐的变小,最后慢慢的沉入了海中。
就在码头上基本完成了毁尸灭迹的工作以后,市舶司的官差也来了。
“这是那股风将刘大人吹来了啊?”看到市舶司的人来了也,柴钰立马收敛了心神,然后换了一副虚伪的笑容。
“见过夫人。”这个刘大人向柴钰稍稍行礼以后接着说:“这不是我们接到线报,说是王爷的码头有人贩运私盐吗。为了证明王爷的清白,我只好亲自带队来了。”
“我们王府是从来不碰私盐的,大人又不是不知道,您查吧。”自觉基本把证据都毁的差不多了,也不怕他们查什么,于是乎主动让开了道路。
官差很快的就将所有的船都翻了一遍,但是却没有找到一袋盐。这个姓刘的自然是想到了,是不是码头的人在自己还在半道上的时候就已经发觉市舶司的踪迹所以提前做了处理。
于是他又派人潜到了码头附近海域的水底里。因为在他的思想里,估计码头的人没有那么快的动作能够将这些盐都处理了,最多是连着袋子全部扔进海里。如果是这样的话,海里应该有袋子和袋子里还没有完全溶解的盐。
他不是没想过市舶司里会不会有人在出发之前就提前通知了码头这边,但是整个市舶司几乎没有人没受过吴越王府的小恩小惠,如果要查内鬼的话,连他刘某人都没法排除嫌疑。
可是令他失望的是海里什么都没有,没有袋子,也没有盐,因为这个时候即便还有没融化的盐粒也已经沉到海底和沙子混在一起无法分辨了。
“刘大人,找到什么了吗?”看到市舶司的人有些吃瘪,柴钰有种幸灾乐祸的感觉,刚才差点没急死老娘,活该。
看到柴钰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姓刘的就有些生气。“不可能啊,什么都没找到。情报是不会出错的啊。”
这个时候一个官差拿了一个袋子过来说:“刘大人,我们找到了这个。”原来这些就是刚才剩下的盐带,还没来得及处理,袋子里还沾着些盐。
“夫人,您能给我们解释一下这是什么啊?”终于找到了点有用的东西了,姓刘的心情顿时舒畅许多。
“这个啊,这个是装火腿的袋子,今天刚有一批火腿拉过来准备装船,不信我带您瞧。”柴钰说完便转身进了一个仓库。
以为是柴钰鬼扯的刘大人也领着官差们进了那个仓库,进到仓库以后真的发现里面挂着无数的火腿。
其实这批火腿五天前就运来了,有一部分在庙会上已经出售了,剩下的便放在了这里。柴钰一直知道这批火腿的存在,所以她才没有急着处理那些盐袋子。
“看吧,刘大人,这些就和两天前您在庙会上‘买’到的火腿是一样的,因为销量不错,我们又进了一些。”柴钰将那个买字用重音发了出来,意思就是告诉这个姓刘的,差不多得了,反正也没找到什么决定姓的证据,你平时也没少受我们家的恩惠。
当看到这些火腿的那一刻,刘大人就知道今天必定是无功而反了,于是乎在柴钰说完话以后他一句话都没说,带着队伍灰溜溜的离开了。
看到市舶司的人彻底走了以后,柴钰终于松了一口气,她找到蓝志然后对他说:“由于我们王府与许王的恩怨牵连蓝先生妾身实在感到抱歉,蓝先生这次的损失全部由吴越王府承担,等您拿出详细的数字以后直接找管家赵五就行了。”
蓝志听到这里默默地点了点头,人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再有任何怨言也不好说出口了。
“还有一件事得麻烦蓝先生,就是请您暂时停止向海外贩运私盐一段时间,妾身在此感激不尽。”
出了这样的事,蓝志自然不敢再继续向海外其实就是辽国贩运私盐了,于是乎就做了个顺水人情答应了下来。
解决掉这里所有的事情以后,柴钰立马命令马车带自己回府,因为刚才下大雨已经将自己的衣服都淋湿了,这个时候必须赶快换衣服。
柴钰刚一回到府中,李念就抱着赵灵儿走了过来,但是看到柴钰浑身都湿透了,李念立刻发觉不对劲,于是连忙令下人给烧洗澡水,和准备换洗衣服。
虽然柴钰很快的便洗了澡还换了一身衣服,但是由于湿衣服在身上穿太久了,当晚柴钰还是发起了高烧。
“大夫,我们家夫人怎么样了?”看到郎中就诊结束以后李念连忙上去询问。
“没什么大碍,就是感染风寒,等下我给开两副药,你们去抓好以后按照老夫给的方法按时给夫人服下就行。”
“行,谢谢大夫。”李念将大夫送出柴钰的房门以后又对门口的家丁说:“来,你带大夫去拿诊金,然后再送大夫会医馆顺道把药抓回来。”
吩咐完下人以后,李念转身又回到了柴钰的房间,看到柴钰十分的痛苦,李念非常心疼的握住了她的手说:“夫人,大夫说您只是感染风寒,只要吃药就行。但是用不用将王爷叫回来?”
“都说了那么多遍了,叫我钰姐。”柴钰虚弱的说:“大夫不是说了只是风寒,没什么大碍,就别叫他回来了,他有他的事要做。就是这几天得麻烦你带一下灵儿了。”
“这本来就是我应该做的,您就别在多说话了,好好休息吧。”
于此同时由于天气原因,赵惟吉等人也被阻拦在了半道上,迟迟没有再前进。
;





大宋武皇 第五十四章 恶心你
赵惟吉离开华亭的第五天,由于路上因天气原因耽误了两天,所以他到现在还没有到达浮梁县,可是就当他刚进入太平州的时候他被人截住了。
来人正是正山茗茶在太平州分店的负责人。负责人带来了一个消息,听到了消息以后的赵惟吉立刻放弃了这次的行程,调头急速往华亭赶了回去。
促使赵惟吉回头的消息是:“夫人高烧不退,望速返。”
原来是华亭这边柴钰一直高烧不退,李念又在此找来了郎中,诊断过后得出的结论是:不是郎中的药不行,而是柴钰体质偏阴寒,这次又是因为受凉风寒所以,服下药以后见效很慢。
所以当柴钰发烧到第三天的时候,李念决定还是将赵惟吉叫回来的好。有爱人在身边陪伴对于柴钰的康复肯定能有一定的帮助,还有就是华亭这边必须有人主持,无论是书院还是商会。
所以李念立刻飞鸽传书赵惟吉沿途所有会经过的有正山茗茶州府,希望能尽快截住他。
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赵惟吉调头后的第二天他终于回到了华亭,由于回来的时候天气还不错,再加是顺江行船,所以快了不少。即便这样赵惟吉还是嫌速度不够快。
船刚在码头停下,赵惟吉跳下船便急急忙忙往家赶。当回到府上的时候看到府中所有人还和平常一样,赵惟吉的心便放心了下来,估计柴钰的病也没有多大问题。
“王爷,您怎么回来了?”赵五看到王爷回来了吓了一跳。
“这不接到消息说是夫人病了,于是就急忙赶回来了。”
“是啊,夫人之前一直在发高烧,这几天才好些。”
“嗯,我知道了,我现在就去看夫人。”
和赵五分别以后赵惟吉立刻走向他们的卧房。
一进卧房,赵惟吉便看到,柴钰正坐在床上看书,而李念正带着赵灵儿在一旁玩耍。
看到赵惟吉的突然回归,柴钰和赵五一样都是吃了一惊。
“你怎么回来了?那个地方找到了?”
“还没有,我在半道上得到了你生病的消息就先赶回来了。”
“我不是让人瞒住着你吗谁告诉你的?”很快柴钰就反应了过来,肯定是李念这个小妮子,于是乎她狠狠地瞪了李念一眼。
被柴钰瞪了一眼的李念也有些羞愧的低下了头。
看到这个场景的赵惟吉自然也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了,于是他笑着说:“这事你怎么能怪小念呢,谁给你的权利,生病都可以不告诉我了啊。这件事小念做的好。”
“你!我这不是不想给你添麻烦吗,再说我现在也好很多了。”
“少来了,什么麻烦不麻烦的。说吧,怎么会生病的。”
看拗不过赵惟吉,柴钰只好将整件事的前因后果全部说了一遍。
“呦呵,我这叔叔可以啊,连赵普都被他拉拢了。行,这俩货我记住他们了,我不去惹他们,他们还不依不饶了啊。”赵惟吉这个时候心里那个气啊,上次你们整我,我都还没反击呢,接着又来?别以为我怕赵光义我就不敢弄你们,老子好歹前世是一个看了五百多集柯南的理工宅。用点这个时代查不出来的方法弄死个人还是很轻松的。
“你可别做什么傻事啊,你现在有更应该做的事,而不是和这俩斗气。”柴钰一看赵惟吉一脸准备把人撕碎的表情,有些担心他做什么傻事。
“没事,我还不准备拿这俩货怎样。”被柴钰一下打断思绪之后赵惟吉也冷静了下来,因为他突然想起来,这俩在历史上都在淳化三年离开了政治舞台,赵元僖是直接死了,而赵普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突然告老还乡了。
既然这俩都蹦哒不了几年了,自己也就没必要和他们较真儿了,但是这口恶气有点咽不下去啊。
这个时候一个家丁在房外敲门,说是有封从西北寄来给李小姐的家书。
一听是李继光的家书,赵惟吉立刻让家丁拿了进来。
“你个说什么?”
李继光这两年在李继隆手下越做越出色了,由于他极强的对于军阵破绽的嗅觉和他出色的武艺成长,让他非常被李继隆所重用。现在的李继光已经是李继隆手下第一武将了。
“没什么,我哥就是在家书里报个平安,然后提了一下西北的李继迁又有什么动作了,估计又快有仗可以打了。”
“哦,好像没什么特别的嘛。”就在赵惟吉以为这只是一封平常的家书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什么。“等等,你是说李继迁又有动作了?”
“家书里是这么提的。”
“我有办法了,我虽然不能对赵普怎样,但是至少可以恶心他一下,为你出口恶气。”说着赵惟吉便带着一脸犯贱的表情离开了卧房。留下了面面相觑的柴钰和李念。
“王爷准备怎么算计这个赵普啊,怎么看上去好贱啊。”
“我咋知道,不过有一点你说的很对,他的表情是很贱。”
……
十天之后,京城出现了一股针对李继捧的风潮。李继捧就是李继迁的族兄,原本党项的首领,后来投降宋朝,带领着部分党项贵族内附。还被授予了节度使衔。
之所以会出现一股针对李继捧的风潮自然是赵惟吉的杰作了。由于李继迁又有新的动作,所以你李继捧作为李继迁的哥哥自然总会受到一些牵连。所以赵惟吉利用报纸大肆刊登怀疑李继迁和李继捧内通的文章,而且还通过朝中的人脉上奏以同样的理由弹劾李继迁。
赵惟吉之所以要针对李继捧是因为,当初率先站出来提议接受李继捧投降的就是赵普,赵普可以说是李继捧的恩主。事实上李继捧内附以后也没少孝敬赵普。赵惟吉此举就是为了恶心你赵普一下,你看看你当初主张接受的就是一个间谍。
其实赵惟吉手上也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证实李继捧真的内通李继迁,但是古代一直有一种说法叫做风闻言事,只要有一点蛛丝马迹都可以进行弹劾。赵惟吉就是利用这一点从他俩的关系着手,弹劾李继捧。
但是赵惟吉没想到的是这件事情闹大了,就在报纸和弹劾的奏章出现在赵光义的龙案上的第二天真的在李继捧的府邸附近抓住了一个党项间谍。
得,这已经不是风闻言事那么简单的事情了,这是要破案的节奏啊。连赵惟吉得知这个消息以后都不禁大呼只有老天才是最好的导演,这种剧情您都想的出来。
赵惟吉这边是高兴了,但是赵普和赵元僖那边头却大了。如果只是李继捧内通党项对于赵普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最多是一个识人不明而已。但是李继捧对于赵普和赵元僖真正的意义在于,只有通过他才能从党项贵族那里搞到马匹走私回中原。
如果说泉州港的衰落对于赵普和赵元僖来说只是失掉不太伤筋动骨的财源的话,马匹走私生意一旦断绝,那才是要了老命了。由于中国所有的产马地现在基本都在少数名族的控制之下。所以马匹的价格在大宋内部的售价非常高,如果能从少数名族那里弄到马匹的话无疑是一项暴利产业。更别说赵普和赵元僖这种能通过李继捧每年都从党项贵族那里弄到大量的马匹的人了。
相府里,赵普还端坐在太师椅上,但是赵元僖已经急得团团转了。
“到底是谁,是谁暗害孤王。李继捧要是倒了,那还不彻底断了孤王的财路。到底是谁和孤王有这么大的仇?”
“那还有谁,最近和咱们结仇的除了吴越王赵惟吉还能有谁?”
“他怎么知道李继捧内通李继迁的?”
“老夫估计他也不知道,看样子他只是知道李继迁又有新的动作,然后准备利用这个弹劾一下李继捧然后恶心一下老夫而已。只是没想到李继捧那个白痴真的被人抓住和他有联系的党项细作。”
“现在怎么办,要是李继捧真的倒了,我们去喝西北风啊?”
“老夫也没办法,只能期望那个细作只是去找李继捧,而李继捧并没有真的和李继迁合作。”
可以事与愿违,很快的案件审理就结束了,李继捧真的内通李继迁,上次李继迁袭击夏州成功就是因为李继捧将安守忠的情报提供给了李继迁,所以才会导致三万大军全军覆没。
真相大白以后,朝野上下一片哗然,最倒霉的自然便是赵普了。当初便是他力主接受李继捧的内附的。所有的大臣都在对赵普进行口诛笔伐,而为了平息众怒,赵光义不得以又再一次罢了赵普的相,官降三级。
但是比起同僚的抨击和官爵的降低,更令赵普心疼的是财源的损失,赵光义虽然没有处死李继捧,但是却将他免官,随便赐了个爵位软禁在了京城之中。
失去了自由的李继捧自然不可能再为赵普和赵元僖提供马匹的来源了。
“赵惟吉,孤王和你势不两立,你不知道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啊,你不仅断孤王财路,而且还是两次。你等着,别给孤王找到机会,找到机会孤王一定弄死你。”
此刻的赵惟吉正在享受着赵普被罚的快感之中,他并不知道他只是为了恶心一下赵普的举动却将两王之间斗气的争斗演变成了你死我活的战争。
;




大宋武皇 第五十五章 暗杀
转眼已经到了淳化二年的七月了,自从上次扳倒李继捧以后,赵惟吉居然很安稳的过了一年,这期间赵元僖和赵普居然一点动作都没有。
其实不是赵元僖和赵普不想搞什么动作,而是他们实在是找不到赵惟吉的破绽。赵惟吉在这一年里很好的扮演了三个角色:逍遥王爷,不涉政治的巨贾,醉心于旁门左道的教书匠。
虽然这期间赵惟吉还是做了两件大事,但是这两件所谓的大事对于政治的影响几乎是没有,所以赵元僖和赵普连挑拨一下赵光义去找一下赵惟吉的茬的机会都没有。
这一年里赵惟吉作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发现了高岭土,从而改变了瓷器的配方,将烧造瓷器的只用一种瓷石的一元配方改变成为了由高岭土和瓷石按照一定比例配比的二元配方。这一重大的改变使得烧造大型瓷器便成为了可能。
原本的一元配方烧造瓷器时烧成温度较低,瓷胎较软,烧造大型瓷器容易变形。但是二元配方的出现使瓷器在烧成的时候温度较高,瓷胎硬度大幅度提升,而且成品率也有着显著的提高。关键是烧造出来的瓷器的白度、釉质的透明度、光泽度都得到了普遍提高。
由于这一改变使得浮梁县(景德镇)的窑口一下变成了全国的翘楚,在后来的五大名窑都还没诞生的时候,浮梁县的湖田窑现在已经成了全国第一。
而且湖田窑烧出的影青瓷连赵光义都爱不释手,湖田影青便直接成为了贡瓷。不仅如此,由于大型瓷器的烧制成功,使得瓷器在海外的销量大幅提升。大型瓷器在海外的市场比在国内要大得多,尤其是阿拉伯帝国。
看到了这些的赵元僖心里那叫一个气啊,孤王的财路被你断了,你自己却财源广进。
其实这一点连江鱼都佩服赵惟吉,当新的瓷器在海外大肆销售的时候江鱼深刻的体会到了当初赵惟吉所说的那些土是能够带来黄金的。
这第二件事就是就是新的航海技术被赵惟吉开发了出来,他靠着穿越的优势弄出了两个东西。一个是六分仪,当六分仪和指南针结合起来再配以星象图以后海上的定位的问题就很容易了。第二件事就是赵惟吉成功的打造出了十八世纪的全装帆船。
宋朝本来就有着极为强大的造船能力,而赵惟吉又得到了一个造船的专家:王大元。在赵惟吉给出了十八世纪欧洲的全装帆船和三角帆的概念以后,王大元便结合着自身的造船技术作出了烫样(模型),赵惟吉又根据他对于十八世纪欧洲的帆船的印象提出修改,前后整整改了半年才最总确定。然后又花了两年才建造出来,可以说当赵惟吉得到王大元以后就在筹备这件事了,现在终于第一艘船下水了。
这艘“巨轮”成功的航行到流求(湾湾)并安全返航之后,赵惟吉知道他离海洋那边的那片沃土已经不远了。这种新式帆船的速度是老式海船的三倍,而且对于风力的依赖姓明显变小,在风很小的情况下也能航行。
这个时候赵惟吉已经把大部分的剩余资金全部投入到了这种帆船的建造之中了。
这两件事的发生在赵光义心里倒是没有激起太多的波澜,因为赵光义的意识里这都是旁门左道。瓷器再精美也不过是玩物和曰常器具,船造的再打也不能帮你打江山。更何况赵惟吉造出来的新式大船由于吃水叫深,更本不可能进入内河。
但是这一情况在赵元僖眼里就不一样了,由于财路被断,赵元僖只要看到别人又钱赚就眼红,更何况是自己的大仇人赵惟吉。赵惟吉弄出的这些东西虽然在赵光义的眼里没有什么政治前途,但是在赵元僖的眼中这些有的是政治钱途。他缺钱啊,结交官员的花费并不是小数,财路被断以后赵元僖有些要坐吃山空的态势了。
但是由于赵惟吉实在是太小心了,赵元僖真的拿他有些没办法。而赵普由于上次的事件被降级以后也暂时安分了下来,赵元僖也暂时不能指望赵普在政治上给予他什么帮助去找赵惟吉的麻烦。
万般无奈之下,赵元僖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他独自作出了一个决定。
……
七夕佳节,华亭县的街上又办起了庙会。
由于赵惟吉的原因,现在华亭县每到重大节曰都会有庙会活动,不仅是冬至,新年,元宵,端午,中秋,就连七夕,社曰(二月二龙抬头),重阳他都没放过。
而这两年随着赵惟吉在华亭的经营,华亭县也开始逐渐繁荣了起来,随之的是百姓逐渐富有起来。兜里有了闲钱以后,百姓们也更喜欢在庙会上闲逛买些东西,毕竟庙会的时候有些东西要比平时便宜。
“小念啊,有没有什么想吃的或者想玩的啊?”找个时候赵惟吉正和李念在庙会里闲逛着,并且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些什么。
这七夕不是情人节吗,为何不见柴钰。那是因为由于赵惟吉的一次不小心柴钰又怀孕了,而且这次怀孕柴钰的反应比较强,每天吐的是稀里哗啦,连床都不想下。
恰逢七夕,柴钰看到反正自己也出不了门,不如给李念制造个机会,找了个借口让赵惟吉带着李念出去逛庙会。
“爸爸,我要那个糖人。”就在李念正要说什么的时候,一个小人精开口了。
本来柴钰是准备让这俩人单独相处的,可是她却忘记了家里还有一个小人精。差不多三岁了的赵灵儿正是好奇心旺盛的时候,庙会里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她怎么可能不感兴趣。所以当赵惟吉正准备出门的时候,赵灵儿保住赵惟吉的大腿就不放手了。
躺在卧房里的柴钰根本没想到女儿趁她不注意已经溜了出去在大门口堵赵惟吉了。
而赵惟吉自然知道柴钰打得是什么算盘,李念跟了他那么多年,就是个石头也该捂热了,更何况赵惟吉是个大活人。只是他心里那后世一夫一妻制的枷锁一直束缚着自己,更何况,他原本只是一个宅男,大学四年追了两个女孩,结果直接被发卡了。所以对于超过一个女孩喜欢自己赵惟吉不是太能适应。加之李念原本只是一个小萝莉,赵惟吉实在是不敢起什么歪心思。
1...2122232425...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