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寒雨潇风
曹仁听蒋干这般说,不禁心中有气,他当时可是已经施展浑身解数了,蒋干却这般说也未免太不留情面了。一时沉默不语,但想想仍是咽不下这口恶气,想了想突然道:
“子冀,你好白呀。”
说罢,嘿嘿一笑。
蒋干闻言不由俊脸绯红,但他是江淮闻名的辩士,笑道:
“我还不知道曹将军对男子也有兴趣。”
曹仁闻言感觉**一片滑腻极不舒服,脸色灰红,讪讪拍马走了。
直至午时,队伍才回到邺城,曹仁备言前后事,当然,自是省了蒋干把衣服**方才捡回一条命一节更不会说自己精门失守一事,说话间又颇为蒋干说话。曹操这才知道诸葛亮原来早有安排,当下道:
“既然没有捷径可寻,尽起八路兵马,攻打樊城!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一定要拿下樊城!”
众将齐声喝道:
“诺!”
不想,这发兵之日却已过了整整三天。
徐庶早已经与诸葛亮等人汇合,一同过江去了。十数万百姓俱已过江,浩浩荡荡扶老挟幼奔襄阳方向奔去,一路上哭天抢地,泣声震天,刘备眼见百姓受此灾劫,两眼垂泪,不由道:
“刘备之过,让百姓同我受此大难?真不如死了算了。”
说罢便欲撞树自尽,众将苦劝才算劝住。
百姓见状,无不垂泪,感念刘备恩德。
不表刘备等人逃窜,却说曹操亲领大军兵压新野,进而取道樊城。一路上,新野城尽是灰烬,只有些许没有烧掉的房子,看上去分外凄凉,也可想而知当日战况的激烈。
曹操唯恐樊城有计,当下陈兵新野,先令一队人马入樊城四处检查了好几遍,直到确定无事方才引兵入了樊城。此时樊城也已是城尽人空,只有些许走不了的老幼病残孕关紧房门,樊城街道上不见一个人影,分外凄凉。
原来,诸葛亮在此布置只为疑兵,其实油桶里装的尽是些吃食,都是为那些留在樊震的老人小孩准备的。想来樊城也有许多人留守,诸葛亮岂能烧了樊城失了民心?更何况樊城非是布阵之地,哪是说烧就烧得了的?
曹操进了樊城,不由暗思:我兵下荆襄,却不想附近百姓宁可抛妻弃子也不肯跟随我。不由暗叹刘备的宣传工作到位。思来想去,刘备弃了新野丢了樊城,眼下刘琮受降,刘备无立锥之地,就算跑又能跑到哪去?若是跑到江陵,正好下了江陵再与东吴对峙;若是跑到东吴,正好借此兵下江东,一举平定南方,但孙权与刘表素来不睦,刘备去投孙权的机率几乎为零。于是曹操决定先稳定民心,再剿灭刘备余党。
当日,曹操在樊城驻扎,令人搜罗船支,又派信使去襄阳召见刘琮,又令手下兵士修葺樊城、新野的房屋招榜安民。附近乡民闻讯赶来,在新野、樊城扎下了根。不知道随刘备流浪的乡民知道了又是何想法。
曹操在樊城、新野招榜安民,却说刘备领着十数万两县流民朝襄阳方向逃窜。这百姓毕竟不是兵,没经过训练,更何况这流民中有大半是老人妇女小孩,哪走的快?过江之后走了数天也不才走了不到一百多里地,而且是越走越慢,走不了几里地便要休息。看这种形势,诸葛亮、徐庶不由对视一眼:虽然争取了三天,可这么个走法,三天哪抵得回来啊?但眼下事已至此,他二人也没良策。
浩浩荡荡一群人又走了数里,刘备抬眼一看,远远看去忽见一座城池,当下不由大惊,刘备领着这些百姓走了这许多天,早晕头转向了,哪想到在这竟会有座城?忙问诸葛亮道:
“先生,前面怎么会有座城呢?这是什么城?”
诸葛亮抬眼望去,与徐庶相视一笑道:
“主公,这不是襄阳城吗?”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二十三章 襄阳城下
刘备听诸葛亮说到了襄阳,仔细一望,不由暗骂自己糊涂,当即脸上有了笑意大声道:
“乡亲们,前面就是襄阳城了!咱们到了襄阳城就有救了!”
百姓闻言大受鼓舞,登时来了精神,争先恐后朝着襄阳城就奔了过去。
诸葛亮与徐庶对视一眼,不由苦笑,徐庶拍马上前来到刘备身旁道:
“主公,襄阳恐怕非是落地之所。”
刘备点了点头沉声道:
“我知道,只是我打算把两县百姓先留在城中,以免百姓跟着咱们再遭厄难。”
正巧此时诸葛亮赶上,听至此处,索性不走了,摇了摇头,自故摇着手中的羽扇,不时拿目光看着徐庶。徐庶哦了一声,心中暗道:襄阳怕是容不下两县百姓啊。但看刘备一脸虔诚,不忍开口打击他,只得道:
“既如此,不若主公与子龙先行一步,将事情说定再叫百姓进城不迟。”
刘备闻言道:
“元直所言甚是。”
回头看看诸葛亮,正坐在四轮车中,手上不住地玩弄着扇子,目光飘在附近山野,也不知道寻思什么呢,当即转身对赵云道:
“子龙,你且随我先行一步。”
赵云道:
“遵命!”
当即二人引了数十骑亲卫,快马加鞭先一步来到城下。
待至近前,但见襄阳城城门紧闭,吊桥吊起,抬望眼,但见城墙上刀枪林立盾牌排满严阵以待,端的是戒备森然。
刘备不由心道:襄阳如此防范,当是在防曹操,景升泉下有知,当可冥目了。刘备想至此处,高声喝道:
“城上可有人吗?新野牧刘备求见。”
见城上无人应答,下边兵士喝道:
“呔!城上的人前来搭话!”
喝了半天,才见城上移开两个盾牌,却见一将头戴帅盔身着帅甲探出头来道:
“呔!何人在城下喧哗?”
刘备闻言望去,不由心凉了半截:竟是蔡瑁。当下忙施礼道:
“原来是蔡都督,在下刘备。”
蔡瑁此时在城上看的清楚,但见城下的百姓越聚越多,而刘备只带了几名亲卫,不由心中暗笑,但看到刘备身旁赵云立在旁边,登时笑意全无,不由叹道:有此人在确是难得好处。想至此处,当即笑道:
“原来是刘皇叔,蔡瑁还礼了。不知皇叔来我襄阳所为何事?”
刘备答道:
“刘备新野一战火烧曹军十万余众,怎奈曹贼引百万贼兵前来,吾无力抵挡,故而带领两县子民,暂离新野、樊城。只因引着这些年老体弱和妇幼等,行走诸多不便。故想将他们留在襄阳。何况樊城、新野本就是襄阳地界,想必都督不会拒绝吧?”
蔡瑁闻言,心中冷笑:丞相前几日来叫我抓尔等,我看在师叔面上放你一命,已是莫大的恩赐,你竟还想我收留两县百姓?心中虽这般想,嘴上却道:
“皇叔恕罪!襄阳城小,容不下这数万流民,皇叔既然能把他们带出来,想必自有办法安顿,何必为难蔡瑁?”
刘备闻言不由暗暗叫苦,蔡瑁与自己有仇,现在景升死了,他更是无所忌讳。唉!但刘备见四面尽是可怜巴巴的百姓,心下不忍,抬眼看了眼城上的蔡瑁,仍不肯死心,在城下苦苦求道:
“蔡都督,上天有好生之德,还望您莫记前嫌收留了百姓。”
蔡瑁见刘备这副模样心中暗暗叫爽,趴在城上道:
“玄德公!甭演戏了!我早知道你等对荆襄图谋不诡,把兵士暗藏百姓中间,我若放百姓进城,这城还是我蔡瑁的吗?不就是你刘备的了吗?”
刘备闻言大怒道:
“进城的都是老人小孩,哪有军士?蔡瑁,你莫血口喷人!”
两旁百姓听得真切,都劝道:
“皇爷,您莫求他!咱们不留襄阳,咱们跟您走!”
“对,皇爷!咱们跟您走!”
一时间吵吵嚷嚷,好不热闹。
蔡瑁见状不由大怒,想不到两县百姓受刘备毒害如此之深,竟这般护他,当下索性与刘备撕破脸皮,冷笑一声道:
“刘备,老子实话告诉你,幼主已经投了朝廷,襄阳现在已经是朝廷的襄阳!”
说罢,指着百姓道:
“我告诉你们,你们跟着刘备就是造反,就是背叛朝廷,背叛当今的圣上!”
刘备闻言大怒,喝骂道:
“狗贼,你竟背主求荣投了奸贼!如何有脸再见景升!”
蔡瑁闻言大怒道:
“刘备,你莫要猖狂!我告诉你,你图谋不诡,公然对抗朝廷。丞相早令我杀你,若非看在先主份上,现下早擒了你了!”
说罢,左手一摆,喝道:
“弓弩何在?我告诉你,你要再在此纠缠,定击杀了你!”
但见蔡瑁一声令下,城墙上盾牌摘下弓弩手均露出头来,明晃晃冷冰冰的箭矢对准了刘备一众。
众百姓见状不由倒吸一口冷气,纷纷退后。赵云见状,白马踏前一步,手提单枪,立在城下,护定刘备,拿手点指城上蔡瑁道:
“蔡瑁,你若敢伤我主公,纵使你逃到天涯海角,也定取你命!”
蔡瑁闻言冷哼一声:
“赵云,你莫猖狂!再不走,别怪我不客气!”
赵云知道蔡瑁说的出做的到,低声对刘备道:
“主公,咱们势单力薄,还是先走为妙。”
刘备无奈,直气得肝都颤,双手都哆嗦起来,点了点头朝城上道:
“蔡瑁!景升在天之灵不会放过你的!”
蔡瑁闻言长笑一声道:
“好!刘备!老子等着!”
不表城外骂声一片,却说城内有一将校,那将校好一副英雄相:但见此人身长八尺,面如重枣,目如朗星,美中不足便是后脑勺大了点,显得脸有些小。但据说这种脑型的人比较聪明,譬如马云。再看此人手中拿着一把墨玉麒麟刀,刀身黑光泛泛,显是一把神兵。这将军本不负责城防,但听到城外乱哄哄的,便拉了个兵士询问。那兵士如实以告,说是刘备领着两县灾民前来投奔,但蔡都督不允他们进城。这将军闻言大怒,跨马提刀杀气腾腾便奔城门口去了。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魏文长反叛
原来,这将正是刘表手下将校魏延魏文长。
魏延武勇过人,为人仗义,对刘表也甚是忠心。不过,刘表一直不敢重用,因为魏延初到荆州之时,从士兵做起,一路拼杀升至校尉,武勇甚是过人。刘表对出身门第之见极重,但对魏延也算破格提拔了,本欲对其予以重用,不想一日被蒯越看到,蒯越见到魏延不由大惊,暗暗告诉刘表:此人不可为将,只可为帅。
刘表本来听着很高兴,但蒯越又说了一句:魏延虽然有才,却不是什么人都能用得的:寻常人难呈其福泽,若对其重用必受其所克;非天命之人不可,但此人头后有反骨,虽可立不世之功,但久后必反。
蒯越之才一说,刘表不由得两眼一傻,这英雄不能为己所用,除了暗叹也没别的办法,当即再不敢提拨了。但正所谓英雄惜英雄,刘表虽是文人,却有惜才之心,所以刘表待魏延却是极好,算得上是悉心栽培了。魏延武勇起家,本是学识一般,后经刘表指点,又本身极具军事天赋,所以才有了日后的文武全才,所以刘表对魏延而言,有一半师徒之情。
刘备来时本欲引见给刘备,后来想想,若真让其助了刘备恐怕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也没有引见。但这魏延却真是对刘备仰慕已久,加上刘备在荆州所作所为,无不是一代明君的风范,作为一直想寻明主的魏延所言,这真是踏破铁鞋了,所以早就‘心有所属’。刘表死后更是时时盼着追随刘备,只可惜一直被刘表调开,所以一直没有机会跟刘备亲近。
城外这么一大群人在城外叫嚷自然声势浩荡,别说是人了,畜生都被惊得哇哇叫,魏延哪能不知道?
却说魏延单人匹马来到城下想看个究竟,正听到蔡瑁说到自己反了,要逼走刘备与一众百姓,不由得怒从心中起,勇从胆中生,也顾不得其它,本欲冲上去斩了蔡瑁。但魏延本身却是个文武全才,并非一介武夫,他抬眼一看只见蔡瑁周围上将数员环绕,更有荆州头号大将文聘在场,当下不敢妄动,暗思:我势单力薄,怕是难得好处,不若把刘皇叔放进襄阳,一举夺了襄阳城,共抗曹操!
他想及至此,拍马来至关前,高声喝道:
“速开城门!”
把守城门的主将正是蔡瑁的亲信,闻言一怔道:
“可有都督令箭!”
魏延冷哼一声:
“冷箭?你看仔细了!”
说话间杀气抖起,只见一道黑光闪过,眨眼间那守门将校的项上人头便滚落在地。两旁士兵一怔这才高声呼喊道:
“杀人啦!”
“魏延造反了!”
“快来人啊!”
魏延闻言暴怒,手起刀落间,扑扑几声闷响,直把把门兵士杀了个干净。其余兵士见魏延如此勇猛,不敢抵挡,一哄而散,去回报蔡瑁。
但见魏延单手提刀一挑门,只听得咔嚓一声,直把门上大锁斩断,他双腿一跨蹬,跨马踏出城门,却见吊桥扯在那里。
正此时,楼上蔡瑁得到消息,朝城下一望,城下早乱作一团,高声喝道:
“如果有人靠近城门立即放箭!”
他暗思:此人道法通玄,非得他来不能制住。高喝一声:
“仲业!速去将此子擒上城来!”
一旁一将应声而出,正是文聘,文聘听得将令提枪奔下城楼。
蔡瑁骂了一句:
“狗贼,竟敢叛我!”
谓左右道:
“蔡中、蔡和,速去魏延府把抄了他的满门!”
旁边两将齐声应喝,领着人便直奔魏延府去了。
此时魏延方斩断城门,只听得城上杂乱的脚步声响起,回头一看,只见文聘正引着兵士冲下城楼,当即想也不想,一踏马蹬,跨下马前蹄抬起,魏延挥手一刀,一刀斩断吊桥。
却说城下刘备此时早离了襄阳朝来路走去,此时他甚是颓废,痛心不已,早听不到后面声音。刘备虽听不清,但身旁赵云耳听六路眼观八方,早听得城门处大乱,有打斗之声。赵云回头一望,只听得后面轰地一声,但见城门处一将跨马拎刀高喝道:
“刘皇叔!快回来!”
赵云心念一动,正要拨马回去,忽想:现下兵马不足,哪取得下襄阳?手上一松,放下马缰,只当没听到,叹息一声朝前走去。却不想,他这一念,却害苦了魏延。
魏延在城门下叫了半天,刘备等人是越走越远,莫说刘备一众,就连百姓都没一个应他。正此时,魏延高声叫了数声,不见有人应声,反倒越行越远,魏延的心顿时哇凉哇凉的由热变冷,渐渐也恢复了神志,心中不由咯噔一声,暗叫了一声糟。
就在此时只听得身后脚步声乱起。魏延回头一看,只见文聘提着枪,蔡立、蔡新提着刀领着无数军兵正望着自己,一副有侍无恐的样子,不由吓了一跳。
蔡立、蔡新见外面情形反倒放慢了脚步,阴恻恻笑道:
“兔崽子,你倒是叫啊!”
文聘平日里与魏延私交颇好,眼看魏延身陷囹圄,不由暗暗摇了摇头,给了他个眼色示意他速速远走。
魏延看在眼里,不由得心里咯噔一下,方才太过冲动,只想着引着刘备杀进襄阳,却没想过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当时自己太过鲁莽,此时想来,真是大大的不该,眼下自己六旬老母在堂,老婆还扔在家中,现在自己一个跑出来了……
想到这里不由抬头看向城上,只见高高在上的蔡瑁正用一副得意的目光看着自己,眼中满是不屑,这蔡瑁可是坏得流油,这副样子不由让魏延的心更添了几份愁畅。
魏延想到这儿,不由脑袋有点晕,立在城外高声喝道:
“都督!”
文聘闻言拿手阻住众兵士,蔡立、蔡新见状也不敢上前。
城楼上蔡瑁呵呵一笑道:
“文长还认我这个都督?”
魏延闻言不由眉头一皱道:
“魏延方才糊涂!”
蔡瑁闻言道:
“哎?魏将军方才做的对哩!”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二十五章 家破人亡
魏延听他阴风阴雨不由心寒道:
还望都督念在往日魏延鞍前马后为都督效力的份上,放我老母妻子出城,我带他们走了便是,自此再不管这世间争斗,您看行吗?”
蔡瑁闻言心中冷笑,面上却道:
“行!当然行!魏延,你等着,我这就着人去把你娘和你老婆请来。”
说罢高声道:
“拉起吊桥!关上城门!”
魏延闻言大喜,双手一抱腕道:
“魏延谢过都督!”
蔡瑁也不答他,只是冷笑。
魏延一时糊涂,信了蔡瑁的话。但楼下文聘可听得仔细,听着蔡瑁话里话外透着冷气,立在城门下连连向魏延打眼色。魏延看他眼色,缓缓摇了摇头。这时,兵士早修好了吊桥,缓缓将吊桥拉起。文聘摇了摇头,魏延不由有所会意,目色渐沉。
不表城下,却说蔡中、蔡和二人领着五百兵士将魏府团团围住,喝令一声:
“魏延家小一个不留!”
随着一声令下,襄阳兵杀气腾腾冲入魏延府,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片刻便将魏延前院的十五口杀了个干干净净。
蔡中、蔡和提刀进了魏延后院,在后院厅里看见一个六旬的老太太,料想便是魏母。二人说也不说,对视一眼,蔡和上去一刀将魏母捅死,直渐了一地血花,蔡中抽出腰刀一刀割了老夫人的首级,握住头发,拎在手中便走。
二人朝内室走去,路上,蔡中拎着魏母的头颅满手鲜血嘿嘿奸笑道:
“魏延这厮,平时便不服大王,早当有此报!”
原来,蔡氏四兄弟都是蔡瑁在人间基业的四个妖首。蔡瑁、张允在人间本有一处家业,后虽被昆仑山收编有了正果,但二人家业尚在。此次回往人间界,自然择了几个根基颇好的妖精入世修行,以期能带入正途。
蔡和嘿嘿一笑道:
“二哥,听说魏延那厮福气甚好!讨了个如花似玉的媳妇,咱哥俩今天有福了。”
蔡中闻言会意也不由嘿嘿**,当下喝令一声让兵士在门旁侯着,两人转往后室。一路上见到两个丫鬟,姿色平庸,两人一刀一个便杀了个通透。不多时二人便走至后室,但见一妇人正倒在榻上小睡,白白嫩嫩,丰姿极佳,二人对视一眼,满脸**,双双扑将上去……
魏延乃是有大福泽之人,寻常人家哪能承受得起?正如蒯越所说,福泽越多,受其牵扯也自越多,可怜魏延发妻,被蔡氏兄弟**后又斩了首级,满脸都是痛苦绝望之色,可怜了这花容月貌竟受了这许多苦楚。
不多时,蔡氏兄弟提了两个血糊糊的人头来至城头,蔡瑁见到蔡中提着的两个人头,不由冷笑:哼!不知名的妖兽,敢和我斗?正想间,蔡中嘻嘻笑道:
“大哥,你看!”
说罢提起魏老夫人和魏少夫人的头,蔡瑁看到魏延夫人年青的脸上露出的痛苦之色哪能不知不由哈哈大笑道:
“好!这世上,有挡咱们兄弟前途的,这就是他的下场!”
一旁文聘见状不由咯噔一下:哎呀呀!魏延啊!你……真糊涂啊!
只听蔡瑁喝道:
“弓弩手准备!”
蔡瑁一摆手,两旁兵士移开盾牌,蔡瑁探出头来朝城下喝道:
“文长!”
说话间竟是满面欢喜,尽是掩不住的激动。
那魏延正坐在马上苦等,越等越是心急,正此时,听得城楼上蔡瑁呼喊,忙应道:
“都督,末将在此!我娘和我妻子……”
蔡瑁长笑一声道:
“魏老夫人和魏夫人都到了,你接好了!”
魏延闻言一怔,接好了?什么意思?还没反应过味来,忽远远看到蔡瑁身后的文聘,只见文聘面现悲色,连连示意他快跑。魏延心念一动,只见蔡瑁扬起右手从城上扔下两个东西。魏延远远看见,不由一怔,虽然看的真切,但直到妻子的头落在自己怀里,魏延都没反应过来,呆呆抱着妻子的头,直到听到扑通一声魏母的头掉进水里,魏延才自反应过来。
双手捧着妻子的头,难以置信地看着她那张绝望的脸,那张脸上写满了痛楚和屈辱,抽动地早已不成人形,想来生前定是受了不少折磨。魏延不由得胸中翻滚哇呀一声,扑的吐出一口血水,翻身扑通一声栽倒在马下。
魏延紧抱妻子头颅,看着护城河上飘着的生母的头正缓缓下沉,魏延一下一下缓缓爬向魏母的头,此时的魏延哭已经哭不出声来了,只是两眼不住滴泪,嘴角更溢着一口血水。
城上蔡瑁一众看的甚是快意,直看着魏延抱住老夫人的头,才高声喝道:
“魏延!你背主求荣,该有此报!如今可有话说?”
魏延怀抱母亲和妻子的头两拳攥紧,拳锋上青筋可见,双目如电狠狠盯着蔡瑁。
蔡瑁被其怨恨的目光所摄竟不由倒退一步,方才恍悟:事到临头,还敢逞胸!当即高喝一声:
“放箭!”
一时间,城上盾牌齐开,箭若雨下。
也亏了魏延老母的头正飘到护城桥下,蔡瑁方喊放箭,魏延正游向护城桥下,箭雨全落在护城河中。蔡瑁见状不由巴着城头暗叫可惜,恨恨道:
1...148149150151152...458
猜你喜欢